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代诗歌阅读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代诗歌阅读专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古代诗歌阅读专题河北省唐山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调研考试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718题。途中晓发唐崔曙晓霁长风里,劳歌赴远期。云轻归海疾,月满下山迟。旅望因高尽,乡心遇物悲。故林遥不见,况在落花时。注:劳歌:忧伤、惜别之歌。17.下列对本诗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句“长风里”紧承题目的“途中”,虽是早晨雨过天晴仍令人感到有些凄清。B.颈联写行途中登高回望,家乡一切都看不见了,当看到与家乡类似之景时更生悲情。C.尾联承上联再写远望,因纷纷落花遮住了诗人的视线,家乡的树林更加不可望到了。【).诗人
2、吟唱出“劳歌”是源于“赴远期”,由于此次离乡后归来遥遥无期,心生忧伤。18.分析颔联所写的意象及其作用。(6分). C (“纷纷落花遮住了诗人的双眼”错)17 .答:轻云、满月。(2分)以景写情:轻云归海,犹如游子归家,归心似箭。月满,象 征着团聚,不肯下山,也似游子对家乡的依依不舍,留恋。(2分)表达了诗人对家的依恋, 不忍远离的心情。(2分)河北省邯郸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819题。送梅龙图公仪知杭州欧阳修万室东南富且繁,美君风力有余闲。渔樵人乐江湖外,谈笑诗成樽俎间。日暖梨花催美酒,天寒桂子落空山
3、。邮简不绝如飞翼,莫惜新篇屡往还。【注】樽俎:古代盛酒食的器具。后常代称宴席。18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盛赞朋友要去的地方,并以“羡”字表达对朋友能力与才华的赞美。B.颔联实写送别时眼前所见,渔樵人乐享民生,朋友相约诗酒谈笑言欢。C.尾联先以比喻写对书信频繁往来的期待,再写对朋友多寄送新写诗作的希望。D.虽写送别,本诗却全无愁情而派轻松欢悦,语言细腻传神,格调清新。19.本诗的颈联和崔颍黄鹤楼的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在写法上有 什么异同?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6分). B解析:“领联实写送别时眼前所见”有误,此联为作者承接首联叙写朋友即将上
4、任, 想象朋友到任后的情形,并非眼前所见,为虚写。【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创作手法的能力。18 .答案:相同点:都运用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手法;都做到了诗中有画,富于绘画美。 本诗借描写梅龙图在杭州的如诗如画的生活场景抒发送别之情;崔诗借描写登楼远眺所见的 如诗如画的美景,触发归思。(2分)异同点:本诗颈联为虚写,想象朋友在杭州的美好 生活,天暖天寒都有应季的美景和美事,令人神往。(2分)崔诗颈联为实写,兼用叠词, 描写登楼所见之景,描绘了一幅空明、悠远的画面。(2分)【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比较鉴赏 写景句的艺术手法的能力。河北省承德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
5、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江神子十日荷塘小隐赏桂呈朔翁吴文英西风来晚桂开迟。月宫移。到东篱。簌簌惊尘,吹下半冰规气拟唤阿娇来小隐,金屋 底久乱香飞。重阳还是隔年期。蝶相思。客情知。吴水吴烟,愁里更多诗。一夜看承应未别,秋好 处,雁来时。注荷塘小隐:毛荷塘家宅名。荷塘:毛荷塘,吴文英词友。半冰规:半圆月。“阿 娇”“金屋”,化用汉武帝幼时对其姑母说“若得阿娇,当以金屋贮之”的典故。看承:看 待,特别看待。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月官移。到东篱”写词人月下赏桂的盛景。“东篱”二字,既写出词人赏桂时的悠然心 境,
