《用连乘解决问题教材分析用连乘解决问题学情分析(五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连乘解决问题教材分析用连乘解决问题学情分析(五篇).docx(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用连乘解决问题教材分析用连乘解决问题学情分析(五篇)用连乘解决问题教材分析 用连乘解决问题学情分析篇一 答案:思路一: 183=54(个) 3个班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454=216(块) 思路二: 418=72(块) 一个班分到多少块糖? 723=216(块) 2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 答案:思路1:43=12(个)一层有多少个小木块? 126=72(个) 思路2:36=18(个)一列有多少个小木块? 184=72(个) 3一只青蛙一天吃害虫80只,4只青蛙5天吃害虫多少只? 答案:思路1:804=320(只) 4只青蛙1天吃多少只害虫? 3205=1600(只) 思路2:805=400(
2、只)1只青蛙5天吃害虫多少只? 4004=1600(只) 4选择正确的答案。 (1)故事书有30本,连环画是故事书的2倍,科技书是故事书的3倍,科技书有多少本? a 3023 b 302 c 303 d + 3 答案:选择(3) (2)假如选择a,条件怎样变化? 将“科技书是故事书的3倍”改为:“科技书是连环画的3倍”。 5一箱药有6瓶,每瓶有80片,爷爷每天吃3次,每次吃4片,一瓶够吃7天的吗? 答案: 思路1:437=84(片) 84片80片 思路2:43=12(片) 80712(一天吃的片数) 思路3:804=20(次)37=21(次)20次21次 仅介绍以上三种思路。所以不够。 用连乘
3、解决问题教材分析 用连乘解决问题学情分析篇二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连乘)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成功友爱小学 段洪玮 一、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经受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综合算式解决乘法两步计算的问题。 2通过合作与沟通,熟识解决两步计算问题的过程和不同的方法,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通过学习培育学生的数学思路,把握数学方法,提高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两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形成解题策略。 二、教学过程 (一)口算 听算10题 以323为例学生说口算过程 (二)课堂设计 1.创设情境,引出新课 生活中到处有数学,今日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4、就跟生活相关。出示超市的图片。 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超市中的数学问题。 2.问题探究 展现:超市一周卖出5箱保温壶,每个保温壶卖45元。一共卖了多少钱? 阅读读与理解 从图中你看到了哪些信息?(每箱12个要从图中找到)谁能完整的说一说你知道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提示:找信息不管要从题目中读,也要从图形中找。 分析与解答 依据已知信息和问题,请独立解决问题。同位之间说一说自己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学生上黑板实物展台讲解。 预设1:先求5箱有多少个,再求5箱多少元。列式为51260(元)60452700(元),也可以列成综合算式:51245; 预设2:先求一箱多少元,再求5箱多少元。列式为451
5、2540(元)54052700(元),也可以列成综合算式:45125; a、观看比照,理解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为什么这道题有两种不同的解法?不同在哪里? 一样点:结果一样,都是用连乘乘法解决的。(板书) 还有都运用了一样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单价数量=总价) b、刚刚我们是从信息动身,边读边想,这两个信息可以求什么?和其他信息有什么关系,能求什么?很快就把问题解决了,其实这种方法是小学阶段我们解决应用题的一种根本方法,我把它总结成看信息,想问题。(板书:看 想) 回忆与反思 我们解决了问题,那么接下来应当干什么呢?对,俗话说千金难买回头看,现在我们从问题动身,来检验我们的解答是否正确我们要解决的
6、问题是什么?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哪个条件已知,哪个条件未知?不知道的要怎么求?这种方法也是我们解决应用题的一种根本方法,我把它总结出看问题,想信息。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师:我们学习了用连乘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多种多样,只要仔细分析,理清思路,就能解决更多的其他问题,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 小结:看来不管是用每个保温壶的价钱总个数,还是用每箱的价钱总箱数,最终都是用单价数量总价这个数量关系来求的。 解决问题时,既可以从信息动身,还可以从问题入手,查找相关联的信息,进展解决。这是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 四、稳固练习。 (1)张庄小学新盖16间教室,每间教室有6扇窗子。每
