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5第五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ppt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86274434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6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5第五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文学]5第五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学]5第五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5第五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ppt(6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管理学院管理学院管理学院管理学院 王举颖王举颖王举颖王举颖http:/ 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和管理v 第一节第一节 信息及其度量信息及其度量1.1 信息化概览信息化概览1.2 信息的概念信息的概念1.3 信息的度量信息的度量1.4 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v 第二节第二节 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其发展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其发展v 第三节第三节 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和管理v 第四节第四节 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v 第五节第五节 管理信息系统面临的挑战管理信息系统面临的挑战v 案例案例.一个能源企业的信息化经验一个能源企业的信息化经验2 2第五章

2、第五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v5.1 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5.1.1 MIS战略规划的作用战略规划的作用 5.1.2 MIS战略规划的内容战略规划的内容5.1.3 MIS战略规划的组织战略规划的组织v5.2 制定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步骤制定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步骤v5.3 制定战略规划的常用方法制定战略规划的常用方法v5.4 企业流程重组(企业流程重组(BPR)v5.5 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和方法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和方法v案例案例.一个能源企业的信息化经验一个能源企业的信息化经验3 31 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v北京奥运会

3、使用信息管理系统,一套系统是运动会管理系统运动会管理系统the Games Management Systems(GMS),一套系统是信信息发布系统息发布系统the Information Diffusion Systems(IDS)。vGMS是管理业务过程,比如运输、医疗、职员和审查鉴定的管理,而IDS则是获得比赛的信息,发布信息,实时地交流和传递比赛结果,以及各种背景信息,比如,运动员图片、历史记录和天气预报等。v奥运会管理系统(GMS)历时四年,它和信息发布系统(IDS)和数据中心大约要使用近1000多台服务器、10000台PC机和1000个网络及安全设备,培训的技术人员达4000余人。

4、如此庞大的系统,怎能不需要好好规划?v规划和设计阶段耗费了一年多时间。4 41.1 MIS战略规划的作用合理分配和利用信息资源以节省信息系统的投合理分配和利用信息资源以节省信息系统的投资。资。通过制订规划,找出存在的问题,更正确地识通过制订规划,找出存在的问题,更正确地识别出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别出为实现企业目标而MIS系统必须完成的任系统必须完成的任务,促进信息系统应用,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务,促进信息系统应用,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指导指导MIS系统开发,用规划作为将来考核系统系统开发,用规划作为将来考核系统开发工作的标准。开发工作的标准。5 51.2 MIS战略规划的内容MIS战略规划战略规划

5、一般包括三年或更长期的一般包括三年或更长期的计划,也包含一年的短期计划。规划的计划,也包含一年的短期计划。规划的内容包括:内容包括:信息系统的目标、约束及总体结构。信息系统的目标、约束及总体结构。单位(企业、部门)的现状。单位(企业、部门)的现状。业务流程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流业务流程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流程在新技术条件下的重组。程在新技术条件下的重组。对影响规划的信息技术发展的预测对影响规划的信息技术发展的预测近期计划近期计划 6 61.2 MIS战略规划的内容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应不断地修改。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应不断地修改。人员变化、技术变革、组织自身的变化都人员变化、技术变

6、革、组织自身的变化都可能影响到整个规划,甚至一种新的硬件可能影响到整个规划,甚至一种新的硬件或软件的推出也能影响到规划。或软件的推出也能影响到规划。修改规划的原因还可能来自信息系统之外修改规划的原因还可能来自信息系统之外的事件,如财务限制、政府的规章制度、的事件,如财务限制、政府的规章制度、竞争对手采取的行动等。竞争对手采取的行动等。7 71.3 MIS战略规划的组织制定制定MIS开发规划、需要一个领导小组、并进行有关的人员开发规划、需要一个领导小组、并进行有关的人员培训,同时明确规划工作的进度。培训,同时明确规划工作的进度。规划领导小组规划领导小组规划领导小组应由单位(企业、部门)的主要决策