6、又暗示了桂花与菊花一样都有高洁的品质。B.簌铁惊尘意思是在半轮明月的照映下,桂花飘下,簌铁作响,视听结合,勾勒出一幅云外 飘香、月轮飞花的优美画面。C. “吹下半冰规是“半冰规吹下”的倒文。“冰”不仅点明是秋月,而且勾勒出月之皎洁, 有种玉洁冰清的意境D.词人将桂花与阿娇并提,美人与娇花相衬:以蝴蝶相思比拟,均体现了词人与友人的相遇 相知,盼望再次与朋友聚首赏桂之情。16.请简要赏析尾句“一夜看承应未别,秋好处,雁来时”的精妙之处。(6分)15.1)(“均体现了词人与友人的相遇相知”错,“词人将桂花与阿娇并提,美人与娇花相衬”, 是为了突出“赏桂”的悠然之情,并非表达“与友人的相遇相知”之情)
7、16.尾句的意思是月光下赏桂虽只一夜,但令人印象深刻,可看作我们永不相别的印证。 大雁飞来之时,将是秋空万里最美好的时光。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着眼于眼前离别之事, 想象的是来年秋景,以设想之景作结。联想丰富,诗情与意境完美融合。(每点3分)河北省沧州市2022-2023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516题。少室雪晴送王宁李顽少室众峰几峰别,一峰晴见一峰雪。隔城半山连青松,素色峨峨千万重。过景斜临不可道,臼云欲尽难为容。行人与我玩幽境,北风切切吹衣冷。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
8、确的一项是(3分)()A. 一、二句诗人写少室山峰各种雪后姿容:有的因冬日晴暖,阳光照射而积雪融化,有的 山峰依然被白雪覆盖。B.三、四句以“半山青松”写晴峰,以“素色峨峨”写雪峰,用“连”字写晴峰的广袤, 用“峨峨”写雪峰的高峻。C.五、六句写少室诸峰的静态之美:落日余晖,斜照山峰,山顶上飘浮着片片白云,山峰 在云雾缭绕中瞬息万变。D.诗题揭示了全诗内容:有少室山,有雪,有晴,有送,有朋友王宁,各个镜头都围绕“送”的行动展开。16.简要赏析最后四句的表达效果。(6分)答15 . C (“静态之美”理解错误,这里也有动态之美。).借景抒情:七、八句写送别双方被难以形容的美景吸引,故而留连景致,
9、致使北风吹 来,才感到寒冷,透露出诗人与友人即将离别的不舍之情;远近结合:诗人驻马浮桥之上, 远望友人王宁在南岭中的身影,体现诗人希望能多看几眼好友身影的惜别心情。(每点3分, 意对即可)河北省邢台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苏 轼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如三鼓,铿然 一叶,黯磊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 何
10、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注】燕子楼:唐徐州尚书张建封(一说张建封之子张情)为其爱妾关盼盼在宅邸所筑 小楼。级:如:击鼓声。惊断:惊醒。16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例前三句总写秋夜清景,分别以霜、水比喻月、风,并小结以“清景无限”,赏玩之心 滋于言外。B. “曲港”三句接写梦境,静中见动,仍是着力刻画“清景”,描写的景物由静变动: 曲港跳鱼,圆荷泻露。C.下阀前三句是虚写,想象在天涯漂泊、感到厌倦的游子,想念山中的归路,满心满眼跳望 故园,极言思乡之切。I). “燕子楼空”三句由自己写到燕子楼的沧桑,由人亡楼空悟得万物本体的瞬息生灭,
11、 触景生情,抒发感慨。16.此词是作者夜宿燕子楼感梦抒怀之作,试分析全词是如何将景、情、理榕于一炉,达到 意境清旷、余味悠然的效果的。(6分). C (“下阕前三句是虚写,想象在天涯漂泊、感到厌倦的游子”错误,下阕前三句是实写, 并非想象)15 .景:上阕寻梦,以倒叙笔法写惊梦游园,描写了燕子楼小园的无限清幽之景。情: 下阕感梦,抒写凭吊燕子楼,登高远眺,抒发了占与今、倦客与佳人、梦幻与佳人的绵绵情 事。全词将景、情、理熔丁一炉,传达了一种具有某种禅意的人生空幻,隐藏着彻底解脱 的出世意念,意境清旷,余味悠然。(每点2分)河北省保定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
12、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清平乐张炎候蛋凄断,人语西风岸。月落沙平江似练,望尽芦花无雁。暗教愁损兰成,可怜夜夜关情1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注】张炎:南宋末年词人。宋亡时,家产籍没,以卖卜为生。晚年落魄纵游于金陵、苏 杭一带。候蛋:蟋蟀。兰成:南朝梁时诗人庾信的小字,后其被北方政权所俘,曾作哀 江南赋,抒发故国之思。M.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人用“候蛋”“西风”“落月” “秋江”“芦花”等意象,展现出一幅萧瑟的“秋景图”。B. “望尽芦花无雁”句,既表现了词人的思乡之切,也抒发了词人乡思难以寄托的愁苦。 C.下片用典,借庾
