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锦州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4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6443796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0.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锦州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4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辽宁锦州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4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锦州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4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锦州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4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辽宁锦州历年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截至2020年)【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劣, 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越石父贤,在缥继中。晏子出,遭之途,解左修赎之,载归。弗谢,入 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T瞿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 之速也? ”越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i出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缘继中,彼 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缘细:之中J晏子于是 延入

2、为上客。(选自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注释】越石父:齐人。缥维(16i Xie):拘系犯人的绳索,指囚禁。醪:指一 车三马或四马中两旁的马匹。谢:告辞(这是文中晏子的表现)。闺:内室。懵(ju6) 然:惊异的样子。厄:困苦,灾难。训速口):通“屈”,委屈。信:通“伸”, 伸展。感寤:有所感而觉悟。10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躬耕于南阳:遂许先帝以驱驰:吾闻君子讪于不知己: 彼不知我也:11 .选出以下句中加粗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CA.由是感激/是知己B.解左修赎之/前人之述备矣C.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兵甲已足D.何子求绝之速也/绝崛多生怪柏12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3、咨臣以当世之事。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13 .【甲】文中诸葛亮“遂许先帝以驱驰”,【乙】文中越石父“请绝”,请根据两文 内容分别说说原因。14 .从【乙】文中晏子的身上,你获得了哪些有益的人生启示?(答出两点即可)【参考答案】10.(1).亲自 (2).奔波效劳(3).听说 (4). 了解11、C12.(先帝)接连三次到草庐来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 晏子于是邀请他进门待为贵宾。向下喷出雪花一样,突兀的岩山横拦瀑布,激起水花,就像彩虹,拍到岸边水浪突然卷起来 然后才落回水中,水的气势更加雄壮,是游人看到的最壮观的景色了。游人们有的人坐,有的人靠着岩石向下望,拿自己的脸接住迸起的水沫,开始

4、就像一丝 凉线,空空的都像编织物的横线,到了飞雨泻崖,还留恋不想回去。黄昏回来,游人们各自写诗赞叹。所看到的景色已经非常绮丽,回想起来更加变幻。 (2013辽宁锦州)【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区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 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藏,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 其间者,太守醉也。己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

5、其 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醉翁亭记)【乙】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 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 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 之娱,信可乐也。(节选自兰亭集序)【注释】修禊(xi)事:为了做禊事。禊事,一种祭礼,到水边洗濯,嬉游,并举行祈福消 灾的仪式。流觞:把盛酒的杯子浮在水面上,从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面前,谁就 取来饮酒。曲水:引水环曲状成为水渠

6、。品类:指万物。信:实在。1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1)泉香而酒洌:(2)树林阴翳: (3)少长咸集:(4)茂林修竹: 13 .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2)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14 .【乙】文中与【甲】文画线句子描写的情景相似的是哪一句?(2分)15 .【甲】【乙】两文均表达了 “乐”,两文之“乐”有什么不同?(2分) 【参考答案】12 . (1)水(酒)清遮蔽全,都(4)长,高(每题1分)13 .苍老的容颜,花白的头发,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2)这一天, 天空晴朗,空气清新,春风和煦,舒心畅快。(每句2分,大意正

7、确即得分)14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2分)15 .【甲】的“乐”是与民同乐。(1分【乙】的“乐”是与友赏景饮酒赋诗之乐(或 与友同游之乐)o (1分)(大意正确可得分)【参考译文】【乙】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 禊礼这件事。诸多贤士能人都汇聚到这里,年长、年少者都聚集在这里。兰亭这个地方有高 峻的山峰,茂盛高密的树林和竹丛;又有清澈激荡的水流,在亭子的左右辉映环绕,我们把水引来作为漂传酒杯的环形渠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但喝着酒 作着诗,也足够来畅快表达幽深内藏的感情了。这一天,天气晴朗,和风习习

8、,抬头纵观广阔的天空,俯看观察大地上繁多的万物,用 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2012辽宁锦州)【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坏,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诋,为屿,为峨,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 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假设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乙】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如 钩;色如鉴、如琅壬干、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潦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然必至草堂,而 后浣花有专名,那么以少陵浣花居在

