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概论课程教学大纲.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5994766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816.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可持续发展概论课程教学大纲.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可持续发展概论课程教学大纲.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持续发展概论课程教学大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持续发展概论课程教学大纲.pdf(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1 可持续发展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260435 课程名称:可持续发展概论 英文名称:The conspectu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课程类别:选修课 学 时:27 学 分:1.5 适用对象:环境专业 考核方式:考查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在介绍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概念基础上,重点阐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清洁生产、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管理等问题。我国环境保护的任务紧迫,就是要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探索一条在发展生产、提

2、高生活水平的同时,保护、改善和创造整洁、美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的道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全球21 世纪议程 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为全球长期战略,是人类面向 21 世纪的共同选择。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课程性质:可持续发展概论是一门选修课。本课程属于概论的性质,是为应对我国在 21 世纪所面临的严峻生态和环境危机问题,配合我国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国策,提高大学生环境意识与素养的一门重要课程。教学目的: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持续发展战略的由来、内涵、特征,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传统发展理论的创新;掌握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了解国内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些做法

3、;了解保护环境的主要途径及清洁生产的重要性;接受可持续发展观;了解可持续发展管理生态经济管理;在自己专业领域自觉渗透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期培养学生高度的人类环境忧患意识、环境保护责任感和正确的环境伦理道德观。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由来;2 2.掌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与特征;3.认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由来 1 主要内容:古代的可持续思想,近代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几种观点。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可持续思想、可持续发展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

4、由来和可持续发展的几种观点。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与特征 1 主要内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思想,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与特征;认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对传统发展理论的反思和创新 1 主要内容:对于传统国民生产总值(GNP)的修正,建立自然资源账户,引入可持续收入的概念,产品价格与投资的评估,建立环境资源价值公式等。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自然资源账户,可持续收入,环境资源价值公式等。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自然资源账户,可持续收入,环境资

5、源价值公式等基本概念。第四节 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1 主要内容:自然资源的分类,自然资源的特征,自然资源研究中的几个问题。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可耗竭资源(不可再生资源)和可更新资源(可再生资源),最低安全标准,代际公平等。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自然资源的分类,自然资源的特征以及自然资源研究中的一些问题。(三)课后练习 1人们对可持续发展概念从哪些角度进行了表述?2如何认识和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3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什么?4如何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5为什么说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未来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3(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 第二章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一)目的与

6、要求:1、了解我国的自然资源概况、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原则;2、掌握自然资源的类型与特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定义和内涵;3、认识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自然资源及其属性 1 主要内容:自然资源的特点,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自然资源,可更新资源,可耗竭资源,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不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自然资源的特点。第二节 中国的自然资源概况 1 主要内容:我国的自然资源特点。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我国的自然资源双重性特点。第三节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原则

7、1 主要内容:资源利用的主要原则。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资源利用的节约原则,土地资源开发的因地制宜原则,开发利用的适度原则,自然资源的系统原则,生态学原则。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资源利用的主要原则。第四节 自然资源的蕴藏量 1 主要内容:自然资源的蕴藏量。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已探明储量,未探明储量,蕴藏量。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自然资源的蕴藏量的关系。第五节 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 1 主要内容: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和应达到的目标,影响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因素。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自然资

8、源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丰度和环境容量,自然资源的生产率。4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认识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了解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和应达到的目标。(三)课后练习 1 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具有哪些特点?2 自然资源可以分为哪些类型?3 中国的自然资源状况如何?其利用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4 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原则和目标?5 影响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因素有哪些?6 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有哪些?7 为什么说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8 如何制定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源战略?(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学生发言与讨论 第三

