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23《父亲、树林和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23《父亲、树林和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叫、(=w)那哥十【教学目的】1 .通过图片、联络上下文、联络生活等方法,感受“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 等词语所描绘的意境,体会修饰语连用的表达效果。2 .体会文章运用比照、衬托等表达方法的妙处。3 .理解“我真快乐,父亲不是猎人这句话的含义。【教学重点】运用多种形式品味语言、感受语言和积累语言。【教学难点】初步感知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设计】一、围绕课题,感知三者之间联络1 .谁能围绕课题中的这三个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2 .父亲对鸟特别得熟悉和喜欢。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那片树林,去理解 林中的鸟,理解这位父亲。【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旨在引导学生用上课题中的三个词语概括文章的主要 内容,复习上
2、节课的所学,理解学生对父亲这一人物形象感知的程度。】二、望叶知鸟,体会父亲知鸟之深1 .课文第39自然段讲的是父亲通过望叶动,知道树林里有不少鸟。自由 读一读这几个段落,从哪些语句可以感受到父亲对鸟的熟悉?说说自己的理解。2 .理解“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 鼻子闻了又闻。(1) “幽深是什么意思? “雾蒙蒙呢?(2)作者连用了两个词语形容树林,给你什么感受?读出这种感受。(板 书:连用修饰词写出特点)(3)课件展示“幽深的 “雾蒙蒙的树林场景。在此根底上读好“幽深的雾 蒙蒙的树林这个短语。(4)找出描写父亲动作的能语,你感受到了什么?(5)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
3、。3 .理解“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1)什么是凝神静气 ?你曾经凝神静气地做过什么事?(2) “兀立又是什么意思?看文中的插图理解。13) “凝神静气和“兀立只用其中一个来形容父亲,可以吗?为什么? (板书:表达情感(4)指导读好第6自然段。4.看着父亲这样的举动,“我是茫茫然。“茫茫然是什么意思? “我为什 么“茫茫然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抓住重点语句中的重点词语,体会修饰语连用的妙处。 第一处描绘了早晨森林的静谧和朦胧之美,写出了事物的特点。第二处写出了父 亲对鸟的真心喜欢之情,表达了人物的情感。】三、研读比照,体会父亲擅长观察1 .父亲的“有和作者的“没有形成了鲜
4、明的比照。课文中像这样比照的地 方一共有三处,请你阅读课文,找一找相关语句。2 .交流并相机出示语句。指名朗读这三组句子。(1) “林子里有不少鸟。父亲喃喃着。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并没有听到一声鸟叫。(2)父亲指着一棵树的一根树枝对我说:“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 动? 我仔细找,没有找到动着的那几片叶子。13) “还有鸟味。父亲轻声说,他生怕惊动鸟。我只闻到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没有闻到什么鸟的气味。3 .父亲通过“望叶动“闻气味能知道林中有不少鸟,而“我却不能。请同 学们默读这三句比照,你们体会到了什么?(板书:望 鸟动4 .小结并朗读:是呀,父亲对鸟那么熟悉,他在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中
5、,从 一棵树的一根树枝中就能判断出这儿有不少鸟。三组比照,写出了父亲擅长观察。 我们来读一读三组语句,体会父亲的神奇本领。【设计意图:抓住文中三处写父亲的“有和作者的“没有的语句,通过比 照感受父亲对鸟儿的熟悉,同时明白父亲对鸟的这些理解都源自于他平时的细致 观察。】四、闻味知鸟,体会父亲深谙鸟性1 .在这“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中,“我没有闻到鸟的气味,父亲却闻到 了。父亲是怎么闻出来的?请到文中找一找相关的语句。(板书:闻鸟味)2 .交流找到的相关语句,并说说自己的理解。(1) “有。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羽毛焙得热腾腾的。(空气中有羽 毛发出的热腾腾的味道。)(2) “黎明时,所有的鸟
6、都抖动着浑身的羽翎,要抖净露水和湿气。(鸟 儿抖净羽毛上的露水和湿气时,空气中也会有味道。(3) “每一个张开的喙都舒畅地呼吸着,深深地呼吸着。空气中有鸟儿 自由呼吸的味道。)(4) “鸟要准备歌唱了。 (鸟儿要张嘴歌唱了,这时空气中鸟儿呼吸的味 道会重一些。)3 .父亲知道鸟儿一切的一切,是因为他知鸟、懂鸟。选择上面语句中的其中 一句,读出父亲对鸟儿的喜欢。(板书:知 鸟性)4 .父亲仿佛不是在对“我说这些话,更是在与树林和鸟谈话。“我和父亲 坐在树林边,听着鸟儿的歌声。板书:听 鸟唱“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父亲说。我知道父亲此时也最快活。(1)读了这两句话,你产生了什么疑问?小组讨论,
7、梳理出一个最感兴趣 的问题,并试着讨论解决。(2)交流各小组提出的疑问,并说说理解。例如:为什么这是树林最快活的时刻?为什么这是鸟儿最快活的时刻?为什 么父亲此时也最快活?13)出示:“雾散了,我和父亲看到了 的 的鸟儿。【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文章语句进展自主研读,领略父亲闻味知鸟的特殊 本领,从中体会父亲对鸟的习性了如指掌,反映了他对鸟的喜欢之深。通过对树 林、鸟、父亲三者“最快活的质疑,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三者之间无比融洽、无 比和谐的依存关系。】五、首尾照应,建构父亲整体形象1 .过渡:鸟儿快活,树林快活,父亲快活,“我也很快活。课文开头这样 说,“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课文结尾这样
8、说,“我真快乐,父亲不 是猎人。2 .读一读每组的两个句子,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一样吗?(1)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父亲一生很喜欢树林和鸟。(2)我真快乐,父亲不是猎人。我很快乐,父亲不是猎人。3 .小结:是啊,树林和歌唱的鸟是父亲的最爱,一生无法割舍。“我为父 亲的仁慈、对大自然的热爱感到由衷的喜欢,发自内心地快乐。父亲对鸟儿、对 大自然的喜欢也深深地影响着我。(板书:最喜欢4 .课文学到这儿,你认识了一位怎样的父亲?请连用两个修饰语来形容一下。(出示句式:这是一位 的 的父亲。)5 .小结并板书:树林是鸟的乐园,鸟是树林的朋友,父亲是鸟儿的知己。此 时,父亲、树林、鸟不再是三个独立的词,他们有机地交融在一起,形成了一幅 有爱、温馨的画面,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妙画面。(板书:人与自然 和 谐共生)【设计意图:将文章首尾组合在一起教学,通过语句的比照阅读,感受父亲 对树林和鸟最深沉的感情,“我对父亲的敬仰,“我是父亲的知音。句式说话 练习,让学生用两个修饰语来赞美父亲,完成对父亲整体形象的建构,同时到达 “学以致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