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毒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毒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环境毒理学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系列课课程编码:课程英文名:Envi ronmentaI toxicology 预修课程:生命科学导论总学时数:36建议修读学期:5一、课程性质、目标与要求本课程为环境科学专业系列课程,2学分,讲授36学时,实验18学时。课程于第5 学期开设,其先修课程是专业基础课普通生物学和环境化学。环境毒理学是利用毒理学方法研究环境污染物,特别是空气、水和土壤中已存在的或 即将进入的有毒化合物质及其在环境中的转化产物对生物体毒性作用及其影响机理的科学。 要求学生利用毒理学基本概念与方法,研究环境污染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掌握环 境污染物对机体毒性作用的评定方法;分析主
2、要环境污染物在机体内的代谢过程、有害影响 和作用机理。二、教学内容、重难点和课时安排(重点内容)专题一:绪论(2学时)主题I :环境毒理学的概念主题2 :环境毒理学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主题3 :环境毒理学展望主题4:环境污染物与毒物,毒作用的时相,毒物的剂量与毒性专题二:外来化合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4学时)主题1 :污染物通透过程与机理生主题2:污染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降解反应,结合反应主题3 :生物代谢酶与生物活化主题3:代谢动力学基础,代谢动力学模型专题三:环境污染物的毒作用及其影响因素(4学时)主题1 :剂量与效应和剂量与反应主题2 :毒作用类型环境污染物毒作用的基本概念和毒作
3、用类型主题3 :影响毒作用的毒物因素、机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专题四:外来化合物质毒性的评定方法(4学时)主题1 :急性毒性实验方法强主题2 :蓄积毒性实验方法主题3 :亚慢性和慢性毒性实验方法主题4 :致突变试验方法主题5 :致畸试验方法主题6 :致癌试验方法(2学时)专题五:环境污染物的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环境标准的制订主题1 :试验前的准备工作数主题2 :食品环境卫生标准概述主题3 :制订环境中有害物质卫生标准的依据主题4 :制订环境卫生标准的原则主题5 :制订环境卫生标准的方法专题六:常见化学致癌物的环境毒理学(4学时)主题1 :多环芳煌的来源主题2 :多环芳母的致癌作用和多环芳烧在环境中
4、的迁移转化行为及降解作用主题3 :芳香胺类化合物的污染来源主题4:芳香胺的致癌作用米主题5 : N-亚硝基化合物的来源,N-亚硝基化合物的致癌作用主题6 :解烷化剂的致癌机理主题7 :黄曲霉素的致癌作用专题七:农药的环境毒理学(4学时)主题1 :有机氯农药的理化性质、体内代谢过程、毒性作用、毒作用机理主题2:有机磷农药的理化性质、体内代谢过程、毒性作用、毒作用机理主题3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理化性质、体内代谢过程、毒性作用、毒作用机理主题4: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理化性质、体内代谢过程、毒性作用、毒作用机理专题八:重金属的环境毒理学(4学时)主题I :汞的环境转归、汞在体内的代谢、汞的毒作用及其机
5、理、汞的环境标准主题2:镉污染现状、镉在体内的代谢、镉的毒作用及其机理、镉的环境标准主题3 :铅污染现状、铅在体内的代谢、铅的毒作用及其机理、铅的环境标准主题4:铭在环境中的变迁、络在体内的代谢、络的毒作用及机理、铭的环境标准专题九:大气污染物的环境毒理学(4学时)主题1 :飘尘的理化性质、污染来源、体内代谢过程、毒作用及其机理主题2:二氧化硫的理化性质、污染来源、环境转归与污染水平主题3 :二氧化硫的体内代谢过程、毒作用及其机理、环境标准主题4:氮氧化物的理化性质、污染来源和环境转当、毒作用及其机理、环境标准专题十:土壤污染物的环境毒理学(2学时)主题1 : 土壤污染物的来源主题2 :污染物
6、在土壤中的迁移和转化主题3 : 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题4 : 土壤污染的生态诊断强专题十一:水体污染物的环境毒理学(2学时)主题I :水体污染的来源及特点主题2 :水体污染的自净和污染物的转归主题3 :水体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影响主题4 :水体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三、课程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教学,讨论。四、实践教学安排本课程实验教学05学分,18学时,实验课于第5学期与理论课同时开设。实验课的 内容是:实验一:鱼的急性毒性试验(6学时)实验二:重金属对植物叶片损伤作用测定(6学时)实验三:污染物对酶活性的抑制(6学时)五、课程教学评价评价内容:学生对污染物毒性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的理解程度;学
7、生对环境毒理学试 验方法的掌握程度;学生对不同污染物的毒性作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熟悉程度;学生对环境 毒理学发展现状的了解程度。评价方式:开卷与闭卷考试相结合,学生实验教学考核结果作为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 期末考试(70%),平时测试30%。六、课程学习资源(-)主要参考书目1、2、3、4、5、6、7、8、环境毒理学基础(第二版),孟紫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环境毒理学, 环境毒理学, 环境毒理学,李建政,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第四版)孔志明,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韦尔伯恩(Welboum Pamela)赖特(Wrighl David A)著,朱琳译,5、6、7、8、环境毒理学 环境毒理学, 毒理学教程, 毒理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徐镜波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孟紫强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周宗灿主编。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6Curtis D. Klaassen, John B. Watkins著。主译李焕德。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其它学习资源 .jsf?bid=CBO978()511805998七、课程学习建议以常见的环境污染物为重点,突出几大类污染物的环境迁移和转化的特点和规律,并 在实验过程中掌握毒理学研究的基本实验方法。注重对先修课程所学知识的综合和与应用; 加强实验创新设计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