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病句错误常见类型(供识记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语病句错误常见类型(供识记用).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成语、病句错误常见类型(供识记用)一、成语:成语是常用而定型的词组或语句,具有丰富的内容和精练的形式。侧重考查容易用错的成语,考查的角度有近义成语的辨析,有使用对象、范围、语境的判断,词义准确性的考查,词义感情色彩的分辨等。下面拟结合近几年高考题来探寻此类题型设置干扰角度的一般规律。1、望文生义,故意曲解。高考中有一些大家不常见的成语,命题者设题时常常望文生义,故意曲解词义。如:万人空巷、炙手可热、首当其冲、文不加点、别无长物等。2、张冠李戴,用错对象 成语的含义有所侧重,适用对象范围也就不同,如果对成语所表达的习惯对象或范围缺乏了解,就会使陈述和被陈述对象之间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如:近年来,
2、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在网吧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豆蔻年华语出唐代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句中用来形容十八岁以上的大学生,显然不当。高考考过的类似的成语还有:美轮美奂、汗牛充栋、左右逢源、车水马龙、蓬荜生辉、偃旗息鼓、蔚为大观、鳞次栉比。3、忽视语境,不分范围。命题者设置干扰项时常常故意忽视语境,不分范围,造成考生的错误判断。如:只要你设身处地,到抗洪抢险第一线去,你就不能不为我们子弟兵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设身处地的意思是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而句子的语境是要到抗洪抢险第一线去,不是设想,因
3、此此处不能用设身处地,只能用身临其境才妥当。4、违情悖理,不合逻辑。有些成语的使用更有其特定规则,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词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有的本身就不能带宾语等等。成语误用的不合逻辑主要表现是自相矛盾。如:如果对中国人民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必将自食其果。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第一句中的置之度外和置之不理置若罔闻词义相近,置之度外常常和介词把搭配,置之不理置若罔闻常常和介词对搭配,因此句中要么把对改为把,要么把置之度外改为置若罔闻,才能是正确的。这样的词还有:“司空见惯”“耳濡目染”不能带宾语;同心同德深思熟虑不能作修饰语等
4、等。第二句中的莘莘学子,是众多的学子,既然是众多的学子何言一个?删去莘莘,意思就通顺了。高考考过的类似的成语还有:“安步当车”,“七手八脚”。5、混淆情感,褒贬不分。在运用成语时,要因目的、场合、对象的不同而异,用于赞扬、夸奖的使用褒义成语,用于贬斥、批评的使用贬义成语。命题者却故意用反,如:齐白石画展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竟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骛。该句旨在突出画家,尤其是艺术爱好者观摩齐白石画展的热情,而句中却用趋之若骛(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这个含贬义的成语来表示,运用不恰当是不言而喻的,可用纷至沓来。这样的成语还有:无所不为,处心积虑,殚精竭虑,蠢蠢欲动,雨后
5、春笋,有口皆碑,弹冠相庆等。6、叠床架屋,语义重复。主要表现在句子中已含有该成语的部分意思的词语,而命题者却还运用包含这个意思的成语,从而造成整个句子叠床架屋的毛病,如不加细辨,就会发生误判。如: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起来。忍俊不禁是忍不住笑的意思,而句中扑哧一声笑起来与忍俊的意思一样,因而造成重复,可删去扑哧一声笑起来,句子才简明。7、不知本义,不明来源。不少成语的词义后来都被引申了,但它的本义偶尔还会出现,当一个成语重新回到本义时,我们不能轻易认为它用错了。如: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6、。非非,佛家语,指一般人认识所达不到的境界,现多比喻脱离实际,幻想不能实现的事情,含贬义。在此句中,使用的是本义,更有利于表现古埃及人想象力的丰富。类似的成语高考考过的还有:灯红酒绿,淋漓尽致,指手画脚,不三不四,光怪陆离,短小精悍等。二、病句常见错误类型:(一)语序不当 不同的语序可能表达不同的意义。语序如果不当将会使表意不明等。语序不当主要有以下种情况:句子成分顺序不当、定语状语词序不当、主客体颠倒、分句位置不当。1 定语、中心语位置颠倒:例:这个国家石油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石油的生产”应为“生产的石油”)2 把定语错放在状语的位置上:例:如何进行人事制度改革的问题在全校教工中热烈地