7、者规划领导小组应由单位(企业、部门)的主要决策者和本单位各部门中的业务骨干组成,任务是完成有关和本单位各部门中的业务骨干组成,任务是完成有关数据及业务的调研和分析工作。数据及业务的调研和分析工作。人员培训人员培训组织对高层管理人员、分析员和规划领导小组成员进组织对高层管理人员、分析员和规划领导小组成员进行培训,使他们掌握制订行培训,使他们掌握制订MIS战略规划的方法。战略规划的方法。规定进度规定进度为规划工作的各个阶段给出一个大体上的时间限定。为规划工作的各个阶段给出一个大体上的时间限定。8 8第五章第五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v5.1 管理信息系统

8、战略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v5.2 制定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步骤制定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步骤5.2.1 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论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论5.2.2 制定战略规划的具体步骤制定战略规划的具体步骤 v5.3 制定战略规划的常用方法制定战略规划的常用方法v5.4 企业流程重组(企业流程重组(BPR)v5.5 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和方法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和方法v案例案例.一个能源企业的信息化经验一个能源企业的信息化经验9 92.1 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论 把计算机应用到一个单位(企业、部门)的把计算机应用到一个单位(企业、部门)的管理中去,一般要经历从初级到不断成熟的管理中去,一般要

9、经历从初级到不断成熟的成长过程。成长过程。诺兰(诺兰(Nolan)总结了这一规律,)总结了这一规律,于于1973年首次提出了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理年首次提出了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理论,被称为诺兰阶段模型。论,被称为诺兰阶段模型。到到1980年,诺兰年,诺兰进一步完善该模型,把信息系统的成长过程进一步完善该模型,把信息系统的成长过程划分为六个不同阶段:划分为六个不同阶段:初装蔓延控制集成数据管理成熟1010诺兰阶段模型v横坐标表示信息系统的各个阶段,纵坐标表示增长要素横坐标表示信息系统的各个阶段,纵坐标表示增长要素。v该模型总结了发达国家信息系统发展的经验和规律,一般模该模型总结了发达国家信息系统发

10、展的经验和规律,一般模型中的各阶段都是不能跳越的,它可用于指导型中的各阶段都是不能跳越的,它可用于指导MIS的建设。的建设。11112.1 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论-诺兰模型:v第一阶段:初装第一阶段:初装初装阶段标志着组织购买第一台计算机,并初步开发管理应初装阶段标志着组织购买第一台计算机,并初步开发管理应用程序。用程序。组织中只有个别人具有使用计算机的能力;组织中只有个别人具有使用计算机的能力;该阶段一般发生在一个组织的财务部门。该阶段一般发生在一个组织的财务部门。v第二阶段:蔓延第二阶段:蔓延处于蔓延阶段的组织中,计算机的应用初见成效,管理应用处于蔓延阶段的组织中,计算机的应用初见成效,管理

11、应用程序从少数部门扩散到多数部门。程序从少数部门扩散到多数部门。数据处理能力得到迅速发展;数据处理能力得到迅速发展;出现许多新问题(如数据冗余、数据不一致性、难以出现许多新问题(如数据冗余、数据不一致性、难以共享等);共享等);计算机使用效率不高等。计算机使用效率不高等。1212v第三阶段:控制第三阶段:控制计算机预算每年以计算机预算每年以30%40%或更高的比例增长,而投资的或更高的比例增长,而投资的回收却不理想。回收却不理想。随着应用经验逐渐丰富,应用项目不断积累严格的控制阶随着应用经验逐渐丰富,应用项目不断积累严格的控制阶段便代替了蔓延阶段。段便代替了蔓延阶段。此阶段是实现从以计算机管理

12、为主到以数据管理为主转换此阶段是实现从以计算机管理为主到以数据管理为主转换的关键。的关键。v第四阶段:集成第四阶段:集成所谓集成,就是在控制的基础上,对子系统中的硬件进行所谓集成,就是在控制的基础上,对子系统中的硬件进行重新联接,建立集中式的数据库及能够充分利用和管理各重新联接,建立集中式的数据库及能够充分利用和管理各种信息的系统。种信息的系统。由于重新装备大量设备,此阶段预算费用又一次迅速增长。由于重新装备大量设备,此阶段预算费用又一次迅速增长。2.1 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论-诺兰模型:1313v第五阶段:数据管理第五阶段:数据管理Nolan认为,认为,“集成集成”之后,会进入之后,会进入“数

