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传统自身修养观中国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之PPT课件.ppt

上传人:醉**** 文档编号:12306474 上传时间:2022-04-24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传统自身修养观中国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之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第三章传统自身修养观中国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之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传统自身修养观中国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之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传统自身修养观中国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之PPT课件.ppt(6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三章第三章 传统自身修养观传统自身修养观中国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之中国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之第三章第三章 传统自身修养观传统自身修养观一、传统自身修养的理论基础和范围一、传统自身修养的理论基础和范围二、传统自身修养规范二、传统自身修养规范三、传统自身修养的方法三、传统自身修养的方法第二节第二节 传统自身修养规范传统自身修养规范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社会个体的自身修养,形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社会个体的自身修养,形成了一套处身立己的基本道德规范,如成了一套处身立己的基本道德规范,如自强、持节、自强、持节、知耻、廉洁、勇毅、节制、勤俭、爱物知耻、廉洁、勇毅、节制、勤俭、爱物等。这等。这8 8个道个道德规

2、范指出了人类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修养德行、立德规范指出了人类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修养德行、立身处事之基本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身处事之基本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三、知耻三、知耻 知耻是人的道德行为的基础。中国古代先哲认为,知耻是人的道德行为的基础。中国古代先哲认为,恶皆生于无耻,人只有知耻,才能以为非作恶为羞,恶皆生于无耻,人只有知耻,才能以为非作恶为羞,才能有所不为,才能勇于改正错误;无耻则无所不才能有所不为,才能勇于改正错误;无耻则无所不为,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因此,古人特别重视养为,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因此,古人特别重视养成知耻之心。从孔子的成知耻之心。从孔子的“行己有耻行己有耻”到孟子的到孟子

3、的“人人不可以无耻不可以无耻”,知耻成为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一个,知耻成为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起点。重要起点。 人之所以为人,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人有羞耻之人之所以为人,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人有羞耻之心。孟子认为,心。孟子认为,“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没有羞没有羞恶之心的人,是不能称为真正的人的,具有了羞恶恶之心的人,是不能称为真正的人的,具有了羞恶之心,就是义的开始。之心,就是义的开始。 1. 1.知耻要知耻要“耻其所当耻耻其所当耻”孔子说:孔子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也。”(论语论语里仁里仁)作为有志之士,不应该耻

4、于)作为有志之士,不应该耻于“恶衣恶食恶衣恶食”,而是要耻于道德修养和道德品质不如人。,而是要耻于道德修养和道德品质不如人。孔子说: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论语述而述而)孔子所忧)孔子所忧愁的是道德不培养、学问不讲习、知道义不能亲身实践,愁的是道德不培养、学问不讲习、知道义不能亲身实践,有缺点不能及时改正。有缺点不能及时改正。“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屈原屈原离骚离骚2.2.八荣八耻八荣八耻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

5、少年头。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汪精卫汪精卫 被逮口占被逮口占 当时当时“慷慨燕歌市慷慨燕歌市”,曾羡曾羡“从容作死囚从容作死囚”。恨未恨未“引刀成一快引刀成一快”,终惭终惭“不负少年头不负少年头”。 陈剑魂陈剑魂 改汪精卫诗改汪精卫诗 汪精卫与暗杀汪精卫与暗杀四、廉洁四、廉洁 廉,不贪;洁,清白无瑕。所谓廉洁,指的是不贪廉,不贪;洁,清白无瑕。所谓廉洁,指的是不贪财货,立身清白。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廉作了多方面的规财货,立身清白。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廉作了多方面的规定,其基本精神就是见利思义、洁身自律、廉洁奉公、定,其基本精神就是见利思义、洁身自律、廉洁奉公、正直无私。它主要是对掌权者所提出的一种

6、道德准则。正直无私。它主要是对掌权者所提出的一种道德准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论语子路子路)如果居上位的人不廉洁,下属与百如果居上位的人不廉洁,下属与百姓必然奢侈成风。这是一切国家工作人员必须遵循的职姓必然奢侈成风。这是一切国家工作人员必须遵循的职业道德规范。它要求人们忠于职守、正直无私,不因饱业道德规范。它要求人们忠于职守、正直无私,不因饱私囊而践踏道德与法律。私囊而践踏道德与法律。1. 1.子罕以不贪为宝子罕以不贪为宝左传左传襄公十五年襄公十五年中曾记载这样一个故事:中曾记载这样一个故事: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

