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小树教学反思7篇.docx

上传人:33****8 文档编号:85824302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29.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种小树教学反思7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种小树教学反思7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种小树教学反思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小树教学反思7篇.docx(3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该文本为Word版,下载可编辑种小树教学反思7篇 教学反思的书写可以帮助教师提高自己的认识,通过写教学反思,很好的归纳在教学期间的成绩与不足之处,范文社我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种小树教学反思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种小树教学反思篇1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多样化。 2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材分析 这是在学生上学期已经熟练掌握乘法口诀基础上,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教材利用三捆小树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探索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 与过去教材相比,新

2、教材更加体现了数学化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的课程标准理念;更加关注了学生的知识背景及个性差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不同的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力求使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大庆市萨尔图区东新一小学位于市中心最繁华的地段,属于市区重点学校,教学条件较优越,具有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学生大多数来自城市。三年级的学生非常喜爱新教材及配备的学具,新教材图文并茂,学生之间可以亲自动手操作和交流。学生爱说、敢说、爱做、敢做,学习数学始终处于一种乐于探索、积极主动的状态,在计算方面也能够在多样化的前提下选择适合自己

3、的方法。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植树造林对人类的好处吗?每年我们学校都要植树,那么今天我们来看一看,植树的活动中有哪些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所熟悉的植树这一生活情境,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请你认真观察图后和同桌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一共有几捆小树?每捆有几棵?)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小树一共有多少棵?”。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设计这样的环节,主要是考虑到学生已经到了三年级了,已能从图中收集信息,教师放手让学生自

4、己观察,这也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一种策略。) (二)解决问题,探索口算方法 1独立解答。 学生列出算式203,然后尝试计算。 2小组交流。 让学生结合“小树一共有多少棵”这个情境,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列出的算式的含义,再说说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经历探索多种算法以及与他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 3全班交流。 小组代表发言,得出20360中的20表示每捆有20棵,3表示3捆,60表示一共有60棵树,学生可能想出以下计算方法: (1)203就是3个20相加:20+20+2060; (2)因为23

5、6,因此20360; (3)可以把20看成102,这样203可以变成106。 对于学生的计算方法,只要正确,教师就应该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 (设计意图全班交流体现了学生算法的多样化,使学生更加方便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达到算法优化目的。) 4解决问题。 4捆小树一共有多少棵?5捆呢?请同学们先试着解决,然后小组内交流,全班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知识的应用,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拓展练习 1口算。 32 54 67 302 504 670 3002 5004 6700 学生独立计算,反馈计算结果。 师:上面这组算式,横行、竖列分

6、别有哪些规律?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的发现。 (只要学生说得合理,教师就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发现数学规律的能力。) 2引导学生说说怎样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 3数学游戏。 教师事先准备好卡片,以同桌为单位开展游戏活动。 游戏规则:一位学生取一位数,另一位学生取整十、整百或整千数,然后两个学生都计算这两个数相乘的结果,看谁算得又快又准确。 (设计意图创设游戏环节,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培养学生的思维独立性和灵活性。) 教学反思 重视算法多样化是本节课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在本节课中,我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情

7、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经历探索多种算法和与他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而不是强求统一的语言进行操练,使学生在一种自由、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 由于本节课是新学期的第一节课,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我比较注重计算方法的训练,而忽略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也没有创设这方面的练习题,我准备下节课在这方面适当加强,以提高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能力。 案例点评 本节课教师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们提供观察和

8、操作的机会,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乐趣。 生活中的实际经验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小树有多少棵”这一场景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很熟悉的,学校或社区每年都进行植树活动,可以说每个学生都亲自经历过。在本节课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通过植树这一生活场景,使学生在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氛围中学习,同时又不失时机地进行环保教育。 重视算法的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本案例中得到体现。本案例教师能利用教材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经历探索多种算法和与他人交流的过

