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安顺市2021届新高考生物二月模拟试卷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安顺市2021届新高考生物二月模拟试卷含解析.pdf(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贵州省安顺市 2021 届新高考生物二月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5 个小题,每小题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人在正常情况下保持70 次/min 左右的心率,当看到恐怖画面时,产生害怕的感觉同时心率加快。图是心脏运动调节的部分示意图,图中A 为大脑相应功能区,一 代表相关神经纤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所在神经元的细胞体位于脑干B脑干中有控制心脏和血管运动的神经中枢C过程与心脏节律运动有关D看到恐怖画面引起心率加快属于条件反射【答案】A【解析】【分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2、组成;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指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训练而逐渐形成的,即与高级神经中枢脑有关,也与脊髓等低级中枢有关。【详解】A、所在神经元的细胞体位于脊髓,A 错误;B、据图分析可知:脑干中有传出神经与心脏和血管相连,故脑干中有控制心脏和血管运动的神经中枢,即脑干可以控制两者的运动,B 正确;C、过程为受刺激后心率加快的过程,该过程中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心脏有节律地收缩、舒张,C正确;D、看到恐怖画面引起心率加快,该过程有完整的反射弧,“产生害怕的感觉同时心率加快”,该过程同时感到害怕,有大脑皮层的参与,这一反射属于条件反射,D 正确。故选 A。【点睛】解答此题需要明确反
3、射弧的组成,区分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不同,进而结合题图分析作答。2下列有关细胞的生物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小麦细胞中的中心体与核糖体不具有生物膜B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运输以及分泌等过程C不借助细胞膜表面的受体,也能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动物细胞融合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答案】C【解析】【分析】真核细胞内存在着丰富的膜结构,他们将细胞内部划分成相对独立的区室,保证多种生命活动高效有序的进行,这些膜结构又可以相互转化,在结构和功能上构成一个统一整体。细胞膜和包括核膜在内的多种细胞器膜,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生物膜主要是由磷脂和蛋白质分子组成。【详解】A、小麦细胞
4、中没有中心体,A 错误;B、血红蛋白不属于分泌蛋白,B 错误;C、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可以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C正确;D、动物细胞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D 错误。故选 C。3为了解决杂交瘤细胞在传代培养中出现来自B 淋巴细胞染色体丢失的问题,研究者在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增加了一个步骤,如下图所示。除了抗原刺激之外,用EBV(一种病毒颗粒)感染动物B 淋巴细胞,并使之成为“染色体核型稳定”的细胞株。这样的细胞株能够在HAT培养基中存活,但对乌本苷(Oua)敏感。下列相关分析不合理的是()A杂交瘤细胞染色体丢失可能导致抗体产生能力下降BB 淋巴细胞来源于抗原
5、刺激后动物的淋巴结和脾脏等C骨髓瘤细胞应该无法在HAT选择培养基中存活D杂交瘤细胞具有持续产生抗EBV抗体的能力【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为了解决杂交瘤细胞在传代培养中出现来自B 淋巴细胞染色体丢失的问题”,说明 B淋巴细胞中染色体丢失可能会影响抗体分泌。用EBV(一种病毒颗粒)感染动物B淋巴细胞的目的是使B淋巴细胞成为“染色体核型稳定”的细胞株。这样的细胞株能够在HAT 培养基中存活,但对乌本苷(Oua)敏感,可通过设定相应的选择培养基选择出“染色体核型稳定”的 B 淋巴细胞株。【详解】A、杂交瘤细胞在传代培养中出现来自B 淋巴细胞染色体丢失的问题,可能会导致抗体产生能力下降,A正
6、确;B、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B 淋巴细胞,成熟的B 细胞主要分布在淋巴结和脾脏,因此可以从抗原刺激后动物的淋巴结和脾脏等处获得B淋巴细胞,B正确;C、由图可知,在HAT培养基上培养,骨髓瘤细胞死亡,说明骨髓瘤细胞在HAT培养基中无法存活,C 正确;D、题中培养的是可分泌与注射的抗原相关抗体的杂交瘤细胞,不会产生抗EBV抗体,D 错误。故选 D。4为获得果实较大的四倍体葡萄(4N=76),将二倍体葡萄茎段经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后栽培。研究结果显示,植株中约40%的细胞的染色体被诱导加倍,这种植株含有2N 细胞和 4N 细胞,称为“嵌合体”,其自交后代中有四倍体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嵌合体
