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教案模板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数学教案模板8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幼儿园数学教案模板8篇 在写教案时,我们要透彻分析,全面了解教学目标,教案在起草的时候,教师肯定要留意联系实际。以下是无忧文档小编细心为您推举的幼儿园数学教案模板8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复习稳固九以内的加法。 2、在情境教学中,学会10的加法。 3、能将的10的加法运用到超市购物的嬉戏中。 4、培育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预备: PPT、购物券、贴有数字的动物卡片。 教学过程: 1、碰球嬉戏。 师:小朋友,你们会玩碰球的嬉戏吗? (会)那今日小胡教师和你们一起来玩玩这个嬉戏。这里有一个规章,就是我的球和你的球碰起来是9。你们预备好了吗?嘿嘿,我的两球碰几球?
2、(嘿嘿,你的两球碰7球,2+7=9). . 2、新授10的加法。(PPT)师:刚刚小朋友的表现可真好,所以我打算要给你们一些嘉奖。教师预备带你们去动物园玩,你们想去吗?(想)好,那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师:瞧,前面是什么小动物?(小猪)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有的站着,有的坐着)那有几个站着的(1)?几个坐着的呢(9)?数一数一共有几只小猪?(10只)那谁会依据这个图片给我们来列个加法算式?(1+9=10)我们以前还学过可以把前面的数字调换一下位置,也就有了一个新的算式了,大家一起说好不好?(9+1=10)师:我们走呀走,来到了池塘边,你观察了什么?(乌龟)请你认真数数有几只在岸上,几只
3、在水里呢?总共有多少只乌龟?我要请聪慧的小朋友还给这些小乌龟们列列算式了,谁来? 师:你们看,那边有许多美丽的鸟。请你们自己观看,你观察了什么?有几只?一共有多少只鸟儿?你能为这些鸟儿列个算式吗? 师:看过了漂亮的小鸟,接下来会是哪个小动物呢,让我们连续逛下去。呀,这次来的是谁呀?(小狗)小狗怎么样了?(有的关在笼子里,有的在笼子外面)数数笼子里的有几只?外面的又有几只,一共有什么?你来给小狗们列个算式好吗?还可以有怎样一个算式? 师:最终我们去漂亮的花丛里看看,这里面也藏着小动物哦。原来是勤劳的小蜜蜂。我发觉这些小蜜蜂有些不一样哦,你发觉没有?有绿头发和黄头发的蜜蜂。数数绿色的有几只?黄色的
4、几只?总共有多少?一共有多少?我想请你来给小蜜蜂列算式了。那这次还有没有其他的算式呢?(没有)为什么?(前面的数字又是5,换位置以后也是一样的)师:你们有没有发觉这个动物园的小动物呀,每个种类都是10个,这就是这个动物园的特点。让我们一起把这些好玩的10的加法一起念一下吧。 3、嬉戏:动物超市1)幼儿购物嬉戏师:动物园逛完了,我在动物园还找到了一个好玩的地方,就是动物超市。在里面我们可以买些纪念品。看,这是我为你们预备的10元购物券,你们等会可以去超市你买你喜爱的东西。每个纪念品后面都标有价钱。在这里呀,我有一个要求,你只能买两样东西,而且肯定要把10元给用完了。有没有听明白。这是我在动物超市
5、买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买了什么?你们看,我买了两样,这个是多少钱?这个呢?.+.=10,所以我刚好把10块钱用完了。好,现在你们拿起自己的购物券去超市购物吧。记住你只能买两样东西,而且肯定要把10元给用完了。 2)相互检查师:买好的小朋友请回到位置上,现在你可以和想你的好朋友介绍一下你买到了什么?还可以相互检查你有没有买对,有没有符合教师的要求?发觉错误的小朋友,教师再给你一次时机,自己去改正一下。 3)幼儿介绍自己的购置状况师:谁想来和大家共享一下你买了些什么? 幼儿园数学教案2 活动目标: 1、熟悉半圆形,能正确区分半圆形和其他图形。 2、感知半圆形的根本特征,初步体验半圆形和圆形之间
