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全部教案(共4课时).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57570353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全部教案(共4课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全部教案(共4课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全部教案(共4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全部教案(共4课时).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全部教案(共4课时)第1课蜡烛的变化教案【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 .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的物 质;另一类会生成新的物质。科学探究:2 .能从制作蜡烛和燃烧蜡烛的过程中,发现两类变化的不同。3 .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收集物质变化的证据,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科学态度:1 .意识到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2 .体验实验获得证据、交流获得结论的重要。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能列举出物质变化的实例,体会人类生产生活对物质变化的利用。【教学重点】认识物质的两类变化。【教学难点】寻找证据判断物质的变化属于哪一类。【教学准备】教师材料:小瓷勺、烧杯、澄清石灰

2、水、PPT课件。学生材料:蜡块、烛芯、模具、三夹板、小刀;酒精灯、火柴、纸杯; 小铁勺、小瓷勺、烧杯、澄清石灰水;湿抹布、记录表。【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对“蜡烛”产生兴趣。1.同学们,今年暑假你出去旅游了吗?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奇怪的地方。(播放视频:上海杜莎夫人蜡像馆)提问:观察家中的各种铁制品用了哪些防锈方法?【意图解析】介绍各种防锈方法,说明其中的科学道理,既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了问题,又表达科学技术的开展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提高了人们 的生活质量。六、板书设计铁钉生锈(课题)铁生锈的条件:水和空气3.制作汽水【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 .通过交流,知道汽水的特点。2

3、.通过实验,知道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二氧化碳。3 .通过实验,知道制作汽水的原料和方法。4 .通过资料,知道工厂制造的汽水中含有添加剂,多吃会影响身体健 康。科学探究:1 .能通过实验证明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的气泡里的气体是二氧化碳。2 .学会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制作汽水,能够分辨汽水制作过程中产 生了哪类变化。3 .能通过阅读资料了解工厂制造汽水和自制汽水的不同。科学态度:1 .在科学探究中,能意识到要用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测。2 .在科学探究中,能分工协作、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3 .在科学探究中,能展现出对制作汽水的兴趣,并感受到制作的快乐。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 了解物质变化的知识在

4、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感受科学技术的开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教学重点】能通过实验,知道制作汽水的原料,掌握制作汽水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制作汽水的原理。【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和视频、记录表学生材料:实验1:芬达、可乐、雪碧、小苏打、糖、水、白醋、烧杯实验2:锥形瓶(含小苏打)、白醋、带导管的塞子、澄清石灰水、烧实验3:小苏打、柠檬、玻璃瓶、矿泉水、糖、食用色素、吸管【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初步认识汽水1 .同学们,在炎热的夏天你最想做些什么?2 .学生回答:游泳,教师点评:但要注意安全,要去正规游泳池吹空调也要适当的运动,不要得了空调病吃冰棍也要控制好量,否那么肠胃受不了果

5、汁、西瓜你的生活方式很健康喝汽水汽水是什么?设计意图:通过问题的形式,让学生说一说夏天最想做的事情,学生 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进行适时的点评,对学生进行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教 育。3 .(出示雪碧、芬达、可乐)老师最喜欢在夏天喝这种饮料,它们还 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汽水(板书:汽水)为什么把它们叫做汽水呢?4 .学生交流:里面有气体(二氧化碳)教师追问:喝过汽水吗?喝汽 水的时候有什么感觉?5 .学生交流:爽、有气、很刺激、打嗝。教师追问:为什么会感觉很 爽很清凉呢?6 .学生交流:喝完汽水后气体会从口中和鼻中排出,会带走身体里一 局部的热量。教师小结:难怪喝完会这么爽。设计意图:通过出示汽水,以

6、及追问喝汽水时的感受,引出今天的研 究内容“汽水”,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研究汽水中的气体1 .今天老师给每个小组也准备了一瓶汽水,观察一下,里面有没有气体?2 .学生观察,交流:没有,教师追问: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生:没 有看到气泡3 .我们翻开瓶盖,再来看看有什么发现?老师提醒大家翻开观察的时 候要保持安静,学生操作并交流发现:(板书:气体)有声音(说明什么?有气体跑出来了一气体的流动产生了声音)看到了气泡(哪里?在瓶壁上;说明什么?有气体一气体在水里会形成 气泡)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找一找汽水里有没有气体,引导学生通过观察 到的现象推断出汽水里面存在气体,同时渗透了观察方法的指