13、据管数据管理理”阶段。阶段。v第六阶段:成熟第六阶段:成熟一般认为,一般认为,“成熟成熟”的信息系统可以满足单位的信息系统可以满足单位中各管理层次(高层、中层、基层)的要求,中各管理层次(高层、中层、基层)的要求,从而真正实现信息资源的管理。从而真正实现信息资源的管理。2.1 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论-诺兰模型:14142.1 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论诺兰阶段模型还指明了信息系统发展过程中的六种增诺兰阶段模型还指明了信息系统发展过程中的六种增长要素:长要素:计算机硬软资源:计算机硬软资源:从早期的磁带向最新的分布式计算机发展从早期的磁带向最新的分布式计算机发展应用方式:应用方式:从批处理方式到联机方式

14、从批处理方式到联机方式计划控制:计划控制:从短期的、随机的计划到长期的、战略的计划从短期的、随机的计划到长期的、战略的计划MIS在组织中的地位:在组织中的地位:从附属于别的部门发展为独立的部门从附属于别的部门发展为独立的部门领导模式:领导模式:一开始技术领导是主要的,随着用户和上层管理一开始技术领导是主要的,随着用户和上层管理人员越来越了解人员越来越了解MIS,上层管理部门开始与,上层管理部门开始与MIS部门一起决部门一起决定发展战略定发展战略用户意识:用户意识:从作业管理级的用户发展到中、上层管理级从作业管理级的用户发展到中、上层管理级15152.1 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论诺兰的阶段模型总结了

15、发达国家信息系统发诺兰的阶段模型总结了发达国家信息系统发展的经验和规律。展的经验和规律。模型中的各阶段都是不能跳越的。模型中的各阶段都是不能跳越的。无论在确定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或者在制无论在确定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或者在制定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时候定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时候,都应首先明确本单都应首先明确本单位当前处于哪一生长阶段位当前处于哪一生长阶段,进而根据该阶段特征进而根据该阶段特征来指导来指导MIS建设。建设。16162.2 制定战略规划的具体步骤 确定规划的性质提出实施进度收集相关信息定义约束条件进行战略分析提出未来略图选择开发方案明确战略目标通过战略规划形成最终文档1717第五

16、章第五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v5.1 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v5.2 制定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步骤制定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步骤v5.3 制定战略规划的常用方法制定战略规划的常用方法5.3.1 企业系统规划法(企业系统规划法(Business System Planning,简称简称BSP)5.3.2 关键成功因素法(关键成功因素法(Critical success Factors,简称简称CSF)v5.4 企业流程重组(企业流程重组(BPR)v5.5 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和方法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和方法v案例案例.一个能源

17、企业的信息化经验一个能源企业的信息化经验18185.3.1 企业系统规划法 BSP概念内涵:概念内涵:企业系统规划法,英文全称为企业系统规划法,英文全称为Business System Planning,简称简称BSP,是一种能够帮助规划人员根,是一种能够帮助规划人员根据企业目标制定出据企业目标制定出MIS战略规划的结构化方法。战略规划的结构化方法。作用:作用:确定出未来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明确系统的子确定出未来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明确系统的子系统组成和开发子系统的先后顺序;系统组成和开发子系统的先后顺序;对数据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控制,明确各子系对数据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控制,明确各子系统之

18、间的数据交换关系,保证信息的一致性。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关系,保证信息的一致性。特点:特点:能保证信息系统独立于企业的组织机构。能保证信息系统独立于企业的组织机构。19193.1 企业系统规划法BSP-工作步骤:v准备工作准备工作成立由最高领导牵头的委员会及下属规划组,并提出工成立由最高领导牵头的委员会及下属规划组,并提出工作计划。作计划。v调研调研深入各级管理层,了解企业有关决策过程、组织职能和深入各级管理层,了解企业有关决策过程、组织职能和部门的主要活动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部门的主要活动和存在的主要问题。v定义业务过程定义业务过程定义业务过程是定义业务过程是BSP方法的核心。业务过程指的是企业方

19、法的核心。业务过程指的是企业管理中必要的逻辑上相关的、为了完成某种管理功能的管理中必要的逻辑上相关的、为了完成某种管理功能的一组活动。一组活动。v业务过程重组业务过程重组业务过程重组是在业务过程定义的基础上,找出哪些过业务过程重组是在业务过程定义的基础上,找出哪些过程是正确的,哪些过程是低效的需在信息技术支持下进程是正确的,哪些过程是低效的需在信息技术支持下进行优化处理,还有哪些过程不适合计算机信息处理的特行优化处理,还有哪些过程不适合计算机信息处理的特点,应当取消。点,应当取消。20203.1 企业系统规划法BSP-工作步骤:v定义数据类定义数据类数据类是指支持业务过程所必需的逻辑上相关的数

