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二则教学导入.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5907354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698.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说新语二则教学导入.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世说新语二则教学导入.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说新语二则教学导入.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说新语二则教学导入.pdf(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世说新语二则教学导入 这是世说新语二则教学导入,是优秀的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世说新语二则教学导入第 1 篇 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设计文/徐志耀 一、文本分析 这是学生所接触到的第一篇真正意义上的文言文。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两个字:导与趣。所谓“导”,指在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文言文学习方法,了解最基础的常识,从而培养最主要的学习习惯。所谓“趣”,需要将文章上出情趣来,让学生意识到文言文并非难懂、难学,只要发现了其中的兴趣就能主动地学习。在本课的学习中,我将学习的方法分为最基础的两条:一是依据注释解读文本;二是在翻译中牢记译(翻译)、留(专业名词、人名等不用

2、翻译)、调(为保持语句通畅可调换顺序)、增(补充语句中的省略部分)四字。同时,我补充了世说新语的创作背景(魏晋至唐的门阀制度),同时还将文中一些有趣的故事按照难易程度依次呈现在课堂中,让学生们发现故事蕴涵的趣味。接下来,再通过朗读体现出不同人物的不同心情,从而亲身地体会这些简单文字背后的情感。二、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文言学习基本方法,通读全文。2、结合世说新语编写背景,了解文章特点。3、品读文章描写手法,分析人物个性。三、教学准备:世说新语相关篇章 四、教学过程:1、导入:世说新语简介,强调其因为语言凝炼、人物形象鲜明成为古典小说的源头之一。世说新语编写背景:东汉末年兴起了品评人物的风气,后

3、来发展成选拔官吏的九品中正制,而出身官僚世家的名人自然成为别人的关注与仰慕的对象,他们的生活逸事常常被人们记录下来,这些小事也往往能够体现出人物的性格,与他们后来的作为息息相关。这些故事最终在南朝刘宋时期被刘义庆编辑成书,就是这本世说新语。小故事:王羲之坦腹东床,王敦入石崇家的豪厕面无羞色。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报告)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庄重),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于是,就)嫁女与焉。石崇厕常有十余婢侍列,皆丽服藻饰,置甲煎粉、沉香之属,无不毕备。又

4、与新衣着令出。客多羞不能如厕。王大将军往,脱故衣,着新衣,神色傲然。群婢相谓曰:“此客必能作贼。”2、初读课文 联系书下注释,翻译文本(先读一篇课文及注释,学生讨论老师指导再回答)提示:1、翻译时依照四字:译(文中主要字词全要翻译,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增字组词或以近义词替换:如寒雪日寒冷的下雪天、讲论讲解谈论、便怒就发怒)、留(专有名词或人名不用翻译,如谢太傅、胡儿、无奕、左将军王凝之、陈太丘、元方)、调(为语句通畅要在翻译时调换语句: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在寒冷的下雪天,谢太傅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元方入门不顾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家门)、增(补充词中省略的成分,如即公大兄无奕女她是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

5、;过中不至过了中午友人还没来;日中不至你到了中午还没来。)2、强调关键字词:字词活用(文言文中一些字词的用法与现代汉语不同,我们称之为字词活用):寒雪日在寒冷的下雪天(名作状)、期约定(名作动)、时当时(名作状)还有一些词语在文言文中经常出现,也需要我们熟记:然:的样子;乃:才;相委而去:而,表承接。(先讲解基本方法,在学生依次翻译全文时以方法来指导文章并与翻译结合)3、细读文本描写,把握人物形象:咏雪 文中写了几个人物?在文中找出能够表现出他们个性的词语。谢太傅:欣然、大笑乐 提示:谢安是以喜怒不形于色而著称的,在一次与友人出海时忽遇风浪,大家都惊慌失措而他却安然不动。在淝水之战后战报送至,

6、他看完后依然平静地与客人下棋,大家追问他战况时他才说了句“小儿辈大破贼”。但为什么听到几句话就会“大笑乐”呢?他这个表里不一吗?(他与友人、同僚在一起是很注重形象的,淝水之战后他的心情其实很激动,以至于走过门槛时木鞋的齿都折断了。但与家人子侄在一起不再拘束了,显得非常和蔼可亲)谢朗:差可拟 提示:“撒盐”的比喻不好吗?(雪骤,雪下大时的确如同盐向地下洒一样)并且他能在诸多兄弟姐妹中率先说出,也有不凡的才华。但却显得很谦虚。谢道韫:未若 提示:“未若”,展现了谢道韫的自信。为什么谢道韫如此自信,这个比喻有什么不凡之处?请大家比较一下两个比喻的不同。提示:飞扬、轻盈的姿态,形态优美而有诗意;引发对

