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3课时《1米有多长》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57037.pdf

上传人:得** 文档编号:84894284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00.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3课时《1米有多长》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57037.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3课时《1米有多长》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57037.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3课时《1米有多长》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57037.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3课时《1米有多长》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57037.pdf(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六单元 测 量 第三课时 1 米有多长 教学内容:教材第 53-55 页。教学目标:1.在观察和测量活动中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建立 1 米的长度观念,掌握 1 米=100 厘米,并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2.初步学会用米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测物体长度,能 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3.在测量活动中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建立米的长度观念,知道 1 米=100 厘米。难点:用米作为长度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的实际长度。教学准备:课件、米尺。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长度单位厘米。想一想,1 厘米大约有多长?你能用手指

2、比划告诉老师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 1 厘米长的小棒,准备用这些小棒测量教室的长度,你有什么想法吗?生:小棒太短,测量起来太麻烦。小结:厘米是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而要测量教室地面的长,或者比较长的距离,那就需要用到一个比较大的长度单位,它就是米。二、互动新授 1.认识米。课件出示情境图。游乐园里真好玩儿,小动物们争先恐后地往里面跑,可是长颈鹿却被保安给拦在了门口,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因为游乐园要求“身高 1 米以上要买票”小乌龟要买票吗?为什么?出示米尺。同学们,这是一把米尺,它的长度就是 1 米。那 1 米大约有多长呢?让学生伸开双臂比划 1 米大约有多长,师逐一测量。比一比。同学们

3、,你能猜一猜一米到自己身体的哪个部位吗?师将米尺竖放,引导学生认识 1 米的长度。再和米尺比一比,验证自己的猜测,看一看 1 米究竟到自己身体的哪个部位。找一找。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 1 米?2.探究米和厘米的关系。认识 1 米=100 厘米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米尺,想一想: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1米有多少厘米?生:1 米有 100 厘米,1 米等于 100 厘米。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量一量 量一量我们的教室有多长?教师带领学生实地测量:先将卷尺的“0”刻度线对准教室的一端,看看黑板的另一端对准什么数,如果不是整厘米数,就是几米几厘米。3.选择合适的单位。课件出示 53 页例 3。你选

4、什么做单位?门高约 2()黄瓜长约 20()小结:我们要依据实际情况来恰当的选择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学生自主完成剩下的 4 小题。三、巩固练习 认识了米和厘米,我们在用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思考,认真辨别,不能用错哟!独立完成课本 54 页的试一试,估一估,量一量。完成课本 54 页练一练的题目,和同学交流自己是如何解题的。四、作业设计 A.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一扇门高约 2()一辆公共汽车长 9()图钉的长大约是 1()课桌高是 70()小明的身高是 135()B.计算。15 厘米8 厘米()厘米 16 厘米9 厘米()厘米 6 米5 米()厘米 1 米 5 厘米1 米 3 厘米()米()

5、厘米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另一个长度单位米,知道了课桌的长大约是 1 米,并且知道了测量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用“米”作单位,要记住 1 米=100 厘米。还学会了测量物体的长度的方法,注意测量时要从 0 刻度量起。板书设计:1 米有多长 1 米=100 厘米 测量较长的物体:米 m 教学反思: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归纳等一系列活动,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自己发现规律,并在合作交流中相互补充、修正,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第四课时 练习四 教学目标:教材第 56、57 页。教学目标:1.巩固学生对

6、 1 厘米、1 米的直观认识。2.提高学生运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和画指定长度线段的技能。教学重难点:重点: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意识。难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形成估测技能。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有关知识,谁能给大家说说我们什么时候用米作单位?什么时候用厘米作单位?2.在前面的学习中,你还学到了哪些知识?3.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的知识,不知道同学们都掌握了没有,今天这节课,老师就来考考大家。二、巩固练习(一)填一填。1.完成教材 56 页第 1 题。(1)提出要求:请同学们根据前面学习的知识自主完成。(2)指名汇报结果。(3)指名检查

7、、验证汇报的结果是否正确。(4)指名说一说每小题的测量方法。(5)小结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的具体方法以及注意事项。2.完成教材 56 页第 2 题。(1)提出要求:小组内交流填写。(2)汇报交流后的结果。(3)评价刚才的结果是否正确。(4)说一说填写的原因。(5)小结:选择恰当长度单位表示物体长度的方法和技巧。(二)量一量,填一填。学生自主完成 56 页第 3 题(三)做一做,量一量。1.完成教材 57 页第 5(1)题。读题,说一说在摆一摆、量一量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小组内合作完成测量。2.完成教材 57 页第 5(2)题。随意选择 5 位同学上讲台手拉手站成一排。在讲台上用卷尺测量这

8、5 名同学手拉的队伍一共有多长。测量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3.完成教材 57 页第 5 题(3)题。指名一个学生从自己作为处走到讲台处。估一估长度。用老师的卷尺量一量。(四)读一读。1.指名读一读教材第 57 页第 6 题的内容。2.自己有没有在生活中遇到过用“尺”或“寸”计量物体长度的事例。三、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积累的同学,解决问题时说得有理有据,真棒!希望今后大家都能做生活的有心人,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四、作业设计 A.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大树高约 8()。操场跑道长约 100()。文具盒长约 25()。床的长度大约是 2()。小华今年 7 岁了,身高约 1()20()。大拇指的宽度大约是 1(),伸开两臂的长约是 1()。讲台的高大约是 80(),门高约 2()20 厘米。B.判断题。大人一步长 5 米。铅笔长约 15 厘米。1 米和 100 厘米同样长。火车每小时行驶 900 厘米。操场跑道长 100 米。板书设计:练 习 四 找已知条件,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学生对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鲜明的表象后,就能正确地运用“米”进行估测,也容易掌握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引导学生交流,给学生创造分享、相互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良好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活动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