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抚顺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9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抚顺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9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辽宁抚顺历年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截至2020年)【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那么无法家 拂士,出那么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贞观十二年,太宗谓侍臣日:“朕读书见前王善事,皆力行而不倦。其所任用公 辈数人,诚以为贤。然致理比于三、五之代,犹为不逮,何也? ”魏徵对日:“今四夷宾服天下无事诚旷古所未有。然自古帝王初即位者,皆欲励精为政, 比迹于尧、舜;及其安乐也,那么骄奢放逸,莫能终其善。人臣初见任用者,
2、皆欲匡主济时, 追纵于稷、契;及其富贵也,那么思苟全官爵,莫能尽其忠节。假设使君臣常无懈怠,各保其终, 那么天下无忧不理,自可超迈前古也。”太宗日:“诚如卿言。”9.选出以下各句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其所任用公辈数人 B.必先苦其心志莫能尽其忠节 C.然后能改 然自古帝王初即位者 D.征于色 比迹于尧、舜 10 .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2)朕读书见前王善事,皆力行而不倦。1L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今四夷宾服天下无事诚旷古所未有12.阅读选文,回答以下问题。(3分)(1)请分别从君臣两个角度,概括
3、出【乙】中魏徵认为唐太宗功业仍不及三皇五帝的 原因。(2分)(2)魏徵的看法印证【甲】中“ ” 一句。(1分)【参考答案】(1)此题考查一词多义。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能 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注意题干中的提示,“意义”指字词的含义,“用法”指词 的变用,哪一点相似都可以。结合自己对虚词的积累,根据语境判断,进行比拟,得出答案。A.任务/任用;B.都是代词,指代他;C.这样/然而;D.在/和。应选:Bo范仲淹私下告诉他说:“本朝从祖宗开始,未曾轻易处死臣下。这是一种美德,怎么可以轻 易地破坏呢?假如皇上做惯这种事,将来恐怕我们的性命也不可保了。”(2014辽宁
4、抚顺)甲(邹忌)于是入朝见威土,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关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 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乙】秦昭王闻孟尝君贤,乃先使泾阳君为质于齐,以求见孟尝君。孟尝君将入秦, 宾客莫欲其行,谏,不听。苏代谓日:“今旦代从外来,见木禺人与土禺人相与语。木禺 人日:天雨,子将败矣。土禺人日:我生于土,败那么归土。今天雨,流子而行,未 知所止息也。今秦,虎狼之国也,而君欲往,如有不得还,君得无为土禺人所笑乎? ”孟 尝君乃止。注孟尝君:齐国的王族,姓田名文。其父田婴,是齐威王的小
5、儿子。泾阳君:秦 昭王的弟弟。禺:通“偶”。流子而行:把你冲走了。11、选出以下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2分) ()A、皆以美于徐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王之蔽甚矣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C、今秦,虎狼之国也策之不以其道 D、见木禺人与土禺人相与语相与步于中庭 12、将【甲】【乙】两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2)君得无为土禺人所笑乎?13、概括【乙】文的主要内容。(2分)14、【甲】文中的邹忌和【乙】文中的苏代能成功进谏的原因是什么? (2分)【参考答案】11、D12、(1)(邹忌)于是上朝拜见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
