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安徽省怀宁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安徽省怀宁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pdf(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安徽省怀宁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 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合物是苯的同系物B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C火棉(纤维素三硝酸酯)的结构简式为D 1 mol 阿斯匹林()与足量的NaOH 溶液反应,消耗NaOH 最大的物质的量为2mol【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结构相似,分子式相差一个或多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之间互称同系物,A 项错误;B分子中的甲基-CH3,碳原子在成键时形成了4 条单键,与这种碳相连的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内,B项错误;C火棉即,C 项正确;D阿司匹林结构中含有的羧基可
2、以消耗1 个 NaOH,并且结构中还含有一个酚酯基,可以消耗2 个 NaOH,所以 1mol 阿司匹林水解可以消耗3mol 的 NaOH,D 项错误;答案选 C。【点睛】若有机物中存在形成4 条单键的碳原子,那么有机物中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共面;普通的酯基水解时消耗1个 NaOH,而酚酯基可以消耗2 个 NaOH。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 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BSiO2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光导纤维CAl2O3是两性氧化物,可用作耐高温材料D CaO能与水反应,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 项,NaHCO3能与 HCl 反应,NaHC
3、O3用于制胃酸中和剂,NaHCO3用于制胃酸中和剂与NaHCO3受热易分解没有对应关系;B 项,SiO2传导光的能力非常强,用于制光导纤维,SiO2用于制光导纤维与SiO2熔点高硬度大没有对应关系;C 项,Al2O3的熔点很高,用作耐高温材料,Al2O3用作耐高温材料与Al2O3是两性氧化物没有对应关系;D 项,CaO能与水反应,用于食品干燥剂,CaO 用于食品干燥剂与CaO与水反应有对应关系;答案选D。3溴化氢比碘化氢A键长短B沸点高C稳定性小D还原性强【答案】A【解析】【详解】A.溴化氢中的溴原子半径小于碘原子半径,所以溴化氢的键长比碘化氢的短,故A 正确;B.溴化氢和碘化氢都是共价化合物
4、,组成和结构相似,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强,沸点越高,所以溴化氢的沸点低于碘化氢的,故B错误;C.溴的非金属性比碘强,所以溴化氢比碘化氢稳定,故C错误;D.溴的非金属性比碘强,非金属性越强,单质的氧化性越强,离子的还原性就越弱,所以溴化氢比碘化氢还原性弱,故D 错误;故选:A。4测定稀盐酸和氢氧化钠稀溶液中和热的实验中没有使用的仪器有:大、小烧杯;容量瓶;量筒;环形玻璃搅拌棒;试管;温度计;蒸发皿;托盘天平中的()A BCD【答案】B【解析】【详解】在测定稀盐酸和氢氧化钠稀溶液中和反应反应热的实验中,需要使用量筒量取溶液体积,小烧杯作为两溶液的反应容器,小烧杯置于大烧杯中,小烧杯与大烧杯
5、之间填充隔热材料,反应过程中用环形玻璃搅拌棒不断搅拌促进反应均匀、快速进行,用温度计量取起始温度和最高温度,没有使用到的是容量瓶、试管、蒸发皿、托盘天平,即,答案选 B。5图中反应是制备SiH4的一种方法,其副产物MgCl26NH3是优质的镁资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2B的化学式为Mg2Si B该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NH3和 NH4Cl C利用 MgCl26NH3制取镁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合反应、分解反应D分别将MgCl2溶液和 Mg(OH)2悬浊液加热、灼烧,最终得到的固体相同【答案】C【解析】【分析】由反应可知A2B 应为 Mg2Si,与氨气、氯化铵反应生成SiH4和 MgCl2?6N