9、章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一)目的与要求:1 掌握人口,人口过程等概念;2 熟悉中国人口的发展所存在的主要问题;3 了解世界人口与中国人口的增长特点。(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世界人口与发展 1 主要内容:人口与人口过程,世界人口的发展概况,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人口,人口过程。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第二节 中国人口的发展 1 主要内容:中国人口的发展概况,中国人口的发展所存在的主要问题。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中国人口特点,中国人口的发展所存在的主要问题。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我国人口的特点。第三节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主要影响 1 主要内容:

10、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人口增长对环境的主要影响。5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人口增长对水资源的影响,人口增长对土地资源的压力,人口增长对森林和草地资源的影响,人口增长对城市环境的影响。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及人口增长对环境的主要影响。第四节 地球环境对人口的承载力 1 主要内容:地球的人口环境容量,中国的人口环境容量,中国人口与发展目标。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人口环境容量,中国最大人口环境容量。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地球的人口环境容量与中国的人口环境容量。第五节 我国实施人口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1 主要内容:抓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总量;加强教育事业,提高人口素质

11、;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控制人口总量;提高人口素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认识控制人口总量、提高人口素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性。(三)课后练习 1 名称解释:人口 人口过程 人口出生性别比 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均受教育年 人口环境容量 经济适度人口 2 简述世界人口增长的基本特点。3 简述中国人口发展所存在的主要问题。4 简述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5 论述我国实施人口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学生发言与讨论 第四章 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一)目的与要求:1 掌握科教兴国战略、科技进步、教育发展对策等

12、概念;2熟悉科教兴国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系;3 了解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主要对策。(二)教学内容 6 第一节 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及其内涵 1 主要内容:科教兴国战略是新世纪中国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科教兴国战略的内涵及要点。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科教兴国战略。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科教兴国战略的内涵及要点。第二节 科教兴国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系 1 主要内容:科技进步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教育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科教兴国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系。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科技进步,教育。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科教兴国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系。

13、第三节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科技进步对策 1 主要内容:再造科技进步机制,促进科技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创造一个市场机制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科技进步环境,建立科技产业风险投资体系,加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重点发展和运用能够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科技进步机制,科技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市场机制、政府宏观调控,科技产业风险投资体系,高新技术产业。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地球的人口环境容量与中国的人口环境容量。第四节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发展对策 1 主要内容:创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终身教育体系,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模式,加强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教育。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4、可持续发展的终身教育体系,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模式,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教育。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发展对策。(四)课后练习 1 科教兴国战略的内涵包括哪些基本要点?2 科技进步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3 教育发展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4 科教兴国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何种关系?5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科技进步对策主要有哪些?6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发展对策主要有哪些?(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学生发言与讨论 7 第五章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农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涵;2、熟悉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3、了解我国实现农业

15、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与重要性 1 主要内容:农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农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涵,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农业可持续发展,“三农”是关键。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涵。第二节 我国农业生产发展概况 1 主要内容:中国农业生产概况,中国农业发展的巨大成就。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农业,耕地,粮食单产水平,人均农产品占有量,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我国农业生产发展概况。第三节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1 主要内容:农村人口数量大、

16、素质不高,农业投入少、科技水平低,土地数量质量下降,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严重,森林资源破坏严重,草地退化加剧,荒漠化、沙漠化日益突出,农业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灾害严重。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农村人口、素质,农业投入,土地,水资源、水土流失,森林资源,草地,荒漠化、沙漠化,农业生物多样性,自然灾害。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第四节 农业的外源污染对我国农业环境的影响 1 主要内容:水环境污染对我国农业环境的影响,酸雨对我国农业环境的影响,固体废物污染对我国农业环境的影响,来自乡镇企业的污染对我国农业环境的影响,化肥施用对我国农业环境的影响,农药的使用对农业环境

17、的影响,农用地膜对农业环境的影响,畜禽粪便对农业环境的影响。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农业水环境污染,酸雨,固体废物污染,乡镇企业的污染,化肥施用,农药使用,农用地膜,畜禽粪便。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农业的外源污染对我国农业环境的影响 第五节 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1 主要内容:发展生态农业,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提高科技进步对 8 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强农村城镇化建设。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生态农业,农业综合开发,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乡镇企业,农村城镇化建设。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实现中国农业可