9、程,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通过知识的应用,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教师能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而不强求统一的语言进行操练。最后,教师通过生动活泼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整十、整百或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种小树教学反思篇2 ?小树有多少棵是三年级数学上册的第一课,是关于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乘法。 教学中,我采用了 归纳法,练习法,主要是考虑到部分接受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本班学生学习能力相差较大,优者优,劣者劣,是很明显的差别。像320这种题目的得数,他们不用考虑,就可以直接说出答案。但是,至少有1/3的学生会不清楚,这是本班学生的学情。 课

10、上,从导入开始, 从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引入,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高,(从购整捆的铅笔导入),为本节新课小树有多少棵作了铺垫。当从主题图中获取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孩子们 学习的兴趣高。在授新课的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分组交流等活动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育心理学对迁移 做了如下定义: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知识迁移能力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解决新问题时所体现出的一种素质和能力,这也是我们培养学生的方向。衍晟、嘉豪、晓茵等相对接受能力较不好的学生也能根据复习的内容顺势迁移到本课学习中。这是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每捆20棵树,3捆就要把3个20相加即20+20

11、+20 可以把320,就是3捆小树合起来的总数 就是把20+20+20,等于60(棵) 孩子们开始七嘴八舌,谈论自己的想法。尽管不那么完整,我都给予肯定。当提出4捆小树、5捆小树时,孩子们也就明白该怎么样做更好了。 要求学习的目标是学生形成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类似问题的能力和方法,这是迁移的目的,也是孩子必须掌握的很重要的能力之一。 在练习中,有出现32 302 3002这类题目,再让学生计算完观察,然后发现问题。大部分学生只会说积每一次多一个0这样的话,对于乘数和积之间的关系表达不那么顺畅,但是在交流中发现孩子还是能理解其中的意思的,知道当乘数发生有规律的变化时,积也跟着发生有

12、规律的变化。 在今后的学习中, 我会更加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种小树教学反思篇3 这是一篇通俗易懂的小短文。文章共三段话。第一段介绍了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哦、三两段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关系。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作以下几点反思: 、导入的设计 一节课的导入设计得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一节课的投入状态。上课后,我借着每位孩子都喜欢画画的因势,请一位孩子上台画一棵树,并让他向大家介绍自己画的树,再通过老师课件画的一棵树让孩子说说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帮助。因为一开始就从孩子们的兴趣着手,孩子们很快就投入到课堂中来。在介绍树的好处时,大家说了好多,也很全面,接着我们就引入了课文的学习。 、从学课

13、文开始,我就特别注重孩子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感情朗读。所以,在一次次的引导、激励下,孩子们通过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树还以爷爷绿色的小伞,明白了树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并发出了“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论断,这个过程都是他们自主探究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做好自己引的角色就够了。 、在朗读的基础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有个别孩子,从上课开始,就一直不喜欢将课本打开,这是一个习惯问题,说明我抓得还不够全面。另一个就是,朗读的时候,很多孩子很快就将文本背会,以至于齐读的时候也不愿意将课文打开。这个问题的存在我感到比较头大,该如何去解决,去引导,我该好好再思考、在实践。 种小树

14、教学反思篇4 不久前听了一位教师执教的小树有多少棵一课。下面是教学实录: 一、引入新课 师(出示书中的情景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我发现有3捆小树,每捆10棵。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三捆小树一共有多少棵?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树有多少棵?(师板书)谁能列出算式? 生:320。(师板书:203) 二、合作探究 师:203你会做吗?(生纷纷举手)你会算了,还有第二种、第三种算法吗?先想一想再到小组中和伙伴们交流一下。 (生第一次小组合作) 师:(合作后)谁愿意说一说你是怎样算203的? 生1:我是用竖式计算的。先写一个20,再在20的“0”下面写一个3(生说,师

