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自考美学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自考美学复习资料.docx(5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串讲资料第一章绪论1 .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答: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对象,即体现着人与世界的切审美现象或审美活动。审美关系的现实展开,就 是审美活动。美学应当是研究人和世界之间的审美关系、研究体现审美关系的审美现象和审美活动的学科,这是 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和重要对象。2 .如何理解美学属于人文学科?答:说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而不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由是:第一,作为人文学科的美学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同;第二,美学作为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方式和方法也不相同。3 .美学学科孕育和形成通过了哪三个阶段?答:美学一词是1750年鲍姆加登创建的。它共分为三个阶段,即审美意识
2、、美学思想与美学学科。审美意识 是指人类在生存实践中萌发出来的有某种不明晰审美追求的意识。美学思想奠基于审美意识,但有进一步的发展。 美学奠基于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但它是以审美现象为专门课题,从整体下独立地、系统地思考审美现象所获得 的理论体系。4 .如何理解美学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存在论?答:马克思主义存在论的基本内容和特色是:第一,始终紧扣现实生活来理解人的存在。这是区别于其他一 切存在论的内在本性之一;第二,始终从具体的社会关系出发思考人的存在;第三,最主线的,马克思从人与世 界在人的现实活动中达成统一来把握和说明人的社会存在的。因此,马克思的存在论是以实践为根基的,是与实 践论
3、紧密结合的社会存在论。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与存在概念是内在融通的,是用实践范畴来揭示人在世界中存在 的基本方式。实践的基本内涵就是指人的最基本的存在方式。人的存在过程,就是人通过实践开显自身的存在意 义和周边世界的存在意义的历史过程。人的抱负存在状态,也只能通过实践才干达成。美学以马克思的实践存在论为哲学基础,一方面要看到,人的存在与世界的存在、人的审美感觉与现实的审 美对象都是在实践中双向建构、同步发展的。美学以实践存在论作为哲学基础,还需要借助自由概念和范畴作为中介,由于自由乃是通向审美的主线途径, 也是哲学通向美学的桥梁。马克思是在实践论与存在论的整体框架内统思考自由问题的。人的存在是社会性
4、存 在,决定人类生存自由与否的主线因素是社会关系、社会制度,只有改变现在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的革命实践所 取得的自由,才是本体论意义上的自由。5 .为什么说审美活动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和基本人生实践之一?(如何理解审美既根源于人生实践又促进人在古希腊的美学思想中,有关审美经验的研究并不占重要的地位,由于古希腊哲学的核心是本体论问题, 古希腊美学的核心也是美的本质问题。柏拉图用“迷狂说”来描述和解释审美活动达成高峰时的经验状态,”回忆 说”则涉及到了审美经验的一般规律。中世纪美学在主线上乃是神学的个组成部分。奥古斯丁认为,审美经验的真正内涵便是对于上帝的爱。 他揭示了审美经验的超验性维度。随着西方近
5、代哲学的结识论转向,西方美学的研究重心也转向了审美经验的探讨。现代西方美学是作为对近代美学的反叛而出现的,但在审美经验问题上却表现出明显的连续性,形成了很 多流派,总体上可划分为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类型。科学主义美学的思想基础是逻辑经验主义或逻辑实证主 义,其基本倾向是试图通过实证或科学的方法来解释审美经验。而人本主义则极力排斥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试 图把美学建立在人文科学或精神科学方法论的基础上。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叔本华、柏格森和胡塞尔。自然主 义美浓、直观主义美学、解释学美学等。当代西方美学仍然把审美经验问题作为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总而言之,从古希腊到现当代,审美经验问题一直是西方美学
