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优秀PPT.ppt

上传人:w*** 文档编号:86194328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8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优秀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优秀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优秀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优秀PPT.ppt(6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的经济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的经济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第第14讲讲考纲要求考情分析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从考查的力度上看,本单元一直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重点区域,并且呈年年增加的趋势。2010年有7道选择题,3道非选择题;2011年有4道选择题,1道非选择题;2012年有15道选择题,1道非选择题。从考查的内容来看,高考试题注重对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和经济政策的考查。从题型上看,近三年高考以选择题为主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第第14讲讲通史线索历史特征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1)中国农业经历了由原始农业的刀耕火种向春秋

2、战国以来的铁犁牛耕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的演变;(2)土地所有制经历了奴隶社会的井田制到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以个体经营为基本形式的自然经济是中国经济的基本形态(小农经济),成熟的农业技术和相对完备的农业管理,历代统治者都通过调整生产关系(制定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来改善农业发展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第第14讲讲手工业的发展(1)中国古代手工业形态经历了以官营手工业为主导地位到明朝前期以后以私营手工业为主导的演变过程;(2)主要手工业部门不断发展壮大,手工业技术不断成熟农业发展与手工业发展紧密结合;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历史悠久,技艺精湛,手工业生产

3、长期领先世界;重农抑商政策制约了手工业的发展,始终没有进入工场手工业时代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第第14讲讲商业的发展(1)兴起于先秦时期;(2)秦汉以来商业艰难发展;(3)宋元商业繁荣;(4)明清国内商业继续繁荣但对外贸易逐渐萎缩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和商人群体活跃,但商业未能占据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中国古代商业在历代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下艰难发展;阶段性特征明显,各个时期发展极不平衡;官府控制对外贸易,朝贡贸易占有重要地位,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第第14讲讲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1)从战国以前的重视商业政策到战国以后“重农抑商”政策为主导的演变;(2)从秦汉

4、对外开放政策到明清时期推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演变“重农抑商”与小农经济密切结合,导致商业发展艰难;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使中国脱离世界发展潮流;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第第14讲讲第第14讲发达的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讲发达的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 知识诠释思维发散知识诠释思维发散知识诠释思维发散知识诠释思维发散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第第14讲讲一、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1.农业生产(1)耕作方式:中国古代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春秋战国时期起先运用铁农具和牛耕,并渐渐推广;西汉推广耦犁;东汉时耦犁的牛耕方法推广到珠江流域;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5、。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第第14讲讲(2)耕作技术:A.耕犁的发展:商周时期的石犁,西汉的耦犁(后来出现犁壁),隋唐时期的曲辕犁。B.耕作方法:春秋战国时期运用垄作法;西汉推行代田法;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耕耙耱技术(北方)形成,南方水田也接受耕耙技术。(3)浇灌与水利:A.浇灌工具主要有翻车、筒车等。B.主要灌溉水利工程: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汉朝的漕渠、白渠、龙首渠等。2.“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1)集体劳作:商周时期,生产力水平低,集体耕作有利于提高工效。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第第14讲讲(2)“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伴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农夫的生产目

6、的是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须要和纳税。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3)小农经济的特点:农夫有确定的生产资料,具有生产主动性;农夫担当沉重的剥削及徭役,小农经济特别脆弱。【易错扫描】(1)夏商周时期,受封的诸侯只有对土地的世代运用权,而无权转让与买卖,并且需向国王缴纳贡赋。(2)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而不是唯一模式,小农经济自给自足不等于与市场没有联系。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第第14讲讲【知能拓展】精确相识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性:(1)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自给自足”中的“足”并非富足,而是指自耕农的生产目的是满足自家生活须要和交纳赋税,他们很少在市场上进行商

7、品交易。事实上,封建制度下的农夫生活非常艰苦。(2)小农经济带有自给自足的封闭性,但自给自足不等于不与市场联系。如农夫生产所需的铁农具和生活必需品盐等都须要从市场购买。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第第14讲讲二、手工业的发展1.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点(1)中国古代的手工业长期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官营手工业素称发达。(2)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有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和民营手工业三种主要形式。其中代表中国古代手工业最高水平的是官营手工业。2.古代中国官营手工业的发展成就(1)冶金业:原始社会晚期,中国人已驾驭冶铜技术;商周时期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第第14讲讲青铜铸造进入旺盛时期;西周晚期,我国已有铁器;