6、的关系。 3、对图形感兴趣,培育幼儿对图形的观看力量和辨别力量。 活动预备: 1、一个较大的圆,中间有切割线,能分成两个半圆;小丑图片。 2、大小不同的半圆若干,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图形若干。 活动过程: 一、熟悉半圆形 1、今日,教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朋友,你们看看是什么啊? 2、你们看看教师手上拿的是什么啊?引导幼儿说出圆形名称。 3、看清晰哦,教师现在要变魔术了。 4、将圆形拆开成两个半圆形,提问:现在看教师把圆变成了什么外形,你熟悉吗?引导幼儿发觉圆形变成了两个一样大小的半圆形。 5、引导幼儿大胆地说说,生活中有哪些东西像半圆形。 二、找出半圆形 1、为了欢送小朋友,教师还带来了一幅
7、画,一起看看吧。 2、在教师的的道具中,哪些是半圆形的?数一数,一共找到了几个半圆形。 3、熟悉了半圆形,教师想请你们帮我整理玩具,教师有很多外形不一的玩具,请你帮他把半圆形的都找出来。 4、幼儿操作,教师观看指导。 三、摸摸半圆形 1、我们一起来摸摸半圆形,和他做好朋友吧。 2、引导幼儿触摸半圆形的边角,感知半圆形的特征。 3、猜一猜,假如把两个半圆形并在一起会变成什么呢? 4、嬉戏:制作缺少半圆形的道具,然后邀请小朋友来用半圆形给他们补上。 四、圆圆和半圆 1、观看争论,为什么有的好朋友手中的半圆形拼起来会变成圆形,有的不能? 2、共同总结:两个大小一样的半圆形才能拼成圆形。 3、找一找:
8、带着已有的半圆,从众多半圆中找到一样大小的半圆,并拼一拼看看能否成为圆形。 4、师幼共同验证,跟半圆宝宝再见,完毕课程。 幼儿园数学教案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每一个数字都有相邻数的概念,把握10以内整数的相邻数。 2、通过嬉戏的方式培育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在嬉戏互动中学习数学。 3、使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合作嬉戏的欢乐。 活动预备 1、110的数字卡片。 2、动物房子图片,小动物图片(小狗、小猫、兔子、猴子、狐狸) 3、空纸箱。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在风景美丽的树林里,一条小河缓缓地流着,小树林旁边有一栋美丽的楼房, 里面住着很多小动物,我们来看一看里面都住着谁,好不好? 2、教师
9、出示有小动物楼房的图片 分别是:小狗(一楼)、小猫(二楼)、兔子(三楼)、猴子(四楼)、狐狸(五楼) 谁能说出这些小动物的邻居是谁? 3、小朋友都知道了小动物的邻居是谁了,那请你们看看你们的左右邻居是谁? 幼儿互动,教师观看。 4、教师:我们小朋友都有邻居,数字宝宝它也想找邻居,你们想不想去帮帮他呢, 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的邻居吧! 5、教师出示110数字卡片 让幼儿知道任意数都有相邻的关系(多1和少1) 6、教师拿出10以内任意三个相邻的数字卡片,请幼儿为三个数字排队,引导幼儿按挨次排。 二、嬉戏 1、嬉戏一:找朋友 幼儿身上带好110的数字卡片按挨次排好队后,教师带着幼儿说儿歌: 宝宝宝宝转
