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3高考部编教材诗歌拓展通关训练卷05杜甫(解析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6368857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8.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2023高考部编教材诗歌拓展通关训练卷05杜甫(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备战2023高考部编教材诗歌拓展通关训练卷05杜甫(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备战2023高考部编教材诗歌拓展通关训练卷05杜甫(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23高考部编教材诗歌拓展通关训练卷05杜甫(解析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备战2023高考部编教材诗歌拓展通关训练卷05杜甫【教材诗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注】选自杜诗详注。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天的重阳节。1.下面对登高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本诗是诗人在夔州期间写的一首即景伤怀的律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B.本诗是诗人在垂暮之年、深秋时节登高望远的个人咏怀之作,不涉及忧国忧民之情。C.本诗用字精当,对仗工整,情景交融,被赞为“古今七言律诗之冠D.本诗写出了诗人晚年离开成都以后生活的艰辛,内心的

2、凄苦。2.本诗前两联选取了哪些意象?渲染了怎么的意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答案】1. B2.本诗前两联通过对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鸣的猿啼,孤零冷落的小岛,水落而出的白沙,低飞盘 旋的小鸟,纷落的树叶和滚滚长江水的描写,渲染了雄浑高远,肃杀凄凉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 喜爱和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之情。【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B.“不涉及忧国忧民之情”错,“艰难苦恨”四字既包含个人身世的悲凉,更有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抒发了忧 国忧民之情。故选Bo.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意象的鉴赏及情感的鉴赏能力。诗歌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构造了一幅以冷色调

3、着墨的绝妙的水墨画。诗人描写的意象黄云高未动,白水已扬波。羌妇语还笑,胡儿行且歌。将军别换马,夜出拥雕戈。注讹:动。别:另外。7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暗写浓烈的战争氛围。夕阳落下,晚风吹起,城头上鸟的尾毛随风而动,随时打算飞离。8 .颈联运用细节描写,以羌妇的又说又笑、胡儿的边走边歌写出了来犯敌人的趾高气扬和虚张声势。C.尾联写唐朝边将换上另外的战马,暗示敌人将发起攻势,所以想要换上良马以胜任路途之艰辛。D.本诗是一首五言律诗。律诗要求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每联对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9 .诗歌的颔联无一字明写战争,但却将战争之前的紧张形势表现得淋漓尽致。

4、请简要说说你的理解。【答案】7. B.颔联动静结合,上句写天空中黄云高高悬挂不动,下句写地上的白水早已扬起波涛,一仰视,一俯瞰, 一动,一静,描绘出边塞昏暗凄清的傍晚画面,将紧张的战争氛围融于写景之中,虽只字不提战事,但战 争欲来的紧张情势已是描绘得入木三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8 “虚张声势”错误,此处是以羌妇笑、胡儿歌写出敌人的趾高气扬,和唐朝边境的紧张防患形成对比。故选Bo.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炼句的能力。颔联“黄云高未动,白水已扬波”是景物描写,天上黄云高挂不动,地上白水早已扬波。上句写“黄云”未动” 为静态景物,是仰视;下句写“白水”“扬波”是动态景物,是俯

5、视。一天、一地,一仰、一俯,一静、一动, 绘出一幅昏暗凄清晚景。颔联通过黄云未动、白水扬波的描绘,渲染了环境气氛,营造了战前紧张的氛围, 诗人将紧张的战争气氛寓于写景中,可谓战争之事未著一字,而“山雨”欲来之势已描写得入木三分。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晚秋陪严郑公摩诃池泛舟节杜甫湍驶风醒酒,船回雾起堤。高城秋自落,杂树晚相迷。坐触鸳鸯起,巢倾翡翠低。莫须惊白鹭,为伴宿清溪。【注】严郑公:指杜甫好友严武,曾封郑国公,时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作此诗时,杜甫在其幕府任 检校工部员外郎,有倦怠之意。翡翠:鸟名。8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入题,写泛舟之情状。“湍

6、驶”写出了水流之急与船行速之快,故风大致酒醒。B.颈联写池中所见。船行之处,或见鸳鸯飞起,或见翡翠低翔,呈现一派怡人的景象。C.整首诗起承转合,结构圆融,上下相应,对仗工稳,用笔极其讲究,足见杜律之精。D.尾联意在表达诗人对白鹭的关爱,希望不会惊扰到它们,得以与之相伴,安宿清溪。10.本诗写晚秋之景语出皆奇,于起笔落笔间前后相承,彼此回应。请结合这一特点对颔联进行赏析。【答案】9. D10.示例:“落”回应“高”,拓展了空间;“迷”回应“杂”,突出了时间变化而带来的景物特点。“秋自 落承接上联之风(答与下联之,鸳鸯起相呼应”,可酌情给分),写出动态之感,化秋的无形为有形;“晚 相迷”承接上联之