7、”产生的原因是细胞的分化不同步B“嵌合体”只产生含有38 条染色体的配子C“嵌合体”不同的花之间传粉后可以产生三倍体子代D“嵌合体”根尖分生区的部分细胞含19 条染色体【答案】C【解析】【分析】秋水仙素作用于有丝分裂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使得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使得染色体加倍,从而获得果实较大的四倍体葡萄。【详解】A、“嵌合体”产生的原因之一是细胞的分裂不同步,A错误;B、二倍体的葡萄是2N=38,所以“嵌合体”可以产生含有19 条染色体的配子,B 错误;C、“嵌合体”不同的花(2N 细胞和 4N 细胞)之间传粉后可以产生三倍体子代,C 正确;D、“嵌合体”根尖分生区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
8、最少含有的染色体有38 条,D 错误。故选 C。5图中是以每个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多少而绘制的金字塔,其中1、2、3 分别代表第一、二、三个营养级的生物,下面哪条食物链与该金字塔相符()草 树 昆虫 兔 鸟 狼A BCD【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以每个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多少而绘制的金字塔,其中a、b、c 分别代表第一、二、三营养级的生物,即第二营养级生物数量最多,其次是第三营养级,而生产者数量最少。【详解】A、在 这条食物链中,昆虫的数量最多,其次是鸟,最后是树,与题图相符,A 正确;B、在 这条食物链中,草的数量多于兔,与题图不符合,B 错误;C、在 这条食物链中,草
9、的数量多于昆虫,与题图不符合,C错误;D、在 中起点是昆虫,昆虫属于第二营养级,不符合食物链的写法,食物链必须从第一营养级开始,且位于第一营养级的生物必须是生产者,D 错误。故选 A。6改造盐碱化草原是利用多种恢复生态学技术治理退化的生态系统,使这一区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恢复到或接近受干扰前的状态,如图所示为一个简化的技术流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改造盐碱化草地的过程主要利用的是生物群落演替理论B决定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C演替过程中优势物种被替代主要是植物之间竞争的结果D人为恢复生态系统时需要向生态系统输入物质和能量【答案】B【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
10、分、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群落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即自我调节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详解】A、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盐碱化草原治理的三个阶段反映了群落的演替过程从类型来看,重度盐碱化草地中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所以该过程属于次生演替,A 正确;B、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的
11、内部变化,也受外部环境的影响,B错误;C、演替过程中优势物种被替换主要是植物之间竞争的结果,C正确;D、由于盐碱地植被少,所以人为恢复生态系统时需要向生态系统输入物质和能量,D 正确。故选 B。7“为什么癌细胞大量消耗葡萄糖却不能高效产能?”该疑问被称为“瓦博格效应”。有科学家提出“瓦博格效应”是由缺氧导致的。进一步研究发现,癌细胞线粒体上丙酮酸载体(MPC)受抑制或部分缺失,从而激活癌细胞无限增殖。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BMPC 受抑制或部分缺失将影响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C细胞癌变过程中,有的癌细胞膜上会产生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物质D如果癌细胞
12、在氧气充足条件下依然不能高效产能,说明“瓦博格效应”不是由缺氧导致的【答案】A【解析】【分析】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是: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细胞表面发生了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细胞彼此间的黏着性减少,容易分散和转移。2、有氧呼吸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和H,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H,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H与氧气反应形成水,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中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释放的能量最多,合成的 ATP数量最多。3、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都是葡萄糖酵
13、解形成丙酮酸和H,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H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或者是乳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详解】A、癌细胞的发生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共同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即癌细胞的形成是原癌基因的过度表达与抑癌基因的表达受到过度抑制的综合结果,A 错误;B、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进行的场所是线粒体,MPC 受抑制或部分缺失,间接抑制丙酮酸进线粒体,将影响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B 正确;C、细胞癌变过程中,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是两种糖蛋白,在某些特定的肿瘤细胞中表达出来,C正确;D、如果将癌细胞放入克服上述条件(充足氧)的情况下培养,发现癌细胞仍然大量消耗葡萄糖却不能高
