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 蔡邕传]《后汉书·蔡邕传》阅读答案(附翻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后汉书 蔡邕传]《后汉书·蔡邕传》阅读答案(附翻译).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后汉书 蔡邕传后汉书蔡邕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后汉书蔡邕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9题。 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人也。少博学,唯辞章、数术、天文是好,妙操音律。 桓帝时,中常侍徐璜等五侯擅恣,闻邕善鼓琴,遂白天子,敕陈留太守督促发遣。邕不得已,行到偃师,称疾而归。闲居玩古,不交当世。感东方朔客难及杨雄、班固之徒设疑以自通,乃斟酌群言,韪其是而矫其非,作释诲以戒厉云尔。 在吴。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初,邕在陈留也,其邻人有以酒食召邕者,比往而酒以酣焉。客有弹琴于屏,邕至门试潜听之,曰:“憘!以乐召我而有
2、杀心,何也?”遂反。僮仆告仆人曰:“蔡君一直,至门而去。”邕素为邦乡所宗,仆人遽自追,而问其故,邕具以告,莫不怃然。弹琴者曰:“我向鼓弦,见螳螂方向鸣蝉,蝉将去而未飞,螳螂为之前却不止。吾心耸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此岂为杀心而形于声者乎?”邕莞然而笑曰:“此足以当之矣。” 董卓重邕才学,厚相遇待。及卓被诛,邕在司徒王允坐,不意言之而叹,有动于色。允勃然叱之,即收付廷尉治罪。邕陈辞谢,乞黥首刖足,继成汉史。士大夫多矜救之,不能得。太尉驰往谓允曰:“伯喈旷世逸才,多识汉事,当续成后史,为一代大典。且忠孝素著,所坐无实,诛之无乃失人望乎?”允不纳。太尉退而告人曰:“王公其不长世乎?善人,国之纪也,制
3、作,国之典也。灭纪废典,其能久乎?” 允悔欲止而不及邕遂死狱中年六十一搢绅诸儒莫不流涕北海郑玄闻而叹曰汉世之事谁与正之兖州陈留间皆画像而颂焉。 (选自后汉书蔡邕传,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雄、班固之徒设疑以自通一类人 B.比往而酒以酣焉等到 C.螳螂为之前却不止但是 D.邕陈辞感谢罪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称疾而归邕莞然而笑曰 B.其邻人有以酒食召邕者以乐召我而有杀心 C.因请而裁为琴螳螂为之前却不止 D.王公其不长世乎其能久乎 7.从句式的角度看,下列含有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A.唯辞章、数术、天文是好 B.伯喈旷世逸才 C
4、.邕素为邦乡所宗 D.邕具以告 8.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蔡邕少年时博学多才,因擅长弹琴,由陈留太守举荐而被征召,但进京途中,走到偃师就假托有病回家了。 B.蔡邕在吴地的时候,能从灶中桐木燃烧时发出的声音听出这块桐木是制作乐器的良材,成就一段“焦尾琴”的佳话。 C太尉认为蔡邕一向以忠孝闻名于世,并对汉朝的史事非常熟识,应当让他续成后汉史,修成一代典籍。 D蔡邕因偶然说到董卓时叹气而获罪,朝中许多人也为之求情,认为杀蔡邕会带来严峻后果,王允盛怒之下没有立刻同意。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允悔欲止而不及邕遂死狱中年六十一搢绅诸儒莫不流涕北海郑玄闻而叹曰汉世之事谁与正之兖州陈留间皆画像而颂焉。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乃斟酌群言,韪其是而矫其非。(3分) 所坐无实,诛之无乃失人望乎?(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