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 与人文修养.ppt

上传人:hwp****526 文档编号:84470477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6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文化 与人文修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中国传统文化 与人文修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 与人文修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文化 与人文修养.ppt(4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 与人文修养与人文修养河北旅游职业学院河北旅游职业学院鞠永才鞠永才 教授教授一、关于文化一、关于文化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的总和其特点有二:一是超自然性。所谓文化,第一要义就在于它对人的描述,它只与人以及人的活动有关,大自然的一切均不属文化范畴。二是超个人性。文化只是对作为群体或类的人的描述,它所要体现的人的群体本质,群体现象以及类的本质、类的现象。仅体现个别人的特征的现象不属于文化现象。区别文化与非文化,主要看它是不是人的智力行为。正因为文化是对人的群体或类的本质及现象特征的描述,所以文化就成为人的群体间相互区别、以及人类与它类相互区别的依据。二、中国传统文化二、

2、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文化是多元化的,古代文化中,儒、道、释都有很大的影响,但主流文化还是儒家文化。(一)儒家主要思想(一)儒家主要思想孔子(儒家创始人)、孟子(稳坐儒家第二把交椅)、荀卿、董仲舒、程颐、朱熹(继孔子后最博学的大儒)、陆守仁、王阳明。1儒家思想的创立人儒家思想的创立人孔子孔子儒家思想,又称儒学,也有人认为它是一种宗教而称之为儒教,最初指的是冠婚丧祭时的司仪,自汉代起指由孔子创立的后来逐步发展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提倡“仁者爱人”,“克已复礼”;在教育方面,他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孔子认为,“仁”是立身处事、从政的最高价值标准,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

3、违背“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孔子还非常重视人的学习和修养“温故而知新”;在志节上要像松柏那样经得起严酷环境的考验“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提倡“忠恕”“君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并解释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仁”的消极面,但他同时提倡“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孔子提倡“仁”,但“仁”并不是孔子所认为的最高境界,最高的境界是“圣”,“圣”的目标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修已以安百姓”。这个目标,孔子认为尧、舜都未必能达到。孔子论政治孔子论政治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人之德草,草上之

4、风,必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者,友其士之仁者。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

5、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不亦威而不猛乎?孔子论学习孔子论学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

6、不学则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不学诗,无以言。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不学诗,无以言。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者而改之。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乎?传不习乎?论礼德修养论礼德修养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

7、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过而不改,是谓过矣!不迁怒,不二过。不迁怒,不二过。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事不成。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8、。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巧言乱德。巧言乱德。巧言令色,鲜矣仁。巧言令色,鲜矣仁。刚、毅、木、讷近仁。刚、毅、木、讷近仁。听其言而观其行。听其言而观其行。君于不以言举人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不以人废言。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无所苟而已矣。礼之用,和为贵

9、。礼之用,和为贵。人生态度:人生态度: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忧。回也不改其乐。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

10、之不去也。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夺也。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君子易事而难说(悦)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

11、以道,不说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悦)也。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2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孟子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孟子孟子孟子(约前327-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人。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他主张施仁政、行王道,倡导施仁政、行王道,倡导“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反对暴政虐民,的民本思想。反对暴政虐民,反对掠夺战争,重视后天教化和环境对人的影响反对掠夺战争,重视后天教化和环境对人的影响(性善论、孟母三迁)。孟子极为重视心性修养,主张培养一种主张培养一种“浩

12、然正浩然正气气”和和“大丈夫大丈夫”品格品格,无论面对富贵、贫贱、还是高压势力(威武),都不屈心降志。他认为,艰苦的环境,卑微的地位,正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和能力,从而堪承大任。孟子的主要思想言论孟子的主要思想言论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其进锐者,其退速。其进锐者,其退速。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五亩之

13、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忧。仁则荣,不仁则辱。仁则荣,不仁则辱。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

14、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贤者在位,能者在职。贤者在位,能者在职。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cugu)不入洿不入洿(wu)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使民养生丧死无憾。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乐