7、扇窗子安装8块玻璃,一共要安装多少块玻璃? (2)跑道每圈长400米,小红每天跑2圈。她一个星期跑多少米? 五、堂堂清练习 课本第54页 第2题,第4题. 用连乘解决问题教材分析 用连乘解决问题学情分析篇三 连乘、连除解决问题教案 第1时 总序号:第 节 教学内容 本40-41页 教学目标 通过操作、观看,把握利用连乘、连除列出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2经受发觉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列式方法的多样化,培育初步的抽象概括力量、动手实践力量、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存数学活动阅历。 3在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重、难点 重点:把握分步列式或是利用综
8、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并能正确娴熟地计算。 难点:理解并说出算列算式的含义。 教学预备 教 学 过 程 教师教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调整补充意图 前口算: 4120= 6130= 180= 240= 020= 6408= 407= 2807= 307= 206= 一、情境导入 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 师:同学们,我们来到了漂亮的生态园,在这里,处处是五颜六色的花,认真观看,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板书学生梳理出的数学信息) 教师适时评价。 师:依据这些数学信息,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 1、三种颜色的花一共摆了多少盆? 2、每个花架摆了多少盆花? 3、平均每个花架每层摆了多少盆
9、花? 教师依据学生的答复,出示本节要解决的问题。 二、你说我讲 1教学“三种颜色的花一共摆了多少盆?” (1)师:要解决三种颜色的花一共摆了多少盆?需要用到哪些数学信息啊?怎样列式? 学生列出算式,教师适时出示8=40(盆)、340=120(盆),追问:你能说一下你所列的两个算式的含义吗? 学生答复,教师提升:通过分步列式,先求出1组花有多少盆,再求出3组花一共有多少盆。 教师利用演示分布计算的过程,并引导学生两个算式所表达的含义。 师:你能不能列出一个综合算式? 教师巡察,把握学生操作的信息。 组内沟通,争论综合算式的列法,并讲解出该综合算式的含义。 教师引导学生分小组展现合作沟通的成果,并
10、准时赐予恰当的评价,然后教师利用演示综合算式的含义,加深学生的理解。 2,教学“平均每个花架每层摆了多少盆花?” 教师出示问题,引导学生再看情境图,重新梳理信息,先引导学生列出分布算式。 在学生自主学习、列式的根底上,师:谁情愿到黑板上来展现一下自己所列的分布算式? 学生板演自主学习成果:962=48(盆),484=12(盆)。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96除以2表示什么?48为什么要除以4? 学生:962=48(盆),表示每个花架有多少盆花。484=12(盆)表示一个花架有四层,每层有12盆。 学生答复,教师提升:对,先算每个花架有多少盆花,再算每层花架有多少盆花。然后教师利用进展演示讲解。 师
11、:谁能列出一个综合算式?小组内可以进展合作沟通。 教师引导学生板演展现。 学生板演:9624。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96除以2表示什么?为什么要除以4? 学生答复,教师适时提升:对,96除以2表示96盆花放在2个花架上,每个花架上有多少盆花;再除以4,表示一个花架上的花分放在4层,每层有多少盆花。教师利用演示,讲解。 三、稳固练习 自主练习第1、2题,引导学生先认真观看画面,找到已知信息和问题,明确数量间的关系,并独立解决。 教师提示:做一张这样的画需要多少个贝壳? 引导学生先认真观看画面,找到已知信息和问题,明确数量间的关系,并独立解决。 教师提示:每箱8个什么?每盒6个什么? 四、堂总结
12、: 师:同学们,这节立刻就要完毕了,回想一下,你有什么收获?(出示教材丰收园图) 学生可能答复:我会积极学习了。教师适时追问:你哪个环节最积极?学生可能说:摆一摆,操作方面。 学生也可能答复:我学会提问了。教师适时追问:你都问什么问题了?(“会问”绿苹果图片飞出果篮,同时出示问题:你都问什么问题了?) 师:让我们满载着收获,下休息一下吧。 学生答复 学生小组合作答复 学生选择学具,利用摆一摆,想一想,再列式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独立操作,利用小纸板摆一摆,学生组内争论沟通,小组内列出综合算式。 学生合作,解决问题 小组沟通,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 用连乘解决问题教材分析 用连乘解决问题学
13、情分析篇四 教学目标: 1、经受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两步乘法解决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2、让学生从多角度解决同一个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力量,进展思维。 3、使学生感受数学学问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会胜利的欢乐。 教学重点: 多角度能用两步连乘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描述解决问题的思索过程。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师:今日谢教师特别快乐能和我们班的同学一起来学习数学。在上课之前,教师问了本校的其他教师说我们班的同学上课特殊积极,教师特想在这节课上看到大家的风采。看谁的耳朵最会听教师和其他同学的发言,看谁的脑筋动得最快并且能举手发表自己的意见。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一个方阵 师
14、:前段时间育才小学正在进行运动会,瞧,他们排着整齐的方阵过来了。(播放:运动会情境)假如教师用手中的这副图上的一个圆表示其中的一个人(贴图),那你从这一个方阵中(板:一个方阵)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横着排的有5人。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横着排的叫做行。板:行 师:那有几行?每行几人?板:每行有5人,有4行。 生2:竖着排的有4人。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竖着排的叫做列。板:列 师:那有几列?每列几人?板:每列有4人,有5列。 生:一个方阵有20人。 师:很棒,你还看出了一个方阵的人数。 2、提出问题 师:紧接着又走来了一个一样的方阵,看着这两个方阵,现在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2个方阵