7、“雾”(答与下联之翡翠低,可酌情给分),写出景物的朦胧之美。【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内容和赏析诗歌情感的能力。D.“意在表达诗人对白鹭的关爱,希望不会惊扰到它们,得以与之相伴,安宿清溪错误,理解过于浅白。尾 联意在借白鹭言自身之清高闲雅,向严武表明乞归之志。故选Do.本题考查学生炼句的能力。颔联是“高城秋自落,杂树晚相连、上句描写高城秋景,“秋自落”,描写秋叶纷飞,既照应了上联中的“风” 使得“秋”字做到了实处,写的具体可感又富有动态美,同时“落”字也照应了本句中的“高。虽没有“无边落 木萧萧下”的阔大境界,却也拓展了景物的空间,颇有杜甫之风。下句描写傍晚的秋景,“迷”是朦胧之意,城在水

8、边,秋天的傍晚,暮色笼罩,薄雾升起,加上水汽,加之树 “杂”,使得景物更具一种迷蒙朦胧之美。景物的朦胧此照应了上联中“雾”,树木杂多,以致傍晚时分让人“迷”, “迷”字也照应了本句中“杂”,突出了时间变化而带来的景物特点。六、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送韩十四江东觐省杜甫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注】本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别韩十四时写的。老莱衣:相传为春秋时隐土,七十岁还穿上彩 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韩十四此行需经此地。9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

9、一项是()A.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笔力深沉,伸缩自如,将国难家恨、与友人的离别之情共融一炉,是唐代送别诗 中的上乘之作。B.首联引用老莱子彩衣娱双亲的典故,随后发出感叹,既揭示了战争中天伦之乐难见的现实,又暗扣诗题 中的“觐省”之意。C.颔联写诗人自身与亲人离散,紧承万事非;想到江东不太平,借一个问句流露出对友人此行的关切, 进一步点明题意。D.尾联“此别”总括前面离别的情景;“犹恐邛急隐露出诗人对故乡的担忧,与“叹息人间万事非”前后呼应, 意味深长。10 .这首诗的颈联使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答案】11. D12.以静衬动。“黄牛峡静滩声转”以峡岸的静衬托江水的汹涌,表现了

10、对友人行程艰难的忧虑。寓情于 景。“白马江寒树影稀”描写江边寒风中树影稀疏的凄凉之景,将因友人离去而孤寂伤感之情寄寓其中。虚 实结合,“音牛峡静滩声转”句虚写,是想象友人过黄牛峡时的情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是实写,写诗人在 江边送别韩十四的情景。虚实相生,抒发了作者与友人离别之时的伤感。视听结合,“黄牛峡静滩声转” 句作者从听觉角度描绘一路辗转旅途艰险的情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从视觉角度当时的离别之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赏析能力。D.“,犹恐,隐隐露出诗人对故乡的担忧”错误。由尾联“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可知犹恐 隐隐露出的是诗人对未来的担忧,只怕对方和自己不能

11、实现同返故乡的愿望,诗人盼望有一天能和他在故 乡重逢。但是,世事茫茫难卜,表现的是对未来的担忧。故选Do.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表现手法的鉴赏能力。以静衬动。“黄牛峡静滩声转”一句水声回响不绝,韩十四坐的船也就越走越远,诗人的离情别绪,也被曲 曲弯弯牵引得没完没了。一个“静”字,越发突出了滩声汩汩,如在读者目前。这是以静衬动的手法,写得十 分传神,以峡岸的静衬托江水的汹涌,表现了对友人行程艰难的忧虑。寓情于景。等到诗人把离思从幻觉中拉回来,才发现他依然站在二人分袂之地。只是江上的暮霭渐浓, 一阵阵寒风吹来,硬人肌骨。稀疏的树影在水边掩映摇晃,秋意更深了。一种孤独感蓦然向诗人袭来,江 边寒风中树影稀

