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7篇2023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7篇2023年.doc(3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7篇2022年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初步熟悉锐角和钝角,会用三角尺推断直角、锐角和钝角。 2.使学生经受观看、操作、分类和比拟等数学活动,培育学生初步的观看力量、实践力量和抽象力量,增加学生用数学思想熟悉事物的意识。 3.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感受数学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标解析: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刚刚初步熟悉角和直角的根底之上。通过在学生熟知的情境中绽开探究,在动手操作中熟悉、推断锐角和钝角,进一步拓展完善对角的熟悉,为以后学习三角形的分类等学问打下根底。 教学重点:熟悉锐角和钝角。 教学难点:理解锐
2、角、钝角和直角的特征 教学预备:课件、三角尺、活动角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铺垫导入 (一)在生活中找角。 1.课件出例如5:在图中,你能找到哪里有角? 2.依据学生汇报,在上图显示描出六个代表性的角。(2个直角,2个锐角,2个钝角) (二)在沟通中复习。 角是由什么组成的?怎样推断直角? (三)在问题中引入。 1.课件演示:从例5实物图中抽取刚刚描出的六个角。 2.引发思索:这些角长得一样吗?你能依据它们的特点分类吗? 【设计意图:从生活实物中找角,再从中抽象出角,既是对旧知的复习,又能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引起学生留意,并引发思索,为下一步探究指明方向。】 二、合作沟通,探究新知
3、(一)沟通汇报,感知特征。 1.小组争论:这些不同的角,你按什么标准分类?说说分的理由。 2.全班反应,沟通分法。 方法一:按是不是直角分为两类。 方法二:按角的大小分为直角、比直角大的角和比直角小的角三类。 (二)分类验证,体验特征。 1.验证直角。指导学生用三角尺上的直角进展正确的推断。 2.验证比直角小的角和比直角大的角。 明确方法:像这两类角有时用眼睛就能辨别它是属于哪一类角的,就不需要三角尺去验证。 【设计意图:从直观感知层面入手,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给角分类,沟通分类的理由并概括每一类角的特征,培育了学生的观看力量、动手操作力量和语言表达力量。接着以三角尺上直角为标准,验证判定角的类别
4、,直观、形象,使学生真实体验到三类角的特征及相互关系。】 (三)归纳整理,熟悉特征。 1.自主命名,发挥想象。 像你们这样根据大小把角分成三类,其中这一类有它特定的名称叫直角,其余的两类角你们想不想为它取个适宜的名字呢? 2.明确概念,点明课题。 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其实人们已将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锐角,比直角大的叫做钝角。今日我们一起来熟悉锐角和钝角。 3.比拟大小,深化熟悉。 (1)用活动角拉一拉,能拉出哪些角? 得出方法:把直角的开口拉大就成钝角,反之把直角的开口缩小就成锐角。 (2)提醒规律:锐角直角钝角 【设计意图:在上一环节的根底上,让学生自主命名、自由做角,在活动中对三类角的特征
5、及相互关系有了更深刻熟悉和理解,同时为学生供应充分思维和更多探究的空间。】 三、稳固新知,理解运用 (一)连一连 1.课件出示:教材第41页“做一做”第2题。 2.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二)找一找 1.课件出示:教材第44页第9题。 2.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3.小组合作:找一找身边的角,并说一说分别是哪类角。 (三)画一画 1.学生独立画一个锐角、钝角和直角。 2.同桌沟通:说说画法,相互推断画得是否正确。 (四)演一演 1.自由表演:用身体的四肢动作表示角。 2.汇报表演。(这是趣味性的练习,学生只要做出动作根本符合三类角的特点就可以,不需要用直尺去比。) (五)想一想 1.找出下面三角
6、形中直角、锐角和钝角。(教材第44页第10题) 2.思索:你有什么发觉? 引导学生从三种三角形角的一样点和不同点上分析。 【设计意图:通过形式多样、由浅入深的练习,学生不仅对直角、锐角和钝角的熟悉更为透彻,也为以后学习三角形的分类作好铺垫,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轻松、好玩的课堂中学学问,感受数学的内在美。】 四、梳理反思,拓展延长 (一)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二)到生活中找角,并向你的家人和同学说一说各是什么角。 【设计意图:此环节既有利于学生对学问的梳理,又能将数学学习从课内延长至课外,使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亲密联系,培育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
