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音乐家的诗人情怀.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6065047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3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浪漫主义音乐家的诗人情怀.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浪漫主义音乐家的诗人情怀.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浪漫主义音乐家的诗人情怀.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浪漫主义音乐家的诗人情怀.pdf(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西方古典音乐的人文涵义 从钢琴里流出的诗人情怀 摘要:作为波兰著名的钢琴家、作曲家,肖邦在整个西方古典音乐史中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光芒。他的玛祖卡,他的夜曲,他夜雾一般浓重深沉的诗人情怀都让人迷恋,而他半生流离的坎坷,国家破灭的惨痛以及对自由理想的向往都间接成为他创作的源泉,成就了其独特而无可复制的浪漫主义情怀。关键字:古典 钢琴曲 浪漫主义 民族精神 在西方古典主义音乐不到一百年的岁月里程里,攒动着无数让人为之熠目的大师级人物。巴赫 1750年去世标志着巴洛克时代的结束,同时昭告着古典主义的开始,以此为始端,古典主义开始成为主流艺术的审美标准。而相继涌现的一系列大师级人物也让西方乐坛如星火流光

2、,泛起澎湃多彩的光泽,作为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钢琴诗人”肖邦,“钢琴之王”李斯特等音乐家用自己浓重的人文情怀,将音乐与人孤独而崇高的精神世界紧密联系起来,在四方迭起的乐坛显现出不一样的诗人气息,并由此晕染开来。在浪漫主义时期,作为一个杰出的波兰民族音乐风格钢琴家、作曲家,肖邦拥有着非常独特的历史地位。里姆斯基柯萨科夫认为:“肖邦兼具非凡的旋律天才与独特的和声天才,其中的和声本身好像在歌唱。听了无限诗意的肖邦音乐,其他音乐都显得沉重。”【1】尽管在所有的肖邦作品中都具有来自波兰传统的音乐风格,但在肖邦的玛祖卡中更为集中地表现了波兰的民族风格。在玛祖卡中肖邦运用了直到当今仍为世界所仰慕的最美的波

3、兰旋律,使得当今的音乐家们第一次真正意识到他音乐中独特的波兰风格。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社会文化特质表现为强调人性解放,崇尚英雄主义,追求人权平等,之前在欧洲爆发的思想启蒙运动对于当时的教会的抵制与反对在一定程度上,于整个社会都掀起了飓风一般的影响。而在音乐上,音乐家们也从近千年对神明的信仰中摆脱出来,开始向理性外国音乐欣赏期终论文 2 思维方向迈进,在作品加入了更多崇尚理性的成分。肖邦具有难以掩盖的魅力,这其中除去音乐才华,尤为让人着迷的是他音乐中所深藏的诗人一般忧伤而隐喻的情怀,还有值得一提的一点便是其伟大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安东鲁宾什坦曾说:“他是波兰人,并且是主观地写作乐曲,但他的主观是代

4、表整个人民,他的音乐所歌唱的也是人民。”【2】的确,对祖国的思念和波兰人民生活的情景,是肖邦的灵感的源泉,使得他能够把自己个人的东西提高到具有社会的意义。肖邦一生中作品繁多,共创作了两百多首作品,其中大部分都是钢琴曲,包括钢琴协奏曲、钢琴奏鸣曲、叙事曲和波兰舞曲等等,被誉为诗人音乐家的德国作曲家舒曼曾评论肖邦为“隐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它向全世界宣告着“波兰不会灭亡”。他几乎只为钢琴写作,而他的许多小品则将它的特性音符可演奏得或弱或强,而且可以非常快速地重复演奏发掘至极致。【3】肖邦二十岁便参加战争,面对硝烟战火,死亡与离别,正义与侵略,将自己对祖国的一腔热血化为笔下的音符,从铿锵的声音里诉

