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时间》教学反思15篇.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5928419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834.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时间》教学反思15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认识时间》教学反思15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认识时间》教学反思15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时间》教学反思15篇.pdf(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认识时间教学反思 15 篇 认识时间教学反思 1 认识时钟这节课的目的旨在使幼儿认识时钟,能区分时针、分针,了解钟面上数字的排列规律,初步了解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认识整点、半点。为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我采用课件教学,使幼儿在保持兴趣的同时更直观、更主动的去掌握教学目的。整节课堂上幼儿学得主动,课堂气氛热烈,知识获得与情感体验同步进行。我用参观时钟店的方式引出课题,出示了形状、大小、颜色不一的时钟,引导幼儿充分观察钟面相同的地方有哪些,孩子们一下子就找到了,七嘴八舌的说开了,课堂气氛一下子就高涨了。接着,我引导幼儿先观察并认识钟面上的 112 个数字,重点认识 12、3、6、9 这四个数字的位

2、置。了解 12 个数字的排列规律,知道这些数字是按顺时针方向走。然后让幼儿认识时针与分针,让孩子们仔细看看这两根针有什么不同,根据指针的长短、粗细辨别时针与分针。并通过实物演示,让幼儿知道时针和分针之间的运转关系,两根指针朝着一个方向走,叫顺时针方向,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通过演示,幼儿看得清晰明确,兴趣浓厚。在认识整点这一环节中我在课件中出示了 12 个整点的钟面,让幼儿自己通过观察发现整点时时针在哪里,分针在哪里。接着我再出示几个整点的时钟让幼儿巩固对整点的认识。然后我就请他们拿出学具“企鹅钟”听老师报时,他们来拨一拨整点,这一环节因为有了实际操作,幼儿大多掌握得较好。活动的难点是认识半

3、点,如何让孩子轻松掌握难点呢?我采用了对比的方法:让幼儿观察整点、半点两个时钟,孩子们大多说出了整点的时间,亦有个别幼儿说出了半点的时间,我就请他来说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最后我再来引导幼儿自己小结:半点时分钟总是指向6,时钟指在 2 个数字的中间。对于究竟是几点半这个难点中的难点,我借助实物大钟边拨钟边解释:看现在时针在 4 和 5 的中间,那么时针已经走过的数字 4,有没有走到数字 5 上,所以现在应该是 4 点半而不是 5 点半。当再出示课件请他们看看、说说几点半时,发现孩子们大多掌握了半点。接着又让幼儿看数字时间,自己拨一拨学具,帮助他们对于半点的巩固。整个活动由浅到深、循序渐进,以游戏

4、作引导,以幼儿操作为手段,让幼儿从感知入手,以多媒体、实物教学具为媒体,给孩子清晰、准确的概念。在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在活动中遵循活动性原则,综合运用发现法、游戏法,让幼儿通过操作活动、言语活动,促进幼儿主动学习。认识时间教学反思 2 任教以来我多次担任一年级数学教学。在这个年级的教学中,认识时间的教学我一直感到很难教,认识时间是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实用性很强的数学知识。这节课的内容是在一年级上册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整点半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我把这节内容提到“五一”假前教,让学生在生活中去理解认识时间,让家长加

5、以实践辅导,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了尽可能地联系生活实际,使用学具、课件演示等,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中掌握知识。本节课主要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钟面,掌握看钟表的方法,以及认识时间单位小时和分的关系,知道 1 时=60 分。本节课,我以复习的形式引入新课:小朋友们,今天芳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老朋友,看看它是谁?激发兴趣,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整时和半时的基础上进行的,由复习引入,对知识起到个承前启后的作用。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使原来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生动化,增强了学生的直观认识,使学生很轻松地认识了钟面,知道时针走一大格是一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一分钟,以及 1 小时等于 60 分等概念。认识时间重点认