7、导。4 .老师这里有四种物质(PPT),都是可食用的,哪两种物质混合在一 起也能产生像汽水里这样的气泡?糖+白醋能产生气泡吗?(小苏打+醋、 小苏打+水、糖+水)5 .学生猜测,每个小组里各有两种物质,分别倒入空杯中混合,我们 来看看大家的猜测是否正确。实验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适量、仔细观察。6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7 .学生交流发现: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在一起也能产生气泡,说明它们 混合后产生了气体,这个气体是产生的新物质。8 .那气泡里的是什么气体呢?如果是二氧化碳,你有方法来鉴别吗?9 .科学家发现: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我们可以怎么 做?10 .学生交流,教师补充小结:在装

8、有小苏打的锥形瓶中倒入白醋,迅 速盖上橡胶塞,导管的另一头插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11 .怎么来有序的进行这个实验呢?老师建议小组里分工合作(小组分 工合作)12 . 30秒钟时间小组里先进行分工。你们准备怎么分工合作?学生交 流:我们小组准备我做.他做.13 .那我们开始鉴别吧。学生实验观察,交流发现:澄清石灰水慢慢变浑浊,说明: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设计意图:通过提出“哪两种物质混合在一起也能产生像汽水里这样 的气泡? ”“气泡里的是什么气体呢”等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学生 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提升了探究的能力,最后通过观察到的现象推断出结 论,逐步让

9、学生明白制作汽水的原理,为接下来“自制汽水”环节做好准备。 在学生的整个探究过程中,教师还注重培养学生小组分工合作的意识和能 力,同时这个实验的反响速度较快,合理的分工合作也是有效完成实验的保 障。三、自制柠檬汽水1 .同学们,制作出了二氧化碳,那能不能来制作汽水了呢?(板书: 制作)在家里我们一般用柠檬代替白醋,和小苏打产生二氧化碳,小组里想 一想,制作这样的柠檬汽水,你们还需要哪些材料?你们准备怎么做?2 .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3 .还需要什么?水放多少?4 .刚才一个小组说还要加点糖,这是为什么(让汽水有甜味)?放多 少?要加颜色?(我们可以使用食用色素,比拟漂亮,而且是安全的)?

10、放 多少?5 .教师出示制作方法(PPT)老师给大家提供的材料都是符合食品安全 标准的。设计意图:以生为本,让学生在制作汽水前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设 计实验,同时通过不断的追问,帮助学生完善实验的细节。6 .方法都已经知道了,等会边制作边思考以下问题(PPT),完成实验 记录表。每一步都要进行观察和思考,观察什么?混合后什么发生了变化。思考什么?这个变化有没有产生新物质。7 .学生领取材料,开始活动,教师巡视指导8 .都制作好了吗?展示给大家看放入物质后有什么变化?有没有产生新物质?柠檬水的味道改变酸没有糖水的味道改变甜没有色素水的颜色改变红没有小苏打水中产生了新物质气泡有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制

11、作汽水的过程中,感受到物质变化的奇妙,体 验到了制作汽水的快乐,并通过观察和思考,加深了对两类变化的理解。 9.我们自制的柠檬汽水味道怎么样?想不想来品尝,怎么尝比拟卫生 呢?10 .学生交流,教师小结:用吸管,每人吸一小口,仔细品尝。11 .学生交流,教师追问:和买来的汽水相比,感觉有什么不同?12 .学生交流:买的汽水气足、甜度合适,颜色也好看,自己制作的有 欠缺。设计意图:让学生尝一尝自己制作的汽水,能在很大程度上体验到成 功的喜悦,而且也能发现与买来汽水的不同,从而为下面探究工厂生产的汽 水做铺垫。四、探究工厂生产的汽水1 .为什么买的汽水比我们自制的好喝好看还气足呢?2 .学生交流(