12、疏的凄凉之景,将因友人离去而孤寂伤感之情寄寓其中。虚实结合,“音牛峡静滩声转”诗人伫立白马江头,目送着韩十四登船解缆,扬帆远去,逐渐消失在水光山 影之间。韩十四走的主要是长江水路,宜昌西面的黄牛峡是必经之乘地。这时诗人的耳际似乎响起了峡下 黄牛滩的流水声,其中白马江头的景色是实景,而黄牛峡则是作者想象之中的虚景,虚实相生,饱含作者 对友人的惜别之情。视听结合,“黄牛峡静滩声转”,写水声回响不绝,韩十四坐的船也就越走越远,作者从听觉角度描绘一路 辗转旅途艰险的情景,“白马江寒树影稀”稀疏的树影在水边掩映摇晃,秋意更深,从视觉角度当时的离别之 景。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赠韦七赞善杜甫

13、乡里衣冠不乏贤,杜陵韦曲未央前。尔家最近魁三象,时论同归尺五天。北走关山开雨雪,南游花柳塞云烟。洞庭春色悲公子,锻菜忘归范蠡船。【注】魁三象:组成魁星的四颗星两两相近,成三对邻近星象,旧以之喻国之三公。1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中以“不乏贤”“未央前”来凸显韦、杜两家在长安人才辈出,家世显赫。B. “尺五天运用夸张手法,既言韦、杜两家离皇宫很近,也渲染了两家权势大。C.诗人通过写“洞庭春色”为韦赞善将要离开而悲伤,表达自己对友人的不舍。D.诗人借范蠡泛舟的典故委婉表达了对韦赞善的劝诫之意,希望他远离官场。14.古人称赞此诗颈联“妙处甚多”,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4、【答案】13. D14.对仗工整,“北走”对“南游”,“关山”对“花柳”,“开”对“塞”,“雨雪”对“云烟、语言凝练有节奏。巧用对比,“北”与南”方向相反,表明诗人与友人前行的道路不同,暗含了聚散匆匆的遗憾(或“开”与“塞” 意思相反,“开”有形容韦赞善前途开阔的意味一塞”有写诗人前途困顿之意,表达了诗人落魄漂泊的情状)。 意象典型,描写北方景物时选用“关山”“雨雪”,描写南方景物时选用“花柳云烟,给人以充分的想象空 间。【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D.”表达了对韦赞善的劝诫之意,希望他远离官场”错误,尾联运用范蠡泛舟的典故,表明诗人此时漂泊无依,“忘归”实为“难归”,

15、表达了诗人身在异乡不得归去的悲哀之情。故选Do.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从语言形式看,诗句对仗工整,“北走”对“南游”,“关山”对“花柳”,“开”对“塞”,“雨雪”对“云烟”,语言凝 练有节奏,读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从修辞手法看,巧用对比,北走关山,指韦赞善将北归。南游花柳,指杜甫自己将在南方漂泊。表明诗人 与友人前行的道路不同,暗含了聚散匆匆的遗憾。“塞与开相反而对。“开。有形容韦赞善前途开阔的意 味,“塞”则写自己困塞,表达了诗人落魄漂泊的情状。用开塞二字,景象便有惨舒之别。从选用的意象看,意象典型,“关山”“雨雪”是北方特别的景物,“花柳”“云烟”则是典型的南方景物,这就拓 展

16、了诗歌的意境,给人对南北方不同景象的充分的想象空间。八、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独酌成诗杜甫灯花何太喜?酒绿正相亲。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兵戈犹在眼,儒术岂谋身?苦被微官缚,低头愧野人。13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点明时间与诗人此时的情态,喜悦之情溢于言表。B.颔联点明题意,诗人以酒浇愁,酒解客愁,萌发诗兴,诗觉有神。C.颈联“谋身”一词,既抒发诗人个人感慨,更凸显其心系苍生的情怀。D.尾联诗人叹息自己为微小的官职所缚,感到苦闷惭愧,流露伤感之意。16.请结合诗歌最后两联,分析诗人是如何抒发忧国忧民情怀的。【答案】15. A16.用借代手法,以“兵戈”代

17、指战争。战事犹在眼前,表达诗人对当下战事的忧心。运用反问,表达诗人对个人遭遇的感慨,更写出其心系苍生的无力感。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苦于官微力薄,不能救百 姓于水火的忧国忧民情怀。【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A.“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错误。诗人是在问灯花为何流露喜兆,原来是得酒而有吉兆。不是说诗人流露“喜悦 之情故选Ao15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兵戈犹在眼”一句,“兵戈”借代战争,描写战争犹在眼前,流露出作者对国家处于战乱的担忧之情。“儒术岂谋身”一句,采用反问手法,说自己学习儒术,难道能只为个人打算?流露出作者自己虽然只是“微 官”,却依然有心为天下分忧,

