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历史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历史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pdf(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 7 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标要求 素养达成 1.了解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2.认识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唯物史观 多角度分析隋唐时期封建社会高度繁荣的原因。历史解释 了解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选官制度、中枢机构、赋税制度的演变,分析其变化特点及影响。家国情怀 通过梳理古代赋税制度的发展历程,认识赋税制度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稳定统一的重要作用,增强对以民为本、关注民生等治国理念的认同感。知识点一 选官制度 1九品中正制 创立时间 曹魏时期 内容 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 沿革 选官标准从初创时期的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演变为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 影响 逐渐成为
2、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2.科举制 形成(1)隋朝建立后,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2)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完善(1)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2)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3)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意义 科举制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概念阐释 九品中正制 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中正就是品评人才的官职名称。将人才分为九等,朝廷依此授予相应官职。视角 选官制度的巨大变革 材料 科举制用意在用一个客观的考试
3、标准,来不断地挑选社会上优秀分子,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此项标准,一则求其公平,不容舞弊营私。二则求其预备之单纯与统一,减免经济上之限制,使贫民亦有出身。又间接助成国内风俗教化之统整,以辅成大一统政府之团结与巩固。钱穆国史大纲 思考 科举制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试答:_ 提示 功能:吸纳优秀人才,巩固统治。影响:相对公平,有利于选拔人才;备考的经济成本较低,有利于下层民众参与;有利于形成“重学”的社会风气;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深化拓展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和科举制的特点(1)趋势 选拔标准:由重视家世门第、财产等级等演变为注重学识、才能。选拔方式:由血缘、推荐、地方评
4、论及品评演变为考试。选拔原则:逐渐走向制度化,体现相对的公平、公开。(2)科举制的特点 标准的客观性:以学识和考试成绩作为标准选拔人才。方式的公平性:以严格的考试作为选官方式。范围的广泛性:不论贫富贵贱,皆可参加考试。知识点二 三省六部制 1演变历程 魏晋南北朝时期 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 隋文帝时 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唐太宗时 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改称中书门下 2.职能和意义(1)职能: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
5、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2)意义 三省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政事堂的设立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视角 唐代中央行政管理机制的完善 材料 思考 结合材料分析三省六部制的作用。试答:_ 提示 三省六部制是较完备的中央行政管理制度,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分割相权,加强皇权;一定程度上能节制君权,防止皇权的滥用误用。认知升华 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1)皇帝通过不断压制、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2)中朝官向外朝官转化。(3)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
6、。(4)宰相权力不断分化。知识点三 赋税制度 1租庸调制 沿革 魏晋时期 开始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 北魏 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规定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 唐初 实行租庸调制,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 意义(1)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2)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障 2两税法 背景 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降 目的 为了解决财政困难,780 年,宰相杨炎提出实行两税法 内容(1)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
