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处》教案4.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5896478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755.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周处》教案4.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周处》教案4.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周处》教案4.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处》教案4.pdf(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周处世说新语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言词汇及被动句的用法。2、学习本文用简练的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3、学习由叙而议,叙议结合的手法。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整体感知故事情节。2、分析周处的性格特点,把握课文的主旨。三、情感与态度 学习周处勇于改过自新的精神品质。教学说明 一、教材分析 周处一文是新教材七年级第一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文字浅显,人物形象鲜明;文章篇幅虽短,但作者谋篇布局,跌宕起伏,暗藏矛盾冲突。其中既有周处在年少时危害乡里,与虎蛟并为三害,为乡里所患,又有他知道“为乡里所患”,就入吴寻二陆,改过自新,终为一代忠臣的故事情节。本文线性过程清晰,交代了矛盾的产生

2、、发展和解决三个阶段。然而横向的细节没有充分展开,这为情节的再创造埋下了线索,并给了同学更多的想象空间。二、学生分析 我所执教的初一(2)班学生是我校本年级的平行班,基础薄弱,静心阅读能力较差。因而,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倾听,然后尽情的朗读出自身的特点。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旨,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教学重点 1、积累重要的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2、分析周处的性格,把握课文的主旨。3、以片段描写进行想象力的锻炼。教学难点 1、特殊的文言句式翻译的要点积累。2、从周处的故事中感受勇于改过自新的重要意义。3、片断描写中想象力的启发。教法和学法 讲授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学习本文应先熟读,互相合作翻

3、译全文,把握课文内容。通过诵读、讲读、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文章裁剪得体、详略得当、不事雕琢、叙事简练的特点。理解课文的思想意义。课时安排 二课时 周处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积累文言词汇及被动句的用法。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主旨。教学过程 一、导入:1、上学期,我们曾经学习过陈太丘与友期这篇课文,它出自哪里?(世说新语。)2、谁来介绍一下世说新语?(作者刘义庆。南北朝人,文学家。我国第一部志人小说,在中国古典小说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3、教师补充 在我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史上,有一部重要的作品,叫世说新语,作者是南北朝时宋朝的刘义庆。这部书记录了从汉末到东晋士大夫阶层的一些遗闻轶事,反映

4、了当时社会上一些上层人物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情况,可以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雏形。其中有些故事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其中的一篇传奇故事周处。晋书周处传记载,周处在做御史中丞时,纠察弹劾官员的错误,即使皇亲国戚也不避讳。氐人齐万年造反,朝廷派周处出战。有人知道周处有去无还,劝他以母亲年老为由,不去出战。周处说:“忠孝之道,安得两全?”后来,周处孤军深入,斩敌甚多,弦绝箭尽,临危不退,壮烈牺牲。死后追赠平西将军。这样一个战死沙场的国家栋梁。就是这样一个刚直不阿、战死沙场的国家栋梁,在少年时期却曾是一个被乡人憎恨的祸害。周处一文用极富传奇色彩的笔调,记叙了一个勇于改过的少年周处形象。二、朗读

5、课文,了解预习情况。1、出示字词,读准字音。周处 ch 三横 hng 或说 shu 蛟龙 jio 蹉跎 cutu 更相庆 gng 不彰邪 zhngy 2、读好停顿。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并云/欲自修改 古人/贵朝闻夕死 且/人患志之不立 或/说处杀虎斩蛟 3、积累文中的重点词句。(并、横、尤、没、俱、更、竟、始、蹉跎、彰;(1)解释加点的字:周处年少时少:年纪小,少年 凶强侠气凶强:凶暴强悍。任性使气,这里有“好争斗”的意思 为乡里所患为:被患:认为是祸害 并皆暴犯百姓并:一起皆:都暴犯:侵害 义兴人谓为三横谓:称作为:是横:祸害 而处尤剧尤:更加,特别剧:厉害 或说处杀虎斩蛟或:有人说:劝说