5、说自己对于民族的热爱,对世界的宣言。这种浓郁而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与我国晚唐时期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有很大相似之处。没有一位作曲家能像肖邦那样使钢琴发出如此优美的音响,他用自己心灵身处涌动着的情感为钢琴曲创造出了歌唱一般华丽忧伤的幻觉。肖邦为钢琴音乐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开创了崭新的钢琴曲形式,并赋予它们充满诗意的情感和丰富的表现力。【4】他独创性地运用优雅精致的曲调装饰,另辟蹊径,发现并采用了细腻的踏板效果。这些颇具斑斓特色的钢琴曲创作使得肖邦对于色彩性的和声处理得很有独创性,如同万古流芳的缠绵的诗,即便时隔十年百年,依然对后世音乐人产生着深远的影响。玛祖卡是肖邦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题材选自波兰传统舞

6、曲。作为肖邦另一个独特的创作领域,有别于其他音乐家的玛祖卡舞曲,肖邦为自己的祖国,自己所毕生热爱着的民族写出了大量闪耀着奇异光彩的玛祖卡舞曲,作品中深嵌着肖邦对于波兰民族的热爱,飘散着迷人的波兰泥土的芬芳,这也是他少有的带有戏剧性和悲剧性成分的创作领域之一。李斯特本人也对肖邦的炽热的爱国热情大加赞美:“它们散发着这个英勇民族有别于其他民族的勇敢和价值,果断、彬彬外国音乐欣赏期终论文 3 有礼、自命不凡、荣誉、对细微末节的关注、蔑视匆促、慢慢弯身鞠躬、突然间站直,一开始由主人带头先跳,再按照等级或其他客人相继跳舞,献给最勇敢和最美丽的男女,社会各界人士排成一行,围成圆圈,愉快地欣赏自己。”【5】

7、当我们细细沉入这首组曲中时,会不知不觉将自己的整副身心都沉下来,跟着乐符的跳动,连灵魂也翩然起舞,有轻盈的碎步,也有悲壮的俯身,让人们在那些遗落很多年的高贵典雅的波兰舞蹈中沉醉,不复清醒。这也是肖邦最具代表表达其所颂扬的民族精神的钢琴曲之一。肖邦在不损伤玛祖卡原始风味的前提下赋予了这种乡土音乐既亲切又极为新鲜的动感,那扑面而来的带着故土气息的芳香也令人倍感舒畅。其中组曲的第一首曲子携带的气氛正是如此,它既能够掺混着奔放的节奏和自由无束的心情,仿佛光芒普照,大地初露生机,草地上奔跑的脚步和天地间游走的风斗是温柔而尽兴的,毫无阻拦;在苍茫天穹下蒸腾出蓬勃的朝气,不论是钢琴师还是听众,心中都洋溢着炽

8、烈的浓浓情意。这首曲子健康爽朗,生动表现出人们乐观面对生活,迎着困难与灾难,抛开忧伤,用轻盈的心态迎接生命复苏的景象,而它也终于能够成为肖邦所有玛祖卡舞曲中最著名的一首。而在接下来的一首曲子中,情绪上则倾吐着幽寂和悲观,情绪一度沸腾高涨,却终究没能摆脱心底的黯伤,让人不由自主想到莎士比亚的悲剧李尔王,记忆跳到最后一场,开始有一种可怕的荒凉景象蔓延开来。考狄利娅的死代表了那种荒凉,这是由于因悲伤过度而再次疯狂的老国王怀抱死去的考狄利娅出场时的场景,乐曲悲壮的气氛正与此相通,音乐与文学在此交汇。后面的第三首表现出创作者于茫茫黑夜中所迫切燃起的对未来的向往;第四首激昂振奋,如同挥刀折戟般于战场上英武

