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教案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6073622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766.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教案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教案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教案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教案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df(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 3 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课标要求】1.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2.通过了解秦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原因。【学习目标】1.引入大量史料学习秦统一条件和秦的暴政,通过史料实证来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学科精神 2.通过地图进行秦灭六国的教学,逐渐强化学生的时空观念 3.通过对秦一、秦加强统一的史实以及秦亡于暴政的认知过程,培养其历史解统释,即客观辩证分析历史事件能力。4.通过对秦统一的深远意义的认知,提升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从而加深学生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怀。【学习重难点】重点:秦统一及巩固统一的历史意义,

2、秦朝迅速崩溃的原因 难点:秦统一对中华民族的深远意义【学习过程】一、秦的统一(一).秦统一的条件(秦)其固塞险,形势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入境,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恶劣)。观其士大夫,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荀子强国 总结秦实现统一的条件有哪些。1.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2.数代秦王励精图治;3.吏治清明;网罗天下英才;4.商鞅变法后,国家强盛。5.经济受见到阻碍;6.人民渴望统一等。(二)灭六国、秦统一 (二)(三)(四)(五)1.公元前 230-前 221 年,秦灭六国 2.征服南方越族地区,并加

3、强了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控制 3.北击游牧民族匈奴的进攻,修筑了万里长城。(三)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影响 1 皇帝制 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自称曰“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资治通鉴 并颁布制书说:“君王死后依据他生前的行为确定谥号,这是儿子议论父亲,臣子议论君王,实在不应该。从今以后,废除为帝王 上谥号的制度。称为始皇帝,后继者以序数计数,称为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以至万世,无穷尽地传下去。”司马迁史记 秦始皇本纪有详细记载:通过秦王与大臣间(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的争论,最终采用了皇帝称号。特

4、点:皇帝独尊;皇位世袭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史记 秦始皇本纪 特点:皇权至上 2.三公九卿制 三公:指丞相、太尉(掌军权)、御史大夫(副丞相 掌管律令图集,监察中央百官)九卿:泛指掌具体事务的诸卿。材料 自秦王嬴政至秦始皇时期的丞相有吕不韦(东方阳翟的商人),昌平君(楚国公子),昌文君,愧状,王绾,李斯(楚),冯去疾(赵国),赵高(赵)。任用秦以外的人为高官,耐人寻味。思考: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1).以皇权为中心;(2).充分体现“家天下”的特点。3.郡县制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

5、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後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復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秦朝选择了怎样的地方管理制度?为什么?措施:地方管理制度:设立郡县两级行政,郡县制,中央任命郡守和县令 原因:吸取分封制造成战乱的教训;加强对地方直接有效的控制,加强中央集权。小结 4.巩固统一的措施(1)措施 经济:统一车轨、货币、度量衡,修驰道直道等。思想:统一文字、焚书坑儒。法律:颁

6、布法律,以法为教。社会:编制户籍,迁徙贵族豪强,整顿社会风俗等。拓展:大一统国家管理特点:国家管理力度强;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转变为官僚政治;政权组织结构更加紧密。(2)大一统的意义(秦孝公后)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贾谊过秦论 大一统的意义 疆域:初步奠定祖国疆域。政治: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形成。经济:促进各地经济交流和社会发展。民族:促进民族融合、民族发展。二、秦朝的暴政 秦帝国的人口,估计在 4000 万左右,仅阿房宫、骊山陵、长城、南越两疆的人力动员,数量已在 900 万,连累家属,已经超过 4000 万,几乎

7、牵动帝国的全部人口。1.大兴土木-百姓不堪重负 2.严刑酷法-激化阶级矛盾 3.焚书坑儒-摧残文化 三、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 公元前 209 年,陈胜起义攻占陈地,建立“张楚”政权 公元前 207 年,巨鹿之战刘邦入咸阳,灭秦 公元前 206-前 202 年刘邦项羽楚汉之争,垓下之围,刘邦击败项羽。学习拓展 秦朝崩溃的原因 失在于制,不在于政,周事然也。失在于政,不在于制,秦事然也。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一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

8、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贾谊过秦论 材料二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报制四海,适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负锄梃谪戍之徒,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柳宗元封建论 思考:两则材料对于秦朝灭亡的认识,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如何理解柳宗元“失在于政,不在于制,秦事然也”这一观点?课堂小结 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统一后的秦王朝只存在了十几年时间,秦的速亡与秦的暴政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其以法家思想治国,最终失去民心,失民信。【板书设计】第 3 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