6、美。(2分)(2)您不是要被土偶人讥笑吗? (2分)13、苏代成功阻止孟尝君人秦。14、委婉劝谏,易于被对方接受。【参考译文】【乙】秦昭王听说孟尝君贤能,就先派泾阳君到齐国作人质,来请求拜见孟尝君。孟尝 君就准备去秦国,而宾客们都不想让他去,规劝他,他不听从。苏代对他说:“今天早上我 从外面来,见到一个木偶人与一个土偶人在一起谈话。木偶人说:天一下雨,你就要坍毁 了。 土偶人说:我是由泥土生成的,即使坍毁,也归回到泥土里。假设天真的下起雨来, 水流冲着你跑,不知道你会被冲到什么地方去。当今的秦国,是个如虎似狼的国家,而您 执意前往,如果一旦回不来,您恐怕会被土偶人嘲笑吧? ”孟尝君就作罢了。(
7、2013辽宁抚顺)【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心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哉。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 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乙】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谨烽燧,严 斥垠,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丰犒而优游之,所以养其力;小胜益急,小挫 益厉,所以养其气;用人不尽其所欲,所以养其心,故土常蓄其怒、怀其欲而不尽,怒不尽 那么有余勇,欲不尽那么有余贪。故虽并天下,而士不
8、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 不养其心,一战而胜,不可用矣。【注释】烽燧:报警的烽火,白天称燧,晚上称烽。斥堪(hbu):原指探望敌情的 土堡,这里指瞭望。犒(kdo):犒赏。殆:通“怠”,懈怠。11.解释选文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I)望其旗縻()(2)用人不尽其所欲() 12.选出以下各句中加点的诃意思或用法瓶包的一项()(2分1 A.公与之乘凡战之道 B.武虽并天下公问其我 C.既克既胜养其心D.登轼而望之而士不厌兵13 .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译文:(2)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译文:14 .【乙】文中哪一句与【甲】
9、文的“夫战,勇气也”表达的是相同的战略思想? (2 分)答:【参考答案】15 .倒下(1分) 想要(1分)16 . C (2 分)17 . (1)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衰弱了,第三次面鼓士气就枯 竭了(2分)。(2)这就是黄帝打了七十场仗而士兵仍不懈患的原因(2分)。18 .既战养其气(2分)【参考译文】【乙】大凡作战的方法(是这样的):还没有作战的时候要蓄养军队的作战物资,即将 作战的时候要蓄养军队的战斗力,已经作战的时候要保持军队的士气,已经取得胜利之后要 保持不骄傲不气馁的斗志。小心地做好报警工作,严格地做好守望工作,使农民能放心地耕 种土地,是蓄养军队的作战物资的方法
10、,重重地犒赏士兵,使他们平时能闲暇算得,是蓄养 军队的战斗力的方法;取得小胜利后更加急切地希望取得大的胜利,遇到小失败后更加激励 自己,这是保持军队的士气的方法;用人时不让他干完他所想要干的事,这是保持军队斗志 的方法。因此,士兵经常充满斗志,怀抱着欲望而又不完全得到满足。斗志不消息就有更多 的勇气,愿望没有全部实现就有更多的贪心。因此,即使打遍天下,士兵也不会讨厌打仗, 这就是为什么黄帝打了七十仗士兵并不疲乏的原因。不培养士兵旺盛的斗志,即使仗一打就 打胜了,这支军队也不能再打仗了。(2012辽宁抚顺)(2)此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 的整体意思,
11、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 到达词达句顺。句中重点词有:困于心,心中有困苦。衡于虑,思虑堵塞。衡,同“横”,梗塞,指 不顺。作,奋起,指有所作为。句意为: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句中重点词有:见,发现。行,亲自去做。句意为:我在读书时发现前朝帝王做过的 善事,都能身体力行而不知疲倦。(3)此题主要考查考生能否正确把握朗读节奏并准确断句。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 以句意和语法作为是划分依据。一般句首发语词需要停顿,主谓之间需要停顿,并列短语之 间也需要停顿。需要结合句意和句式来判断。句意为:现在少数民族臣服,天下太平无事, 确实是自古以来都
