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接受的过程讲稿.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5978546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96.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接受的过程讲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文学接受的过程讲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学接受的过程讲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接受的过程讲稿.pdf(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十五章:文学接受的过程 (第一节、第三节的讲稿)老师还有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都知道文学活动既包括文学创造,也包括文学消费。在第十四章中有讲到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内容,但对于文学接受提到的并不是很多,尤其是关于文学接受的过程。所以今天就由我们小组来为大家讲讲文学接受的过程的具体内容。我们小组所讲的内容是第一节的文学接受的发生与第三节的文学接受的高潮这两部分内容。首先来看一下第一节内容,这一节讲的是文学接受的发生阶段。一、文学接受的发生 文学接受的发生,虽然集中体现为读者对文本的阅读,但这种发生,又是读者在特定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的基础上,在特定接受动机的支配下,在特定接受心境的影响下展开的。期待视

2、野: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既成的思维指向与观念结构。读者的这种据以阅读文本的既成心理图式,叫做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简称期待视野。期待视野的层次:文体期待:即读者由文学作品的某种类型或形式特征而引发的期待指向。这种指向意味着读者希望体味到某种文体所可能具有的特定艺术韵味和魅力。形象期待:即读者由于作品中的某种特定形象而引发的期待指向。这种指向意味着读者希望从初次接触到的形象和情景中,看到某种符合人物性格特征或符合某种特定情绪的氛围的展示与渲染。意蕴期待:即读者对作品的较为深层的审美意味、情感境界、人生态度和思想倾向等方面的期待。期待

3、视野的形成 1)由生活实践,文化教养形成的世界观与 人生观;(2)一定的文学素养;(3)特定的生理机制(性别;年龄、气质类型等)。期待视野的类型 按其接受主体的状况来划分:1、个人性期待视野:指一般读者在阅读某一作品过程中体现出的期待视野。2、集体性期待视野:指专门从事研究和批评的特殊读者所拥有的期待视野。接受动机:在文学活动中,由于读者的期待视野不同以及期待视野自身的发展变化,读者的动机也是不一样的。审美动机:目的在于怡情悦性,调节精神,净化心灵。求知动机:目的在于从作品中获取各类知识,比如历史规律、社会本质、人们的生活状态等。受教动机:企图通过阅读使自己受到教育,得到人生启迪、精神鼓舞。批

4、评动机:主要是从事文学研究、文学批评、文学教育者为了评论作品。借鉴动机:从阅读中获取写作经验、教训,以提高自己的创作质量。接受心境:接受心境是指伴随着读者进入阅读中的,并影响到读者阅读效果的情绪状态。何谓心境?【心境这一概念,是从心理学当中移用过来的,指的是一种微弱而持久、富于弥漫性的情绪,相对于强度高得多、作用也短暂得多的激情与应激而言。心境的影响会从日常生活中一直延伸到文学接受过程中,对文学接受的结果产生影响,这是移情作用的特殊表现。】接受心境的形成原因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处于一定的情绪状态。它会伴随读者进入到阅读过程中,影响到读者的阅读效果。1、与社会生活状况及个人境遇有关。2、与主体

5、身体状况有关。3、与自然环境(地理,天气)有关 从基本的特征来看,文学接受心境主要有:欣悦、抑郁与虚静三种。欣悦:是指主体进入阅读活动时所特有的振奋、欢乐、乐观的情绪状态。抑郁:是指主体进入阅读活动时特有的失意伤感、郁闷压抑的情绪状态。虚静:指超脱了前两者,呈现出冲淡平和、清静自然的情绪状态。在我国古代文论中文学创作的“虚静”说与文学接受中的虚静也是有很大关系的。庄子“心斋坐忘”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杜甫 静者心多妙,先生艺绝伦。接受心境对阅读效果的影响:1、欣悦时,平庸之作也会得到审美享受;抑郁时,好作品不一定读出味来;虚静时可能洞悟事物本质。2、对同一作

6、品,不同接受心境可能导致不同的阅读境界。3、阅读过程中,读者的接受心境会发生改变。从隐含的读者到读者阅读:隐含读者(implied reader),指相对于现实读者而言的,作家本人设定的能够把文本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是作家预想出来的他的作品问世之后,可能出现的或应该出现的读者。创作动机与隐含读者 作家创作动机决定了隐含读者的存在。如“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白居易)。选材与隐含读者 作家的选材及文体特点也决定着隐含读者。刘绍棠写京东大运河,便使京东大运河之畔乃至河北农村人爱读。文本内涵与隐含读者 作家赋予作品的思想内涵会决定隐含的读者的存在。如阿 Q 正传的内涵期待着能正确理解其意义的特定

7、读者 文学接受的高潮 本节概述:在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与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之间,会产生思想与情感的共鸣;读者会借助于文本符号的导引,进入一个自由广阔的想象空间,使情感得以净化;会通过对文本的感悟与理解,进入一种诗情幻化的哲学境界,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宇宙的奥妙,从而得到自我的超越和人格的提升。这便是文学接受的高潮。共鸣,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的一个标志,通常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感情、理想愿望以及人物命运遭际所打动,从而形成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另一种意义上的共鸣是指不同的读者,包括不同时代、阶级和民族的读者,在阅读同一文学作品时可能产生的大致相同或相近的情绪

8、激动和审美趣味趋同现象。)共鸣产生的条件:1、作品本身具有深刻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2、读者期待视野中含有与作品相同或相似的思想见解与情感体验。共鸣产生的原因 1、思想观念相通:由于读者期待视野中的思想观念与作品中人物的思想观念相通而产生共鸣;2、情感经验相似:由于读者期待视野中的情感经验与作品中人物的情感经验相同或相似而产生共鸣;3、意志愿望相近:由于读者期待视野中的意志愿望与作品中人物的意志愿望相近而产生共鸣;4、此外:读者期待视野中的特定历史环境与作品中相通或相类也会产生共鸣。文学活动中的共鸣,是实现作品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引起众多读者的共鸣,才能真正发挥审美、认识、

9、价值阐释和交流等作用。一)净化界说:净化是文学作品审美价值得以实现的又一标志,指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继共鸣之后不由自主达到的调节精神、排遣情绪、去除杂念和提升人格的状态。净化的表现 1、读者可以进入某种虚幻的艺术境界,因而暂时忘却世俗的困扰和人生的烦恼,维持心灵平衡。2、使读者的情绪得以宣泄,使心态得以调整,人格变得纯正。领悟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后的一种更高境界,是指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继共鸣和净化后而进入的更高阶段,包括潜思默想、洞悉宇宙奥妙、体悟人生真谛、提升精神境界等状况与过程。1、基于理解的体味:以读者对作品内涵的主动思索和深刻理解为前提;2、基于体味获取人生教义:会有效地丰富和扩充读者的期待视野,使读者主动生发出积极的人生向往。余味是指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之后的一种心理延续和留存状况,是指文学作品在造成读者的共鸣、净化和领悟之后,继续留存于脑际并使其不断回味的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