6、家所谈论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它构成美学学 科的重要内容。2 .什么是审美经验的基本性质?答:审美经验:指的是人们在与对象的审美关系当中,构成并评价审美对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 通过审美的愉悦而把握J存在的意义和人生的真谛,因而构成了人生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审美经验从主线上说乃是人生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艺术活动自身就是艺术家审美的人生实践,它是与艺 术家探求人生真谛,追求艺术真理的人生实践相统一的。艺术家的审美经验具有人生实践的性质。另一方面,这 种实践性导致审美经验具有发明性和生成性。再次,审美经验不仅是艺术家的人生实践,随着艺术作品为人们所 接受和欣赏,它必然要和广大接受者的人生实践发生
7、紧密的联系。审美经验的实践本质具有普遍的合用性。中国 的“比德”和“畅神”说。比德一一是指人们在艺术创作中总是习惯于把自然物的某些特性人格化,使之比附于 人类的某种道德情操。畅神一一是指自然景观的审美价值在于可以使欣赏者的情感得到抒发和满足,使人的精神 为之变得舒畅和愉悦。3 .简述审美经验的基本特性。答:审美经验的重要特性是:直观性、非功利性和超越性。直观性一一生动性、具体性和直接性。胡塞尔把直观区分为个体直观与本质直观两种类型。审美经验把感性 直观与本质直观集于一身,从而达成感性与理性的完美统一。非功利性一一是指各种与主体没有利害关系的现象。一方面,从审美对象的角度来看,由于审美经验具有直
8、 观性的特点,因此只涉及事物的外观和形式,与事物的实际存在亳无关系,自然也不会与对象发生任何利害关系。 第二,从审美主体的角度看,审美经验的基本功能在于让人们产生审美的愉悦,从而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这就 规定人们排除各种功利因素的干扰。超越性一一重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i,审美经验可以实现从物质世界向精神世界的超越;第二,审美经验 难免实现从现实世界向抱负世界超越;第三,审美经验可以实现从经验世界向超验世界的超越。4 .审美经验包含哪些基本要素?答:审美经验的诸构成要素重要有:感知、想象、情感、理解。感知一一涉及感觉和知觉。感觉是对于对象的个别属性的把握。知觉是可以通过感觉材料的加工和整理而达
9、成对于对象的完整把握。审美感知的特点:情感性、能动选择性和整体性。想象一一是审美经验的核心要素。从心理学角度讲,想象是一种通过加工和改造记忆中的表象来发明新的思 维表象的过程。情感一一是审美经验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审美情感具有更为显著的社会性和理性特性。理解一一非概念性和多义性。5 .审美经验各构成要素间的关系如何?答:在整个审美活动的发展过程中,感知处在起点的位置。对其他心理要素来说,感知构成了它们的基础。一方面,想象活动是对于思维表象的加工、改造和组合,因而需要感知活动来提供一定的表象材料。想象与情感在审美经验中的互相关系:第一,审美情感是审美想象的原动力;第二,情感不仅是审美想象的 动力,
10、并且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审美的时象和内容;第三,情感活动对审美想象的支配和调节,渗透在艺术形象之 中,使其染上明显的情感色彩。审美想象与审美理解的关系:它们之间是自由的游戏关系。游戏流动并不受游戏者的支配,而是按照自身的 规则来进行。游戏包含着一定的理性内涵。审美经验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想象力的游戏活动。审美经验中情感与理智的关系:艺术性与思想性的高度统一。在审美经验中,情感和理智的关系表现为:理 智渗透于情感之中,而情感又受理智的引导。6 .审美心理结构如何进行自我调节?答:第一,有目的与无目的的辩证统一。审美是有目的的,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是没有任何目的而又合乎目的 的情况下进行审美的;第二,反馈
11、调节。为了实现审美目的,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校正和调整,直到满意为止。7 .谈谈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答: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重要表现为三个阶段:呈现阶段、构成阶段和评价阶段。第一阶段:呈现阶段一一感知力。第一阶段是借助感知对象感性特性加以把握,也就是使对象在主体的意识 中呈现出来。审美感知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是以审美的态度对待对象的,因而审美态度的确立就成为审美活动开始 的主观标志。审美对象对于身体的呈现是审美经验第一阶段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在这种呈现中,通过作为整 体的身心来进行原初的审美知觉活动,就成了审美经验的主线特点。第二阶段:构成阶段一一想象力。想象活动的最终结果乃是构成了关于审美对象的格
