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建构区活动同伴交往及培养策略的研究_宫山.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8686 上传时间:2017-10-21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822.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幼儿建构区活动同伴交往及培养策略的研究_宫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中班幼儿建构区活动同伴交往及培养策略的研究_宫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班幼儿建构区活动同伴交往及培养策略的研究_宫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幼儿建构区活动同伴交往及培养策略的研究_宫山.docx(7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中班幼儿建构区活动同伴交往及培 养策略的研究 The Training Strategy Research of the Middle Class Group Children? Peer Interac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Area Play. 研 究 生 姓 名 : 宫 山 指 导 教 师 :王 艳 芝 副 教 授 学 科 专 业 : 教育学原理 研 究 方 甸 : 学 前 教育 理 论 与 实 践 论文开题日期:2013年 05月 10曰 二 一 四年五月十八日 中图分类号: G610 密级: 公开 UDC: 300 学校代码: 10094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

2、明 本人所提交的学位论文中班幼儿建构区活动同伴交往及培养策略的研究, 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原创性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 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己在文中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河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 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河北师范大学 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 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 _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

3、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中图分类号: G610 UDC: 300 密级: 公开 学校代码: 10094 中班幼儿建构区活动同伴交往及培 养策略的研究 The Training Strategy Research of the Middle Class Group Children? Peer Interac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Area Play. 作 者 姓 名 : 宫 山 指 导 教 师 :王艳芝副教授 学科专业:教育学原理 研 究 方 向 : 学 前 教 育理 论 与 实 践 论文开题日期: 2013年 05月 10日 摘要 中班幼儿正处在 4-5岁的年龄阶段,相

4、较于小班幼儿而言,中班幼儿的语言 表达能力增强,动作技能日趋娴熟,认知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词汇也更加丰富, 社会经验有了初步的积累,因此这一时期幼儿的同伴交往行为显得尤为丰富,并 且复杂多样。区域活动是除集体活动外的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另一重要组织形式, 它给幼儿提供了更自主、自由的交往空间,有利于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 同时也为幼儿同伴间的交往提供了宽阔的平台。作为区域活动之一的建构区是一 个综合性极强的区域,除了要充分发挥幼儿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之 外,建构区活动还需要幼儿之间的协商和合作,并且幼儿的建构作品又是触发幼 儿之间进行角色游戏的重要契机。因此,建构区活动对于促进幼儿同

5、伴交往行为 的发展和交往策略的运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中班幼儿建构区内同伴交 往,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培养策略,对幼儿智力、健全人格和社会化 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选取 4-5岁即将升入大班的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观察法、文献法等 研究方法对幼儿的同伴交往行为进行研究。对不同设置的建构区活 动中幼儿交往 策略和交往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桌面拼插为主的建构区幼儿同伴交往过 程中交换策略的使用要显著多于以地面搭建为主建构区活动中的幼儿,而后者在 合作和攻击交往策略的使用上要显著高于前者;就交往行为的性质来看,以桌面 拼插为主的建构区活动中幼儿的中性交往行为较多,积极交往行为

6、和消极交往行 为均低于以地面搭建为主的建构区中的幼儿。在交往策略和交往行为的性别差异 上,主动邀请、联合、助人、攻击、应对攻击和拒绝六种交往策略的使用上,男 孩和女孩有显著的差异;女孩的中性交往行为和积极交往行为都要高于男孩 ,男 孩的消极交往行为要高于女孩。进一步对中班幼儿建构区活动中同伴交往进行分 析得出,建构区同伴交往存在在同性交往大于异性交往;消极交往行为大于积极 交往行为;交往策略使用单一,策略实现交往目标的效率较低;告状行为频繁的 问题。结合以上问题,对建构区内同伴交往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建构区幼 儿同伴交往行为的培养策略提出如下建议:第一,合理调整区域设置,科学投放 区域材料

