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市公立小学中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德育困境.doc

上传人:e****s 文档编号:85464615 上传时间:2023-04-1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城市公立小学中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德育困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论城市公立小学中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德育困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城市公立小学中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德育困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城市公立小学中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德育困境.doc(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论城市公立小学中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德育困境 摘要: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民进城务工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随着各项政策的颁布,也越来越多的子女跟随父母进城,并进入公立小学接受义务教育。然而在当今普遍重智轻德的背景下,大量农民工子女辍学,失学,违法乱纪甚至犯罪,对农民工子女这一特殊的群体,进行良好的道德教育,成了公立小学教学中的重点以及难点,并逐渐成为当代教育的一大困境。本文聚焦公立学校中农民工子女的德育困境,从农民工子女自身,家庭和学校三个维度来解析困境出现的原因,针对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困境的建议,为促进教育均衡背景下,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品德均衡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关键词:公立小学 农民工子

2、女 德育困境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民进城务工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农民工“家庭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通过表1我们可以看到从2005年到2007年内全国12个大中城市(除北京外)的农民工随迁子女人数都相应有所增加。针对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国家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同时各省、市也积极制定相关政策,以保证农民工随迁子女享受到良好的教育。在强化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阶段, 2006年中央政府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两为主”的原则,即以流入地政府为主,负责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以全日制中小学为主,接受农民工子女入学。在“两为主”的原则下,相信

3、近几年来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数量更是有增无减。解决好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不仅关系着教育公平,同时也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意。表1 12城市20052007年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子女数及增幅城市2005年2006年 2007年06年增长率(%)07年增长率(%)北京/400372397493/上海381757385703/ /广州320000381500400000成都 81800102886117000杭州 99500120000141714无锡 /140000143618 /郑州 74232 82600115474沈阳 / 38000 43000 / 义乌 21982 28

4、000 34434顺德 32852 46327 51604 40.02 石家庄 58000 59601107100乌鲁木齐 61530 67797 74263 注:数据均来自于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组调研报告,“/”表示数据尚待统计通过表2可以看出12所被调查的大中城市中,农民工随迁子女绝大多数进入城市公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大量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民工子女跟随父母进城,在保证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下,给流入地公立小学义务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进入城市后,大量农民工子女辍学,失学,违法乱纪甚至犯罪,主要原因是公立小学对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德育工作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德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然而在当今普遍

5、重智轻德的背景下,面对农民工子女这一特殊的群体,进行良好的道德教育,更是难上加难。对于班级中那些农民工子女出现的道德偏差,找不到问题产生的原因,找不到合适的解决方法,很多教师不得已选择了放弃。本文聚焦公立学校中农民工子女的德育困境,解析困境出现的原因,为促进教育均衡背景下,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品德均衡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表2 12城市公办学校接收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子女总数和比例城市 人数 比例(%) 城市 人数比例(%) 北京250 118郑州97 379上海207 814沈阳43 00010000广州109 2002义乌13 008成都59 904顺德47 050杭州96 869石家庄107 10

6、010000 无锡129 256乌鲁木齐71 239注:表2来源同表1一、边缘化农民工随迁子女进入公立小学后的道德现状笔者走进大连市和太原市的几所公立小学进行实地考察,这几所小学皆是农民工子女人数较多的学校,在考察过程中对该些小学的品德教育情况进行了感性直观的了解。这几所公立小学的低年级很多班级实行“小红花”管理制度,就是对小朋友优秀的表现给予小红花奖励。放眼望去,在教室后面大大的黑板上,农民工子女名字后面的空格里仅贴着零星几朵“默默无闻”: 很多农民工子女作为转校生,进入班级较晚,或者其他理由,被教师安排坐在教室的最角落,是班级中无人问暇的地方。城市人群对于农民工有着一定的排斥性,很多城市父