12、式塔。先验的想象力和 经验的想象力,它们是同一种思维活动的两个方面。第三阶段:评价阶段一一理解力。主体从自己的价值标准出发,对于已经构成的审美表象做出具有普遍性的 评价和判断。自然对象之所以具有审美特性,是由于它的形式契合了人类感觉的需要,从而给人带来了美的愉悦。 对于审美对象的深度体验使审美活动本质上成为一种与对象的精神交流,审美活动中的理解活动也就成了一种特 殊的交感思考。第五章艺术论(一)1 .简释:游戏说;集体无意识说;模仿说;形式说;表现说;故意味的形式说;符号说;载道说;娱乐说。答:第一,从艺术起源的角度定义,重要有游戏说(康德)、集体无意识说(荣格)。第二,从艺术本质角度定义,重
13、要有模仿说(柏、亚)、表现说(康德、柏格森)、故意味的形式说(克莱夫、 贝尔)和符号说(朗格)。第三,从艺术功能角度定义,重要有我道说(韩、柳)、娱乐说(李洵、亚氏)。2 .艺术与非艺术的主线区别何在?答:艺术品与非艺术品重要区别表现在:第一,艺术品是人工制品而不是自然物,这是最基本的必要条件。 第二,艺术品是精神产品,而不是物质产品。第三,艺术品重要是意象思维的结晶,而不是抽象思维的成果。3 .艺术品与非艺术品有哪些联系?答:两者的联系重要有两点:第一,通过审美加工和发明,并且艺术的自然物和人工制品可以转化成艺术品; 第二,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向非艺术品领域渗透,拓宽艺术品的领地,增添艺术的
14、门类和品种,并使人类物质 和精神生活富有艺术情趣和审美意味。4 .艺术品的层次结构。答:艺术品的层次结构重要分为四种:物质实在层、形式符号层、意象世界层和意境超验层。第一,物质实在层。指艺术品赖以存在的空中存在的物质实体和媒介。各门艺术所赖以存在的物质材料,各 有其相对的稳定性和界线。第二,形式符号层。是艺术品的直接性的物质存在。色彩、线条、旋律等。面对艺术品时,一方面是借助于 形式符号层来进入作品的意象世界层,进而形成现实的审美对象,经受审美体验。形式符号层更重要的作用在于 它直接指示、负载着艺术的意象世界。第三,意象世界层。属于核心层次。是指建立在前两个层次基础之上的、非现实的、展现人类审
15、美经验的、 能转化为被感性把握的、富故意味的表象世界。意象世界只潜在地存在于形式符号层中,而现实地生成于接受者 鉴赏时的心理活动中。第四,意境超验层。属于最高境界。是意象世界背后所蕴含着的富有形而上的人生哲理意味的最高境界。分 为广义和狭义。一是就人生境界而言,一是就艺术品自身的内涵而言。意象超验层是以意象世界为中介的,意象 层是进入意境层的必由之路。5 .什么是意象?意象是如何生成的?答:意象是由意与象两方面组成。“意”指主体在审美时的意向、意图、意志、意念和意欲,表达的思想情感、 人生体验、审美抱负和艺术追求等。“象”则是指由想象发明出来的,能体现主体之意,并能为感官所直接感受、 知觉、体
16、验到非现实的表现。当主体想传达某种情感或表达某种体验时,意便出现了;意所借以显现的,具有直 观性的个别、特殊的具体的感性表象,便是象。“意”由“象”来负载,“象”由“意”来充实,两者合为一便是“意象二但者得不是机械的相加或凑合, 而是主体与客体、思想与形象、情与景、内与外、质与文等在特定的审美状态下的碰撞、渗透、交融和化合,是 一个动态的心理过程。在意象生成过程中,意向与想象起着巨大的作用。意向是主体在审美中思想倾向、意志追 求和愿望企图的种曲折融合,它是人类的种潜在审美需求的表现,与内在生命的动态平衡相联系,便构成了 审美心理的基础动力,和构建意象的“先入之见”或“基本取向”。想象则是一种运
17、用表象自由把握世界和发明形 式的心理能力和机制。在审美活动中,想象以原有的表象为基点,融合思想理解、情感及其他“意”的因素,对 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和发明性的重组,从而使“意”与“象”达成和谐的结合。想象与意向结合,在超越一切的 无限的自由中,发明性地缔造出一个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意象世界。6 .意象有哪些重要类型?答:重要有四种类型:仿象、兴象、喻象和抽象。第一,仿象。是主体通过模仿对象世界的形态发明出的意象。第二,兴象。是主体以客观(对象)世界的物象为引导,给接受者提供借以触发情感、启动想象而完毕意象 世界的契机,物象使“感兴”得以发生联想得以展开,在此基础上生成的“象”便是兴象。第三,喻象
18、。是创作主体以“自我”为体,以“世界”为自我的延伸,并根据主体心灵来发明新的世界。第四,抽象。是创作主体通过自己的头脑加工,将客体提炼、升华,舍弃具象而代用些纯粹的形式符号来 唤起读者审美情感的一种意象。7 .艺术作品中的审美意象是如何物态化的?意象的物态化指先把意象的心理层次牵引出来,赋予一定的形式符号,使之以具有感性物质外观的形态呈现 出来,如用线条、色彩、图形、文字、语言、节奏、旋律等形式符号来显现意象,这就是物态化,这是从意象起 向艺术的实存的第一步,使意象具有物象的形态,但还非物质实存。意象的物化则指直接运用物质手段,使意象 在物质实在意义上得到凝定,用画笔、颜料等将已具形式符号的意
