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四诊本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四诊本义.docx(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医关于四诊方法名言.持脉有道,虚静为保。(素问脉要精微论)1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诸内者,形诸外。(元朱震亨丹溪心法能合色脉可以万全)2 .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灵枢五色).实则谑语,虚则郑声。(汉张机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3 .苔垢薄者,形气不足,苔垢厚者,病气有余。(曹炳章彩图辨舌 指南辨舌之苔垢).血实气虚则肥,气实血虚则瘦。(金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 为病)4 .持脉之要有三,日举,日按,日寻。(元滑寿诊家枢要诊脉之道).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四季和缓,是谓平脉。(宋崔袁彦脉诀)5 .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汉张机伤寒论辨脉法)
2、.久病无脉,气绝者死;暴病无脉,气郁可治。(清程杏轩医述辨 脉)6 .脉贵有神。(清顾松园顾氏医镜先哲格言) 鼻头色微黑色,有水气。色黄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色青为痛。色黑为劳。色赤为风。色黄者便难。色鲜明者,有留饮。内经闻诊闻者,闻五音也。内经言,人声应音,人阴阳合气应律。圣人之通万物 也,若日月之光影,音声鼓响,闻其声而知其形。五音之辨木,在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火,在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金,在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水,在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宫者,应脾,其声漫以缓。商者,应肺,其声促以清。角者,应肝,其声呼以长。 徵者,应
3、心,其声雄以明。 羽者,应肾,其声沉以细。 此为五脏正音。凡听徵,如负猪豕觉而骇。凡听羽,如鸣马在野。凡听宫,如牛鸣宛中。凡听商,如离群羊。凡听角,如雉登木以鸣。乐通于药,五音者,所以正人心而和脏腑,故古人有礼乐之教。内经:足阳明之脉病,钟鼓不为动,闻木音则惕然而惊。五脏者,中之守也。中盛脏满,气胜伤恐者,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也。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金匮:语声寂然,喜惊呼者,骨节间病。语声喑喑然不彻者,心膈间病。语声啾啾然细而长者,头中病。脉诊以时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 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十二经诊太渊:寸口,以候肺。阳溪:手合
4、谷上,以候大肠。冲阳:足附,以候胃。冲门:腹下前股沟,以候脾。阴郡:神门内,以便吹天窗:喉旁,以候小肠。委中:胴宛,以候膀胱。太溪:踝里旁,以候肾。劳宫:掌心,以候心包。和髅:耳目之间,以候三焦。悬钟:外廉踝上,以候胆。太冲:足大趾上,以候肝。三部九候上部天,两额之动脉,颔厌,以候头角之气。上部地,两颊之动脉,大迎,以候口齿之气。上部人,耳前之动脉,和髅,以候耳目之气。中部天,手太阴也,寸口,以候肺。中部地,手阳明也,合谷,以候胸中。中部人,手少阴也,神门,以候下部天,足厥阴也,五里,以候肝。下部地,足少阴也,太溪,以候肾。下部人,足太阴也,箕门,以候脾胃。神脏五,形脏四,合为九脏。神脏五者,
5、肝心脾肺肾,形脏四者,头角 之气、口齿之气、耳目之气、胸中之气。脉象七诊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 者病,独陷下者病。独小、独大、独疾、独迟、独热、独寒、独陷下,谓之七诊。九候之相应也,上下若一,不得相失。九候之中,有一候独异,如七诊所列者,则病在此经。一候后则病,二候后则病甚,三候后则病危。后者,言与别候之动不相应也。!1!时之脉四时之脉,春弦、夏洪、秋毛、冬石。春胃微弦日平,弦多胃少日肝病,但弦无胃日死。夏胃微钩日平,钩多胃少日心病,但钩无胃日死。长夏胃微软弱日平,弱多胃少日脾病,但代无胃日死。秋胃微毛日平,毛多胃少日肺病,但毛无胃日死。冬胃微石日平,石
