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教案(人大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会计教案(人大版)).docx(5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管理会计教案(人大版)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教案20222022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管理会计课程编号:专业班级:会计学教研室:会计教研室教师姓名:徐海军经济与管理学系管理会计教案(首页)课程分类性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类型必修课();选修课()课程教学总学时数72学分3考核方式考试();考查()学时分配课堂讲授64学时;吴大军杨为等乐艳芬等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立信会计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7月2022年8月2022年4月管理会计教案授课日期:章节名称第一章管理会计概论第一节管理会计的定义第二节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第三节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第四节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及其内容体
2、系第五节管理会计人员的作用和企业组织结构授课方式讲授课();讨论课()实验课();实习实训课()习题课();参观或见习课()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从总体上对管理会计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即明确什么是管理会计;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框架及基本内容;了解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掌握管理会计的特点和作用。教学重点与难点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管理会计的定义、管理会计的基本假设、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管理会计的对象、管理会计的职能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演示();动态模拟演示();现场实物讲解();自学讨论探究式();其他();教学内容:第一节管理会计概论一、管理会计
3、的定义1、狭义管理会计阶段的定义(见教材)狭义管理会计的核心内容(1)管理会计以企业为主体展开其管理活动;(2)管理会计是为企业管理者的管理目标服务的;(3)管理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2、广义管理会计阶段的定义(见教材)广义管理会计的核心内容(1)管理会计以企业为主体展开其管理活动;(2)管理会计是为企业管理者的管理目标服务的,同时也为其他外部信息使用者等非管理集团服务;(3)管理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它所提供的财务信息包括解释实际和计划所必须的货币性和非货币性信息;(4)从内容上看,管理会计既包括财务会计,又包括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3、本教材广义管理会计的定义(见教材)应注意的四点见教材P4、本
4、教材取广义上的定义。第二节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一、传统管理会计阶段泰勒在199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阐述了科学管理理论的内涵。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四部分:第一是差别计价工资制第二是工时研究与标准化第三是职能工长制第四是例外管理该阶段的管理会计以成本控制为基本特征,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为目的,故也成为规划控制会计,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标准成本(2)预算控制(3)差异分析二、现代管理会计阶段管理会计的工作重心从规划控制、差异分析向事前的预测、决策转移、同时,为了适应企业的庞大规模,绝大多数集团公司实行了分权管理模式,业绩考核就变得非常重要。20世纪60年代以来,行为科学被应
5、用于管理会计,使管理会计理论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充实,成为管理会计的理论支柱之一。该阶段的管理会计在传统阶段的基础上,出现了两个方面的改进。(1)在标准成本控制方面进一步引进了责任会计,加强对责任主体的权责利三位一体的管理和考核;(2)拓宽了管理会计的内涵和职能,出现了预测决策这两个功能,故称为预测决策会计。其主要内容如下:(1)预测(2)决策(3)预算(4)控制(5)考核和评价。自此,狭义管理会计的内容体系已经建立。三、战略管理会计阶段战略管理会计师在现代管理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与战略管理的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其总体的框架结构还不是很完善。目前西方战略管理会计主要关注以下四个领域:(1)价值