18、只是报国无门,心系苍生而无能为力。“共被微官缚,低头愧野人”两句,直接抒发作者“愧”的情感,他深感自己官位低微,无法解民于倒悬,无法 为国家战乱出力,表达出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九、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吹笛杜甫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风飘律吕相和切,月傍关山几处明。胡骑中宵堪北走,武陵一曲想南征。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注】此诗约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当时杜甫避乱夔州。晋代名将刘琨为并州刺史,胡骑围 之数重。琨中夜奏胡笳,贼有怀土之思,并弃围奔走。后汉马援离家南征武陵,曾作笛曲武陵深寄 托情感。16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扣

19、题起兴,由听到笛声而引发感怀。谁家两字用问语表现悠远情味,“巧作”写出吹笛技巧高妙。B.颔联上句写笛音之悠扬宛转,下句写诗人在笛音中神游明月映照下的万里关山,视听结合,虚实相生。C.颈联由“关山”二字引发联想,遥想当此中宵月明之际,胡骑北归的场景,表达渴望投笔从戎的情怀。D.本诗或兴感、或写景、或抒情。由闻笛入手,多方铺垫,反复渲染,逐层推进,具有沉郁顿挫之感。18.有诗评家称这首诗尾联“妙甚”,你同意吗?请简要分析。【答案】17,C18.同意。尾联是客居异乡的诗人猜想故园杨柳衰败之景,映衬自己的迟暮之悲,抒发思乡之愁。结句以反问收束,把战乱时将在煎熬中度此余生的忧愁表现得更为强烈。结尾将乡愁

20、国忧与感时伤世之情表达得尤为酣畅,给人以强烈的震撼。结句“杨柳摇落”呼应首联“秋风”,“愁中”呼应首联“断肠。章法精严。【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C.“渴望投笔从戎”是对作品的误读。应是以胡人之北归来映衬“我”的思乡之切。故选C。17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句子及理解诗人情感的能力。这类题一般应答“同意”,然后分析尾联“妙甚”的原因,可从内容、情感、手法、结构等几方面分析鉴赏。 尾联“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是客居异乡的诗人对“故园”风景的悬揣,想必在如此萧瑟的清秋 时节,杨柳早已枯黄、零落了;可是“我。还不能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这是以杨柳之衰映衬自己的迟暮之 悲

21、。“何得愁中曲尽生”以反问收束,如何在忧愁的煎熬中度此余生呢?这一自问,给人以强烈的震撼!结合注释 可知,此时正值安史之乱,杜甫避乱夔州。国家动乱,民不聊生,诗人有家难回,漂泊不定,加之暮年 体衰,思家更甚,可却无能为力,结句在凄凉中收束全诗,将乡愁国忧与感时伤世之情表达得尤为酣畅, 把战乱时将在煎熬中度此余生的忧愁表现得更为强烈!尾联与首联呼应,使得结构圆合,构思精妙。尾联中有“杨柳摇落”,首联中有“秋风”,尾联中有“愁中”,首 联中有“断肠”,两两照应,章法精严。十、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房兵曹【注】胡马杜甫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22、。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病马杜甫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寒深。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毛骨岂殊众,驯良犹至今。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注】兵曹,亦作兵曹参军,古代军队中管兵事等的官员。18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虽然两诗均写马,但从诗题便可知两马截然不同:一是战马,一是病马。B.第一首诗运用实写的创作手法,前四句侧重表现马的风骨,后四句侧重表现马的品格。C.第二首诗以第二人称开篇,表达了诗人和病马相依日久,共渡患难的深厚感情。D.两首诗的语言风格大为不同,第一首诗矫健豪纵,第二首诗沉郁顿挫。20.这两首诗分别写于杜甫青年和晚年时期,均采用托物言志、以物喻人的手法。请

23、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是 如何利用这种手法塑造诗人形象的。【答案】19. B20.第一首中的战马骨相奇伟、骏健奔逸,是将士们驰骋沙场的良驹、值得托付性命的伙伴;诗人以马 自喻,展现了胸怀大志、渴望建功立业的青年杜甫形象。第二首中的病马出现在天寒地僻的环境中,尽 管老迈多病、气尽力疲,却对诗人不离不弃,驯良忠诚;诗人以马自比,展现出饱受战争、疾病折磨,却 仍对朝廷忠贞不贰的晚年杜甫形象。【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B.第一首诗运用实写的创作手法”分析错误。第一首诗前四句是实写,后四句虚写,侧重表现马的品格。故选B。19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房兵曹胡马一诗分前后两

