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A卷).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6621298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A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A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A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A卷).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A卷)试卷一、选择题(共18题;共83分)L下列词语在课文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恣瞳:形容非常辛苦。 隔膜:彼此思想感情不通。B.撩逗:引逗,招惹。 境地:生活上或工作上遇到的情况。C.为期不远:从时间期限上看很近。 褴褛:衣服破烂。D.惘然: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的样子。 拮据:手头紧,经济境况不好。【答案】A【考点】正确使用词语【解析】A项中恣睢的意思是放纵、任性。2.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他居然对父亲说: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A.表现了杜小康的懒惰,害怕劳动。B.表现了杜小康对油麻地的留恋。C.杜小康年龄太小,他离不开母亲,所以想上岸回家。D.杜小康和父亲

2、性格不合,不愿跟从父亲一起去放鸭。【答案】B【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解析】杜小康因为失学而跟从父亲去放鸭,所以快要离开油麻地时,心情十分矛盾。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鄙夷:看不起。隔膜: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B.阴晦:阴沉昏暗。苏生:苏醒,重现。C.愕然:吃惊的样子。无端:无缘无故。D.惘然:茫然不觉。髀:大腿。【答案】D【考点】词义【解析】D项惘然形容失意的样子。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句是()A.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一一此之谓大丈夫。B.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

3、下。C.这是新约上的句子罢,但经托尔斯泰新近引用过的。D.我国内蒙古东部和陕西、山西北部有足够的雨量。就是西北十旱地区,地面径流和地下潜水也是很大的。 有些沙荒地区,如河西走廊、柴达木、新疆北部的准嘎尔和新疆南部的塔里木、都是盆地,周围的高山上 有大量的积雪。【答案】C【考点】标点符号的使用【解析】A句富贵不能淫后的句号应改为逗号;B句的第一个句号应改为逗号;D句塔里木后的顿号应 改为逗号。5.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运用得当的一项是()A.如星作者的想像过于离奇,描述过于夸张,就是可能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B.他们移风易俗办婚事,此事传开后,成为佳话,村镇人家的婚嫁,纷纷效尤。C.花花绿绿的世

4、界,其中有多少虚伪、欺诈、凶残,这些现象令人触目惊心。D.他是一个根深蒂固的人,尽管人们想尽各种办法去劝导他,但是都无济于事。【答案】C【考点】正确使用词语【解析】A项中的就是用错了,应为就,和前面的如果构成假设关系;B项中效尤是个贬义词,这 里不应使用,应为效仿或模仿学习等;D项中的根深蒂固主要适用于观念、认识等,不能直接用来 形容人,是把词语的适用范围搞错了,应改为他是一个老观念根深蒂固的人。6,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脸色苍白狼狈不勘流氓无赖B.郑重其事十拿九稳莫名其妙C.衣冠整齐糊涂荒唐与日具增D.撬开牲蛎赔偿损失迟疑不绝【答案】B【考点】字形【解析】A项中应为狼狈不堪;C项中应为与

5、日俱增;D项中应为撬开牡蛎迟疑不决。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京京站起来,结结巴巴地说:老师,我能念一段吗?一句中,结结巴巴一词写出了京京内心巨大 的矛盾和极大的勇气。8 .爷爷搬一把竹椅到打谷场上乘凉,京京像个小狗似的蜷在他旁边一句中,像小狗似的写出了京京的 乖巧和祖孙之间融洽亲密的关系。C妮儿有一双特别黑特别黑的眼睛,一笑,那双眼睛就眯缝起来,带着点狡猾的神气一句中,狡猾一 词写出了妮儿心眼太多,不可信赖。D.林蓉从容不迫地朗诵了第一段,从容不迫说明林蓉准备得十分充分,课堂上也十分镇定。【答案】c【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解析】C原意是诡计多端,不可信任

6、。这里是贬义词用作褒义词,有调皮、机灵的意思。8,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春天的故事曲词优美,为群众喜闻乐见,真不愧为阳春白雪。B.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一提。C在那蹉辰岁月,我们的革命先辈爬雪山、过草地,吃了多少苦啊!D.从风格上看,李白的诗飘逸豪放,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各有千秋。【答案】D【考点】正确使用词语【解析】A项中阳春白雪一词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而春天的故事是一首歌的名称。故用 此词不恰当。B项中不耻下问指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老师是不如自己的人吗? C项中蹉唬岁月的意思 是指虚度光阴。9,对修辞方法依次作出正确判断的一项是()太阳也带