7、;第二,科学制定区域规则;第三,教师要科学指导、合理介入建构区 m 活动;第四,充分发挥家庭教 育的作用。 关键词:建构区活动中班幼儿同伴交往培养策略 IV Abstract Middle Class Group Children are at the age of 4 to 5 years old, Compared with primary class group children, their language competence and motor skills have been improved, and have a richer vocabulary, and accumul

8、ated some social experience. So young childrens peer interaction behavior during this period is very abundance, complex and diverse.Regional activity is another important organization form of the kindergarten education activities except the collective activities, it provide more independent and free

9、 association space for children, be beneficial to childrens imagination and creativity, and provides a broad platform for childrens interactions. Construction area is a comprehensive area, not only give full play to childrens hands-on ability, creativity and imagination, but also need to negotiation

10、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each other. And the childrens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opportunity to trigger role play between them. Therefore, the construction area activities has a very important effect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peer interaction and use of communicative strategies. Res

11、earch middle class group childrens peer interaction,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training strategy has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n childrens intelligence, healthy personalit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is research takes the children of 4 to 5 years old as the researc

12、h object, using the methods of observation and literature to study of young childrens peer interaction behavior. Analysis of childrens communication strategy and communication behavior in the construction of different settings .The results show that, children construction on desktop use exchange str

13、ategy communicative strategie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hildren construction on the ground in the process of childrens peer interaction. The latter use cooperation and against communicative strategie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former. From the nature of communicative behavior, children Con

14、struction on desktop have more neutral communications than children construction on the ground, their aggressive behavior and negative behavior in the process of iv are both lower than children construction on the ground. At the gender differences in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and intercourse, boys an

15、d girls use six strategy difference is very big, respectively, take the initiative to invite, unity, help others, attack, response to the attack, and rejected. Girls9 neutral communicative behavior and positive communicative behavior are more than boys , boys negative communicative behavior are more

16、 than girls. Further analysis of middle class group childrens peer interaction in construct ing area, peer interaction problems are as follows, more communication happen between the same gender than members of the opposite sex, negative communicative behavior is more than positive communicative beha

17、vior, communication strategy using single, and communication strategy to realize the objective of communication efficiency is low, sue behavior frequently. Combined with the above questions, analysi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eer interaction behavior in construction area,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18、 suggestions to training on the childrens peer interaction in construction area. First, reasonably adjust the regional settings, put material scientifically. Second, formulate regional rules scientifically. Third, teacher should give scientific guidance, and reasonable to participate in activities.

19、Fourth, give full play to the effect of family education. Key Words: construction area play; middle class group children; peer interaction;training strategy VI 目录 . III ABSTRACT . V 会者 . 1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 (一) 问题的提出 . 1 (二) 研究意义 . 2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3 (一) 同伴交往的相关文献综述 . 3 (二) 区域活动 及区域活动中同伴交往的相关文献综述 .

20、7 (三) 区域活动中同伴交往培养策略的相关文献综述 . 9 三、 概念界定 . 10 (一) 同伴交往 . 10 (二) 中班幼儿同伴交往 . 10 (三) 建构区活动 . 10 四、 研究方法与过程 . 11 五、 本研究的创新点 . 17 (一) 研究视角的独特性 . 17 (二) 研究内容的创新性 . 18 第一章建构区幼儿同伴交往行为培养策略研究的理论依据 . 19 一、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 19 二、 布朗 芬布伦纳 环境作用 论 . 19 三、 舒茨人际交往三维理论 . 20 第二章建构区幼儿同伴交往现状 . 22 一、幼儿同伴交往中交往策略的运用 . 22 (一) 幼儿同伴

21、交往策略使用频率及百分比 . 22 (二) 不同性别幼儿同伴交往策略运用的频率分布 . 23 (三) 不同设置的建构区活动中幼儿同伴交往策略运用的比较 . 24 vn 二、幼儿同伴交往中交往行为的性质 . 26 (一) 幼儿同伴行为性质的总体描述 . 26 (二) 幼儿同伴交往中行为性质的性别差异 . 27 (三) 不同设置的建构区活动中幼儿同伴交往行为性质的比较 . 29 第三章建构区活动中幼儿同伴交往存在的问题 . 31 一、 同性交往大于异性交往 . 31 二、 交往策略单一,策略实现交往目标的效率低 . 32 三、 消极交往行为多于积极交往行为 . 34 四、 告状行为频繁 . 35

