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实施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实施方案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教育部关于印发国家职业 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的通知和河北省职业 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文件要求,努力打造一批 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示范引领高素质教师队 伍建设,深化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促进学校可持 续高质量发展,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目标任务20XX202X年,按照“择优选选、培育建设一批,优中 选优、考核认定一批的总体思路,分年度、分批次、分专业、 分步骤打造一批满足职业教育教学和培训实际需要的
2、高水 平、结构化的校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通过建立有效的团队 合作机制和组织模式形成和发挥优秀人才的团队效应,落实 促进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任务提升学校办学实力和竞争能 力,激励教师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教学的模式全面实施,辐 射带动学校加强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全面提高 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强有力的师资支撑。二、基本原则(一)顶层设计,动态管理。加强顶层设计,布局团队 建设。规范选选流程,竞争择优,严把入口关。注重过程培 育,实行动态管理,健全团队运行机制和模块化教学模式, 完善科学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强化团队的绩效考核和质量评 估,保证团队高水平建设和项目高质量实施。(二)择优扶强,
3、重点建设。学校坚持“主动为教师设计 成功道路,搭建成功平台”的理念,在整体教学改革规划的基 础上,有重点地选择一批工作基础好、建设目标明确、成效 明显、发展趋势好的教学团队进行重点扶植,对能够冲击国 家级、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重点团队给予特殊的政策支 持。(三)校企合作,专兼结合。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推动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建、共享人才、共用资源,发挥 协同联动效应,支持企业深度参与教师能力建设和资源配置, 打造专兼结合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和育人模式,辐射带动高 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高技术技能人才培育。三、立项条件(一)团队师德师风高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 持“四个相统一”
4、,推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团队 教师注重师德师风建设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坚定职业信念, 践行师德师风,潜心立德树人,坚守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 工匠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德立身、以德立学、 以德立教,广受师生好评。团队负责人及教师无违反师德师 风情况。(二)团队结构科学合理。团队成员以中青年骨干教师 为主体,应由教学带头人、科研骨干、青年教研梯队、操作 技能高手、管理人员等构成,注重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组 成基本涵盖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实习指 导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等专兼结合、梯队合理的队伍;成员 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等相对优化;骨干成员一 般15至20
5、人且相对稳定。团队中“双师型”教师占50%以 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或相关高级职业资格证 教师占35%以上;骨干成员中有五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的行 业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兼职任教成员应不少于3名。(三)团队发展目标明确。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应当在先 进的文化理念引领下,在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学思想指导下, 紧盯国家经济和地方经济的发展目标,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为核心,以促进学生的成功和成才为目标,在专业建设、课 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设定明确、可行的教育教学 改革目标,有相对集中的、具有特色和优势的教学研究和改 革实践方向,工作有新思路、新措施,设计合理、实施有效。(四)团队负责人能力突出。
6、团队负责人应是具有相关 专业背景和丰富企业实践经历(经验)的专业带头人;具有 改革创新意识、较高学术成就、较强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精 神;原则上应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年龄一般不超过55 周岁;熟悉相关专业教育教学标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职 业标准,具有课程开发经验。牵头、主持建有校级以上“双师 型“名师工作室、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技能大师工作 室等优先。(五)教学成果优良显著。团队重视教育教学改革与研 究,及时将最新研究成果融入教学领域或生产实际,推动信 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有效促进教学内容、方法和手 段的改革,不断提高课堂教学和实训质量,积极承担职业教 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和在线开
7、放课程(含资源共享课程、精品 视频公开课程等)开发。教学改革项目获得市级以上教学成 果奖同等条件下优先。四、建设任务(一)以“双师型”教师培养为牵引,加强团队教师能力 建设。整合校内外优质人才资源,不断优化团队人员配备结 构,支持团队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让专业教师到企业参加 生产、指导学生定岗实习、校企合作技术研发和推广,使教 师熟悉职业过程和程序,强化对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训练, 同时将一线的动态和经验分享给师生,并使之融入到课程教 学中。同时,发挥企业合作构建产学研合作枢纽作用,实现 校企的深度合作,选聘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担任产业导师,组 建校企合作、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团队。组织团队教师全员