7、母都不乐于让自己的孩子和农民工子女在同一个班级读书,更是反对子女与他们为友,怕影响学习成绩。他们缺少能够交流的对象,他们的真实情感需求被社会、学校、教师、父母以及同学所忽视。访谈了很多城市学生,他们大都认为,农民工子女转入其所在班级后,默默无闻,缺少值得奖励的地方。他们成绩不好,不乐于和同学交往,不乐于参加班级活动,不讲卫生,不做好人好事大多数农民工子女进入公立小学后,被老师形容为“成绩不好,知识基础差,教不会,不爱说话,喜欢自己坐在那里,不惹事,不出大问题,不用费心”。于是老师们把注意力从他们身上移开,更多的转移到城市里那些品学兼优或是喜欢惹是生非的学生身上。随着过多的他人评价,农民工子女对

8、自己的观点也开始转变,知道自己因成绩不好不会受老师重视。他们不敢提出任何问题与需求,不愿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不愿和老师同学交往,主动疏离大家,认为不说话不惹事就不会接受惩罚,把“默默无闻”当成了自己的道德底线,错把道德上的“默默无闻”当做自己能够达到的最高度。从“默默无闻”到“害群之马”:在城市父母,班级教师,座位距离等因素的影响下,他们和班级中品学兼优的学生缺少了直接的互动与交流,一直被排除在班级主流文化外面。公立学校中,每个班级都会有一些是和班级主流群体对抗的“小团伙”,这个小团伙中很多是在品德方面有一定问题的学生,他们也常年被排除在班级的主流文化之外,所以也更具有反抗性和底层性,因此也更

9、乐于接受与接近农民工子女。农民工子女正渴于交际,就容易加入这些小团伙,成为他们其中的一员,被班级中的不良风气所影响。而且他们长年缺少教师的关注,也会做出某些对抗性行为来引起教师的注意。“一般说来,师生情感联系主要来源于教育者的爱和信任。教育者的爱不仅滋润着受教育者的心灵,也激发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陶行知先生非常强调这一点:“我们最重视师生接近,最重视以人教人。”教育者相信学生有诚实、助人的道德倾向,就可激发其这方面品德的发展;反之,认为儿童是不诚实的,好偷懒的,就可能强化学生这些不良品性。往往农民工子女做出一件有位品德规范的行为,教师就给他们打上品德不好的标签,于是给学生以很强烈的心理暗示。

10、久而久之,他们真正成为了教师口中的“害群之马”。“放弃”德育困境中教师的无奈的选择:在给某些农民工子女贴上问题学生的标签后,教师就表示,他们没有任何有效的手段来提高这些学生的思想品德,很多教师对此原因概括为“家长根本不管,叫家长没用”、“学生每次训话的时候态度都很诚恳,可是从来不改”、“这些学生根本听不懂那些道理”、“任何惩罚都不怕,基础教育阶段又不能开除”等等五花八门的原因,于是教师选择放弃这些问题学生,把他们从好学生身边移开,让他们随心所欲、放任自流、彼此影响,只要不影响班级的正常秩序就好。总的来说,无论是从一而终选择默默无闻的度过自己的小学生涯,抑或还是沦为班级里的问题学生,城市公立小学

11、中的农民工子女都缺少教师的足够关注,都一直是处于“被放弃”的状态。二、归因分析这样的困境是如何产生的呢?“个人品德发展的一般的条件包括主观条件和社会环境条件,内部主观条件有认知能力、交往的需要与合作经验、已有的信念等,外部的环境条件有社会环境和影响、社会反馈与强化等。”而面对农民工子女这一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品德形成与发展更是有很多自己独特的地方。(一)自身原因1错过了德育的关键期 小学生是正在成长发展中的人,道德发展是学生的社会性表现之一,受到学生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影响。学生发展是有关键期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年龄特征,“学生在小学阶段,身体缓缓地生长,12岁儿童大脑的重量已接近成年人”。在这

12、个时期,应该对孩子进行合理的系统的道德教育,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提出,在母育阶段,“道德学(伦理学)的基础应当格外坚实地打好,因为对于受过良好教育的青年,我们希望德行的实践能够成为他们的第二天性。”然而很多农村子女在幼儿时期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系统的品德教育,错过了德育关键期,德育基础的缺失增加了他们今后品德学习的难度。2很多都是转校生,流动性较大农民工随迁子女很多都是出生在农村,接受过几年的农村义务教育,或者在农村期间基本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大多农民工子女进入公立学校都是插班生、借读生,或者超龄入学农民工子女的流动性比较大,他们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农民工的流动性决定了他们子女的思想道

