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化石的奥秘》全部教案(共3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化石的奥秘》全部教案(共3课时).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三单元化石的奥秘全部教案(共3课时)8.消失的恐龙教学目标1 .通过举办恐龙展,初步了解各种形态各异的恐龙。2 .了解人类对于恐龙化石的发现与研究历史以及取得的成果。3 .了解科学家开掘恐龙化石的过程及方法。4 .认识各种各样的恐龙,找出与他们相对应的化石模型。5 .体会恐龙化石对于人们研究恐龙的重要性。教学重点初步了解人类发现与研究恐龙化石的历史,体会恐龙化石在人们研究恐龙 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教学难点了解人类发现与研究恐龙化石的历史,懂得恐龙化石对于科学家研究恐龙 的重要意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学生活动手册等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出示课本25页的恐龙图片,学生观察这张图
2、片,了解图片上的恐龙。2 .出示课本25页的一首小诗:没有人见过恐龙,为什么能复原出它们的模样?没有人能穿越时空,为什么能找到人类的祖先?答案究竟藏在哪里?第10课用化石做证据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本课教学内容分三个局部。第一局部,呈现了三那么用化石作证据的科学 研究资料一一用化石证明鸟类起源于恐龙、用化石证明大陆漂移说、用化石 证明生物进化论,引导学生发现化石除了在古生物领域的研究中起到极其 重要的作用外,还有着广泛的科学价值。第二局部,生命演化史不仅是生物 进化史,实际上它也是整个自然界的历史,是地球演化史。它是一个真实、 漫长、仍未终止的历史过程。基于
3、化石的研究,人类不断丰富和完善着对生 命演化史的研究。引导学生将目光聚焦到漫长的生命演化史上,从宏观的角 度思考与生命有关的话题。第三局部,撰写一篇有关化石是如何为“人猿同 祖论”提供证据的短文是一个较为开放的活动,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本单元学 习的知识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将化石证据运用到对科学假说的研 究中,体会到科学研究是建立在科学证据的基础之上的。二、学习目标通过阅读用化石作证据的各种科学假说的资料,更加全面地认识化石 的科学价值。通过分析有关生命演化史的信息,从宏观的角度认识生命世界。运用化石证据,证明“人猿同祖论”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更加全面地认识化石的科学价值。难点:通过分析
4、有关生命演化史的信息,从整体的角度认识生命世界。四、教学准备用化石作证据的各种科学假说的资料。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上一课,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了化石的有关知识,请同学们回忆上一 节课所学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化石?(2)化石是如何形成并被发现的?(3)我们可以从化石的研究中得到哪些信息?2 .研究化石还有哪些重大的意义呢?今天我们继续来探讨这个问题。3 .板书课题:10.用化石做证据(二)教学新课活动一:化石的科学价值用化石证明鸟类起源于恐龙1 .出示课本33页中华龙鸟化石图片,学生仔细观察这幅图片,了解中 华龙鸟的外形特点。中华龙鸟身体体型较小,是一种小型食肉恐龙,嘴里
5、有牙齿,尾椎很长。 前肢粗短,爪钩锐利,后腿较长,适宜奔跑。同时,它从头部到尾部都覆盖 着像羽毛一样的东西。2 .中华龙鸟这样的外形与我们现代的什么生物比拟相似呢?3 .学生自由读一读课本33页“用化石证明鸟类起源于恐龙”的一段文字 资料,初步了解这段文字的内容。全班交流4 .英国的博物学家赫胥黎提出了怎样的假说?化石又为英国博物学家 赫胥黎假说的成立提供了哪些证据?赫胥黎提出的假说:鸟类是由恐龙演化而来的。化石提供的证据:恐龙化石的骨骼与火鸡骨架非常相似。古生物学家们在世界各地陆续发现了许多像鸟一样的恐龙化石。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辽宁等地发现了一系列带羽毛的恐龙化石。教师小结:这些化石都
6、为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假说的成立提供了有力 的证据。5 .用化石证明大陆漂移说(1)教师引导:化石不仅证明了鸟类起源于恐龙,还证明了“大陆漂移说”。学生认真阅读课本33页“用化石证明大陆漂移说”这段文字资料,了解 这段文字的内容。全班交流(2)大陆漂移说的观点是什么?大陆漂移说提出了起初全世界的大陆连在一起,是一块联合大陆的假 说。(3)化石又为大陆漂移说的假说的成立提供了什么证据?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收集到一块2.5亿年前横贯南部各大陆的相同的 岩石和化石,证明了这一假说。20世纪60年代初,发现了另一个证据一一地壳之下缓慢移动的岩浆 导致大陆板块的移动。(4)出示课本33页下面的一幅图片,学生