6、 12 个大格和每个大格里的 5 个小格,课件一大格一大格地演示,这为认识分针指数作了铺垫。认识分针指到各个数字各代表几分,是这节课的难点,因为他们没有学习乘法口诀,只能通过一个大格一个大格的数或 5 个 5 个的加,由于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我通过对口令的游戏,让学生掌握当分针指数时的时间并给予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和探究交流的时间。本节课,我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失误:1、由于本课知识点多的缘故,我总怕后面的练习完不成,因此又是我讲的多。有些学生还是没有理解。2、学生对于五格五格数的环节应该让学生填写或是在教学中进行游戏 5,11,15,2060,加深印象。3、结合生活实际太少。改进措

7、施:让学生每人带一个时钟,让学生亲自动手拨钟面,掌握分针在任意数字的认识,对学困生要进一步细心辅导。认识时间教学反思 3 新一轮教材改革之后,认识钟表这一知识点在教材中有了较大的调整,人教版第一册安排了认识正点半点,第二册继续学习了几时几分。抽象的时间概念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扰。上完了第一课时认识几时 5 分之后,学生掌握得不尽理想。从作业情况看,学生对离整点缺 5 分或 10 分的钟面最难识别。总是要多看一个小时。于是便有了下面的故事。一上课,我就一脸严肃。告知本节课的任务后,就打算开始题海战术了。我出示了一个钟面模型,拨到 7:55,让学生仔细观察后用水彩笔记录在白纸上。尽管我苦口婆心

8、提醒他们慎重,看清钟面再写。大部分孩子还是不假思索地举了起来。我一看。失望!全班 47 人,正确的不到 20 人。唉!怎么办?公布答案,然后再反反复复的让他们陈述先看时针超过几再说几点多了吗?有用吗?看看那些错误的孩子的表情,他们浑然不知自己错了,还是一副胜利者的姿态。我忽然心念一转。何不给他们一个解释的机会呢?对!就来个正反两方辩论赛吧!看看这群小不点怎么强词夺理,自圆其说。我在黑板上贴了两张学生的答案纸 7:55 和 8:55。“咱们来举手表决吧。同意 7:55的小朋友举左手,同意 8:55 的小朋友举右手。”这时,孩子们兴奋的出手了。我特意关注了一下趋势:一向比较自信张扬的孩子在第一时间

9、高高举起了手;一些成绩中等平时不常发言的孩子环顾了一下四周才举起来,很明显他们在求得同伴的赞同;而那些平时老是出错的孩子呢,把目光集中到了班中最活跃的学生身上,平时他们总是随波逐流的一群,总相信别人多于相信自己。而今天他们犯难了,因为那些他们公认的尖子生们各持两派。所以他们不知道该何去何从了。一片混乱之后,正反两方小辩手上台了。我客串主持,首先让反方先阐述观点。反方一号辩手是班中思维最活跃的女孩沈怡婷,伶牙俐齿,就是比较马大哈。她的发言振振有辞:我们早就知道看时间要先看时针走到哪里了,这里走到 8 就是 8 点到了,再看分针走到 11 就是 55 分了,连起来就是 8:55 分了!”下面好多学

10、生听了点头,那些支持者们更是兴奋的鼓掌。正方辩手显得很激动,头摇的象拨浪鼓,连说不是这样的。我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开口了,“现在听听正方有什么理由吧!”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了。正方一号是班长顾维,平时说话很有权威:“不对的,现在 8 点还没到,你看时针是在8 那里,可你要仔细看,其实它还没到 8,要分针到 12,它才会真的到 8 点,所以现在是 7:55。你们说对吧?”(很有煽动色彩。可今天的话有点虚,下面的学生不以为然。关键时刻还真不卖她的帐)正方二号甜甜急了,拉开顾维,上前一步,指着钟面说:“喏,你们看,我们说的 7:55 就是快到 8 点了,这个钟面就是快 8 点了。如果是 8:55 的话,那

11、就是快 9 点了,这里到 9 点了吗?不是啊。差远了!”(嘿!真行!居然还能用这一招!)再看下面众人的反应,有的认真的点头,还拿起笔改了,有的还是无动于衷。)这时反方一号直盯着钟面不说话,好象在进行着一番思想斗争,而二号陈雷明,一个很稳重很执着的男孩还不肯认输,“我觉得还是我们对,因为老师说过,时针在 7 和 8 中间才是 7 点多,可这里已经到 8 了,所以应该是 8 点 55 分。”这时,正方一号顾维在一旁急得直跺脚,忽然,她一个箭步冲到自己的座位上拿了自己的学具小闹钟然后又飞跑回来,大声喊道:“你们看着,我拨给你们看好了!”她用稚嫩的小手用力的转动后面的发条,把时间转到了 7 点“你们看