19、象固定在画布上,用舞台、布景、道具、灯光 与演员的表演,将戏剧、舞蹈意象呈现出来,用纸张、铅字等文字化的文学意象凝定下来。意象通过物态化和物化,便构成了现实的艺术品,形式符号和物质实存便是意象物态化和物化的直接结果。 审美意象是艺术品的灵魂与核心,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一件艺术品就是一个意象世界。8、艺术意象重要有哪些特性?答:艺术意象的特性重要有:虚拟性、感性、想象性和情感性。第一,虚拟性。它是现实性的反面,意象一经物态化和物化进入艺术品中,但成为艺术意象,也就同时进入 了非现实的层次。第二,感性。是指意象可认为主体感官直接把握、感知、体验和接受的直观性和具体性,主体不需通过自觉 的理性反思,
20、仅凭感觉便可直接感知到意象的存在。第三,想象性。是审美意象最重要的特性,也是艺术品超越现实,具有虚拟性的内在因素。第四,情感性。艺术意象的情感性形成于艺术家发明意象的活动中。艺术意象中总是包含渗透着某种形态的 情感因素,使意象具有强烈的感染力。9 .什么是意境?答: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范畴。宗白华说,意境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也最具有世界奉献的一方面。” 它最早由王昌龄与物境、情境并列提出来的三境之一。意境重要是指运用艺术意象,在主客体交融、物我两忘的 基础上,将接受者引向一个超越现实时空,富有形上本体意味的境界中。10 .艺术中审美功能的作用及其意义。答:艺术的首要功能是审美功能。艺术的
21、审美功能指凭借艺术意象、意境的感染力、诱发力、震撼力来使接 受主体在获得美感的同时获得审美愉悦,从而提高艺术素养,改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拓展艺术鉴赏视野,增强 艺术的想象力和敏感性。通过对艺术品提供的意象世界的欣赏、玩味,接受主体发现其中丰富多彩的美的形态, 激发起内心的情感波澜,体验到那种人生情趣和意蕴,有时还可领悟到宇宙、历史的无限和永恒,从而获得畅神 悦志的精神快乐一一审美快感。第六章艺术论(二)11 试述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答:第一,艺术一方面存在于艺术的意象世界中。在所有的艺术品中提取到艺术品有共通的东西,就是艺术 意象。假如一件东西不能提供或不能转化为意象,那么就不能称之为艺术品。
22、第二,艺术只能存在于主体(人)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中。艺术意象是一种精神存在,一种心理活动 的过程和成果。一方面,意象与艺术创作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有本质的联系,另方面,意象又与艺术 接受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有木质的联系。接受者并非被动接受意象,而是在感受、体验的同时加以重 建和再发明,开成新的意象世界。创作主体意识中的审美意象,经艺术品的中介,传递到接受主体的意识中,经 其再发明而获得生命。第三,艺术品存在于从艺术发明到艺术品再到艺术接受的动态流程中。艺术品的核心是意象。从艺术存在的 方式看,艺术品则是创作主体与接受者之间的中介。作为中介的艺术品,有三个基本特性:他律性、
23、形式符号性 和开放性。这三个环节的流程构成了艺术的现实存在,也促成了艺术的社会交流。12 在艺术作品中,意象是如何生成的?答:意象的生产意味着艺术家心中的意象得到物态化和物化的表达。第一,意象的从无到有就是要将主体在酝酿中的隐藏在深层潜意识的意义明晰化,把散漫、不可把握的感觉 整合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这个整体就是艺术意象的整体。第二,意象的从无到有,还在于意象的意义内容在“无”的运动中最终获得外在形式符号,转变为“有二第三,意象的从无到有,没有物态化与物化的实在形式(艺术品)是不也许实现的。第四,艺术意象的发明和艺术品的完毕,事实上也是种生产(马克思把艺术生产当作是精神生产的重要形 式)。13
24、天才的艺术家有哪些特性?答:天才的的是先天的生理心理结构与后天的实践两方面合力的结果。天才独特的艺术发明力重要表现为艺 术敏感(感受)、艺术想象力、艺术技巧和灵感等方面。艺术敏感一一是主体接触客体并受感动、感应是孕育艺术意象的第一步。艺术家一般都具有对生活的不同于 常人的感受能力。艺术想象力一一是指艺术家在感受生活、孕育意象过程中展开想象、联想、幻想或意象思维的能力的限度。 艺术想象力不同于平常的逻辑思维能力。它以艺术的感悟主旨为归,形成独特的心理时空和情感逻辑,来追忆、 引发、整合心理意象。想象力在生产意象全过程中始终是最重要、最有决定性的艺术发明力。灵感一一是艺术家在意象发明中,由于各种心