6、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冀:希望其:其中的 蛟或浮或没或:有时没:沉没 处与之俱之:它,代蛟俱:在一起。乡里皆谓已死谓:说,认为 更相庆更:交替,互相 竟杀蛟而出竟:终,最终而:表承接 始知为人情所患始:才为:被患:认为是祸害 有自改意意:想法,思想 具以情告具:全部,详细以:把 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并:并且云:说而:表转折,可是修改:改正过错蹉跎:因浪费光阴而一事无成,文中指过时的意思 终无所成终:最终,终究 古人贵朝闻夕死贵:以为贵朝:早上夕:晚上 早晨听闻圣贤之道,即使晚上死了也不算虚度此生了。且人患志之不立且:况且患:担忧,害怕 何忧令名不彰邪令:美好的彰:显露,传扬邪:呢 处遂改励遂:于是

7、,就改过自新 终为忠臣为:成为(2)指导翻译下列句子:A、被动句:周处年少时,凶强狭气,为乡里所患。(“为所”,被动句式,“为乡里所患”,就是“被本乡的人认为是祸害。”)B、倒装句: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平原”、“清河”是以为官地称呼陆机、陆云。“具以情告”就是“以情具告”的倒置。)C、固定句式: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朝闻夕死”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早晨听到真理,到傍晚死去也无遗憾,形容对真理的渴望。可直译为“古人以朝闻夕死为贵”,或意译为“古人很看重朝闻道夕死可矣这种追求。”)D、中心句: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耶?(这个句子中间省略了一层意思:“若已立志”,翻译时

8、应补上。)3、疏通翻译课文(1)女生读课文,男生说译文。(2)男生读课文,女生说译文。(3)指名复述故事情节。三、再读课文,加深课文理解 1、问题一:在乡里人的眼里,周处是个怎样的人?(凶强侠气,祸害,是三横之一)2、问题二:你是怎样评价周处这个人物的?(1)斩杀蛟和虎:勇猛、武艺高强(2)知道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3)入吴寻二陆:虚心接受,知错就改。3、周处勇于改过自新的行为,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到任何时候,想要改过都是可以做到的。)四、总结:“知耻而后勇”,周处曾被乡里人认为是“祸害”,都能成为“忠臣孝子”,成为名传千古的大英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能改正自己的缺点。“有志者事竟成”,让我

9、们一起记住文末的一句话:“人患志之不立”吧!五、布置作业:1、积累文言实词,翻译文中有句式特点的语句。2、思考练习:再读课文划分层次,把握文章主旨。教后记:周处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分析文章结构,整体把握全篇内容。2、学习本文塑造人物象形的方法。3、学习周处能接受批评,勇于改过自新。教学重点 1、分析周处的性格,把握课文的主旨。2、以片段描写进行想象力的锻炼。教学难点 1、从周处的故事中感受勇于改过自新的重要意义。2、片断描写中想象力的启发。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1、按学号说自己最近的所见所闻。2、抽一学生从内容、仪态和技巧方面评价。(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认真听讲,练习口才,让说话者也有

10、紧迫感。)(备学生)如果学生讲得不好,教师应给予纠正,学生评价若不知如何说起,教师要作适当的点拨。二、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请一学生回顾上节课的主要内容。(1)读准加点字的字音:周处()三横或说()蛟()蹉跎()彰()(2)根据文义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并云欲自修改 古人/贵朝闻夕死 且人患志之不立或/说处杀虎斩蚊 (3)积累文中的重点词句。词:(并、横、或、患、尤、没、俱、更、竟、始、蹉跎、彰)句子: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备学生)在上节课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把握朗读节奏,教师要给予这方面的指导。三、分析文章结构,理清层次,把

11、握内容。1、请一学生朗读课文。2、请学生给课文划分层次:本文写晋人周处改过自新的故事。故事按矛盾的产生、发展、解决三个阶段展开情节。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第一层:(周处少年时 而处尤剧)周处为害乡里,与蛟、虎并称为三害。(略写)第二层:(或说处杀虎斩蛟有自改意)周处杀虎斩蛟归来,始知为人情所患。(详写)第三层:(乃入吴寻二陆终为忠臣)周处勇于改过,终为忠臣。(详写)(备学生)先由学生独立思考,再抽查回答。只要划分准确,大意概括了要点即可,无须统一答案。四、思考讨论,感悟文章写作技巧。1为什么课文对周处为害乡里写得简而虚,而对他杀虎斩蛟、自悔自改却写得繁而实 这是由文章的立意所决定的。它意在