12、,现在是 7 点对吧,我让分针转下去转下去就到 7 点半了,然后再转上来上来就到 11 这里了,现在就是 7 点 55分了,再过 5 分才到 8 点。”这时,我激动地一一去看孩子们的表情,反方的小女孩在咬手指,嘴里在说“我看错了”,陈雷明涨红了脸难为情的看着我。再看下面,那群胜利者们比刚才多了一份骄傲,其他的人也心无城府得叫着:“7 点 55,7 点 55!”我颤抖着嗓子宣布:“今天的 4 个辩手都很精彩!辩论的结果是:7 点 55 分的为胜!”顿时,教室里一片沸腾。顾维和甜甜激动的拥抱在一起。整堂课,孩子们的表现让我震撼。许多的话语和行动让我汗颜。从来不知道他们还有这样理智成熟的一面。一个响

13、亮的声音在说:“相信学生!他们身上有无穷的潜力。”静下来反思,那天的行为从理论的角度说,是在延长学生自我调整过程。由此,让我有了更深的感悟:一、舍得花时间给学生自我调整的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课程目标应包含“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这三方面目标是有机结合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认识几时几分”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认知难点,产生这样的错误是非常普遍的现象。站在成人的立场去思考,以教师的传授代替学生的经历,缺了学生习得的过程,其结果一定是机械死板、缺乏生命活力的。本堂课经历了

14、暴露学生错误、反思错误原因、追寻时钟转动规律的过程。通过观察钟面从 7 点到 7 点 55 分的动态过程从而正确揭示钟面显示时间的表面现象所隐藏的本质规律,学生充分的体验,积极的反思,形成了主动的建构,真正内化了知识,才有了最后寻得真理的欢呼雀跃。体现了“过程”的价值。虽然在这里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只认清了一个“7:55”,却实现了更大价值的迁移。我相信学生内化了方法,就会顺利的辨认“1:55”、“2:55”等等诸如此类的时间了。二、以学生群体为主体,生生互动 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被大力推崇的今天,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成为新教育理念下的一种最具生命力的教学方式,然而,生生互动是教学系统中尚待

15、进一步开发的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教学活动成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合作学习的代表人物约翰逊(D W J。hnson)曾指出:“教师的一切课堂行为,都是发生在学生与同伴群体关系的环境之中的。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习的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都更强有力。但课堂上同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往往被忽视。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儿童健康的认知发展和社会化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事实上,与同伴的社会相互作用是儿童身心发展和社会化赖以实现的基本关系”。让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从而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课堂上交换思想的过程是通过学生在组内讨论交流、互相切磋、自

16、学探究的过程。这是构建在和谐课堂生态的一种很有效的手段。在本堂课中,教师把交流、讨论、质疑、论证的权利和空间毫不吝啬的交给学生。让他们从同伴中求同,然后站在同一战线,齐心协力为驳倒对方而出谋划策,为自己的观点寻找论据,这样的过程对正确的一方就是一个知识的巩固加深的过程;而对反方就是经历了一个解剖自己、对知识重新建构的体验。这种体验又是在学生主动的、积极的状态下进行的。学生儿童化的语言,儿童化的思维方式是同伴们亲切的、容易理解的,因此比教师的教学语言更具说服力。在生生互动中,每个学生都处于一种相对放松的心理状态,不用担心说错,也特别容易激活思维,为每个学生提供了“畅所欲言”的机会;在互动中,学生

17、可以获得更多的思维结果和思维方法,可以有效的拓展思维空间,培养思维能力;“石与石的碰撞,能产金色的火花”,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引发了争论,在争论中激活思维,认识越辩越清晰,思维越辩越敏捷,学习越辩越成功。认识时间教学反思 4 认识时间一课的教学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同时为以后学习时、分、秒及相关的计算打基础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用 5 分 5 分数的方法认读时间,并通过实际的操作,知道 1 时=60 分。由于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教学时,我注意选取富有情趣的学习素材并借助课件的资源进行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间概念。教学伊