7、着地球和其他行星以每秒19千米的速度飞奔。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翠湖的茶花多,开得也好,红彤彤的一大片,简直就是那一段彩云落到湖岸上。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A.拟人 设问 夸张 比喻B.夸张 设问 比喻 比喻C.拟人反问排比夸张D.拟人设问比喻夸张【答案】D【考点】修辞手法【解析】题从带可看出是拟人;题自问自答,是设问;题把茶红比成一段彩云,为比喻; 题油光可鉴”为夸张的手法。1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心理描写的一句是()A.他真想念一段,哪怕是几行字的那么一小段呢!B.可是,如果举了手,程老师会喊他吗?C.他想跟程老师道个歉,

8、请老师原谅,可心里难受得要命,什么话也说不出来。D.教室里一片寂静,静得能听见赵小桢轻轻抽泣的声音。【答案】D【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解析】描写方法概括为:环境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A、B、C属于心理描 写。D是环境描写。1L选出下列各句表达方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我孩子的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记叙)B.这是我们这里养鸡的器具,木盘上面有着栅栏,内盛食料,鸡可以伸进颈子去啄,狗却不能,只能看着 气死。(说明)C.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

9、了,也便成了 路。(记叙)D.这些老同志以自己光辉生命的最后闪光显示了无产阶级党性的无限庄严,也显示了真正共产党人无私灵 魂的美丽。(抒情)【答案】C【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解析】c项为议论。A、B、D判断无误。12 .根据句意依次填写词语最恰当的是()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 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沙丘的移动虽然慢,可是所到之处,森林全被,田园全被埋葬,城郭变成丘墟。A.烘托寂静进入摧毁B.映衬平静进入毁坏C.烘托平静扑

10、入摧毁D.映衬寂静扑入毁坏【答案】C【考点】正确使用词语【解析】映衬:是利用客观事物之间相类或相反的关系,以次要形象映照衬托主要形象的写作技法。映衬 有正衬和反衬两种形式。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 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是一种从侧面渲染来衬托主要写作对象的表现技法。故选烘托。平静: 可以形容环境和人,形容环境时,主要指没有什么事情发生,形容人的时候,一般指心情、情绪处于正常 状态。寂静:一般形容环境,指环境十分安静,一点声音都没有。故选平静摧毁:指用强力破坏; 毁坏。一般性破坏,故选摧毁。13 .对句式的类型和句式的变换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11、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这是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是:既然你知道不是他,就不该 这样胡说八道。B.我也正是这么想呀!这是祈使句,改为陈述句是:我也正是这样想的。C.这无可疑了。这是陈述句,改为感叹句是:这有什么可疑的呢?D.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这是否定句,可以改为双重否定句:后来大家没有一个不说话。【答案】A【考点】正确运用语法知识【解析】B项是感叹句改成了陈述句;C项是陈述句改成了疑问句;D项的双重否定改变了原句的意思。14.下列划线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牡蛎(11)别壁(shu) 栈桥(zh台n)嘟嚷(nang)B.煞白(sh台)撬开(qiao)糟蹋(ta) 流氓(mang

12、)C.阔绰(chud)褴褛(lu) 女婿(xu) 理尺(zhT)D.拖累(lei)拮据(jieju)哆嗦(sud)诧异(cha)【答案】D【考点】字音【解析】D项中嗦应读哆嗦dudsuoo.下面的场合,如果班长既想达到批评目的,又想把话说得委婉些,表达恰当的一项是()小李和小杨,为了一点小事,两个人在自习课上大声地争吵起来。这时,班长说:A.你们这样大声争吵,影响很坏。B.你们这样大声争吵,难道不感到羞耻吗?C.你们这样大声争吵,影响不太好吧。D.你们这样大声争吵,真是太了不起了。【答案】C【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生动【解析】A项是陈述句,但有很字,语气较重;B项是反问句,语气

13、较重;D项引号所表达的是反语,具 有讽刺意味。C项较委婉。15 .培根随笔作者是什么国家的人()A.英国B.俄国C.美国D.中国【答案】A【考点】文学常识【解析】培根随笔作者是英国人弗朗西斯培根。16 .培根随笔的作者还倡导通过()解释自然的奥秘。A.总结归纳B.经验归纳C.实验D看书【答案】C【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文本类阅读)【解析】依据课文内容不难填出,作者还倡导通过实验解释自然的奥秘。17 .下面这些话说得不简明的一句是()A.你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要把它改正过来。B.学校里出现了空前的学习热潮。C.用不干净的抹布擦碗,越擦越不干净,越擦越脏。D.这份资料正在打印,明天就可以发到学

14、生手中。【答案】C【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生动【解析】C越擦越不干净与越擦越脏意思重复。A、B、D正确。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共1题;共17分).走出地平线记得少年时代,自己刚刚懂得一些世事的时候,就常常这样问自己:我能够走出地平线吗?站在故乡原野上向四周望去,有一个灰蒙蒙的大圆环绕着我;向天宇望去,也有一个灰蒙蒙的大 圆环绕着我。这两个大圆本是重合着的。孩童的时候,看见这个大圆就有了一种庇护感、安全感;后来年 岁渐长,便以为它是鸟之笼了。少年人有的是烂漫的奇思,在一个红花黄叶点缀秋光的清晨,我忽然异想 天开:走,到地平线外看世界去!在村头的土丘上向南眺望,有一个小村子正好坐落在