13、信之事,表现了词人因漂泊流浪、生活困顿而身体日渐消瘦的艰难境况。 D.这首词上片侧重于写景,景中含情;下片是对上片所写之景总结与升华,侧重于抒情。15.“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一句具有极强的艺术性,请对此作简要分析。(6分). C【C. 表现了词人因漂泊流浪、生活困顿而身体FI渐消瘦的艰难境况”错误,“愁损” 意为愁杀,借庾信之事道出人问道不尽的悲欢离合,表达国破家亡之痛14 .诗句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通过写一叶梧桐叶的飘落,而知天下秋声,表达人生沧桑 之感。词人写的梧桐,只有“一枝”,仿佛是孤苦无依的自己,形象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孤 独潦落的处境。同时,“一枝”与“多少”形成对比,抒发了
14、作者不尽的家国之痛故国之思。【“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两句,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写秋之梧桐,由梧桐叶落, 而知天下秋声。而“梧桐树”、“梧桐雨”在古典诗词中是愁苦、悲伤、凄凉的代名词,如温 庭筠的“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直接由梧桐雨 而写到离情别结,作者借写“枝梧叶”,表达人生沧桑之感。词人写的梧桐,只有“枝”,仿佛是孤苦无依的自己,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孤独潦落的处境, 刻画人物情景入木三分。这首词原是作者赠给他的学生陆行直的,当时,张炎已年过半百, 再加上当时北宋灭亡的历史背景,所以词中弥漫着浓重的悲秋之气。同时,“一枝”与“多少”形成对比,只有那一叶
15、梧桐悠悠下,不知寄托了多少秋凉悲声! 在对比中,抒发了作者不尽的家国之痛故国之思。】河北省定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古风(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辉,浮云无定端。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注】 徂辉:落日余辉。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 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沉郁、悲伤、 苍凉的感情基
16、调。B.诗中“荣华东流水” 一句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 意思有相似之处。C.七、八句紧承“波澜”一词,叙写了秋天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表现了诗人此时摇 摆不定的心情。D. “秋”是我国古典诗词中最常见的个意象,秋山、秋水、秋霜等常用来寄托诗人的愁思, 本诗也不例外。16.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结尾句“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5分)C 解析C项,“表现了诗人此时摇摆不定的心情”错误,这里是说明他不顺遂的 际遇是因“白日掩徂辉,浮云无定端”所致。“徂辉”即落日之余辉,这里暗喻朝政不明。 “浮云”,喻谗毁他的恶势力。15 .答案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诗人认为荣华如东流河水一去不 返,万事盛衰,有如波澜之起伏无常,表达了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际遇的感慨。 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诗人用比喻的方式,说枳棘本是燕雀筑巢 之所,现在却委屈鸾凤去栖息,而高大的梧桐本是鸳鸾所居,而今却让燕雀做巢占据, 表达对贤愚颠倒、是非不分的不满。诗人用鸾凤自喻,高洁却只能屈居草从,表达了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激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