6、H3,MgCl2?6NH3加入碱液,可生成 Mg(OH)2,MgCl2?6NH3加热时不稳定,可分解生成氨气,同时生成氯化镁,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可生成镁,用于工业冶炼,而MgCl2?6NH3与盐酸反应,可生成氯化镁、氯化铵,其中氨气、氯化铵可用于反应而循环使用,以此解答该题。【详解】A由分析知A2B 的化学式为Mg2Si,故 A 正确;B反应需要氨气和NH4Cl,而由流程可知MgCl2?6NH3加热或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氨气、氯化铵,参与反应而循环使用,故B正确;C由流程可知MgCl2 6NH3高温分解生成MgCl2,再电解MgCl2制取镁均发生分解反应,故C错误;D分别将MgCl2溶液和 Mg
7、(OH)2悬浊液加热,灼烧,都是氧化镁,最终得到的固体相同,故D 正确;故答案为C。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溴乙烷与氢氧化钾混合液加热,再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有沉淀生成,可证明溴乙烷中含有溴B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与铜离子时,蓝色斑点在棕色斑点的下方,说明铜离子在固定相中分配得更多C食醋总酸含量的测定实验中,先用移液管吸取市售食醋25ml,置于 250ml 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线,从配制后的溶液中取出25ml 进行实验,其主要目的是可以减少食醋的挥发D准确量取25.00 mL 的液体可选用移液管、量筒或滴定管等量具【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检验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种类,要将卤素原子转变成
8、卤素离子,再进行检验;因此,先加NaOH 溶液,使卤代烃水解,再加硝酸酸化后,方可加入AgNO3,通过观察沉淀的颜色确定卤素原子的种类,选项中缺少加入硝酸酸化的步骤,A 项错误;B 层析法的原理即利用待分离的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一物质(称作固定相)中的亲和性差异,如吸附性差异,溶解性(或分配作用)差异让混合物溶液(称作流动相)流经固定相,使混合物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进行反复吸附或分配等作用,从而使混合物中的各组分得以分离;纸上层析分离能溶于水的物质时,固定相是吸附在滤纸上的水,流动相是与水能混合的有机溶剂(如醇类),实验结束后,出现在滤纸靠上方位置的离子,其在流动相中分配更多,出现在滤纸靠下方位
9、置的离子,其在固定相中分配更多;因此蓝色斑点反映的铜离子,在固定相中分配更多,B 项正确;C移液管量取溶液体积的精度是0.01mL,此外,容量瓶不可用于稀释溶液,C项错误;D量筒的精确度是0.1mL,因此无法用量筒精确量取25.00mL 的液体,D 项错误;答案选 B。7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A二氧化硫常用于漂白纸浆B漂粉精可用于游泳池水消毒C晶体硅常用于制作光导纤维D氧化铁常用于红色油漆和涂料【答案】C【解析】【详解】制作光导纤维的材料是SiO2而不是 Si,C项错误。8据了解,铜锈的成分非常复杂,主要成分有Cu2(OH)2CO3和 Cu2(OH)3Cl。考古学家将铜锈分为无害
10、锈(形成了保护层)和有害锈(使器物损坏程度逐步加剧,并不断扩散),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u2(OH)3Cl属于有害锈BCu2(OH)2CO3属于复盐C青铜器表面刷一层食盐水可以做保护层D用 NaOH 溶液法除锈可以保护青铜器的艺术价值,做到“修旧如旧”【答案】A【解析】【详解】A.从图中可知Cu2(OH)3Cl 没有阻止潮湿的空气和Cu接触,可以加快Cu 的腐蚀,因此属于有害锈,A 正确;B.Cu2(OH)2CO3中只有氢氧根、一种酸根离子和一种阳离子,因此只能属于碱式盐,不属于复盐,B错误;C.食盐水能够导电,所以在青铜器表面刷一层食盐水,会在金属表面形成原电池,会形成吸氧腐蚀
11、,因此不可以作保护层,C错误;D.有害锈的形成过程中会产生难溶性的CuCl,用 NaOH 溶液浸泡,会产生Cu2(OH)3Cl,不能阻止空气进入内部进一步腐蚀铜,因此不能做到保护青铜器的艺术价值,做到“修旧如旧”,D 错误;故合理选项是A。9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1.2LSO3中含有原子数为2NAB用浓盐酸分别与MnO2、KClO3反应制备 1molCl2,均转移电子2NAC将 0.1molNH4NO3溶于适量的稀氨水,溶液恰好呈中性,溶液中NH4+数目小于0.1NAD 2molNO 和 1molO2充分反应后,所得混合气体的分子数小于2NA【答案】