7、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2)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意义(1)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2)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视角 魏晋至隋唐的赋税制度 材料一 赋役之制课户每丁租粟二石。其调随乡土所产绫、绢、各二丈凡丁户皆有优复蠲免之制(诸皇宗籍属宗正者及诸亲,五品以上父祖兄弟子孙及诸色杂有职掌人)悉免课役。唐六典 材料二 公元 780 年,唐朝推行两税法,两税法的主要原则是只要在当地有资产、土地,就算当地人,上籍征税。按贫富等级征财产税及土地税,将贵族也纳入征税范围。摘编自黄永年唐史十二讲 思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两税法取代租庸
8、调制的原因,并分析两税法在征税标准和纳税对象上的新变化。试答:_ 提示 原因:土地兼并严重,租庸调制难以维持。新变化: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到以资产、土地为主;增加纳税对象(贵族官僚也要交税)。深化拓展 比较租庸调制和两税法 租庸调制 两税法 实行时间 唐朝前期 唐朝后期(780 年开始)前提条件 均田制的实行 均田制遭到破坏,财政困难 目的 保障政府的财政收入 解决财政困难,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征收标准 人口 土地与财产 内容 租:谷物 调:绢和布 庸:纳绢或布代役 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每年分夏、秋两次纳税 意义(1)保证了农民较充分的生产时间
9、,赋役负担相对减轻,开垦了许多荒地;(2)政府赋税收入有了保障(1)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表明封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2)扩大了税源,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3)是我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 网络构建 史论要旨 1.科举制公开考试,选官权力由地方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从察举制到科举制,官员选拔变得更加公开和公平,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与完善。2.三省六部制较好地处理了分割相权、减少决策失误与提高行政效率的关系,它是古代中国中央官制成熟的标志。3.两税法把中唐极端紊乱的税制统一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的负担,体现了社会的进步。4.赋税制度的
10、变化,反映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放松,直到两税法实行,征税的主要标准从人丁转为财产。跟踪训练 过关检测 1 九品中正制将举官察吏的标准定在品行情操上,而衡量其高下的唯一尺度是儒学的仁义忠孝。于是,“家训”“家诫”的家学教育便适时而兴盛起来。由此可见()A九品中正制导致世族势力扩张 B九品中正制全面严格举荐人才 C九品中正制推动了儒学的发展 D曹魏时期的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答案 C 解析 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导致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家学教育的兴盛,说明九品中正制推动了儒学的发展,故选 C;A、B 两项说法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材料仅反映了选官制度的变化,没有体现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排除 D。2有
11、学者说,隋唐科举制度的创立,剔除了官僚政治中难以掌握与制衡的、与皇权离心对抗的贵族政治因素,造就了一批批忠君臣僚。据此可知,科举制()A导致古代贵族政治走向终结 B推动了官僚政治的独立发展 C改变了官僚集团的构成要素 D迎合了封建皇权专制的需求 答案 D 解析 由材料可知,科举制度的创立,剔除了与皇权离心对抗的贵族政治因素,造就了一批批忠君臣僚。据此可知,科举制加强了专制皇权,故 D 项正确;“古代贵族政治走向终结”的说法欠妥,排除 A 项;在秦朝,官僚政治已经独立发展,排除 B 项;材料并未强调官僚集团构成要素的变化,排除 C 项。3唐朝尚书省行使执行权,并非简单地奉命行事,而是可以通过署印
12、、勾检、行朱等手段,对公文进行检覆,并载录存档,从而对中书、门下的决策形成一定的制约。如发现公文不便施行,尚书省可以提出异议,连同原文件一并奏呈,甚至在诏敕下达时,尚书省官员也可封还诏书。由此可知唐朝()A尚书省的主要职责为审核政令 B中央行政体系以尚书省为主宰 C执行权一定程度上制约决策权 D中书省与门下省的职权被强化 答案 C 解析 根据“并非简单地奉命行事,而是可以通过署印、勾检、行朱等手段,对公文进行检覆,并载录存档”可得出,尚书省的执行权对决策权也产生一定的制约,故 C 项正确;尚书省负责执行,排除 A;“以尚书省为主宰”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B;尚书省会对中书省与门下省形成一定的