14、效产能,说明“瓦博格效应”不是由缺氧导致的,D 正确;故选 A。【点睛】结合细胞癌变的知识分析题意是解题的关键。8某家系中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如下图),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B-3 的甲、乙致病基因分别来自于-2 和-1 C-2 有 1 种基因型,-8 基因型有4 种可能D若-4 与-5 结婚,生一个患两病的男孩概率是5/12【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系谱图,依据“有中生无为显性,生女无病为常显”,可得出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结合题干中“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和“无中生有为隐性”,以及乙病有女患者,可知乙病是伴X
15、染色体隐性遗传。【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是伴X 染色体隐性遗传,A 正确;B.-3 的致病基因中,甲病的致病基因来自于-2,而乙病的致病基因则来自-1,B 正确;C.假设甲病基因用A、a 表示,乙病基因用B、b 表示,-2 只有一种基因型,为aaXBXb;8基因型有四种可能,分别为AAXBXB、AAXBXb、AaXBXB、AaXBXb,C 正确;D.-4 基因型为AaXBXb,-5 基因型有AAXbY 和 AaXbY,比例 1:2,他们结婚,生育一患两种病男孩的概率是(1-2/31/4)1/21/2=5/24,D 错误。故选 D。9“引来繁花缀满枝,瓜熟蒂落也有时
16、”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瓜熟蒂落”的过程体现了乙烯和脱落酸的两重性B上述现象说明植物激素控制植物的所有生命活动C喷洒高浓度植物激素2,4-D 能延长“繁花缀满枝”的时间D光、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可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答案】D【解析】【分析】植物的生命活动受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但是激素不能控制植物的所有生命活动。以此相关知识做出判断。【详解】A.乙烯和脱落酸不具有调节作用的两重性,A 错误。B.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命活动有调节作用,B 错误。C.喷洒高浓度植物激素2,4-D 会疏花疏果,所以不能延长“繁花缀满枝”的时间,C错误。D.光、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可对
17、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D 正确。故选 D。【点睛】本题文需识记生长素具有两重性,乙烯和脱落酸等激素没有两重性。10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直接用于各项生命活动B细胞呼吸的底物都是葡萄糖C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生成少量ATP D线粒体是有细胞结构的生物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根据是否需要氧气,把细胞呼吸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详解】A、生命活动所需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少部分转移到ATP中,ATP
18、水解释放的能量才可用于各项耗能的生命活动,A 错误;B、细胞呼吸的底物可以是葡萄糖,也可以是脂肪等,B 错误;C、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生成少量ATP,C正确;D、线粒体是真核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D 错误。故选 C。11科研人员提取出真核细胞中的RNA 后,将其作为探针与基因组DNA 进行分子杂交,得到如下的实验结果。以下关于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中突起的环状结构是DNA 或 RNA 分子B不完全杂交的原因是DNA 中存在非基因片段C科研人员提取的RNA 经过了剪接加工过程D RNA 经逆转录后再做分子杂交,不会出现突起【答案】
19、C【解析】【分析】真核细胞还是原核细胞的基因都是由能够编码蛋白质的编码区和具有调控作用的非编码区组成;真核细胞基因的编码区是间隔的,不连续的,分为外显子:能够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和内含子:不能编码蛋白质的序列。【详解】A、真核生物RNA 与基因组DNA 杂交后,突起的是基因中的内含子片段,是DNA 而非 RNA,A 错误;B、RNA 是基因转录出来的,没有配对的部分也是基因DNA 中的内含子片段,而不是非基因片段,B 错误;C、转录出来的RNA 经过剪接加工,切除了内含子对应的RNA 片段,C正确;D、RNA 逆转录形成的cDNA 也没有内含子,与基因组DNA 杂交仍然会出现突起,D 错误。故选