10、一圈,宝宝宝宝瞧一瞧, 左瞧瞧,右瞧瞧,瞧见的朋友真不少, 你的朋友是几和几?请你快来告知我。 幼儿大声告知对方,自己的朋友是几和几? 幼儿可以交换数字卡片,反复玩几次,进一步理解相邻数之间的排列关系。 2、嬉戏二:摸彩票 幼儿在一个装有19的数字卡片的箱子里摸,摸出一个数字,并说出它的相邻数,正确的即可获奖。(嘉奖一个笑脸娃娃)大家一起玩。 3、嬉戏三:找朋友 发给每位幼儿1到10的数字卡片,摆在桌子上,教师拿出任意一个数字,请小朋友把它的相邻数找出来,看一看哪个小朋友反响最快。 活动延长 在科学区投放1到10的数字卡片及不同颜色的小球,让幼儿进一步探究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幼儿园数学教案
11、4 幼儿园大班计算活动:比拟轻重 温州三幼得胜园区 潘雪如 活动目标: 1、感知轻重,知道要有两个或者几个物体才可以比拟重量。 2、学习用自然测量比拟两个物体的轻重,用工具测量来比拟三个物体的重量,并做好记录。 3、体验合作带来的乐趣与胜利感。 活动预备: 1、学具筐:面霜瓶、积木、天平8个。 2、皮球、桶、纸盒、水瓶、铅笔盒、杯子、积木、瓶子各两个。 活动过程: 一、提出概念。 1、请一名幼儿上来。 (1) 今日教师想给XXX小朋友比重量,你们觉得一个人可以比重量么?那有什么方法呢?你们觉得谁重? (2) 今日教师带来了跷跷板,看看谁重一点?我给重一点那边贴上箭头向下的标记。 (3) 小结:
12、原来比重量要两个或者几个物品才可以比拟,一个物体不能自己跟自己比重量。 二、感知重量。 1、幼儿探究。 (1)今日教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两样物品,教师请你们来给他们比一比轻重。 (2)我请两个孩子一组,站在桌子旁边去找两样物品比轻重,给重的那样东西贴上朝下的箭头。 2、小结:原来我们用我们的小手掂一掂可以比拟出物体的轻重。 三、工具测量。 1、出示三样物品。(三个玩具) (1) 刚刚我们给两样东西比了重量,我这里有三样东西,谁情愿上来给他们比拟轻重。谁跟他有不一样的意见? (2) 那究竟谁排的对呢?我也不知道。当我们用手也没方法分出轻重的时候,那我们就需要一个精确的测量工具。他就是天平。 (3)
13、我们先将两个物品进展比拟,把轻的那个拿下来,重的那个不动。然后再把第三个物品拿来进展比拟。那这个比其他两个都重,所以他是最重的,那C就是最轻的,中间这个叫什么呢?他叫不轻也不重。 (4) 由于他最重的要轻,比最轻的要重,所以他叫不轻也不重。一起来说说看。(贴上箭头) (5) 教师示范记录表。 2、幼儿操作。 (1) 请小朋友两人一组不拿凳子到桌子旁边,合作一人记录,一人测量,给三样物品比轻重。 (2) 教师检验:将幼儿的记录表贴在黑板上。 (3) 找出不一样的检测一次。 (4) 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许多东西可以比拟轻重,我们一起去找找吧。 幼儿园数学教案5 设计意图: 数的组成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
14、的一个重要局部,以往幼儿学习时,常常会消失机械记忆的状况,有些虽然开头关注孩子的操作但是多以“就事论事”地摆布桌面材料为主,比拟单一、乏味。新纲要中关于数学领域的目标定义为“能从生活和嬉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好玩。”而保龄球就是孩子们生活中常玩的一个合作体育嬉戏,整个活动以保龄球馆为嬉戏情节线索,以儿童思维进展的理论为依据,设计了三部曲:操作体验归纳提升迁移运用,让幼儿在操作中体验欢乐,积存阅历;在沟通、归纳、提升中发觉一些简洁的规律,在迁移运用中提升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力量。 活动目标: 1、探究发觉将数字10分成两个局部时,可以有不同的结果,并能分出10的全部组数。 2、