7、春天的畅想,更有神韵。补充资料:(1)后人多以花喻雪,大家看看有什么共同点?怪得北风急,前庭如月辉。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惊雪(唐陆畅)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春雪(唐韩愈)(以花喻雪,都引发了人们对春天的期望)(2)苏轼在他的词中,两个比喻都用过:使君留客醉恹恹。水晶盐,为谁甜?手把梅花,东望忆陶潜。雪似故人人似雪,虽可爱,有人嫌。(江城子大雪。有怀朱康叔使君,亦知使君之念我也,作此以寄之 去年相送,馀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 在他的词中,将雪比作杨花时依然将之春天联系,而用盐来比喻时却另辟蹊径,从味

8、道入手,表现对友人的独特情感。在古代,奉行“女子无才就是德”,谢道韫敢于与兄弟相争,展示自己的才华,表现出了谢家什么样的家族氛围?(同辈间的和睦气氛)谢太傅“大笑乐”,还有什么含义?(对子侄才华的赞许,为同辈间的关系而高兴)补充材料:谢安对于子侄的教育,手法非常平和。谢朗曾经有一度很香囊,爱不释手。谢安没有强迫他放弃,而是与他以香囊为注下赌,他赢了就立刻把香囊烧毁,以此来教育谢朗。为什么在文章的最后列举了谢道韫的父亲与丈夫的身份?提示:古代女子地位不高,主要靠自己的家世来彰显身份。此处的列举表现了作者对她的赞许。补充资料:但谢道韫婚后的生活其实并不幸福,因为王凝之信奉五斗米道,最后竟然在敌人逼

9、近时还自以为能请下神兵助战,结果与儿子全部战死。因此谢道韫在婚后郁郁不乐,谢太傅询问她时,只说了句“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她对自己晚年家人皆尽的生活已经有所预料了。王凝之谢夫人既往王氏,大薄(轻视)凝之。既还谢家,意大不说(通“悦”)。太傅慰释之曰:“王郎,逸少之子,人身亦不恶,汝何以(为什么)恨乃尔?”答曰:“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堂兄弟)则有封胡遏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这位才女的一生是不幸的,但却被后人铭记,人们就以“咏絮才”来赞美女子的才华。陈太丘与友期行 在文中找出能表现友人性格的词语:便怒(暴躁易怒)下车引之(直爽坦诚,知错能改)补充资料:当时士大夫都赞许喜怒

10、不形于色、镇定平和的个性,而鄙视这种急躁的人。王述虽然做了许多大事,并且官职很高,但平时生活中却显得急躁易怒。有次吃鸡蛋,因为鸡蛋圆滑不好夹,就大怒,拿起鸡蛋咬破后用鞋跟来踩,被士大夫传为笑谈。后来他任会稽太守时因家丧而在家守孝,王羲之接任其职,一年多时间过他的家门而不入。元方的回答有什么特点?提示:元方为什么要先说友人无信,再指责他无礼,顺序可颠倒吗?(友人责骂陈太丘的原因,就是说他无信。因此元方先指出其不守信在先,再指责他无礼就显得有理有力)从中可以发现元方的个性有什么特点?(清醒机智)补充资料:当时人非常尊重家族长辈,在别人面前直呼对方长辈的姓名,即使只是说到名字中的字也是极其无礼的事。

11、西晋时,江南著名的才子陆机、陆云入京城洛阳时,就遇到了北方士族卢志这样的挑衅。卢志于(在)众坐问陆士衡(陆机的字):“陆逊、陆抗(陆机的祖父、父亲,均是东吴名将)是君何物?”答曰:“如卿于(与)卢毓、卢珽(卢志的祖父、父亲的名字)。”士龙(陆机弟弟陆云的字)失色(脸色)。既出户(门),谓(对说)兄曰:“何至如此,彼容不相知也。”士衡正色曰:“我父祖名播海内,宁有不知?鬼子敢尔!”陆机的回答是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也可以说有理有节。不过当时他已经是天下闻名的名士,但元方只有七岁,其机智更令赞叹。“元方入门不顾”是否也失礼了?(友人失礼在先,且元方也不愿掩饰自己内心的愤怒,表现出他耿直的一面)4、

