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醉翁亭记》同步练习题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醉翁亭记》同步练习题及答案.pdf(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1/9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 11 课醉翁亭记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测验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词注音。琅琊山的风景真美啊!林壑 wi_然泉水清 li_,朝暮景象不一,四季风光各异。滁()人出游,更是热闹非凡:伛偻()提携游人如织,垂钓,对弈(),品茗,吟诗,山水清音即是丝竹,山肴()野蔌()自成宴席,其间 gng chu_交错,起坐喧哗自林 fi_初开直至 mng_色苍茫,一日之内,身心尽舒 2为下列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1)杂然而前陈者()A摆开 B陈述 C姓氏 D陈旧(2)觥筹交错()A计策 B酒筹 C筹措 D筹划(3)负者歌于途()2/9 A背着 B拿着 C带
2、着 D拉着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此乐何极 而乐亦无穷也 B连月不开 日出而林霏开 C名之者谁 不能名其一处也 D临溪而渔 而不知人之乐 4理解性默写(1)概括描述滁州地理环境特征,领起全文的句子是:_,_。(2)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_,_。(3)“_,_。”写出了山间朝暮的变化。(4)宴饮之时,太守的表现是:_,_,_。5“也”字表达的语气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B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C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3/9 D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6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A文章
3、第一段介绍醉翁亭所在,由面到点,先“环滁”再“西南”,望“琅琊”闻“水声”,用“回”字“转”字,引出亭子,层层烘托,突出醉翁亭之美。B文章第二段将“山水之乐”具体化,描写山间朝暮变化和四季不同景色,突出流连山中美景的无穷乐趣。C文章通过描绘游人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衬托太守的孤芳自赏。D全文连用二十一个“也”,形成一唱三叹的吟咏句调,读起来抑扬顿挫,铿锵悦耳。二、综合技能测验(一)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完成练习。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醉翁之意不在酒_(2)得之心而寓之酒也_(3)觥筹交错_(4)树林阴翳_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_ 4/9 _(2)
4、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_ _ 9下列对课文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第二段中“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采用对偶手法,描写了山间变幻多姿的早晚景物,两幅画面对比鲜明。B第三段中“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既照应了首段中太守“饮少辄醉”,也凸显了作者政治失意、仕途坎坷的内心抑郁和苦闷。C本文除第一段外,每段开头都用领起词语引出下文。从“若夫”到“至于”到“已而”,展开了从景物到游乐到归来的一幅幅画卷。D这篇文辞优美的山水游记,通过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四个画面,展现了太守与民同乐的美好场景。10课文中的“环滁皆山也”,在作者初稿中表述为下面链接材料的内容。请联系课文第一
5、段,分析作者这样修改的原因。【链接材料】环滁四面皆山,东有鸟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_ _ 5/9 _ _(二)中考阅读 天石硬铭(并序)宋苏轼 轼年十二时,于所居纱穀行宅隙地中,与群儿凿地为戏。得异石,如鱼,肤温莹,作浅碧色。表里皆细银星,扣之铿然,试以为砚,甚发墨,顾无贮水处。先君曰:“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因以赐轼,曰:“是文字之祥也。”轼宝而用之,且为铭曰:一受其成,而不可更。或主于德,或全于形。均是二者,顾予安取?仰唇俯足,世固多有?元丰二年秋七月,予得罪下狱,家属流离,书籍散乱。明年至黄州,求砚不复得,以为失之矣。七年七月,舟行至当涂,发书箧,忽复见之。甚
6、喜,以付迨、过。其匣虽不工,乃先君手刻其受砚处,而使工人就成之者,不可易也(选自苏轼文集第二册,有改动)【注释】纱穀行:苏轼故里,在四川眉山。发墨:指砚台磨墨易浓。先君:这里指苏洵。祥:吉祥之兆。主以为主,着重于。当涂:地名。迨、过:苏迨、苏过,苏轼的几子。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得异石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且为铭曰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6/9 C明年至黄州 越明年,政通人和 D求砚不复得 求石兽于水中 12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 13翻译句子。明年至黄州,求砚不复得,以为失之矣 _ _ 1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_ _
7、15文中“赐”“付”都是指父亲将砚交给儿子,作者在其中寄寓的情感有何异同?因以赐轼,曰:“是文字之祥也。”甚喜,以付迨、过。自核心素养专练。_ _(三)核心素养专练 16(综合性学习审美鉴赏素养)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酒的饮法值得体味。请你仔细观察下面两张图片,各用一个最为恰当的动词,描述图片中人物的饮酒方式,并简要说说选用这个动词的好处。7/9 图一 图二 (1)图 1 你选用_,好处:_(2)图 2 你选用_,好处:_ 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测验 1蔚 洌 ch yl y yo s 觥筹 霏 暝 2(1)A(2)B(3)A 3A 4.(1)环滁皆山也(2)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3
8、)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瞑(4)苍颜白发 颓然乎其间者 太守醉也 8/9 5C 6C 二、综合技能提升(一)课内阅读 7(1)意趣,情趣。(2)寄托。(3)酒杯。(4)遮盖。8(1)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密的绿荫。(2)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9.B 10课文中“环滁皆山也”一句言简意丰,已经写尽了滁州群山环抱的地理形势:链接材料中所写的另外几座山与课文写的琅琊山无关,可以省去。(二)中考阅读 11B 12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13第二年赶赴黄州,寻找砚台再也找不到了,我以为丢失了。14苏轼十二岁时得到一块砚台,
9、十分珍爱,后来“失而复得”,苏轼将它交给儿子保管 15“赐”是赐予的意思,体现了苏轼对父亲的敬重与感恩,“付”是交给的意思,表现了苏轼把天石砚交给儿子时的郑重与期待,这两个词都寄寓了苏轼对天石砚的珍爱之情。参考译文:我(苏轼)十二岁时,(一天)在家乡后院的空地上,与小朋友挖地做游戏。忽然,发现一块奇异的石头,形状像条鱼,9/9 外表温润晶莹,呈浅绿色。(这石头)表里均有星星点点银色的细花纹,敲敲能发出铿锵的声音,(我)试着把它当砚台,很容易发墨,只是没有储水的地方。我的父亲说:“这是一块天砚啊!具有砚的品质,就是形状不太完整罢了。”于是,他把这块砚台送给我,说:“这砚是文字吉祥之兆。”我十分珍爱地使用它,并在上面刻上铭文:一旦接受上天的赐予,就不可以使其易主。或着重于品德,或保全形体。如果两者都有,那我取什么呢?仰人鼻息,跪人脚下,这样的人世间还少吗?元丰二年秋七月,我获罪入狱,全家人颠沛流离书籍散乱。第二年赶赴黄州,寻找砚台再也找不到了,我以为丢失了。七年七月,船行到当涂地界,我打开书箱,忽然又看见了它。我很高兴,于是把它交给儿子苏迨和苏过。装砚的匣子虽然不十分精致,却是我的父亲亲手雕刻,并按砚的形状做的,不可以更换。(三)核心素养专练 16示例:(1)啜 准确描绘出饮酒者不紧不慢、悠闲满足的喝酒状貌。(2)干 表现了饮酒者“头一仰,一口尽”的喝法,以及一口气喝完的爽利情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