15、能够在观看的根底上,分析比拟多组分和记录的一样点和不同点,并能用符号表示,体验互换、互补关系。 3、在嬉戏活动中稳固10以内数的组成,体验参加活动的乐趣。 活动预备: 保龄球若干 记录表 皮球 投影仪 奖品 抽奖箱 活动过程: 一、幼儿嬉戏,记录结果 1、引题:乐乐保龄球馆今日开业了,你们想不想去尝试一下?我们先来看看这张记分表,它能告知我们什么? 2、介绍规章:等会三个小朋友一组,请你们商议一下谁先玩,谁记录,谁捡球,商议好了到教师地方领一张记录表,请你看清晰记录表的左上角是数字几,就到几号保龄球馆玩。 3、嬉戏与记录 二、沟通结果,梳理阅历 1、沟通结果 师:你是怎么记录的? 2、引导梳理
16、 教师提升:10个保龄球可以分成3个站着的和7个倒的。3和7合起来是10。 3、探究互换规律 4、用已知规律整理记录表 师:在教师表格里面找不到的记录你们还有吗?是不是你们打保龄球的全部记录都在这上面了? 师:现在请你们三个人一组将记录表用自己的方法整理一下,让它有次序、很整齐、也记得牢、不会漏掉、也不会重复。 幼儿沟通记录表。 三、颁奖活动,迁移阅历 1、交待规章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抽奖箱)抽奖时间到了!每个小朋友可以到抽奖箱里摸一张奖券,请你们看清晰是几元的奖券,每张奖券只能领两种奖品,两种奖品合起来的价格刚好是奖券的面额。 2、领取奖品 3、沟通共享 师:你拿的是几元的奖券?你用
17、这奖券领了哪两样奖品? 幼儿园数学教案6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了解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各种连接方法,萌发探究兴趣。 2、发挥想像力、制造力,并能完整地表达。 活动预备 1、纸环,绳子、夹子、纽扣、订书机、纸张、固体胶、小棒等。 活动过程 一、感受连接 1.教师:小朋友,我们来做一个找朋友的嬉戏吧!音乐响起来的时候,你们就去找朋友, 音乐停顿时,你们也停下来,教师看看谁能找到好朋友,好不好? 2.嬉戏:找朋友 教师:嗯,教师看出来了xxx和xxx是好朋友,教师说的对吗? 你知道教师是怎么知道的你们两个是好朋友吗? 由于你们两个拉起手来了,连接在一起了。 二、尝试连接 (1)出示两个纸环 教师:谁能
18、想方法把这两个纸环连接在一起呢? (启发幼儿积极动脑筋,想出多种方法连接。) (2)出示生活中常常要用到的东西 教师:你们熟悉这些东西吗?它们都叫什么名字? 它们也想找好朋友,你们能帮它们连一连吗? (3)幼儿尝试用多种方法连接所给材料,教师巡回观看指导。 三、阅历沟通 (1)你是选用哪两样东西的?用什么方法把它们连接起来的? (让幼儿分别说说自己的连接方法。) (2)连接的方法许多,可以粘贴,串,钉,套,夹,挂等等。 鼓舞幼儿想出更多的连接方法。 四、探究操作 1.请幼儿发挥想像,再次将物品连接起来。 2.教师观看指导,并赐予提示和帮忙。 五、展现作品 幼儿介绍自己的连接作品,共享胜利的欢乐
19、。 幼儿园数学教案7 活动目标: 1、通过将花片进展分类、排列、记录,积极探究、分析争论感知物体的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2、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进展幼儿的规律思维力量。 活动预备:学具: 1、幼儿人手一份双面操作板和积塑(大、中、小各十个)。 2、记号笔人手一支。 3、同样长度即时贴两条。 教具: 1、示范用操作板两份。 2、小橘子、大苹果各一个。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出示花片引起幼儿兴趣。 师:看,这里有什么?(花片) 2、第一次探究活动:感知数量一样、大小不一的花片,排列长短不一样。 (1)教师讲解操作要领。 师:请你们帮助做件事,给这些花片分分家,排排队。 出示操作卡正