6、链分析(纵向,横向,内部);(2)SWOT分析;(3)战略成本分析(4)人力资源管理;(5)战略性绩效评价;(6)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法、平衡计分卡、目标成本法。第三节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一、管理会计的对象(一)现金流动论这种观点认为,现金流动是现代管理会计这一特定领域有关内容的集中和概括。其理由是:为适应现代管理的需要,企业会计的工作重点转向现金流动分析。(二)价值差量论这种观点认为,现代管理会计的对象就是价值差量。其理由在于:对”差量”的分析贯穿于管理会计基本内容的始终。(三)资金总运动论这种观点认为,现代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以企业一级过去资金运动为基础的,企业及所属各级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资金总运动
7、。其理由是:事物运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四)以使用价值管理为基础的价值管理(本教材取这个观点)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是现代会计的两个分支,现代会计的对象是企业的价值运动,故管理会计的对象也应该是价值运动,管理会计的根本对象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但管理会计作为企业管理的一种方式,它是从价值管理这个角度出发,通过对企业的价值运动进行管理来实现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管理目标的、二、管理会计的目标(一)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二)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三、管理会计的职能管理会计的职能是指管理会计实践本身客观存在的必然性决定的内在功能。本教材列举了五个只能,分别是计划、评价、控制、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在此本教案
8、引用东北财大出版社教材的论述,分为以下五个职能:(一)预测职能:是指采用科学的方法预计推测客观事物未来发展必然性或可能性的行为。管理会计发挥预测职能,就是按照企业未来的总目标和经营方针,充分考虑经济规律的作用和经济条件的制约,在对企业的历史资料进行分析。选择合理的量化模型,有目的预计和推测企业未来销售、利润、成本及资金的变动趋势和水平,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第一手相对科学的信息。(二)决策分析职能决策分析是指管理会计根据预测的资料,制定出供企业管理当局进行决策的若干可行方案,并对这些方案的可行性、方案编制的假设条件及限制条件、方案实施的前提条件、方案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该方案的优点及不足之处等,
9、进行全面的分析及说明,帮助企业决策层做出最符合企业经营目标的决策。决策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也是管理会计职能中最重要的职能。管理会计发挥参与经济决策的职能,主要体现在根据企业决策目标搜集、整理有关信息资料,选择科学的方法计算有关长短期决策方案的评价指标,并作出正确的财务评价,最终筛选出最优的行动方案。(三)规划经营目标职能管理会计的规划职能是通过编制各种计划和预算实现的。它要求在最终决策方案的基础上,将事先确定的有关经济目标分解落实到各有关预算中去,从而合理有效地组织协调供、产、销和人、财、物之间的关系,并为控制和责任考核创造条件。(四)控制经营过程职能控制这一职能的发挥要求将对经济过程的事前
10、控制同事中控制有机结合起来,即事前确定科学可行的各种标准,并根据执行过程中的实际与计划发生的偏差进行原因分析,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改进工作,确保经济活动在计划轨道中运行,或者修改计划目标。(五)考核评价经营业绩职能考核又叫业绩考核,考核评价经营业绩职能的实现是通过建立责任会计制度来实现的。就是将预算或标准与实际业绩进行比较,对责任人的责任指标执行情况做出公正合理评价,找出成绩和不足,从而为奖惩制度的实施和未来工作改进措施的形成提供必要的依据。四: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1)预测决策会计:是管理会计系统中侧重于发挥预测经济前景和实施经营决策职能的最有能动性的会计子系统,处于现代管理会计的核心
11、地位,又是现代管理会计形成的关键标志之一。(2)规划控制会计:是指在决策目标和经营方针已经明确的前提下,为执行既定的决策方案而进行有关规划和控制,以确保预期奋斗目标顺利实现的管理会计子系统。(3)责任会计:是指在组织企业经营时,按照分权管理的思想划分为各个内部管理层次的相应职责、权限及所承担义务的范围和内容,通过考核评价各有关方面履行责任的情况,反映其真实业绩,从而调动企业全体职工积极性的管理会计子系统。五、管理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管理会计的基本原则)(一)相关性(二)准确性(三)一贯性(四)及时性(五)客观性(六);灵活性(七)简明性(八)成本效益性六、管理会计的基本假设(一)会计主体多层假
12、设。会计主体是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管理会计的主体不仅包括企业整体,而且还包含企业内部各个层次的所有责任部门。(二)持续经营假设。持续经营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按照既定的目标持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不会面临破产或清算。(三)灵活期间假设。本假设规定,为了满足管理会计面向未来决策的需要,可以根据需要和可能,灵活确定其工作的时间范围或进行会计分期,不必严格受财务会计上的会计年度、季度或月份的约束;在时态上可以跨越过去和现在,一直延伸到未来。(四)货币时间价值假设。货币时间价值是指等量的货币在不同时点上具有不同的价值,基本原理是,货币拥有者放弃现在使用货币的机会而进行投资,按投资时间的长短而