13、德教育缺乏连贯性。农民工由于工作地点的不确定,他们子女的读书地点往往也就不确定,因而学校、老师就很难全面系统地了解他们子女的思想道德状况,也就无法因材施教。有时候学校、老师刚找到教育学生的好方法,教育初步有所成效,学生又因父母的流动而“转移”,又要到“新”的学校,“新”的学校也只能从头开始。也就是说这个学生群体很难接受学校连贯而系统的道德教育。3底层化意识影响下,缺少同伴交往,易产生自卑、孤僻等心理问题“底层化意识是指农民工处于社会底层,他们从意识上觉得难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其社会底层地位。”农民工子女受其父辈的影响,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底层化意识,认为自己比城市学生处于弱势地位。在底层化意识的影

14、响下,他们自我疏离城市学生,缺少正常的同伴交往。皮亚杰认为同伴交往是儿童从他律道德到自律道德过渡的关键,因为同伴间的平等交往可以促进相互间的角色扮演和角色互换,从而有利于儿童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协调彼此的行为。可以说,同伴交往既是儿童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重要背景,也是满足儿童交往需要的重要源泉,更是儿童人格发展的土壤和渠道。底层化意识的作用下,部分社会偏见,以及缺少同伴交往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使得农民工子女中的一部分孩子不能受到公平的待遇,致使他们产生了很强的自卑心理。加之他们的父母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导致一部分农民工缺乏对子女的有效监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能很好地结合,这样,这些孩子在短期内难以适

15、应城市生活,不懂得和老师与同学沟通,导致了他们在人格形成上就会出现一定的偏差,影响这些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二)家庭原因1父母自身道德品质存在问题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出生以来的第一个榜样,每个孩子幼年时期的道德认知都是在模仿父母的行为和接受父母那不系统的道德教育中习得的。班杜拉认为,儿童可以通过模仿他人的行为模式来习得某种行为,而对榜样行为的强化对于儿童也会产生一种刺激,使他们不用亲自体验奖励或惩罚就能得到行为的强化。但是很多农村父母自身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自身的道德认知都只停留在“他律道德”阶段。父母自身还存在一些不正确的道德品质,例如“小农思想”、“拜金主义思想”等,这些都对

16、农民工子女早起的模仿学习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2父母都忙于打工,无暇孩子的道德品质农民工中绝大多数从事的是低知识含量的体力型劳动,时间消耗多,工资收入少。除去生活必需品的支出外,所剩无几,而随着物价的上涨,金钱和物质的满足也成了他们每天的基本追求。在马斯洛的“需要”理论看来,低层次需要未得到基本满足难以产生高一层次的需要。生存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如果人的物质生活得不到基本保证的时候,大多数人是不能直接升华到精神层面的追求。 农民工父母对待自己的孩子,每天只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偶尔过问一下课业成绩也是蜻蜓点水般。对于子女品德方面更是无暇顾及,仅仅以有没有伤害其他同学的身体或者有没有惹需要

17、金钱来赔偿的麻烦来作为评价品德良好的标准。笔者在大连市某小学实习期间,该校外来务工子女出现了很多品德方面有问题的学生,每次在欺负同学后,老师要和其家长沟通,家长总是忙碌而没有时间,于是面对这种请况,老师、被欺负的同学及其家长更多的是无奈。(三)学校原因1德育内容过于城市化,与农村孩子的生活实践相脱节德育是知情意行四个方面的统一,道德认知是德育的基本环节,德育内容是否合理更是非常关键。基础教育阶段的“新教材注重了了教材资源的开发,但未能全面地考虑教学地区的差异性问题,具体表现为偏重于城市的事例多,偏重于农村的材料少。”例如人教出版社2009年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5课我们的国庆节中,图片描绘小