12、归纳文本特点:开头所说的“语言凝炼,人物形象鲜明”具体如何体现?(通过简明的语言、神态描写,展现出人物的个性特征)五、教后记:在这次教学中,我把基础知识学习的内容交给学生完成,让学生经过讨论再依次翻译全文。在翻译的过程中,我除了强调学生应当用好书下的注释外,还将他们的翻译与提出的翻译四个方法联系。从后面的作业来看,大多数学生能够比较好地掌握这一问题。课中引用了不少世说新语的相关故事,但我只把谢夫人大薄凝之及陆机答卢志这两篇故事的原文结合注释呈现给学生,其余故事大多由我来复述故事。我只是希望给学生打开一扇窗,让他们能够从这则小故事中看到当时人物的风采。因此,在教学时也会适当增加一些与人物有关的背

13、景介绍。在朗读中,要求学生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与情感,学生在学习过后,能够比较好地把握语调及语速的变化。我觉得,能够把学习后的变化读出来,就可以了。世说新语二则教学导入第 2 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2、正确朗读短文,背诵短文。能力目标: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2、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3、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引导学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品质。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教学难点 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教学方法 1

14、、诵读法。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要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文本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我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3延伸阅读法。本文用一课时教读,如时间略有富余,可从世说新语中再选一两个故事让学生阅读。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看到同学们一双双充满智慧的眼睛,我就不由地想起了一句名言:“自古英雄出少年。”是啊,我国古代文献记录中就有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

15、,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我准备了几个智慧少年的故事,看看大家是否了解。(播放图片)今天我们跟随古人刘义庆去认识古代的一位少年才女,大家打开课本世说新语两则-咏雪。二、介绍刘义庆及世说新语 学生齐读注解对刘义庆的介绍,教师补充世说新语。(多媒体显示)三、诵读 1、生自读 查阅字典,看哪些字的读音需要注意。根据内容的不同、语言习惯,看在那些地方需要停顿。2、字音学习 3、断句分析 4、听范读录音 5、生齐读 四、理读 1、理解大意 2、自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大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如重点词语:“俄而”、“欣然”、“拟”、“未若”等,然后让学生提出来,全班一起讨论解决。必要时;

16、教师精讲点拨。(教师要提示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加字法、换字法疏通文意。3、用自己的话复述短文 五、品读 1、默读思考,分组讨论 “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你认为哪一个更好?“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出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你觉得文中谢氏家族的哪个人最有意思?2、问题讲解 1)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各有千秋。有人认为“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 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有人认为“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

17、,有深刻的意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2)文中“欣然”“大笑”“乐”等词可见其融洽、欢快、轻松的气氛。3)谢安-慈和、大度、有生活情调。谢朗-粗率。谢道韫-聪慧、自信。六、展读 1、阅读短文徐孺子 ,试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看看好在哪里?把月亮比作眼睛,生动形象,易于理解。2、学习两篇短文的比喻方法,想一想洋洋洒洒的白雪还像什么,造比喻句比赛。世说新语二则教学导入第 3 篇 教学目标: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设计 1)了解有关世说新语的文学常识。2)文言文词句的翻译。3)阅读分析文言文中人物

18、形象,并能概括其性格特征。教学重点:1)世说新语文学常识的掌握 2)文言文重点字词、句子的掌握 教学难点:1)体会世说新语中“以事见人”的艺术方法,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课 时:一课时 导 入:上新课前,让我们先来看几幅图片,猜一下是什么成语或典故,“望梅止渴”、“七步成诗”、“管中窥豹”(学生参与)。这些成语和典故都出自我国南朝时期的笔记体小说集世说新语。教学流程:一、背景介绍:世说新语是由南朝的刘义庆编撰而成的,刘义庆是宋武帝刘裕的侄子,是刘裕之弟长沙王刘道怜的二子,后来因为他的叔父临川王刘道规没有子嗣,而过继于他,并承袭为临川王。刘义庆虽然身处皇室,但为人非常的俭朴,“性简素,寡嗜欲”。又