13、计算报酬(五)成本划分假设。成本划分是特指按成本特性将全部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六)多种计量单位假设。(七)理性行为假设。该假设规定,管理会计人员总是出于设法实现管理会计工作总目标的动机,能够采取理性行为,自觉按照科学的程序和方法行事。对经济工作总能够从客观实际出发,既不将目标定得过高,也不至于含混不清,无法操作。第四节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区别:主要目的不同在遵循公认会计原则方面不同工作对象的范围不同工作的着眼点不同对人员的素质要求不同同属会计信息系统共同遵循一些基本的会计核算原理二、管理会计的内容体系作业布置:教学小结:管理管理会基础性基本理论基本概基
14、本假设管理会计的对管理会计的目管理会计的职管理会计的信息特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按成本特性划分成本基本方本量利分析变动成本法短期经营决策分析长期投资决策分析全面预算标准成本责任会计为来发展作业成本计质量成本会人力资源管理会行为会计战略管理会计环境会计其他会计授课日期:章节名称第二章变动成本法(成本性态分析)第一节成本及其分类第二节成本性态分析第三节混合成本及其分解授课方式讲授课();讨论课()实验课();实习实训课()习题课();参观或见习课()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次课的学习,掌握成本的概念,成本性态分析的概念,全部成本按其性态的分类;掌握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的含义
15、、特点和构成;了解历史成本分析法教学重点与难点成本按性态分类;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的含义、特点以及构成;相关范围对成本性态的影响;历史成本分析法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演示();动态模拟演示();现场实物讲解();自学讨论探究式();其他();教学内容:第一节成本及其分类一、成本的概念: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象化的,以货币表现的为达到一定目的而应当或可能发生的各种经济资源的价值牺牲或代价。二、成本的分类(一)成本按照经济用途的分类(二)成本按照性态分类成本制造直接直接人工制造费间接材间接人其他制造费产品成本非制造成本推销成本管理成本期间成本成本性态,又称成本习性,
16、是指成本的变动与业务量(产量或销售量)之间的依存关系。成本性态分析就是对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进行分析,从而在数量上具体掌握成本与业务量之间关系的规律性,以便为企业正确地进行最优管理决策和改善经营管理提供有价值的资料。成本性态分析对短期经营决策、长期投资决策、预算编制、业绩考评,以及成本控制等,具有重要意义。按照成本性态,通常可以把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类。按此法分类企业成本可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1、固定成本含义是指其总额在一定时期(也就是在短期决策中运用)及一定产量范围内,不直接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如平均年限法计算固定折旧费用、房屋租金
17、等。特征1、总额不因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2、单位固定成本会与业务量的增减呈反方向变动。这是客观题考点分类(按管理当局短期决策能否改变)约束性固定成本:是指管理当局的短期决策行动不能改变其具体数额的固定成本。这类成本是和企业形成的经营能力有关,又称“经营能力成本”。【提示】降低约束性固定成本的基本途径:合理利用企业现有的生产能力,提高生产效率,以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酌量性固定成本:是指管理当局的短期决策行动能改变其数额的固定成本。如广告费、职工培训费、研究开发费等。酌量性成本并非可有可无,它关系到企业的竞争能力。(注意:考试可能列举一些费用,让考生选择属于哪类固定成本。酌量性固定成本一般就这三类
18、,其他都是约束性固定成本)【提示】降低酌量性固定成本的途径:厉行节约、精打细算、编制出积极可行的费用预算并严格执行,防止浪费和过度投资等。【例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固定成本项目的有(BD)。A。采用工作量法计提的折旧B。不动产财产保险费C。直接材料费D。写字楼租金【解析】不动产财产保险费属于固定成本项目,不随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写字楼租金是不随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是属于固定成本的。直接材料和采用工作量法计提的折旧属于变动成本。所以,本题正确的选项是BD。【例单选题】(2022年)约束性固定成本不受管理当局短期经营决策行动的影响。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约束性固定成本的是(D)。A。厂房折旧B
19、。厂房租金支出C。高管人员基本工资D。新产品研究开发费用【解析】广告费、职工培训费、研究开发费属于酌量性固定成本,选项D是正确的,它不属于约束性固定成本。【例单选题】在不改变企业生产经营能力的前提下,采取降低固定成本总额的措施通常是指降低(B)。A。约束性固定成本B。酌量性固定成本C。半固定成本D。单位固定成本【解析】约束性固定成本是指管理当局的短期决策行动不能改变其具体数额的固定成本。又称“经营能力成本”,在不改变企业生产经营能力的前提下,它是不可以降低固定成本总额的。所以,本题正确的选项是B。【例单选题】(2022年)企业为维持一定经营能力所必须负担的最低成本是(C)。A。变动成本B。混合