8、汉代高炉炼铁和炼钢技术,东汉时起先用水力鼓风冶铁;南北朝时期的灌钢法。中国的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在16世纪以前始终领先世界。(2)制瓷业:商代烧制出了原始瓷器。东汉时烧出成熟青瓷,北朝又烧出成熟白瓷。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宋代我国制瓷技术大放异彩,出现五大名窑。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3)丝织业: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商朝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第第14讲讲时已有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西周时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西汉长安的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唐朝丝织技术高,以轻快精湛著称,还吸取了波斯织法和图案风格。宋朝丝织品品种繁多,织锦吸取了花鸟

9、画中的写实风格。明清官府设在苏杭等地的织造局生产的丝织品超过前代,细密精致的缎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3.民间手工业(包括家庭手工业和民营手工业)的发展:经验春秋战国和秦汉的发展后,魏晋南北朝时曾遭遇摧残。隋唐得以复原和发展。两宋以后,民间手工业在曲折中接着艰难发展。元朝时,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变更了丝、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第第14讲讲麻、棉的纺织品比例。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那时的花楼机,结构困难而精密,特地织造精细的丝织品。4.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西汉起先,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为中国获得“丝国”的誉称

10、。运输丝绸产品的商路被后世称为“丝绸之路”。唐朝起,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明清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对外的销量更大。为适应国外客户的须要,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清代还依据欧洲商人的订单特地烧制瓷器。西方国家称中国为“瓷器大国”。在中国制瓷工艺的影响下,从17世纪起先,欧洲国家接连生产瓷器。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第第14讲讲【易错扫描】西周时期,青铜铸造业的生产是由官府垄断的,即所谓的工商食官。【思维拓展】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关系农业和手工业存在着亲密关系,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是中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点。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第

11、六单元第六单元 第第14讲讲1.宋代梅尧臣有诗写道:“孤轮运寒水,无乃农自营。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此诗描写的是()A.筒车B.水车C.翻车D.耧车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此生产工具是用以浇灌的,且不用人力转动。A项不仅是浇灌工具且不用人力,B项不符合水力转动特征,C项是人力浇灌工具,D项不是浇灌工具。答案是A项。答案A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第第14讲讲2.“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有()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洁的性别分工导致难以扩大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严峻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抵挡天灾人祸的实力有限A.B.C.D.解析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小农经济所产生的作用是不同的,在封

12、建社会初期它以主动作用为主,在封建社会后期它以消极作用为主。四个题肢都是其不利影响,故选D项。答案D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第第14讲讲3.1980年,湖南马王堆西汉古墓中出土了包含“嫦娥奔月”内容的帛画(如右图),由此可以看出()丝织品是当时百姓的主要衣料汉代丝织技术达到了很高水平汉代的绘画水平已经相当超群中国人两千多年前的飞天幻想A.B.C.D.解析在图片中均能得到体现,而西汉时丝织品并没有成为一般百姓的主要衣料,可解除。答案B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第第14讲讲核心突围技能聚合核心突围技能聚合核心突围技能聚合核心突围技能聚合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第第14讲讲1.历史地位:中国是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的世界农

13、业起源中心之一。2.生产组织形式: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经济的基础,也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3.土地制度:封建土地国有制、地主土地全部制和农夫土地全部制并存,地主土地全部制是最主要的形式。4.农业生产结构:种植业和家畜饲养业相结合,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一、我国古代农业经济有何基本特点?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第第14讲讲5.生产模式:不断改良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重视水利的兴修,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材料一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夷、斤,试诸壤土。春秋左丘明国语齐语材料二范、中行氏不恤庶

14、难,欲擅晋国,令其子孙将耕于齐,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春秋左丘明国语晋语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第第14讲讲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起先运用,耕犁和牛耕技术也随之出现,并首先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实行起来秦汉以来,随着农业生产发展的须要,耕犁也有所革新,除犁铧是全铁外,还创建了犁壁,从而更有利于深耕和碎土。唐帝国前期,在耕犁的完善方面有巨大的贡献,这就是曲辕犁(又称江东犁)的出现。它操作起来较为敏捷便利,因而特殊适于土质粘重、田块较小的江南水田中运用,这对江南地区农耕经济的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陈文华农具发展史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第第14讲讲和牛耕;材料三表明耕作技术不断革新,并由北方逐步向江南推广。综合三则