15、板书竖式) 师:你列出了竖式,但没有算出结果。(师将竖式擦掉)谁还说? 生2:我先用236再把后面的“0”落下来。 师:为什么先不算“0”而乘把 “0”填在后面呢?请把你的想法说给小伙伴们听一听。(学生第二次小组合作) 生:(合作后汇报)236后面少了一个“0”要加上。 师:也就是说2在十位上,表示的是20,3个20是60,所以用236的后面要填上“0”。还有没有其它 的方法去做? 生:3个20相加,20202060 师:她是用加法来做的,可以! 生:202040 402060 师:实际上他们俩个的方法是一样的。谁还有? 生:2022060 师:他这种方法实际上也是203。 练一练:(一)4捆

16、小树有多少棵? 5捆小树有多少棵? 8捆小树有多少棵? (在求5捆小树有多少棵?时一生用的是加法来计算的,而在求8捆小树有多少棵?时这名学生改用了乘法,师抓住时机问其为什么改用乘法?) 三、引导观察,发现规律。 出示 326 5630 30260506300 3002600 50063000 学生先口算再观察两组算式有什么规律?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先让学生独立观察,再找两名同学说,然后到小组中合作。) 学生汇报,师总结规律:先把“0” 前面的数相乘再看因数有几个“0”就在积的教学末尾写上几个“0”。 四、做游戏。 规则:在数1、2、3、后,一生拿出一张一位数卡片,另一人拿出一张整十数的卡片,看

17、谁先说出它们的积。(先一生与老师板前示范,再同桌游戏) 五、练习提高。 课件出示:一篮枣30个 师:2篮枣多少个?(生自由提出问题并解答) 六、总结。 (1)自我评价,你觉得你自己这节课表现怎样?给自己打打分。 (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听后感受: 学习之处: 1、课堂上少了花哨的形式,有的只是朴实的教学。 2、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如:“请你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心想。”“看谁在认真倾听” 、“请大家先想一想再说给小伙伴们听一听“注意在教学的细小环节之中对学生进行能力与学习习惯的培养。 3、注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在练习中求 4捆小树有多少棵? 5捆小树有多少棵? 8捆小树有多少棵?

18、在求“5捆小树有多少棵?“时一生用的是加法来计算的,而在求8捆小树有多少棵?时这名学生改用了乘法,师抓住时机问其为什么改用乘法?这里老师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优化问题。老师没有直接说出哪种方法好,哪种方法复杂,而是抓住时机让学生自己去感知,真正的体现了优化的主体是学生。 种小树教学反思篇5 通过教学实践和课后反思,我认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有: 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教材给出了两幅情境图,这两幅图突出了课文内容,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第一幅图所表示的内容:时间是冬天,树木凋零,爷爷穿着棉衣在室外活动;第二幅图所表示的内容:时间是夏天,树叶茂盛,爷爷穿着汗衫坐在树下摇扇、喝茶。我在教学时就充分利用这

19、两幅情境图,让学生认识冬天、夏天的景物特征以及人们在不同的季节应该穿厚薄不同的衣服等。这一环节的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重视语言的积累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语言学习,是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是听说读写能力的 提高。然而,课文中的许多词语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比较陌生,理解难度比较大。教学时,我遵循儿童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逐层深入,如:课件出示“暖和的衣裳”和“绿色的小伞”这两个词语,学生认读后,启发他们想一想:生活中那些东西是暖和的?那些东西是绿色的?这样学生就会毫不费力地说出许多这样的词语来。这样的训练不仅使学生学会了语言感悟和积累,而且还学会了扩展词汇的方法。才能实现尊重儿童,发掘童心、童趣的

20、课程价值。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不少这样那样的细节问题。 1、教学设计上的一些问题。这节课我安排了导入、初读感知、学习1、2自然段、学写两个生字这样四个环节。这对初上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偏多的,所以在上课时遇到了很多实际困难,有些内容就无法深入开展。初读感知中有学生自学的环节,出示了自学要求,学生看不懂,要老师解释,不如不出示。本想把生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和语段结合在一起学习,但因为赶进度,没有落实,反而影响学生读课文的效果,不如把生字在学习课文之前单独列出来教学,有助于课文朗读。朗读的时间不够,安排的背诵就内容偏难。整堂课的容量太大,所以最后的书写环节无法落实。 2、语言还不够儿童化。说话