7、二年级数学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探究用一副三角尺拼出不同的钝角,知道用直角和锐角拼出的肯定是钝角。 2.进一步稳固对直角、锐角、钝角的熟悉,进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经受完整的活动过程,培育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力量。 4.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美。 目标解析: 用三角尺拼角是一项内涵丰富的数学活动,又是安排在第三单元最终的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它既能稳固学生对直角、锐角和钝角的熟悉,又能培育学生的动手力量,积存学生活动和解决问题的阅历,还能使学生更加熟识三角尺上角的特点,为后续学习作好铺垫。 教学重点:用一副三角尺拼出不同的钝角,知道用直角
8、和锐角拼出的肯定是钝角。 教学难点:敏捷运用角的学问拼角。 教学预备:课件、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活动前充分预备 (一)理解“一副三角尺”的含义 1.观看一副三角尺中两个三角尺中的角分别是什么角? 2.给一副三角尺上的每个角编号。 如: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尺编为A尺,其中的直角为A尺直角,另两个锐角分别为A尺号锐角和A尺号锐角;另一块三角尺编为B尺,它的直角为B尺直角,另两个锐角分别为B尺号锐角和B尺号锐角。 (二)复习旧知,激趣引入 1.锐角、直角、钝角有什么关系?(锐角直角钝角) 2.三角尺上直角、锐角都有,就是没有钝角,你能用它们拼出一个钝角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用一副三角尺
9、拼角活动前学生首先要了解的就是“一副三角尺”中“一副”的含义,知道一副三角尺中的两块三角尺各有哪些角,有什么特点。同时调动锐角、直角、钝角之间大小关系的学问,为“拼角”作好预备。】 二、活动中合作沟通 出例如6:用一副三角尺拼一个钝角。 (一)小组争论,自由拼角 1.思索如何用一副三角尺拼一个钝角。 2.学生动手拼角并画下来,教师巡察指导。 (二)汇报展现,师生沟通 1.组长汇报。 2.选择不同的拼法展现在黑板上。 3.在拼钝角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觉? (三)作品分类,争论质疑 1.黑板上的拼法各有不同,你能将它们按肯定的规律分类吗? 2.争论沟通:一类是锐角与锐角拼成的,另一类是直角与锐角拼
10、成的。 3.质疑:锐角与锐角肯定能拼成钝角吗?(不肯定)直角与锐角肯定能拼成钝角吗?(肯定) (四)验证钝角,优化拼法 1.沟通验证方法 目测看上去比直角大 测量用三角尺的直角比 推理直角与锐角肯定能拼成钝角 2.总结拼法 用一副三角尺上的一个直角与一个锐角肯定能拼成一个钝角。 【设计意图:通过“用一副三角尺拼一个钝角”的活动,在自由拼角中感知,在合作沟通中思索,在分类争论中质疑,在验证优化中升华。理解依据直角和钝角的关系,以直角为根底和锐角去拼的优势。让学生体会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有序思索,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三、活动后运用拓展 (一)教材第42页“做一做” 1.从两副三角尺中选两个,拼
11、出一个钝角。 2.从两副三角尺中选两个,拼出一个直角。 3.从两副三角尺中选两个,拼出一个锐角。 同桌合作拼角,小组沟通,再全班汇报展现。 (二)从两副三角尺中选三个,拼一个钝角。 同桌合作拼角,并画下来,再全班沟通争论。 (三)教材第45页练习八的第13题。 综合运用锐角、直角和钝角的学问,用七巧板上的图形敏捷拼角。 【设计意图:运用拓展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在用一副三角尺拼的根底上,用两副三角尺中的两块拼角,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力量;其次层次用两副三角尺中的三块拼角,发散学生的思维;第三层次用七巧板中的各种图形拼,进一步加深对角的熟悉,培育思维的敏捷性,感受七巧板中的数学美,进展学生初步的空