20、C。12如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清除破伤风杆菌外毒素(抗原)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 1 中的溶酶体能合成和分泌多种酸性水解酶B图中 过程都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有关C细胞 2 和细胞 3中所含的遗传物质不同D进行二次免疫时细胞5 可快速产生大量的物质a【答案】B【解析】【分析】图为体液免疫的过程,抗原 进入血液,细胞1 吞噬细胞 呈递给细胞2T 细胞,T 细胞将抗原 传递给细胞3B 细胞,细胞4 为浆细胞,细胞5 为记忆细胞,物质a 为抗体。【详解】A、细胞 1 为吞噬细胞,其中的溶酶体中的酸性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A 错误;B、图中 过程都与细胞膜上的受体有关,而受体的本质为蛋白质
21、,B 正确;C、细胞 2 和细胞 3中的遗传物质都相同,由于基因选择性表达导致了性状表现不同细胞,C错误;D、进行二次免疫吋细胞记忆细胞5 可快速增殖分化产生细胞4 浆细胞,由细胞4 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的物质 a 抗体,D 错误。故选 B。【点睛】答题关键在于根据示意图分析体液免疫的过程,并与细胞器的功能和细胞分化有关知识建立联系。13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片段的倒位和易位均会导致基因排列顺序发生改变B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CAa 自交时,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重组导致后代出现性状分离D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促进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使染
22、色体倍增【答案】A【解析】【分析】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和易位会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排列顺序的改变;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是否发生染色体变异,但不能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理是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详解】A.染色体片段的倒位和易位必然导致基因排列顺序的变化,A 正确;B.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时能看清染色体形态,但基因属于分子结构水平,不能通过光学显微镜来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B错误;C.Aa自交时,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分离导致后代出现性状分离,C错误;D.秋水仙素能够抑
23、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D错误。14下列关于生物体中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玉米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BDNA 复制过程中需要消耗细胞呼吸提供的能量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最终产物分别是乙醇和乳酸D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需要合成ATP的酶发挥作用【答案】C【解析】【分析】1.有氧呼吸的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反应式:1C6H12O6(葡萄糖)酶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2ATP)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反应式:2C3H4O3(丙酮酸)+6H2O酶20H+6CO2+少量能量(2ATP)第
24、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反应式:24H+6O2酶12H2O+大量能量(34ATP)2.无氧呼吸的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反应式:1C6H12O6(葡萄糖)酶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2ATP)第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反应式:2C3H4O3(丙酮酸)+4H酶2C2H5OH(酒精)+2CO2或 2C3H4O3(丙酮酸)+4H酶2C3H6O3(乳酸)【详解】A、细胞呼吸与光照无关,故玉米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A正确;B、DNA 复制过程中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细胞呼吸供能,B 正确;C、有氧呼吸的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
25、和水,而无氧呼吸的最终产物是乙醇和二氧化碳或乳酸,C错误;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伴随着ATP的合成过程,故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需要合成ATP的酶发挥作用,D 正确。故选 C。15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杂交育种容易实现不同物种间的基因重组B单倍体育种产生的植株高度不育但抗病性较强C单倍体育种也会涉及杂交技术和多倍体诱导技术D基因型为YyRR的黄色圆形豌豆,需通过连续自交才能获得稳定遗传的绿色圆形豌豆【答案】C【解析】【分析】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方法杂交 自交 选优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秋水仙素