21、的语气不够温和、柔软,太过干脆。一年级的小朋友,刚从唱歌、跳舞、玩游戏为主要校园活动的幼儿园过度到小学,有很多地方还不能适应,需要老师也像幼儿园阿姨那样细声软语地来跟他们交流,教他们学习。如果语速太快,他们的思维就跟不上,就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就达不到你想要让他们听懂的效果,就失去的教学的意义,也就是欲速则不达吧。如果语气太生硬,孩子们就会觉得老师很凶、很可怕,就不敢也不愿意跟老师进行交流,不敢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在课堂上,不敢举手回答问题,不敢大声说出自己的观点,会使我们失去很多聆听充满童真、童趣的回答的机会,也会严重遏制孩子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等能力的发展。现在,七八岁的孩子,有很多人在

22、家里还是要缠着妈妈抱的,一个说话硬梆梆,冷冰冰,吐出来就消失的老师自然是不受他们欢迎的。所以,以后我还需要在说话的语气、语调和语速上有所改变,多加练习,争取达到“绕梁三日而不绝于耳”的境界! 3、板书的书写还不够细心。现在的书刊杂志,大都采取文字横的排版印刷,小孩子习惯于阅读这种版式的作品,所以,老师在课堂上的板书最好也写成横的,单个的生字如此,连贯的句子更是如此。而在这方面,我的随意性较大内容,通常会根据板书的内容来选择横写还是竖写。在写板书时,要注意学生能不能一笔一画都看清楚。竖着写,特别是写到下面几个字时,内容容易被自己给遮掉,学就看不见了,教生字尤其忌讳这一点,而横着写就能更有效地避免

23、这个问题。在标注拼音时,应该写得清楚些,不要把拼音跟字写得太拢,使学生不能看得非常清楚,影响学习的效果。在需要重点突出的内容上,选择粉笔的颜色也要慎重,亮一点的颜色更能引起注意。还有,在教学偏旁和生字时,应该用两种不同颜色粉笔来写偏旁和部首,这样能让学生一目了然,更有效地学习。而我在教学这个内容时,却因为疏于准备和担心后面的内容来不及上而简单、随意地只用了一种颜色的粉笔来完成这个环节。事后想来,生字就是这堂课最重要的内容,这样的疏忽不能不说是因小失大! 4、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关注不到位。教学过程中应该关注每一位学生,在这节课中,我安排了一个同桌互读互查的环节,但班上有一个孩子是没有同桌的,而我却

24、没有关注到她,这是一个很严重的失误,今后必须注意并改正。在学生自己读课文,圈生字和不认识的字之后,没有及时反馈,而只是在他们自学时作单独的交流,这也没有达到让所有学生都注意到本课难读难认的字的目的。 5、其他。在教“棵”字时,没有结合组词来让学生记忆字形;教“爷爷”、“暖活”、“衣裳”等重要词语时没有作更多的强调;教“穴”时,教的是老的读法 “穴字头”,而不是“穴宝盖”;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还不够丰富,只有简单的语言评价;教“冷”字时,组词太简单,没有教给学生更多更好的词语;在某一次让学生齐读时,说了一句“请大家一起读一读”这样不伦不类的病句等等。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上课的人往往无法全面、客观地

25、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而需要不断地实践和积累,这样才能更快、更有效地取得进步。所以,这次教研活动使我受益匪浅。 种小树教学反思篇6 ?爷爷和小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冬天,爷爷给小树穿上暖活的衣裳,小树不冷;夏天,小树撑开绿色的小伞为爷爷遮凉,爷爷不热了.表现出人与树之间的关系的密切,和谐。教学的重点是:认识生字,理解重点词句和练习朗读。在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指导: 一、以识字写字教学为重点。在课文教学时,重视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认识汉字,了解字词的意思,并运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识记汉字。如“爷”字的教学,引导学