15、材料说明工具的改革和牛耕的运用,推动了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的发展。【误区警示】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但“小农经济”不等于“自然经济”。“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是典型的自然经济,只以家庭为生产单位,而自然经济可以包括多个家庭组成的经济单位(如封建庄园)。材料一、二反映了春秋时期起先运用铁工具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第第14讲讲管理方式产品流通方式备注二、我国古代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有何不同?古代手工业有何特征?1.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对比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武器等军用品和官府、贵族的生活用品不在市场流通直到明代前期为止,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着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它代表

16、着当时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第第14讲讲管理方式产品流通方式 备注私营手工业由民间私人自由经营供民间消费的产品在市场流通明中叶以后,占据主导地位,并孕育出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式的雇佣劳动关系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第第14讲讲家庭手工业农户的副业主要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剩余部分出售在中国漫长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代,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2.古代手工业的特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多种经营形态长期并存,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民营手工业发展艰难,但青出于蓝;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分工越来越细,技术不断进步;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生产布局成相应变更;长

17、期领先于世界,远销国外;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但发展缓慢,未进入到手工工场时代。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第第14讲讲材料一凡执技以事上者:祝、史、射、御、医、卜及百官。凡执技以上市者:不贰市,不移官。礼记王制材料二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资金足够,设备先进,民窑不过20座,但官窑管理腐败,成本昂扬,很快衰落下去。为完成上贡任务,只好改行“官搭民烧”,由民窑烧造,官府赐予酬劳。与此同时,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快速崛起,明末达到二三百座,窑身比官窑大三四倍。清代御窑仅6座,沿袭“官搭民烧”,到乾隆以后就衰败了。而民窑的规模和产量都远胜官窑,工艺水平也大为提高,产品畅销海内外。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第第14讲讲材

18、料一表明周代的手工业劳动者受到官府的严格限制,材料二反映了明清时期民间手工业超过了官营手工业。两则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的变更趋势及发展水平的提高。【辨析比较】资本主义萌芽的手工工场与封建手工作坊的区分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第第14讲讲手工作坊手工工场结论技术与组织手工技术、小生产手工技术、大生产手工工场以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和被雇佣关系代替封建剥削关系。其标志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规模与分工规模小、简单协作规模大、分工细性质封建师徒关系雇佣关系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第第14讲讲基础基础基础基础 角度角度角度角度 思路思路思路思路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第第14讲讲1.(基础再现)在我国古代,“社稷”

19、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A.特别重视祭祀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解析土地和五谷的代表被上升到国家象征的高度,主要反映出当时以农业为立国之本的社会现实,所以选B项。答案B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第第14讲讲2.(基础再现)生产工具的进步与创新是农业发展的根本保证。下列生产工具的演进示意图,可以干脆用来论证我国古代()A.农业经营方式的变更B.农业生产产量的提高C.经济生产结构的变更D.农业耕作方式的变更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第第14讲讲耕,故是干脆论证了农业耕作

20、方式的变更。故选D项,其他三项都与图片信息无干脆关联。答案D解析图片反映的是骨耜耕作、铁锄耕作、二牛一人犁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第第14讲讲3.(基础再现)北宋有诗曰:“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下上无时了。四山开拓中沃壤,万顷秧齐绿云饶。”符合诗中描绘的是()A.筒车用于山地浇灌B.江南地区出现了水田C.曲辕犁在江南得到推广D.出现了浇灌工具翻车解析依据题干材料中“水轮不假人一轮十筒循环下上四山”等信息,可知描述的是筒车用于山地灌溉。筒车亦称“水转筒车”,是一种以水流作动力,取水灌田的工具。答案A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第第14讲讲4.(基础再现、视角拓展)“今是土之生五谷也

21、,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荀子富国)依据材料可以得出当时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A.小农经济B.精耕细作C.铁犁牛耕D.自给自足解析“人善治”指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指的是增加产量,这是精耕细作的特点,故选B项。答案B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第第14讲讲5.(基础再现)“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海防纂要卷七)材料中“可谓中国不缺耶”这一相识形成的主要缘由是()A.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B.所谓夷货,中国均可生产C.中国特产丰饶,人民生活富足D.夷货不符合中国人的消费习惯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第第14讲讲