18、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三)课后练习 1 名称解释:农业 农村 农业环境 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物多样性 2 简述什么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它的基本涵义是什么?3 简述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的背景。4 什么是生态农业?5 简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6 简述我国农业生产现状。7 简述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8 为什么说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经济的必然选择?9 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有哪些?10什么是农村城镇化战略?加快中国小城镇建设应采取哪些主要措施?(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学生发言与讨论 第六章 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清洁生产,ISO14000

19、 系列标准,清洁能源等概念。2、熟悉清洁生产的内容、方法和途径。3、了解清洁生产的意义与目标。(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清洁生产概念 1 主要内容:清洁生产的由来,清洁生产的发展与实践,清洁生产的概念及内涵,实施清洁生产的意义与目标。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末端治理,零排放技术,环境友好技术,无废工艺,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包括 3 个方面的内容(1 清洁的能源 2、清洁的生产过程 3、清洁的产品)。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清洁生产的概念及内涵,实施清洁生产的意义与目标。第二节 清洁生产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内容 1 主要内容: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的比较,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内容,实施清洁生产的途

20、径和方法。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废物与资源转化理论、最优化理论、社会化大生产理论),清洁生产的基本内容(清洁 9 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清洁的产品),实施清洁生产的途径和方法(产品的生命周期全过程控制,生产的全过程控制),实施清洁生产的主要工具。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内容,实施清洁生产的途径和方法。第三节 清洁生产与 ISO14000 系列环境管理标准 1 主要内容:ISO14000 系列环境管理标准概述(ISO14000 环境标准产生的背景,ISO14000 环境管理系列国际标准的组成,ISO14000 系列标准的特点,ISO14000

21、 标准的现实意义,ISO14000在中国);ISO14000 与清洁生产的关系(ISO14000 与清洁生产的共同点,ISO14000 与清洁生产的区别)。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4000 系列标准,ISO14000 与清洁生产的关系。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 ISO14000 系列标准,ISO14000与清洁生产的关系。第四节 清洁能源 1 主要内容:清洁能源的概念,寻求清洁能源,洁净煤技术简介。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清洁能源,我国在能源方面面临的问题,可开发的清洁能源,中国推进清洁能源的战略与行动,洁净煤技术。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清洁能源的

22、概念,我国实施洁净煤技术的重要意义。(三)课后练习 1 什么是清洁生产?清洁生产的目标是什么?2 实施清洁生产有哪些途径和方法?3 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4 清洁生产与传统的污染治理方式有什么不同?5 ISO14000 系列标准的组成?6 ISO14000 与清洁生产的关系?7 什么是生态工业?(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学生发言与讨论 第七章 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手段、循环经济等概念。2.熟悉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密切关系。3.了解循环经济的主要内容。(二)教学内容 10 第一节 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 主要内容:经济

23、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实施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适当的经济政策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经济发展,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适当的经济政策。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密切关系。第二节 利用经济手段推动可持续发展 1 主要内容: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手段,征收环境费,征收环境税收,财政补贴,押金制,排污权交易,经济惩罚。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征收环境费(资源补偿费,排污费),征收环境税收(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税,有污染的产品税)。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经济手段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第三节 循环经济21 世纪的战略选择 1 主要内容:发

24、展循环经济的国际实践,发展循环经济就是保护环境,生态工业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形态,建立我国的循环经济势在必行。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循环经济的“3R”原则,循环经济,传统经济,生态工业。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三)课后练习 1试述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2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手段主要有哪些?3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政策主要涉及哪些方面的政策?4试述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不同之处?(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学生发言与讨论 第八章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社会、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社会保障制度等概念。2.熟悉实现我国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3.