12、没有过的盛事。根据句意,句子断为:今四夷宾服/天下无事/诚旷古所未 有(4)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主旨的把握。“历代的帝王刚刚即位的时候,都励精图治,勤于政务,以尧、舜为楷模,可是等到 天下太平了,就开始放纵自己,骄奢淫逸,没有谁做到善终”,君主待国家太平时就骄奢放 纵;“及其富贵也,那么思苟全官爵,莫能尽其忠节”,臣子待富贵显达时就思考保全官位。魏征所说的意思是,历代帝王即位都能励精图治,有忧患意识,而一旦天下太平了, 就开始放纵自己,骄奢淫逸,最终不得善终,做大臣的亦是如此。这与甲文中的“然后知生 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的观点一致。答案:(1) B(2)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
13、为。我在读书时发现前朝帝王做过的善事,都能身体力行而不知疲倦。(3)今四夷宾服/天下无事/诚旷古所未有(4)君主待国家太平时就骄奢放纵;臣子待富贵显达时就思考保全官位。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点评】“之”的用法:旁人皆为之感怆(之:代词)吾欲之南海,何如?(之:往,到去)与民同游观之乐(之: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之:补充音节)孔子云:“何陋之有? ”(之:宾语前置的标志)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参考译文】【甲】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 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
14、使他资财缺乏,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 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有的能力。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 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被人们所了解。在国 内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土,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国家常常会 灭亡。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忧愁患害使人生存开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乙】贞观十二年,唐太宗对侍臣说我通过读书,发现以前的君王做善事,都身体 力行,不知疲倦。他们所任用的大臣,也都很贤德,然而和三皇五帝的时代相比,还是无法 企及,为什么呢? ”魏徵回
15、答说:“现在少数民族臣服,天下太平无事,确实是自古以来都没有过的盛事。 然而,历代的帝王刚刚即位的时候,都励精图治,勤于政务,以尧、舜为楷模,可是等到天 下太平了,就开始放纵自己,骄奢淫逸,没有谁做到善终。至于臣子,在开始被任用时,都 怀有匡扶君主、济世救民的宏愿,追慕古代良臣稷、契的风范。等到他们荣华富贵了,就开 始处心积虑地盘算如何才能保住乌纱,苟全性命,没有谁能够做到尽忠职守。如果君臣双方 都能不懈怠,铭记善终的道理,那么就可以无为而治,天下无忧了,这样做的话,自然可以 超越古唐太宗说:“正如你所说。”(2020辽宁抚顺)(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
16、颓也。先 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 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那么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乙】吴起治西河之外王错谓之于魏武侯武侯使人召之。吴起至于岸门,止车而 休,望西河,泣数行而下。其仆谓之日:“窃观公之志,视舍天下假设舍屣。今去西河而泣, 何也? ”吴起雪泣而应之日:“子弗识也。君诚知我,而使我毕能,秦必可亡,而西河 可以王.今君听谗人之议,而不知我,西河之为秦也不久矣,魏国从此削矣。”吴起果去 魏入荆,而西河毕入秦。魏日以削,秦日益大。此吴起之所以先见而泣也。(选自吕氏春秋)【注】西河:魏郡名。王错:人名。谙(zen):诬陷。岸门