7、观察这幅图片,想一想图 片上几块化石的发现地分别在哪里?(5)这些化石的发现说明了什么?科学家分别在印度、澳大利亚、南美洲I、非洲南部、南极洲发现了舌羊 齿植物群,这些在陆地上生长的植物不太可能跨越大洋进行迁徙。如果我们将这几个大陆拼接起来,可以发现这一植物群呈现出连续的带 状分布。一些陆生脊椎动物化石也提供了相似的证据。说明了起初全世界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是一块联合的大陆。6 .用化石证明生物进化论(1)出示课本34页英国达尔文的图片,学生观察图片,并说一说达 尔文的有关知识。(2)学生自由读一读课本34页“用化石证明生物进化论”这段文字资 料,想一想达尔文的进化论的观点是什么?化石为生物进
8、化论的成立提供 了什么证据?7 .化石提供的证据:(1)1831年12月英国达尔文登上贝格尔号军舰,开始了一次环球科学考察,在航行中,他采集了大量的生物标本和化石。(2)后来的科学家通过对不同地层生物化石的研究证实了进化论。(3)教师小结:通过以上三段文字资料的阅读与分析交流,我们发现化石在这些科学假说的成立上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进一步说明了化石的科 学作用,说明了研究化石的重要意义。活动二:地球生命演化史1 .教师引导:地球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地球生命的演化史。在漫长的历 史长河中,无数的生物在地球上生存,又从地球上消失。下面,我们就来了 解一下地球的生命演化史。2 .出示课本34页生命演化史示
9、意图,学生仔细阅读观察这幅生命演化 史示意图,想一想从这幅生命演化史示意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3 .教师小结:关于地球生命演化史内容非常丰富,资料众多。课后,同 学们可以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的有关地球生命演化史的知识。(三)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了化石的科学价值,体会到了 科学家研究化石的重大意义,懂得了化石为鸟类起源于恐龙、大陆漂移说、 生物进化论等科学假说的成立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同时我们还了解了地球 生命的演化史。课后,同学们可以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有关化石的科学价值,了解更 多的有关生命演化史的知识。六、板书设计用化石做证据用化石证明1、鸟类起源于恐龙2、大陆漂
10、移说3、生物进化论4 、让我们一起去探寻那些遥远的秘密!3 .学生认真阅读这首小诗,想一想这首小诗中提出的问题。4 .全班交流为什么没有人见过恐龙,却能复原出他们的模样?预设:是因为化石,人们根据恐龙的化石复原出了恐龙的模样。为什么没有人能够穿越时空,却能够找到人类的祖先?预设:是因为化石,人们根据化石复原出了人类的祖先的模样。5 .从今天开始,我们开始学习第三单元,一起去探寻化石的奥秘。6 .这一课,我们先来学习第8课消失的恐龙。7 .板书课题:8.消失的恐龙二、学习新课活动一:举办恐龙展1 .教师引导:我们有很多同学都喜欢恐龙。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把我们各 人拥有的各种恐龙模型和图片带到教室
11、,来举办一个恐龙展。下面就请大家拿 出我们课前准备的各种恐龙模型和图片。2 .学生拿出各种恐龙模型和图片,把模型分门别类的摆放在桌子上,将图 片粘贴在周围的墙上,恐龙展就可以开始了。3 .学生在教室里面自由走动,观看恐龙展,观察各种恐龙模型和图片,初 步了解各种形态的恐龙。4 .教师引导:在我们的恐龙展中展示出了各种各样的恐龙,天上飞的,地 上走的,水里游的,树上爬的这些恐龙千姿百态,大小不一。大家有没有 想过一个问题,这些模型图片中的恐龙形象是根据什么复原出来的呢?是设计 师们凭空设计出来吗?预设:这些恐龙形象是人们根据考古学家开掘出来的恐龙化石复原出来的。5 .过渡:原来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恐
12、龙都是人们根据考古学家开掘出来的恐 龙化石复原出来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人类发现与研究恐龙化石的历 程。活动二:人类发现与研究恐龙化石的历史1 .出示课本27页“恐龙化石的发现与研究”这段文字资料,学生认真阅读这 段文字资料,初步了解人类发现与研究恐龙化石的历史。2 .全班交流,指生说一说人类发现与研究恐龙化石的历史。预设:1677年,一名英国牧师偶然间发现了一块巨大的腿骨化石。这块化石后来 被称为“巨人的遗骨,1823年,恐龙化石再度被发现,并辗转到了英国古生物学家威廉姆巴克 兰的手上,巴克兰对这块化石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发表了一篇有关锯齿龙的论 文。巨齿龙成为第1个被载入科学史的恐龙种