25、理机制、功能处在高度协调的自由状态,而忽然生成的精神昂 奋、注意集中、情绪激动、想象力空前活跃的种思维活动的境界。艺术技巧一一艺术操作也是艺术发明才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艺术意象的生产过程中,艺术操作一方面是意 象生产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另方面又赋予意象以最终的形式符号,将意象孕育的成果物态化和物化为现实 的可传达的艺术品。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艺术操作就是艺术技能与技巧的运用与发挥。14 什么是灵感?答:艺术家有时会忽然从生活中获得一种启示,顿时便产生了创作冲动和诸般感受,有时会在意象孕育中苦 苦思考,忽然似有所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这就是艺术发明中的灵感现象。所谓灵感,就是艺术家在意象发
26、 明中,由于各种心理机制、功能处在高度协调的自由状态,而忽然生成的精神昂奋、注意集中、情绪激动、想象 力空前活跃的一种思维活动的境界。这种“忽然”出现的灵感往往像火花同样给艺术家照亮了另一个艺术的世界。 所以,西方文论中有时会把闪现灵感的心灵称作“灯15 谈谈对艺术技巧作用的见解。答:艺术操作也是艺术发明才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艺术意象的生产过程中,艺术操作一方面是意象生产不 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另方面又赋予意象以最终的形式符号,将意象孕育的成果物态化和物化为现实的可传达 的艺术品。表面看来,艺术操作纯然是一种外在的技艺,实际不然。在艺术家准备表达、操作时,心中意象并不 一定已非常清楚、完善,
27、正是靠着表达和操作运动,艺术意象才逐渐鲜明、完整并得以最后定型、完毕。艺术操 作既然是意象发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和深化,我们就应当重视艺术操作中的技能和技巧。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艺 术操作就是艺术技能与技巧的运用与发挥。操作技能与技巧是艺术创作中不可逾越的环节。然而,假如离开艺术 意象的创作过程整体,孤立地追求操作技能与技巧,就会沦为匠艺。比如有些广告画,就技能和技巧角度是符合 “画”的规定的,然而其中缺少艺术不可少的灵动与气愤,所以算不上真正的艺术。16 艺术分类的重要原则。答:艺术类型的划分标准尽管千差万别,但仍有内在的规律可循。从总体上来看,美学家们在划分艺术类型 的时候,大体依据三种标准:
28、第一种标准是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亚氏等的分类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第二种 标准是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莱辛把艺术分为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就是此类。第三种标准则是艺术作品 自身的存在方式。有些美学家把艺术划分为静态艺术与动态艺术、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依据的就是这一标准。17 各门艺术的审美特性。答:把艺术分为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空间艺术一一建筑、雕塑、绘画。时间艺术一一音乐、戏剧。建筑一一重要是材料、形式结构与周边环境。雕塑一一是一种较为纯粹的艺术。一方面是物质材料,有着更严格的规定。另一方面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再次,作为一种空间艺术,雕塑仍然要受到这类艺术一般特性的影响,它只能选取最有代
29、表性的一个瞬间加以表 现。绘画一一是在平面内营造空间的艺术,以人的视觉为基础,捕获对象的影像并将之展现在平面中。视觉效果 是绘画追求的最基本的审美效果。在空间艺术的各种形态中,绘画最具有主观性和精神性,从而可以突破空间形 态的局限。绘画在某种意义上成了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之间的一种过渡形式。音乐一一在各种艺术形式中,音乐对物质材料的依赖限度是最轻的,它与情感活动联系的最为紧密,也最具 有动态色彩的艺术。音乐是最为纯粹的时间艺术。第一音乐所依赖的媒介就是声音,声音自身的质量决定着音 乐的美感。第二,各种声音按一定的节奏、旋律、和声等规范组合起来,就能塑造出一定的音乐形象,表达一定 的思想感情。第三
30、,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必须以表演者的演奏为中介。第四,音乐是完全动态的艺术。戏剧一一它综合了建筑、雕塑与绘画等空间艺术的基本特点。戏剧艺术的主线特点仍然是它的时间性。戏剧 的表现方式:第一,它是媒介自身的审美作用,各种艺术的媒介和材料都可合理地运用其中。第二,戏剧既然表 现表现的是一个动态的事件,其结构自然也就具有相应的特点。第三,戏剧艺术可与其他艺术综合起来,构成新 的艺术形态。18 在艺术作品的接受过程中,欣赏者是如何实现意象的重建的?答:艺术接受的核心仍是意象的生成,即重建。接受者通过意象欣赏,获得审美愉悦和艺术体味。艺术接受 中的意象是要靠再生成的,而非直接传递的。它需由接受主体意识运运动