12、表现周处的改过自新,彰扬他的自改自励的精神,而并非展示周处的恶行。周处为害乡里,只是作为表现周处的反衬之笔。2、文章结尾处详写了周处与陆云的谈话,有何用意。用意有三:一是说明周处已有悔改之意,二是说明周处改过自新的重要原因是接受了陆云的劝告,三是借此阐述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作者通过陆云的话,揭示了“朝闻夕死”这样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道理:只要认识错误,并且决心改正错误,无论何时都不算晚。这个道理,对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有教育意义,它鼓励人们不必为蹉跎岁月而懊悔,也不必为老大无成而苦恼,只要能够为国家为社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都是不虚此生的。3、清河(陆云)从哪几个方面说服周处,使他坚定了改过

13、的信心?(请用自己的话分析)从三个方面:讲述“闻道”的重要意义,“古人贵朝闻夕死”。对周处进行鼓励,“君前途尚可”。指出周处一定能达到目的,“何忧令名不彰”。4、清河的一段话为什么能对周处有这么大的说服力?首先,周处原有“自改意”,再听了名人“朝闻道,夕死可矣”教导,周处明白了改过自新为时未晚,因此受到鼓舞,将改过决心化为行动。5、周处的优点:(1)英勇:杀虎斩蛟(2)善于反省: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3)主动向贤人请教:寻访二陆(4)勇于改过:终为忠臣。6、小结周处给我们的启示:人不怕犯错误,只要勇于改正,就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人是可以转变的,只要痛下决心,浪子也可回头。(备学

14、生)教师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做题能力。板书:少年周处 为害乡里(略写)杀虎轨蛟(详写)改过自新 自寻二陆(详写)五、创造性的片段描写:进行想象力的锻炼,要求符合人物性格特征。(任选其一)1、周处如何击杀蛟和虎?(动作描写)2、乡里人互相庆贺的场面。(场面描写)3、周处悔过自新的心理描写。六、小结 周处是一个能接受批评,勇于改过自新,终于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我们一定要向他学习。七、布置作业 1、完成片段描写。2、写一篇读后感或扩写本文。3、把自己有否承认错误的勇气和有否犯错的事情告诉同学。教学后记:周处扩写 周处 20 多岁的时候,脾气很凶暴,而且任性使气,好争斗,武艺高

15、强。在乡里的人要是得罪了他,他就立刻把那个人打死,他脾气很坏,很容易被得罪,因此乡里人很多都被打死了。后来乡里人就把周处认为是祸害。过了一段日子,他们住的那个叫义兴的地方涨了洪水,山上也多了条白额虎,水里也多了一条蛟。白额虎咬死了很多人,就没有人敢上山了。蛟无比强大,也侵害了不少人。从此以后,人们就把周处,白额虎,蛟称为三害,但是周处更厉害,他是个不良少年。有一天,两人正在讨论如何除掉这三害,一个人说:“我有个主意,让周处去刺杀白额虎和蛟龙,这样就能让他们互相残杀,等于狗咬狗。”另一个人说:“好主意,那样周处横竖都是死了!”“哈哈哈”他们一想到“三害”要死,就都乐开了花。于是他们拍了一位老伯去

16、劝说周处,他说:“你武艺高强,我希望你去杀白额虎和蛟龙,算是为自己还有大家做一件好事。”周处二话不说,因为他一提到打杀之类的词就会一蹦三尺高。他带上了宝剑,就到了山上。只见白额虎向天怒吼一声,响声如雷,发疯似地向他扑来,他轻轻翻了一个筋斗,跃过了白额虎。然后周处死死按住了白额虎的头,还见老虎那庞大的身躯在不停地挣扎,周处索性坐在老虎身上,一剑刺中了它的心脏,老虎尖叫一声便断气了,正值蛟龙又向百姓发起了洪水,周处潜入水中,开始与蛟龙搏斗,蛟身长六米,有着坚韧的牙齿。他一剑向蛟龙刺去,只见蛟龙缠住了他的身体,他用力一蹿,把蛟龙甩得远远的,蛟龙又向他发起了反攻,甚至咬伤了他,他忍着疼痛,趁蛟龙不留神