26、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原理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详解】A、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杂交育种容易实现的是相同物种间的基因重组,A 错误;B、单倍体育种经秋水仙素诱导处理后获得的是纯合体,是可育的,B 错误;C、单倍体育种也会涉及杂交技术(将不同亲本的优良性状集合在一起)和多倍体诱导技术(秋水仙素诱导加倍),C正确;D、基因型为YyRR的黄色圆形豌豆经过自交可以获得YYRR、YyRR、yyRR,其中绿色圆形豌豆的基因型一定为 yyRR,可以直接选择,不需要连续自交,D 错误。故选 C。【点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各育种
27、方式的原理、方法以及优缺点等,再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项。16下图表示酵母菌培养过程中其数量的变化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酵母菌达到的最大值与起始数量有直接关系Bab 段酵母菌数量下降可能是营养不足或pH 下降导致的C若 bc 段过滤掉培养液中的有害物质并增加营养,酵母菌数量将持续增加D cd 段酵母菌的数量基本不变,说明在这个阶段酵母菌不进行繁殖【答案】B【解析】【分析】“S”型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酵母菌培养过程较为符合S型增长趋势,据此分析作答。【详解】A、酵母菌达到的最大值(K 值)与环境条件有关
28、,起始数量可能会影响达到K 值的时间,但不会改变K的数量,A 错误;B、ab 段酵母菌数量下降可能是酵母菌数目增多导致营养不足或代谢产物引起pH 下降导致的,B正确;C、若 bc 段过滤掉培养液中的有害物质并增加营养,酵母菌数量可能会增加,但由于环境条件限制,不会一直增加,C错误;D、cd 段酵母菌的数量基本不变,说明在该阶段酵母菌的出生率与死亡率基本相等,D 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知识,属于图形分析题,利用好相关的知识,读懂图意,进行图文转换即可得出正确选项。17科学家从动物的胰脏中分离到一类低分子量的蛋白质(Ub),能对细胞中的异常蛋白(靶蛋白)贴上“标签”,被
29、贴标签的靶蛋白随即被蛋白酶水解,其过程如下图所示,相关说法错误的是()(注:AMP 为一磷酸腺苷)A Ub 为靶蛋白贴标签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B靶蛋白水解过程与人消化道内蛋白质水解过程不同CUb 在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态的过程中有重要作用D Ub 在靶蛋白水解过程中起到催化的作用【答案】D【解析】据图可知,Ub 与靶蛋白的结合过程需要消耗ATP,A 项正确;靶蛋白水解过程需要消耗ATP,人消化道内蛋白质水解过程不需要消耗ATP,B项正确;细胞中的异常蛋白被水解有利于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C项正确;Ub 在靶蛋白水解过程中起到“标签”的作用,而不是催化作用,D 项错误。18葡萄果皮中花色苷含量
30、决定葡萄果实的着色度,直接影响果实的外观品质。现以三年生中熟品“巨玫瑰”为材料,在葡萄转色期,分别用0、100、500、1000mg/L 的 ABA溶液浸泡果穗10s,测定其葡萄皮花色苷含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定浓度的ABA 能显著促进“巨玫瑰”葡萄果皮中花色苷积累B清水处理组葡萄果实中也能产生脱落酸,引起花色苷含量发生变化C在本实验中,ABA 处理浓度越高,果皮中花色苷含量越高D ABA 处理不但能增加葡萄果皮中花色苷的积累量,还能使葡萄果实提前完成转色【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与对照组(清水)相比,不同浓度的ABA 溶液处理后花色苷含量均有所增加,据此分析作答。
31、【详解】A、与清水组对照相比,实验中不同浓度ABA处理后均能促进“巨玫瑰”葡萄果皮中花色苷积累,A 正确;B、果实中能产生内源ABA,B 正确;C、分析影响花色苷含量有两个因素,一是ABA 浓度,二是处理后天数,应改为在一定范围内,处理后经过相同的天数,ABA 浓度越高,花色苷含量越高,C 错误;D、与对照组相比,不同实验组不仅增加了最后花色苷的含量,还使花色苷含量提前达到高峰,D 正确。故选 C。【点睛】明确实验设计的变量原则与对照关系,并能结合题图信息分析各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9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造血干细胞分化为各种血细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B细胞分化会导致mRNA
32、 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C细胞凋亡的速率与其功能有关,白细胞凋亡的速率比红细胞的慢【答案】C【解析】【分析】1、细胞分化在一个有性繁殖的多细胞生物个体中,胚胎细胞分裂后的未定型细胞或简单可塑性细胞,在形态和化学组成上向专一性或特异性方向转化,演化成特定的细胞类型的这一过程。2、细胞凋亡指为维持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的死亡。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不同,细胞凋亡不是一件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过程,它涉及一系列基因的激活、表达以及调控等的作用,它并不是病理条件下,自体损伤的一种现象,而是为更好地适应生存环境而主动争取的一种死亡过程。【详解】A、细胞分化过程一般是不可逆的,人体造血干细胞分化为