9、焉耳。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尽溪,平望如落。水木清华,神 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 也。(选自浣花溪记)注玦(jue):环形有缺口的佩玉。琅讦(1 Gng gan ):像珠子的美石。漂回:水流 回旋。委:聚集。养(ji):养菜。舁(yil)夫:轿夫。16 .解释以下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水尤清冽怡然不动西折纤秀长曲 *尽溪,平坦如界 *13.翻译以下句子。(4分)(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水尤清冽怡然不动西折纤秀长曲 *尽溪,平坦如界 *13.翻译以下句子。(4分)(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冽:怡:西:尽

10、: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14 .甲、乙两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相同点?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点?(2分).乙文第一段“少陵浣花居在焉耳”中的“少陵”指谁?请你写出他的连续的两句诗。 (2分)【参考答案】12 . (1)寒冷(2)愣住(3)向西(4)走到尽头(每词1分,共4分)13 . (1)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或:太阳光直射水底,(鱼的)影子散 布在潭底的石头上。)(2分)(2)走了三四里路,就是青羊宫,溪水有时远有时近,竹子和柏树苍翠碧绿。(2分)14 .相同点:都使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方法。(1分)不同点:甲文写景动静结件乙文以 静景为主。(1分)15 .

11、杜甫。(1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1分)【参考译文】出成都城南门,左边是万里桥。溪水到此转向西流,涓涓细流,宛转曲折。看上去像 连环、像玉玦、像衣带、像圆规、像弯钩;水色如明镜、如美玉、如绿色的瓜,那此幽深碧 绿,萦绕城边的流水,都是浣花溪的支流。然而,只是在杜甫定居草堂之后,才有了浣花溪 的美名,这自然是因为杜甫把浣花居建在溪畔的缘故。步行三四里,就到了青羊宫。一路上,溪流忽远忽近。青竹翠柏郁郁葱葱,隔岸望去 浓荫森森,一直延伸到溪的尽头,远远望去像一片芹菜。水光树色,清幽而绚丽,使人表里 澄彻,神清气爽。从青羊宫以西,众流汇集,上面建有三座桥,彼此相隔都不到半里路,轿 夫说上游

12、通向灌县,有人说“锦江从灌口流来”,指的就是这条浣花溪。(2010辽宁锦州)【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劣, 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日:“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 愿见之乎?”先主日:“君与俱来。”庶日:“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 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13、11 .解释以下句中的划线词语。(4分)躬耕于南阳躬:(2)先帝不以臣卑劣卑劣:(3)由是先主遂追亮诣:此人可就见就:12 .翻译以下句子。(4分)(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2)将军宜枉驾顾之。13 .根据甲乙两选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对诸葛亮其人作出评价。(2分)【参考答案】.躬:亲自,自身。卑劣:卑微鄙陋。诣:拜访。就:接近。(每词1分)11 .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难的时候奉命出使。将军应该委屈自己亲自去拜访他。(每句2分).出身卑微,少有大志,知恩图报,鞠躬尽瘁。(答出两点即可)。(2分)【参考译文】【乙】诸葛亮亲自在田地中耕种,喜爱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

14、和管 仲、乐(yui)毅相比,当时人们都不成认这件事。只有博陵的崔州平,颍川的徐庶与诸葛 亮关系甚好,说是确实这样。适逢先帝刘备驻扎在新野。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 这个人,是卧龙啊,将军是否愿意见他? ”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徐庶说:“这个 人只能你去他那里拜访,不可以委屈他,召他上门来,将军你应该屈尊亲自去拜访他。” 因此先帝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2009辽宁锦州)【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 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假设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15、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乙】那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 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那么愿其不孤,二那么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 师恻然曰:“欲书可耳! 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 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选自初潭集)注邮(bing):姓。邮原,三国时北海朱虚人。恻3):心中悲伤。苟:如 果。1 .解释【甲】【乙】两段文字中画线的词语。蒙乃始就学:从师学习(2)于是遂