22、第四章中班幼儿建构区同伴交往行为的培养策略 . 38 一、 合理调整区域设置,科学投放区域材料 . 38 (一) 区域设置和区域材料对幼儿同伴交往的影响 . 38 (二) 合理调整区域设置,科学投放区域材料 . 40 二、 科学制定区域规则 . 43 (一) 区域规则对幼儿同伴交往的影响 . 43 (二) 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规则,促进幼儿之间的同伴交往 . 46 三、 教师 要科学指导、合理介入建构区活动 . 48 (一) 教师对幼儿同伴交往的影响 . 48 (二) 科学指导、合理介入建构区活动 . 51 四 充分发挥家庭孝土育的作用 . 56 (一) 家庭教育对幼儿同伴交往行为的影响 . 5

23、6 (二) 利用家庭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 . 57 棘 i吾 . 60 参考文献 . 62 后 记 . 65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66 VIII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期是人一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期的成长经历奠定整个人生发展的基 调。3-6岁幼儿入园期不仅是儿童智力开发的关键期,更是健全人格的形成期。 所以,不管家长还是老师都要认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之前学前教育工作者致 力于创新各种教育模式、改革教育方法、更新物质条件来存进幼儿智力发展,而 却不考虑社会关系和人际交往对幼儿发展的影响。幼儿的社会性关系主要分为两 种:一是垂直方向人际关系,主

24、要是家长、教师和幼儿的关系,这是一种 权威 服从 关系;一是水平方向人际关系,主要指同伴关系,这是一种较为平等 的人际关系。虽然幼儿与父母的亲子关系要比其与同伴的关系更为密切和持久, 但与同龄伙伴之间 的交往却更轻松、更平等和无拘束。这种平等的关系给幼儿从 事一种新的人际探索提供了丰富的机会和空间,对幼儿的社交能力有着重要影 响。 同伴之间的交往在幼儿社会性发展中起着其它社会关系无法替代的作用,是 影响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和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儿童社会化发展的终结在 于可以很好的协调各种关系并在一定的社会秩序中得到相对自治 1这是一种相 互作用的关系 。对于幼儿来说,想要在和家长、教师的交往

25、中发展这种平等关 系是不可能的,因为于他们而言父母和老师的要求是绝对的、必须服从的。这种 相互影响的可能性随着幼 儿双脚踏入同伴的领域后便被挖掘出来,幼儿逐渐体会 到在与同伴们共同活动 (主要是游戏 ) 中活动规则对于活动本身的保障作用,他们 可以自由地施展那些自以为是的技巧以充当相互活动的示范,并且慢慢意识到活 动的规则是约定俗成的,是可以协商改变的。因此,儿童开始在活动中充分地发 挥出自己的积极性,体现自身的力量,正是通过和周围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他们开 始学会认识自己。同长辈、教师交往不同,幼儿的同伴交往有很大的复杂性,为 了达成自己交往的目的或使让周围的同伴认可、接纳自己的行为和想法,幼儿

26、必 须要学习运用各种交往策略。因 此,研究幼儿的同伴交往行为可以让我们了解幼 儿社会化的进程和幼儿心理的发展水平,发现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合理 1 的引导,以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推进幼儿良好的社会化进程。 集体活动和区域活动是我国幼儿园教育的两种主要组织形式,二者在整个幼 儿园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区域活动作为集体教学活动补充和延伸在幼 儿自主活动、自由发挥和个性化等方面具有集体教学活动无法比拟的优势,为幼 儿提供了自由的游戏空间和丰富的交往机会。读研期间,笔者曾多次到幼儿园调 研 ,发现在各种区域活动中建构区活动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在建构区,不仅可以 通过操作各种可自由组合、多

