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见习》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见习》课程教学大纲.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教育见习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Education Apprenticeship课程代码CLLE1018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授课对象汉语言文学(师范)学分1学分学时12主讲教师实习学校指导教师修订日期2018年3月15日指定教材无指定教材一、课程性质教育见习是中文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具有教师教育特性的综合 实践性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教书育人的能力和对中等教 育教学工作的适应,并为以后独立从事教师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二、课程目标主要采用集中去中学听课的方式,使师范生将所学的语文专业基础知识、教 育学心理学知识和基本技能,与中等教育教学工作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 了解中
2、学语文教育现状及中学生的特点,培养良好的师德修养和人文情怀,热爱 语文教育事业的理想和信念以及从事中学语文教学教育工作的能力,不断探索教 育规律,总结课程改革经验,形成自我发展意识、创新意识及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发现问题的意识,增强对中等教育事业的适应性。本课程的分目标如下:分目标1: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认真观摩见习学校教师的教 育教学示范并虚心请教。尊重和关爱每一位中学生,认真观察中学生的特点,感 受中学语文教学实际状况,逐渐培养对语文教学工作的认同感。分目标2:通过教育见习,受到深刻的专业思想教育,树立献身教育事业的 理想和信念,强化对中等教育事业的适应性;树立创新意识、终身学习与专
3、业发 展的意识和能力;以德立人,提高职业素养和人文底蕴。分目标3:能将所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及现代教育 技术等理论知识进行合理整合,与中学语文教学实践进行对照,加速理论知识向语文教学实践能力的过渡,加强对中学语文教学特点及教学环节的认识;初步培 养自己的教材研读能力、教案设计能力、组织课堂教学能力、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能力及文献检索能力等。分目标4:通过师生研讨、生生研讨和撰写反思报告,在教育见习过程中 和教育见习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学会整合语文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多 重互动关系,学会在日常语文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自己组织课 堂教学的能力、反思合作能力及初步
4、的科研能力等。每人至少完成四篇反思报告。表1 :毕业要求、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 目标对应关系说明维度二级 指标1践 行 师 德1-1师 德规 范1-1-1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德 树人,培育“四有”好老师。1-1-2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 范,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 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 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分目标11 .见习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必须遵守中 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为人师 表,这对于培养有道德情操的好老师具有 支撑作用。2 .在观摩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会观 察、研究中学生的身心特点,体会中学语 文教师工作的特点,加深自
5、己对语文教育 事业的热爱之情,形成职业认同感和对语 文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念。3见习过程中,与学生相处时,需要尊重 中学生人格。1-2教 育 情 怀1-2-1热爱教育事业,具有从 教意愿,认同语文教师工作的 意义和专业性,具有强烈的教 育使命感和责任感。1-2-2具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 神,尊重学生人格,热爱学生, 热爱语文教学和语文教育事 业。分目标1分目标2分目标32学 会 教 学2-1 学 科 素养2-1-1掌握语文教学的基本知 识、基本原理和技能,理解汉 语言文学专业的知识体系的 基本思想和方法。2-1-2 了解语文教学与其他学 科的联系,了解语文教学论等 课程与教师教育实践的联系, 对学习
6、科学相关知识有一定 的了解。分目标21 .教育见习是以前面所学的教育学、 心理学理论、语文教学论等课程为基础, 让师范生在真实情境中体验语文教育教 学工作的课程,不仅可以验证和优化以前 所学,还可以为师范生成为真正独立的语 文教师打下良好基础。2 .语文教学工作,要求见习生结合语文 课程标准和中学生的身心特征,学习和评 价语文课堂教学,这是促进学生语文教学 基本技能和语文教育研究能力的重要环 节,这对于培养具有扎实学识和教育情怀 的语文教师具有重要作用。2-2 教 学 能 力2-2-1在观摩语文教育实践过 程中,能够对照语文课程标准 要求,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和 认知特点,运用语文学科专业 知识