20、成本C。约束性固定成本D。酌量性固定成本【解析】经营能力成本就是约束性固定成本,它是企业为维持一定经营能力所必须负担的最低成本,所以,本题正确的选项是C。2、变动成本含义变动成本是指在特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会随业务量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按产量计提的固定设备折旧等。特征(1)总额会因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2)单位变动成本不变。这是客观题考点分类技术性(约束性)变动成本:是指与产量有明确的技术或实物关系的变动成本。酌量性变动成本:是指通过管理当局的决策行动可以改变的变动成本。如按照销售收入的一定百分比支付的销售佣金等。3、混合成本含义“混合”了变动成本和固定成
21、本两种不同性质的成本。特征一方面,它们要随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它们的变化又不能与业务量的变化保持着纯粹的正比例关系。分类半变动成本在有一定初始量的基础上,随着产量的变化而成正比例变化的成本。如公用类产品成本特点:有一个初始的固定基数,在此基数范围内与业务量的变化无关,类似于固定成本;在此基数之上的其余部分,则随着业务量的增加而成正比例增加。半固定成本又称阶梯式变动成本。这类成本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的发生额是固定的,但当业务量增长到一定限度,其发生额突然跳跃到一个新的水平,然后在业务量增长的一定限度内,发生额又保持不变,直到另一个新的跳跃。如行政和后勤工资延期变动成本在一定的业务量范围内
22、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基数,当业务量增长超出了这个范围,它就与业务量的增长成正比例变动。如加班工资曲线成本通常有一个不变的初始量,相当于固定成本,在这个初始量的基础上,随着业务量的增加,成本也逐渐变化,但它与业务量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可以分为递增曲线成本、递减曲线成本。注意:考试可能列举一些费用,让考生选择属于哪类混合成本(三)其他成本概念及分类(六)成本按照经营决策的不同要求分类差别(量)成本、机会成本、边际成本、沉没成本、付现成本、专属成本、联合成本、相关成本、无关成本(从教材例题理解)1、按照可控性分类成本按照可控性可以分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两类。用于责任会计。(四)成本按照可追踪性分类按照生
23、产成本追踪性特点可以将其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类(五)成本按照可盘存性的分类成本的可盘存性是指一定期间内发生的成本是否计入产品成本,并作为资产结转下期。按照可盘存性,一定期间内发生的成本可分为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两种。(七)成本按照决策是否能够改变其数额分类按照决策是否能够改变其数额分类,成本可分为可避免成本和不可避免成本。(八)成本按照是否可以延缓实施分类按照是否可以延缓实施分类,成本可分为延缓成本和不可延缓成本。第二节混合成本分解方法说明高低点法(绝对掌握)(1)它是以过去其中一会计期间的总成本和业务量资料为依据,从中选取业务量最高点和业务量最低点,将总成本进行分解,得出成本性态的模型。(
24、2)公式;单位变动成本(最高点业务量成本最低点业务量成本)、(最高点业务量最低点业务量)固定成本总额最高点业务量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最高点业务量。或最低点业务量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最低点业务量【提示】公式中高低点选择的标准不是业务量所对应的成本,而是业务量。(3)计算简单,但它只采用了历史成本资料中的高点和低点两组数据,故代表性较差。注意:在运用高低点法时应注意:在运用高低点法预测资金需要量时,需要特别注意高低点的选择问题计算顺序为应先算b,再求a高低点法只以两点数据来描述成本性态,其结果具有一定偶然性,这种偶然性会对未来成本的预计产生影响当高点和低点业务量不止一个,而成本又不同时,则需要按高低点法的
25、原理,属于高点者取成本大者,属于低点取成本低者,也即高者取高,低者取低回归分析法它根据过去一定期间的业务量和混合成本的历史资料,应用最小二乘法原理,算出最能代表业务量(绝对掌握)与混合成本关系的回归直线,借以确定混合成本中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方法。是一种较为精确的方法。回归直线法的基本步骤是:根据历史资料列表,求相关值,需要计算相关系数r的数值俩测试成本Y与业务量线性相关程度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在0和正负1之间。4建立模型账户分析法(了解一下)又称会计分析法,它是根椐有关成本账户及其明细账的内容,结合其与产量的依存关系,判断其比较接近哪一类成本,就视其为哪一类成本。简便易行,但比较粗糙且带有主
26、观判断。技术测定法(了解一下)又称工业工程法,它是根据生产过程中各种材料和人工成本消耗量的技术测定来划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方法。基本步骤是:确定研究的成本项目对导致成本形成的生产过程进行观察和分析确定生产过程的最佳操作方法以最佳操作方法为标准方法,测定标准方法下成本项目的每一个构成内容,并按成本性态分别确定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工程分析法的优点:历史成本法和账户分析法都只适用于有历史成本数据可供分析的情况,而工程分析法是一种独立的分析方法,即使在缺乏历史成本数据的情况下也可以运用虽然采用历史成本分析法或账户分析法时,必须排除安歇发生在分析期间的无效或不正常的支出,但工程分析法是从投入与产出之间