27、变可塑性强的建构材料培养幼儿较强的创造力和想 象力,还发展起了幼儿对各种空间量的感知能力。更为重要的是,相较于其它区 域活动而言,建构区需要幼儿之间有较强的分工和合作,这就需要幼儿运用不同 的交往策略。并且,在搭建好自己的作品后,大部分幼儿都会向同伴进行展示和 讲解,而这些作品又成为了引发起新的角色游戏的重要契机。 4-5幼儿的中班幼儿在语言、动作技能、认知能力和社交技能等方面都有了 较大的发展,可以自如的运用不 同的交往策略,因而同伴交往行为十分的丰富和 复杂,研究中班幼儿同伴交往行为,了解这一时期幼儿同伴交往的特点并发现其 中的问题,可以在之后的中班及大班生活中有针对性地、科学地对幼儿同伴

28、交往 进行引导和培养,促使幼儿熟练掌握交往技能为日后升入小学之后顺利地适应小 学环境、融入陌生同伴团体做好充足的准备。因此,笔者将中班幼儿建构区活动 中同伴交往行为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观察研究中班幼儿建构区活动中同伴交往 的特点和问题,进而为改进建构区活动促进同伴交往提出参考意见。 (二)研究意义 1. 现实意义 促进幼儿的社会化的发展,使幼儿更好地融入社会 幼儿园除了担负着幼儿的保育任务之外,更重要的是向幼儿传授知识,培养 幼儿的能力,促进幼儿社会角色的生成和其社会性的发展。因此,幼儿园的人际 关系交往对幼儿社会化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除了教师之 外,幼儿接触最多的就是周围

29、的同伴,同伴是他们模仿和参照的对象。和不同的 同伴交往过程中,幼儿发展起了自身的自我调节能力,体验了道德规范。此外, 建构区活动材料是有限的,要想活动顺利地进行,幼儿必须要与同伴进行协商和 合作。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逐渐形成了分享 和合作的良好品质。在整个研究过程 2 中,研究者深入到建构区活动内部,获得了同伴交往真实、原始的资料,通过分 析各种同伴交往策略及不同策略驱使下的交往行为特点及问题,提出培养幼儿同 伴交往的策略,以促进幼儿社会化的发展。 为师幼之间的良性互动提供参考 师幼关系是幼儿园主要人际关系,也是影响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人际关系 之一。研究建构区活动中幼儿同伴交往的现状和问题,可

30、以让教师更深入的了解 幼儿的性格特点和社交技能的欠缺,以便于日后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引导;通 过分析教师对建构区活动以及同伴交往行为的影响作用,可为让教师更好地把握 介入建构区活动的时机,为之后更加科学地介入和指导幼儿活动、与幼儿之间展 开良性的互动提供参考。 为建构区设置和活动的开展提供指导 区域活动是集体活动的延伸和补充,相较于集体活动而言,它能够给幼儿提 供更加自由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应尤其被教师重视和利用。而通过对建构区 活动同伴交往过程进行量和质两方面的分析,能使我们全面把握建构区内幼儿同 伴交往行为特点。通过分析幼儿使用不同交往策略和出现不同交往行为的原因, 发现建构区空间设置、

31、材料投 放、规则制定等对幼儿同伴交往产生的影响,从而 为建构区设置的改进和活动更好地开展提供可行性的建议。 2. 理论意义 以往有很多关于幼儿社会化发展及同伴交往的研究,但大部分都是从心理学 出发,着重于幼儿在园一日生活及日常家庭生活的观察。对区域活动中同伴交往 的研究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没有深化和系统化,而对某一特定区域内同伴交往的 研究更少。通过研究建构区活动中的幼儿同伴交往行为,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特定 情境中的幼儿同伴交往策略使用、交往行为培养及区域活动创设的相关理论。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同伴交往的相关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外关于幼儿同伴交往的研究已经相对成熟,研究内容上侧重于对