33、各种血细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A 正确;B、细胞分化产生的不同细胞内的部分基因会选择性表达,导致mRNA 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B 正确;C、白细胞凋亡的速率比红细胞快,是由于细胞凋亡的速度与其自身功能密切相关,C错误;故选 C。【点睛】结合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的内容分析选项。20下列有关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苹果由小变大、由青变红相关的激素是生长素和脱落酸B赤霉素与生长素起协同作用,可促进细胞分裂,使作物茎秆纤维增加C不同浓度的2,4-D 对插枝生根的调节效果可能相同D探究 2,4-D 对插枝生根的作用时,为避免内源激素的干扰作用,应选择不带芽的插条【答案】C【解析】【分析】1.
34、激素调节与植物生命活动的关系: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各种激素不是孤立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激素调节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2.生长素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效果不同。在生产及实验中经常使用2,4-D。它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生长素的类似物。【详解】A、苹果由小变大、由青变红相关的激素是生长素
35、和乙烯等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没有脱落酸的作用,A 错误;B、赤霉素与生长素起协同作用,可促进细胞伸长,使作物茎秆纤维增加,B错误;C、由于生长素的作用特点表现为两重性,故不同浓度的2,4-D(生长素类似物)对插枝生根的调节效果可能相同,C正确;D、探究 2,4-D 对插枝生根的作用时可以用有芽的插枝,每个枝条上侧芽的数量属于无关变量,要保持一致,D 错误。故选 C。21吞噬细胞不参与下列哪一过程A第二道防线,吞噬、消灭侵入机体的抗原B第三道防线,对病原体的摄取、处理和呈递C第三道防线,吞噬、消化抗体和抗原结合形成的沉淀或细胞集团D第三道防线,攻击靶细胞使其裂解死亡【答案】D【解析】【分析】
36、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详解】ABC、体液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对病原体摄取、处理后呈递给T 细胞;抗体和抗原结合形成的沉淀或细胞集团也会被吞噬细胞吞噬处理。从以上总结可以看出:ABC均正确;D、攻击靶细胞使其裂解死亡的是效应T 细胞,D 错误。故选 D。考点: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
37、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防卫功能,掌握人体的三道防线,能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22哺乳动物胰岛B 细胞的代谢活动十分旺盛,下列细胞结构与对应功能表述有误的是()A细胞核:中心法则中各环节发生的场所B溶酶体:水解衰老细胞器和细胞碎片C高尔基体:对胰岛素前体进行加工修饰D线粒体: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合成ATP【答案】A【解析】【分析】1、动物细胞中,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发送蛋白质;植物细胞中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合成有关。2、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膜上有许多糖,防止本身的膜被水解,能
38、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3、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详解】A、哺乳动物胰岛B细胞高度分化,细胞核不能进行DNA 的复制、翻译,只能进行DNA 的转录,A 错误;B、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能水解衰老细胞器和细胞碎片,B 正确;C、高尔基体可对胰岛素前体进行加工修饰,使其成为成熟的蛋白质,C正确;D、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丙酮酸,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彻底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并合成ATP,D 正确。故选 A。23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 是遗传物质。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A重组
39、DNA 片段,研究其表型效应B诱发 DNA 突变,研究其表型效应C设法把DNA 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D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DNA 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发生了基因重组,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并没有发生基因重组,A 错误;B.两个实验中都没有诱发基因突变,B 错误;C.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是,设法将DNA 与其他物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观察他们的作用,C 正确;D.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没有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D 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C。24如图是3 种抗生素影响某种细菌繁殖的实验