17、,把蛟龙的首级砍了下来。那是,人们都以为他死了,敲鼓的敲鼓,拜佛的多激情,酒席的多热闹!嘴里异口同声念着:“老天爷,感谢除害!”这是周处挺着血淋淋的身子从水中出来了,见到这番情景后惊讶不已,本来满以为可以得到大家的赞扬,可是没有想到却是他这才知道自己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个怎样的地位了。他想要改过自心,于是收拾行李,背井离乡去找陆氏二兄弟了 周处扩写 义兴的风停了,可枯败的树叶还在纷纷坠落;雨也停了,可站在屋檐下却似乎雨急似箭。曾经的风缓慢而悠然,曾经的雨绵密而淅沥,这几个月却翻了样,今天却好不容易停了。朦胧中,向远处望去,烛光,一缕缕,一丝丝,从一户户人家的窗缝里钻出来,闪烁着,跳跃着。突然一声嘹

18、亮的婴儿啼哭声划破了这宁静的夜。这婴儿就是周处 日月如梭,时光飞逝。一晃,周处已 20 多岁了,他为人猖狂,凶暴强悍,意气用事。乡里人见着他犹如耗子见了猫,躲之不及,早已视他为祸害。话说那义兴县的大河里有一身长十五米的蛟龙。据说每隔一年便发洪水一次;山上还有一只吊睛白额大虎,每隔一月便下山吃人一双,凶猛无比。义兴人把他们称为三害。当然啦!即使蛟龙、大虎如何如何厉害,也不及周处。瞧!这可急坏了全村人。怎么把这三害除去呢?有了!第二天,村长故意通告全村青年进行会谈却唯独漏了周处,他们算准时机,当周处路过时,进行谈话“我们明天就动身,只要杀了大虎和蛟龙谁敢不对我们刮目相看!”“没错!千万不要让周处抢

19、了我们的风头。”“是啊!”“对!”果然周处听见后,火冒三丈,立即带上大刀上山去了。一抡棒,一提刀,这大虎已奄奄一息,没多久就死了。随即,周处火速下山,来到河边来与蛟龙搏斗。只见蛟龙正浮在岸边打盹,此龙体积庞大,通体绿盈盈的,泛着特有的艳丽的光芒,身子有两棵千年杏树那么粗,凶猛泛光的大脑袋在岩石间穿绕,像喝醉了酒一般,打呼时冒出的气泡直升河面,“好家伙!”,周处不由叫声好,想到“此时不动手,更待何时!”趁着蛟龙打盹,周处拔出大刀,向蛟龙游去,鼓足劲,朝着龙鳞硬是一刀,没料到龙鳞竟是这样坚硬,这一刀好似为蛟龙在搔痒,蛟龙继续打盹,周处见状,气得哇哇大叫,同时好胜之心也更强,他灵机一动,避开了坚硬的

20、龙鳞,游向龙头,对着龙眼又是狠命一刀,黑血汹涌喷出,整个水面霎时变得通红,蛟龙身体弯曲像弓一样,显然是痛到了极点。他一会儿扑向东,一会儿扑向西,所到之处,卷起了一阵惊涛骇浪,周处趁机跟紧,对着没鳞的地方左一刀,右一到。蛟龙疼得仰天长啸,令人毛骨悚然。就这样搏斗了三天三夜,蛟龙终于血尽而死。周处爬出河面,满身是血,狼狈不堪,一瘸一拐地走回村子,此时,村民正在庆祝周处之死,拜佛的拜佛,打鼓的打鼓,好不热闹。他面对这一幕是惊呆了。衣衫破了不打紧,血肉模糊也不打紧,他在乎的只是乡里人对他的看法。可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呢。于是千里迢迢来到吴国,寻找陆云,陆机,希望得到指点。陆云说:古人朝闻道,夕死可以!

