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教研工作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教研工作计划.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教研工 作计划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 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落实2022-2023 学年度教学教研工作意见工作要求,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 体事业为宗旨,创新工作思路,深化课程改革,优化教学管 理,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促进学校 内涵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全面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 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二、主要工作安排及措施(一)加强课程建设与管理1 .落实国家课程方案。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各 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开齐、开足、开好课程,在提高语、 数、英教学质量的同时,确保道德
2、与法治、科学、音乐、美 术、体育课程的开课质量,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及劳动教 育的新途径,尝试优秀传统文化、书法教育和国学经典诵读 等课程的开设,加强法治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 不断完善学校课后服务课程体系,拓展学生学习空间,促进 其自主个性化发展。2 .加强课程建设。根据学校办学理念、育人目标、办学 特色和学校实际,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科学规划学校 课程,完善并落实学校课程方案。按照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要 求实施国家课程。制定学校课程方案,提高校本课程(书法、 创客、英语、劳动)的开课质量,树立精品课程意识,推进 校本课程的特色化。3 .抓好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劳动习惯,推进劳动教育
3、课 程建设,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拓宽劳动教育实施途径。 发挥教研员蹲点北小授课的优势,做好劳动学科听课及教研, 提升劳动课授课质量。发挥北小校内外劳动实践基地的作用, 通过手工制作、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强化劳动教 育。每周五下午为“北小劳动日”,培养学生劳动品格。4 .落实好学科课程标准的学习和应用。利用各教研组活 动时间,做好学科课程标准的解读,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深 化对学科学期课程纲要的理解,明晰课程标准,增强课程意 识。组织开展学期课程纲要设计比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活动及专题论坛活动,确保学科课程标准的落地与实施。5 .提高综合学科美育育人作用。充分认识尊重科学、体 育、音
4、乐、美术等课程对培养人的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保 证开课质量。探索综合实践学科教师的评价办法,提高教学 质量。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理念,严格落实体育与健康 学科课程标准,面向全体保证开课质量。根据学生身心特点,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探索并实践不同学段分层教学、同一学 段多样选择的体育教学模式,提高体育教学的时效性,让学 生熟练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突出学校足球、篮球特色。 强化学生课外锻炼,健全学生体育锻炼制度。确保学生每天 锻炼一小时落到实处。6 .提高艺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以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主要目标,严 格落实音乐、美术学科课程标准,科学定位学校
5、艺术课程目 标,初步形成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互结合,普及教育与专 业教育相促进的艺术教育模式。注重激发学生艺术兴趣,传 授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发展艺术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帮 助学生形成一至两项艺术爱好与特长。(二)强化常规落实,优化教学管理,提高管理效能7 .完善教学管理机制。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学基本 规范,研究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 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充分从学生角度考虑,优化教育 教学常规管理,提升学校常规管理的精、准、实;进一步强 化年级组和教研组的建设,构建教学层级管理方式,充分发 挥教导处、年级组、教研组的管理职能,精心分工,明确责 任,定期召开教学管理干部碰头会
6、,确保各项教学工作有序 进行。8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深入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学基本 规范,夯实过程管理,严格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将“八 个精心”作为教学常规工作的重点,进一步完善教学工作常 规管理评价办法,健全并落实过程性督导情况诊断报告制度, 科学规范的组织教学活动,全面提高教学管理实效。9 .加强备课管理。组织各学科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和 学期课程纲要,加强学科思想建设,修订完善学校各学科备 课,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重视教法和 学法在备课中的体现。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实现区级集 体备课、学校集体备课成果与个人备课的融合,实现“共性 教案”与“个性化教学”的有机统一,把集