16、就书:从师读书2 .用现代汉语写出【乙】段文字中画线句子的大意。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你如果有志读R我白教你,不收学费。3 .对【甲】【乙】两段文字主要内容理解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D )A.【甲】【乙】两段文字都是通过讲述一那么小故事来说明学习的益处。8 .【甲】写吕蒙聪明好学的故事;【乙】写邮原少而好学的故事。C.【甲】【乙】两段文字分别赞扬了吕蒙、邮原主动学习的精神。1).【甲】写学习可以改变一个人;【乙】赞美那原少而好学。【参考译文】【乙】那原小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几岁时,从书塾经过就开始哭,书塾的老师问他说: “孩子,你为了什么哭? ”那原回答说:“失去了父亲的人容易悲伤,

17、穷人容易感伤。但凡 能够读书的人,都是一些有父母的孩子。我第一羡慕他们有父母亲,第二羡慕他们能够上学。 内心感到十分悲伤,所以就哭了 J塾师听了邮原的话,说:“(你)想要读书,就去读吧!” 邮原说:“(我)没有钱交学费塾师于是对他说:“如果你真想读书,我就不收你学 费。”邮原从此就入了学读书。一个冬天过去了,郁原就会背孝经论语。(2006年辽宁锦州中考试题)粤人食芝(1).粤人有采山而得菌(3),其大盈箱(4),其叶九成,其色如金,其光四照。以归, 谓其妻子曰:“此所谓神芝者也,食之者仙(6)。吾闻仙必有分(7),天不妄(8)与也。人求 弗能得而吾得之,吾其仙矣!”乃沐浴,齐(10)三日而烹食

18、之,入咽(11)而死。其子视之, 曰:“吾闻得仙者必蜕(12)其骸(13),人为骸所累(14),故不得仙。今吾父蜕其骸矣,非死 也。”乃食其余,又死。于是同室之人(15)皆食之而死。(选自郁离子,作者刘基)注芝,灵芝。传说吃了可以成仙。采山,在山中打柴或采药。菌,蘑菇之 类。有的有毒。(4)盈箱,可以装满一箱。这是夸张。(5)九成,九层。(6)仙,成仙。(7) 分(*n),应得的命运。妄,胡乱。其,表示推测的助词,可要。(10)齐,同“斋”, 斋戒,行大礼前的洁身清心行为。沐浴也是为洁身。(11)入咽,吞下去。(12)蜕,虫类脱皮。 (13)骸,形骸,躯体。(13)累,牵累。(14)同室之人,

19、全家人。1 .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1)吾闻仙必有分一一(2)人求弗能得而吾得之一一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大意。(粤人)对他的妻子和孩子说:“这就是所说的神奇的灵芝,吃了它就可以成仙。”3.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C )A.这那么寓言写了粤人一家“得神芝一一食神芝一一终成仙”的故事。B.这那么寓言赞美了粤人追求理想、舍生忘死的精神。C.这那么寓言挖苦那种本来愚昧却自以为聪明且至死不悟的人。D.这那么寓言告诫年轻人要学习粤人之子抓住机会,实现理想。【参考译文】有个粤地的人在山中采药,得到(一个)有毒的蘑菇,它大得可以装满一个箱子,它 的叶子有九层,它的颜色像金子一样,它的

20、光芒向四面照射着。(他)把(蘑菇)拿回家, 对他的妻子和孩子说:“这就是传说的神奇灵芝,吃了它的人就能成仙。我听说成仙必然有 注定的缘分,(这样的缘分)老天是不会随便乱给的。别人祈求(成仙的机缘)求不到,而 我却得到了它,我能成仙了啊。”于是(他)就沐浴净身,斋戒了三天然后烹饪蘑菇并吃了 (它),刚吞下去就死了。他的儿子看见他,说:“我听说能成仙的人必定要解脱掉他的躯体肉身,人被躯体肉 身所牵累,所以才不能成仙。现在我的父亲是解脱掉了他的躯体肉身了,不是死去了。”(他 的儿子)就吃下了他剩下(的蘑菇),又死了。于是一家人都吃了蘑菇死了。(2005年辽宁锦州中考试题)晋王述初以家贫,求试宛陵令,