6、多胃少日肾病。但石无胃日死。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五脏脉象平心脉来,累累如连珠,如循琅坪,日心平。病心脉来,喘喘连属,其中微曲,日心病。死心脉来,前曲后居,如操带钩,日心死。平肺脉来,厌厌聂聂,如落榆荚,日肺平。病肺脉来,不上不下,如循鸡羽,日肺病。死肺脉来,如物之浮,如风吹毛,日肺死。平肝脉来,软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日肝平。病肝脉来,盈实而滑,如循长竿,日肝病。死肝脉来,急益劲,如新张弓弦,日肝死。平脾脉来,和柔相离,如鸡践地,日脾平。病脾脉来,实而盈数,如鸡举足,日脾病。死脾脉来,锐坚如乌之喙,如鸟之距,如屋之漏
7、,如水之流,日脾死。鸡之举足,举而下迟也。乌喙鸟距,锐而坚也。屋漏者,滴而不联也。水流者,往而不反也。平肾脉来,喘喘累累如钩,按之而坚,日肾平。病肾脉来,如引葛,按之益坚,日肾病。死肾脉来,发如夺索,辟辟如弹石,日肾死。真脏脉至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真心脉至,坚而搏,如循慧改子累累然。真脾脉至,弱而乍数乍疏。真肺脉至,大而虚,如以毛羽中人肤。真肾脉至,搏而绝,如指弹石辟辟然。诸真脏脉见者,皆死不治也。五脏已败,其色必夭,夭必死矣。阴阳脉法阴阳之脉者,言寸口与人迎。内经云,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人迎与寸口 相应,若引绳小大齐等,命日平,偏盛则病。人迎者,足阳明之动脉,在喉旁。
8、阳明者,行气于三阳,故以候阳,人迎盛则病在三阳。寸口,手太阴之动脉,在掌后。7 .脉有要诀,胃、神、根,三字而已.此乃诊家大法。(清程国彭 医学心悟脉法金针).(饮食)喜冷则为中热,喜热则为中寒。(明李梃医学入门问 证)8 .真寒之脉,必迟弱无神;真热之脉,必滑实有力。(明张介宾景 岳全书寒热篇)中医四诊本义四诊总论四诊者,望闻问切。望者,望色。闻者,闻音。问者,口问。切者,切 脉。内经言,夫脉之小大滑涩浮沉,可以指别,五脏相音,可以意识, 五色微诊,可以目察。是故声合五音,色合五行,脉合阴阳。望者,望气色。气色即五脏所藏之精气,五脏不藏精,则气色浮于面。 我们通过观察面部气色,就可以知道人身
9、体哪一脏不好。所以望者,望 的是精气。与望相对应的是脉诊,也就是切脉。内经中说,色脉者,上帝之所贵, 先师之所传也,能合色脉,可以万全。切脉,切的是人体的血管,候的 是营气。故色者,精气之辨也,脉者,营气之辨也。太阴者,行气于三阴,故以候阴,寸口盛则病在三阴。寸口主中,人迎主外。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命日平 人。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四盛以上为格阳。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以上为关阴。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以上为关格。格阳者,阳盛于外,故阳为阴格而盛于人迎。关阴者,阴盛于内,故阴为阳关而盛于寸口。关格之脉,阴阳皆独盛,不能相交,阴
10、阳离决,则人死。寸口脉部经云:食入于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入于胃,浊气归心,淫精于 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 于腑。府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 死生。气口之诊: 尺内两傍,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关脉也,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寸脉也,右外以候,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 胫足中事也。后世寸口脉法依此而来。色脉合参经云,治之要极,无失色脉,用之不惑,治之大则。色脉者,上帝之所 贵也,先师之所传也。脉色之伤:
11、 脉滑浮而疾者,谓之新病。脉小弱以涩,谓之久病。其脉小,色不夺者,新病也。其脉不夺,其色夺者,久病也。其脉与五色俱不夺者,新病也。其脉与五色俱夺者,久病也。除了色脉之外,还有闻诊。当今四诊之乱,以闻诊为甚。闻者,闻音, 而非闻气味。闻音者,闻五行之音,亦非咳嗽、喘息之音。五音,也就是宫商角徵羽,通过五音以辨五行。五行的声音的是不同的, 宫音宽大沉缓,长远以闻,商音高畅喷亮,激越而清,角音润而不枯, 急长而尖,徵音如火裂声,洪亮而烈,羽音条达畅意,低沉而圆。人之阴阳属性不同,其声亦不同,人有喜怒悲恐惊,五音随情志而改, 五脏病变,则五音亦随之而不同。史书说始皇有豺声,所以是寡恩之人。 战国策载,
12、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土皆垂泪涕泣,复 为慷慨羽声,土皆瞠目,发尽上指冠。通过声音可以辨人,可以辨情, 也可以辨病,这是闻诊的本义。内经中说,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望和闻都是属于比较精 微,比较高深的功夫,因为气色、声音不容易分辨。但内经中又说,治 之极于一,一者因问而得之。即所谓见而知之,按而得之,问而极之。 也就是你可能望不出来,也听不出来,你要问才知道。问是问什么?就 是问人身体的变化,因为人的身体是非常敏感的,对身体最好的检查就 身体本身,通过问人身体出现的变化,来诊断身体的状况。问诊的内容,首先就是动作居处,吃喝拉撒睡的情况,然后是精神如何, 体力如何,再包括
13、流汗的情况,疼痛的情况,寒热的情况等等。女子还 包括经带产的情况。中医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 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人尤必问经期, 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现在常用的主要是问诊和脉诊。问诊问的是身体的症状,脉诊诊的是气 血的状态。有的时候人的身体已经发生了变化,但还没有症状显现出来, 但是气血已经发生了变化。比如说一个人怀孕了,她可能自己还不知道, 也没有呕吐等害喜的症状,但是在脉上就已经反映了出来。内经中的脉诊与后世的不同,有三部九候及阴阳脉法。三部九候者,包 括头上的脉,手上的脉,足上的脉。一部三候,三三
14、而九。阴阳之脉者, 即寸口人迎,寸口以候阴,人迎以候阳。后世之脉则独取寸口,也就是寸口脉法。寸口以高骨为界,高骨为关, 关上为寸,关下为尺,分为寸关尺三部。左尺以候肾水,左关以候肝, 左寸以候心。右尺以候肾火,右关以候脾,右寸以候肺。左则水生木, 木生火,右则火生土,土生金。内经望诊望诊之精,在部位之分及气色之辨。内经云,五色各见其部,察其浮沉,以知浅深,察其泽天,以观成败,察其散拉,以知远近,视色上下,以 知病处。部位之分明堂者,鼻也;阙者,眉间也;庭者,颜也;蕃者,颊侧也;蔽者,耳 门也。脏腑之部五脏次于中央,六腑挟其两侧。庭者,颜也,所以候首面。阙者,眉间,阙上者,所以候咽喉。阙中者,所
15、以候肺。下极者,即山根,所以候心。直下者,即鼻柱,所以候肝。肝左者,鼻柱之左,所以候胆。下者,鼻准,亦称面王,所以候脾。方上者,鼻准两侧,所以候胃。中央者,侧面之中,额骨之下,所以候大肠。挟大肠者,颊上,所以候肾。当肾之下者,所以候脐。面王以上者,颗骨之上,所以候小肠。面王以下者,人中,所以候膀胱、子处。肢节之部颔者,所以候肩。颔后者,所以候臂。臂下者,所以候手。目内眦上者,即阙下两旁,所以候膺乳。挟绳而上者,即颊外,颊外曰绳,所以候背。循牙车以上者,即牙床,所以候股。中央者,即两牙车之中央,所以候膝。膝以下者,所以候胫。当胫以下者,所以候足。巨分者,即口旁大纹,所以候股里。巨屈者,颊下曲骨,
16、所以候膝膑也。此五脏六腑肢节之分部。气色之辨气色之辨者,辨五色也,以知病之死生、深浅、进退。生死气色五脏之气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鸡冠者生,黄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乌羽者生, 此五色之见生也。色见青如草兹者死,黄如枳实者死, 黑如始者死, 赤如虾血者死 白如枯骨者死,此五色之见死也。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青欲如苍璧之泽,不欲如蓝;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五色精微象见矣,其寿不久也。气色辨病 黄赤为风,青黑为痛,白为寒。黄而膏润为脓。赤甚者为血痛,痛甚为挛。寒甚为皮不仁。其色粗以明者为病微,沉天者为病甚。其色上行者,病益甚,其色下行,如云彻散者,病方已。沉浊为内,浮泽为外。色从外走内者,其病从外走内, 色从内走外者,其病从内走外。金匮:鼻头色青,腹中冷,苦痛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