15、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凶年免于死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丈夫。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16、。养心莫善于寡欲。养心莫善于寡欲。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为得之。其它:其它:吾日三省吾身吾日三省吾身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食色性也食色性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权也。嫂溺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权也。嫂溺不援以手,是豺狼也。不援以手,是豺狼也。割无正不食的科学依据和道德思考割无正不食的科学依据和道德思考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17、戚3先秦儒家的最后一座重镇先秦儒家的最后一座重镇荀子荀子荀子荀子(前313年前238年)名况,字卿,后避汉宣帝讳,改称孙卿。战国时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对重整儒家典藉也有相当的贡献。荀子的思想偏向经验以及人事方面,从社会脉络方面出发,重视社会秩序,反对神秘主义的思想,重视人为的努力。孔子中心思想是孔子中心思想是“仁仁”,孟子中心思想是,孟子中心思想是“义义”,荀子继二人后提出,荀子继二人后提出“礼礼”,重视社会上人们行,重视社会上人们行为的规范。为的规范。以孔子为圣人,但反

18、对孟子和子思为首的“思孟学派”哲学思想,认为子弓与自己才是继承孔子思想的学者。荀子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欲望,若欲望荀子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人性本恶,须要由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人性本恶,须要由圣王及礼法的教化,来圣王及礼法的教化,来“化性起伪化性起伪”使人格提高。使人格提高。程朱理学程朱理学二程曾同学于北宋理学开山大师周敦颐,著作被后人合编为河南程氏遗书。他们把“理”或“天理”视作哲学的最高范畴,认为理无所不在,不生不灭,不仅是世界的本原,也是社会生活的最高准则。在穷理方法上,程颢“主静”,强调“正心诚意”;程颐“主敬”,强调“格物致知

19、”。在人性论上,二程主张“去人欲,存天理”,并深入阐释这一观点使之更加系统化。二程学说的出现,标志着宋代理学思想体系的正式形成。南宋时,朱熹继承和发展了二程思想,建立了一个完整而精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他认为,太极是宇宙的根本和本体,太极本身包含了理与气,理在先,气在后。太极之理是一切理的综合,它至善至美,超越时空,是“万善”的道德标准。在人性论上,朱熹认为人有“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前者源于太极之理,是绝对的善;后者则有清浊之分,善恶之别。人们应该通过“居敬”、“穷理”来变化气质。朱熹还把理推及人类社会历史,认为“三纲五常”都是理的“流行”,人们应当“去人欲,存天理”,自觉遵守三纲

20、五常的封建道德规范。朱熹学说的出现,标志着理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程朱理学在南宋后期开始为统治阶级所接受和推崇,经元到明清正式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董仲舒董仲舒:“大富则骄,大贫则忧,忧则为盗,骄则为暴,大富则骄,大贫则忧,忧则为盗,骄则为暴,此众人之情也。圣者则于众人之情,见乱之所从生,故此众人之情也。圣者则于众人之情,见乱之所从生,故其制人道而差上下也其制人道而差上下也今世弃其度制,而各从其欲,今世弃其度制,而各从其欲,欲无所穷,而欲得自恣,其势无极,大人病不足于上,欲无所穷,而欲得自恣,其势无极,大人病不足于上,而小民羸瘠于下,则富者愈贪利而不肯为义,贫者日犯而小民羸瘠于下,则富者愈贪利而

21、不肯为义,贫者日犯禁而不可得止,是世之所以难治也。禁而不可得止,是世之所以难治也。”(春秋繁露春秋繁露度制度制)(二)道家主要思想(二)道家主要思想1道家思想的创立人道家思想的创立人老子老子老子老子(传说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中国古代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东太清宫镇)人,汉族人。人又称老聃。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

22、,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庄子庄子(约前3

2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一说是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庄子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有封”(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主张“无为”,放弃生活中的一切争斗。又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因此他否定知识,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质区别,极力否定现实,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

24、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倒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三)儒家和道家主要思想之比较(三)儒家和道家主要思想之比较儒家的思想是积极入世的,儒家有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不是简单地适应社会,而是要通过改造社会使社会走向和谐和繁荣。因此,我国古代知识分子在得意时都有一种积极入世的态度,追求金榜题名、高官厚禄、光宗耀祖的同时,他们也把为民请命当成他们的责任;道家的思想是消极出世的,它逃避现实,回避矛盾,对社会取一种听任和适应的态度,缺少儒家的进取精神。他们追求超然物外,与世无争。我国古代知识分子在得志时思想都