40、结果。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各组实验所用培养基均需要灭菌B各实验组需分别加入等量的抗生素C实验需要设置不加抗生素的对照组D氯霉素对此种细菌没有抑制作用【答案】D【解析】【分析】图示显示3 种抗生素对某种细菌繁殖的影响,由图可知,青霉素能在较短时间内高效的抑制细菌的繁殖,其次抑菌效果较好的是链霉素,氯霉素的效果最差。【详解】A、本实验是研究三种抗生素对某种细菌繁殖的影响,自变量是抗生素的种类,因变量是某细菌的数量,为了防止其它微生物干扰实验结果,各组实验所用培养基均需要灭菌,A 正确;B、加入抗生素的量为无关变量,各组应相同,B正确;C、为了说明抗生素的抑菌效果,实验中需要设置不加抗生素的
41、对照组,C 正确;D、由于没有不加抗生素的对照组的实验数据,所以不能说明氯霉素对此种细菌没有抑制作用,D 错误。故选 D。25研究人员对某哺乳动物细胞分裂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和分布进行了观察分析,图1 和图 2为其细胞分裂两个不同时期的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图 3表示细胞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与核DNA 数目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 1 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有4 个染色体组B若图 2 细胞来自图1 细胞,则其产生的子细胞是卵细胞和极体C图 3 中 BC 的原因是DNA 复制,EF 的原因是膜向内凹陷缢裂D图 1 处于图 3 中的 CE段,图 2 处于图 3 中的 FG段【答案】
42、B【解析】【分析】分析图示可知,图1 细胞内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属于初级卵母细胞,正处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图 2 细胞内无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图 3 为细胞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与核DNA 数目比,AB 段 DNA:染色体=1:1,处于间期中的G1期,BC段表示 S期 DNA 的复制,复制后DNA:染色体=1:2,CE段可以表示含有姐妹染色单体的时期,包括有丝分裂的前、中期以及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中期;EF时发生着丝点分裂,使得DNA:染色体=1:1,FG段可以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末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和
43、末期。【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1 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有2 个染色体组,A 错误;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1 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若图2 细胞来自图1 细胞,则其产生的子细胞是卵细胞和极体,B正确;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3 中 BC 的原因是DNA 复制,EF 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所致,C错误;D、图 1 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处于图3 中的 CE段,图 2 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属于图3中的 CE段,D 错误。故选 B。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 个小题,共50 分)26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某种绿藻进行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多项研究。图 1 表示在两种二氧化碳浓度条
44、件下,绿藻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曲线;图2 是表示将绿藻细胞悬浮液放入密闭的容器中,在保持一定的pH 值和温度的情况下,给予不同条件时细胞悬浮液中溶解氧浓度变化的模式图;下表中数据是在不同温度下对绿藻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测量的结果,请分析回答:温度()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CO2(mg/h)1.00 1.75 2.50 3.25 3.75 3.50 3.00 黑暗下释放CO2(mg/h)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1)在图 1 中的 a 点时,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 _。若由 b 点条件突然变为c 点时,绿藻细胞中C3的含