15、地平线上。我走进那个村子,并没有看见一 条灰蒙蒙的线从街中穿过;原来,它还在遥远的天边上。我又继续向它走去,它也继续向后退去,它和我 就这样不离不弃,如影随形。我感到了地平线对人的愚弄。它实在是刺痛了一个无知而自尊的少年的心。后来,我慢慢地发现,在平地上认为是地平线的地方,在高山上就不是;在晴朗天气中认为是地 平线的地方,在阴雨天气中就不是;孩子认为是地平线的地方,在大人眼里就不是;在视力正常人眼里是 地平线的地方,在视力不正常者眼里就不是。原来,地平线并不是可以触摸的实体,只不过是一种视感罢 了。再往深处去想,它竟是大地对人类的一种安慰呢!球形的大地使每一个人都以为自己的立足点高于别 的地方

16、,与这种居高临下的心态相适应,就出现了在你周遭的地平线。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地平线,都有属于自己的封闭的圈一一由自己建构的环形山,谁想让自己 的环形山里面积大些,谁就得站得高些。视野越开阔就越看得清地平线。然而,不少在大城市长大的孩 子,连地平线也不曾见过。他们平素里放眼环睹,见到的无非是重楼千尺,高墙四壁,人车争路。把地平 线还给孩子吧。人,只有感到了圈子的存在,才有可能走出圈子。随着视野的延展,当我把视点移向别人,移向身外的广大世界,我郁闷的心似乎八面来风了。原 来,地平线竟是以自我为中心览世阅人的产物,是一个人远眺世界的目力极限,只要这个立足点不变,就 永远也走不出自己的圈子。以自我为

17、中心,即使你的身躯很魁伟,看到的也仍然是一个圈子;而当你想到 身外还有别人,想到别人也在审度这个世界,你就全知道,在别人目力不及之处,你就在他的地平线之外; 当你想到这星球上的芸芸众生,每一个人都有视物极限,你就会知道,我们脚下的大地每一处都是地平线; 当你懂得任何事物都是功与过的双面体,想到儿时虽然没有追上地平线,却凭借它的诱惑,它的前导,走 出了父母温暖的怀抱,看到了别处的村落,看到了吹蒲公英的牧童和收获太阳花的村姑,河上人家的粗布 帆和缓缓转动的风车木轮,还知道了太阳花又叶望日莲,你又会对地平线表示百倍的感谢了。人之所以感觉到世界环闭,人生在世如藏身巨蚌之一隅,或许,是他的思想还没有冲破

18、牢笼?冲 破思想牢笼,就要扩展自己的襟怀,就要想到这星球本是众人的星球。我不敢说,立身于圣洁的珠穆朗玛 女神高入云霄的肩上,是否看得见地平线,但是我敢断定,在茫茫星际飞行的太空船上,是决然看不到地 平线的。(作者贾宝泉,有改动).作者所说的周遭的地平线是怎样形成的?下面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地平线的形成,既有地理的原因,又有视觉和心理的原因。B.地平线原来并没有,是一种视觉效果,也是一种心理上的感觉。C.以为自己的立足点高于别的地方,居高临下,形成了地平线。D.地平线是大自然的产物,是天和地这两个大圆自然重合的结果。【答案】D【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文本类阅读)【解析】本文中作者对

19、地平线的认识,主要是从主观的感受去写,也就是阐发人的意识和地平线之间的关 系,我们在上述重要语句中可以看出。这样D项对于地平线的描述就不符合文意了。(2),为什么说人,只有感到了圈子的存在,才有可能走出圈子?下面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以地平线形成的圈子为喻,说明人是有局限的,看不到这一点就不能超越自我。B.人首先要认识到自己的思想局限性,然后才能使自己的思想认识达到新的境界。C.这个圈子是不确定的,随着视野的延展,圈子会扩大,但它永远存在。D.自己周遭的地平线是一个圈子,认识到了它,才能突破心理上的地平线。【答案】C【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文本类阅读)【解析】找到与选项中相对应的句子

20、,看看二者在表意上是否一致。C项明显没有与文中一致的意思,所 以是不正确的。(3).下边的诗句中可以用来揭示本文主旨的一项是()A.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B.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C.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答案】B【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文本类阅读)【解析】回答时要充分理解文章的主题,然后与诗句一一对应地去思考。A项是阐述途径的,显然不符合 题意;C项是从反面阐述的,只是指出了错误所在,但并没有提出超越的办法,也不符合文意;D项的诗 句与本题无关,意义上没有联系。所以应选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