7、、教育理论知识等,逐步 熟悉语文教学的设计、实施和 评价等工作,获得一定的教学 体验。2-2-2逐步培养语文教学的基 本技能,具有初步的语文教学 能力、课堂评价能力和一定的 教学研究能力。分目标1分目标23 学 会 育 人3-1 班 级 指 导3-1-1通过观摩中学语文教学 工作过程,了解“互联网+” 时代班级指导的原则与方法 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3-1-2体验中学语文教师如何 在教学过程中,对全班学生进 行人文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分目标1分目标31 .通过见习,师范生可以初步了解当前中 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喜好,从而为将来做好 中学生的引导和教育提供支持。2 .通过见习,可加深对语文课程性质的
8、 理解,充分理会中学语文教学教材中的育 人因素、美育因素,科学实施人文教育及 审美教育。3-2 综 合 育 人3-2-1 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 养成教育规律。3-2-2理解语文学科人文教育 价值,学习语文教师如何结合 语文课程特点,有机地进行育 人活动。分目标34 学 会 发 展4-1 反 思 发展4-1-1掌握一定的反思方法和 技能,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 能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和相 关理论,对中学语文教学进行 反思,学会分析和解决教育教 学问题。4-1-2培养终身学习与专业发 展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专 业素质。4-1-3具有国际视野,了解国 内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动态, 能够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
9、需 求。4-1-4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的基 本方法,具有一定的论文撰写 能力。分目标41 .对见习过程中看到的一些教育现象、 问题等,需要及时反思、研讨。2 .通过撰写反思报告,可以锻炼文献检 索能力、写作能力及初步科研能力。3 .在见习过程中,进一步领会团队协作 的重要性。4 .通过见习、反思,提升观察能力、分 析问题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4-2 沟 通 合 作4-2-1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 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能够 开展小组式的教学研讨活动, 与同学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 认识。4-2-2学习语文教师如何运用 语文课堂,开展生生之间、师 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学习沟通 技术
10、。分目标1分目标4三、课程内容与要求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去中学观摩完整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及时展开师生互动进行 课后评议、撰写听课反思报告等三方面。这三方面内容紧密相连,每次活动完成 的时间一般在一周以内。(一)观摩完整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主要包括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两种课 型。要求记录授课全过程,便于课后研究。(二)师生互动,课后评议。在带队教师的主持下,及时展开师生互动,进 行课后评议。首先,由授课教师介绍本节课的设计理念、实施状况及班级学生特 点等;然后,见习生针对这节课的听课情况进行相关提问,授课教师予以一一回 答、集体讨论。最后,带队教师进行总结。(三)撰写听课反思报告。回校后一周内,每个
11、学生须整理出听课具体过程, 并运用所学教学理论、课堂评价理论,对这节课进行整体评析,写出1000字以 上的反思报告,交给任课教师评阅。四、参考文献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H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 版社,20n.中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 出版社,2017.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主要参考书目:王洪玉主编.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张秋玲著语文教学设计优化与重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余文森等编著.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 社.2010.李海林.李海林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
12、8.程红兵.程红兵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黄厚江著.黄厚江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褚树荣著.褚树荣讲语文国.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严华银著.严华银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李胜利著.李胜利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尤立增.尤立增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程少堂.程少堂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潘文彬著.潘文彬讲语文国.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盛新凤著.盛新凤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武凤霞著.武凤霞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余映潮著.余映潮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李卫东著