22、“人民生活富足”不符合史实,D项虽然正确,但并非主要原因。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基本自给自足,才产生“可谓中国不缺耶”的相识,故选择A项。答案A解析本题可用解除法解答,B项“均可生产”太确定,C项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第第14讲讲6.(基础再现、视角拓展)中世纪中国财产继承主要实行均分制,据记载“今(南朝宋时)士大夫以下,父母在而兄弟异计,十家而七矣。庶人父子殊产,亦人家而五矣”,“至清代大江南北其子有余财而不养父,弟有余财而不养兄者比比也”。上述材料主要反映当时中国家庭()A.结构比较困难B.一度严峻缺乏道德责任感C.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有限D.具有很强的再造和裂变实力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第第14讲讲解

23、析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一个家庭的男丁成家以后,“兄弟异计”,那么就会分家,“十家而七矣”,脱离原先的集体,成为一个新的、独立的家庭单位。“大江南北其子有余财而不养父,弟有余财而不养兄者比比也”明显地体现了中国传统宗族社会里,家庭具有很强的再造和裂变能力,这是由小农经济确定的,故选择D项。答案D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第第14讲讲7.(视角拓展)2011年1月,山东博物馆实行了“2009年菏泽元代沉船出土瓷器展”。此次展览共有18件珍贵的菏泽元代沉船出土瓷器。下列瓷器中可能被展出的是()A.青瓷碗B.粉彩瓷瓶C.珐琅彩碗D.宣德青花瓷碗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第第14讲讲元代以前的青瓷碗。答案A解析能

24、够被展出的只能是产生于元代或元代以前的瓷器,而粉彩瓷、珐琅彩主要盛行于明清,青花瓷虽产生于元代,但“宣德”是明代的年号。所以可能被展出的是产生于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第第14讲讲8.(基础再现、视角拓展)嘉峪关汉墓中画像砖上有童子驱鸟护桑图、采桑图,墓后室画像砖上有蚕茧、丝束、绢帛。还有像缫丝的工具,墓中还发觉丝织物。这些信息主要说明()A.甘肃西部已从游牧转向农耕文明B.画像砖主要反映人们的日常生活C.丝绸之路是一条流淌的文化运输河D.汉代甘肃西部出现蚕桑与丝织业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第第14讲讲陪葬品丝织物,由此可推断此时当地出现了蚕桑和丝织业,选择D项。答案D解析题干中涉及墓中画像砖的采桑、丝织

25、物图片以及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第第14讲讲9.(基础再现、视角拓展)淅川下寺曾发掘出一处春秋楚国贵族墓群,出土大量青铜礼器,不少还带有铭文,其铸造运用了失蜡法溶模工艺。这一发觉,把我国运用失蜡法铸造青铜器的历史提早了一个多世纪。由此,我们可以推想出()A.青铜器铸造在春秋时期起先进入鼎盛时期B.我国古代青铜铸造中心集中在黄河流域C.青铜器的铭文有助于印证古代史料的真伪D.春秋时期各国主要运用青铜器进行农业生产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第第14讲讲除A项。材料中反映的楚国墓群应在长江流域,解除B项。青铜器在当时比较珍贵,很少用于农业生产,D项不符合史实。答案为C项,出土的青铜礼器上的铭文有助于印证古代史料

26、的真伪。答案C解析我国古代青铜器的铸造进入鼎盛时期是在商代,排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第第14讲讲10.(基础再现、视角拓展)(东汉)班固汉书卷五九张安世传:“(张)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霍)光。”该材料反映出西汉()A.私人纺织作坊颇具规模B.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C.官营纺织作坊特别发达D.政府激励民间手工业的发展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第第14讲讲解析分析材料可了解到张安世虽为公侯,食邑万户,但仍创办了规模很大的纺织作坊,积累起浩大的财宝,富有程度超过当时的大将军霍光,故选A项。答案A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27、 第第14讲讲11.(视角拓展、高度提升)有文章指出:“四峰山窑群的个别窑场中,生产的一部分原始青瓷,质量有了显著提高,胎质细腻,外壁通体施釉,只是胎骨的烧结程度还不够高,釉层也显得稍薄,釉色普遍地青中泛黄。其中质量较好的则已经是瓷器了。”这段材料()A.指出当时已经烧制出原始瓷器B.说明白当时制青瓷技术正在成熟C.反映出当时青瓷制造工序困难D.印证了当时个别青瓷厂工艺超群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第第14讲讲解析原始瓷器在商朝时就已经烧制出,解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青瓷生产状况,由“原始青瓷”“其中质量较好的已经是瓷器”可知讲的是青瓷技术正在成熟,所以B项正确;青瓷刚刚起步,谈不上工序困难,更说不上工