45、量 _。(2)据图 2 分析,该绿藻细胞的平均呼吸速率为_微摩尔/分。在乙处光照一段时间后,溶解氧浓度保持相对稳定的原因是_。若在图2 中丁处加入使光反应停止的试剂,则正确表示溶解氧变化的曲线是 ag 中的 _。(3)据上表数据,若每天对绿藻进行10 小时光照、14 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25的条件下,绿藻能否正常生活?_,原因是 _。若一天中的光照与黑暗时间相同,则在_温度下,绿藻一天内积累的有机物最多。【答案】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减少2.5 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e 能10 小时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大于14 小时黑暗条件下消耗的有机物20【解析】【分析】分析图 1:图 1表示
46、在两种二氧化碳浓度条件下,绿藻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曲线。分析图 2:0-4min 是在黑暗条件下,植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4min 开始给予光照,4-7min 植物光合作用逐渐增强;7min 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所以7-9min 光合作用逐渐加强。分析表格:光照下吸收CO2的量代表净光合速率;黑暗中释放CO2的量代表呼吸速率。【详解】(1)在图 1 中的 a 点时,植物细胞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所以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由b 点条件突然变为c 点时,CO2浓度降低,CO2的固定速率减慢,形成的C3减少,而短时间内C3的还原反应不受影响,所以绿藻细胞中C3的含
47、量减少。(2)图 2 中,0-4min 是在黑暗条件下,植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这段时间内溶解氧减少10mol,可以计算出该绿藻细胞的平均呼吸速率为10mol/4min=2.5mol/min。由于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即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和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相等,所以乙处光照一段时间后,溶解氧浓度保持相对稳定。若在图2中丁处加入使光反应停止的试剂,则光合作用停止,即植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且平均呼吸速率为 2.5 mol/min,所以 4min 会消耗 10mol氧气,对应于图中曲线e。(3)在 25的条件下,绿藻净光合速率为3.75mg/h,呼吸速率为2.25mg/h,若每天对绿藻进
48、行10h 光照、14h 黑暗,则绿藻一昼夜有机物的积累量为3.7510-2.25 14=6mg,可见,10 h 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大于 14 h 黑暗条件下消耗的有机物,所以绿藻能正常生活。若一天中的光照与黑暗时间相同,则植物一昼夜积累有机物的量=光照下吸收CO2的量 12-黑暗中释放CO2的量 12,代入表中数据可以计算出,该植物在 20温度下,一天内积累的有机物最多。【点睛】本题结合图表,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综合应用,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图表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解释和得出正确的结论;能用文字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和计算能力
49、。27如图是神经元间的联系图,刺激a、b 后,并在冲动发动区记录相关的动作电位,已知两个相继发生的突触后电位可产生电位总和。回答下列问题:(1)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物质是_。单独刺激a,在记录电位变化时,冲动发动区膜两侧的电位分布情况是_。(2)若同时刺激a 和 b,记录到冲动发动区的动作电位为,原因是 _。(3)若同时刺激a 和 b,记录到冲动发动区的动作电位为,说明 d 处细胞膜激活的离子通道可能为_(填钾离子、钠离子或氯离子)通道。刺激b 后,兴奋传递至d 时,d 处的膜电位 _(填发生改变或未发生改变)。【答案】神经递质外负内正ab 两个神经元都释放的兴奋性递质,两个相继发生的突触后
50、电位可产生电位总和氯离子发生改变【解析】【分析】1、兴奋的传导过程:静息状态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原因:K+外流)受到刺激,兴奋状态时,细胞膜电位为外负内正(原因:Na+内流)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电流(膜外: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膜内: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兴奋向未兴奋部位传导。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通过突触结构完成,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间隙组成,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反射弧至少包括2个神经元,因此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也是单向的。【详解】(1)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物质是神经递质;冲动发生区,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