12、间观念。】 四、活动总结 (一)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二)拓展延长 1.钝角去掉一个直角是什么角?钝角去掉一个锐角是什么角?为什么? 2.你还想到了 【设计意图:通过谈收获归纳总结全课,让学生感受学习胜利的欢乐,同时提出几个开放性问题引发学生的思索,激发学生对数学内在的兴趣。】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篇3 本课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熟悉了100以内数的根底之上的,同时也是学生进一步熟悉更大的数的根底,因此,教学中,通过学生的多样活动,数形结合,内化迁移,让学生把握数数方法的同时,体会计数单位“千”的产生及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受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在现实
13、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 2、能在数数的过程中,熟悉新的计数单位“千”,感受数位产生的必要性,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3、通过数一数、拨一拨和估一估等活动,充分感悟大数的意义,进一步培育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能正确数出1000以内的数,体会计数单位“千”的产生。 教学难点:数“拐弯数”,即接近整百、整千拐弯处的数如何数。 教学预备:课件、小棒、纸张和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一)课件演示:体育馆情境图 1、猜一猜: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 2、数一数: (1)一排位置:学生说说可以怎么数?(一个一个的数) (2)一百个位置:学生说说怎么数便利?(十个十个的数)
14、 (二)提醒课题:比一百更大的数怎么数呢?今日,大家一起来探究1000以内数的熟悉。(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借助主题图,为学生供应现实素材,初步感知大数的产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培育学生的数感埋下伏笔。 二、经受数数,感悟方法 (一)在演示中感知: 1、课件演示:10个小正方体。 (1)数一数:学生跟着一个一个地数。 (2)说一说:数出了几个一,也就是多少?板书:10个一是一十。 2、课件演示:100个小正方体。 (1)数一数:学生跟着十个十个地数。 (2)说一说:数出了几个十,也就是多少?板书:10个十是一百。 3、想一想:找到了一百个小正方体,接下来你想怎么数
15、呢? (1)数一数:学生独立一百一百地数。 (2)说一说:数到九百后是几个百?(10个百)10个百是多少呢?板书:10个百是一千。 (3)整体感知1000个小正方体。(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通过数形结合,体会计数单位“千”的产生和意义;通过学问迁移,发觉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 (二)在操作中感受: 1、分组合作数小棒。(4人一组,每人预备53根小棒,10根一捆) (1)一根一根地数:从一百起,一根一根地数到一百二十二;从一百九十八起,一根一根地数到二百零三。 (2)十个十根地数:从一百起,十个十根地数到二百一十。 (3)师生合作数小棒。 一百一百地数:从二百起,一百一百地数到一千;从
16、一百二十起,一百一百地数到六百二十。 2、同桌合作拨珠子。 按以下要求在计数器上边拨珠子边数数。 (1)从一百起,一百一百地数到一千。 (2)从九百六十起,一十一十地数到一千。 (3)从九百八十二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一千。 3、合作归纳说方法。在数数时要留意什么?遇到拐弯数时怎么办。 设计意图:向学生供应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机,让他们借助小棒、计数器,边操作边数数,感悟多样的数数方式,充分感受十进制关系,主动建构了1000的意义。而且在参加互动的过程中,既培育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培育与人合作的学习习惯。 (三)在比拟中感悟: 估一估,比一比,感悟生活中的1000。 1、1000张纸。
17、教师先出示100张纸,让学生猜一猜,再用手比划1000张纸有多厚,最终教师出示1000张纸让学生实际体验。 2、1000个人。一个班的学生大约50人,多少个这样的班级才有1000人呢?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生活中的1000,作为学生比拟的对象,从而加深对1000的熟悉,领悟大数的意义,进一步培育数感。 三、深化练习,提升数感 (一)填一填。 1、10个一是(),10个十是(),10个一百是()。 2、九百七十七后面的第五个数是()。 3、六百八十九的相邻数是()和()。 (二)数一数。 1、练习十六的第1题。让学生脱离计数器抽象地数数。 2、练习十六的第2题。让学生用不同的计数单位数数,深化学生