21、所受赠遗千数百条。王导戒之,答日:“足 自当止。”时人未之达也。其后屡居州郡,清洁绝伦,宅宇旧物不革于昔,始为当时 所叹。予尝读而笑之。夫所谓廉土者,唯贫而不改其节,故可贵也;今以缺乏而贪求, 既足而后止,尚可为廉乎?而史臣著Oil之,以为美谈,亦已陋。12矣。(选自浦南遗老集,作者王假设虚)注王述,字怀祖,晋朝的大官。求试宛陵令:求得宛陵县的县官。遗:此处读 wei o王导:当时的丞相。戒:劝告。足:富足。未之达:即未达之,不明白 他的品格。绝伦:超过一般人。叹:赞叹。节:节操。著:写。陋:没见识。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所受赠遗千数百条:予尝读而笑之: 2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

22、大意。王导戒之,答日:“足自当止。”王丞相(“王导”或“当时的丞相”)劝告他(或“王述”)。(他)回答说:“富裕之后自 然就不再受礼了。”3 .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D )A.作者认为穷而不贪才值得赞扬。8 .作者认为贪足之后才不贪,算不得廉洁,不值得赞扬。C.按照作者的观点王述的行为算不得廉洁。D.按照作者的观点王述的行为是值得赞叹的。【参考译文】山西的王述早期比拟穷,求了个宛陵县县令的官做,(在位)收受贿赂一千多起。当时 的丞相劝诫他(这样做不合适),他回答说:“捞够了自然就不捞了。”当时的人都不了解 他的品格。后来他经常调动做地方领导工作,清廉得超过一般人,不动产动产都用旧

23、的不换 (新的),这才被人们赞叹。我曾经读到这里而笑他。所谓清廉的人,穷也不会改变他的操 守,所以可贵;而他因为没钱而贪婪索取,捞够了后停止,这还能称为清廉么?但史臣记录 下来,把(它)作为令人称颂的事,真没见识啊。(2004年辽宁锦州中考试题)13 .【甲】文中因为刘备三顾茅庐,对诸葛亮有知遇之恩。【乙】文中因为晏子对越石 父“知而无礼” O14 .爱惜人才;遇到问题,善于沟通、解决;知错就改【参考译文】【乙】越石父是个贤才,正在囚禁之中。晏子外出,在路上遇到他,就解开乘车左边的 马,把他赎出来,用车拉回家。晏子没有向越石父告辞,就走进内室,过了好久没出来,越 石父就请求与晏子绝交。晏子大吃

24、一惊,匆忙整理好衣帽抱歉说:“我即使说不上善良宽厚, 也总算帮助您从困境中解脱出来,您为什么这么快就要求绝交呢? ”越石父说:“不是这样 的,我听说君子在不了解自己的人那里受到委屈而在了解自己的人面前意志就会得到伸张。 当我在囚禁之中,那些人不了解我。你既然已经受到感动而醒悟,把我赎买出来,这就是了 解我;了解我却不能以礼相待,还不如在囚禁之中”于是晏子就请他进屋待为贵宾。(2020辽宁锦州)【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

25、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 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 *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那么又请焉。故余虽 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锻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递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 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崎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悔然假设神人; 余那么端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假设人也。盖余之者且艰 假设此。(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仆始

26、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之”字、“无”字示仆者,仆虽 口不能言,心已默识。后有问此二字者,虽百十其试,而指之不差那么知仆宿昔之缘,已在 文字中矣。及五六岁,便学为诗。九岁谙识声韵.十五六,始知有进士,苦节读书。二十 己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脏.既壮而 肤革不丰盈,未老而齿发早衰白;督然如飞蝇垂珠在眸子中者,动以万数。盖以苦学力文 所致,自悲矣。(选自白居易与元九书)【注】仆:对自己的谦称。宿昔:以前。谙识:熟识。声韵:赋诗的声韵格律。 课:按照规定的内容和分量学习。遑(hudng):闲暇,空闲。月氐(zhl):老茧。 督(武。)然:眼睛昏花