25、是儒家的,失意时的思想都是道家的。儒家强调秩序,道家崇尚自由。儒家强调济世,道家追求自安。儒家务实,道家务虚。儒家更多实用,道家重在审美。在美学思想上,自然美作为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一直是儒道两家关注的焦点。儒道两家以不同的人生态度与审美方式观照自然美,根据各自的自然审美观对文学创作的要求,表达了他们对于自然美不一样的理解,构建了风格迥异、相互对应的我国古代两大文艺思想体系:一、自为与自在:两种不同的自然审美观;二、有为与无为:两种不同的文学创作理论;三、平和与清真: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四、得彼与自得: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儒家与道家这种对自然美的不同阐释源自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体现了各自深厚

26、的哲学底蕴。(四)儒家和道家思想的现实意义(四)儒家和道家思想的现实意义世界上有四个公认的文化伟大圣者。这就是耶稣、穆罕默德、释迦摩尼和孔子。前三个是建立在虚幻迷信基础上的。惟有孔子是建立在人之上的。因此他的学说要高于那三个人。孔子至今受到世界人民的尊敬,尤其在亚洲。很多国家(日本、韩国、越南、新加坡等)都把他列为圣人、万事之师。华人世界更把孔子看作是精神之父。在我们现在日常生活中也处处能看到儒家的影子。为什么儒家成为很多国家的信仰呢,因为儒学所追求的理想,是人类永恒的理想。儒家的博大精深,涵盖了人的所有精神道德。儒家是“当仁不让”;“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不屈不挠的、积

27、极向上、奋发自强的学说,是“治国平天下,舍我其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学说。是“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男子汉学说。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知识分子的学说。儒家的中心是“仁”,“仁者爱人”是爱一切人,所谓“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乡党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孔子还反对“人殉”,甚至反对以“人俑”殉葬,他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像人而用之也。”孔子的爱人不是空泛的口号和概念。是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上。人性最稳固的爱是对自己子女和父母的爱。孔子就是将人对自己父母子女亲人的爱扩大至所有人。是“老吾所老,幼吾所幼

28、”、“故人不独亲其亲”的爱。历史地看,拥护孔子的不见得是正人君子,但反孔子的无不是卑鄙小人。当然近代有人对儒家的批判主要是理教所后加的“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身乃大”。是和孔子没有关系的。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就是这种态度的体现。对己,要求“克己”,对人,要求“爱人”,“仁”含“克己”与“爱人”的两方面,而这不就是道德的基本含义吗?人就是自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自由的界定。而自由的更高层次就是自由的是自己不自由。这种自由就是道德。道德就是克己复礼,是自我的约束,是自律。只讲一个爱字,只讲个人的自由和个人的感觉是当今

29、的一种时尚,而坚守相濡以沫很多年的亲情,是儒家又一个和孔子齐名的伟人孟子补充的“义”。义就是最深的情。“情义”也。儒家的根基就是“仁义”。而这已经深深扎根于中国人的血脉中。“仁”还是最高的道德标准,孔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就是“仁”。几千年前的儒家就已提出“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最高理想,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就

30、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中国不回避西化,但仅仅西化还是不够的,还要有儒家的根,思想的根,中华民族的根。而这就是新儒家。中国文化以儒道两家领衔,道家法自然,儒家重礼法,儒家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之道在观察人类社会,解决现实矛盾,安定社会秩序,经邦济世层面具有现实指导作用。法自然的道家讲究顺应天道,回归自然,宣扬人天合一的自然无为之道,玄思宇宙,揭示生命奥秘,发展个性自由方面有其独特的魅力。重礼法的儒家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道家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肯定个人的价值,保证个体的身心两全,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对人性的束缚,反对封建的繁文缛礼,倡导无为而治,反扑归真,不阿权贵,顺命而走。我们

