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 西南地区绿色食品甘薯生产操作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1 西南地区绿色食品甘薯生产操作规程.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LB/T 181-2021西南地区 绿色食品 甘薯生产操作规程2021-09-26发布 2021-10-01实施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发布前言本规程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提出并归口。本规程起草单位:四川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成都市农林科学院、湖南省微生物研究院、湖南省作物研究所、湖北省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湖南省绿色食品办公室、重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巴中市巴州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与检测中心、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本规程主要起草人:王艳蓉、韩梅、邱世婷、江珍凤、左健雄、张道微、杨绍猛、杨远通、陈涛、马雪。西南地区绿色食品甘薯生产操作规程1范围本规
2、程规定了西南地区绿色食品甘薯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育苗与移栽、田间管理、采收、生产废弃物的处理、贮藏和生产档案管理。本规程适用于湖北、湖南、四川、重庆的绿色食品甘薯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406 种薯GB 7413 甘薯种苗产地检疫规程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NY/T 658 绿色食 包装通用准则NY/T 1049 绿色食品 薯芋类蔬菜NY
3、/T 1056 绿色食品 贮藏运输准则NY/T 1118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3产地环境产地环境应符合NY/T 391的规定。宜选择排灌方便、耕层深厚、土质疏松、通气性好的中性或微酸性沙壤土或壤土。4品种选择4.1选择原则根据当地的生态条件,因地制宜选用审定推广的优质、抗逆性强、高产的优良甘薯品种。种薯质量符合GB 4406要求,外地引进种薯检疫规程应符合GB 7413要求。4.2品种选用湖北推荐选用商薯19,鄂薯6号冠等;湖南推荐湘薯20号、湘薯98、湘薯19号等;四川推荐选用商薯19、心香等;重庆推荐选用渝薯2号、渝薯198等。若最新公布的淘汰品种名单中有以上品种,则对应品种淘汰。4.3种
4、薯处理4.3.1精选种薯选择无虫蛀、无霉变、无破损,大小适中(4两6两),薯块形状端正,薯形长、匀、直、无棱沟、皮光滑、未受冻害的中型薯块做种薯。4.3.2浸种用温水(水温5055)浸种8min15min或用符合NY/T 393的规定的药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6002000倍液或80%乙蒜素乳油2000倍液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等)浸薯块10min左右。浸种后自然晾干,及时排种育苗。5育苗与移栽5.1苗床准备苗床应选在背风向阳,地势高,排水良好,靠近水源的地块。露地育苗或采苗圃选土质肥沃,没有盐碱,至少2年内未种过甘薯和做过苗床的地方。用苗床前要严格消毒灭菌,避免
5、病害传播,消毒剂应符合NY/T 393规定。5.2排种育苗5.2.1适时育苗根据气候条件、品种特性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栽期。一般在土壤10cm、地温16以上时播种。地膜育苗播种期一般在栽苗适期前30d40d。5.2.2种薯用量一般春薯每亩用种量为75kg100kg,夏薯用种量为25kg左右。5.2.3排种方式排放种薯有斜排、平放等。薯块头尾,不能倒排,采用上齐下不齐的排种方法。排种后撒层土、浇透水、盖床土,床土厚度以盖没大部分薯芽为准,搭架覆盖塑料薄膜,用土把薄膜四周封严。根据具体物候环境及生产条件选择露地式、加温式、酿热式、薄膜覆盖等苗床保温方式。在确保湿度的前提下,排种后温度维持在2835为