17、:地名。雪: 擦拭。识:知。毕:尽,用完。西河可以王:指魏可以凭借西河成就王业。(1)选出以下各句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A.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此吴起之所以先见而泣也 B.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吴起至于岸门 C.愿陛下亲之信之今君听谗人之议D.可计日而待也魏日以削 (2)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此悉贞良死节之臣。窃观公之志,视舍天下假设舍屣。(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吴起治西河之外王错谓之于魏武侯武侯使人召之。(4)甲文中先帝“叹息痛恨于桓、灵”,乙文中吴起“望西河,泣数行而下请分 别说明其中的原因。【甲】。(用原文回答)【乙】o (请概括回答)【参考答案】(1)此
18、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对文言词语 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做好积累,联系词意和例句进行归纳整理。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 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A.均为“的原因”的意思;B.于:对/于:到;C.之:代词,他们,指那些贤臣/之:结构助词,的;D.日:日子/日:一天天;应选:Ao(2)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 方法是“增、册人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 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 分补充完
19、整。重点词:悉,都。死节,能够以死报国。句意:这些人都是忠贞老实、能够以死报国 的忠臣。重点词:志,志向。假设,像。句意:我私下观察您的志向,您把放弃天下看得像丢弃 一只鞋子一样。(3)此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 把句子割裂开。句意为:吴起治理西河之外,王错向魏武侯进谗言,武侯使人召回吴起。故 句子断为:吴起治西河之外/王错谙之于魏武侯武侯/使人召之。(4)此题考查比拟阅读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具体内容分 析。【甲】“每与臣论此事”中的“此事”指的是“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根据此句回答即可。【乙】根据仆人问吴起哭
20、泣的原因,根据吴起回答的两点内容回答即可。 答案:(1) A;(2)这些人都是忠贞老实、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我私下观察您的志向,您把放 弃天下看得像丢弃一只鞋子一样。(3)吴起治西河之外/王错谐之于魏武侯武侯/使人召之。(4)亲小人,远贤臣魏武侯听信谗言,使自己无法施展才能;预见西河不久会归秦国, 魏国日渐削弱。【参考译文】【乙】吴起治理西河之外,王错向魏武侯进谗言,武侯使人召回吴起。吴起到了岸门, 停车回望西河,泣泪数行而下。其仆人对吴起说:“我私下观察您的心意,视放弃天下假设丢 弃一只鞋子,今日离开西河却哭了,这是为何? ”吴起擦拭着眼泪回答他说:“你不懂。君 王相信我而使我尽我所能治理西
21、河,西河可以称王。如今君王听信谗言不再相信我了,那么 西河被秦国取得的日子就不远了,魏国从此削弱了。”吴起果然离开魏国入楚国。不久,西 河全部归入秦国,秦国日益强大起来。(2019辽宁抚顺)【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 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官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 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 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假设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22、。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 于朝廷。(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靖郭君将城薛,客多以谏。靖郭君谓谒者无为客通。齐人有请者日臣请三 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请烹。”靖郭君因见之。客趋而进日:“海大鱼。”因反走。君日: “客有于此。”客日:“鄙臣不敢以死为戏。”君日:“亡,更言之。”对日:“君不闻 大鱼乎?网不能止,钩不能牵,荡而失水,那么蟋蚁得意焉。今夫齐,亦君之水也。君长有齐 阴,奚以薛为?失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之无益也。”君日:“善。”乃辍城薛。(选自战国策)9.【注释】城:修筑城墙。谒者:主管传达通报的小吏。亡:不。这里指(我)不 怪罪你。阴:通“荫”,庇护。选出以下各项中