13、.听李卫东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7.胡明道著.胡明道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7.刘云生著.刘云生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9.其他学习资源语文教学资源网中华语文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育名师博客于漪黄厚江魏本亚董旭午余映潮窦桂梅肖家芸程红兵吴泓赵福楼语文教育类期刊语文学习语文教学与研究 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语文建设 中学语文教与学基础 教育五、考核方式及评定方法考核方式主要采用撰写反思报告的形式进行。反思报告的质量需要从见习态度、提炼与分析问题能力、理解与能力、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这四个方面考察。考核内容考核要
14、求分值比例见习态度学会观察、研究中学生的身心特点,体会中学 语文教师工作的特点,加深自己对语文教育事 业的热爱之情,形成职业认同感和对语文教育 事业的坚定信念;对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及从教 信念的认识;自我发展意识和能力。20%分析与反思能 力对见习过程中看到的一些教育现象、问题等, 需要及时反思、研讨与分析;并且能够形成一 定的科研钻研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反思合作能力30%理解与运用能 力以前面所学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语文教学 论等课程为基础,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熟练运 用;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及读写听说等专业能 力;教育心理学知识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30%语言文
15、字的运 用能力能够运用语言去表达自我想法,并在见习中提 升自己的沟通交流与表达能力。20%根据课程评价,本课程厘清了课程教学目标、考核内容与评价依据的对应关系。表2:考核内容、考核方式与课程目标的关系课程目标考核内容及占比()考核方式及评价依据课程目标1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认真观摩见习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 示范并虚心请教。尊重和关爱每一 位中学生,认真观察中学生的特点, 感受中学语文教学实际状况,逐渐 培养对语文教学工作的认同感。反思报告的质量(见习态度、 理解与运用能力)课程目标2通过教育见习,受到深刻的专业思 想教育,树立献身教育事业的理想 和信念,强化对中等教育事业的适 应性;树
16、立创新意识、终身学习与 专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以德立人, 提高职业素养和人文底蕴。反思报告的质量(见习态度、 理解与运用能力)课程目标3能将所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教 育学心理学知识及现代教育技术等 理论知识进行合理整合,与中学语 文教学实践进行对照,加速理论知 识向语文教学实践能力的过渡,加 强对中学语文教学特点及教学环节 的认识;初步培养自己的教材研读 能力、教案设计能力、组织课堂教 学能力、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能力及 文献检索能力等。反思报告的质量(理解与运 用、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分 析与反思能力)课程目标4通过师生研讨、生生研讨和撰写反 思报告,在教育见习过程中和教育 见习结束后及时进行
17、总结和反思, 学会整合语文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 的多重互动关系,学会在日常语文 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培养自己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反 思合作能力及初步的科研能力等。 每人至少完成四篇反思报告。反思报告的质量(分析与反思 能力、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成绩评定见习总成绩(100分):每堂课所写的反思报告成绩的平均分反思报告成绩(100%)=见习态度(20%) +分析与反思能力(30%) +理解与 运用能力(30%) +语言文字运用能力(20%)六、评分标准本课程评价为四份反思报告的平均成绩,以反思报告的质量为主要评价依据。 其中见习态度占20%、分析与反思能力占30%、理解与运用能力占
18、30%、语言 文字的运用能力占20%表5:评分标准见习态度20%分析与 反思能力30%理解与 运用能 力30%语言文 字的运 用能力20%课程分目标达成评价方法课程目标150%10%分目标达成度二0.2 x (分目标见习态度平均/分目标总分)+0.3 x (分目标分析与课程目标250%10%思考能力平均成绩/分目标总分)+0.3 x (分目标理解与运用能力成绩)/分目标 总分)+0.3x(分目标理解与运用能力成 绩)/分目标总分)+0.2x(分目标语言文 字运用能力成绩)/分目标总分) 20%+30%+30%+20%= 100%课程目标350%80%20%课程目标450%80%七、教学建议1 .由于教育见习地点的特殊性、授课教师及见习生身份的特殊性,在教育 见习的指导中,特别是见习之前的指导中,一定要提醒见习生在见习过程中,要 尊重见习学校的指导教师,礼貌用语,虚心求教、积极向学。同时,也要引导见 习生遵纪守法、为人师表,注重自身形象。2 .鉴于见习生离开中学学习的时间不是很长,听课阅历很少,他们有时对 中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不能作出较准确评价和判断,这时,就需要给他们一些建议和提示,帮助他们对课堂教学的优劣作出准确判断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