20、据。数据类是指支持业务过程所必需的逻辑上相关的数据。从各项业务过程的角度将与该业务过程有关的输入数从各项业务过程的角度将与该业务过程有关的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按逻辑相关性整理出来归纳成数据类。据和输出数据按逻辑相关性整理出来归纳成数据类。v定义信息系统总体结构定义信息系统总体结构定义信息系统总体结构的目的是刻画未来信息系统的定义信息系统总体结构的目的是刻画未来信息系统的框架和相应的数据类,因此其主要工作是划分子系统。框架和相应的数据类,因此其主要工作是划分子系统。v确定总体结构中的优先顺序确定总体结构中的优先顺序即对信息系统总体结构中的子系统按先后顺序排出开即对信息系统总体结构中的子系统按先后顺

21、序排出开发计划发计划v完成完成BSP研究报告,提出建议书和开发计划。研究报告,提出建议书和开发计划。2121企业系统规划法(企业系统规划法(Business System Planning,BSPBusiness System Planning,BSP)企业目标企业目标企业目标企业目标企业过程企业过程企业过程企业过程数据分析数据分析信息结构信息结构数数 据据识别设计22223.1 企业系统规划法vU/C矩阵的应用矩阵的应用企业系统规划法企业系统规划法方法将过程和数据类两者作为方法将过程和数据类两者作为定义企业信息系统总体结构的基础定义企业信息系统总体结构的基础主要目的是划分子系统主要目的是划分

22、子系统具体做法是利用过程具体做法是利用过程/数据矩阵(也称数据矩阵(也称U/C矩矩阵)来表达两者之间的关系。阵)来表达两者之间的关系。矩阵中的行表示数据类,列表示过程矩阵中的行表示数据类,列表示过程字母字母 U(use)和和C(create)来表示过程对数据类的使来表示过程对数据类的使用和产生。用和产生。23233.1 企业系统规划法vUC矩阵:矩阵:工作步骤:工作步骤:1.填入填入“数据类数据类”;2.填入填入“功能功能”;3.标以标以“U”或或“C”;4.按逻辑关系及发生的顺序,重排各功能;按逻辑关系及发生的顺序,重排各功能;5.重排数据类,使所有重排数据类,使所有“C”尽可能靠近对角线;

23、尽可能靠近对角线;6.分组(结果不唯一分组(结果不唯一。2424功能/数据分析功能/数据分析法的介绍v由来:功能/数据分析法是IBM公司于70年代初的BSP(企业系统规划法Business System Planning)中提出的一种系统化的聚类分析法。v分析方式:通过U/C(User/Creator)矩阵的建立和分析来实现v作用:分析新系统的逻辑划分和数据资源的合理分布问题,为下一步的设计工作奠定基础。2525U/C矩阵的功能矩阵的功能通过对U/C矩阵的正确性检验,及时发现前段分析和调查工作的疏漏和错误。通过U/C矩阵的正确性检验来分析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通过U/C矩阵的求解过程最终得到子

24、系统的划分。通过子系统之间的联系(“U”)可以确定子系统之间的共享数据。2626 U/C矩阵及其建立U/C矩阵的建立:首先要进行系统化,自顶向下地划分,然后逐个确定其具体的功能(功能类)和数据(数据类),最后填上功能/数据之间的关系。2727引用薛华成引用薛华成P352 图图18-8 U/C矩阵图矩阵图表格中:“C”表示 产生者,“U”表示使用者2828系统功能划分与数据资源分布系统功能划分与数据资源分布(1)系统逻辑功能的划分沿对角线一个接一个地画,即不能重叠,又不能漏掉任何一个数据和功能小方块的划分是任意的,但必须将所有的“C”元素都包含在小方块之内。(划分不唯一)划分结果:每个小方块为一