19、喜好文艺,因此他的周围总是围绕着一大批文学名流。,他的作品主要有世说新语、幽明录、徐州先贤传、典叙和集林。世说新语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三国至两晋时期士族阶层的言行风貌和轶事琐语的笔记小说,也是六朝志人小说的杰出代表。世说新语具有“语言简练、辞意隽永”的特点,因此著称于世。世说新语全书共八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雅量、任诞、汰侈、等 36 个门类,共记载了 1130 个故事。书中很多故事是我们所熟知的,比如:七步成诗(曹植)、望梅止渴(曹操)、坦应晒书、还有些故事也非常有趣,如:德行篇里的“管宁割席”;言谈篇里的“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融);任诞篇里的“王子猷夜雪访戴”(乘兴而来,兴尽而返

20、);汰侈篇里的“石崇劝酒”等等。二、课文分析 1、课文引入:从课文的注释中了解杨修和曹操的相关资料,并对杨修作补充介绍,再由学生回忆发生在杨修和曹操之间的故事(“一合酪”,还有“鸡肋”、“门阔”、“梦境杀人”和“帝位之争”),从中初步体会两者的性格特征。然后,教师范读,并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字、词的读音和句子的停顿。请同学朗读,检查纠音效果。2、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可以通过文中的注释,自己思考和同桌讨论的形式疏通文意,教师进行重点点拨,包括重点字词和重点句子的分析。1、重点字词:魏武尝过曹蛾碑下 尝:曾经 下:旁边 例句:吾尝终日而思矣 劝学 待我思之 思:思考 令修别记所知别:另外(别情

21、别名 别有天地)乃叹曰叹:感叹 黄绢幼妇,外孙齑臼绢:质地薄而坚韧的丝织品,也指用生 丝织成的一种丝织品。臼:捣米用的器具,用石头或木头制成,中部凹下 齑:调味用的姜、蒜或韭菜碎末儿 2、重点句子:1)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 翻译:见到墓碑的背部题有“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正确的语序应是:见碑背上题作“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 2)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 翻译:我的才华不如你,走了三十里才悟出来。正确的语序应是:我才不及卿,三十里乃觉 3、课文知识的补充 曹娥碑:在古越大地上有两块名闻遐迩的碑刻,就是后世所盛赞的“斯篆淳碑”。斯篆,是指秦丞相李斯撰文并篆写的秦会稽刻石;淳碑

22、,则是指由东汉邯郸淳为表彰当时的孝女曹娥而撰写的曹娥碑。曹娥,是东汉会稽郡上虞人,父亲曹盱,以“巫祝”为业,能“婆娑乐神”。在曹娥年满十四岁的五月初五,按乡里习俗,曹盱在江上迎涛神(伍子胥),以保一方平安。江上浪大水急,曹盱不慎落水淹死。由于没见到尸体,曹娥痛不欲生,便沿江寻找父亲的尸体。于十七日后,投江而死。县令怜惜她的义举,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为她写了碑文。而那距离曹娥殉父的时间也已经过去九年了,邯郸淳执笔之时,才年仅十六岁,但文采非凡,据说是“挥笔而成,无所点定”,连当时的名士魏朗看到后也直自叹不如,并偷偷毁掉了自己的草稿。曹娥碑得以名扬全国,与蔡邕的评语是有莫大关系的。相传蔡邕因为上书弹劾

23、宦官,而被流放南方,遇赦后,又惧怕报复不敢回家乡,于是亡命天涯,转而来到江浙一带。在会稽的地方志中曾记载,蔡邕夜访曹娥墓,用手摸索着读完了碑文,大赞之余,又在夜色中题上了“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龙飞凤舞的八个大字,给后世留下了这千古字谜。4、人物性格的品评 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杨修和曹操的言行的语句,从中分析人物的性 格,体会世说新语“以事见人”的艺术特色。魏武帝 杨修 谓修曰:“解不”答曰:“解”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乃曰:“吾已得”令修别记所知 曰:“黄绢”乃叹曰“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提问:1)曹操问杨修“解不”时,他的心态是如何的(胸有成足呢,还是试探性的)?2)杨修的一个

24、“解”字似乎太简单了,但从中我们能看出什么?(两者地位的差异,严明的君主关系;杨修深知自己所处的地位;杨修的修养;杨修的胸有成足)我们可否在这个“解”字前面为他加个修饰语,如果可以应该加什么?(微笑,淡然,茫然?)3)曹操说,“卿未可言,待我思之”从中我们又能体会出什么(好胜、好思)?4)“令修别记所知”中的“令”又一次强调了什么?(严明的君臣关系)5)乃叹曰:“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从中我们能读出什么?有真心赞美吗?如果能发自内心的赞美,哪处就可以赞美了?从中可以看出曹操怎样的性格?(我们可以读出形象化了的两人智慧的差距。此处不是赞美,是感叹。从中也可以看出曹操不甚宽广的胸襟,)总结:从