8、 开展专业教学法、课程开发技术、信息技术应用培训以及专 业教学标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等专项培训,提升教师模块 化教学设计实施能力、课程标准开发能力、教学评价能力、 团队协作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落实团队教师5年一周 期的全员轮训,支持教师学习专业领域先进技术,促进关键 技能改进与创新,提升教师实习实训指导能力和技术技能积 累创新能力。(二)以助力人才培养为核心,建立团队建设协作共同 体。按照专业领域,健全统筹协调机制,完善校企、校际、 团队协同工作机制,促进团队建设的整体水平不断提升,推 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 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增强团队之间的人员交流、研究
9、合 作、资源共享,在团队建设、人才培养、教学改革、职业技 能等级证书培训考核等方面协同创新。推动校企合作和产学 融合,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在人员互聘、教师培训、技术创 新、资源开发等方面开展全面深度合作、促进“双元”育人, 切实提高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三)以应用型课程建设为基础,推进教学团队的特色 建设。根据教学创新团队的类别,突出骨干课程的中心地位, 打造一批教学改革精品课程,引领其他课程的同步发展。按 照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校企共同研究制订人才培养 方案,重构医学职业课程体系,制订对接职业标准的课程标 准,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课程标准和教学内 容,将职业技能等级标
10、准等有关内容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服 务“1+X”证书制度试点。组织团队教师集体备课、协同教研, 规范教案编写,严格教学秩序,做好课程总体设计和教学组 织实施,推动课堂教学革命。(四)以深化内涵建设为目标,创新模块化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模式,构建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大格局,全面推进“三全育人”,实 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开展教学改革研 究,创新模块化教学模式,打破学科教学的传统模式,探索“行动导向”教学、项目式教学、情景式教学、工作过程导向 教学等新教法,支持每位教师形成特色教学风格。明确团队 教师职责分工,每位教师要全面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
11、(修) 订、课程标准开发、教学流程重构、课程结构再造、学习管 理与评价等专业建设全过程,教师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教学, 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效果。(五)以促进成果转为为导向,形成高质量、有特色的 经验成果。坚持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行动理念,多 维层面保障团队教学科研成果的转化。构建协同创新机制, 与国家级、省级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开展交流合作, 学习先进经验并不断进行优化改进校级团队建设方案。总结、 凝练校级团队建设成果并进行转化,推广应用于职业院校专 业人才培养实践,促进不同系部、不同专业教学资源的优化 整合,形成具有医学特色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发挥职业教 育为社会、行业、企业服务的功
12、能。五、进度安排(一)总体安排。20XX20XX年,每年分批次分专业 进行进选立项、培育建设、验收认定、成果推广,建成3 5 个校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每个团队建设周期一般为3年。(二)实施流程1 .挑选立项。专业团队自愿申请,所在系部提出推荐意 见和保障团队建设的措施,并上报学校人事处,人事处联合 教务处组织专家依据评审指标体系和参评团队所报材料进 行评审,经校长办公会审议后公布立项团队名单。2 .培育建设。各立项团队根据建设目标任务,细化自身 团队建设方案。强化教学资源整合,促进专业交叉融合,打 造团队建设协作共同体,合作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修) 订、教学改革、课程建设等任务;按年度提交
13、项目绩效评价 报告和诊断改进报告。3 .验收认定。团队建设任务完成后,学校人事处联合教 务处统一组织成果验收,验收通过后正式认定为校级教师教 学创新团队。4 .成果推广。总结校级团队建设的创新做法和优秀经验, 学习国家级团队和各地各校团队建设策略,强化成果产出导 向,凝练可复制、可应用的典型成果,在本系部、全校以及 更大范围内进行推广。六、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学校党委高度重 视,列为一把手工程,由学校主要负责人牵头成立教师教学 创新团队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工作组,完善工作机制, 加强团队建设工作的咨询指导、业务培训、绩效评价和监督 检查。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各部门明确
14、职责分工,保障 协同有力的责任体系,认真落实实施方案要求,明确团 队建设的总体目标、师资配备规划,制定团队建设目标任务 书和考核验收标准。(二)夯实制度驱动,加强政策支持。加强工作统筹, 完善团队建设、管理相关制度建设。建立教师发展支持系统, 通过各种途径开展教师教育思想讨论和创新团队培训,成建 制、分批次选派团队负责人和教师国内外培训和进修;为教 师提供教学改革方面的学术支持和物质支持,设立教师教学 创新团队建设校级研究课题和项目,加大国家级、省级各类 教学改革立项申请工作的力度,鼓励和支持教师教学创新团 队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方 面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三)保
15、障专项经费,加强绩效管理。学校列支专项经 费,根据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实际需要,充分保证团队建设 所需经费并纳入年度预算,支持立项团队开展课题研究、研 讨培训、资源开发、绩效评估等工作。同时按照学校项目绩 效管理办法相关规定落实奖励,支持教学创新团队优秀项目、 成果、案例申报教学改革项目、科研课题。省级及国家级教 师教学创新团队的申报推荐原则上从校级教师教学创新团 队中产生。如获省级或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学校按教 育部和省教育厅相关文件精神给予配套经费。(四)建立奖惩机制,强化考核评价。加强团队建设过 程管理和目标管理,建立科学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项目在规 定期限内建设完毕后,学校采取专家评估、第三方评估等方 式开展绩效评价,形成诊断改进报告和绩效评估报告。加强 项目督查指导,实行动态调整机制,强化成果产出导向,对 未按进度完成建设任务、达不到绩效考核要求的,取消项目 承担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