25、个子系统;小方块外剩下的若干个“U”元素就是今后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联系。2929数据类 过程(功能)客户订货产品加工路线材料表成本零件规格原材料库存成品库存职工销售区域财务计划设备负荷材料供应工作令 经营计划UUC 财务规划UUUU 产品预测UUUU 产品设计开发UCUC 产品工艺UCUU 库存控制CCUU 调 度UUC 生产能力计划UCU 材料需求UUC 作业流程CUUU 销售区域管理 CUU 销 售UUUC 订货服务UCU 发 运UUU 会 计UUU 成本会计UC 人员计划C 人员招聘考核U3030数据类数据类过程(功能)过程(功能)计划计划财财务务产产品品零零件件规规格格材材料料表表原原

26、材材料料库库存存成成品品库库存存工工作作令令设设备备负负荷荷材材料料供供应应加加工工路路线线客客户户销销售售区区域域订订货货成成本本职职工工经经营营计计划划经营计划经营计划CUU财务规划财务规划UUUU技技术术准准备备产品预测产品预测UUUU产品设计开发产品设计开发CCUU产品工艺产品工艺UUCU生生产产制制造造库存控制库存控制CCUU调调 度度UCU生产能力计划生产能力计划CUU材料需求材料需求UUC作业流程作业流程UUUC销销 售售销售区域管理销售区域管理UCU销销 售售UUCU订货服务订货服务UUC发发 运运UUU财财会会会会 计计UUU成本会计成本会计UC人人事事人员计划人员计划C人员

27、招聘考核人员招聘考核U3131子系统划分子系统划分经营计划子系经营计划子系统统产品工艺子系统产品工艺子系统生产制造计划子生产制造计划子系统系统销售子系统销售子系统财会子系统财会子系统人事档案子系统人事档案子系统3232(2)数据资源分布)数据资源分布方块内的方块内的“U”为各子系统处理,方块外可放在网络服务器共享或通过网络来相互传递。为各子系统处理,方块外可放在网络服务器共享或通过网络来相互传递。33333.2 关键成功因素法关键成功因素指的是对企业成功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关键成功因素指的是对企业成功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关键因素法是通过分析找出使得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然关键因素法是通过分析找出使得

28、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然后再围绕这些关键因素来确定系统的需求,并进行规划。后再围绕这些关键因素来确定系统的需求,并进行规划。关键成功因素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关键成功因素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了解企业(或了解企业(或MIS)的战略目标。)的战略目标。识别所有的成功因素识别所有的成功因素主要是分析影响战略目标的各主要是分析影响战略目标的各种因素和影响这些因素的子因素种因素和影响这些因素的子因素;确定关键成功因素,不同行业的关键成功因素互不相同确定关键成功因素,不同行业的关键成功因素互不相同明确各关键成功因素的性能指标和评估标准。明确各关键成功因素的性能指标和评估标准。3434第五章第五章 管理

29、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v5.1 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v5.2 制定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步骤制定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步骤v5.3 制定战略规划的常用方法制定战略规划的常用方法v5.4 企业流程重组(企业流程重组(BPR)5.4.1 企业流程重组的概念企业流程重组的概念 5.4.2 企业流程重组的步骤与方法企业流程重组的步骤与方法v5.5 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和方法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和方法v案例案例.一个能源企业的信息化经验一个能源企业的信息化经验3535v企业流程重组(企业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

30、neering,BPR)v企业系统规划法和关健成功因素法从过程的观点出发看待企业,更多地考虑的是在现行系统过程的基础上通过应用现代管理技术,借助于计算机技术来分析设计系统。虽然也涉及企业过程的改造,但力度不够。v企业流程再造企业流程再造(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是是80年代初起源于美国的一种企业变革模式,是美国主要工业年代初起源于美国的一种企业变革模式,是美国主要工业企业全面学习日本制造业全面质量管理(企业全面学习日本制造业全面质量管理(TQM)、精益生产)、精益生产(Lean Produce)、及时制造()、及时制造(Just-Time)、零缺陷

31、)、零缺陷(Zero Defect)等优秀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发展出的一种全面)等优秀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发展出的一种全面变革企业经营、提高企业整体竞争能力的变革模式。变革企业经营、提高企业整体竞争能力的变革模式。4.1 企业流程重组的概念企业流程重组的概念3636v重组重组(Reengineerimg)也叫做再造,按照企业再)也叫做再造,按照企业再造概念的创造者造概念的创造者1993年,美国学者年,美国学者Michael Hammer和和James Champy所下的定义:再造,就所下的定义:再造,就是对公司的流程、组织结构、文化进行彻底的、急是对公司的流程、组织结构、文化进行彻底的、急剧的重塑,以