25、文中寥寥几句,我们就能体会到曹操和杨修鲜明的性格特征,而这正是世说新语艺术手法上“以事见人”独特的魅力。并且在语言方面我们也能感受的世说新语简洁明了,清丽委婉的特征。三、知识的扩展 1、有关隐语的介绍 我国的谜语源远流长,早在生产力还十分低下的西周以前,就出现了谜语的语言现象。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语言日益丰富,具有隐示性的歌谣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出现了我国谜语的最早形式廋辞和隐语,这是谜语的最初萌芽。到东汉时期,隐语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利用方块字在离合增 损中形、音、义的变化,产生了第一条文义字谜,即“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隐语从先秦过渡到西汉,就开始逐步趋向于谜语,当时流

26、行的射覆,已成为民间和宫廷的娱乐品了。并且大量的隐语开始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而文人也表现出对其的特别钟爱。2、用猜谜的形式使学生感受文字的魅力 1)谜面:呀(打一成语)2)谜面:群英会(打一教育机构)3)谜面:欧美民族(打一人名)谜底:1)唇齿相依 2)幼儿园 3)西施 四、当堂检测 1、给一段文字加上正确的标点 人饷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少许盖头上题合字以示众众莫能解次至杨修修便啖曰公教啖一口也复何疑 2、把“读一读,写一写”抄写一遍 世说新语二则教学导入第 4 篇 教学目标:世说新语两则优秀教案 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

27、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教学设计:一、导人 大家应该知道司马光的故事吧。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们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二、介绍作者及作品。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 8 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 36 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三、诵读课文:教师教读;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要求把握人

28、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节奏;教师要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重点突出“读”的环节,力争当堂成诵。四、复述并疏通文意 要求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如重点词语:“俄而”、“欣然”、“拟”、“未若”、“乃至”、“期行”等。教师精讲点拨。五、问题讨论:(1)文中的这一家人是在一种什么样的氛围下聚会的?(轻松,温馨)从哪里看出来?(内集,欣然,大笑)联系上下文,“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公大笑”一句中省略了谢安的话,如果你是谢安,你会说出什么话来?把雪比作“柳絮因风起”和“撒盐空中”哪一个更好?(前者较有韵味)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

29、 文末为什么要强调谢道韫是王凝之的妻子?(表示一种赞扬与敬佩)(5)重点分析两个比喻哪个更好?有两种相反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据此可知,前一喻好,后一喻不好。另一种意见认为“柳絮”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所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西风颂),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撒盐空中”,干什么呢?谁也不知道。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好就好在有意象;“撒盐”

30、一喻仅有物象而无意蕴,所以说不好。又:对文中“公大笑乐”一句也有不同解释: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笑”前喻,“乐”后喻;为“柳絮”一喻而“笑乐”。六、练习:请闭上眼睛,想像眼前就是纷纷扬扬、飘飘洒洒的雪花,雪花飘起来了。假设你也参与了当时的讨论,请用以下文言句式再写出一两句,对纷纷扬扬的白雪作生动的描述。曰:“差可拟”或者 曰:“未若”“撒糖空中差可拟。”:“未若槐花迎风飘。”“未若鹅毛当空舞。”“棉絮纷飞差可拟。”“未若梨花漫天飞。”“未若天仙散百荷。”“樱花飘落差可拟。”“未若玉屑静静落。”“未若白蝶翩跹舞。”学生从不同角度回答,教师给予鼓励。对于咏雪的.名句,让学生拓展思维。小结:以上的

31、学习,同学们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得很好。运用以上的学习方式学习下一篇,希望同学们的收获更大。七、复述陈太丘与友期并讨论:从文中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陈太丘的朋友是个什么样的人?(暴躁、易怒)“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的朋友的哪两点错误?结尾处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办?(6)让学生表演这篇的情景。(7)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这一则记陈纪七岁时的故事,也表现了他的聪敏,但主要是写他懂得为人的道理,“无信”“无礼”二语为全篇核心,可见作者的意图是借陈纪的责客语,从反面来说明“信”和“礼”的重要性。故事的结尾有争议。有人认为客人既已认错,陈纪就应当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这是否也应算作“无礼”?我们不赞同这个说法,对一个七岁的孩子不应如此求全责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