12、比例合适,还添加了一些其他的东西)追问:你怎么知 道的?3 .我们来观察汽水的配料表,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秘密。4 .学生观察,交流:添加了甜蜜素(调味剂),香料,二氧化碳直接 出现在配料表中,说明什么?5 . (PPT)这里有一段资料,一起来看一下6 .你有什么发现?学生交流,教师小结:有些汽水中,除了含有二氧 化碳和调味剂,还含有咖啡因、食用色素等,正是有了这些添加剂,才让汽 水变得这么好喝;工厂是通过加压和降温的方法,把二氧化碳气体溶解在水 里的。7 .汽水好喝能经常喝吗?学生交流想法,让我们来看一段视频。8 .学生观看,交流,教师小结:看来饮用汽水也要适量,否那么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设

13、计意图:教师通过带着学生观察配料表和阅读文字资料,帮助学生 认识工厂制造汽水的方法,明白工厂制造汽水与自制汽水的不同。通过观看 视频资料,使学生了解长期饮用汽水会影响身体健康。五、拓展1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研究了汽水的秘密,也自制了柠檬汽水, 你知道最早发现这个汽水秘密的人是谁吗?他又是怎么发现的呢?2 .学生交流,出示视频。汽水是英国化学家兼牧师约瑟夫普里斯特利创造的。二氧化碳可以溶于水,形成碳酸,所以汽水也叫碳酸饮料(苏打水属于 碳酸饮料)。3 .看了视频后你有什么想法?4 .学生交流,教师小结:我们只要善于观察生活,敢于尝试,就可能 有意想不到的发现!当然要想制作出美味又健康的汽水

14、,还需要我们不断的尝试,课后我们 可以还根据自己的喜好加入其它材料,比方果汁、蜂蜜、茶饮等,尝试调制 出不同口味的汽水。同时别忘了把制作的过程、看到的现象等用文字、图画 的形式记录下来。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视频介绍发现汽水秘密的人,旨在向学生阐述 “善于观察,敢于尝试,就可能有意想不到的发现”这样的道理,并鼓励大 家平常多多观察生活,多多动手尝试。而下课的铃声也不应该成为科学学习 的终点,教师最后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制作不同的汽水,延续了学生探究的欲 望,并让学生将课上习得的本领和知识带到课后的探究中去。【板书设计】5 .制作汽水气泡气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第4课化学家的研究教案一、教材分析

15、本课是新教材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第四 课。本课逐渐深入地安排了三局部内容。第一局部,介绍众多科学家中,有一 类是化学家。通过图片告诉学生化学家的工作就是研究物质的性质、成分并制 造新物质。第二局部,指导学生模拟化学家的工作,做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分析黑 色圆点成分的实验,进一步理解化学家研究什么及化学家做学问的意义。第三局部,介绍化学家的发现和创造,体会科学研究成果为社会开展和人 类进步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二、学习目标L知道化学家研究物质的成分、性质、用途并制造新物质。2 .能够用验证性实验的方法,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3 .能够用探索性实验的方法,分析某种混合物质的成分。

16、4 .了解化学家的某些发现和创造,体会科学家及其研究成果的价值。三、重点与难点重点:知道化学家研究物质变化的学问。难点:把我们做的实验同化学家的实验建立联系。四、教学准备白醋、小苏打、锥形瓶、带橡胶的导气管、烧杯、澄清石灰水、蜡烛、吸 水纸、黑色水笔五、教学过程(一)介绍化学家的工作性质化学家研究物质的成分、性质,并制造新物质、发现新用途,化学家研究 物质变化的学问。【意图解析】通过问题,告诉学生化学家研究物质的成分、性质,并制造新物质、发现新用途,化学家研究物质变化的学问。(二)模拟化学家的工作1 .制取二氧化碳并观察它的特点看一看:闻一闻:2 .分析黑色物质的组成成分(1)用黑色水笔在吸水

17、纸一端画一个圆点。(2)固定纸条,使画有圆点的一端能浸到水里,且保持圆点在水面之上。(3)观察当纸条吸水后,黑点出现了什么变化?【意图解析】通过亲生体验,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分析黑色水笔 中物质的成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家工作就是研究物质的成分、性质,并 制造新物质】发现新用途,进而理解化学家做学问的重要意义。(三)介绍化学家的发现和创造科学阅读: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阿司匹林的原料【意图解析】通过科学阅读,介绍化学家发现了人体需要的营养素和空气 的成分,目的让学生感受化学家研究物质变化的意义和价值,了解科学技术 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六、板书设计化学家的研究(课题)二氧化碳的性质比空气重、