21、周处似乎明白了许多。起风了,下雨了,又是那样的缓慢而悠然;又是那样的绵密而淅沥。雨点滴在屋檐上,似乎在说:三个祸害死了,一个大英雄出现了。读后感 最近,我们学了一篇课文,周处。周处平时性情暴躁,好与人争斗,被人们认为是祸害,有一次,同乡人劝他去杀白额虎和蛟龙,周处杀蛟龙历经了三天三夜,人们认为他死了,都互相庆祝,最后周处竟杀了蛟龙回到村里,见到人们为他死了庆贺,才知道自己在人们眼中的形象,于是立志要改过自新。他到吴国找到了陆机,陆几告诉他,只要有志向,就一定会成功。周处听了,感触很深,于是改过自新,终于成了一代忠臣。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做错了事情并不可怕,只要我们立志改正,就

22、可以取得成功。在生活中,我们所犯的错误数不胜数,什么没带作业、忘记背课文,只要我们能改掉这些坏毛病,我们仍然可以成为老师眼中的好孩子。由此可见,错误就像一个雪球,如果你不改正,就会越滚越大;改正错误的决心正是那一束阳光,把雪球融化,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勇于承认错误,并加以改正,我们还是可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周处第三课时教案 学习目标 复习课文内容,全面了解人物,领悟中心意思。学习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辩证地分析周处形象,学习他知错能改、勇于自新的品格。复习内容 文学常识 刘义庆,南北朝宋文学家。世说新语是我国着名的笔记小说之一,是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的代表;记载了汉魏至东晋的遗闻佚

23、事。笔记小说,是中国古代短篇小说的早期形式,有志人小说和志怪小说之分。志怪小说的名着有搜神记拾遗记,以及清代的聊斋志异。词语解释 1.为乡里所患。关键字:为所:表示被动。患:认为是祸害。句译:周处被同乡人认为是祸害。2.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关键字:谓:称。为:是。尤:特别,尤其。剧:厉害。句译:义兴人称他们是三大祸害,而其中周处特别厉害。3.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关键字:或:有人。说:劝说。实:实际。冀:希望。余:剩下。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老虎和蛟龙,实际是希望三个祸害只剩下一个。4.行数十里,处与之俱。关键字:行:走,这里指漂游。俱:一起。句译:周处与蛟龙纠缠在一起,漂游了几

24、十里。5.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关键字:谓:认为。更:交替,轮换(课后注释中“更相庆”为“互相庆祝”。)句译:乡里人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轮番互相庆祝。6.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关键字:闻:听说。为所:表示被动。患:认为是祸害。句译: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互相庆祝,才知道自己被人们认为是祸害,有了自我悔改的想法。7.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关键字:具:全部,详尽。云:说。修:提高修养。改:改正错误。句译:周处把自己的情况详尽地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提高修养,改正错误,却怕自己年纪已经太大,最终也不会有什么成就。8.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关键

25、字:且:况且。患:担忧。之:取独。令:美好的。名:名声。彰:显露,显扬。句译:况且人就担忧立不下志向,又为什么要担忧美好的名声不能显扬呢?9.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关键字:为:成为。句译:周处于是改过自勉,终于成为一位忠臣。内容理解 1.本文选自南北朝刘义庆编撰的世说新语。2.课文写的是晋人周处改过自新的故事,从周处年轻时横行乡里,为人凶强,被人视为祸害,一直到他终为忠臣的结局,表现了一个人只要有弃恶从善的决心和行动,就一定能有所成就的。文章写得十分精练,无论周处早先的“凶强侠气”、危害乡里,还是后来勇于改过、痛改前非,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文章精心选材,“杀虎斩蛟”和“寻访二陆”两个事例,鲜明地

26、展示了周处的个性特点。3.本文颇含哲理。在乡人眼里,周处是义兴“三害”之首,即使杀虎斩蛟也得不到人们的谅解。难能可贵的是周处能从乡人的反应中感悟到自己的严重过失,进而听取贤人的规劝,幡然悔悟,弃恶从善。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人是可以转变的,只要痛下决心,浪子也可以回头,并成为历史上的英雄。4.本文作者精于谋篇布局,写来处处充满矛盾冲突。其中有周处击蛟的恶斗场面,有乡里庆贺周处之死的场景,“改励”时思想矛盾的复杂心理描写。造成在写作上笔笔转,层层转,回环往复,曲折陡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有时似是山穷水尽,但笔锋一转,又是柳暗花明。语言简练,含义深刻。5、中心归纳:本文写了周处改过自