32、达到绩效的飞跃(剧的重塑,以达到绩效的飞跃(企业的再造企业的再造经营革命的宣言经营革命的宣言);再造就是对战略、增值营运);再造就是对战略、增值营运流程以及支撑它们的系统、政策、组织、结构的快流程以及支撑它们的系统、政策、组织、结构的快速、彻底、急剧的重塑,以达到工作流程和生产率速、彻底、急剧的重塑,以达到工作流程和生产率的最优化(的最优化(再造手册再造手册)。)。4.1 企业流程重组的概念企业流程重组的概念37374.1 企业流程重组的概念企业流程重组的概念v 企业流程重组(企业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简称简称BPR)是指为完成企业目标或任务而

33、进行的一系列跨越时空)是指为完成企业目标或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跨越时空的逻辑相关的业务活动。的逻辑相关的业务活动。v企业流程重组的本质原因企业流程重组的本质原因在手工管理方式下,企业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成型的企业在手工管理方式下,企业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成型的企业流程和管理方法。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可能改变原有的信息流程和管理方法。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可能改变原有的信息采集、加工和使用方式,甚至使信息的质量、获取途径和采集、加工和使用方式,甚至使信息的质量、获取途径和传递手段等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传递手段等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仓库收货的业务流程可能是:保管员验收货物并作记仓库收货的业务流程可能是:保管员验收

34、货物并作记录、通知采购员、签收货物发运单、填写入库单并入录、通知采购员、签收货物发运单、填写入库单并入库、分发入库单、填写送验单等。库、分发入库单、填写送验单等。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是:采购员提交货物入库单,保管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是:采购员提交货物入库单,保管员核实后决定通过与否。员核实后决定通过与否。38384.1 企业流程重组的概念v企业流程重组的本质企业流程重组的本质根据新技术条件信息处理的特点,以事物发生的自然过程寻根据新技术条件信息处理的特点,以事物发生的自然过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找解决问题的途径。v企业流程的重组的内容企业流程的重组的内容不仅涉及到技术,也涉及人文因素,包括观念的重组、

35、流程不仅涉及到技术,也涉及人文因素,包括观念的重组、流程的重组和组织的重组,以新型企业文化代替老的企业文化,的重组和组织的重组,以新型企业文化代替老的企业文化,以新的企业流程代替原有的企业流程,以扁平化的企业组织以新的企业流程代替原有的企业流程,以扁平化的企业组织代替金字塔型的企业组织。代替金字塔型的企业组织。其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流程重组的核心,信息技术既是流其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流程重组的核心,信息技术既是流程重组的出发点,也是流程重组的最终目标的体现者。程重组的出发点,也是流程重组的最终目标的体现者。v企业流程重组的手段:企业流程重组的手段:1、信息技术(、信息技术(IT):充分发挥:充

36、分发挥IT的潜能,利用的潜能,利用IT改造企业过改造企业过程,简化企业过程。程,简化企业过程。2、组织结构的变革:变革组织结构,达到组织精简,效率、组织结构的变革:变革组织结构,达到组织精简,效率提高的目的。提高的目的。39394.2 企业流程重组的步骤与方法v企业流程重组的步骤:企业流程重组的步骤:企业流程重组实际上是站在信息的高度,对企业流程重组实际上是站在信息的高度,对企业流程的重新思考和再设计,是一个系统企业流程的重新思考和再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在工程,包括在系统规划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分析、系统设系统设计计、系统实施系统实施与与评价评价等整个规划与开发过程等整个规划与开发过程

37、之中。之中。4040v企业过程再工程的主要技术在于简化和优企业过程再工程的主要技术在于简化和优化过程。化过程。BPR过程简化的主要思想:过程简化的主要思想:战略上精简分散的过程战略上精简分散的过程职能上纠正错位的过程职能上纠正错位的过程 执行上删除冗余的过程执行上删除冗余的过程 41414.2 企业流程重组的步骤与方法流程设计有以下原则方法可供参考:流程设计有以下原则方法可供参考:以过程管理代替职能管理,取消不增值的管理环节。以过程管理代替职能管理,取消不增值的管理环节。以事前管理代替事后监督,减少不必要的审核、检以事前管理代替事后监督,减少不必要的审核、检查和控制活动。查和控制活动。取消不必