24、部分。诗的前四句写马的外形动态,首联开门见山地交代了良马的产地和独 特的外形。杜甫写马的骨相,嶙峋耸峙,状如锋棱,勾勒出神峻的轮廓。颔联进一步描写此马的关键部位 的特征。接着写马耳如刀削斧劈一般锐利劲挺,下面顺势写其四蹄腾空、凌厉奔驰的雄姿就十分自然。诗 人刻画细致,维妙逼真。后四句转写马的品格,由咏物转入了抒情。颈联句承上奔马而来,写它纵横驰骋,有着无穷广阔的活动天 地;它能逾越一切险阻的能力就足以使人信赖。这里看似写马,实是写人。尾联先用“骁腾有如此“总挽上文,对马作概括,最后宕开一句:“万里可横行”,包含着无尽的期望和抱负, 将意境开拓得非常深远。它既是写马驰骋万里,也是期望房兵曹为国立

25、功,更是诗人自己志向的写照。盛 唐时代国力的强盛,疆土的开拓,激发了民众的豪情,书生寒土都渴望建功立业,封侯万里。杜甫此诗将 状物和抒情结合得自然无间。在写马中也写人,写人又离不开写马,一方面赋予马以活的灵魂,用人的精 神进一步将马写活;另一方面写人有马的品格,人的情志也有了形象的表现。这首咏物诗做到了既在物之 内,又出于物之外,全诗看似写马,但通过赞马却表达了作者的胸襟和抱负。病马是一首有寄托的咏物诗,通过吟咏那“老尽力”的病马,来表现诗人晚年那种落魄的心态。首联是说 诗人和这匹马共渡患难相处的时间已经很久了,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颔联是承接首联两句,在句法上一 句变作三折,具体描写马现在的状

26、态:老了且病了。但是,在艰苦路途上,依旧还在为诗人卖力;在当岁 晚天寒的时候,况且又生病,不能不让人为它伤心。颈联两句用先抑后扬的手法,抒发对病马的浓浓深情。尾联说马之为物虽然低微,可是对人的情分却是十 分深厚,使诗人禁不住为它感动、沉吟起来。“沉吟”二字,写出诗人感慨非常深,有一种人不如马的感叹。 杜甫既受到统治者的弃斥,同时又很少得到人们的关怀和同情,这也是他为什么往往把犬马特别是马 看成知己朋友并感到它们所给予他的温暖的一个客观原因。读者能够从中看到作者自身的影子。杜甫在这 首诗里,感情是多么深沉!他抒写了对病马的怜爱,又运用“托物言志、以物喻人”的手法,表达了对病马同 病相怜的感慨,令

27、人如见到一个“漂泊西南天地间”的老诗人的艰难蹭蹬的憔悴形象。诗中的“驯良”“沉吟” 显然别有寄托,展现出饱受战争、疾病折磨,仍对国家朝廷忠贞不二的晚年杜甫形象。全诗以四十字抒写 了辛劳、遭遇、怨怨、不平、感悟的几层意思,归结到自己叹老嗟卑,风尘仆仆,辗转征途,与老马的结 局是没有两样的。有“风,“急,字写出秋风的劲厉;有“天,一个“高”字写出天地的高远辽阔;有“猿猴的啼叫。一个京”字 使人立马进入作者所营造的令人忧伤的情境里不可自拔;“渚”是“清”的,“沙”是“白”的,描绘了一幅冷淡惨 白的画面;“鸟”是“飞回”的,在一片萧瑟肃杀的荒无人烟的“渚沙”之中飞舞盘旋,可见其孤独,不禁令人想 起“绕

28、树三匝,何枝可依”的凄凉感,悲哀之情油然而生。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 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 “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 难酬的感怆。总之,前两联选取了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鸣的猿啼,孤零冷落的小岛,水落而出的白沙,低飞盘 旋的小鸟,纷落的树叶和滚滚长江水,渲染了雄浑高远,肃杀凄凉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和 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之情。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

29、面小题。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诉,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看似平淡的叙述中却 寄予着许多感慨。B.颔联写洞庭湖的浩瀚无边。洞庭湖诉吴楚、浮日月,波涛汹涌,浩茫无际。这一联写景壮阔,技巧精湛, 令人玩味不已。C.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无任何援助,于极闷极狭的诗境中富无限情意,但从整体看,与全诗 联系不紧。D.尾联写诗人眼望国家动荡不安,却只能倚窗北望,涕泗交流。“戎马关山北写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凭 轩”与“今上