13、类。随着恐龙化石的不断开掘和 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我们对恐龙的认识越来越多了。3 .出示有关巨齿龙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初步了解巨齿龙的外形特 点。4 .科学家又是如何开掘和复原恐龙化石的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恐龙化石 的开掘和复原过程。5 .出示课本27页下面4幅图片,学生观察这些图片并读一读下面的文字, 初步了解科学家是怎样开掘和复原恐龙化石的?6 .全班交流,指生说一说科学家开掘和复原恐龙化石的步骤。预设:科学家用刷子除去恐龙化石上的沙土。包装好化石,以免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损坏。科学家在实验室仔细清理恐龙化石。经过艰难的工作,一块块化石被还原成完整的恐龙骨架。7 .教师小结:有的化石发现于
14、坚硬的岩层中,需要一点一点凿去外面的围 岩;有的那么从松软易碎的悬崖边掉落下来。研究化石的科学家称为古生物学家, 他们使用一些基本的挖掘工具,比方锤子、凿子和镀刀等把化石挖出地表,刷子那么 用来除去化石上的沙土。活动三:连接恐龙和相对应的恐龙化石模型1 .教师引导:正是因为在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之下,我们才看到了今天各种 各样的恐龙形象。2 .出示课本28页上面三角龙、似鸡龙、马门溪龙、霸王龙和剑龙的图片, 引导学生观察这5种恐龙,分别说一说自己了解的有关这5种恐龙的知识。预设:三角龙:生活在距今7000万至6500万年前(晚白垩纪),科学家在北美洲发 现了三角龙化石。三角龙看上去就像一头巨型犀牛
15、,体重约10吨。它的鼻子上 长有一只短角,额头上长有两只长角,因此得名“三角龙”。三角龙以植物为食,它的 牙齿像剪刀一样,可以把植物剪下来切碎。马门溪龙:生活在距今1.55亿至1.45亿年前(晚侏罗纪),科学家在中国发 现了马门溪龙化石。马门溪龙的脖子是迄今所有动物中最长的,它的长脖子由 19节颈椎骨支撑,使得它可以轻易吃到高大树木上的树叶和嫩枝。似鸡龙:生活在距今7000万至6500万年前(晚白垩纪),科学家在蒙古发现 了似鸡龙化石。似鸡龙是目前最大的似鸟类恐龙。似鸡龙非常矫健和轻盈, 它有着长长的腿骨,大腿肌肉兴旺,强健有力,踝骨和脚骨长而细,能够迅速地奔 跑。霸王龙:生活在距今7000万
16、至6500万年前(晚白垩纪),科学家在北美洲发 现了霸王龙化石。霸王龙在它生活的时代是最大的恐龙,难寻敌手。霸王龙的猎 物,如三角龙、埃德蒙顿龙等的头骨上深深的牙洞说明,强有力的颌部和锋利的牙 齿是霸王龙的主要武器。剑龙:生活在距今1.55亿至1.45亿年前(晚侏罗纪),科学家在美国、葡萄 牙等地发现了剑龙化石。剑龙的背部长有菱形的大骨板。剑龙嘴巴后面是成排 的牙齿,用来咬碎叶子并把食物研磨成浆状。3 .这些恐龙又是根据下面哪一种恐龙化石模型复原出来的呢?4 .出示课本28页下面的5种恐龙的化石模型,提出要求:找出与上面5种 恐龙相对应的化石模型,并说出自己判断的依据。5 .学生仔细观察上面的
17、5种恐龙图片以及下面的5种恐龙化石模型,将恐 龙与相对应的化石模型连接起来,并且说一说自己判断的依据。预设:三角龙对应的是28页左下方的化石模型。依据是三角龙头上有三只角, 而对应的化石模型头上也长有三只角。马门溪龙对应的是站在石头上的恐龙化石模型。判断依据是马门溪龙有一 条长长的脖子,而对应的恐龙化石模型也有长长的弯曲的脖子。霸王龙对应的是28页右下方的图片。判断依据是霸王龙的头部与其他的 恐龙不一样,霸王龙的头部比拟庞大,嘴部很大,并且有尖利的牙齿。对应的 化石也具有相同的特点。剑龙对应的化石模型是三角龙化石模型上面的一个。判断的依据是剑龙背 上有很多像利剑一样的刺,它的化石模型也有相同的
18、特点。似鸡龙对应的化石模型是最下方的中间一个。判断依据是似鸡龙头部较 小,脖子比拟长,前脚短,后脚粗壮有力,对应的恐龙化石模型也有相应的特 点。6 .教师引导:通过刚才比拟的这5种恐龙,我们发现恐龙的形态差异真的 很大。其实科学家们发现的恐龙远远不止这5种。7 .相机出示其他种类的恐龙,学生仔细观察这些恐龙,并且了解一些相关 的知识。预设:异特龙异特龙,又名跃龙或异龙,是蜥臀目兽脚亚目肉食龙下目恐龙的一属。异 特龙是种中型的二足、肉食性恐龙,身长8.5米,最大9.7米,体重1.5-3吨最重3.6 吨。它们生存于晚侏罗纪,约1亿5500万年前到1亿3500万年前。异特龙非 常聪明,会围攻大型猎物