27、的关系入手,通过观察和分析,直接测定在一定的生产流程、工艺水平和管理水平条件下应该达到的各种消耗标准企业在制度标准成本和编制预算时,采用工程分析法较之其他方法,分析结果更具有客观性、科学性和先进性合同确认法(了解一下)它是根据企业订立的经济合同或协议中关于支付费用的规定,来确认并估算哪些项目属于变动成本,哪些项目属于固定成本的方法。合同确认法要配合账户分析法使用。第三节成本性态分析(参考)一、成本性态分析的概念成本性态分析是指在明确各种成本性态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最终将全部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大类,并建立相应成本函数模型y=a+b过程。两者的对象相同开展成本性态分析要以明
28、确成本按性态分类为前提区别:两者的性质不同两者的最终结果不同成本性态分析的基本假设包括:相关范围假设一元线性假设二、成本按其性态分类固定成本:是指其总额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特点: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的业务量范围内,成本总额保持不变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的业务量范围内,单位固定成本随着业务量的增减变动成反比例变动相关范围:一是指特定的期间,二是指特定的业务量水平分类:约束性固定成本和酌量性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指在一定的期间和一定业务量的范围内,其总额随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特点: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成本总额随业务量的增减变动成正比例变动
29、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单位变动成本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的影响,保持固定不变相关范围:在管理会计中,把不会改变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性态的有关期间、业务量的特定变动范围称为广义的相关范围,把业务量因素的特定变动范围称为狭义的相关范围分类:技术性变动成本和酌量性变动成本混合成本:在实际工作中,许多成本往往介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它们既非完全固定不变,也不随业务量成比例变动,因而称为混合成本分类:阶梯式成本半变动成本延期变动成本曲线式变动成本三、成本性态分析存在的问题第四节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一、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含义:1、完全成本法:是指在计算产品成本时,不仅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
30、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还包括全部制造费用(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总之,所有与产品生产有关的耗费,均作为产品成本予以归集、计量,并从产品销售中予以补偿。2、变动成本法:是指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只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全部制造费用中的变动性制造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被视为期间费用,而从相应期间的收入中予以扣除。从上面两种成本法的组成比较可以看出,差别在于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方式不同。二、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特点(P50)1、完全成本法的特点:符合公认会计准则的要求强调固定制造费用和变动制造费用在成本补偿方式上的一致性强调生产环节对企业利润的贡献2、变动成本法
31、的特点: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计算产品成本强调不同的制造成本在补偿方式上存在着差异性强调销售环节对企业利润的贡献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比较(一)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成本计算法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划分标准按成本性态划分按成本用途划分成本划分的类别变动成本变动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变动非生产成本变动销售费用变动管理费用固定成本固定生产成本固定制造费用非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固定非生产成本固定销售费用固定管理费用产品成本构成内容变动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由于变动成本法将固定性制造费用处理成期间成本,所
32、以在其他条件相同下,其单位产品成本就比完全成本低,变动成本法下的期间成本就比完全成本法的期间成本高。(二)存货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由于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下产品构成内容不同,当然产品和在产品存货的成本构成内容也就不同。采用变动成本法,不论是库存产成品、在产品还是已销产品,其成本均只包括制造成本中的变动部分,期末存货计价也只是这一部分而采用完全成本法时,不论是库存产品、在产品还是已销产品,其成本中均包括了一定份额的固定制造费用,期末存货计价当然也包括了这一份额。(三)存货估价及成本流程不同两种成本计算法下存货估价及成本流程图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存货成本营业费用当期立即消耗当