27、的样子(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援疑质理援腰白玉之环 *腰及五六岁 及间又课诗间(2)选出以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皆以美于徐公B.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咨臣以当世之事 C.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欲有求于我也 D未老而齿发早衰白/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珊也*(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假设人也。仆虽口不能言,心已默识。(4)甲文中为什么要写同舍生的豪华生活?乙文中“口舌成疮,手肘成脏”这一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5)甲、乙两文都写了作者的求学经历,表达了他们哪种共同品质?并谈谈你从中获 得的启示。【参考答案】(1)此题主要考查点是

28、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 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 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句意: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句意:腰间系着白玉制成的环。腰:腰佩 句意:等到五六岁。及:等到句意:偶尔也学习做诗。间:偶尔(2)此题主要考查点是一词多义。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 后再解释词语。A.句意:因此有很多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都认为我比许公漂亮。.以: 因,因为/认为,以为。B.句意: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向我咨询当今的时事。之:皆为结构助词,译曲的”。C.句意:乳母抱着我在书屏下边玩/是想要有求于我。于:

29、介词,在/介词,向。D.句意:还未及年老却已经牙齿脱落头发变白/远远看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是琅 珊山。而:表转折,可是/表并列。应选:Bo(3)此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 是“增、册h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 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重点词有:以:因为足乐:足以快乐口体之奉:吃的穿的假设:比得上句意:因为内心 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比不上别人。重点词有:虽:虽然口: 口头上已: 已经 识:记住 句意:我虽然嘴上说不出来,(但是)心里已经默默地

30、记住了。(4)此题考查写作手法及作用。此题应结合“我” “绵袍敝衣”的境况和“以中有 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假设人也”的想法,从比照手法的作用来分析作答。此题应结合前 后文作者:对自己苦学的记叙和作者“盖以苦学力文所致”的总结来分析细节描写的作用。(5)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注意此题有两间,两文作者的共同品质可从“盖余 之勤且艰假设此”和“盖以苦学力文所致”两句中总结出来。第二问围绕二人的优秀品质,谈 出自己的体会即可。答案:(1)引腰佩等到偶尔(2) B(3)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比不上别人。我虽然嘴上说不出 来,(但是)心里已经默默地记住了。(4)甲文写同畲生的“豪华生

31、活”,与“我”的“编袍敝衣”形成鲜明比照,突出 “我”从读书中获得巨大快乐(或突出“我”求学的艰辛)。乙文“口舌成疮,手肘成 版”这一细节描写细腻生动地刻面出作者读书的勤奋刻苦程度。(5)表达了他们勤奋刻苦这一共同的优秀品质。启示:历来取得成功者,大都是用自 己刻苦努力换来的,我们青少年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应当像他们一样,勤奋刻苦 的学习文化知识,为将来走向社会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才奠定基础。【参考译文】【乙】我出生六七个月的时候,乳母抱着我在书屏下边玩,有人指着无字之字教给我。 我虽然嘴上说不出来,但是心里已经默默地记住了。后来有人拿这两个字问我,即使试验十 次百次,我都能准确地指出来。

32、那么我是生来就与文字有缘了。到五六岁,就学习做诗,九 岁通晓声韵,十五六岁开始知道考中进士的荣耀,就刻苦读书、二十岁以来,白天学习做赋, 夜里刻苦读书,间或也学习做诗,没有空闲时间睡眠休息。甚至于嘴和舌头都生疮,手和肘 都磨成茧。眸子里面总是一晃一晃的,好象飞着挂着珠,动不动就以万计。这大概是刻苦学 习奋力做诗造成的,自己感到很悲哀。(2019辽宁锦州)【甲】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 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假设市;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