18、始,我利用猜谜语的形式和实物钟表引入,使学生感受到时间与生活的关系,并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新授部分分为这几个层次:首先,在屏幕上展示了一个钟面,让学生清楚地看到钟面上有 12 个数、指针和格子。紧接着,通过图像的闪烁及声响效果,让学生了解到 12 个数字把钟面分成了 12 个大格,每个大格又被分成了 5 个小格。然后,再通过手中的大钟表演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小格的过程,让学生清楚地认识了时和分。接着,又通过课件的动画演示和色彩的变化,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周的过程,让学生得出 1 时等于 60 分,较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最后,我采用了拨钟练习,以活动组织教学的策略,从三个方

19、面开展了拨钟的活动:一,拨钟观察: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了多少?即让学生体会时、分的关系;二,拨动分针,看到上面所指的数字让同位同学说一说对应的是多少分。即巩固练习五分五分地认读时刻;三,拨出自己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的时刻,让小伙伴猜一猜。也就是拨时刻、认读时刻的练习。学生通过这一系列“做中学”的过程,进一步强化了对时间的认识和理解。学生参与学习,贴近学生生活,体现了“生活数学”的新理念。我紧密结合生活,激发学生兴趣。这节课的设计,注意遵循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联系实际用数学,提高探究能力。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

20、是用耳朵听科学。也就是说,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给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要充分提供有趣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题材宜多样化,呈现方式也应丰富多彩。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不仅增强了学习积极性,而且进一步感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提高了探究实践能力,充分调动了他们对数学的情感,激发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他们感受到他们身边处处有数学,从而增加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使他们更加乐意学习数学。这节课也有不足的地方,在进行巩固练习时,有几名后进生对钟表内 1 至 12 这些数与外圈 5 分 5 分数出来的数混淆了,不知道

21、什么时候用外圈的数,什么时候用内圈的 12 个数。这说明我在课堂上没能很好的关注后进生,没有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时间教学反思 5 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使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身边。我不是为了教学而教学,而是遵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精心设计,让学生懂得学好数学就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我充分运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同时注重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运用多媒体与实物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构建教学模型,使原来抽象的概念更加具体化、生动化,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认识时间”是在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由于时间是一个

22、很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教学时,我注意选取富有情趣的学习素材并借助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间概念。教学开始,我利用猜谜语的形式和课本的主题图引入,使学生感受到时间与生活的关系,并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新授部分分为这几个层次:首先,多媒体展示了一个钟面,让学生清楚地看到钟面上有 12 个数、指针和格子。紧接着,通过图像的闪烁及声响效果,让学生了解到 12 个数字把钟面分成了 12 个大格,每个大格又被分成了 5 个小格。然后,再通过动态演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小格的过程,让学生清楚地认识了时和分。接着,通过动画演示和色彩的变化,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周的过程,让

23、学生得出 1 时等于 60 分,较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最后通过“小芳的一天”、给小动物找座位、“吃”水果,认时间这几个活动来巩固新知,贴近学生生活,体现了“生活数学”的新理念。认识时间教学反思 6 认识时间一课的教学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是本学期的一个难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用 5 分 5 分数的方法认读时间,并通过实际的操作,知道 1 时=60 分。由于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教学时,我注意创造机会设计学生动手的环节,并借助钟表、钟面模型等实物进行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间概念。一、教学设计,循序渐进,本节课教学顺序:认识钟面

24、理解 1 分时分关系认识几时几分。二、分层突出重点,分步突破难点 (1)教学重点是这样安排的。学生再认钟面,发现大格与小格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认识钟面有 12 个大格、60 个小格;学生阅读教材,知道时针走 1 大格是 1 时,分针小格是 1分,建立时针与大格、分针与小格之间的直接联系,为进一步学习新知埋下伏笔;通过观察分针与时针的转动情况,发现“1 时=60 分”的关系;引导学生在认识“分”的基础上,探究例 2 三个钟面的认识,梳理认识时间的方法:“时针都走过数字 4,分针从 12 起走了多少个小格就 是 4 时多少分。”“如果时针走过数字 5,分针从 12 起走了多少个小格就是 5 时多少分