12、D【解析】【详解】A.在标准状况下SO3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A 错误;B.用 KClO3法制取氯气发生的是归中反应,反应方程式为:KClO3+6HCl=KCl+3Cl2+3H2O,Cl2既是氧化产物,也是还原产物,产生3molCl2,反应转移5mol 电子,若产生1molCl2,需转移电子53mol,B 错误;C.溶液的电荷守恒式为:n(NH4+)+n(H+)=n(NO3-)+n(OH-),溶液显中性时,n(NH4+)=n(NO3-)=0.1mol,C错误;D.发生反应:2NO+O2=2NO2,2NO2N2O4,故 2molNO 和 1molO2充分反应后,所得混合气体的分子数
13、小于 2NA,D 正确;故合理选项是D。10不能判断甲比乙非金属性强的事实是()A常温下甲能与氢气直接化合,乙不能B甲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乙强C甲得到电子能力比乙强D甲、乙形成的化合物中,甲显负价,乙显正价【答案】B【解析】【详解】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单质的氧化性越强,与H2化合越容易,与H2化合时甲单质比乙单质容易,元素的非金属性甲大于乙,A 正确;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甲、乙的氧化物不一定是最高价氧化物,不能说明甲的非金属性比乙强,B错误;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得电子能力越强,甲得到电子能力比乙强,能说明甲的非金属性比乙强,C正确;D甲、乙形
14、成的化合物中,甲显负价,乙显正价,则甲吸引电子能力强,所以能说明甲的非金属性比乙强,D 正确。答案选 B。【点晴】注意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以及比较非金属性的角度,侧重于考查对基本规律的应用能力。判断元素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的强弱的方法很多,但也不能滥用,有些是不能作为判断依据的,如:通常根据元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得、失电子的难易判断元素非金属性或金属性的强弱,而不是根据得、失电子的多少。通常根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的强弱判断元素非金属性或金属性的强弱,而不是根据其他化合物酸碱性的强弱来判断。11某无色溶液中含Na+、I-、NO3-、Cl-,加入下列哪种溶液不会使其变色A淀粉溶液B硫酸氢钠
15、溶液CH2O2溶液D氯水【答案】A【解析】【详解】Na+、I-、NO3-、Cl-可以共存,在酸性条件下I-可以 NO3-被氧化为I2,加强氧化性物质也能把I-氧化为 I2,生成单质碘,则溶液会变色。A.加淀粉溶液,与I-不反应,则溶液不变色,A 符合题意;B.溶液中硫酸氢钠溶液,硫酸氢钠电离出氢离子,在酸性条件下I-可以 NO3-被氧化为I2,则溶液会变色,B不符合题意;C.H2O2具有强氧化性,能把I-氧化为 I2,则溶液会变色,C不符合题意;D.氯水具有强氧化性,能把I-氧化为 I2,则溶液会变色,D 不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A。12下列有关化学和传统文化关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东汉魏伯阳
16、在周易参同契中对汞的描述:“太阳流珠,常欲去人得火则飞,不见埃尘,将欲制之,黄芽为根”,这里的“黄芽”是指硫B三国时期曹植在七步诗中写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中燃,豆在釜中泣。”,文中“漉”涉及的操作原理类似于化学实验中的过滤C 本草经集注中关于鉴别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的记载:“强烧之,紫青烟起 云是真硝石也”,该方法用了焰色反应D 本草图经在绿矾项载:“盖此矾色绿,味酸,烧之则赤”,因为绿矾能电离出H+,所以“味酸”【答案】D【解析】【详解】A液态的金属汞,受热易变成汞蒸气,汞属于重金属,能使蛋白质变性,属于有毒物质,但常温下,能和硫反应生成硫化汞,从而防止其变成
17、汞气体,黄芽指呈淡黄色的硫磺,故A 正确;B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意思为煮熟的豆子来做豆豉而使豆子渗出汁水,分离豆豉与豆汁,实际是分离固体与液体,应选择过滤的方法,故B 正确;C鉴别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灼烧时焰色反应不同,分别为紫色、黄色,可鉴别,故C 正确;D FeSO4?7H2O 电离生成二价铁离子、硫酸根离子,不能电离产生氢离子,硫酸亚铁为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显酸性,故D 错误;答案选 D。13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7g14C中,含有3NA个中子B25时,pH=4 的 CH3COOH溶液中 H+的数目为10-4NAC3.2gC