25、了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11(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保持社会的稳定 1 主要内容:加强国防建设,打击违法犯罪,加强治安管理。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社会稳定,国防建设,治安管理。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保持社会的稳定的重要性。第二节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1 主要内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法制。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性。第三节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1 主要内容:社会保障制度,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我国实现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实现我国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对策。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社会保障制度,社

26、会保障体系。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性。第四节 消除贫困、共同富裕 1 主要内容:消除贫困与可持续发展,我国消除贫困的战略和对策。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绝对贫困,相对贫困,我国目前贫困问题现状,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消除贫困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第五节 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 1 主要内容:人类住区发展观,人类居住区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我国人居可持续发展尚需解决的问题,中国人类住区发展的对策。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人类住区,人类住区发展观。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三)课后练习 1什么是社会保障制度?我

27、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有哪些?2实现我国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主要有哪些?3什么是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4我国消除贫困的战略和对策是什么?5中国人类居住区发展的目标是什么?6中国人类居住区发展尚需解决的问题主要有哪些?(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学生发言与讨论 12 第九章 可持续发展管理(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经济手段、教育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生态经济管理等概念。2.熟悉可持续发展管理的原则和手段。3.了解可持续发展管理的重点是生态经济管理。(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管理的目标与重点 1 主要内容:可持续发展管理的概念、实质与目标,可持续发展管理的内容,可持续发展管理的

28、重点。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可持续发展管理,生态经济管理,生态经济系统。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可持续发展管理的目标与重点。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管理的基本原则 1 主要内容:可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公正性原则。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可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公正性原则。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可持续发展管理的基本原则。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管理的指标体系 1 主要内容:可持续发展管理指标体系的制定原则,可持续发展管理指标体系的构成。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科学性原则,层次性和可比性原则,完备与简明性原则,相关与动态性原则,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原则;可持续发展基本指标(社会指标、经济指标、人

29、口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科技指标、政府行为指标),综合指标,一般指标体系(可持续发展度)。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可持续发展管理指标体系的制定原则和可持续发展管理指标体系的构成。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管理的手段 1 主要内容:经济手段,教育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经济手段(价格杠杆、税收杠杆、信贷杠杆、财政杠杆、奖惩杠杆),端正经济思想和经济行为,宏观调控,。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可持续发展管理指标体系的制定原则和可持续发展管理指标体系的构成。(三)课后练习 1.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的意义何在?2.可持续发展管理的含义是什么?13 3.可持续发展管理的重点是什么

30、?为什么?4可持续发展管理的原则有哪些?5试述可持续发展管理的主要手段。(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学生发言与讨论 五、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 教学时数 课程内容 讲 课 习 题 课 讨 论 课 实验 其他教学环节 小 计 第一章 3 0 0 0 0 3 第二章 2 0 1 0 3 第三章 2 0 1 0 3 第四章 2 0 1 0 0 3 第五章 2 0 1 0 0 3 第六章 2 0 0 1 3 第七章 2 0 1 0 0 3 第八章 2 0 1 0 0 3 第九章 2 1 3 合计 19 0 7 0 2 27 六、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 教材:钱易,唐孝炎主编。环境保护与可持续

31、发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主要参考书:1、周国强主编。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概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2、赵丽芬,江勇主编。可持续发展战略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2000年2004年),北京:科学出版社 4、王岩,陈宜俍,环境科学概论(高等学校教材),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5、盛连喜,现代环境科学导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6、金岚,环境生态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7、孙铁珩等,污染生态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8、左玉辉主编。环境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9、朱蓓丽,环境工程概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10、刘培桐等,环境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14 11、林肇信,刘天齐,刘逸农主编。环境保护概论(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学校教材),1999 12、赵媛,郝丽莎,王立山编著。可持续发展案例教程。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七、其他说明 无 大纲修订人:雷泽湘 修订日期:2007年 10 月 大纲审定人:邓金川 刘雯 审定日期:2007.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