13、制约,而不是强化,排除 D。4在唐代,凡遇军国大事,照例先由中书舍人(中书省属官)各拟意见,再由中书令或中书侍郎选定一稿,送经皇帝画敕后,再送门下省,由给事中(门下省属官)复审;若门下省不同意,还得退回重拟。因此敕书必得中书、门下两省共同认可才算合法。这一规定的重要意义在于()A强化了君主的决策权 B提高了门下省的地位 C扩大了官员的自主权 D提升了政策的合理性 答案 D 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唐朝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强调其运行的合理性,故 D 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三省的运行,而不是突显君主专制,排除 A;B 项不是其意义所在,排除;官员自主权并没有扩大,排除 C。5唐朝的一种赋税制度规定“户无
14、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即不论主户、客户,一律编入现在所居州、县的户籍,在所居地纳税,征税标准不再按丁,而是按资产征税。这一制度是()A租调制 B租庸调制 C两税法 D摊丁入亩 答案 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指的是唐代中期的两税法,故 C 正确;租调制是魏晋时期赋税制度,租庸调制是唐前期赋税制度,摊丁入亩是清代赋税制度,故 A、B、D 三项错误。课时训练 一、选择题 1公元 220 年,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在地方设立中正官,将评议权收归中央,代替乡里评议和考察人才。中正官由当地出身的朝官当任,负责评定本地士人中的“德充
15、才盛之士”,以供吏部选官参考。这一制度()A使选官标准以“品德、才能”为主 B改变了士族门阀垄断官场的局面 C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 D完善了吏部考核官员的程序 答案 C 解析 材料“在地方设立中正官,将评议权收归中央,代替乡里评议和考察人才”体现的是九品中正制将选官权力由地方收归中央,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故 C 项正确。2在其初创之时,犹能“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选拔出有用人才,但后来逐渐被门阀世族所把控,以至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是()A世袭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答案 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
16、,选官标准是门第族望,成为世家大族垄断政权的工具,故 C 项正确;世袭制的标准是血缘,排除 A 项;察举制的选官标准是孝廉,排除 B 项;科举制的选官标准是考试成绩,排除 D 项。3“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科举制。据此可知,科举制()A体现乡举里选的特点 B鉴别官员的道德水平 C导致士族制度的形成 D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及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拓宽了政府选拔人才的基础,让处于社会中下阶层的知识分子有机会通过科举考试向社会上层流动,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故 D 项正确。4如图是唐朝三省位
17、置的示意图,关于三省及其职能判断正确的是()A为中书省,其职能为草拟诏令 B为门下省,其职能为审核诏令 C为中书省,其职能为草拟诏令 D为尚书省,其职能为执行诏令 答案 B 解析 从图片信息可知,所处位置是太极宫,它是初唐政事活动的中心,也是门下省所在地,行使审核诏令的职能,故 B 项正确;为尚书省,其职能为执行诏令,A、D 项排除;是中书省,行使草拟诏令的职能,C 项排除。5 资治通鉴唐纪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对黄门侍郎王珪说“国家本置中书(省)、门下(省)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_则当行驳正”。文中横线处应填入的是()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政事堂 答案 C 解析 唐代三省的职责中
18、,门下省审核政令,材料“中书诏敕或有差失,_ 则当行驳正”横线处应填入的是门下省,对中书省的政令审议驳回,故选 C 项;尚书省执行政令,排除 A 项;中书省草拟政令,排除 B 项;政事堂是宰相议事的地方,与题意不符,排除 D 项。6唐贞观年间,太宗常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加以“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参议得失”等名号,执行相职。以后又出现“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宰相名号。这些做法()A扩大了统治基础 B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 C导致君主大权旁落 D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通过以上措施使宰相人数增加,便于集思广益,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故 B 项
19、正确;这种做法只是在原有官僚体系内部采取措施,并不能起到扩大统治基础的作用,排除 A 项;唐太宗此做法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排除 C 项;宰相人数增加,范围扩大,反而有可能降低行政效率,排除 D 项。7隋唐时期,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后来唐朝进一步改革并明确了中书、门下二省为决策机构,尚书省为中央行政核心,尚书省的尚书不能参加决策会议,被排除出决策系统。这一变化有助于()A扩大行政权 B削弱三省权限 C决策的科学化、专业化 D加强皇权 答案 C 解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中书和门下二省成为专门的决策机构,说明决策越来越专业化,决策机构与行政机构的分离,有利于科学的决策,故选 C;尚书省掌握的行政权并