38、要的信息处理环节,消除冗余信息集。取消不必要的信息处理环节,消除冗余信息集。以计算机协同处理为基础的并行过程取代串行和反以计算机协同处理为基础的并行过程取代串行和反馈控制管理过程。馈控制管理过程。用信息技术实现过程自动化,尽可能抛弃手工管理用信息技术实现过程自动化,尽可能抛弃手工管理过程。过程。4242案例:某化纤公司营销部门流程重组方案案例:某化纤公司营销部门流程重组方案市场研究市场研究制订价格制订价格签定销售签定销售合同合同提发货提发货处理处理资金处理资金处理产品目录产品目录市场行情市场行情产品成本产品成本用户需求用户需求产品价格产品价格合同合同汇款信息汇款信息客户资金客户资金情况情况43

39、43存在的问题存在的问题1、效率低下、效率低下2、无人对整个流程负责、无人对整个流程负责3、顾客的满意度?、顾客的满意度?重组后的流程重组后的流程T1市场研究市场研究制订产品价格制订产品价格T2签定销售合同签定销售合同T3提货处理提货处理T4用户资金管理用户资金管理数据库数据库4444利用利用IT技术简化过程的原则技术简化过程的原则1、横向集成:跨部门按业务流程压缩。、横向集成:跨部门按业务流程压缩。2、纵向集成:权力下放,压缩管理层次。、纵向集成:权力下放,压缩管理层次。3、减少检查、校对和控制:变事后检查为事前管理。、减少检查、校对和控制:变事后检查为事前管理。4、单点对待顾客:用入口信息

40、代替中间信息。、单点对待顾客:用入口信息代替中间信息。5、单库提供信息:建立统一的共享数据库。、单库提供信息:建立统一的共享数据库。6、一条路径到达输出:明确处理路径。、一条路径到达输出:明确处理路径。7、并行工程:将串行变为并行。、并行工程:将串行变为并行。8、灵活选择过程联接:对不同输入,用尽可能少的过程实现输出。、灵活选择过程联接:对不同输入,用尽可能少的过程实现输出。4545第五章第五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v5.1 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v5.2 制定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步骤制定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步骤v5.3 制定战

41、略规划的常用方法制定战略规划的常用方法v5.4 企业流程重组(企业流程重组(BPR)v5.5 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和方法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和方法5.5.1 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5.5.2 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法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法v案例案例.一个能源企业的信息化经验一个能源企业的信息化经验46465.1 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是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总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是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总规划,完成它以后,便是实现各个规划,完成它以后,便是实现各个MIS应用项目的应用项目的开发。开发。MIS项目是一个组织中要开发的某一项应用,即一项目是一

42、个组织中要开发的某一项应用,即一个应用系统,例如:个应用系统,例如:库存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供方信息系统等。供方信息系统等。开发管理信息系统有两种策略:开发管理信息系统有两种策略:“自下而上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的开发策略“自上而下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的开发策略47475.1 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策略策略涵义涵义优点优点缺点缺点适用适用阶段阶段自自下下而而上上从现行系统的业务状况出发,先从现行系统的业务状况出发,先实现一个个具体的功能,逐步地实现一个个具体的功能,逐步地由低级到高级建立由低级到高级建立MIS,它首先,它首先从研制各项数据处理应用开始,从研制各项数据处

43、理应用开始,然后根据需要逐步增加有关管理然后根据需要逐步增加有关管理控制方面的功能。控制方面的功能。能保证能保证最终的最终的系统可系统可以运行以运行缺乏整体缺乏整体优化;开优化;开发过程存发过程存在大量的在大量的重复工作重复工作“初装初装”“蔓延蔓延”自自上上而而下下强调从整体上协调和规划,由全强调从整体上协调和规划,由全面到局部、由长远到近期,从探面到局部、由长远到近期,从探索合理的信息流出发来设计信息索合理的信息流出发来设计信息系统。系统。整体性整体性和逻辑和逻辑性强性强复杂、繁复杂、繁琐琐集成成集成成熟熟48485.1 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通常通常“自下而上自下而上”的策略的策略用于小