32、同伴交往的发展特点、影响因素和对幼儿意义的讨论。 1.同伴交往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国外文献综述 3 幼儿同伴交往状况对幼儿自身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目前大部分研 究者已经达成的共识。对于同伴交往在社会能力发展中的作用,皮亚杰在他早期 的著作中就有了相关论述。他认为,幼儿在同伴交往中实现了社会经验的习得, 如在处理同伴之间的冲突时,幼儿的观点采择能力得到了发展。 Oden和 Sherri (1982)认为,通过同伴之间相互之间公平合作、协商,规则得以建立。对 如何与同伴建构社会交往,社会交往是怎样发展及如何与同伴协同合作都是在交 往的过程中儿童自己体验和习得的。3只有在和同伴平等交往的情况下

33、,儿童才 会掌握有效的交往技能,在攻击行为出现的时候发展起控制攻击行为的能力 (Hartup, 1989)。余了影响现阶段幼儿的正常发展,同伴交往的缺失还会对幼 儿日后的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5对于同伴关系不良的幼儿,哈瑞斯特 (Harrist, 1997)认为,除了经常 被同伴拒绝和忽视之外,他们通常还会在交往中 表现出远离、退缩、不自信的特征。 a 国内文献综述 首先,同伴交往为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在和同伴共同 的学习和活动中,由于相互之间的借鉴,使得幼儿的理解能力远远高于他们独处 的时刻,因而他们的智力也得到了发展。 m相关研究指出,儿童并不是我们想象 中那样,被动

34、接受成人的帮助和指导,在一定的条件下,他们也可以很好地为同 伴提供帮助和指导。s 其次,同伴交往是影响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因素。首先同伴交往对幼儿的 社会性发展会产生积极地促进作用,幼儿 最初对规则和秩序的理解就是源自于同 伴之间的交往,在和同伴共同的游戏中,为了保证游戏顺利地进行,他们必须要 克服自身的散漫来遵守相应的规则,在这个过程中,规则意识和最初的是非观得 以建立,幼儿的自我调控能力逐渐发展。 9此外,不良的同伴群体对幼儿的社会 化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如果儿童周围的同伴群体没有良好的道德和价值 观,那么该儿童的社会道德观念的发展也会偏离正常方向。 1 第三,同伴交往对幼儿情感发展的

35、影响。儿童对于爱、尊重以及归属需要的 满足大多从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获得的。 11当他处在一个 陌生且缺乏安全感的环 境中时,他们会通过和同伴的良性交往来获得情感支持。并且,在儿童的漫长的 成长过程中,会遇到无数的挫折和困惑,他们会从同伴那里宣泄因此而产生的消 4 极情绪,并且获得同伴的安慰、理解和支持,在这个过程中,幼儿获得了良好情 感发展。此外,不良的同伴关系会对幼儿情感产生消极影响,如果幼儿在同伴群 体内经常受到排斥或处于一个不良的境地,当他们渴望改变现状却没有能力改变 时,就会产生一些诸如自卑、胆怯和偏激的消极情绪 。 M 2.同伴交往的发展特点 国外文献综述 幼儿同伴交往的性别差异的研

36、究方面,哈吐普 (Hartup, 1983)的研究表明, 5-8岁的女孩倾向于和一到两个伙伴交往,而这一时期的男孩子则更倾向于和一 个大的群体与更多的伙伴交往。 13班纳森 (Benenson, 1993)两项试验研究结果表 明,男孩对于小组交往有种特殊的偏爱,且他们比女孩拥有更大的人际关系网, 这是由他们的性别决定的,这与 4一 5岁这个年龄阶段无关。与同性伙伴共同 游戏的偏爱在幼儿 3岁前就已经表现出来 (Maccoby, 1988), 且男女幼儿喜欢的 交往类型也各不相同 (Maccoby, 1990)。 16 Crick和 Dodge (1996)的一 项研究表明, 在攻击性行为上,男