15、一共有几人? 3、探究方法 师:这个问题你能自己解决吗? (宁静独立地思索,把算式写到本子上;写好后,思索你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师巡察一圈,同时听取和指导完善学生说的过程。 4、汇报沟通 (1)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生说算式师板,再说思路) 生1:54=20(人) 202=40(人) 师:那你的这个算式是先求哪局部,再求什么? 生:先求一个方阵的人数,就是54=20(人),再求2个方阵的人数,就是202=40(人)。 师:你能上来圈一圈吗? 师:谁听懂了他的解题思路再来说一说?(生说师同步媒体演示) 师:大家都都听懂了他的解题思路吗?一起来读一读这个方法的解题思路。
16、(生齐读) (2)师:除了这种方法,谁有不同的算法或思路? 生1:25=10(人) 104=40(人) 师:那你的这个思路是先求哪局部,再求什么? 生:先求合并后一个行的人数,就是25=10(人),再求4个这样一行的人数,就是 104=40(人) 师:你能上来圈一圈吗?第一步先求哪局部? 师:谁能依据这幅图把刚刚这名同学的思路再说一次?(生说师同步媒体演示) 师:大家都都听懂了他的解题思路吗?一起来读一读这个方法的解题思路。(生齐读) (3)师:还有另一种方法吗? 生1:42=8(人) 85=40(人) 师:42=8(人),表示你先求哪局部?(生:先求合并后一个列的人数)师移动方阵 师:你能上
17、来圈一圈吗?第一步先求哪局部? 生:先求合并后一个列的人数,就是42=8(人),再求5个这样一行的人数,就是 85=40(人) 师:谁听懂了他的解题思路再来说一说?(生说师同步媒体演示) 师:大家都都听懂了他的解题思路吗?一起来读一读这个方法的解题思路。(生齐读) 【预设】:若学生出不来第三种方法,则师出示。 师:教师这里也有一个小朋友的方法,42=8,85=40你能说一说吗?他表示的42先求哪局部,再求? 师:你能上来指一指吗?你可真聪慧! (4)师:那我们能把这2条算式,写成一条综合算式吗? 生1:452=40(人),生2:254=40(人),生3:245=40(人)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连乘
18、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供应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连乘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5、比照提升 (1)师:通过刚刚的小组沟通,我们得出了这样3种方法。(课件出示3种方法)。 (2)观看这三种方法有什么一样和不同? 一样点预设:答案一样,都用乘法计算(揭题:这就是我们今日学习的用连乘解决问题) 不同点预设:方法不一样。方法怎么不一样?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小结:真了不起!,同一个问题,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思索,采纳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三、联系实际,稳固提高 师:学习了方法,就来解决详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鸡蛋问题。(不同策略,解决问题) 师:这么多鸡蛋会有多少个呢?(课件出示堆成一堆的鸡蛋
19、)。 (1)师:要解决这个问题。这里有信息吗?你能用简洁的语言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张图片的内容吗?独立解题。 (2)师:假如用一个正方体换掉鸡蛋,你能用多种方法解决这个正方体的问题吗? 生1:从上面看先求一层的正方体个数,45=20(个),203=60(个) 生2:从侧面看先求一层的正方体个数,34=12(个),125=60(个) 生3:从前面看先求一层的正方体个数,35=15(个),154=60(个) (同步媒体演示,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小结:真棒!同一个问题,不仅能自己收集信息,还能采纳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在数学中有许多题目是类似的,只要你把握其中最本质的方法,其实我们的数学就这么简洁。 2、
20、面包问题(选择信息,解决问题) 40个队,每队有20位运发动;每人要3个面包,2瓶矿泉水,共要多少个面包呢? (1)40202=1600 (2)40203=2400 (3)32040=1600 师:怎样改一改其他两个也是正确的。 小结:在解决问题中,选择有价值的信息特别重要。 3、游泳问题(隐含信息,解决问题) 师:在信息中,你觉得那个是需要特殊提示其他同学的? 小结:我很佩服大家,不但能用乘法解决问题,还能敏捷的找出题中隐含的信息。 四、课堂总结: 今日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教师也特别快乐与同学们一起还学会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先求一局部,再求整体。 用连乘解决问题教材分析 用连乘解决问题学情
21、分析篇五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寻”优秀教学案例评比 青岛版教材三年级上册数学 用连乘解决问题教案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对学生: 小学 2,学科:数学 2、课时:1 二、教学课题 1、使学生经受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两步乘法解决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2、让学生能从多个角度解决同一个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力量,进展思维。 3、使学生感受数学学问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胜利的欢乐。 教学重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能用连乘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解决问题的思索过程。 三、教材分析: 本局部内容是学生学过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根底上学习的,关于解决问题,新课程标准中第一学段