31、所生面。接受者在解读形式符号过程中, 根据符号的暗示而由自身的主体意识重建意象。由于艺术符号的特殊性,它对意义的表达只能通过象征与暗示。 这样,艺术接受者就不也许完全获得来自于艺术发明者的原始意象。周易:“书日: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指 出符号不能完全表达出主体的意义;而在艺术接受中,主体亦不能完全理解符号。所以,接受主体所感受的意象, 是不同于发明者具体所发明的意象,它是接受者根据符号提供的意象导向而重建的意象。意象的重建是艺术接受 的核心问题,艺术接受中意象的重建实质就是艺术意象的重建。但这种重建,是受艺术家的意象发明所限制的。 它是一种发明,但与艺术意象发明相比是低一层次的。这就是何以意
32、象接受者多而艺术家少的缘由。19 谈谈对艺术品鉴赏过程的理解。答:艺术品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艺术品的接受是个阶段性的过程。它由观、品、悟三个层次组成。观一一指接受者透过艺术的形式符号在直观层次上初步感受和重建意象。品一一凝神专注,用志专一,静心体味,积极参与。品就是意象重建过程。古代艺术理论家认为,要品评艺 术作品,除必须具有丰富的艺术鉴赏经验外,还需“知人论世二悟一一是主体对艺术品的意象品鉴渐入佳境,终于升华为对意境的感悟。悟是主体的灵感的活跃,意象的鲜 明,升华为高度自由的境界。由于接受主体完全进入意象世界,于是形式符号被克服了。主体直接与艺术意象合 而为一,“得意而忘象,得象而忘言:悟是
33、艺术接受的最高阶段和抱负境界。第七章审美教育论1 .概述中国美育思想的基本历史线索。答:中国古代以乐感化的传统,最早可追溯到舜时代。战国时的中和思想,对我国美育有着重要影响。到先秦儒家,审美活动涉及艺术活动为目的,则多指两种和谐:天人关系和人际关系。从乐记开始,认 为乐和其他艺术具有潜移默化的感化特性。儒家美育的目的就是中和。建安时期,徐干初次提出了 “美育”一词。 其义基本上是指用礼乐为主的先王之教来培养文质兼备的君子。美育目的实现的过程,便是朱熹“消融渣滓”的过程。其类似于亚氏关于悲剧效果的净化思想。明清时期的美育思想,重要体现在当时的小说、戏曲论著中。金圣叹规定读者见文观心。近代蔡元培率
34、先把“美育”一词引入中国。他提倡“以美育代宗教”;梁启超,是近代美育思想的另一先驱者。 他认为美育是一种“趣味教育王国维,把西方的美育理论较为全面地介绍到中国来,将美育与德智体三育并称 为“四育”。2 .结合中西方美育思想说明美育的基本内涵和特点。答:美育内涵:审美教育是以艺术和各种美的形态作为具体的媒介手段,通过审美活动展示审美对象丰富的 价值意味,直接作用于受教育的情感世界,从而潜移默化地塑造和优化人的心理结构,铸造完美人性,提高人生 境界的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定向教育方式。美育的特点:诉诸感性、潜移默化、能动性。诉诸感性一一审美对象的基本特点方面在于,审美对象以其感性特性,通过丰富的形象
35、,以情感为中介, 悦耳悦目,并打动人的心灵,从而激发共鸣,达成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丰富人的心灵的目的。美育以感性的方式, 来陶冶人的精神,转移人的气质。在艺术作品中,感性形象是情感的载体。美育的过程就是使人的感情得到表现 和升华的过程,而艺术作品正是通过感性意象表现作者的情感的。诉诸感必的美育意味着人的感受能力的丰富, 用直观、个性的形式来把握审美对象,从而折射出某些价值观,蕴含着对人生和人性的感悟和体会。潜移默化一一美育重要是“化育”。中国儒道禅三家均采用此方式。美育的终极目的是要培养自由发展的人, 具有敏锐的审美能力,良好的审美趣味、健康的人生态度、完善的生理结构、丰富的个性魅力,并具有自由
36、的超 越精神的和火热的抱负追求的人。能动性一一第一,在美育过程中,主体不仅为外物和艺术所感动,同时也在这种感动中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和 发明性。这决定了美育的方式多种多样,适应着审美主体的多种需要。第二,主体在美育中的能动性还表现在主 体在审美活动中能有自觉的追求。第三,审美是人与物的自由关系中形成的,主体在参与审美活动的整个过程中, 充足体现了自己的能动性。3 .审美教育与人格教育、情感教育、艺术教育的重要区别。答:对美育内涵的三种意见:第一,美育是人格教育一一把美和蔼两者混为一谈。导致善恶不分的因素,一是在人类文明的初期,社会处 在低档阶段,统治者所更为关切的是等级、秩序,所有的教育都是巩固统
37、治地位的手段。二是由于在古代,学科 尚未分化,真善美难以廓清。第二,美育是情感教育一一体现了近代西方二元分立的思维特点,即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感性与理性 的对立。把美育界定为情感教育在学理上是不妥的。将美等同于美感,而美感又泛化了情感。美与情感有关,但 不等于情感。审美情感不同于平常生活中的一般情感。第三,美育是艺术教育一一过于夸大了艺术在审美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除艺术外,尚有很多自然审美现象 和社会审美现象可以充当审美教育的教材和媒介。这种观点也限制和遮蔽了审美教育更深刻的目的和更高远的价 值追求。美感教育只是通过艺术等美感活动和审美方式,来提高人的素质和修养,来转移人的心理气质,改变人