25、,如果 时针走过数字 10,分针从 12 起走了多少个小格就是 10 时多少分。”进一步推理得出认识时间的一般方法:“先看时针,再看分针;时针走过数字几,就是几时;分针从 12起走了多少个小 格就是多少分。”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渗透数学思想方法。(2)教学难点是这样突破的。学生对于接近整时或刚过几时较难掌握,因此在教学中安排了如下教学环节:学生学会认识几时几分后,进一步认识 10 时 55 分,通过对 10 时 55分与 11 时 55 分和 9 时 55 分的对比,理解 10 时 55 分。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指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向书本学习(分针走 1

26、小格是 1 分,探究几时几分的认识和 1 时与 60 分的关系)、合作学习(重新认识钟面)等,通过多种学习方式的教学,学生学得主动,锤炼了技能、发展了思维。四、不足之处 1、虽然我设计有拨钟这一活动,但是拨的形式还是比较单一,都是老师说学生拨,其实教师可以放手让同学间相互合作:一个人说时间另一个人拨钟,或者一个人拨钟,另一个人说出钟面上的时间,这样学生的参与度会更高,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2、教学语言不够精炼,引导的不细致,时间的有效性没有把握好。认识时间教学反思 7 认识时间一课的教学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是本学期的一个难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用分

27、分数的方法认读时间,并通过实际的操作,知道 1 时=60 分。由于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教学时,我注意创造机会设计学生自己理解的环节,并借助多媒体课件的资源进行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间概念。教学开始,让学生回忆一年级内容,并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回顾旧知的这一环节,内容过多,导致本节课有点拖堂。新授部分分为这几个层次:首先,在屏幕上展示了一个钟面,让学生清楚地看到钟面上有 12 个数、指针和格子。让学生了解到 12 个数字把钟面分成了 12 个大格,每个大格又被分成了 5 个小格。然后,再通过演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小格的过程,让学生清楚地认识了时和分。接着

28、,又通过课件的动画演示和色彩的变化,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周的过程,让学生得出 1 时等于 60 分,较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但在这一环节中,我是考虑到学生对于“几时过”这一知识点时,我设计了“几时多一些”的知识让学生去理解,但是这一部分中,由于本身自己没有钻研教材,语言上比较随便,把这一部分讲的有点含糊。有的知识光靠教师苦口婆心地讲,学生反复机械地回答问题,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学生也不一定能掌握得好,在教学中,我明白不能单靠教师的讲授,而应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自己探索和交流,但是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出现了让学生主动学习的少的现象。这节课中,设计了各种活动,让学生看看、说说、做做。比

29、如:我组织了拨钟活动,让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拨动钟面。在教学 1 小时=60 分时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实物操作,对时分关系一目了然。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进一步强化了对时间的认识和理解。但是这一部分学生用学具的活动设计的有些少,学生的学具没有得到充分的运用。但是,虽然我设计有拨钟这一活动,但是拨的形式还是比较单一,都是老师说学生拨,其实教师可以放手让同学间相互合作:一个人说时间另一个人拨钟,或者一个人拨钟,另一个人说出钟面上的时间,这样学生的参与度会更高,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一节课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在课中教师应把握好每分每秒,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效,这要求教师教

30、学语言要简洁精练,引导要清楚明了,但这点我做得不够好,教学语言不够精练,引导的不够细,使得时间的有效性没有把握住,导致课还没完就匆匆结束了。总之,信任学生,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让学生自己去学会;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让学生自己去做;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讲的,让学生自己去讲。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做学习的主人。认识时间教学反思 8 认识时间是人教版第二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本节课的教学是让学生能够 5 分 5 分的认读时间,知道 1 时=60 分。反思我的教学过程,有很多值得我总结的地方,有成功也有不足。在设计这节课的教学时,我自认为设计的过程还比