27、新的故事,表现周处勇于改过的品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是可以转变的,犯了错误的人,只要痛下决心,勇于改过自新,就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随堂测试 一、词语解释 1.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少(年轻)强(强悍)2、为乡里所患为(被)患(认为是祸害)3.并皆暴犯百姓并(一起)犯(侵害)4.义兴人谓为三横谓(称作)为(是)横(祸害)5.而处尤剧而(表递进关系)尤(更加,特别)剧(厉害)6.或说处杀虎斩蛟或(有人)说(劝说)7.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实(实际)冀(希望)余(剩下)其(其中的)8.蛟或浮或没或(有时)没(沉没)9.处与之俱之(它,代蛟)俱(在一起)10.乡里皆谓已死谓(说,认为)11.更相庆更(轮换)

28、12.竟杀蛟而出竟(终,最终)而(表承接关系)13.始知为人情所患始(才)为(被)患(认为是祸害)14.有自改意意(想法,思想)15.乃入吴寻二陆入(进入)寻(找寻)16.具以情告具(全部,详细)以(把)17.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并(并且)云(说)而(表转折,可是)修改(改正过错)蹉跎(因浪费光阴而一事无成,文中指过时的意思)18.终无所成终(最终,终究)19.古人贵朝闻夕死贵(以为贵)朝(早上)夕(晚上)早晨听闻圣贤之道,即使晚上死了也不算虚度此生了。20.且人患志之不立且(况且)患(担忧,害怕)21.何忧令名不彰邪何(怎么)令(美好的)彰(显露,传扬)邪(呢)22.处遂改励遂(于是,就)

29、改励(改过自新)23.终为忠臣为(成为)二、翻译句子 1.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2.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3.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4.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5.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6.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三、内容理解 1.周处“为乡里所患”的原因是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用原文回答)2.清河的一段话能对周处有这么大的说服力是因为首先,周处原“有自改意”再听了名人“朝闻道,夕死可矣”教导,周处明白了改过自新为时未晚,因此,受到了极大地鼓舞,并将改过的决心化为实际行动。3.周处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人不怕

30、犯错误,只要勇于改正,就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4.文章精心选材,通过杀虎斩蛟和寻访二陆两个事例,鲜明地展示了周处 凶强侠气和勇于改过的个性特点,告诉我们人是可以转变的,只要痛下决心,浪子也可以回头,并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的道理。5.本文开头写“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结尾写“处遂改励,终为忠臣”;这样首尾叙写的作用是形成强烈的反差,突出周处转变的彻底,改励的效果十分的明显。6.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项是(C)A、在乡人眼里,周处是比蛟和虎更为可怕的祸害。B、周处从乡人的反应中感悟到自己严重的过失。C、二陆的规劝最终促使周处决心改过自新。D、文章精心选材,选择两个事例,鲜明地展示了周处的

31、个性特点。四、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南北朝(朝代)刘义庆(人名)编撰的世说新语。2、古代往往以地名或官职名作人的别号。本文中“平原”是指陆机,这是因为他曾任平原内史;“清河”是指陆云,这是因为他曾任清河内史。3、“古人贵朝闻夕死”是从论语中“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化用而来。五、拓展训练 杨布打狗 杨朱之弟曰布,衣(穿)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黑色)衣而返。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列子 1、解词 A、天雨雨(下雨)B、岂能无怪哉怪(感到奇怪)2、解释 A、衣素衣而出穿着白色衣服出去 B、迎而吠之冲着杨布叫 3、用“”标出句子的朗读停顿(两次)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 4、读了这则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是怎样悟出来的?A、看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B、遇到问题要善于思考。C、遇到问题要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六、课堂小结 人生最大的挑战,就是挑战自己 自己把自己说服了,是一种理智的胜利;自己被自己感动了,是一种心灵的升华;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种人生的成熟。七、布置作业 1、做同步练习周处一课内容。2、预习下一篇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