31、要发扬民族性中基本的积极的激励人心的因素,推而广之,化先进人格为普遍人格。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生艺术的文化,是“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诠释。人生艺术,是一切艺术的根本。中华文化天地君亲师人六伦的思想(指敬天、爱护大地环境、尊敬有德的君子、尊亲、尊师重道、爱人如己),集中存在于四书、十三经等经典中。读诵四书、五经,就是融会天地之心、通达万物之情;天地精神才是万事万物的真正尺度,经历千古而不变,放之四海而皆准。从小不读诵经典,就是从小隔绝了天地,树木无根、河流断源。天地不坠、万物长存,所以论语、老子等经典,永远是人们必修的科目。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农家农家农家,是先秦在经济生活中注重农业生产

32、的学派。吕思勉先生在其先秦学术概论中,把农家分为两派:一是言种树之事;二是关涉政治。战国时,农家代表人物有许行、陈相。农家的主要思想是“并耕”孟子滕文公上载: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陈相有一天去拜访孟子,转述许行的话说:贤人治国应该和老百姓一道耕种而食,一道亲自做饭。),鼓吹“贤者与民并耕而食”是许行两点主张之一。还有便是提出“市贾不二”的价格论,这一主张的中心要旨是在肯定分工互助的基础上,提倡人人平等劳动、物物等量交换,以实现其改革思想。墨家墨家开创者:墨翟,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和自然科学家。1.墨家对墨家对儒家儒家的批判的批判(1)

33、儒家不相信天帝鬼神,结果“天鬼不悦“。(2)儒家坚持厚葬,特别是父母去世,子女要守三年之丧,浪费了民众的财富和精力。(3)儒家“盛为声乐以愚民“,结果只是少数贵族奢侈享受。(4)儒家主张宿命论,造成民众怠惰顺命。2.墨子哲学的基本思想墨子哲学的基本思想墨家的基本思想主要有以下十点:兼爱兼爱完全的博爱(与儒家的亲亲相对反,将父慈、子孝、兄友、弟悌.等等的亲人对待方式,扩展到其他陌生人身上。)非攻非攻反对侵略战争。(战争对于败者的伤害及,伤人命、损其才,是没有意义的破坏行动。而对于胜方而言,仅仅是获得了数座城池与税收,但总的来说伤害与损失也是巨大的,所以战争是没有意义的行为。)尚贤尚贤不分贵贱唯才

34、是举。尚同尚同上下一心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兴利除弊。(有一说法为“上同”,认为天子是百官之首,而百姓听令百官,与上而同,此乃“上同”之意。)天志天志掌握自然规律。(有一说法为天子代天行政,并借由上同的观念推论出人民以天的意志而行事。)明鬼明鬼尊重前人智慧和经验。(有一说法认为墨家说鬼所为并非迷信,而是希望以神鬼之说使人民警惕,不行邪恶。)非命非命通过努力奋斗掌握自己的命运。非乐非乐摆脱划分等级的礼乐束缚,废除繁琐奢靡的编钟制造和演奏。(古代音乐费时耗事,花费甚大,于国家并无生产的行为,乃无用之事。)节用节用节约以扩大生产。反对奢侈享乐生活。节葬节葬不把社会财富浪费在死人身上。(儒家的厚葬耗钱财,

35、守丧则需三年,三年过后人虚弱需要人扶才能起行,影响国家生产力,乃浪费之事。)此外还有逻辑学等;墨子还是一个杰出的科学家,在力学、几何学、代数学、光学等方面,都有重大贡献,是当代诸子所望尘莫及。墨家在科学上的成就为众多学者所称赞,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蔡元培认为:“先秦唯墨子颇治科学”。历史学家杨向奎称“中国古代墨家的科技成就等于或超过整个古代希腊。”3.一个貌似矛盾的问题一个貌似矛盾的问题(1)儒家强调祭祀的重要性,却不相信有鬼神?丧葬祭祀在古代受到重视,起初源于对鬼神的信仰,而儒家重视丧葬礼仪,不是由于信仰鬼神,而是由于重视去世的祖先。(2)墨家信仰鬼神,却反对丧葬祭祀的繁重礼仪?墨子论证鬼神