18、u 与足量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 D标准状况下,5.6L 丙烷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2.5NA【答案】D【解析】【详解】A 1 个14C中含有 8 个中子,7g14C 即 0.5mol,含有中子数目为4NA,故 A 错误;B溶液的体积未知,所以无法计算相关微粒的个数,故B 错误;C3.2gCu 即 0.05mol,与足量浓硝酸反应生成NO2气体,化学计量关系为:Cu2NO2可知 n(NO2)=0.1mol,V(NO2)=2.24L,且标况下NO2不是气体,无法确定其体积,故C 错误;D标况下,5.6L丙烷为 0.25mol,一个丙烷分子含有10 个共价键,0.25m
19、ol 丙烷中含有2.5NA个共价键,故 D 正确;答案选 D。【点睛】易错点为B 选项,pH 值代表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要计算微粒数目必须要计算物质的量,题中没有给出体积,不能计算物质的量,也就无法计算微粒数目。NO2在标况下不是气体。14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加点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完全消耗的是A标准状况下,将1g 铝片投入20mL 18.4mol/L 的硫酸中B常温下,向100mL 3mol/L 的硝酸中加入6.4g 铜C在适当温度和催化剂作用下,用2molSO2和 1molO2合成 SO3D将含有少量H2O(g)的 H2通入盛有足量Na2O2容器中并不断用电火花点燃【答案】D【解析】【详解】A
20、、铝在冷浓硫酸中发生钝化现象;B、根据 3Cu8H2NO=3Cu22NO 4H2O 计算知稀硝酸有剩余;C、SO2和 O2的反应为可逆反应;D、2H2O(g)2Na2O2=4NaOHO2,2H2O2=2H2O,两式相加,则相当于Na2O2H2=2NaOH,故 D 项符合要求,正确。15已知:pc HXc(X)lgc HXc(X)。室温下,向0.10 mol/L HX溶液中滴加0.10 mol/LNaOH溶液,溶液 pH 随 pc HXc(X)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bc Bc 点溶液中:c(Na+)=10c(HX)C室温下NaX 的水解平衡常数为10-4.75
21、D图中 b 点坐标为(0,4.75)【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根据图示可知,a、b、c 均为酸性溶液,则溶质为HX 和 NaX,pH7 的溶液中,HX 的电离程度大于X-的水解程度,可只考虑H+对水的电离的抑制,溶液pH 越大氢离子浓度越小,水的电离程度越大,则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b c(OH-),则 c(Na+)(SCN)2,(SCN)2能氧化Fe2+,则氧化性(SCN)2 Fe2+,即 Cu2+也能氧化Fe2+,故答案为:在Cu2+与 SCN反应中,Cu2+是氧化剂,氧化性 Cu2+(SCN)2;(5)A 的电极为C,B 的电极为Cu,则 Cu 做负极,C 做正极,A 中放电
22、解质溶液,则电解质为0.5mol/L的 Fe2(SO4)3溶液,故答案为:0.5mol/L 的 Fe2(SO4)3溶液;溶液中的氧气会影响反应,未做排氧操作,不合理,故答案为:不合理;未排除氧气干扰;Fe3+参与反应后生成Fe2+,铁氰化钾溶液遇亚铁盐则生成深蓝色沉淀,可验证产生的Fe2+,操作为一段时间后,取少量A 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铁氰化钾溶液,出现蓝色沉淀,故答案为:一段时间后,取少量A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铁氰化钾溶液,出现蓝色沉淀。【点睛】本题易错点(6),使用的电解质溶液,要和之前的浓度保持一致,才能形成对比实验,做实验题型,一定要注意控制变量法的规则。三、推断题(本题包括1 个小题,
23、共10 分)17苯氧布洛芬钙G 是评价较好的解热、镇痛、消炎药,下面是它的一种合成路线(具体反应条件和部分试剂略)已知:氯化亚砜(SOCl2)可与醇发生反应,醇的羟基被氯原子取代而生成氯代烃。(X 表示卤素原子)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 D 的结构简式:_。F 中所含的官能团名称是_。(2)B C的反应类型是 _;DE 的反应类型是_。(3)写出 F和 C在浓硫酸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写出 A的符合以下条件同分异构体的所有结构简式_。属于苯的二取代物;苯环上核磁共振氢谱图中共有2 个吸收峰 与 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5)结合上述推断及所学知识,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任选无机试剂设计