30、”首尾呼应。4.结合作者的境况,谈谈你对“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这两句诗的理解。【答案】3. C4.个人境况:举目无亲,年老多病,以孤舟为伴。诗句理解:时值战争未平、国家多难,因而老泪纵横。 作者不仅哀叹自己的身世孤苦,晚境凄凉,更为国家动荡不安、战乱不休而悲伤。【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C.“但从整体看,与全诗联系不紧”错,从全诗来看,此联既紧承上文岳阳楼的壮观景象,又为下文抒发忧国 忧民的情怀做铺垫。与全诗内容联系紧密。故选Co.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诗的尾联意思是:遥望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一想到这,凭轩遥望的我不禁老泪纵横。

31、结合颈联可知,诗人此时年老多病,亲友没有音信,自己晚境凄凉,只能孤舟相伴,而此时此刻他心中想 的仍然是国家动荡不安,战乱不止,表达了自己年事已高,报国无门的悲苦。诗人不只是写出了自己的孤 苦无依,更体现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衰老多病的躯体中, 仍然跳动着一颗忧国忧民的赤诚之心。三、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鹉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注】蜀相: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丞相祠堂即成都诸葛武侯祠。3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2、A.首联前一句是自问,后一句是自答,直接承题蜀相。“寻”字表达了诗人对蜀相的倾慕之情、向往之意。B.颈联写出了武侯的雄才大略,报国苦衷和生平业绩,也表现出他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C.尾联是叙事兼抒情,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敬仰之情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D.这是一首记游兼咏史的佳作,但思想较消极,表现出一种请缨无路、报国无门而欲出隐居的悲观情调。6.颔联中哪两个字用的最好?请简要分析。【答案】5. D6. “自,,和“空”最好。这两个字巧妙地衬托了祠堂的荒凉冷落。碧草映阶,足见无人管理,茂盛的草独自展 现春色,足见游人少来。黄鹏空作好音,无人欣赏。一空一自,足以表明作者对后人已

33、把武侯呕心沥血缔 造的一切遗忘的感伤,同时还含有碧草与黄鹏,并不理解人事的变迁和朝代的更替这层意思。【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D.,旦思想较消极”分析有误,这里是表达了对诸葛亮雄才大略,忠心报国的赞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先 死的惋惜,不能说思想消极。故选Do.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字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找出颔联中最传神的那两个字,然后指出该字,在句中的意思,接着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 述景象,最后点出运用该字诗句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抒发了什么感情。颔联写祠庙荒凉之景。其意思是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鹏隔枝空对婉转鸣唱,感叹碧草娇 莺无人欣赏,无人倾听之

34、意,“自”“空”两字是此联之眼,用得最传神。“自”意为“空自”,空”意为白白地”, 二字互文,刻画出一种静态和静境。“自春色”空好音的叹息,流露出对诸葛亮的深沉悲痛。这句诗,显出 英雄长逝,遗迹荒落,惋惜连与英灵作伴的草木禽鸟不解人事代谢,不会凭吊那位伟大的古人。以此景中 含情的描写,过渡到后半篇作者自己站出来对诸葛亮进行评论与哀悼,便显得前后紧密呼应,感情十分真 挚强烈。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客至注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夕食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酷。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注这首诗作于成都草堂落成之后,诗人久经离乱,暂时

35、定居下来。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从户外的春景着笔,“皆”字写出春江水势涨溢,给人江波浩渺之感,鸥鸟“日日来”更是点出环境的 清幽僻静。6 .颔联写诗人不曾因迎客扫过庭院花径,说明门庭客稀,寂寞之中,佳客临门,开门迎客,主人喜出望外 之情溢于言表。C.颈联实写待客的场景,主人盛情招待,频频劝客饮酒,却因为家境贫寒有酒无菜,力不从心,心中不免 有歉疚之意。D.尾联巧妙地以邀邻助兴的细节描写作结,诗人隔着篱笆高声呼喊,请邻翁共饮作陪,将席间的气氛推向 更热烈的高潮。8.世人评此诗为“不见深艰作意之语、而有天然真致”,请结合诗歌内容对此评价作简要分析。【答案】7.

