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百家争鸣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百家争鸣教案.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8课百家争鸣授课教师:西华师范大学附属巴中实验中学 王斌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老子和孔子及诸子百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总结归纳等方法,加深学生对各派学说的理解和应用, 掌握各派学说的观点,能够学为所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孔子和诸子百家独立思考、探索创新、变革实践的勇气和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良好的个人素质。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难点:各学派的政治主张三、教学方法采用教材自读、合作析疑、提升解惑、拓展运用。在教师的引导、组织下,学生积极主动地投 入到有效
2、的学习活动中,通过自读教材去感知教材,落实基础知识;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法去深 化教材,分析解决问题;运用整体认知的方法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加深理解知识;运用拓展思 维,达到借古鉴今、学史明智的目标。四、教学准备教师制作课件,学生预习,通过网络搜索相关知识。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著名学者易中天对我国古代几位思想家有过这样的评价:在孔子那里读到一颗爰心,构建和谐;在孟子那里读到一股正气,平治天下;在墨子那里读到一腔热血,救助苦难;在韩非那里读到一双冷眼,直面人生。这些思想家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的学术思想异常活跃,诸子百家思想学说千姿 纷呈,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
3、8课百家争鸣。【讲授新课】教师讲解百家指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道、墨、法四家学派。 依据教材介绍“百家争鸣的含义。教师:本课我们要学习三个内容:老子、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同学们说一说,本课我 们要了解哪些思想家?学生:老子、孔子、墨子、孟子、荀子、庄子、韩非。(一)教材自读教师过渡:同学们结合大屏幕的提示,阅读教材,落实基础知识。学生:根据提示梳理出的知识线索,自读教材,找出答案。教师:学生看书时,教师进行巡视、指点、答疑;然后5个幻灯片分别展示答案,学生对照, 进一步标注教材。片1 : 1.老子简介片2 : 1.孔子简介2.孔子有哪些政治思想主张?片3 : 1.孔
4、子有哪些教育成就?2.孔子有哪些文化成就?片4 :孔子的学说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所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 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片5 :完成表格: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提示主要内容,其他内 容找学生补充。学派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贤、节俭儒家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荀子礼治道家庄子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法家韩非以法治国、中央集权(二)理解巩固教师过渡:通过阅读教材,我们对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我们还会存在 许多疑问,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研讨下列问题,大屏幕出示:学习百家争鸣后,结合课
5、文内容和生活实际,围绕如何遏制校园内损坏公物”的行为发 表观点与看法。提出四家各自的主张,然后讨论。(三)知识提升分析形成百家争鸣的原因;讨论:百家争鸣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及推广,使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同时这一时期战争不断,引 发社会变革。到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 域异常活跃,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争鸣的影响: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 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四)拓展运用教师过渡:今天,党和国家大力提倡传承传统文化,诸子百家的思想中有哪些积极的东西
6、值得 现代社会吸收和利用呢?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提示探讨这个问题。学生根据提示,能抓住关键词回答。儒家的仁政一以德治国,公平公正孔子的教育思想一全民教育,因材施教等法家的法治思想一以法治国,服务人民墨家的兼爱非攻一博爱平等,反对战争道家的顺应自然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百家争鸣的哪些精神?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态度:我们应该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精神:敢于独立思考、自由讨论、探索创新、勇于变革实践。【课堂小结】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变革,导致战国时期奴隶制度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 引发学术思想领域异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产生了一批学者,如老子、孔子和诸子百家。他 们各陈其说,展开辩论,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我国古代 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六、作业布置,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