44、型系统的设用于小型系统的设计,适用于对开发工作缺乏经验的情况。计,适用于对开发工作缺乏经验的情况。在实践中,对于大型系统往往把这两种方法在实践中,对于大型系统往往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即先结合起来使用,即先自上而下自上而下地作好地作好MIS的的战略规划,再战略规划,再自下而上自下而上地逐步实现各系统的地逐步实现各系统的应用开发。应用开发。49495.2 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法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具体方法很多,通常不严格地将它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具体方法很多,通常不严格地将它们分为:们分为: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structured system development met

45、hodology)原型法原型法(Prototyping)面向对象开发方法(面向对象开发方法(Object-Oriented Method)CASE开发方法开发方法 (Compute Aided Software Engineering)50505.2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v目前应用得最普遍的一种开发方法目前应用得最普遍的一种开发方法v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内容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内容: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5151v特点:特点: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是在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是在生命周期(生命周期(life cycle)法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基础上发展

46、起来的。与生命周期法相比,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与生命周期法相比,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强调开发人员与用户的紧密结合强调开发人员与用户的紧密结合在开发策略上强调在开发策略上强调“从上到下从上到下”注重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注重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优缺点:优缺点: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适合于大型信息系统的开发。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适合于大型信息系统的开发。开发过程复杂繁琐,周期长,系统难以适应环境的开发过程复杂繁琐,周期长,系统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变化。5.2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52525.2 原型法:原型法:v原型法系统开发人员本着对用户需求的理解,先原型法系统开发人员本着对用

47、户需求的理解,先快速实现一个原型系统,然后通过反复修改来实快速实现一个原型系统,然后通过反复修改来实现管理信息系统。现管理信息系统。v与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区别:与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区别:开发顺序开发顺序注重点注重点结构化系统开发方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法先规划、分析设先规划、分析设计再开发计再开发注重对管理系统的全注重对管理系统的全面、系统的详细调查面、系统的详细调查与分析与分析原型法原型法先开发后修改先开发后修改注重时效性注重时效性5353v基本思想:开发人员首先要对用户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基本思想:开发人员首先要对用户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然后开发一个原型系统并运行之。开发人员和用户一起针然

48、后开发一个原型系统并运行之。开发人员和用户一起针对原型系统的运行情况反复对它进行修改(在这过程中也对原型系统的运行情况反复对它进行修改(在这过程中也可以添加新功能),直到用户对系统完全满意为止。可以添加新功能),直到用户对系统完全满意为止。v优缺点优缺点原型法贯彻的是原型法贯彻的是“从下到上从下到上”的开发策略,它更易被用的开发策略,它更易被用户接受。户接受。由于该方法在实施过程中缺乏对管理系统全面、系统的由于该方法在实施过程中缺乏对管理系统全面、系统的认识、因此,认识、因此,它不适用于开发大型的管理信息系统它不适用于开发大型的管理信息系统。返工现象严重。返工现象严重。每次反复都要花费人力、物

49、力,如果用每次反复都要花费人力、物力,如果用户合作不好、盲目纠错,就会拖延开发过程。户合作不好、盲目纠错,就会拖延开发过程。5.2 原型法:原型法:5454用户对新系统提出需求(各种问题)用户对新系统提出需求(各种问题)开发人员对问题进行总结开发人员对问题进行总结 开发一个原型系统开发一个原型系统 运行原型系统运行原型系统 修改修改 增加功能增加功能 完成系统开发并交付使用完成系统开发并交付使用增加新功能否增加新功能否 提出意见提出意见原型法示意图原型法示意图是是否否5.2 原型法:原型法:55555.2 面向对象方法:面向对象方法:v面向对象方法产生于六十年代。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应用面向对象

50、方法产生于六十年代。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应用系统日趋复杂、庞大,面向对象方法以其直观、方便的优系统日趋复杂、庞大,面向对象方法以其直观、方便的优点获得广泛应用。点获得广泛应用。v面向对象方法以类,类的继承、聚集等概念描述客观事物面向对象方法以类,类的继承、聚集等概念描述客观事物及其联系,为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及其联系,为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提供了全新的思路。v面向对象方法以对象为中心,具有以下特点:面向对象方法以对象为中心,具有以下特点:封装性封装性抽象性抽象性继承性继承性动态链接性动态链接性56565.2 CASE方法:方法:vCASE是一种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方法,能够全面支持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