36、C8. (1)这首诗把门前景、家常话、身边情编织成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显示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2)语言表达质朴流畅,自然亲切。【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C.“有酒无菜”错,“无兼味”谦言菜少。兼味,多种美味佳肴。故选Co.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的能力。“不见深艰作意之语,而有天然真致”是说此诗语言风格自然真切,如话家常,富于生活气息。首联先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夕作者的心境。“舍南舍北皆春水“,把绿水 缭绕、春意荡漾的环境表现得十分秀丽可爱。“群鸥日日来”点出环境清幽僻静,为作者的生活增添了隐逸的 色彩。颔联

37、,上句说,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还没有因为迎客打扫过。下句说,一向紧闭的家门,今天才第一次 为你崔明府打开。作者采用与客谈话的口吻,增强了宾主接谈的生活实感。颈联“盘飨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酷”,离市太远晚餐中没有好菜肴,家底太薄只有陈酒招待。仿佛看到 作者迎客就餐、频频劝饮的情景,听到作者抱歉酒菜欠丰盛的话语。家常话语听来十分亲切,从中感受到 主人竭诚尽意的盛情,也可以体会到主客之间真诚相待的深厚情谊。字里行间充满了款曲相通的融洽气氛。 尾联以“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作结,把席间的气氛推向更热烈的高潮。此诗前两句描写居处的景色,清丽疏淡,与山水鸥鸟为伍,显出与世相隔的心境;后六句写

38、有客来访的欣 喜以及诚恳待客,呼唤邻翁对饮的场景。全诗流露诗人诚朴恬淡的情怀和好客的心境,语言质朴,自然浑 成,把居处景、家常话、故人情等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刻画得细腻逼真,表现出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 味。【拓展训练】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秋兴陆游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醉凭高阁乾坤连,病入中年日月遒。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注】作这首诗时诗人59岁,闲居山阴。连(ze):狭窄。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由首联可知,作此诗时诗人已赋闲在家多时,加上已近暮年,仕途前景不容乐观。B.颔联中的“乾坤连”描写诗

39、人酒醉后在高楼上所见情景,有较为浓厚的主观色彩。C.颈联中的“五更画角”本指军中画角在五更时的报晓声,这里代指军营或者战争。D.尾联中,诗人使用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描写自己在烟雨中、丹枫下垂钓的画面。2 .后人评价此诗颇有杜甫“沉郁顿挫”之风,所谓“沉郁”,简单地说,指诗歌的情感深厚、浓郁、忧愤,请 结合诗句分析诗人抒发了哪些“沉郁”的情感。【答案】1. D.国土沦丧,战事未停之愁。“乾坤连”一语双关,暗指国土沦丧,“五更画角”虽为虚写,但可见作者心 系战场,仍为战事忧愁。年老多病,时日无多之悲。作者在首联、颔联写到自己快要满头白发,晚年多病,感慨岁月无多,直抒 胸臆。报国无门,无奈隐居之叹。

40、由颈联可知作者仍关注国事,但只能“空许国”,所以尾联所言的隐居垂钓实为 报无门时的无奈之举。【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D.“使用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错,两句都是虚写。故选Do.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颔联“醉凭高阁乾坤连,病入中年日月遒”,诗人凭栏高阁之上,空怀满腔愤懑,只得借酒浇愁。“乾坤连”, “连”是狭窄,为什么作者觉得天地狭窄呢?结合南宋朝廷偏安于一隅的事实,“乾坤连”一词,用其字面意思, 指国土沦丧、山河破碎、金瓯残缺。从深层次讲,这里的“连。不仅指有形的国土残破,更有深层含义。此 前,陆游多次被贬,经历几度启用和罢免,陆游便开始了基本上闲居的在野生活

41、。所以,这时的陆游不免 感叹,天地之大,竟不容他施展才华乾坤”这里也象征着朝廷或者官场。一个“连”字透入出了仕途的险恶, 以及朝廷的腐败,引起了作者的无奈与感伤。颈联“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陆游渴望通过参军,身经百战,建立显赫功勋,或是在军营草拟 军事文件,从而实现施展生平抱负,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但只能“空许国”,实有报国无门,无奈隐居之叹, 故“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实为报无门时的无奈之举。首联“白发萧萧欲满头,颔联“病入中年日月遒”,写自己满头白发,晚年多病,感慨岁月无多,直抒胸臆, 抒发了年老多病,时日无多之悲。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登楼杜甫花近高楼

42、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注)玉垒:山名,在四川灌县西、成都西北。梁甫吟:古乐府中的一首葬歌。三国志蜀书诸葛 亮传:“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中先写花伤客心,用衬托的手法以乐景写哀情,再写万方多难的局势,前因后果,顺理成章;“登 临”二字,则以高屋建新之势,领起下面的种种观感。B.颔联从空间和时间上延展开来,形成了宏阔悠远的意境,包括了诗人对国家山河的热爱和民族历史的回 忆,其忧国忧民的高大形象跃然纸上。C.颈联主要写国家战事,上句的“终不改”,照应