18、不可燃、不助燃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的用途灭火、舞台烟雾2 .你知道这是哪里吗?那些栩栩如生的名人主要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生:蜡)不错,那些人物主要是用蜡制作的。3 .生活中,你知道哪些物品也是用蜡制作的?(生:蜡烛。)4 .今天,我们就用蜡来尝试做蜡烛,一起研究蜡烛的变化。(板书: 蜡烛的变化)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巧用切合主题的视频,引起学生对本课探究对 象“蜡”的兴趣,有效集中了学生课堂伊始的注意力,引发学生足够的探究 兴趣。二、制作蜡烛,认知到没有新物质产生。1 .蜡烛的构成很简单,由蜡和烛芯构成。(手拿蜡块)用这块蜡,怎 么做一个小蜡烛呢?生:把蜡块熔化追问:做这根小蜡烛需要

19、把整块蜡都熔化吗?(生:切一点)生:切碎2 .为了加快熔化速度,可以先准备蜡屑。切大约三分之一的蜡块就可 以了。3 .接下来究竟如何制作呢?请同学们仔细观看制作蜡烛的视频。(播 放视频)4 .你能简单说说制作蜡烛的步骤吗?(学生交流,相机PPT出示步骤)(1)切碎蜡块;(2)点燃酒精灯,加热蜡屑;(3)把蜡油倒入模具,插入烛芯;(4)等待蜡油凝固。考前须知:别划伤、别烫伤。5 .除此以外,老师还有一些要求(PPT出示)(1)分工明确;(2)边做边仔细观察;(3)及时记录发现。(提示:仔细观察每一点变化,如蜡块颜色、气味、大小、形状等,填 在制作蜡烛的发现记录表上。)听明白了吗?那就开始吧。6

20、.学生按要求分组制作蜡烛,教师巡视,随时关注操作步骤和活动安全。先看看整个班级情况,接着到个别小组指导,提醒完成后把工具及时放 回原位。7 .汇报交流发现,点评学生的发现。(1)蜡烛有个小洞:你观察的真细致。这个小洞是由于蜡油外表得张 力引起的,就和我们曾经学过的水的张力是一样的。(2)烛芯插入后会冒泡泡:你观察的真仔细,连这个都被你发现了。 冒泡泡是由于烛芯外表的蜡遇到炽热的蜡油熔化导致的。(3)慢慢熔化、慢慢凝固。那有谁观察到蜡是怎样慢慢熔化的呢?凝 固呢?你观察得真全面,真了不起!(4)白-透明-白,你还注意到了这个,真细致。(5)冒白烟、冒气。这是蜡受热后变为蜡蒸气,上升后又变为蜡的固

21、 体小颗粒师:在制作蜡烛的过程中,有哪些特征发生了变化?哪些特征没有发生 变化?你的证据是什么?(如颜色没变、气味没变、能变回去等)生:切蜡块时,蜡块由大变小、形状改变;加热蜡屑时,固体蜡块变成 能流动的液体(蜡油);把蜡油倒在模子里,蜡油又慢慢变成固体。(相机板书:蜡块一蜡油一蜡烛)8.小结:蜡块在加热后熔化成了蜡油,蜡油冷却后又凝固成了蜡烛, 蜡的形状、大小、形态发生了变化,但它的特性没有改变,蜡还是蜡。设计意图:制作蜡烛是本课的重点,这一环节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 力、小组合作意识,又能提高观察与思考的能力。学生没有做蜡烛的经验, 巧用提前录制的蜡烛制作视频,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直观了解整个制

22、作过程, 再用课件出示主要步骤及要求,进一步明确制作蜡烛的方法、过程与注意事 项,保证了学生制作蜡烛的成功率,也为下一个下一步点燃蜡烛环节奠定基 础。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能够非常直观地观察到蜡烛成型的整个过程,认识 到整个过程并没有新物质产生。三、燃烧蜡烛,发现有新物质产生。1 .剥去模具,把蜡烛插回橡皮泥里,邻近小组间相互展示你们制作的 蜡烛。设计意图:学生剥模具的时间有长有短,他们相互提供“劳动成果”, 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动手实验的热情,为点燃蜡烛做好充分准备。2 .谈话:老师刚才观察了一下,你们的蜡烛真不错。你们想点燃它们 吗?点燃前老师有一些要求,出示要求:(1)分工明确;(2)