33、存货销售销售成本成本项目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四)销货成本计算公式不同在变动成本法下,本期销售成本等于单位变动生产成本乘以本期销售量。在完全成本法下,本期销售成本等于期初存货成本与本期生产成本相加再减去期末存货成本。(五)所提供信息的用途不同(六)利润表格式不同完全成本计算法下的收益与成本配合程序如下:第一步销售毛利=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第二步税前利润=销售毛利(推销费用+管理变动成本计算法下的收益与成本配合程序第一步计算边际贡献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总第二步确定税前利润税前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总额在完全成本法下,利润表上的成本分为销售成本和营业费用(包括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两大类。在变动成
34、本法下,利润表上的成本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类,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的余额称为边际成本(七)各期损益的计算结果不同(结合教材P54例题)变动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只包括变动成本,而将固定成本当做期间成本,也就是说对固定成本的补偿由当期销售的产品承担。而完全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既包括变动成本,又包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对各期损益计算的影响,依照产量与销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情况:当产量等于销量时,两种成本法下计算的损益完全相同当产量大于销量时,按变动成本法下计算的损益小于按完全成本法下计算的损益当产量小于销量时,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制造费用小于期初存货吸收的固定制
35、造费用,则营业利润差额必然小于零,按变动成本法下计算的损益大于按完全成本法下所计算的损益。推广到一般情况: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制造费用小于期初存货吸收的固定制造费用,则完全成本法下所计算的损益一定小于变动成本法下计算的损益。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制造费用大于期初存货吸收的固定制造费用,则完全成本法下所计算的损益一定大于变动成本法下计算的损益。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制造费用等于期初存货吸收的固定制造费用,则完全成本法下所计算的损益一定等于变动成本法下计算的损益。四、对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评价完全成本法的缺点:1、完全成本法不利于成本管理2、难以反映真实的盈利情况,完全成本
36、法下的产量,成本和利润之间完全成本法是从价值补偿角度计算成本的,其产品生产成本包括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两由于完全成本法把固定性制造费用分配到了每一单位产品,因此促进企业积极扩大完全成本法的优点(一)完全成本法的优缺点的关系,在一些情况下甚至难以理解。例A:每年销售量都相同,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总额均无变动,但是以完全成本法为基础的净收益却表现出较大差异公司三个会计年度的有关资料项目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生产量(件)300040002000销售量(件)300030003000单位产品售价101010单位产品变动制造成本444固定性制造费用120001200012000固定的销售
37、和管理费250025002500按完全成本法计算项目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销售收入300003000030000销售产品的制造成本期初存货7000本期变动制造成本12000160008000固定性制造费用120001200012000可供销售的产品成本240002800027000减:期末存货7000=1000(412000、4000)销售毛利600090003000减:管理及销售费用250025002500净收益35006500500例B:每年销售量增加,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总额均无变动,利润反而减少。公司两个会计年度的有关资料项目第一年第二年生产量(件)25002250销售量(件)
38、22502500单位产品售价8080单位产品变动制造成本1515固定性制造费用100000100000固定的销售和管理费2500025000按完全成本法计算项目第一年第二年销售收入180000200000销售产品的制造成本期初存货137500本期变动制造成本3750033750固定性制造费用100000100000可供销售的产品成本137500147500减:期末存货13750=250(15100000、2500)销售毛利5625052500减:管理及销售费用2500025000净收益3125027500该例题说明:按照日常理解,收入越多,利润也应该越多,但在该例子中,按照完全成本法计算出的利
