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 四年级 语文《绿》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 四年级 语文《绿》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10绿【教学目标】.能借助关键词句想象画面,品味艾青的独特表达;1 .能认识到色彩对于传情达意的作用,体会色彩中蕴含的情绪:2 .学习艾青独特的表达手法,能借助色彩表达心情。【设计理念】部编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是个以现代诗歌为内容和主题的单元,而选文绿 具有明显的文体特征。与传统诗歌相比,现代诗在格律上没有那么严格的要求,但其中的节 奏之美、画面之美和情感之美依然是一以贯之的。色彩对于学生来说具体可感、冲击力强, 而艾青对色彩的细微体察和巧妙运用也是绿中最突出的表达手法,本节课以此为着力点, 将色彩、画面和情感串联贯通,让学生在反复的聆听。朗读和品
2、析中获得想象力的激发、情 感上的共鸣,体会现代诗歌多样的美。朗读赋予诗歌生命。教学过程中,本节课借助美妙的范读整体感知,在个性化的朗读 中引导学生产生画面感。围绕“诗歌语言独特之处”这一主题,对艾青巧妙的表达手法进行逐 节梳理,进一步展开想象,体会艾青语言之独到。最后,从多个维度拓展这首诗的意蕴:勾 连背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心境;勾连古诗,以彰显色彩表情达意的功能;勾连艾青其他作 品,让学生在感知艾青语言特色的同时进步感受色彩在诗歌中的应用之广、魅力之无穷; 勾连其他作者对色彩的运用特点,在比拟阅读中拓展学生视野,为作文时的学以致用打好铺 垫。【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板块一立足诗
3、题,带动全篇1 .开课揭题,积累拓展(1)说一说:“绿”字能让你想到哪些词语和诗句?(2)(出示课件:带有“绿”字的四字词语和诗句)读一读:学生齐读词语和诗句。(3)比一比:一分钟内能背下来多少。(4)习惯引导:积累习惯很重要,平时要做有心人。2 .感知全诗,想象画面(1)聆听范读,想象绿意盎然的画面。(2)自由朗读,用投入的朗读展现脑海中的画面。3 .习多音字,识字练写(1)第4节中“叉”字有四个读音,此处读一声,表示“交错”之意。1 2)指导写“叉”,提示书写要点:书写时找中心点的位置,横撇和捺的交叉点是接近 在田字格的中心点。最后的一笔点位于三角区域的中心位置,最后在竖中线收笔。2 3)
4、指导写“挤”,提示书写要点:注意左窄右宽.挤字第三笔注意穿插到左半边提手旁 的提这一笔下面。3 4)学生练写:在写字本上描红一个,写一个。设计意图:扣住一字,直入情境。用“绿纵横连贯全诗的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日常积 累。在词语积累的同时,学生的想象也受到激发,再用聆听范读加深脑中的画而感,更有助 于学生读出情感。板块二逐节梳理,体会妙处4 .以场景想象,体会绿之多样(1)自由朗读第一节。(2)随文识“瓶”,练写生字。提示要点:左半局部的“并”字两横的收笔在同一竖线上,给右半边的“瓦”留有空间, 右半边的笔顺要注意,最后一笔是点,倒数第二笔是横折弯钩。学生描红一个写一个。(3)各抒己见,体会妙处
5、:这样的语句和读者最先见面,好在哪里?小结:诗人把眼前的景象比喻成了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让人忍不住去想象哪里被染绿 了,忍不住去猜测,绿色的世界究竟什么样。(4)展开想象:通过“到处”和省略号,你的脑海中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出示绿意盎然的配图:苍翠欲滴的山,碧波荡漾的水,婀娜多姿的树,春日江南的景。)(5)引读诗句:这山是绿遍山原白满川,这水是一水护田将绿绕,这树是碧玉妆成一树高,这景是R出江花红胜火。5 .以色彩想象,品味绿之丰富(1)查找信息:在满眼绿色的世界里,作者都看到了哪些不同的绿呢?有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2)展开想象:这里的省略号又让你想到了哪种绿呢?说说生活
6、中的其他绿色:草绿,橄榄绿,苹果绿等等。(3)品析体会:哪种绿给你绿得发黑的感觉?哪种绿乂让你感到新奇的呢?墨绿是绿得发黑,粉绿少见新奇。朗读指导:绿的发黑,可以重读强调;绿的出奇,要读出惊讶。(4)感受绿的丰富,朗读第二节。6 .品形式之美,悟留白之妙用(1)第三节这样的文字出现在你面前时,你有什么发现呢?小结:每行字数一致,句子形式一致,给读者一种形式上的整齐美和节奏美。(2)朗读第三节。朗读指导:读出高低起伏和抑扬顿挫。(3)风、雨、水和阳光本没有颜色,为什么诗人说它们都是绿色的?语用练说:借助句式支架,展开想象,说说脑海中的画面。(4)这些丰富的想象应该写进诗里吗?小结:不应该。高明的