24、合理的方案,以苯甲醇()为原料合成苯乙酸苯甲酯()写出合成路线,并注明反应条件_。【答案】醚键、羧基还原反应(加成反应)取代反应、【解析】【分析】与溴单质发生信息反应生成A,则 A 为;A 与苯酚钠反应生成B,结合最终产物可知该反应为取代反应,反应生成的B 为;B 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则 C 为;C 与氯化亚砜(SOCl2)发生信息中的反应生成D,则 D 的结构简式为:;D 与 NaCN 发生反应生成E,则 E为;E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然后酸化得到 F,结合最终产物可知F为,F与氯化钙反应得到苯氧布洛芬钙,以此解答该题。【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D 为;F的结构简式是,根据 F的结构简式
25、可知其中含有的官能团是醚键、羧基;(2)B 是,B 中含有羰基,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产生羰基变为醇羟基,产生的C是,该反应是与氢气的加成反应,也是还原反应;D 是,与 NaCN发生取代反应,Cl 原子被-CN 取代,生成E是,即 D 产生 E的反应为取代反应;(3)F 是,分子中含有羧基,C是,分子中含有醇羟基,F和 C在浓硫酸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 为,A 的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条件:属于苯的二取代物;苯环上核磁共振氢谱图中共有 2 个吸收峰;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苯环上有两个处于对位的取代基,其中一个是羟基,则可能的结构简式为、;(5)苯甲
26、醇()苯甲醇与SOCl2反应生成1-氯甲苯,然后与 NaCN 反应,产物经水解生成苯乙酸,最后苯乙酸与苯甲醇在浓硫酸存在时,加热发生酯化反应可生成目标物苯乙酸苯甲酯,反应的流程为。四、综合题(本题包括2 个小题,共20 分)18沼气的主要成分是CH4,还含有CO2、H2S等。Jo De Vrieze 等设计了利用膜电解法脱除沼气中的CO2和 H2S,并将阴极处理后气体制成高纯度生物甲烷,其流程如图所示。(1)需控制电解槽中阴极室pH7,其目的是 _。(2)阳极室逸出CO2和_(填化学式);H2S在阳极上转化为SO42-而除去,其电极反应式为_。(3)在合成塔中主要发生的反应为:反应:CO2(g
27、)4H2(g)=CH4(g)2H2O(g)H1反应:CO2(g)H2(g)=CO(g)H2O(g)H2调节22n(H)n(CO)4,充入合成塔,当气体总压强为0.1 MPa,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如图1 所示;不同压强时,CO2的平衡转化率如图2 所示:反应 CO2(g)CH4(g)=2CO(g)2H2(g)的 H_(用 H1、H2表示)。图 1 中,200550 时,CO2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是_。图 2 中,相同温度下,压强越大,CO2的平衡转化率越大,其原因是_;在压强为10 MPa 时,当温度在200 800 范围内,随温度升高,CO2的平衡转化率始终减小,其原因是
28、_。【答案】将 H2S转化为 HS(S2),部分 CO2转化为 HCO3-(CO32-)O2H2S 4H2O8e=10HSO42-2H2H1H10,H20,温度升高时,反应向左移动增加的CO2的量大于反应向右移动减少的 CO2的量增大压强,反应不移动,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中CO2减小的平衡转化率始终大于反应中CO2增大的平衡转化率(或反应、中CO2平衡时的净转化率呈减小趋势)【解析】【详解】(1)沼气中的CO2和 H2S,需在阴极室中处理达到合成高纯度生物甲烷要求,需控制电解槽中阴极室pH7,其目的是将H2S转化为 HS(S2),部分 CO2转化为 HCO3-(CO32-)。(2)阳极:2
29、H2O-4e=4H+O2,阳极室逸出CO2和 O2;H2S在阳极上转化为SO42-而除去,其电极反应式为H2S 4H2O8e=10HSO42-。(3)反应:CO2(g)4H2(g)=CH4(g)2H2O(g)H1,反应:CO2(g)H2(g)=CO(g)H2O(g)H2,由盖斯定律,反应2-反应,反应 CO2(g)CH4(g)=2CO(g)2H2(g)的 H2H2H1。图 1 中,200550 时,CO2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是:H10,H20,温度升高时,反应向左移动增加的CO2的量大于反应向右移动减少的CO2的量。图 2 中,相同温度下,压强越大,CO2的平衡转化率越大,其原
30、因是:增大压强,反应不移动,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在压强为10 MPa 时,当温度在 200800 范围内,随温度升高,CO2的平衡转化率始终减小,其原因是:反应中CO2减小的平衡转化率始终大于反应中CO2增大的平衡转化率(或反应、中 CO2平衡时的净转化率呈减小趋势)。19用惰性电极电解,阳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饱和食盐水具有综合能耗低、环境污染小等优点。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1)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2)电解结束后,能够脱去阳极液中游离氯的试剂或方法是_(填字母序号)。aNa2SO4 bNa2SO3c热空气吹出 d降低阳极区液面上方的气压(3)食盐水中的I-若进入电解槽,可被电解产生