23、边做边仔细 观察;(3)及时记录发现。(提示:观察什么?观察蜡烛点燃前后的变化,并记录在点燃蜡烛的 发现表格里。)3 .学生观察,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可以看、摸摸、闻闻等)。4 .交流发现。师:时间到。谁来说说你们的发现?(1)火焰。你观察的真到位,火焰能够发出明亮的光芒。(板书:光)(2)蜡烛熔化、凝固。你观察真仔细。蜡溶化又凝固的过程中,形状、 形态发生了变化,但蜡还是蜡,蜡这种物质没有改变。所以这是一种没有产 生新物质的变化。(边说边指板书)(3)手靠近烫手。蜡烛产生的热量使你感觉烫手!(板书:热)你借助手来观察,真了不起。(4)烛芯变黑:连烛芯都没有漏掉,你的观察一定较全面。(5)蜡烛变

24、短:一眼就被你看到了,不错。除此以外还有哪些变化呢?(6)冒烟:他看到了,你们看到了吗?你观察真仔细,除此以外还有 哪些发现呢?你能把烟收集起来吗?(学生提到蜡熔化、凝固,教师及时指出没有产生新物质)(相机板书:光、热、黑烟)5 .刚才我们都是用自己的感官进行直接观察。科学研究常常还可以借 助一些工具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事物。老师今天就带来了一些工具。(1)逐个出示工具。(出示白色小瓷勺、干燥的烧杯)(2)教师边演示边讲解如何使用工具进行观察。用小瓷勺去接触蜡烛火焰,观察小瓷勺上的变化。集气瓶倾斜着放在蜡烛火焰上方约2厘米处,观察集气瓶内壁是否 有水汽产生。这是澄清石灰水,它遇到二氧化碳会变

25、成白色的物质。把针筒内的澄 清石灰水注入烧杯,摇晃均匀,使烧杯内壁沾上些澄清石灰水,之后倾斜 着放在蜡烛火焰上方约2厘米处,观察烧杯内壁的澄清石灰水是否变白。6 .课件出示,提出要求:你们看明白了吗?实验前仍然需要你们注意这三个要求。(只要观察到 现象,就及时把工具放回原位)(1)分工明确;(2)边做边仔细观察;(3)及时记录发现。7 .学生观察并记录,教师巡视指导。(注意渗透:手靠近火焰感觉到热,手摸小瓷勺也感觉到热)8 .汇报交流。炭黑、水蒸气、二氧化碳这些物质还是蜡吗?(相机板书:水蒸气、二 氧化碳)9 .小结:通过观察,我们又发现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变短了,同时产 生了炭黑、水蒸气、二氧

26、化碳等新物质,蜡的特性发生了改变。(相机板书: 产生了新物质)设计意图:点燃蜡烛,使其产生新物质,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 是学生认识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即化学变化的起点。教学中先以学生的已有 经验,运用感官直接观察,初步认识蜡烛的燃烧不同于加热蜡烛。在此基础 上借助工具进行观察,以“燃烧的蜡烛变成了什么”这一问题为主线,引导 学生进行观察讨论,并得出结论。学生在观察、记录、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形成对物质变化的全新认知。 四、认识物质的两类变化。1 .刚才我们经历了制作蜡烛和燃烧蜡烛的过程,那老师想考考你,制作蜡烛和燃烧蜡烛有什么不同?(相机板书:没有产生新物质)2 .交流并总结:刚才我们通过做蜡

27、烛和点燃蜡烛的活动认识了物质的 两类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和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设计意图:在两个实验后进行比拟,发现两个实验的异同,从而理解 不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和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物质两类变 化的认知。五、探究其他物质的变化1 .探究纸张的变化。(1)教师演示撕纸。谈话:老师把纸撕成碎片,这是什么变化?你的依据是什么?(2)教师演示烧纸。谈话:老师把纸烧成灰,这是什么变化?你的依据是什么?设计意图:这一小环节承接燃烧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并分辨撕纸和燃 烧纸后的产物,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物质两类变化的认识。.列举生活中不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和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的例子。(1)谈话:你能说说