23、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3分)A.A.B.C.D.皆以美于徐公闻寡人之耳者 .虽欲言,无可进者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客有于此君不闻大鱼乎 *虽隆薛之城到于天靖郭君谓谒者无为客通.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2)鄙臣不敢以死为戏。10 .【甲】文中齐王强国的原因有哪些? (2分)11 .邹忌和齐客分别是针对什么问题劝谏的?他们共同采用了怎样的劝谏方式?(3分) 【参考答案】9 . C【解析】A.于:比/在;B闻:使听说/听说。C.虽:均为“即使”的意思。 D谓:叫作/告诉。10 .(1)儿个月以后,还偶尔有人来进谏:(2)我不敢用性命来开玩笑。11
24、.齐王是一个贤明的君主,善于纳谏;国内有善于劝谏的大臣。12 .邹忌是针对“王之蔽甚矣”劝谏的;齐客是针对“靖郭君将城薛”劝谏的;都是委 婉劝说。【参考译文】【乙】靖郭君田婴准备在封地薛修筑城防工事,(因为会引起齐王猜疑)不少门客去谏 阻他。田婴于是吩咐传达人员:“不要为劝谏的门客通报有个门客请求谒见田婴,(他 保证)说:“我只说三个字就走,多一个字,我愿意领受烹杀之刑。”田婴于是接见他。那 门客小步快走到他跟前,说:“海大鱼。”然后转身就走。田婴赶忙说:“这位门客请留下 来!”那门客说:“我可不敢拿性命当儿戏!”田婴说:“没有(超过三个字就受烹刑的那 回事),再说下去J客人(这才)回答道:“
25、你没听说过海里的大鱼吗?鱼网钓钩对它无 能为力,摇荡而离开了水,那么螃蚁也能随意摆布它。(以此相比,)齐国也就如同殿下的 水,如果你永远拥有齐国的庇护,要了薛地有什么用呢?而你如果失去了齐国,即使将 薛邑的城墙筑得跟天一样高,还是没有用啊。”田婴称赞说:“对。”于是停止了筑城的事。(2018辽宁抚顺)【甲】山不在高,有仙那么名。水不在深,有龙那么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 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有屋数间,有田数亩,用盆为池,以瓮为牖,墙高于肩,室大于斗,布被暖余, 藜蕾饱后
26、,气吐胸中,充塞宇宙。笔落人间,辉映琼玖。人能知止,以退为茂。我自 不出,何退之有?心无妄想,足无妄走,人无妄交,物无妄受。炎炎论之,甘处其陋。绰 绰言之,无出其右。羲轩之书,未尝去手。尧舜之谈,未尝离口。谭中和天,同乐易 友,吟自在诗,饮欢喜酒。(选自小窗幽记)【注释】牖(y6u):窗户。藜蕾(lihu。):泛指粗劣的粮食。琼玖:美玉。退: 隐退。炎炎论之:(如果)以华美而论。绰绰言之:(如果)以旷达面论。羲轩之书: 指上古时期的书。谭中和天:谈论的是儒家的中和之道。9.解释以下语句中的加点词语。(2分)(1)谈笑有鸿儒 (2)用盆为池 10 .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
27、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我自不出,何退之有?11 .选出以下选项中不能表现陋室之陋的一项 ()(2分)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B.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C.用盆为池,以瓮为牖。D.墙高于肩,室大于斗。12.【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 的节操、志趣;在语言方面,两文文辞精练,多用四字短句,并且,读来朗朗上口。(2分) 【参考答案】9. (1)博学的人当作,作为10. (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2)我自己不出仕,又何言隐退呢?11. B12. 高洁傲岸、安贫乐道用韵(押韵)【参考译文】【乙】有屋几间,有田几亩,用盆作为水池,用破瓮做窗户。
28、墙高于肩膀,房间比斗大 些。布被暖和之余,粗茶淡饭吃饱以后,吐出胸中浊气,充填宇宙。笔下写人间,辉映美玉。 人能够知道停止,以退为好。可我自己不出去,有什么要退的?心中没有非分之想,脚没有 走错地方,人结交朋友要有所区别,东西不无理由的接受。进而说之,甘愿处身在简陋中; 往大了讲,无人能够相比。伏羲和皇帝的书,未曾离手;尧和舜说的话,未曾离口。谈论的 是儒家的中和之道,和朋友们一同快乐。在一起吟诵自由自在的诗,喝欢欢喜喜的酒。(2017辽宁抚顺)【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劣, 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