6、宜。5.2.3.1斜排用火炕或温床育苗,一般采用斜排,以头压尾,后排薯顶部压前排种薯的三分之一。5.2.3.2平放平放种薯多用在露地育苗,排种时头尾先后相接。5.2.4苗期管理5.2.4.1温度从薯苗出齐到采苗前3d4d,温度适当降低到25左右。接近大田栽苗前3d4d,把床温降低到接近大气温度,温床停止加温。5.2.4.2湿度保持苗床相对湿度70%80%。5.2.4.3通风晾晒通风、晾晒培育壮苗。在幼苗全部出齐,新叶开始展开后,选晴暖天气的上午10时至下午3时适当打开通气洞或支起苗床两头的薄膜通风。待薯苗高度达15cm左右时,可白天完全敞开炼苗,夜晚盖好。剪苗前3d4d,采取白天晾晒,晚上盖的
7、办法。中午强光照晒下,不要揭得太急过猛,以免伤苗。5.2.4.4施肥排种密度大,出苗多,应每剪(采)1次苗结合浇水追1次肥。露地育苗和采苗圃,因生长期较长,需肥量也多,应分次追肥。肥料种类以氮肥为主,采用直接撒施或兑水稀释后浇施的方法,选苗叶上无露水时施肥。追肥应在剪苗后1d2d伤口愈合后进行。5.2.5育苗移栽5.2.5.1采苗薯苗20cm30cm时,应及时采苗。采苗的方法有剪苗和拔苗两种。剪苗时要根据薯苗的长度,确定剪苗高度,在离开床土3cm以上的地方剪苗较为适宜。火炕育苗,多采用拔苗的方法。5.2.5.2栽插方式提倡地膜育苗适时早栽。当苗龄30d40d左右,选薯藤粗、节间短、节上根原基发
8、达,顶叶齐平、叶片肥厚浓绿、剪口浆浓且多的薯苗栽插。栽插后要四周按紧压实,灌透水。提倡垄作栽培,常见有大垄单行、小垄单行和大垄双行等方式。5.2.5.2.1大垄单行垄距1m(包沟)左右,垄高0.3m0.4m,每垄栽插一行薯苗。5.2.5.2.2小垄单行垄距0.7m0.9m,垄高0.2m0.3m,每垄栽插一行。5.2.5.2.3大垄双行垄距0.9m1.2m(包沟),垄高0.3m0.4m,每垄交叉栽插两行,多在水肥条件好、土质疏松的平地上使用。5.2.6密度5.2.6.1地力水平一般丘陵旱薄地每亩栽插35004200株;平原旱地每亩栽插35004000株;水肥地每亩栽插28003200株较为适宜。
9、5.2.6.2栽插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品种特性及市场需求选择适宜栽插期。一般在土壤10cm地温为16以上时适宜栽植。5.2.6.3品种特点短蔓品种宜密,每亩栽插40004500株;长蔓品种宜稀,每亩栽插30003500株为宜。5.2.7查苗补种选用一级壮苗,在傍晚时进行。补苗宜早,补栽后立即浇透水,成活后追肥。条件允许时也可于甘薯栽秧时在田边地头栽一些备用苗,补苗时连根带土一起挖,使之栽后不需缓苗,避免大小苗现象。6田间管理6.1灌溉6.1.1灌溉方式甘薯生长期间一般不灌溉。若久旱不雨,可适当轻浇,灌水深度以畦高1/2为宜,即灌即排;若遇涝积水,应及时排涝,保证田间无积水。6.2施肥6.2.
10、1施肥原则推行测土配方施肥,施肥技术规范应符合NY/T 1118的要求。生产过程中肥料种类的选取应以农家肥料、有机肥料、微生物肥料为主,化学肥料为辅。无机氮素用量不得高于当季作物需求量的一半。使用的肥料应符合NY/T 394的规定。6.2.2施肥时期和施肥量高产田、地力基础好、基肥数量多的宜采用轻追苗肥、重追结薯期肥、催薯期肥;中产田、地力基础较好、基肥数量较多的宜采用施足苗肥、重追结薯期肥的二次追肥法。全年参考施肥量为:一般每亩施腐熟农家肥2000kg3000kg,复合肥(N:P:K=15:15:15)10kg15kg,钾肥25kg30kg,磷酸二铵10kg15kg(过磷酸钙20kg30kg
11、)。其中,腐熟农家肥、磷酸二铵、过磷酸钙作底肥施用,复合肥的50%作底肥,结合整地一次性施入,另外50%的复合肥在结薯期期或催薯期施入。6.2.3施肥方法6.2.3.1撒施有机肥和钙、磷、钾肥等的施用量较大,通常结合耕翻整地撒施,以达到土肥相融。对钙、钾肥等还可借助于土壤酸性提高肥效。6.2.3.2穴施追肥和种肥可采用穴施,使有限的肥料更靠近根系,但要种肥错位,以防烧苗。对过磷酸钙和磷酸二铵等速效性磷肥亦可穴施,以减少土壤对磷的固定。6.2.3.3深层与分层结合施肥腐熟农家肥、迟效肥深施,速效肥浅施。6.3病虫草害防治6.3.1防治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
12、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技术,配合使用化学防治技术。6.3.2主要病虫草害甘薯主要病害有:黑斑病、软腐病、病毒病等。主要虫害有:斜纹夜蛾、茎线虫、甘薯天蛾、甘薯麦蛾、地老虎、蛴螬、金针虫等。主要草害有:阔叶杂草、马唐、狗尾草、牛筋草、旱稗、茼麻、苍耳、藜、马齿苋等。6.3.3防治方法6.3.3.1农业防治禁止从疫区引入种薯;因地制宜选用抗病虫品种,轮作倒茬,培育壮苗,加强田间管理,采用间作、套种等农业措施。6.3.3.2物理防治应用糖醋液诱杀、黄板诱集、安装杀虫灯、人工捕捉害虫等物理措施。用糖、醋、酒、水按1:4:1:16比例配成诱杀液,每150m2200m2放置1盆,随时添加药液,以占容器体积1/2