9、奋战;第五首转而又回归到明亮开朗的情调,仿佛自由重回,胜利之光重新在骄傲的大地上升起,照耀无数人仰望的脸庞。肖邦在 1830年离开波兰时写了第一首玛祖卡舞曲,他一生的最后一首作品也是玛祖卡舞曲。51首玛祖卡贯穿了他一生的创作,表现了他对祖国永久的思念。他把这种波兰民间舞蹈上升为艺术音乐体裁 玛祖卡虽然出自波兰传统舞曲,但又有所改变,不尽相同。与刚健的波兰舞曲相比,玛祖卡流露出更多内向而优柔的情调,在短小的篇章里掩映着多变的心外国音乐欣赏期终论文 4 绪,如同不同花色交织的锦缎,斑斓神秘而富有沸腾着的魔力,人们正是被这种特质所吸引。李斯特吹捧它们:“几乎所有的玛祖卡舞曲都充满了迷雾般的恋情,像流

10、动的空气漂浮在他的前奏曲、夜曲和即兴曲的周围,你能够逐一地找出热情的变化,像是个童话世界,并透露出仙女、仙后、精灵、玛布王后,以及空气、水里和火里的一切神魔的轻率信心。”在这些乐曲萦绕耳旁时,人们会感到心底某一块极为柔软的地方被悄然触动,这不仅仅是声音所带来的听觉触感,更像是看到一个画面,阅到一个感人至深的小说片段,读到一首干净的诗的时候所油然而生的感觉。时而澎湃,时而清幽,时而让人沉默,焦虑在心底蔓延,时而又仿佛初见阳光,在阴霾的冬夜之后带来无尽光明。这样的感受让每一位欣赏乐曲的人沉浸其中,威廉巴特勒叶芝在早期写过一首短诗,名字叫情歌,“亲爱的,我们走吧,我们走吧,我和你,到那小树林里抖落颗

11、颗晨露;去看看鲑鱼嬉戏,鸦雀蹀躞,亲爱的,我们会听到,我和你,我们会听到,远处牡鹿唤叫牝鹿。还有小鸟在枝头清脆的啼鸣,还有看不见的布谷鸟欢乐的扑腾,至于死亡,哦,我的美丽姑娘,死亡绝对不会逼近你我,在这芬芳馥郁的树林之中。”叶芝富有浪漫主义的笔触将幻想的意境、炽热的情感与抒情的语言融为一体,读来清丽自然。在A 小调玛祖卡中所能体味到的正是这一份无限向往的瑰丽想象,它丰盈而充实,带着梦幻色彩扑入沉思者的梦中,带来冬夜之后烂漫的春色。肖邦享有“钢琴诗人”美誉,这一份荣耀自然不是平白奉上的,在他的创作中,四处都能够捕捉到诗一般的光芒,无论是寂静时刻的平淡祥和,还是自由世界里的无忧无虑的幻想,抑或是濒

12、临灭亡前悲壮的呐喊与哀伤,这些复杂的情绪中都能够跨越文字的途径,在作曲家笔下化为音符,跳跃出让人惊叹的乐章。肖邦诗一样的情怀总是能够不自觉地征服每一位对生活充满向往与理想的人。柏辽兹写道:“只有为少数他相信的听众,他才走到钢琴前演奏。这是他能表现出怎样的感情来啊!他是多么喜爱把自己的心灵沉浸在热情和忧郁的幻想中啊!他变成一位诗人,歌颂着自己幻想中的主人公们的奥西安式的爱情和骑士风的功勋,歌唱出他的遥远的祖国,歌唱出他所珍惜的外国音乐欣赏期终论文 5 波兰和永远在争取胜利而屡次失败的波兰的悲哀。”海涅说:“当听肖邦演奏的时候,我完全忘掉他的演奏的技巧而陶醉在他的音乐的温柔乡里,沉在他的创作的哀情

13、里,这哀情既温柔又深沉。肖邦是伟大的天才作曲家,可以与莫扎特、贝多芬、柏辽兹相提并论。”【6】除了玛祖卡之外,肖邦又一具有自身创新性的钢琴独奏题材便是夜曲。肖邦的夜曲具有冲淡平和,在寂静中伸展出幽深意境的独有特点,略带忧伤的曲调中让人仿佛看到一位在月光下徘徊的诗人,微锁的眉头,无声的脚步,以及脸上耐人寻味的沉思。夜曲成功地体现了肖邦的诗人情怀,肖邦似乎命中注定是为钢琴而生,他用自己的情感赋予钢琴吟唱的神奇,将音乐的个性与钢琴的特性水乳交融,达到一种无可比拟的和谐境界。当哗哗的水声轻声喧哗着流进人们的耳朵,没有人还会浮躁,没有人还在顾盼周遭,还在思忖自己生活中琐碎的牵绊,每个人都在钢琴幽深的诉说