29、值倾覆,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乙】蜀刘禅时,南中诸郡叛,诸葛亮征之,孟获为南夷所服,七战七擒,曰:“公, 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国朝淳化中,李顺乱蜀,招安使雷有终遣辛怡显使于南诏,至姚州,其节度使赵公美以 书来迎,云:“当增明泸水,昔诸葛武侯戒曰:”非贡献征讨,不得辄流此水;假设必欲过, 须致祭,然后登舟J今遣本部军将责金龙二条、金钱二千文并设酒脯,请先祭享而渡。” 乃知南夷心服,虽千年如初。呜呼,可谓贤矣!注:孟获:三国时期,南中一带少数民族的首领,曾起兵反叛蜀汉。南夷:古代的少数 民族。国朝淳化中:宋太宗淳化年间。贲:赏赐,给予。A.苟全性命于乱世B.假设
30、必欲过,须致祭C.孟获为南夷所服D.三顾臣于草庐之中9、选出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李顺乱蜀人恒过,然后能改。缺乏为外人道也招安使雷有终遣辛怡显使于南诏10、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2)乃知南夷心服,虽千年如初。11、请用两个四字短语分别概括甲、乙选文中与诸葛亮有关的故事。2分12、甲、乙两文在叙事中饱含感情,从甲文中,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对先帝的();阅读乙文,可知南夷对诸葛亮的()之情。2分【参考答案】9、D10、1)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2)才知道南夷(对 诸葛亮)真心服气,即使过了千年
31、依然像当初一样(对他敬佩)。11、三顾茅庐,七擒孟获12、感激(忠心耿耿),敬佩。【参考译文】【乙】三国蜀汉后主刘禅时,南中地区各郡反叛,丞相诸葛亮率军征讨,反叛首领为当 地人所佩服的孟获,和诸葛亮打了七次仗,被擒获七次,最后心悦诚服地说先生真是有 天助之威,南中之人再也不敢反叛朝廷了。”我大宋朝太宗淳化年间,李顺在蜀地反叛朝廷,招安使雷有终派遣嘉州(今四川乐山一 带)士人怡显出使到南诏(今云南大理一带),到了姚州(今云南大姚),当地节度使赵公 美捧着国书出来迎接,他对辛怡说去南诏的路上有条河叫泸水,蜀汉时武侯诸葛亮先生 告诫说如果不是进贡或征讨,就不能渡过这条河;假如一定要过,就必须祭祀,然
32、后才 可以登舟过河。现在,我已派本部将士带金龙二条,金钱二千文并摆下酒肉,请求先祭祀 之后再渡河。”由此可见,南夷对诸葛亮心悦诚服,即使是千年之后也仍然和当初一样。唉, 诸葛亮可以称得上是英明啊!(2016辽宁抚顺)【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J对日:“小惠曹刿(3张)未彳扁,民弗从也。”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J对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那么请从J【乙】齐桓公伐鲁。鲁人不敢
33、轻战,去鲁国五十里而封之,鲁请比关内侯以听, 桓公许之。曹刿谓鲁庄公日:“听臣之言,国必广大,身必安乐;不听臣之言,国必灭亡, 身必危辱。”庄公日:“请从J于是明日将盟,庄公与曹刿皆怀剑至于坛上。庄公左搏桓公,右抽剑以自承,日:“鲁 国去境数百里。今去境五十里,亦无生矣。钧其死也,戳于君前J管仲、鲍叔进,曹刿按 剑当两陛之间,日:“且二君将改图,毋或进者! ”庄公日:“封于汶那么可,不那么请死。”管 仲日:“以地卫君,非以君卫地,君其许之!”乃遂封于汶南,与之盟。)(2 分)【注】国:都城。封:封土为界。鲁请比关内侯以听:;鲁国请求像齐国封邑大 臣一样服从齐国,即做齐国的附属国。比,比照。关,
34、国家的关隘。自承:把剑冲着自己。 陛:殿或坛的台阶。10、选出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A、B、C、D.又何问焉 战那么请从 可以一战 必以分人曹刿按剑当两陛之间 庄公日:“请从J 以地卫君,非以君卫地 身必安乐11、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于是明日将盟,庄公与曹刿皆怀剑至于坛上。12、从甲文可知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2分)13、从甲、乙两文中,可以看出鲁庄公是一个怎样的人? (2分) 【参考答案】10、D11、(1)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按照实情去处理。 (2)于是 第二天将要盟会时,庄公与曹