33、朝廷。【乙】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 告,那么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 公曰:“是郭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雍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国语召公谏厉王止谤节选)【注释】弭(而):消除。章【注释】弭(而):消除。章阻塞。壅(yong):堵塞。彘(zhi):晋地名,在今山西省霍县。11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1)时时面间进(厉王虐 ( *【答案】(1)偶尔 (2)(2分)满一年期年之后 ( 国人谤王 (3)暴虐(残暴)12 .选出以下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

34、义相同的一项()(4)指责(2分)受任于败军之际 愿为市鞍马 假设无兴德之言 问今是何世*(4分)A.能谤讥于市朝B.门庭假设市C.乃不敢言D.于是国人莫敢出言【答案】A13.翻译文中的画线句子。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答案】 (1)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来朝见齐国。(2)国都的人没有感说话的,在路上碰见只用眼神示意。14 .【甲】文中邹忌以家比国,劝谏齐威王;【乙】文中召公用“,”(请 用原文语句作答)形象地说明广开言路的重要性。(2分)【答案】防民之口,甚于防川15 .【乙】文中周厉王的做法,带给你什么启示? (2分)【答案】 参考例如:我们要正确

35、认识自己的问题,并能虚心地接受别人的意见或建 议。【参考译文】【乙】周厉王暴虐,百姓纷纷指责他。召穆公对厉王说:“老百姓忍受不了暴政了!” 厉王听了勃然大怒,找到卫国的巫师,让卫巫去监视批评国王的人,按照卫巫的报告,就杀 掉批评国王的人。于是人们都不敢随便说话,路上相见,以目示意,不敢交谈。周厉王颇为得意,对召穆公说:“我能消除指责的言论,他们再也不敢吭声了!”召公 回答说:“你这样做是堵住人们的嘴。阻塞老百姓的嘴,好比阻塞河水。河道因堵塞而造成 决口,就会伤害很多人。倘使堵住老百姓的口,后果也将如此。周厉王不听,于是老百姓再也不敢公开发表言论指斥他。过了三年,人们终于把这个暴 君放逐到彘地去

36、了。(2018辽宁锦州)【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 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那么无法家 拂土,出那么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书日:“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 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节选自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注释】书:指尚书。其:指后唐庄宗李存勖。数十伶入困之,而身死 国灭:李存勖灭

37、梁以后,骄傲自满,宠信乐工、宦官,李嗣源谋反,李存勖中流矢而死,李 嗣源继皇帝位。16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1)行拂乱其所为(2)人恒过*(3)满招损*(4)谦得益.选出以下句中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2分)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入也/斯是陋室 B.所以动心忍性/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C.为天下笑/故不为苟得也 D.岂独伶人也哉/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13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1)人那么无法家拂士,出那么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2)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14 .围绕“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话题,【甲】文提出了“ 的观点,而【乙】文中的“, ”也印证了【甲】

38、 文中的这个观点。(2分)15 .【乙】文中哪句话说明了要防微杜渐的道理? (2分)【参考答案】11 . (1)违反、阻挠过失,这里是错误的意思损失(损害)(4)益处12 . D(解析】A.是:这/判断动词。B所以:用的方法/的原因。C为:被/ 做,干。D.独:均为“唯独”的意思。13 .(1)国内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 家往往会灭亡。(2)全天下的英雄好汉,没有谁能够跟他竞争。14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15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或者“夫病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国于所福”) 【参考译文】【乙】尚书上说:“自满招来损害,谦虚得

39、到好处。”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 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因此,当庄宗强盛的时候,普天下的豪杰,都 不能跟他抗争;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就自己丧命,国家灭亡,被天下人 讥笑。可见祸患常常是由微小的事情积累而成的,聪明勇敢的人反而常被所溺爱的人或事困 扰,难道只有宠爱伶人才会这样吗?(2017辽宁锦州)【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 石害于水中,竞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钳,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日:“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径i),岂能为暴涨携 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

40、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众服为确 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日:“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 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那么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乙】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 不谓善。括母问奢其嵌,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假设必将之, 破赵军者必括也。”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