36、的存在,是为他的兼爱理论作张本,而并不是对超自然有什么兴趣。他关于“天志“和”明鬼“的理论只是为了教人相信,实行兼爱,将得上天奖赏;反之,将受上天惩罚。这是墨子倡导的宗教规范。4.墨子的国家起源理论墨子的国家起源理论国家兴起之前,社会处在一个“自然状态”之中,没有统一的是非标准,非常的混乱。国家之所以产生是为了制止人们由各行其是而产生的混乱。因此必须有一个国君顺应天意而产生,按照神的意志而设立,“发政于天下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上之所是必皆是之,上之所非必皆非之。”,“上同而不下比”,对最高领导,要事事同意,不要跟随下面的人。因而,墨子的国家性质必然是倾向中央集权主义的,国君的

37、权力是绝对化的。当然,墨子心中的是非标准,“是”就是“交相兼”,“非”就是“交相别交相别”。名家名家战国时诸子百家之一。以正名辨义为主,主要代表为邓析、惠施、公孙龙等。名家是专研名实关系的学术派别,偏好辩说理论,对逻辑学的思惟方式饶有贡献,惠施、公孙龙等专研解析名相,不过其中含有混淆辩证的矛盾观念。著名的“白马非马论”名家的正名和儒家的“必也正乎名,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有一致性。中国人的名份观念。纵横家纵横家纵横即合纵连横。战国时以从事政治外交活动为主的一派,主要人物是鬼谷子.韩非子说:“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他们朝秦暮楚,事无定主,反复无常,设第划谋多

38、从主观的政治要求出发。合纵派的主要代表是苏秦,连横派的主要代表是张仪。最后苏秦失败了,张仪胜利了。对纵横谋士的要求:知大局,善揣摩,通辩辞,会机变,全智勇,长谋略,能决断。说实了,纵横家就是如何利用矛盾和利益制造裂痕。因此阴谋多而阳谋少。在外交谋略上很有借鉴意义。纵横家具体思想纵横家具体思想首先要对现实有最明确的认识,确定连横的对象,然后知其诸侯为人而定说辞,及游说之法,或抑或扬,或抑扬相合,或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诸法只要对症必事事有其妙。其次在游说过程中,当先观其反应,见机行事,察其对己之关系,是同是非,若同则继续,若非则当补遗误,而后以飞箝之术或以利诱,或以害说,探其实情,此为游说最主要

39、方法之一,而后再以揣摩之术深察其内心,看其同异,而后快速正确以权谋之术决断。断。中华民族复兴的根本是文化复兴。所谓复兴,则是过去的架构全部完整地保留在那里而去重新发挥它的价值与作用。圣人经典,经典赋予我们中华民族乐观向上的精神.是修身治国的金科玉律,付诸实践,则所向披靡;一门学问精通了,就很容易旁通其他学问;本国文化消化了,就很容易吸收别国文化。中华民族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任何无视传统文化或割裂民族文化的行为都是愚蠢的。只有在民族文化的厚壤上有机地吸收外国先进文化,我们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感谢各位朋友感谢各位朋友敬请提出宝贵意见敬请提出宝贵意见联系方式:手联系方式:手机机

40、13832458788办公电话办公电话03142376890电子邮箱电子邮箱讲座目的:座目的:一、明确什么是文化,建立文化一、明确什么是文化,建立文化观念。念。二、二、认知中国知中国传统文化,文化,认识传统文化在新文化在新时期道期道德重建的重要性。德重建的重要性。三、三、认知知传统文化与个人修养的关系。文化与个人修养的关系。四、四、认知中国知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活的关系。文化与生活的关系。五、五、认知中国知中国传统文化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政治的关系。六、六、认知中国知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的关系。文化与教育的关系。七、了解中国七、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源流。文化的源流。八、养成从文化的角度思考八、养成从文化的角度思考问题的的习惯。九、加九、加强人文修养,提高文化品位。人文修养,提高文化品位。十、十、强化个人文化素养,提高和化个人文化素养,提高和谐处事能力。事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