26、生发挥想象,再以实物形象帮助识记字形,这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了突破重点,我制作了课件辅助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识字教学时,有的学生注意力开始分散,用动画的形式识字可以重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识字的效率。 但是写字教学的时间,是安排在课中识字后,还是安排在专门的写字课来指导比较好,这个问题我也不很清楚。总觉得在一堂课中,写字的地位并不是非常的突出。 二、把备学生作为重要的环节。在各个环节安排上,考虑到小学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持久不够的特点,努力做到有收有放,有静有动。 一年级学生有意注意虽然在发展,但无意注意仍然占优势。他们注意不稳定,不持久,容易被新鲜的刺

27、激所吸引,受兴趣和情绪所支配。因此,在识字学习时我根据以上特点,将生字的巩固和要认的字词寓于摘苹果的游戏之中,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巩固了所学的生字。我认真倾听学生的每一次发言,观察学生的一言一举,明辨教学互动中出现的“风雨”和“阳光”,加以积极引导和鼓励,收获了许多真诚地感动。 三、以培养习惯为重要任务。低年级课堂教学,我一直在努力营造一种活泼生动,动中有序的学习氛围,但是,如果常规纪律没抓好,生动会是一句空话。所以对于一年级学生,抓好课堂常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低年级的养成教育需要老师各方面都要“细”。因此我在一些细小处适时抓住孩子心里加以鼓励,如学生在出示小树说话时我要求孩子

28、们说完整的话,有孩子说的好时表扬他说“你的知识真丰富”。初读课文时鼓励孩子拿起笔边读边画出生字加强记忆。只有教师事无巨细,处处为人师表,才能培养出事无巨细的接班人。 通过这节课,我真正了解到了学生才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教师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多看、多思、多总结,让自己课堂更加愉快。 种小树教学反思篇7 本次校教研活动,我上的是一年级语文,内容是第一组课文中的最后一篇爷爷和小树。在评课交流中,学校的其他语文老师对这节课提

29、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结合我自己的一些看法,作反思如下: 首先,我觉得自己对这次活动没有足够的重视,认为平时的课、批改和辅导更为重要,觉得这周的其他工作比较多,就忽视了公开课的准备。教案粗枝大叶,不够详细,不像低段的教案;课件上的课文内容没有标注拼音,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没有试上,没能及时发现设计中的纰漏及时弥补;上之前没有在脑子里把上的细节好好思考整理,以至课堂的随意性太大,不够精致和严密一堂精彩、有效的课,课前的充分准备是致关重要的,但因为我的认识不足而导致一些本可以避免的问题出现在课上,我想,这是最值得反思的地方。 其次,在选课方面,也存在问题。我班的教学进度现处在拼音刚上完,课文

30、才开始上的阶段。在上这节课之前,学生只上过一篇正式的课文,而且是一首耳熟能详的古诗画。这首诗,大部分学生应该在学前就已经接触过,学起来并不费力。而爷爷和小树这课,是第一组课文的最后一篇,在它之前还有三篇课文,也就是说,在此之前还有几十个生字要学,十几个偏旁要认,离开了这些基础,来上一篇新课文,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自然是难度偏大的。加上在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中还首次出现了自然段,而自然段的概念,在之前,我只是很粗略地提到过,并未作详细的教学,学生对此很陌生。但我在选课时却忽略了这一点。我认为选课的偏差是我对低年级教材、教学重点、学生基础等方面不熟悉造成的,今后应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探索、