19、,是一种庞大、凶猛的肉食性恐龙。双冠龙双冠龙是生存于侏罗纪早期的恐龙,双冠龙长达6米,站立时头部高约2.4米。头顶上长着两片大大的骨冠,故名双冠龙。鲨齿龙鲨齿龙又名望齿龙,名字含义是“像噬人鲨的蜥蜴”,意思是锯齿状 的,属于兽脚亚目鲨齿龙科,生活于10000万到9300万年前的白垩纪中期到 白垩纪晚期,生存时代为白垩纪的阿尔布阶到土仑阶。恐爪龙恐爪龙是驰龙科恐龙的一属,身长约3.4米,生活于下白垩纪的阿 普第阶中期至阿尔布阶早期,距今约1亿1500万-1亿800万年前。它的学名 是来自古希腊文的%ivog(意为恐怖)及ovuyovuxog(意为爪),因为 它的后肢第二趾上有非常大,呈镰刀状的趾
20、爪,在行走时第二趾可能会缩起, 仅使用第三、第四趾行走。8 .教师出示相应的恐龙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更多的恐龙,了解更多的有关 恐龙的知识。三、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人类之所以能够复原恐龙是因为化石的存在,人 类对于恐龙化石的发现与研究可以追溯到1677年,随着恐龙化石的不断开掘 和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人们对恐龙的认识也越来越多,化石在恐龙的研究过程 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后,同学们可以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有关恐龙以 及恐龙化石的知识。9 .化石告诉我们什么【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 .知道什么是化石2 .知道不同的生物都会形成化石3 .认识到曾经的化石与现存的生物间存在相似的关系科学探究
21、:能运用比拟分析、归纳概括的方法,发现化石开展中的联系。(将化 石归类)科学态度:在活动中乐于交流,整理,能够对资料进行分析概括。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能意识到生物随着环境而改变【教学重点】知道化石的意义。【教学难点】认识到化石与现今生物的内在联系【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和视频。学生材料:大量资料卡。【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故事导入新课1 .各位同学们,先独立观察手中的石头,思考你的发现。师:这些石头各不相同,你能从中得到到了什么信息?(之后同学交流 汇报)2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光泽、硬度等),实际上,不同的石头会 传递不同的信息,如果要按照这些如果要按照这些石头传递的
22、信息给石头 分分类,你会怎么分?交换你们的石头思考然后提供。师:这一类传递出生物生前信息的石头就被称为化石。3 .能不能请大家说说看,哪些石头属于化石呢?(化石是保存在地层 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遗迹,如骨骼、外壳、叶子、脚印化石等)设计意图:通过实物导入,唤起学生的先前经验,各种生物都会形成 化石并揭示课题。二、我们可以通过化石证据进行推测1 .用于过渡提问:师:如果我们的科学家在某一个区域同时发现了这些化石,你们觉得这 说明了什么?2 .介绍脚印探案法一一出示脚印化石图片,请同学进行分析。3 .活动1:依照刚才所学的内容,试着完成表格。4 .展示更多的图片,让同学们完成表格并提供。5 .师
23、:化石传递的信息不仅仅是它们生活的环境,我们还能够判断出 包括生活习性等多种信息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利用绘画和表格,通过还 原化石的特点,让学生学会从化石中获取信息,并在结尾时模糊的感受到 这些化石被还原后的样子似曾相识。三、当今生物与古代生物存在普遍联系。1 .过度:其实考古学家通过像同学们一样的化石证据对动物进行了还 原。仔细观察这些生物的图片,你是否已经联想到了一些今天的生物?(汇报并 提供)2 .师:仔细观察,考古学家们还找到了一些化石,你觉得它们关联的 又是我们生活中哪些常见的生物?3 .小结:不同时期的生物会有细微的差异,但同种生物总是存在某种 共同特点。设计意图:
24、借助学生对于生物共通性的理解,让学生建构生物古今联 系变化的思维。并引导同学们认识改变与环境的观点,为下一节课打下基础。四、活化石1 .(出示活化石图片)仔细观察,考古学家们还找到了一些化石,你 觉得它们关联的又是我们生活中哪些常见的生物?2 .展示这些生物的现代图片:某些生物因为自身极强的适应能力,依 然保存原本的形状形态。人们将这一类在长期时光中,未发生改变的生物称为“活化石”。五、总结古今生物存在普遍联系,而透过化石,我们能对他们的内在联系与变化 做出推测。(课后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古今生物存在普遍的 联系,那么请同学们放学后想一想,什么情况下生物会发生改变呢?下节课 进行提供。)【板书设计】9.化石告诉我们什么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古今生物之间存在普遍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