18、对计数单位的熟悉。 (三)想一想。 找规律填数: 1、336、337、338、339、()、() 2、580、590、()、()、620 3、()、900、800、700、600、()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练习设计,旨在稳固新知,感受数数方法的同时,深化对计数单位的理解。 四、全课总结,归纳延长 (一)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二)归纳延长:通过个、十、百、千的熟悉,你还想到什么?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篇4 学问与技能: 1、仔细观看图画,说出图意,提出相关的乘法问题,并应用乘法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2、连续学习、体会从上面、侧面、正面看到的简洁物体的不同外形,识别从不同位置看到的不同外形。
19、 过程与方法: 1、仔细观看图画,能够提出相关的问题 2、让学生提诞生活实际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育学生应用乘法解决简洁实际问题的力量 2、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3、培育小组合作意识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国庆节期间,你们有的外出旅游,有的在本市游玩,你们都看到了什么,有些什么感受?(让几个同学说一说) 师:国庆节,不仅我们市,全国上下都是一派喜气洋洋。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节日广场”,再次感受一下节日的喜悦。(板书课题:节日广场) 二、探究学习 (一)广场上 1、师:请同学们仔细观看“节日广场”图,你看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仔细观看图,并体会祖国的美妙) 2、师:
20、同学们看到了祖国富强、人民庆祝的景象,那你能依据看到的景象提出乘法问题吗?请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挨次认真观看。 3、学生独立观看画面,思索,把自己的问题在小组里说给其他同学听。 4、集体沟通。 各小组同学派代表,将本小组问题提出,指名由某位同学或某个小组同学答复。 (先让学生把自己的问题在小组里说给其他同学听,让学生争论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用学生自己的思维方式进展验证,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思维会更有深度。并使学生看到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计算“一样加数的和”的问题,以帮忙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 (二)瞻仰烈士纪念碑。 1、师:同学们,在节日中,少先队员在烈士纪念碑前,敬上队礼,他们会对烈士说
21、什么呢? (指名学生说) 2、师:今日的幸福生活是多少烈士用鲜血、生命换来的。我们不能遗忘烈士,更不能辜负烈士的热血,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才能把祖国建立得更美! (准时利用教材供应的场景对学生进展思想品德教育,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进展,对他们进展学习兴趣、自信念等方面的培育,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平常的学习与生活中。) 3、连一连。师:请问下面三幅图(课本31页)各是谁看到的?连一连,说一说每一幅图是从纪念碑哪个面看到的。 (观看图画,发挥想像力,独立思索,动手连) 4、全班沟通 三、实践与应用 师:今日走进节日广场,感受到祖国的欣欣向荣,还发觉了很多数学学问,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你还能发觉哪些乘法问题
22、? (加强了对所学学问的运用及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渗透了解决问题的要求,尽可能以学生乐于接触的、有数学价值的内容作为数学学习的题材,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到数学学习好玩,而且能够更深刻地熟悉到数学与其他学科有着亲密的联系。) 四、总结,下课。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篇5 课题:熟悉时间 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教科书p90、91例1、例2及练习二十三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通过观看、操作、思索、争论等活动,初步培育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4.培育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具、学具预备: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 教学重点:1、能精确数分(5分