20、没有扩大,A错误;三省的权限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B 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皇权加强的信息,D 错误。8 旧唐书食货志里说“赋役之法:每丁岁入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庸,每日三尺。”这种赋税制度()A是我国赋役制度封建化开始的标志 B推动了白银货币化的历史进程 C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而遭其反对 D建立在均田制实施的基础之上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每丁岁入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赋税制度是租庸调制,是建立在均田制实施的基础之上,故D 项正确。9两税法实行前,皇亲、品官、僧道等人
21、丁享有租庸调优免权,浮寄户、客户和不定居的商贾无法征收。两税法实行后,皇亲、品官、僧道等不再享有优免权,浮寄户和不定居的商贾也要征税。唐朝时期这一赋税制度变化的影响是()A扩大了赋税的承担面 B加重了农民的纳税额 C强化了人身依附关系 D导致了阶级矛盾尖锐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两税法实施后收税的对象增加,说明扩大了赋税的承担面,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故 A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农民纳税额的信息,不能推断出加重了农民的纳税额,排除 B 项;材料没有涉及人身依附关系的信息,排除 C 项;两税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广大贫苦人民的税收负担,起到了缓和阶级矛盾的作用,排除 D 项。10 新唐书记
22、载:“(杨)炎疾其敝,乃请为两税法,以一其制户无主客,以见(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夏秋两入之。”这些规定()A必然加重小农经济自耕农的经济负担 B客观上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有利于消除不同民族间经济发展差异 D通过税收货币化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 答案 B 解析“户无主客,以见(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说明两税法改变了租庸调制以人丁为标准的征税方式,客观上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故 B 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加重小农经济自耕农的经济负担,故 A 项错误;材料与消除不同民族间经济发展差异无关,故 C 项错误;两税法没有实行税收货币化,故 D 项错误。二、非选择
23、题 11钱乘旦说:“无论什么国家,制度都要越完善越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注:如“参知政事”“参议得失”“参知机务”“专典机密”等)。新唐书 材料二 玄宗时,以中书省事务繁多、文书多雍滞,选用一些文人与集贤院学士分掌制诏书敕后正式改名为“翰林学士”,并特置学士院以安置他们。安史之乱后,“军国多务,深谋密诏,皆从中出”被称为“内相”。宪宗元和年间,中书小吏滑涣,勾结知枢密刘光琦
24、(宦官),“宰相议事有与光琦异者,令涣达意,常得所欲郑余庆与诸相议事,涣从旁指陈是非,余庆怒叱之,未几,罢相”唐阙史卷下记云:“一日,枢密使(宦官)出至中书,奉宣与宰臣商量镇州事。”摘编自戴显群唐后期政治中枢的演变与唐王朝的灭亡(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初三省的职责和特点,分析唐初实行这一制度的意图。(2)根据材料概括三省制实际运行中的调整及其对三省制产生的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三省制演变与唐朝兴衰之间的关系。答案(1)职责:中书省草拟诏令、门下省审议诏令、尚书省执行诏令。特点:相互合作;相互牵制。意图: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和工作效率;巩固唐王朝的统治。(2)调整:多任用低级官
25、员或他职兼宰相职权;三省长官不轻易授人;选用文人学士参与军政;宦官执掌枢密,参与决策。影响:三省地位不断下降,逐渐名存实亡。(3)关系:唐朝前期三省分工合作,对唐朝盛世有积极推动作用;唐朝中后期不断被削弱和架空,对唐朝中后期的社会动乱有一定的消极影响。12科举考试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最重要的选官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下表内容摘编自张希清中国科举考试制度 目录 内容摘编 第一章 科举考试制度创立 科举制度究竟创立于何时?历来颇有争议。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对科举制创立的标准存在着分歧 第二章 考试隋代贡举科目大概有秀才、进士、俊士、明经四科。唐太宗之后,又有科目 很大发展。武则天前
26、后,增加了五经、三经及学究一经 第三章 应举人资格 宋代工商杂类、曾犯刑责、不孝不悌、为害乡里等不得应举,元、明、清屡有“倡优之家不许应试”的规定 第四章 考试方法 宋代采取封弥制,亦称糊名法,是将试卷上的举人姓名、年甲、三代、乡贯等密封或去掉,代之以字号,以防考试官在评定试卷时徇私作弊的一种制度 第八章 科举考试制度废除 八股取士,使天下人消磨岁月于无用之地,堕坏志节于冥昧之中,长人虚骄,昏人神智,上不足以辅国家,下不足以资事蓄。1905 年,科举考试制度最终被废除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科举考试制度体系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答案 示例 论点 科举考试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最重要的选官制度之一,体系繁密周详 论证 考试科目:由单科走向多科,分科设目,方式多样,内容丰富 应举人资格:人人可以自由报考,应举人资格有一定的条件限制 考试方法:注重公平公正,防止徇私舞弊 结语 科举考试制度作为中国古代社会最重要的选官制度之一,对后世的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