14、中找到了自己心灵的归属地,并停留栖息,慢慢陷入回忆,这其中的惆怅与缱绻,以及时而迭起的激动和叹息都让人欲罢不能。同样是威廉巴特勒叶芝的诗,那首最为著名的当你老了,当我们在夜深人静的壁炉旁安坐,这样的情怀便会油然而生了。诗中这样写:“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意昏沉,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垂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这样的诗歌与这样的夜曲,如何能让人

15、留恋的思绪,那些飘散在记忆中的想念如何能够被聚拢,重新收藏,放入手心。肖邦的创作在某种程度上已经类似于一种文学气息的积聚,甚至在部分段落已经成功地将音符凌驾于文字之上,这一部分是因为他自身所富有的音乐才华,另一部分则是在长久岁月的洗礼下在内心深处所凝结的对于自然、情感的感悟,肖邦不缺少诗人必备的惆怅与气节,这种诗一般的情怀被肖邦成功孕育在自己的钢琴曲创作中,让它们自由而舒畅地从黑白琴键的舞蹈里流淌出来,在黑夜的幕布里淌外国音乐欣赏期终论文 6 了一地,让人看了心碎,听了心醉。一切幻想、隐秘、激昂、悲伤在他笔下都化为充满诗意的抒情性的自白,他是“最纯真的浪漫主义钢琴抒情诗人”【7】如果从整个人生

16、经历来看待肖邦的成就,或许能够发现他诗人情怀的来历。肖邦一家住在一个伯爵夫人的庄园宅地里的三间房子里,据说那是令人愉快的房间,有着白色的墙和发光的天花板,有 挂着雪白薄沙窗帘的窗户,宽大的窗台上有倒挂金钟和天竺葵生气勃勃地开着花。房屋里面摆着沉重的红木家具、许多书架和一个白柱式火炉,在天冷的时候,里面的松木劈啪作响,发出芳香的热气。在三间房子中最大的一间里面摆着钢琴。不象别的神童音乐家那样,少年肖邦并不爱那钢琴。他恨它,并且不愿意学习弹它。他的第一个教师是一个奇怪的人物,总是穿着淡黄色的大衣和裤子、漆皮长靴和颜色很华丽而俗气的背心,据他说是在一个拍卖行买的波兰的最后一个国王的所有物。他总是带着

17、一支长铅笔,常用来敲那些迟钝和不守规矩的学生的脑袋和手指。他教肖邦去爱那钢琴,并教他弹得如此之好,使这男孩在华沙逐渐以“第二个莫扎特”闻名。在十岁时,他被带去为一个大歌唱家弹奏,歌唱家非常高兴,送给他一个手表。不久以后,俄国沙皇听见他演奏,给了他一个钻石戒指。【8】在当时的欧洲报纸上刊登过这样一句话:“上帝把莫扎特赐给了奥地利,却把肖邦赐给了波兰。”1818年,8岁的肖邦在一次慈善音乐会上演奏了阿达尔伯特吉罗维茨的作品,这是肖邦的第一次登台演奏,从此跻身波兰贵族的沙龙,而后师从约瑟夫艾尔斯内学习音乐理论和作曲。到了 1827年,十八岁的肖邦写作的三首波兰舞曲已颇具深深的诗情,表现出当时已成为钢