31、的Cl2氧化为 ICl,并进一步转化为IO3-,IO3-可继续被氧化为高碘酸根(IO4-),与 Na+结合生成溶解度较小的NaIO4沉积于阳离子交换膜上,影响膜的寿命。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判断ICl中碘元素的化合价应为_。NaIO3被氧化为NaIO4的离子方程式为_;(4)在酸性条件下加入NaClO 溶液,可将食盐水中的I-转化为 I2,再进一步除去。通过测定体系的吸光度,可以检测不同pH 下 I2的生成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吸光度越高表明该体系中c(I2)越大。用离子方程式解释10min 时不同 pH 体系吸光度不同的原因:_;pH=4.0 时,体系的吸光度很快达到最大值,之后快速下降
32、。吸光度快速下降的可能原因:_;研究表明食盐水中I-含量 0.2 mg?L-1时对离子交换膜影响可忽略。现将1m3含 I-浓度为 1.47 mg?L-1 的食盐水进行处理,为达到使用标准,理论上至少需要0.05mol?L-1 NaClO溶液 _L。(已知 NaClO的反应产物为 NaCl,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答案】2 NaCl+2H2OCl2+H2+2NaOH bcd+1 Na+IO3-+Cl2+H2ONaIO4+2H+2Cl-ClO-+2H+2I-I2+Cl-+H2O c(H+)较高,ClO-将 I2氧化为高价含碘微粒的速率较快,导致c(I2)快速降低,使得吸光度快速下降0.01【解析】
33、【分析】(1)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2)阳极液中游离氯具有氧化性,可以和还原性物质反应,结合气体的溶解度分析解答;(3)碘原子半径大于氯原子半径,得到电子能力不如氯原子强;IO3-可继续被氧化为高碘酸根(IO4-),据此书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ClO-+2H+2I-I2+Cl-+H2O,c(I2)不同,吸光度不同,结合反应速率分析;结合的分析解答;食盐水中 I-含量 0.2 mg?L-1时对离子交换膜影响可忽略,计算出1m3含 I-浓度为 1.47 mg?L-1 的食盐水中需要处理的碘离子的物质的量,再结合反应的方程式分析解答。【详解】(1)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34、:2 NaCl+2H2OC12+H2+2NaOH,故答案为2 NaCl+2H2OC12+H2+2NaOH;(2)aNa2SO4和氯气不反应,不能脱去阳极液中游离氯,故a 错误;bNa2SO3和氯气反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能脱去阳极液中游离氯,故b 正确;c用热空气吹出氯气,能脱去阳极液中游离氯,故c正确;d降低阳极区液面上方的气压,有利于氯气逸出,能脱去阳极液中游离氯,故d 正确;故答案为bcd;(3)碘元素和氯元素处于同一主族(VIIA),二者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ICl 中共用一对电子,由于碘原子半径大于氯原子,碘原子得电子能力弱于氯原子,故共用电子对偏离碘原子,使得碘元素显+1 价,故答案为
35、+1;NaIO3被氧化为NaIO4的化学方程式为:NaIO3+Cl2+H2ONaIO4+2HCl,离子方程式为Na+IO3-+Cl2+H2ONaIO4+2H+2Cl-,故答案为Na+IO3-+Cl2+H2ONaIO4+2H+2Cl-;(4)由于吸光度与c(I2)相关,10 min 时,ClO-+2H+2I-I2+Cl-+H2O,c(H+)越大,反应速率加快,使得pH不同,c(I2)不同,吸光度不同,故答案为ClO-+2H+2I-I2+Cl-+H2O;pH=4.0 时,c(H+)较高,c(H+)越大,ClO-将 I2氧化为高价含碘微粒的速率越快,导致c(I2)快速降低,使得吸光度快速下降,故答案为c(H+)较高,ClO-将 I2氧化为高价含碘微粒的速率越快,导致c(I2)快速降低,使得吸光度快速下降;食盐水中I-含量 0.2 mg?L-1时对离子交换膜影响可忽略,因此1m3含 I-浓度为 1.47 mg?L-1 的食盐水中需要处理的碘离子的物质的量为31000L(1.47-0.2)mg/L10 g/mg127g/mol=0.01 mol,根据 ClO-+2H+2I-I2+Cl-+H2O,可知 n(ClO-)=0.005 mol,理论上至少需要0.05mol?L-1 NaClO 溶液体积=00.05m05molol/L=0.01L,故答案为 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