7、作者会把想象的空间留给读者,让语言呈现言尽而意无穷之美。(5)巩固背诵:挖空背诵前三节。7 .紧扣关键词,探形态之生动(1)自由读第四节。(2)圈出表现绿不同形态的词。挤、重叠、交叉。“挤”展现了一种密集,“重叠”与“交叉”呈现了一种安静的气氛。(3)读出静谧:慢一点读,边读边体会这种安静。(4)读出陶醉:再次朗读,读出诗人的动情。8 .勾连背景,感受作者之心境(1)那个词能告诉你发生了变化,让画面由静转动?突然。(2)齐读第五节。思考交流:这样的句子给你怎么样的感受?小结:诗人用想象写出了绿的生命力和活力。这样的句子读起来,内心不由自主是欢喜的,雀跃的。(3)补充创作背景:绿艾青写于一九七九
8、年二月,他率领全国诗人访问团,一起 来到广州、海口、上海等地参观访问。期间他们座谈聊天谈诗,天涯海角拾贝,长途汽 车游玩,非常开心。绿就是在那段快乐的时光里创作的。(4)再读小节:读出作者的内心感受。(5)小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用了 17个绿字串联全诗,字里行间荡漾着诗人内心 对绿的喜爱。(6)朗读全诗,读出诗人对绿的赞美之情。设计意图:这一阶段以层层深入的朗读作为抓手,以读促悟,以读体会诗歌妙法,以 读走进作者内心,并在梳理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贯穿了丰富的开放性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 表达意愿,给学生畅所欲言留下了充分空间。在此基础上,对诗歌的表达特色进行提示和引 导,让学生感知作者的高明写
9、法之处,为将来语言应用做好铺垫。板块三巩固背诵,练写生字1 .背诵课文。2 .完成写字本。第二课时板块一总结旧知,直触课文主题我们上节课学习了绿这首诗,整首诗用17个绿字描绘了大自然的景象,也串联起 诗人全部的情感,把心中的愉悦欢喜通过“绿”这一色彩表达出来。设计意图:总结绿的特色,迅速回顾旧知,洗练简洁,给学生预留更多比照阅读的 时间。板块二勾连拓展,认识色彩妙用1 .提炼:色彩古诗中传情达意的手段(1)(出示带有色彩的诗句)学生齐读。2 .提炼:色彩艾青诗歌艺术表达的方式(1)背景介绍:艾青早年在巴黎的绘画经历和将色彩融入诗歌的创作风格。(2)感受色彩背后的情感美,配乐背诵绿。(3)(出示
10、:艾青的当黎明穿上白衣)让我们来感受一下艾青诗歌中那种色彩鲜明的风格吧。色彩丰富鲜明:紫蓝色的林子,青灰的山坡,绿的草原。句式富于变化:长短句的交错,这种有层次有变化。(4)不同的色彩代表不同的感情。过渡:绿明亮的颜色用来表达明朗、积极的情感。思考:(出示北方)出现的多是怎样的色彩?灰暗的色彩用来表达忧郁的情感。(5)小结:艾青运用大量色彩进行诗歌创作,色彩描写是艾青诗歌创作中重要手段。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带有色彩的诗句再次拓展了学生的积累,并突显了色彩在文学创 作中的妙用。对艾青的作品进行多个角度的探究,既让学生在比拟中领悟色彩和情感之间的 关联,也能够表现出色彩在艾青诗歌中的重要作用。板块三
11、比照赏“绿。品味名家风范1 .比照:走进宗瑛笔下的绿(1)不同作家笔下的绿又能带给我们怎样的不同的感受,又有怎样不同的风格呢?(出示:宗璞西湖的绿)(2)感知画面:这段话写了哪些景物都是绿的呢?有古木,雨丝,树木,小径。(3)妙处寻踪:哪里写得特别传神呢?最后一句:“绿到了石头缝里“,把绿写成了一种动作。(4)思考比照:这两个作家笔下的绿,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出示:双重气泡图)相同点:都能把绿的丰富和绿的范围写出来,都表达了对绿的喜爱。不同点:艾青写的是诗歌,宗璞写的是散文,绿重在用颜色表达感受,西湖漫笔重在用 绿色描述作者的亲眼所见。(5)分别读一读两首作品,品一品异同之处。1.拓展:走进朱自清笔下的绿(1)聆听配乐朗读。(2)体会这段文字的妙处。小结:巧妙的比喻,充分的比照,美好的联想,运用多种方式鲜活地写出了这处经典。引导:作文时要学会发现,学会运用不同作家的不同写法。(3)读一读朱自清先生的经典之作,体会一下其高明的写法。设计意图:紧扣绿这个中心,另外选择了两篇精致小巧,易于比照和发散的名家之 作进行比照阅读,利用双重气泡图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异同,既能让学生在拓展阅读 中感受和学习不同作家的写作方法,也能加深学生对创作中的色彩运用的印象。【板书设计】(蛇口育才教育集团育才二小王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