18、朋友们在欢度国庆的日子里进行文艺汇演,画画以及游园等活动;第8课我很整洁中图片所示小朋友在自己家里洗澡,家里有独立的淋浴器是很多外来务工的农民工家庭那单薄的收入所不能支付的;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花钱的学问第二课“钱该怎样花”,小朋友制定的花钱计划为买毛毛熊或者是看电影,这些精神方面消费需要小朋友家境比较优越,并拥有想当数量的零花钱。以上所举的内容都和农村孩子的生活实际是相脱节的,这些品德教育内容的设置,也加大了农民工子对主流道德的疏离感。 2品德和成绩挂钩,评价学生标准重智轻德农民工子女的学科知识基础较差,来到城市后跟不上班级的教学进度,考试分数较低,由于很多学校以及教师还是单纯以成绩

19、的好坏来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于是很多农民工子女直接被贴上了坏学生的标签,很多教师直接将其放弃。而且大多数教师喜欢在评价学生时将学生的品德和智力挂钩,成绩差的学生也直接被批评为品德差的学生。这样的评价结果无形中给农民工子女强大的心理暗示,加重了农民工子女的自卑感,以及被孤立感,于是很多农民工子女也就开始认为自己是一个成绩差,品德差的学生,开始出现各种品德失范行为,真正成为了一名问题学生。三、解决德育困境的一些建议(一)道德意识层面 首先,农民工子女要提升自身对优良道德的认同感,树立成为道德优秀学生的决心和信心。很多农民工子女都对自身的前途发展过于自卑,认为自己成不了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于是放松

20、对自己的要求,很少进行道德知识的学习以及良好道德行为的修炼,不违法犯罪成为了自己道德学习的最高目标。农民工子女是道德教育的主体,主体的学习动力的大小是影响教育结果能否成功的关键。农民工子女内心形成对思想品德一定的看法,也就是作为一种内部道德环境,这种环境会成为一种决定道德教育能否顺利开展的力量。“内部道德环境是一种能动的力量,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它赋予其自我教育能力,使之能自觉主动地接受道德教育,提出自我思想品德修养的目标和方法并努力付诸实现。”所以农民工子女的主体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其次,农民工要提升自身的涵养,树立为人父母的正确形象,明确自己道德水平和道德行为对子女会产生巨大的影响,重视自身

21、道德的修炼,以及对子女道德的教育。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社会,又是一个学习型社会,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每个人都应加强自身学习。农民工本来就属于低知识群体,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其基本素养对教育孩子来说本来就不太够,所以更应该广泛涉猎知识,提升自身涵养,以便在孩子心目中树立自己为人父母的形象,以自己的言行作表率,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再次,教师要树立人人平等的意识,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用师爱来进行道德教育,让学生在爱的氛围中成为道德高尚的人。首先教师不能对农民工子女有任何的偏见,马卡连柯说过教师要尽可能地尊重任何一个学生。一个好的教师不仅要能教会学生学习文化知识,还要善于关心学生,了解学生。面对农民工子

22、女这一个教育群体,教师更应当了解并掌握一定的教育方法,在共性培养的基础上注重其个性发展,培养孩子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教师要加强和农民工子女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帮助每一个孩子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二)道德教学操作层面 1德育内容应多元化,可以实际生活为主 当前小学德育内容还存在不够生活化,城市化、成人化等问题。一般说来,学校德育内容的确定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然而农民工子女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身心发展中有一些不同于城市子女的特点,所以当前公立小学的德育内容与他们的身心发展不符,并与他们的实际生活相脱节。然而随着城市中外来人口的增加,教育工作者在制定德育内容时,应该考虑到农民工

23、随迁子女这个人数庞大的受众群体,针对农村人不适应城市生活会产生的问题给予实际建议,选取某些城乡道德礼仪落差进行教育。不仅让农村人适应城市生活,同时让城市孩子了解农村,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很快适应城市新生活。2学校德育评价标准对于农民工子女可以有适当的倾斜当今城市公立小学的德育评价标准单一,主要集中于道德认知方面。然而在各科知识的储备上,农民工子女都较城市学生有所欠缺,思想品德课程也是同样的道理。学生品德也多以量化考核的形式进行评价,农民工子女往往分数较低,就被认为思想品德较差。而且公立小学对学生品德行为评价标准也是城市化严重,例如捐款会以数目多少为评价标准,因此农民工子