23、5分地数);2、能认、读、写几时几分。 教学难点:1、慨括熟悉时间的方法;2、正确熟悉几时几分。 教学过程: 一、情景再现,导入新课。 1、猜谜引入。 “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哒嘀哒不停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这是什么?(钟表)钟表可以告知我们什么?(时间) 师:教师今日给小朋友们带来了钟表,你能读出钟表上的时间吗?你是怎样读出的?(时针指到3,分针指到12,所以是3时)说明我们在认读时间时既要看分针,又要看时针。 2、师出示课本p90例1上课时间,问:你能读出这个钟面上的时间吗? 学生认读。 你们读的正确吗?这节课我们进一步熟悉几时几分这样的时间,好吗?(板书课题:熟悉时间) 二、
24、直观演示,自主探究新知。 1、熟悉时间:分 (1)、课件出示。引导学生观看分针。(演示分针走1小格) 师: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 (2)、一边演示,一边提问: A、分针指着1是几分?为什么?(一个大格有5小格,所以是5分。) B、分针指着4是几分?为什么? C、分针指着7是几分?为什么? D、分针指着12,正好走了一圈,走了几分呢?为什么?这里刚好是经过了几个时呢? 2、熟悉时。 钟面演示:移动时针,让学生说出走到几时了,要留意引导。得出结论:时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1时。 熟悉:1时=60分。 3、熟悉时间。 (1)教学例1第一个钟面。(两种表示方法在上学期已学过,写8时
25、05分时,8:05)(在此让学生留意在写8时5分时,要在两点后面加一个“0”写作:“8:05”)。 (2)学习例2。(课件出例如2图让学生认) ( 3 )看钟面写时间。 三、动的手实践、稳固新知。 1、写出钟面上的时间; 2、教师说时间,学生拔钟表。 3、完成练习二十三1、2 。 四、课后小结: 1、钟面上有( )个大格,()个小格; 2、时针走1个大格是( )时; 3、分针走1个小格是( )分,走1大格是()分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 )圈,是()分 5、1时= ( )分。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篇6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谜引入。 “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哒嘀哒的不停的走,叫我学
26、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这是什么?钟表可以告知我们什么?(时间)请你来说说这是几时?(生:8时多)8时多多少呢?今日我们就来连续讨论有关时间的问题(板书课题:熟悉时间。) 二、探究沟通 解决问题 熟悉钟面 师:我们要想熟悉时间可离不开钟表这个朋友,请大家认真地观看一下钟面,看看钟面上有什么,同桌一起说一说。 师:好,说完了吧,谁情愿来把你看到的说给大家听。谁想来? (对,它和尺子上一样,也有刻度线,看看这些刻度线有什么不同?)师:对数字的都是长一点的刻度线,这些长刻度线把钟面分成了几大格?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生:1,2,3,4,5,6,7,8,9,10,11,12。 师:好,这12个大格你
27、们也数出来了吗? 生:数出来了。 师:除了长刻度线,还有很多短刻度线,这些短的刻度线把一大格分成了几小格?小朋友们自己来数一数一大格是几小格,一共有几小格?可以同桌商议一下。有知道的你说说。 生:有5个小格。 师:一共有几小格呢? 师:对不对?咱们一起来数一数,可以和屏幕一起数,声音大一点。(课件演示一个大格有五个小格) 生:2,3,4,5。 师:那整个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大家都数的是60个吗?你是怎么数的? 师:那你是怎么数的? 生:我是一大格,一大格数的。 师:你给大家上前面数数,我们看看她是怎么数的? (课件演示:钟面上有60个小格) 熟悉1分,几分 师:(课件演示:时针走一大格是一
28、时)那我们看分针走了1小格是几分啊?(课件演示) 生1:分针走1小格是1分。 师:不错,分针走1小格就是1分钟。分针走两小格呢?你说?生:分针走两小格是2分。 师:那分针从12走到1是几分? 生:分针从12走到1是5分钟。 师:是的,走到1是5分钟。那分针假如从12走到2是几分? 生:12走到2是10分。 师:对,分针从12走到2是10分钟。假如分针连续走,走到3。多少分?生:分针从12走到3是15分钟。 师:对,分针从12走到3是15分,假如分针连续走,走到4是多少分呢?走到5是多少分?走到6、7、8,9、10、11、12各是多少分,你知道吗?生:知道。 师:我请#给大家说?大家留意倾听哦!