7、体备课效果最大 化。10 .强化听、评课管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认真 落实领导干部随机听评课制度,提升广大学科教师的常态课 课堂教学水平。围绕学校教学创新项目,安排常规展评课及 立标学标课,“人人E课”。各教研组和教导处落实随机听 课制度,每周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和教研组长随机听 课不少于2节,采用推门听课与适当提前告知相结合的形式 进行。巡课人员认真做好监测管理,并及时总结反馈。11 .优化作业管理。建立学生作业总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制度、家庭作业(寒暑假)学校领导审批制度和学科作业调 控机制。严格禁止教师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让家长代为评改作 业。作业批改与反馈及时,书面作业能全批全改。认
8、真落实 中小学教学基本规范和市、区关于加强中小学作业管 理、优化作业设计实施意见的有关要求,落实好“双减” 政策,优化作业设计,教研活动重点探索“基础作业+弹性 作业”研究,组织“优秀作业设计”评选,重点是各学科结 合学科特点为学生提供开发思维和发展能力的作业,为学生 个性化发展服务。及时辅导好学困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以及实验操作等方面的能力。12 .抓好学科教研组建设。进一步优化教研组设置及管 理,并按照教研室要求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主题教研方案和 教研订单。结合学科视导活动,开展以课例研究为重点的主 题教研活动。各学科确定主题教研活动日,每个学科组有固 定活动场所,每次教研活动有
9、主讲人,发言材料必须有文字 稿和PPTo教研组长负责活动安排及资料的保存,学校教学 管理干部必须参加各学科组主题教研活动。开展“人人E课” 的常规课展示、合作教学展示课、青年教师磨课、同课异构、 读书交流会、优秀论文、反思及案例评选等活动促进教师研 究教学、研究课堂的主动性。13 .认真参与联合体教研,开展“三级联动”主题教研 活动以小学城乡发展联合体工作方案文件要求为指导, 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以加强课堂教学改革为主 线,以促进学校均衡发展为目标,以共同提高教学质量为目 标,以整合和共享学科教育教学资源、学校教育教学资源、 教师资源,促进学校和教师发展为切入点;积极参与“三级 联动
10、”主题教研活动,帮助教师确立新的课程观、教学观, 完善教与学的行为,逐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城乡教育 均衡发展。(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借力信息化手段,促进教师 专业发展14 .开展每人一节“精品课”活动。要求50岁以下教 师全员参与,开展校内人人创课,组织好观课、评课、研课 活动,做好学校优质课程资源库建设工作。15 .积极组织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设及“三个课堂” 等各类优质平台应用方面的评选活动。校内计划组织“人人 E课”活动,推动信息化平台建设,认真组织教师校内讲课、 评课、录课,晒课,在每人一节“精品课”的基础上,让每 位教师提升课堂质量。16 .依托区“五级教师”梯队培养机制,加强
11、校级名师 培养。发挥学校首席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 引领和带动作用,依托名师工作室建设带动骨干教师及年轻 教师队伍发展。学校从制度、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保 障名师工作室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17 .抓好新教师专业发展工作。夯实青蓝工程,按照关 于实施“青蓝工程”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意见的要求, 加强名师、骨干教师对新教师的“一对一”岗前指导,强化“青蓝工程”过程性管理,扎实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 发挥好指导教师的言传身教作用,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 在抓好1-3年新教师培养的基础上,突出抓好4-5年新教师 的持续跟进培养。学校新入职刘雪老师,学校经考量,特别 为其聘任青蓝导师
12、为李岩(学科)、李艳(班主任),指导 其快速成长。18 .继续加强学校创新工作实施小组教学,打造“互 助、灵动”高效课堂的推进,让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学 习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天性和学习潜能,提高课堂教学效 益,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推动防控学生近视工作开展。19 .结合市立项课题,加强学校自主发展项目电影与 生活的推进力度。发挥影片的资源优势,构建有效课堂教 学,把优秀影片延伸到课堂和家庭,结合学科教学发挥优秀 影片的育人功能。(四)扎实推进学校教育科研工作20 .以区教科室工作计划和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健全 完善教科研管理机制,深化课程
13、改革,抓实教科室建设,促 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以课题研究为龙头,推动教科研发展。 学校以合作教学研究、电影课程研究为抓手,鼓励教师积极 探索“由问题到课题”的研究意识,培养研究型教师、创新 研究方法,做好省一般课题的结题工作。21 .做好论文撰写的发动工作,及时做好课题研究过程 中的成果总结,撰写一定数量且有较高质量的课题研究案例、 论文,不断提高认识,逐步形成自己的理论认识结构。教科 室将组织各级各类论文评比选送工作,本学期在论文发表、 获奖的数量和档次上要有新的提高。(五)认真做好语言文字工作22 .按照省语言文字工作要求,围绕贯彻实施国家通 用语言文字法,深入广泛宣传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 政策。我校以创建规范、健康的校园语言文字应用环境,积 极稳妥、循序渐进地推进我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切实提 升我校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使语 言文字工作与学校各项教育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普通话、 规范汉字真正成为校园内外日常用语。(六)认真做好上级教学主管单位安排的其他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