39、润却变少了。这种现象会让企业经营者大惑不解。例C:在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总额均无变动情况下,产成品期末存货增加,销售减少,利润反而增加。公司两个会计年度的有关资料项目第一年第二年生产量(件)80000100000销售量(件)8000060000期末库存量(件)40000单位产品售价8080单位产品变动制造成本1515固定性制造费用40000004000000固定的销售和管理费10000001000000按完全成本法计算项目第一年第二年销售收入64000004800000销售产品的制造成本期初存货本期变动制造成本12000001500000固定性制造费用40000004000000可
40、供销售的产品成本52000005500000减:期末存货2200000=4万(15400万、10万)销售毛利12000001500000减:管理及销售费用10000001000000净收益200000500000(二)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提供最有用的管理信息,使预测、决策、考核和符合收益与费用配比原则,充分提示了收益与变动成本法便于进行各部门的业绩评价变动成本法能够促使企业管理当局重视销售,变动成本法可以简化成本计算工作,也可以避免变动成本二、变动成本法的应用“双轨制”“单轨制”“结合制”建立以变动成本法为基础的统一的成本计算系统,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企业如为多品种生产,对于一些变动性
41、的共同费用,仍需首先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划分,而且在以这种成本信息进行决策时,还应考虑到关联产品(2)企业如期末有在产品,则需要对在产品的成本进行计算,基本做法仍如完全成本法一样,只不过“在产品”账户本身只核算变动制造成本(3)企业期末如有存货,则在计算应列入利润的销售成本是,应注意在连续各期中“固定性制造费用”与存货之间的匹配关系变动成本法的缺点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产品成本不合乎税法的有关要变动成本法所计算出来的单位产品成本,不符合传统当面临长期决策的时候,变动成本法的作用会随决策期成本性态的划分带有一定的假定性,不能提供准确的授课日期:章节名称第四章本量利分析授课方式讲授课();讨论课()实验
42、课();实习实训课()习题课();参观或见习课()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次课的学习,掌握本量利分析的意义、前提、基本原理;掌握保本分析的基本概念、保本点的确定方法、企业经营安全评价指标及其计算、保本状态的判断、以及因素变动对保本点、盈亏区与安全边际等指标的影响教学重点与难点本量利分析的前提;保本分析的基本概念、保本点的确定方法、企业经营安全评价指标及其计算、保本状态的判断、以及因素变动对保本点、盈亏区与安全边际等指标的影响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演示();动态模拟演示();现场实物讲解();自学讨论探究式();其他();教学内容:第一节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一、本量利分
43、析的基本含义含义假设1、期间假设:无论是固定成本还是单位变动成本,其固定性均体现在特定期间内,其金额的大小也是在特定的期间内加以计量而得到的。2、业务量假设:无论是固定成本还是单位变动成本,其固定性均体现在特定业务量范围内。当业务量突破该区间时,即使成本性态不发生变化(也可能发生变化),那不再是原来的固定成本水平和单位变动成本水平了。这两个假设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表现在一定期间内业务量往往变化不大,而一定的业务量又是从属于特定期间的。换句话说,不同期间的业务量往往发生很大变化,不同期间相距较远时更是如此,而当业务量发生很大变化时,出于成本性态分析的需要,不同时期也就由此划分了。(二)模型
44、线性假设。1、固定成本不变假设。取一些常数。2、变动成本与业务量呈现完全线性关系。总成本由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组成yab3、销售收入与销售量呈现完全线性关系。即单位售价不变。(三)产销平衡假设。(四)品种结构不变假设。(五)会计数据可靠性的假设。第二节本量利分析一、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原理(一)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关系式本量利分析所考虑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单价、销售收入和营业利润。息税前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销售收入(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销售量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这个公式就是本量利关系式。注意:这里的成本总额指的是不含利息
45、的总成本费用,因此从营业收入总额中扣除该项成本,得出的营业利润指的是息税前利润。(二)边际贡献的计算及其意义边际贡献的概念:又称为贡献边际、贡献毛益、边际利润或创利额,是指产品的销售收入减去相应的变动成本后为企业所做的贡献。边际贡献的表现形式1、以绝对额表现的边际贡献又分为边际贡献总额和单位边际贡献。边际贡献总额时销售收入减去与之对应的变动成本总额后的差额,单位边际贡献是指产品销售单价减去单位变动成本后的差额。2、以相对数表示的边际贡献率,是边际贡献与销售收入的比率。边际贡献率是指边际贡献总额与销售收入的百分比,或单位边际贡献与单价的百分比。边际贡献指标的计算公式:制造边际贡献销售收入产品变动成本总额(即制造过程中的变动成本)1式营业边际贡献制造边际贡献期间变动成本总额2式营业边际贡献销售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