31、较满意:1。从生活中来,从上学期学过的“整时”、“半时”引入,复习铺垫。而后出示上课画面和 8 时 15 分的钟面,让学生大胆猜一猜,说一说,并就此引入课题。2。充分利用课件辅助教学功能。借助课件引导学生说说钟面上有什么,巩固时针、分针、大格、数字、小格表示的意义;探究发现时针转过 1 大格,经过了多长时间?2 大格?;探究分针转过 1 小格,经过了多长时间?2 小格?;再探究分针转过 1 大格,经过了多长时间?2 大格?4。探究怎么读、写时间。重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 8 时 05 分写时为什么要用 0 点位。学生在讨论中说出“因为写 8 时要两个 0”“5 分的十位是 0”,我觉得学生的见解真

32、有独到之处。似乎层次很清楚,可实际教学效果很不好。失败的原因在哪儿?我认为:1。过分强调设计的层次,变成了把知识点集中,教完一个,再教下一个,无形中又回到了“满堂灌”的误区。2。急功近利,只重视了自己的设计是否清晰,只关心我是否能按设计完整地上完课,却忽视了最重要的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这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没有深入了解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情况,有些学生对旧知识忘得干净,分不清时针和分针;二是上半节课想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索,浪费了较多的时间,以至到认读时间时,学生的智力已处于疲劳状态,注意力分散,而我组织教学又乏术,导致教学任务没完成,教学效果较差;三是在认读时间中,由于心态较急,对于

33、认读方法没有详细小结和强化,而设计的练习梯度较大,没有循序渐进(认读 9 时 25 分后就跳到认读 2 时 45 分)。3。以后我在教学中,要真正的重视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差距,亲身去体会学生的真实想法,让教学真正为每个学生服务,让课堂成为人性化的课堂。4、从学生课后练习完成情况看,当出现几时 45 分、几时 50 分、几时 55 分时,学生对于时针的确定容易出错。这有什么好办法吗?认识时间教学反思 9 我觉得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以下几个方面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1教师角色的变化。教师在本堂课教学中真正起到了一个参与者、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时而参与学生的观察、研究、讨论;时而恰到好处的引导

34、、点拨;时而对学生汇报时不理解的地方进行讲解;时而为学生汇报的研究成果加以重点强调或升华;在整堂课中,教师的角色和作用根据不同的需要,随时发生改变,并非一成不变的。2充分运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节课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三次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机会。在这三次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自己的发现和解决方法,然后全班交流,此过程中,学生的个性思维方法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每个同学都能从同学们的汇报交流中获取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这样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这几个方面都得到了较好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注重了学生的

35、个性发展教育。在整堂课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独立思考的空间,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仅学会了读写时间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有独立发展的空间,既有情感的体验,又培养了搜集、获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学会了解决问题的办法。4整节课的设计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无论从课的导入,还是新知识的探究学习,最后的巩固练习,都是源于现实生活,用于生活。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认识时间教学反思 10 本单元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面和整时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与几时半,同时学会合理地推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时间。其实本单元分了 3 个层次:第一是认识时

36、间单位“分”,学会从钟面上读出“多少分”,认识时和分的关系。第二个层次是认识几时几分和几时半,重在掌握读、写几时几分和几时半的方法。第三个层次是让学生借助推理解决关于时间的简单的实际问题。从最后的学习效果来看,还是掌握的很不好。首先,最基础的认钟面上几时几分,有部分同学长、短针都会看错。第二、对于几时 55 分这样的时间,很多学生会读错。第三、电子表的几时零几分的表示方法,很多同学会漏掉 0。第四、安排生活中的时间,有些同学时间观念差,安排很不合理。应让学生从生活的实际多去积累经验,否则时间的认识只能是空的。认识时间教学反思 11 1、让自己的课堂更真实。所谓的真实,应该是面对学生的真实的认知

37、起点,展现真实的学习过程。也就是我们不能无视于学生的学习基础,不能把学生当成白纸和容器。随意刻画和灌输。更不能死抱教案一问一答。牵着学生鼻子走,这样我们会把“人”教“死”了,这也是为什么对我们备课提出备学生的要求,第二次尝试虽然没明显的复习痕迹,但其实也都是建构在学生已有的生活与知识基础上的,承认他们的知识功底,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2、要让自己的课堂动起来。这里是指“互动”。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好的数学老师应该营造一种生动的数学情境,一种平等的对话情境。在这种讨论或交流中,我们进行平等的心灵沟通与知识互换,才能取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在第二节课中我就采用的是生活的,对话的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