35、刿都怀揣着剑到了盟会的土坛上。12、取信于民13、目光短浅、勇敢无畏、善于纳谏。(每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参考译文】齐桓公攻打鲁国冒。鲁国人不敢轻率作战,离鲁国都城五十里封土为界。鲁国请求象齐 国的封邑大臣一样服从齐国,桓公容许了。曹翔对鲁庄公说;“您是愿意死而又死呢,还是 愿意生而又生?”庄公说;“你说的是什幺意思呢?”曹翔说:“您听从我的话,国土必定广 大,您自身必定安乐,这就是生而又生,假设不听从我的话,国家必定灭亡,您自身必定遭到 危险耻辱,这就是死而又死。”庄公说;“我愿意听从你的话。”于是第二天将要盟会时, 庄公与曹翔都怀揣着剑到了盟会的土坛上。庄公左手抓住桓公,右手抽出剑来指向
36、自己,说: “鲁国都城本来离边境儿百里。如今离边境只有五十里,反正也无法生存了。削减领土不能 生存与跟你拼命同样是死,让我死在您而前。”管仲、鲍叔要上去,曹翔手接着剑站在两阶 之上说。“两位君主将另作商量,谁都不许上去。”庄公说:“在汶水封土为界就可以,不 然的话就请求一死。”管仲对桓公说:“是用领土保卫君主,不是用君主保卫领土。您还是 容许了吧!”于是终于在汶水之南封土为界,跟鲁国订立丁盟约。(2015辽宁抚顺)【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 之高那么忧其民;处江湖之远那么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那么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 下之忧而忧,后天
37、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劫盗张海将过高邮,知军晁仲约度不能御,谕军中富民,出金帛牛酒迎劳之。 事闻,朝廷大怒,富弼议欲诛仲约。仲淹曰郡县兵械足以战守,遇故不御,而反赂之, 法在必诛。今高邮无兵与械,且小民之情,醵譬出财物而免于杀掠,必喜。戮之,非法意 也。”仁宗乃释之。粥愠曰:“方欲拳法,而多方阻挠,何以整众? ”仲淹密告之曰:“祖 宗以来,未尝轻杀臣下。此盛德事,奈何欲轻坏之?他日手滑,恐吾辈亦未可保。”【注释】晁仲约:人名,地方官员。富弼:人名,朝中官员。醵(ju):泛指聚敛(钱财)。手滑:任意放手行事。11 .请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2分)(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38、2)弼愠曰*12 .选出以下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2分)A.或异二者之为 或遇其叱咄B.吾谁与归 朝而往,暮而归 C.郡县兵械足以战守缺乏为外人道也 D未尝轻杀臣下尝趋百里外 13 .将选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方欲举法,而多方阻挠,何以整众?14 .从【甲】【乙】两文中可以看出范仲淹是一个怎样的人? (2分)【参考答案】11. (1)探求;(2)生气、发怒【解析】此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这两道题都与现代汉语的意义接近,不属于特 殊用法,直接翻译即可。12. D【解析】此题考查一词多义的用法。A项中第一个 意为“或者”;第二个意
39、为“有时”; B项中第一个意为“归依第二个意为“回家”;C项中第一个意为“充足”;第二个意 为“值得”;D项中都是“曾经”的意思。13. 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我正想执法行刑,却受到多方 面阻扰,(将来)凭什么整治部下?【解析】此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第句的翻译点为“以”字,第句的翻译 点为“举”、“何以整众? ”,有一个特殊句式一一倒装句。14。忧国忧民,有旷达胸襟,有远大的政治抱负;深谋远虑(或有政治才能)。【解析】此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甲段突出的是范仲淹的抱负与胸襟,乙段突出的是 范仲淹的政治才干。【参考译文】宋朝时强盗张海带着大批人马快要到高邮了,知军(统理府州的军事长官)晁仲约预料 无法抵御,就昭示当地富有的人,要他们捐出金钱、牛羊、酒菜去欢迎慰劳贼兵。事情传开 以后,朝廷非常愤怒,富弼提议处死晁仲约。范仲淹说:“郡县的兵力足以应战或防守,遭 遇贼兵不抵御,反而去贿赂,在法理上知军必须处死。但是当时实际情况是高邮兵力缺乏, 根本没有方法抵抗或者防守,而且百姓的常情,只要捐出金钱食物,可以防止杀戮抢劫,一 定很高兴。这种情况下杀死知军不是立法的本意。”仁宗听后,接受范仲淹的意见,放过了 知军。富弼生气地说:“我正想执法行刑,却受到多方面阻挠,(将来)凭什么整治部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