43、颔联的“变古今”;下句“寇盗”“相侵”,进一步说明第二句 的“万方多难”,焦虑之中透着坚定的信念。D.尾联借用典故,讽喻当朝昏君,寄托诗人怀抱,表明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 的气概,体现了卒章显志的艺术特点。1 .首联诗人写到“花近高楼伤客心”,“伤客心”的原因都有哪些?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案】3. A4.客居他乡之伤。诗人登楼望远,满眼繁花反衬诗人满腹愁思,抒发客居他乡的漂泊与伤感;国家多 难之伤。外族入侵,战乱频仍,诗人忧国忧民,为国家灾难而伤心;壮志难酬之伤。虽仰慕诸葛亮那样 的先贤,但难遇明主,为壮志难酬而伤心;对君主任用奸佞之伤。借后主刘禅宠信宦官最终亡国的历史

44、 表达对当今朝廷昏庸无道、任用奸佞的伤心。【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A.“写万方多难的局势,前因后果,顺理成章”错,“写万方多难的局势”,是伤客心的理由,因果倒置。故选Ao.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首联提挈全篇,“万方多难。是全诗写景抒情的出发点。在这样一个万方多难的时候,流离他乡的诗人愁思 满腹,登上此楼,虽然繁花触目,诗人却为国家的灾难重重而忧愁。在行文上,先写诗人见花伤心的反常 现象,再说是由于万方多难的缘故,因果倒装,起势突兀;“登临”二字,则以高屋建领之势,领起下面的种 种观感。因此“伤”字为全诗奠定了悲怆气氛,为下文抒情作铺垫。客居他乡之伤。同时,

45、诗人登楼望远,满 眼繁花反衬诗人满腹愁思,抒发客居他乡的漂泊与伤感。颔联从诗人登楼所见的自然山水描述山河壮观,“锦江”、“玉垒”是登楼所见。诗人凭楼远望,锦江流水挟着 蓬勃的春色从天地的边际汹涌而来,玉垒山上的浮云飘忽起灭,正像古今世势的风云变幻,诗人联想到国 家动荡不安的局势。颈联“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中,北极,星名,居北天正中,这里象征大唐政权。上句终不改”, 反承第四句的“变古今”,是从前一年吐蕃攻陷京城、代宗不久复辟一事而来,意思是说大唐帝国气运久远; 下句“寇盗”“相侵”,进一步说明第二句的“万方多难”,针对吐蕃的觊觎寄语相告:“莫再徒劳无益地前来侵 扰! ”词严义正,浩气

46、凛然,在如焚的焦虑之中透着坚定的信念。以此表达国家多难之伤。尾联“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的意思是:可叹那亡国昏君刘禅竟也有专门的祠庙!已近黄昏 了,我也学习孔明,姑且作一首梁甫吟吧。此处咏怀古迹,讽喻当朝昏君,寄托诗人的个人怀抱,同 时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和对君主任用奸佞悲痛无奈之情。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送李八秘书赴杜相公幕杜甫青帘白舫益州来,巫峡秋涛天地回。石出倒听枫叶下,橹摇背指菊花开。贪趋相府今晨发,恐失佳期后命催。南极一星朝北斗,五云多处是三台。【注】杜相公,指杜鸿渐,时以平章事兼山、剑副元帅,辟李秘书入府为僚。此诗是杜甫在夔州送李秘 书时所作。当时杜甫

47、已56岁,居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五云,指京师瑞气,古人认为,太平之时,云则五色而为庆。三台,星宿名,这里是以星宿比喻杜相公。3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的意境宏阔,以深秋的巫峡、浩瀚的江水为背景,为李秘书乘着官船的离去蓄势。B.颔联在“倒听”“背指”构建出上下两层、前后两际的立体空间,行舟画面如在眼前。C.颈联的“趋”字,写出李秘书上任的急切,“恐”字则表达对误了约期会受罚的担心。D.尾联中诗人以星宿作比,形象地表达出了李秘书进京为官,获得重用,仕途一片光明。4 .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答案】5. C6.对朋友即将离别的不舍之情;对朋友赴京为官的欣喜、羡慕之情;对自己无法重得起用,又暮年 体弱的酸楚之情。【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内容及艺术手法的能力。C小恐,字则表达对误了约期会受罚的担心”错误,根据“后命催”可见,“恐”字,表达了唯恐耽误了赴期而 被催促的担心。故选Co.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诗人思想感情的能力。诗歌大意:小船来自益州,李八秘书要乘船穿过巫峡,此时,枫叶飘落,菊花盛开。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