24、女家境贫寒也使其被贴上了没有爱心的标签。所以我们在对农民工子女进行道德评价的时候,可以进行适当的倾斜,发掘农民工子女身上的闪光点,结合农民工子女独特的生长环境进行评价。例如在和农民工子女接触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具有勤劳、节俭、自立、坚强等优秀的特质。教师可以适当针对农民工子女擅长的方面进行鼓励,树立他们的自信心,通过强化发展其良好品德。3建立特殊的家校合作模式家庭德育是学校德育的前提和基础,“家庭与社会不但决定着学校德育并参与其中,同时也是学校德育的必要补充。”所以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中,不仅仅是学校单方面的作用,家庭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应该建立定期以及长期的家校合作机制。但是农民工家庭相对比较特殊

25、,农民工家长每天忙于打工,根本没有时间关心子女的道德教育,更不会抽出什么时间与老师进行沟通,就连家长会也基本缺席。某些学者提出对农民工父母进行培训,这一点笔者表示可行性相对较低,因为农民工工作时间长,强度大,培训只会加大他们的压力。所以笔者提议可以建立特殊的家校合作模式,可以让孩子成为家长和老师之间的中介,例如让孩子对家长进行道德教育,保证孩子和父母的沟通,促进农民工及其子女道德的共同发展;在某些空闲时间,老师可以适当进行家访,也可以带着农民工子女一起去他们父母工作的地方进行慰问学习,了解父母的辛苦;学校也可以考虑对学生母亲或其他监护人进行德育培训,使她承担起家庭德育的主要任务等。 4建立专门

26、的农民工子女心理辅导机制在老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帮扶关系。除了对其进行一般心理咨询和辅导外,学校还应定期集中农民工子女举行专题的教育心理活动,教育他们正确服自卑、树立自信、适应城市生活,面对实际。针对农民工子女自闭、敏感的心理障碍,开设“协调和谐的人际关系”等专题讲座或心理咨询,指导他们学习并掌握主动有效的人际交往(师生、同学、亲子之间)的方法和技巧。使他们能够充满自信的与他人真诚相待,友好相处。注释:现代德育困境研究.2003年7月第1版.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190214莫雷主编,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心理学.2007年8月第1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2325

27、0易连云主编.德育原理.2010年5月第1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66-67王春光. 警惕农民工“底层化意识”加剧.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年,第5期、易连云,杨洋等著.文化冲突与融合中的学校德育.2010年6月第1版.广西: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54易连云著.重建学校精神家园.2003年1月第1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28参考文献1车文博著. 世纪心理学丛书:人本主义心理学.2003年6月第1版.浙江: 浙江教育出版社,121现代德育困境研究.2003年7月第1版.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1902143莫雷主编,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心理学.2007年8月第1版.北京

28、:教育科学出版社,2232504易连云,杨洋等著.文化冲突与融合中的学校德育.2010年6月第1版.广西: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545易连云著.重建学校精神家园.2003年1月第1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286易连云主编.德育原理.2010年5月第1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66-677冯毅飞. 何去何从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的路径选择. 科协论坛,2010年,第4期8郝婧婧. 农民工子女的道德教育问题浅析.科教文汇,2007年,第3期9茆怡娟. 进城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研究及对策.当代教育论坛,2010年,第8期5吴霓,张宁娟,李楠. 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的五大趋势及对策.当代教育科学,2010年,第7期9汪卫平,钱巧玲.城镇小学劳动教育实验报告.江西教育科研,1993年,第4期3张亚丽,马用浩. 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就学过程中的政府责任.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研究生论文专刊,2009年11月6湛卫清.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合教育的困惑与对策. 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第10期7朱媛. 农民工子女健康人格的养成.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8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状况调研报告.教育研究,2008年,第4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工程图纸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