37、孩与女孩在本质上没有太大差别,只是在表达或展现方式上 表现出了性别差异。通常来说,女孩较多的采用间接的方式来实现自身的攻击行 为,如试图破坏某个同伴的声誉或该同伴和其他同伴之间的关系,相较于女孩而 言男孩则更为直接,他们多采用殴打、欺辱等方式来展现。 17 幼儿同伴交往的年龄差异方面, 2-6、 7岁的同伴交往随着幼儿认知能力、 言语技能和社交技能的发展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很大变化。帕顿 ( 1932)在 对幼 儿园儿童进行观察研究后发现,儿童的合作 -互动游戏会随着其年龄的增加而增 加,并经历三个阶段。最初是非社会活动,包括无所事事、旁观和独自游戏,然 后发展为有限参与的社会活动,也就是我们说

38、的平行游戏,最后一个阶段则是合 作游戏和协同游戏,这才是真正意义的社会交往。 1S塞尔曼 ( 1980)提出了儿童 友谊发展的四阶段:第一阶段 ( 3-7岁)是暂时的游戏伙伴阶段,该时期幼儿以 是否有玩具,家庭离得远近来作为衡量是否做朋友的标准。第二阶段 ( 4-9岁) 单项帮助阶段,这一阶段儿童衡量朋友的标准是是否能够服从自己的 意愿。第三 阶段 ( 6-12岁)双向帮助阶段,这一时期儿童对友谊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具 有功利性。第四阶段 ( 9-15岁)亲密共享阶段,这一时期的友谊具有了稳定性, 并且有很强的的排他性和占有性。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我国学者顾援 ( 1990)按年龄特点将我国儿

39、童对友谊的认知也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 4-6岁)儿童友谊认知自然发展阶段,第二阶段 ( 7-11岁)儿童友谊 认知发展的主观阶段,第三阶段 ( 12-16是)儿童友谊认知发展的前水平阶段, 第四阶段 ( 17-18岁)是儿童友谊认知发展的社会阶段。 同伴交往中的交往行为在不同年龄之间也有一定的差异,在交往方式上,幼 儿开始较多地采用语言的方式接近同伴,而不是之前身体和其他方式的接近 (王 春燕、卢乐珍, 2002); 而在交往策略的使用上中班幼儿相对于小班幼儿有了 显著増加,但是和大班幼儿并无明显差异, 19这进一步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幼 儿同伴交往的质量也有了相应地提高。 从交往性别

40、看, 5岁幼儿比 4岁幼儿更倾向选择同性同伴交往, 4-5岁女性 幼儿倾向选择同性伙伴多于男性幼儿。同时,女孩使用语言进行交往的频率要显 著高于男孩。 3. 同伴交往影响因素 国外文献综述 第 一 , 幼 儿 的 个 性 和 身 体 特 征 影 响 幼 儿 的 同 伴 交 往 。 LaGreea和 Mesib V(1979)发现,身体和学习上有障碍的儿童通常会成为群体关注的焦点, 其它正常的儿童在交往中很难接受他们。 22开朗且经常表现出亲同伴行为的幼儿 很 容 易 被 同伴 接 纳 , 而 攻 击 性 强 、 自 我 的 幼 儿 往 往 会 被 同 伴 的 拒 绝 (Schaffer, 19

41、97)。 _ 第二,早期的人际关系体验也会影响幼儿的同伴交往。幼儿与父母之间形成 的亲子关系是幼儿早期最主要的人际,亲子关系奠定了幼儿同伴关系的基础,决 定了日后同伴关系的发展。父母采取何种方式指导孩子与他人交往和游戏、以及 父母对孩子与同伴的关系的态度、父母是否积极创造孩子与同伴交往的机会等方 面,都反映出了他们的亲子关系状况,并且深深影响着幼儿对交往对象和交往方 式的选择 ( Parke、 Ladd, 1992)。 24 最后,性别、种族、文化背景也影响着幼儿之间的同伴交往。如果一些并不 缺少社交技能的儿童被同伴孤立、隔离、互相敌视,很可能是交往中存在的那些 显在的、不可改变的因素导致的,如性别、种族、文化背景等 ( Scholifield, 6 1981) 25 国内文献综述 第一,性别特征影响幼儿的同伴交往。王春燕、卢乐通过观察发现, 5-6岁 的大班幼儿,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他们和同性交往的频率均超过了与异性之间 交往的频率,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短文 > 期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