38、和沟通,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生活中来,课堂更体现了活力。3、让自己的课堂充满耐心与智慧。其实课堂是充满生命活力的。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预设与复制的生命历程。我们应该让孩子对你的课堂印象深刻。所以课前教学设计成为重要。备课要全、深、细。没有备课时的全面与周密设计,就没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和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就没有课堂上的游刃有余。我们只能运用教师的智慧与耐心引导学生,使之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健康的人格和优秀的品质。4、也是最深的体会。情境的选择与应用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它是促使和引导学生积极置身于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效途径和手段。有些情境的创设可能只不过是一幅供学生欣赏的美丽图画而已,

39、无法点燃学生心中探究欲望之火。比如说做法一中的情境图。只是单纯的呈现工具而已,作用不大,教学效果不是很明显。而且可能很被动。新课标指出提供给学生的学习内容必须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而对于处于不同年龄层次的小学生来说,现实的含义又是不同的。对低年级而言,它就更多意味着与他们直接相关的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或物,颜色,声音。动画是他们喜闻乐见的内容,所以我选择了幻灯片的教学手段,并且以现代感极强、时下最轰动的动画片为饵,以激起他们内心主动探究的愿望。所以说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产生的情境,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可以体验的数学事实。唤醒学生的学习潜能。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给

40、予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还学生一个新奇、美丽、富有童真和灵性的数学课堂 认识时间教学反思 12 认识时间一课的教学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是本学期的一个难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实际的操作,让学生能够用分分数的方法灵活认读时间,由于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教学时,我注意创造机会设计学生自己理解的环节,并借助多媒体课件的资源进行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间概念。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重要,一个好的课件往往能让学生更形象直观的掌握知识。所以,教学开始,我利用关于闹钟的谜语引出学生熟悉的钟表,并出示钟面,让学生回忆一年级内容,并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

41、的兴趣。回顾旧知的这一环节,内容过多,导致本节课有点拖堂。新授部分分为这几个层次:首先,在屏幕上展示了一个钟面,让学生清楚地看到钟面上有 12 个数、指针和格子。让学生了解到 12 个数字把钟面分成了 12 个大格,每个大格又被分成了 5 个小格。然后,再通过演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小格的过程,让学生清楚地认识了时和分。接着,又通过课件的动画演示和色彩的变化,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周的过程,让学生得出 1 时等于 60 分,较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但在这一环节中,我是考虑到学生对于“几时过”这一知识点时,我设计了“几时多一些”的知识让学生去理解,但是这一部分中,由于本身自己没有钻研教

42、材,语言上比较随便,把这一部分讲的有点含糊。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地掌握新知识,但有的知识光靠教师苦口婆心地讲,学生反复机械地回答问题,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学生也不一定能掌握得好,在教学中,我明白不能单靠教师的讲授,而应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自己探索和交流,但是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出现了让学生主动学习的少的现象。这节课中,设计了各种活动,让学生看看、说说、做做。比如:我组织了拨钟活动,让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拨动钟面。在教学 1 小时=60 分时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实物操作,对时分关系一目了然。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进一步强化了对时间的认识和理解。但是这一部分学生用学具的活动

43、设计的有些少,学生的学具没有得到充分的运用。但是,虽然我设计有拨钟这一活动,但是拨的形式还是比较单一,都是老师说学生拨,其实教师可以放手让同学间相互合作:一个人说时间另一个人拨钟,或者一个人拨钟,另一个人说出钟面上的时间,这样学生的参与度会更高,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一节课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在课中教师应把握好每分每秒,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效,这要求教师教学语言要简洁精练,引导要清楚明了,但这点我做得不够好,教学语言不够精练,引导的不够细,使得时间的有效性没有把握住,导致课还没完就匆匆结束了。总之,信任学生,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让学生自己去学会;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让学生自己去做