7、引起了讨论。(“热烈地”应放在“讨论”之前。)3 把状语错放在定语的位置上:例:教师应该激发学生学习的充分的主观能动性。(将“充分”调至“激发”前,并删掉一个“的”)。4 多层定语语序不当:例:北京故宫博物院最近展出的这件金缕玉衣是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将“新出土的”移至“展出了”之后,并在“文物”前加“的”。)5 多层状语语序不当。例:在休息室里许多代表昨天都与他热情的交谈。(应改为“热情的与他交谈”)6 关联词语位置不当:例:他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能力即使再强,也不能委以重任。(“即使”应移到“能力”的前面)7 主客颠倒:例: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对于许多日本企业家是不陌生的。(应改为:“许多
8、日本企业家对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不陌生的”。)8 分句位置不当:例:为支援灾区人民,村里的人宁愿献出大米,也要自己吃玉米面。(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宁愿自己吃玉米面,也要献出大米。”)(二)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一般包括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附加成分与中心语搭配不当、主语和宾语意义上搭配不当以及前后照应错误。1 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 例:我觉得这个答复,和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处理,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答复”和“调查处理”并不是态度,这属于主谓搭配不当,可把“是”改做“表现出”。)2 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 例: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出色地塑造了汉末刘备、关羽、张飞等人的英雄事迹。动词“塑造”与
9、宾语中心语“事迹”不能构成动宾关系,可将“事迹”改为“形象”。)3 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我们班干部严肃地研究了同学们对班委工作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老师们的意见。(“严肃”作状语,不能修饰限制“研究”,可改为“认真”、“慎重”等。)4 主语和宾语意义上搭配不当 例:所谓“膜如紫绡”,是指壳内紧贴壳的内壁的白色薄膜。(这是典型的主宾搭配不当。)5 前后照应错误 例:学习态度的正确与否是成绩优良的先决条件之一。(“正确与否”是两方面,而“优良”只是一方面,前后搭配错误。)(三)成分残缺或赘余 所谓成分残缺或赘余,指句子的主、谓、宾等主要成分或应该有的修饰成分、关联词语等遗漏或者出现重复多余
10、,使语意表述不清楚或者罗嗦。常见的成分残缺或赘余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残缺:缺主、谓、宾语;缺必要的修饰成分、附加成分。赘余:主、谓、宾语多余;修饰成分,附加成分多余。例 1 经过志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的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主语残缺。这是 1992年全国高考题第 4 题的 D 项,因为多用了一个介词“经过”,使得原句主语变成了状语,造成主语残缺。)例 2 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籽饼喂猪,加速发展养猪事业,这个县举办了三期饲养员技术培训班。(宾语残缺,这是 1997年高考第 6 题的 A 项。句中“推广”的宾语应该是“经验”,而不应是“喂猪”;在“喂猪”后面加上“的经验”
11、句子就通了。)例 3 南堡人民经过苦战,一道大坝巍然屹立在天目溪边。(该句缺谓语,句中主语“南堡人民”和状语“经过”,而没有谓语,若把“经过”一词前置句首,“经过南堡人民”便成为状语,“一道大坝”便成为主语,“屹立”成为谓语,这样的句子成分就不残缺。)例 4 全运会结束后,运动健儿们凯旋而归。(谓语重复。“旋”就是“归”的意思,可改为“胜利归来”。)例 5 经过广泛的讨论,反复的修改,新的奖酬金制度终于付诸于实施了。(介词多余。“诸”在这里本来就有“之于”的意思,再加上介词“于”,就重复了。)例 6 我这次考不好的原因是因为我没有按老师的要求仔细审题。(“原因”与后“因为”重复,应去掉“的原因