29、 生:分针走到4是20分钟,分针走到5是25分钟。 师:谁想接着说? 生:分针走到6是30分钟。 走到12是? 师:回到12了,这时分针正好走了一圈是多少分? 生:60分。 师:真不错,分针走一圈正好是60分(课件演示: 分针走一圈是60分) 熟悉1时=60分 师:时针和分针是一对好朋友,时针走,分针也走,现在请你再次观看屏幕上的时针和分针是怎么走的。男生观看时针,女生观看分针 (播放课件) (1) 男生汇报:时针走了一大格,是1小时 (2) 女生汇报:分针转动了一圈,是60分 (3) 研讨:刚刚时针走了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转动了一圈,是60 分,时针和分针同时走同时停,你有什么发觉? (生
30、:1时=60分) 师:通过观看我们发觉,时针和分针同时走,又同时停,虽然他们所走的路程不同,但他们所用的时间是一样的。所以我们说,1时就等于60分。谁给大家读一遍?好,你来读。 生:1时等于60分。 读时间 我们认时间的时候,不仅要看分针,而且要看谁? 生:时针。 师:好,下边我们一起来认认时间,这是几时? 大屏幕出示钟表。(5时) 生:5时? 生:时针指向5和6的中间,还没有指到6,指到5和6的之间,所以就是5时多。 师:时针指在4和5之间,就是4时多。我们连续看,这是几时多?(出示:6时10分) (学生争论) 小朋友们,知道几时我们看时针,那要知道分就得看分针了。 这么快,教师看一看,那谁
31、能告知大家这是几时多?多出多少分?你说吧。师:那这是几时几分?你说? 出示4时5分 那么这个时间在电子表上怎样表示呢?我们来看,由于是5分,不满10分,所以我们在小圆点右边的.第一位,添写一个零。(板书:8:05)这个时间我 们还可以写做8时05分。(板书:8时05分)像这样的时间,你们会写吧。 生:这是8时半。 师:我们还可以说成8时多少分? 生:30分。 师:对,8时半也就是8时30分。再看,这个时间可难,谁认出来了?(出示:4时55分。) 生:5时55分。 师:还有什么不同意见,你说说? 生:5时55分。 师:都认为是5时55分吗?就没有不同意见,你说说? 生:这是4时55分。 师:那你
32、说说怎样想的,为什么是4时55分呢? 生:由于那个时针快指到5,然后那个分针指到11,所以就是4时55分。师:好,我们来看。时针在4和5之间,接近5,到5了吗? 生:没有。 师:所以我们说它是4时多,分针指向11,所以我们说它是4时55分。听懂了吗? 生:听懂了。 师:4时55分,还差多少分就是5时了 ? 生:差5分, 师:4时55分也可以说成差5分5时。 谁能这样说说? 生:差5分5时 生活中的数学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时间无处不在,现在咱们来看,这是在哪? 生:天安门广场。 师:北京天安门前,这是_日北京天安门前升降国旗的时间。谁熟悉这个时间? 升旗 降旗 师:再看这是一张北京西到郑州的火
33、车票,你知道是几时几分开? 总结读时间的方法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熟悉这么多时间,我们看几时几分,要先看时针,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再看分针指向几,我们依据走1大格是5分,来确定是多少分,这样我们就知道是几时几分了,你们听懂了吗? 生:听懂了?(课本91做一做) 师:学会了认时间,你们快乐吗?教师也很快乐,我们一起听1分钟的歌曲。(放歌曲,同时屏幕钟表钟表计时一分钟) (听歌曲) 师:歌还没有听完呢,1分钟的时间就到了。那你觉得1分钟的时间怎么样?你说说。 生:我觉得1分钟的时间很快。 师:很快,确实,1分钟的时间快的连一首歌都听不完,虽然一分钟很短暂, 但只要你不铺张他,我们可以做许多事情