13、为宜,诱杀甘薯天蛾、斜纹夜蛾等害虫;田间按每667 m2安插黄板25张30张诱杀蚜虫等害虫;同时,安置太阳能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甘薯天蛾等害虫。 6.3.3.3生物防治保护利用天敌,以虫治虫,如人工释放赤眼蜂防治斜纹夜蛾;利用自然界微生物来防治害虫,如苏云金杆菌防治天蛾;利用性诱剂诱杀害虫,如甘薯麦蛾性诱剂等;推广使用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如乙蒜素防治黑斑病等。6.3.3.4化学防治加强病虫预测预报,选择防治适期,提倡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与环境相容性好的农药,提倡兼治和不同作用机理农药交替使用,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推广使用新型高效施药器械,农药品种的选择和使用应符合 NY/T 393的
14、规定。西南地区绿色食品甘薯生产主要病虫草害化学防治方案参见附录A。6.4中耕6.4.1中耕除草进行23次,要掌握先深后浅,垄底深锄,垄背浅锄,土壤含水量多的深锄,土壤含水量少的浅锄。深锄可达4cm5cm,浅锄2cm3cm。最后一次中耕,结合中耕做好修沟培垄,保持垄形。除草要除早、除小、除净,选择晴天锄草,锄干不锄湿。靠近薯苗及封垄后中耕锄不到的杂草,用手拔除。6.4.2中耕培土培土时只培垄侧,不培垄顶。培土前要先中耕疏松垄土,然后培垄,以改善土壤通气性。7采收7.1收获时间甘薯薯块的成熟无明显期限,通常根据当地气温而定。对不同用途、不同情况如需腾茬、甘薯加工、鲜食、留种用等原因其收获期应分别对
15、待。正常收获期应是当地日平均气温降至15开始收获,12时结束。7.2收获方式7.2.1机械收获集中连片的平原地区,可采用机械收获,分为半机械化收获法和联合收割机收获法。7.2.1.1半机械化收获法在甘薯生长状态下,用甘薯收获机,将薯土分离,人工采集。7.2.1.2联合收割机收获法用甘薯联合收割机可直接一次性完成挖薯、传送、清理、装车等工作。7.2.2人工收获面积较小、地势崎岖的地区,可采用人工采收。8生产废弃物的处理8.1地膜地膜覆盖栽培甘薯,揭膜时和甘薯收获后,将残膜清除干净。生产中建议采用完全生物降解膜。8.2农药包装废弃物农药包装废弃物不可随意丢弃,应集中收集进行无害化处理。8.3秸秆因
16、地制宜推广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和原料化应用。加强秸秆综合利用,推进秸秆机械粉碎还田、快速腐熟还田。9贮藏9.1薯窖质量绿色食品甘薯应单收、单运、单贮藏,并贮存在背风向阳、土质坚硬、地势高、地下水位低的地方。薯块在贮藏期间的适宜温度为1014。窖储前期以通风、降温、散湿为主。窖储中期(薯块入窖后30天至来年立春前后)以保温防寒为主。窖储后期(立春至出窖前)应加强通风换气。贮藏量不得超过贮藏窖容积的2/3。可采取半地下式高温小屋窖、改良井窖、固定发券大窖、井窖、棚窖等多种窖型。窖储应符合NY/T 1056的要求,包装应符合NY/T 658的规定。9.2防虫措施经常、全面、彻底地做好清
17、洁卫生工作。有虫甘薯与无虫甘薯严格分开储藏,防止交叉污染。储粮仓要求做到不漏不潮,既能通风,又能密闭。保持储粮仓低温、干燥、清洁,不利于害虫生长与繁殖,并消灭一切洞、孔、缝隙,让害虫无藏身栖息之地。9.3防鼠措施应选具有防鼠性能的粮仓,地基、墙壁、墙面、门窗、房顶和管道等都做防鼠处理,所有缝隙不超过1cm。在粮仓门口设立挡鼠板,出入仓库养成随手带门的习惯。另设防鼠网、安置鼠夹、粘鼠板、捕鼠笼等防除鼠害。死角处经常检查,及时清理死鼠。9.4防潮措施在春冬交替季节,气温回升,应采取有效的通风措施,降低甘薯水分,防止甘薯发霉。同时,应加强储藏甘薯的检查工作,如此时甘薯水分高则应适当摊开晾晒,防止霉变
18、。10生产档案管理建立绿色食品甘薯生产档案。应详细记录产地环境条件、生产技术、肥水管理、病虫草害的发生和防治措施、采收及采后处理等情况并保存记录3年以上。附录 A(资料性附录)西南地区绿色食品甘薯病虫草害化学防治方案推荐农药使用方案防治对象防治时期农药名称使用剂量ml(g)/亩施药方法安全间隔期天数黑斑病播种前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6002000倍液浸薯块-80%乙蒜素乳油2000倍液浸种-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浸薯块-斜纹夜蛾卵孵高峰期200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7ml13ml喷雾14天蛾12龄幼虫期16000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100g150g喷雾-阔叶杂草杂草出齐时25%灭草松水剂200ml400ml喷雾-注:农药使用以最新版本NY/T 393的规定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