28、艺超群,C、D两项错误。答案B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第第14讲讲12.(视角拓展)清代学者王应奎在柳南续笔中说:“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这一记载反映了()A.棉布已成为广袤民众的主要衣料B.棉花种植由边疆地区向内地扩展C.棉纺织技术不断革新并日益推广D.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部门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第第14讲讲其作用甚至超过了丝绸。材料反映了棉布已成为广袤民众的主要衣料,选A项。答案A解析材料的大意是:现在棉布广泛应用,可用来御寒保暖,无论老少贵贱都离不开它。棉布成为后世的主要衣被原料,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第第14讲讲13.(基础再现

29、、实力综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农业有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它以劳动集约为主充分挖掘土地增产潜力,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具体措施是充分用地与主动养地紧密相结合,即以合理的耕作、轮作、施肥和浇灌(有条件的地方)来改良土壤,提高地力,从而保证包括连种、复种、间作、套种相结合的高复种指数的用地体系的实现。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成就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材料二增加粮食产量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扩大耕地。为此,中国古代就开展了“向山争地”“向水夺田”的斗争。这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第第14讲讲种斗争到明清时期达到了高峰。战国时期,对丘陵地、平地、低凹地三种类型的土地已有

30、所利用。到汉代,种植业比较发达的中原地区,沼泽地已基本上垦辟治理为农田。汉以后,北方人口不断向南方迁移,加上铁制农具的普遍运用,使南方地区农田的垦辟扩大也出现了新形势。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成就材料三中唐以后我国南方盛行的两种耕田方式围田(或圩田)梯田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第第14讲讲(1)依据材料一,概括说明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经营的特点。(4分)(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学问概括说明此现象出现的缘由。(8分)(3)结合材料三,说明材料所反映的耕田方式对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影响。(8分)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第第14讲讲(2)现象:出现了与山与水争地的现象。(2分)缘由:中国古代人口的增长,加剧了人地

31、冲突;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为进一步开垦土地创建了条件;中国古代增加粮食产量的主要方法之一是扩大耕地面积。(6分)(3)影响:扩大了耕地面积,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但是导致了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恶化。(8分)答案(1)特点:精耕细作,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用地体系较为完善。(4分)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第第14讲讲14.(基础再现、高度提升、实力综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图是某高三学生在学习探讨古代中国的农业发展时运用的一幅示意图。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第第14讲讲材料二据大洋网广州日报:2009年9月26日,重命名为“南澳一号”的明代古沉船水下考古抢救发掘启动仪式在汕头市南

32、澳县实行。水下考古专家经过勘探,“南澳一号”船载文物主要为明代粤东或者闽南及江西一带民间瓷窑生产的瓷器。据相关人员估计,装载的瓷器至少有1万件,甚至有6万之巨。从“南澳一号”打捞上来的文物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第第14讲讲(1)依据材料一示意图,你认为该同学与农业有关的探讨主题是什么?从牵引动力来看,从图中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9分)(2)我们在探讨古代中国农业发展时,还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探讨?试举出实例加以说明。(8分)(3)结合所学学问推想,我们会从“南澳一号”上找到哪些种类的瓷器?(3分)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第第14讲讲曲辕犁的转变,犁耕技术已经相当完善。(6分)(2)农业生产工具的演化,如从耒耜到青铜工具再到铁农具的演化。农业浇灌方式的演化,如从开沟排水到水利工程的修建和农业浇灌工具的不断改进等。(8分,从农作物品种的日益丰富,统治者农业政策的演化等角度归纳也可酌情给分)(3)青瓷、白瓷、青花瓷等。(3分)答案(1)主题:中国传统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化(或中国古代犁耕技术的发展与完善)。(3分)结论:中国古代的耕作方式(或犁耕技术)经验了由直辕犁到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第第14讲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x模板 > 商业计划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