44、;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讲的,让学生自己去讲。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做学习的主人。认识时间教学反思 13 “认识时间”是在一年级上学期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由于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教学时,我注意选取富有情趣的学习素材并借助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间概念。教学伊始,我利用猜谜语的形式和课本的主题图引入,使学生感受到时间与生活的关系,并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新授部分分为这几个层次:首先,多媒体展示了一个钟面,让学生清楚地看到钟面上有 12 个数、指针和格子。紧接着,通过图像的闪烁及声响效果,让学生了解到 12 个数字把钟面分成了 12 个大格,每

45、个大格又被分成了 5 个小格。然后,再通过动态演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小格的过程,让学生清楚地认识了时和分。接着,通过动画演示和色彩的变化,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周的过程,让学生得出 1 时等于60 分,较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最后通过“小芳的一天”、给小动物找座位、“吃”水果,认时间这几个活动来巩固新知,贴近学生生活,体现了“生活数学”的新理念。我紧密结合生活,激发学生兴趣。这节课的设计,注意遵循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联系实际用数学,提高探究能力。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也就是

46、说,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给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要充分提供有趣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题材宜多样化,呈现方式也应丰富多彩。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不仅增强了学习积极性,而且进一步感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提高了探究实践能力。充分调动了他们对数学的情感,激发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他们感受到他们身边处处有数学,从而增加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使他们更加乐意学习数学。认识时间教学反思 14 认识时间一课的教学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是本学期的一个难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用分分数的方法

47、认读时间,并通过实际的操作,知道 1 时=60 分。由于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教学时,我注意创造机会设计学生自己理解的环节,并借助多媒体课件的资源进行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间概念。首先在教学新课的过程中,语言过于啰嗦,反复,一问一答过于频繁,严重影响教学的课程时间。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在课前应反复的斟酌自己的每一句问话和过渡语,使之精炼,明确。在给同学下达任何要求之前,布置任何任务之前,要将要求和任务的说明白,说清楚,学生们在能更好的完成任务,课堂才能更有效率。然后在教学中,我明白不能单靠教师的讲授,而应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自己探索和交流,但是在本节课的教学设

48、计中出现了让学生主动学习的少的现象。这节课中,设计了各种活动,让学生看看、说说、做做。但是这一部分学生用学具的活动设计的有些少,学生的学具没有得到充分的运用。其实教师可以放手让同学间相互合作:一个人说时间另一个人拨钟,或者一个人拨钟,另一个人说出钟面上的时间,这样学生的参与度会更高,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总之,信任学生,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让学生自己去学会;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让学生自己去做;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讲的,让学生自己去讲。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做学习的主人。认识时间教学反思 15 对于我们大班的孩子来说,认识时间十分重要。因此我们本次的数学活动内容为认识了时钟

49、上的整点与半点,知道了整点与半点时分针与时针在钟面上的位置。所以在本次数学活动认识时钟中,在设制目标时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为认识整点与半点,并能准备地说出时间,我把活动的难点定为了让孩子知道时针与分针之间的运转关系。那么在活动开始时,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我在引题的时候引用了游戏“起床了,上学了”,让孩子在我出示的图片中说一说自己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是几点钟,接下来我引出了时钟,让幼儿认一认时钟的结构,并且找一找钟面上整点与半点的时针与分针的位置是否正确,如有错误之处请幼儿帮助改正,通过这样的一个游戏使幼儿又一次巩固认识了整点与半点,而且在游戏上学习幼儿的兴趣也很浓厚。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我要来引出今天

50、活动的难点,让孩子掌握时针与分针之间的运转关系,所以在活动中,我出示了一个时钟,让幼儿通过实物来掌握所学的知识。首先我先让幼儿了解了在钟面上时针是哪一根,分针是哪一根,并且了解了在钟面上走了一圈是什么概念,从而引出后面分针走一圈时针有什么变化,让幼儿通过自身的观察得出结论,知道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也就是一小时。在认识时钟的活动中,个别幼儿对于整点半点了解的还不是很清楚,所以在学习过时针分针的运转关系之后,再来说一说整点半点,让孩子了解在半点时,分针走到数字 6 时,时针也是在走动的。也为下面幼儿的操作部分打下基础。在整个数学活动中,我发现幼儿对于学习 shizhong 的兴趣浓厚。但是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