41、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 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杀赵括。括军败,数 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11.解释加点的字词。(2分)(1)山门圮于河(2)然那么天下之事 (3)尝与其父奢言兵事*(4)秦悉坑之12.以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顶是 ()(2分)A.二石兽并沉焉/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 B.寻十余里/未果,寻病终 C.然不谓善/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D.而绝其粮道/哀转久绝 13 .翻译丈中画线句子。(4分)(1)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2)使赵不将括即已,假设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14 .对于河中右兽

42、,【甲】文中寺僧“求之下流”,讲学家认为应“求之地中作者 通过他们的错误,告诉读者什么道理?请你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乙】文中赵括最终兵败 身死,葬送了赵国军队,请你用一个相关的成语概括他失败的根本原因。(2分)15 .请根据【甲】【乙】两文中讲学家和赵奢所说的话,分别概括他们是怎样的人。(2 分)【参考答案】11 . (1)倒塌(既然)这样,那么(3)曾经(4)坑杀,活埋12 . A【解析】A项的“并”都是“一起”的意思。B项第一个“寻”是寻找”:的意 思:第二个“寻”是“不久”的意思。C项第一个“然”是“然而”的意思,第二个“然” 是“这样”的意思。D项第一个“绝”是“断鲍”的意思,第二个

43、“绝”是“消失”的意思。13 .(1)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涨的河水带走呢? 假使赵国不让赵括做将军也就算了,如果一定要他担任将军,打败赵国军队的人一定是 赵括。14 然那么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纸上谈兵。15 .讲学家:一知半解、好为人师、自高自大、自以为是。赵奢:行事谨慎,以国家利 益为重,有预见性。【参考译文】【乙】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论战谈略,自以为天下人没有能比得上他的。有一次与他 父亲谈战阵布设之道,赵奢也难不倒他,但是也并不因此就认为他懂兵法。赵括的母亲询问 其中原因,赵奢说:“战争,是关系将士生死存亡的大事,而括儿竟说得

44、如此轻松容易。将 来赵国不用括儿为将那么已,如果真用了他,使赵国惨败的,一定是他了。”赵括一取得了廉颇的职权,就立刻全盘更改法令,调动官吏。秦国大将白起得到情报, 运用奇兵巧计,假装战败退走,却由背后偷袭赵军的辎重及补给路线,把赵国的军队截断为 两局部,赵军军心浮动。经过四十几天后,赵军饥饿难忍,赵括就出动精兵亲自与秦军硬拼, 秦军射死赵括。赵括的军队大败,几十万大军投降了秦军,秦军把他们全部活埋了。(2016辽宁锦州)【甲】 桃花源记(节选)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假设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 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

45、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 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 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缺乏为外人道也J【乙】 小国寡民(选自道德经)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 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 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12.解释加点的字词。(4分)(1

46、)豁然开朗 (2)阡陌交通 (3)使民重死而不远徙(4)虽有甲兵 13.翻译文中划线句子。(4分)(1)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假设有光。(2)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14.【甲】【乙】两文的作者从相似的角度分别对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国”展开了想象,请根据【甲】【乙】原文完成下表。(4分)【甲】设酒杀鸡作食屋舍俨然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乙】美其服【参考答案】(4分)(1)开阔的样子互相通达(3)迁徙(4)铠甲12. (4分)(1)桃林的尽头正是溪水的发源地,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或根据语文版教师用书)(2)相邻国家互相看得见,鸡鸣狗叫的声音相互听得见,(但)人民直到老死也不相互往来。(意思对即可)(4分)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甘其食安其居乐其俗【参考译文】【乙】一个国家,疆域不要太大,人口要少。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却并不使用;使 老百姓重视自己的生命,也不会背井离乡,迁徙远方。即使有船和车子,也没有地方要乘坐 它,即使有铠甲和兵器,也没有地方要陈放它。让百姓回到结绳记事的时代。国富民强到了 鼎盛时代。使百姓吃得香甜,穿的漂亮,住的舒适,过得快乐。国与国之间互相望得见,鸡 犬的叫声都可以听得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