20、面提问: 猜猜,第一条线上排什么? 其次、第三条线上呢? 师:排的时候要从红线开头,一个靠着一个,让它们站在线上。三排全排完了,不要收,把数字记在后面的格子里。 (2)幼儿操作,用花片在纸板上排队。 (3)幼儿叙述排列结果,并争论“为什么都是十个,队伍却不一样长呢?” (由于小花片小,所以排得最短;由于大花片大,所以排得最长;由于中花片不大也不小,所以排的队伍不长也不短。) (4)小结:一样数量的花片,花片越小排列越短;花片越大排列越长。 3、其次次探究活动:感知大小不一的花片,排列长短一样时,数量不同。 (1) 观看纸板另一面,提问: 看看纸板上的三条线怎么样?(一样长) 假如在这三条一样长
21、的线上排队,想想,用的花片的数量会不会一样多?(一样;不一样) (2) 交代探究要求,幼儿操作,寻求答案。 师:请你们用不同的花片分别在三条一样长的线上排列,看看它们的数量究竟会不会一样多呢? (3) 幼儿叙述操作结果。 (不一样多,小花片用的最多,大花片用的最少。) (4)争论:为什么排一样长的队伍时,小花片用的最多,大花片用的最少? (5)小结:队伍一样长时,小花片用的数量多,大花片用的数量少。 4、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感知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1) 出示橘子和苹果提问: 假如用一样数量橘子和苹果排队,谁的队伍长?谁的队伍短?为什么? (橘子小,排的队伍长;苹果大,排的队伍短。)
22、 让它们排一样长的队伍,橘子和苹果谁用的多?为什么? 小结:队伍一样长时,大的苹果用的数量少,小的橘子用的数量多。 (2)师幼嬉戏“走钢丝”。 教师和一幼儿走“钢丝”,全体幼儿分成两组分别为教师和幼儿点数步伐。 师:“从起点线处脚跟对脚尖走到终点线,大家帮着数数用了几步?” 争论:为什么教师用的步伐少,小朋友用的多呢? 小结:走一样长的“钢丝”,教师脚大,用的步伐少,小朋友脚小,用的步伐多。 师:让我们把今日的很多新发觉、学会的新本事告知其他的小朋友吧! 幼儿园数学教案8 活动目标 1、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前、后、左、右等方位,进一步积存方位认知的相关阅历。 2、理解并遵守嬉戏规章,体验共同嬉戏的
23、欢乐。 活动预备 塑料圈若干、场景 活动过程 一、初次体验“小蛇出洞”的嬉戏(目的:学习区分左右方位) 理解儿歌:小蛇出洞 提问:听到了什么?你觉得小蛇怎样才能“出洞”? 体验嬉戏 玩法:小朋友扮演小蛇蹲在洞里,教师念儿歌,小蛇必需依据儿歌的要求爬一爬,爬的方向正确才能出山洞;假如方向搞错小蛇就只能在“洞”(圈圈)里重新再玩一次。 规章: A小蛇必需听清晰请你“往什么方向爬”; B小蛇爬的方向正确表示顺当出“山洞”,方向搞错必需在“洞”里再玩一次。 C爬出山洞的小蛇立刻回到位置上。 幼儿尝试 重点观看:幼儿能否依据儿歌指令正确区分方位(上下、前后、左右) 互动争论:有什么好方法能帮忙小蛇分清左
24、边和右边? 二、竞赛:哪队小蛇先出洞 玩法:幼儿分两队(红黄)轮番扮小蛇玩嬉戏,红队扮小蛇在规定的点子上蹲下,由黄队队员念儿歌并检查小蛇爬的方向是否正确,儿歌念完后,数数几条小蛇爬出山洞;交换嬉戏,黄队幼儿扮小蛇爬呀爬,红队念儿歌并检查,最终比比哪队小蛇出洞数量多为赢,并得一分。 幼儿分组竞赛(2-3次) 第一轮嬉戏:幼儿发指令 其次轮嬉戏:教师快速发指令 三、活动延长(引出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 第三轮嬉戏:教师快速发指令,各队派3名队员相对而立开展嬉戏 附儿歌:小蛇出洞 小蛇小蛇爬呀爬,往上爬、往下钻, 往前进、往后退,往左移、往右移, 小蛇小蛇出洞啦! 方位的练习对孩子来说是特别枯燥的,陈教师是通过一个嬉戏活动让孩子来练一练,教师们在寻常的教学活动中是否也参加过类似的教学呢?大家可以依据自己的熟悉,谈谈下面两个问题。 抛问: 1、熟悉方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展,是否需要设计特地的集体教学活动? 2、对本次活动以及后续活动的开展有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