18、琴高手的他的风格倾向;在年仅 20 的时候,肖邦因其创作的 e 小调和 f小调钢琴协奏曲而誉满华沙。肖邦二十至三十岁之间所作的波兰舞曲都是很优秀的钢琴杰作;而肖邦在 1846年创作的波兰舞曲则达到了他一生中最为成熟的境界。肖邦的波兰舞曲大多表达出波兰人民的民族气质及爱国心,具有典型的波兰民族色彩。肖邦借波兰舞曲这种体裁,把自己祖国过去的光荣、目前的悲哀与民众的愤怒,以及对未来的憧憬,成功地表现了出来。他的后半生正值波兰亡国,肖邦在国外渡过,创作了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钢琴作品,以此抒发自己的思乡情与外国音乐欣赏期终论文 7 亡国恨。肖邦因肺结核于 39 岁去世,在其前半生能够在平稳的生活中不断

19、学习,接触生活与爱情,而后由于战争缘故不得不离开故乡,奔波流离,以作曲、教学和演奏为生,半生坎坷。在目睹了从兴盛走向衰败的过程后,肖邦内心涌动难以抑制的愤懑与爱国主义信念,他过往长久的浪漫情怀已经不能够帮助他解脱,当内心的爱国热情被瞬间点燃,肖邦选择用音乐来捍卫自己祖国的尊严,捍卫自己引以为豪的波兰民族的尊严。坎坷的经历是酝酿诗人的必经之路,踏上这条路的肖邦没有悬念地在心底扎下一股永久的难以磨灭 惆怅与悲伤,这种情怀也一直延续在他后期的创作中。其中有与波兰民族解放斗争相联系的英雄性作品,如 第一叙事曲、降 A 大调波兰舞曲等;有充满爱国热情的战斗性作品,如革命练习曲、b 小调谐谑曲等;有哀恸祖

20、国命运的悲剧性作品,如降b 小调奏鸣曲等;还有怀念祖国、思念亲人的作品,如不少夜曲与幻想曲。如此,深刻的切身体会或许也是肖邦在其音乐作品中充斥诗人情怀的一部分原因。在肖邦成熟的作品中,没有一首是依赖传统的形式或收发的。他是在早期浪漫派作曲家中与贝多芬式的匀称结构、主题发展的音乐思想距离最远的一位作曲家,他的艺术是随想、即兴式的。乔治桑曾这样回忆肖邦的工作场景:“他的创作能力是自然 而不可思 议的,他无 需努力或是 预先准备 即可获得之,但是他的创作却是我见过的最伤神的劳动,为了修饰某些细节,要经历不断的尝试、犹豫不决和发些脾气。”【9】在浪漫主义时期,肖邦作为一个杰出的波兰民族音乐风格作曲家而

21、具有着非比寻常的光彩。曾任波兰总统的钢琴家帕德列夫斯基说:“肖邦在波兰土壤深处找到了珍宝,留给我们一笔财富。他第一个让波兰农民享有最崇高的东西美。”这种具有浓郁诗人情怀的音乐特质来源于肖邦半生颠沛流离的经历,战败国亡的愤懑与强烈的民族精神,他将自己理想的自由世界,自己对于波兰民族的热爱都融入到钢琴曲的创作中,从而诞生了一部部让世人惊叹的作品。当时代变迁,物是人非,而能够长存于人们记忆中的依旧是如此耀眼的经典肖邦,以及他钢琴声中流淌出的诗人情怀。外国音乐欣赏期终论文 8 参考文献:【1】广东教育出版社古典音乐欣赏 刘一贯 著 P105【2】人民音乐出版社肖邦的创作A.索洛甫磋夫 著,P1【3】上海人民出版社 音乐的故事 美 谢尔曼汤恩比克 著 皇韬 梁豪 徐卫翔等 译 P75 【4】上海人民出版社 音乐的故事 美 谢尔曼汤恩比克 著 皇韬 梁豪 徐卫翔等 译 P62【5】四川文艺出版社古典音乐笔记 石映照 著 P204【6】人民音乐出版社肖邦的创作A.索洛甫磋夫 著,P200【7】吉林大学出版社 音乐的历史 张德玉 著 P105【8】央视国际网络【9】吉林大学出版社 音乐的历史 张德玉 著 P1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