28、生活中一些不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和产生新物质的 变化的例子吗?你的依据是什么?(2)学生讨论。交流。2 .同学们真是生活的有心人。老师这里还有一些现象,请你分析一下, 这些变化是产生还是化学变化?你的证据是什么?(1)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出示六幅变化图:盐溶解于水、烟 花绽放、盐酸滴在石灰石上、水的三态变化、铁水变成钢锭、火柴燃烧、石 灰石遇盐酸冒气泡。)(2)汇报交流。(3)结合板书小结:物质的变化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 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如蜡烛受热熔化;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这 类变化可以表现为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体、发光发热等现象,如蜡烛 的燃烧。设计意图:科学离

29、不开生活,从生活中证据是科学探究过程的中 重要一环,让学生学会证据也是本课中教学目标之一。此环节的教学, 既巩固了前面所学的知识,也为学生继续分析判断物质的变化类型提供了 依据、打好了基础。六、拓展延伸今天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物质的两类变化,那你觉得物质变化对人类 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研究各种变化的目的是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开放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让学生明白物 质变化对生产生活有利也有弊,研究各种变化的目的是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同时:也为接下来“铁钉生锈”等内容教学作铺垫。第2课铁钉生锈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新教材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第二 课。本课逐渐深入地安排了

30、四局部内容。第一局部,首先以铁钉为引子,让学 生用眼看手摸的方法,初步认识铁锈的特征。其次,引导学生说说在哪里见过 生锈的铁制品,从而了解生锈现象广泛存在,生锈与铁制品所处的环境有关。 第二局部,研究铁锈和铁的不同。用锤子敲、用砂纸磨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 发现铁锈与铁的不同,从而确定它们不是一种物质。第三局部,运用实验的方 法,帮助学生认识铁生绣的原因。这局部内容有两个局部组成:第一个活动是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第二个活动室做铁绣生成实验。第四局部,介绍各种防锈 方法及其蕴含的科学道理。二、学习目标1 .能用多种方法比拟铁和铁锈的不同,知道铁锈是不同于铁的物质。2 .能够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验证,

31、理解铁制品生锈的原因。3 .能够理解生产生活中各种防锈方法及其原理,愿意将防锈方法运用到生 活中。三、重点与难点重点:探究铁生锈的原因。难点:设计实验方案,坚持长时间观察实验现象。四、教学准备量筒、大烧杯、试管夹、细铁丝、铁钉、生锈铁钉、锤子、砂纸、试管、 蒸镭水、食用油、干燥剂。五、教学过程(一)观察并描述铁钉上的绣1 .提问:观察并描述铁钉上的绣是什么样的?2 .追问:你还见过哪些生锈的铁制品?【意图解析】组织观察并描述铁锈的样子,既能引发学生对铁钉生锈现象的关注,又能为学生翻开思路,认识更多的铁制品生锈现象。(二)研究铁锈和铁的不同1 .分别敲击锈铁钉和铁钉颜色、光泽度、软硬、延展性、导

32、电性、导热性等方面进行观察2 .用砂纸摩擦锈铁钉和铁钉3 .思考:你认为铁锈和铁是同一种物质吗?为什么?【意图解析】通过用锤子敲、用砂纸磨的方法,意在让学生发现铁锈和铁 在软硬、光泽度方面的不同,从而确定它们不是同一种物质。(三)探究铁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1 .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问题:铁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假设:把铁放在水里,铁容易生锈。实验器材:铁钉、试管、蒸储水、食用油、干燥剂。实验设计:2 .把铁钉放在三种不同的环境中。3 .每天观察铁钉生锈的情况。实验结论:第一支试管:有水、空气的环境里第二支试管:在没有空气、只有水的环境里第三支试管:在只有空气、没有水的环境里4 .做铁锈生成实验(1)将一小团细铁丝塞入量筒底部,倒扣在加水的烧杯中,让量筒内外的 水面平齐,记下水面位置。(2)每天观察铁丝的变化和量筒内的水面位置。5 .思考:人们根据铁生绣的原理,想出了许多防锈的方法,你知道这些方 法蕴含的科学原理吗?【意图解析】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一一作出假设一一设计方案一一实验 验证一一得出结论的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这个活动不但要探究知道铁钉生锈 的条件,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反思评价能力。(四)介绍防锈方法,交流各种方法蕴含的科学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