12、”或“因为”。)(四)结构混乱 所谓结构混乱,指将两个意思或两种句式缠绕在一起说,造成语句不通顺。常见的结构混乱类型主要是句式杂糅。例 1 这部学术著作的作者是由北京大学的两位年轻教授写成的。(典型的句式杂糅。这是将“著作的作者是两位年轻教授”和“著作是由两位年轻教授写成的”两句杂糅而成,可删去“的作者”或“写成的”。)例 2 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的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句式杂糅,可去掉“在作怪”。)例 3 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办事、想问题都要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后半截是“从出发”和“以为出发点”两句式的杂糅。可去掉“从”改为“以”。)(
13、五)表意不明 表意不明的类型主要有语意不明、指代不明、歧义等。例 1 会上,对如何疏通产品销售渠道的问题,大家谈了各自的看法,但是,建议很不成熟。(“看法”和“建议”没有必然的联系,造成语意不明。)例 2 地对于人类、特别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而黄土对于原始社会极其落后的初级农业尤为重要。(“黄土”究竟是什么,句子并未说清,语意不明。)例 3 学习写作是否一定要多读多写呢?从前人的写作经验来看,这是一条必由之路。(“这”指代的内容未说明。)例 4 我认为,应该尽可能使用简化字,不要滥用繁体字,这样会给汉字规范和青少年学习增加困难。(“这样”指代不明。)例 5 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
14、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歧义。大家“气愤”的是什么?是护林员揭发问题这件事还是护林员揭发出来的问题?如果在“揭发”后面加上一个“的”字,歧义就消除了。)例 6 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歧义。“几个”放在“学校”之前,既可理解为是几个学校的领导,又可理解为一个学校的领导。)例 7 县里通知他 10 月 5 日前去报到。(歧义。由于“前”在此处界定模糊,以致产生误解,是 10 月 5 日前的任意一天,还是 10 月 5 日这一天去报到?)(六)不合逻辑 所谓不合逻辑,指的是由于概念使用、分类、判断失误造成的语病。常见的不合逻辑的语病有不符合客观事实、前
15、后矛盾、分类列举不当、否定失当等。例 1 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生产措施。(与常理不符。“防止”和“不再”不合逻辑。)例 2 两三百人,上千只眼睛,盯着落水者,居然没人下河救人!(两三百人怎么会有上千只眼睛呢?不合事理。)例 3 当你伫立岸边,放眼无边的大海,眼前会涌现出一幅我们的祖先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壮丽图画。(既然“放眼大海”,后面所呈现的图画应是大海上的情景,此句表述所看到的是土地上的情景,前后矛盾。可将“大海”改为“辽阔的大地”等。)例 4 今天下午,我们班的任务是扫地、拔草、垫道和搞校园卫生。(分类列举不当。扫地、拔草、垫道都是“搞校园卫生”的具体
16、内容,不能用表并列关系的“和”来连接。)例 5 有人说他的落选与个人恩怨有关,但他反驳时非常肯定地否认不是与人人恩怨有关。(双重否定失当,句意正好相反。可删去“不是”。)总的来说,辨析病句大致也可以有如下几种方法:1 语感觉察法:审读病句,可以从感觉上察觉毛病,按习惯的说法会觉出别扭。以上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语义重复的地方,都可以用此法辨析。2 提取主干法:运用语法分析的方法,将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去掉,提取出主干,检查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干没毛病,再检查附加成分,看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修饰语内部是否有毛病。以上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的病句,都可以用此法辨析。3 逻辑分析法 有的病句没有语法毛病,但不合乎情理,逻辑分析法是从概念使用,判断、推理方面考虑是否违背逻辑。以上语义重复,不合情理的病句,都可以用此法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