22、的教学目标是:“能在教师引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觉并提出简洁的数学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因此,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让学生经受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连乘的方法解决相关生活问题。 2、通过解决详细问题,培育学生自主猎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力量,初步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 决方法。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教学方法 1、重视培育学生解决问题的力量 关于解决问题,课标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是:能在教师引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觉并提出简洁的数学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
23、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由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在教学设计上,注意严密联系实际,展现实际生活中用数学学问解决问题的必要性。 2、表达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让学生在不断探究与制造的气氛中进展创新意识,教学中注意一题多解、一题多问。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五一节就要到了,五一的前一天是什么日子?4月30日,我校将进行春季运动会,我们的体育教师正在为运动会做预备,现在他们要解决一个问题:(出示题目例1) 【百度搜寻】http:/view/ (二)学习新课 例1:运动会开幕式上预备安排3个方阵表演,每个方阵8行,每行10人,一共需要多少人? 1
24、、小组沟通,看哪个小组的方法多,组长做好纪录。 2、小组汇报,派代表到前面讲解,其他补充,师板演。这是体育教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我们帮他解决了,同学们可真了不起!运动会就要到了,运发动也在加紧训练,我班的体育健将罗毅确定还是一举夺魁!为什么呢?这是它的隐秘:(出例如2)【百度搜寻】http:/view/?from=recpos=3weight=15lastweight=9count=5 例2:我班体育健将罗毅坚持熬炼身体,他每天绕操场跑2圈,跑道每圈400米,他一星期跑多少米? 1、独立试做 2、同桌沟通 3、汇报沟通,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 4、引导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你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吗
25、?(学生会提出:他一个月能跑多少米? 他一年能跑多少米?等等。) (三)总结出示课题 观看以上两题的算式,有什么共同点? 依据学生答复,总结出示课题:用连乘解决问题 其实生活中有好多这样的问题,在我们学校、在我们教室找找看吧! (四)尝试解决身边的问题:(多媒体课件出示) 1、我们教室南边有()个窗户,我校教学前楼一共有()层,每层有()个教室,学校准备更换南边的窗帘,需要算一下:一共有多少个窗户? 引导学生找条件,独立完成,汇报沟通!回家找一找,有没有用连乘解决的问题? 2、引导学生自己编用连乘解决的问题 3、小明在回家的路上就找到了一道用连乘解决的问题:(多媒体课件出示题目) 小明家离学校
26、500米,他上学每天走2个来回,一星期走了多少米? 六、看书质疑,布置作业。 七、小结:引导学生谈收获、体会。课后反思: “解决问题”是思维训练较强的课型,这样的课上起来可能会比拟沉闷。可是抱着尝试的态度,我还是根据教学进度,细心预备了这节课。在备课过程中我始终思考如何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事、身边的人中挖掘教学资源,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呈现学生的思维轨迹,让学生在扎实、有效的学习中提高各种力量。在备课时尽管做了充分预备,但是还是难免存在一些问题: 1、低估了学生的力量。如在练习时,可以放手让学生编题,当放手的力度还是不够大胆。 2、应当安排看书质疑的环节,不能完全抛开课本。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问题。教学中要严密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去观看、发觉身边的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学问去解决问题,这样学生才会学的有兴趣,才能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进一步培育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真正使学生学用用的数学。 八、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山东 学校: 潍坊日向友好学校 姓名:段久芳 职称: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