38、 的精神面貌,从而达成全面培养人的目的。4 .美育功能是什么?答:重要有两点:怡情养性、化性起伪。中国古人认为,美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化育”,而不是一种强制性 的“教育”,是通过怡情养性的途径,使主体在感化中,通过审美,进一步“人心”,从而陶冶主体的精神境界, 完善自我的人格。怡情养性一一美育是通过对人的精神领域进行调节,达成心理平衡、人格的完善,美育的方式是建立在自觉 自愿、潜移默化的基础上的。人的精神领域提成知、情、意三个方面,美育也是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审美对人的 感化往往使人亲和,充满爱心。美育体现着以道制欲的原则。席勒在美育书简中认为美育可以纠正人的两个 极端,即精野的极端和懈怠的极端
39、,以道制欲有着相似之处。化性起伪一一乐记把天地的阴阳化生视为宇宙间最大的乐。由此推及到音乐对人的感化,这种以情动人 的音乐便是美育。从心理上讲,美育乃是养性的一种方式。养性是让人的感性生命顺其自然地得到发展,美育正 是通过感性的方式对人的本性进行维护和滋养。荀子以“化性起伪”来解释人性和文化的生成,从中也体现了美 育的功能。“性”是人生来就有的自然本质及其功能:“伪”是在自然本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精神形态和能力, 使人有崇高的精神境界。通过长期的枳累和练习,使得人的本恶的兽性变成了人性。5 .如何理解审美教育的最高目的就是造就审美的人?答:美育是要使人精神上可以获得解放和自由,把人从自然物质世
40、界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上升到精神的抱负 境界,进入一种顺任自然、与天地同体的和谐境界。康德和席勒都认为,美育可以担当感性与理性之间的桥梁, 使人成为在感性和理性方面和谐发展的“完全的人”。美育的目的,还在于培养人、发展人,使人成为身心健康的完美的人。美育着重于使人们审美感受的能力得到训练,鉴赏水平得到提高和发明力得到培养,最终使人的个性得到全 面而充足的发展。生实践的辩证关系?)答:人的基本的存在方式就是实践活动,审美乃是这种实践活动的一种形态,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审 美活动是人生实践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审美实践与人生实践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深深扎根在我们的人生 实践之中。审美活动自身就
41、起源于我们的生存之中,审美就是种人生实践。审美活动之所以产生和发展,是由 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实践需要审美。从大的方面讲,审美活动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化。从小 的方面看,审美活动有助于个人超越现实的有限性,获得更大的精神自由。人们需要借审美活动来帮助我们摆脱 有限性,获得现实中得不到的精神自由和享受。没有审美,人就会缺少健全、充实的精神生活,人性和人格就会 被扭曲、分裂和异化。马克思提出人要全面地上有自己的本质力量,强调自然的彻底的人道主义和人的彻底的自 然主义,就是要塑造健全的充实的人。而审美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正由于人的生存和发 展需要审美,所以审美活动必
42、然要进入人生实践,成为人生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实践一方面是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它也是以人生实践为源泉的。审美的发明与欣赏都离不 开人生实践。审美活动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汲取营养,才干丰富和发展起来。审美活动扎根于人生实践之中,是我 们人的基本的生存方式之一。整个人类要健全地发展,审美活动这种实践就是不可或缺的。6 .如何理解审美是一种比较高级的人生境界?答:境界在人与世界的实践关系中生成,境界的本体之根深植于人生实践。人生境界的特点在于它的个体内 在性和生成性。审美境界有一个基本条件是规定在人与世界之间实现比较高限度的有机统一。假如主客体始终处 在割裂的、矛盾的状态,那就不太也许是审
43、美的。审美境界也有高低不同的层次。审美体验的最高层次是对人与 世界无阻无碍、自由自在、圆融合一状态的情感化的觉解和体悟。在人生实践中,会有各种不同层次的觉解和感 悟,会形成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而审美境界则是其中一个比较高层次的、特殊的人生境界。审美境界高于一般 的人生境界,它可以说是对人生境界的一种诗意的提高和凝聚,也可以说是一种诗化的人生境界。最高的人生境 界往往就是最高的审美境界。审美境界的生成离不开人生境界的转化和提高,不应将审美境界与人生境界割裂开 来。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只有在实践存在论的意义上才是相通的。7 .为什么说美学研究方法的核心方法是哲学方法?答:一方面,美学自诞生起就从属于