34、,盼望大家能珍惜每一分钟,做时间的小仆人,能做到吗? 生:能。 三、稳固应用 内化提高 1、 练习二十三第1题 红红的一天 自己先说一说,生说 第一幅谁来说? 生:7时5分,红红在刷牙 2、连一连 练习二十三第2题 2、 你能在钟表上播出下面的时刻吗? 表格出示:上午预备时间:7:50 中午放学时间:11:20 下午放学时间:4:25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篇7 学情分析: 选择适宜的长度单位,必需建立在长度估测的根底上。由于学生只熟悉了“厘米”和“米”,很简单作出非此即彼的简洁推断。虽然旗杆、课桌、小鸟、篮球场等在生活中很常见,但学生并不肯定都清晰它们的长度,也就是说我们应高估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
35、。 教学目标: 1.结合详细事物,运用单位和数据相结合及借助参照物的方法,恰中选择长度单位。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建立米和厘米的长度观念。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和把握单位和数据相结合的推断方法。 难点:学会借助参照物进展推断。 教学预备: 课件、橡皮、杯子、直尺等 教学流程: 复习导入通过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探究新知会运用长度单位解决问题 稳固应用通过训练加深对学问的理解应用 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学问和方法 复习导入: 1.用手势比划出1厘米、5厘米、1米各有多长。 2.播放课件:长颈鹿与小羊比本事的动画片。 师:在长颈鹿和小
36、羊比本事时,为什么长颈鹿赢了? 生:由于长颈鹿长得高。 师:长颈鹿究竟有多高呢?是5厘米还是5米?由此引入新课。 探究新知: 1.想一想。 课件出示高大的长颈鹿图片。 师:你们在现实生活中见过长颈鹿吗?在哪里见过? 生:在动物园里见过。 师:联系实际想一想,你和长颈鹿相比,谁高? 生:长颈鹿比我高。 2.议一议。 提出问题:长颈鹿高5厘米还是5米? 学生小组合作,通过手势比划感知5厘米和5米有多长,并在组内沟通自己的想法,教师巡察,留意发觉有代表性的观点,为向全班汇报作预备。 3.说一说。 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 生1:我大拇指的宽度大约1厘米,5厘米就是5个1厘米,也就是用大拇指的宽量5次的长
37、度,这跟我的中指的长度差不多,长颈鹿不行能那么矮,所以我觉得长颈鹿有5米高。 生2:我尺子上从0到5的长度就是5厘米。 这太短了,还没有长颈鹿的耳朵长,所以我觉得长颈鹿不行能是5厘米,只能是5米高。 生3:我伸开双臂,两手之间的距离大约1米,还没有长颈鹿的脖子长,我觉得长颈鹿有好几个1米,应当是5米高。 生4:我的身高1米多,还没有长颈鹿的脚高,所以长颈鹿应当是5米高,而不行能是5厘米高。 生5:4个小朋友的身高加起来差不多和长颈鹿一样高,所以长颈鹿是5米高。 稳固应用: 1.教材第7页做一做。 2.选择适宜的长度,在括号里画“”。 (1) 黑板长:3厘米()3米() (2) 橡皮长:2厘米()2米() (3) 大树高:10厘米()10米() 学生自己区分以上物体的长度,教师准时反应。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测量较短的物体,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测量较长(高)的物体,一般用米作单位。 橡皮长2厘米长颈鹿高5米 大树高10米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