31、研究,尽量避免再出现类似的想当然高估学生基础和能力的问题再出现。 第三,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不少这样那样的细节问题。 1、语言还不够儿童化。说话的语气不够温和、柔软,太过干脆。一年级的小朋友,刚从唱歌、跳舞、玩游戏为主要校园活动的幼儿园过度到小学,有很多地方还不能适应,需要老师也像幼儿园阿姨那样细声软语地来跟他们交流,教他们学习。如果语速太快,他们的思维就跟不上,就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就达不到你想要让他们听懂的效果,就失去的教学的意义,也就是欲速则不达吧。如果语气太生硬,孩子们就会觉得老师很凶、很可怕,就不敢也不愿意跟老师进行交流,不敢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在课堂上,不敢举手回答问题,不敢大

32、声说出自己的观点,会使我们失去很多聆听充满童真、童趣的回答的机会,也会严重遏制孩子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等能力的发展。现在,七八岁的孩子,有很多人在家里还是要缠着妈妈抱的,一个说话硬梆梆,冷冰冰,吐出来就消失的老师自然是不受他们欢迎的。所以,以后我还需要在说话的语气、语调和语速上有所改变,多加练习,争取达到“绕梁三日而不绝于耳”的境界! 2、板书的书写还不够细心。现在的书刊杂志,大都采取文字横的排版印刷,小孩子习惯于阅读这种版式的作品,所以,老师在课堂上的板书最好也写成横的,单个的生字如此,连贯的句子更是如此。而在这方面,我的随意性较大内容,通常会根据板书的内容来选择横写还是竖写。在写板书时

33、,要注意学生能不能一笔一画都看清楚。竖着写,特别是写到下面几个字时,内容容易被自己给遮掉,学就看不见了,教生字尤其忌讳这一点,而横着写就能更有效地避免这个问题。在标注拼音时,应该写得清楚些,不要把拼音跟字写得太拢,使学生不能看得非常清楚,影响学习的效果。在需要重点突出的内容上,选择粉笔的颜色也要慎重,亮一点的颜色更能引起注意。还有,在教学偏旁和生字时,应该用两种不同颜色粉笔来写偏旁和部首,这样能让学生一目了然,更有效地学习。而我在教学这个内容时,却因为疏于准备和担心后面的内容来不及上而简单、随意地只用了一种颜色的粉笔来完成这个环节。事后想来,生字就是这堂课最重要的内容,这样的疏忽不能不说是因小

34、失大! 3、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关注不到位。教学过程中应该关注每一位学生,在这节课中,我安排了一个同桌互读互查的环节,但班上有一个孩子是没有同桌的,而我却没有关注到她,这是一个很严重的失误,今后必须注意并改正。在学生自己读课文,圈生字和不认识的字之后,没有及时反馈,而只是在他们自学时作单独的交流,这也没有达到让所有学生都注意到本课难读难认的字的目的。 4、其他。在教“棵”字时,没有结合组词来让学生记忆字形;教“爷爷”、“暖活”、“衣裳”等重要词语时没有作更多的强调;教“穴”时,教的是老的读法“穴字头”,而不是“穴宝盖”;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还不够丰富,只有简单的语言评价;教“冷”字时,组词太简单,没有

35、教给学生更多更好的词语;在某一次让学生齐读时,说了一句“请大家一起读一读”这样不伦不类的病句等等。 细节决定成败,这些都不是小问题啊。 第四,教学设计上的一些问题。这节课我安排了导入、初读感知、学习1、2自然段、学写两个生字这样四个环节。这对初上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偏多的,所以在上课时遇到了很多实际困难,有些内容就无法深入开展。初读感知中有学生自学的环节,出示了自学要求,学生看不懂,要老师解释,不如不出示。本想把生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和语段结合在一起学习,但因为赶进度,没有落实,反而影响学生读课文的效果,不如把生字在学习课文之前单独列出来教学,有助于课文朗读。朗读的时间不够,安排的背诵就内容偏难。整堂课的容量太大,所以最后的书写环节无法落实。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上课的人往往无法全面、客观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而需要其他老师或学生的提醒和帮助,这样才能更快、更有效地取得进步。所以,这次教研活动使我受益匪浅。 第 35 页 共 3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