44、哲学,后来美学成为独立学科,历来没有脱离过哲学,直到当代各种有 影响的美学流派和思潮都有相应的哲学思想为背景。第二,由于审美活动是人类最高级、最复杂的种精神活动,并且是具有当下的次性特性的精神活动,需 要主体的全身心投入,特别需要主体在观念世界中尽情游历,以洞悉审美的真谛,这是科学和实验方法及其他任 何方法都力不能及的。第三,美学涉及到人生在世、人的生存实践、无限意义等整体深层的本源问题,只有靠理性指引卜.体验、感美育的最高目的就是要造就一种审美的人。所谓审美的人,就是具有敏锐的审美能力、良好的审美趣味、健 康的人生态度、完善的心理结构,丰富的个性魅力,并具有自由的超越精神和火热的抱负追求的人
45、。审美教育的 这一主线目的,在具体实行过程中乂可转化为两方面的内容:即美的形式的教育与审美抱负的教育,前者是审美 能力的培养是审美教育的基础,后者则规定把审美的自由人生境界转化为受教者自觉的价值追求,体现着美育的 主线主旨。6 .如何理解审美教育对于人生境界的提高作用?答:审美活动是人生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在极其丰富复杂的人生实践中必然会与世界形成各种各样的 关系,并在心灵上必然会达成不同样式的生存状态,生成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审美境界是人生境界中层次比较 高的一种,它是一种特殊的人生境界,也就是说审美境界是一种自由的人生境界。审美活动活动不同于其别人类活动的独特意义在于,它不仅为人构筑起
46、一个意味隽永的精神家园,并且更重 要的是它能使人由此而深刻体悟到做人的价值、尊严和崇高的使命,从而在人的心里鼓起追寻抱负的激情。通过 审美,主体的生命得到了陶冶和洗礼,提高和拓展。通过审美,在使主体的精神得到升华的同时也得到重组和塑 造,他将以新的姿态重新返回现实并改造现实。因此可认为美育从主线上讲就是一种特殊的人生境界教育。审美境界是一种自由的人生境界,而在审美活动 中生成的美正是这种自由人生境界的感性显现。美育将人生境界提高到了 种自由境界的高度。7 .简述席勒的美育观(席勒对于美育理论的奉献)。答:1795年,席勒发表美育书简,美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人类文化史上出现了。在书中,席勒第一次
47、提 出了 “审美教育”的概念,并对美育的性质、特性和社会作用作了系统的阐述,这是第一部系统的美育著作。席 勒认为,审美教育是实现人的自由的唯一途径,审美活动是自由的,”通过自由去给予自由,这就是审美王国的基 本法律”。他还认为“我们为了在经验中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通过审美教育的途径。由于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 以达成自由。”席勒的美育理论在西方美育思想史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重要体现在以卜.几方面:第一,从哲学的高度解释审美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形式的独特目的,并把审美教育的目的与审美活动的性质 内在在统一了起来。他说:“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结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尚有促进鉴货力和美的 教育
48、。这最后一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成尽也许可谐。”第二,明确揭示了审美教育的价值是完满人生。第三,回答了完满人性的方式一一人性统一的根据就在于自身。“我们可以说,就其天赋和素质而言,在每一 个个体的人的身上都具有纯粹抱负人的成分,在各种变化中与这种不变的统一体保持和谐,这是它生命的伟大使 命。”审美教育的任务就在于要不断拓展人身上的这种“纯粹抱负人的成分”。美学复习资料(一) 名词解释1、原型理论一一荣格舍弃弗洛伊德的泛性欲主义,并将个体无意识进行改造而成为集体无意识,由此提出原型理 论。原型是一种集体无意识,从初期人类在生存环境中产生,然后由人类群体通过遗传机制进行传承。2、艺术美一一即艺术中的审美现象,艺术本质上是种审美活动,是审美活动最高级最典型的形式。艺术美 就是人发明、提炼的结果,是高于自然的,是人的精神、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和确证。3、审美一一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4、审美意识一一指人类在生存实践中萌发出来的有某种不明晰审美追求的意识。5、美学思想一一是指奠基于审美意识,是思想主体对审美现象某些本质、特性、规律比较自觉的理性结识。6、美学学科一一是指奠基于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