7、者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子罕以不贪为宝,拒绝受玉,保存了自己的子罕以不贪为宝,拒绝受玉,保存了自己的宝,体现了为官清廉者廉不妄取、反贪拒贿的正宝,体现了为官清廉者廉不妄取、反贪拒贿的正直品格。直品格。 2.2.“一钱太守一钱太守”刘宠刘宠居官莫道一钱轻,尽是苍生血作成。居官莫道一钱轻,尽是苍生血作成。向使特来抛海底,莒波赢得有清名。向使特来抛海底,莒波赢得有清名

8、。 杨维乔杨维乔刘宠清名举世传,至今遗庙在江边刘宠清名举世传,至今遗庙在江边近来仕路多能者,应学先生拣大钱。近来仕路多能者,应学先生拣大钱。 王叔能王叔能 刘宠刘宠五、勇毅五、勇毅 勇,即勇敢,是一种无所畏惧的精神。在中国传统伦理勇,即勇敢,是一种无所畏惧的精神。在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表达勇的道德品质的概念还有刚、毅等。文化中,表达勇的道德品质的概念还有刚、毅等。“毅毅”的突出体现就是坚强、果敢,固守高尚的情操。在的突出体现就是坚强、果敢,固守高尚的情操。在礼礼记记中庸中庸里,勇和仁、智被称为里,勇和仁、智被称为“天下之达德天下之达德”,即儒家,即儒家认为最有普遍意义的三种德性。认为最有普遍意

9、义的三种德性。勇是一种有目的、有方向的行为,统治勇的是义勇是一种有目的、有方向的行为,统治勇的是义,“君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论语阳阳货货) 这种建立在大义基础上的大勇,是一种正义感、责任感这种建立在大义基础上的大勇,是一种正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见义勇为一直以来都为中国人民所倡导和使命感的体现,见义勇为一直以来都为中国人民所倡导和践履。和践履。勇毅与蛮勇、冒险是有区别的勇毅与蛮勇、冒险是有区别的“悍戆(悍戆(gang)gang)好斗,似勇而非。好斗,似勇而非。” 荀子荀子大略大略“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暴

10、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论语论语述而述而孔子赞赏的是肯动脑筋去完成任务的人,对赤手孔子赞赏的是肯动脑筋去完成任务的人,对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或不用船只去渡河而死的人,孔子空拳和老虎搏斗或不用船只去渡河而死的人,孔子并不赞赏并不赞赏 。六、节制六、节制 所谓节制,就是按照道德要求和原则,控制或限制所谓节制,就是按照道德要求和原则,控制或限制自己的欲望和行为。自己的欲望和行为。 儒家作为占主导地位的学派,对个人自身节制强调儒家作为占主导地位的学派,对个人自身节制强调自主、自强,自主、自强,“取舍于内取舍于内”,“节制在人节制在人”,主张,主张

11、“以以道制欲道制欲”,“以义导欲以义导欲”。墨家注重节用,强调用费之理,倡导墨家注重节用,强调用费之理,倡导“不费不费”、“不劳不劳”;法家注重纲纪法制,强调依法治世,推行;法家注重纲纪法制,强调依法治世,推行“法禁法禁”。道家注重个人自身的节制,强调遵循自然之道,倡道家注重个人自身的节制,强调遵循自然之道,倡导导“知止知止”、“知足知足”。“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老子老子第十二章第

12、十二章 1. 1.晏子辞宅晏子辞宅景公欲更晏子之宅,曰:景公欲更晏子之宅,曰:“子之宅近市湫子之宅近市湫(jiao) (jiao) 隘,嚣尘不可以居。请更诸爽垲隘,嚣尘不可以居。请更诸爽垲(kai)(kai)者。者。”晏子辞晏子辞曰:曰:“君之先臣容焉,臣不足以嗣之,于臣侈矣。君之先臣容焉,臣不足以嗣之,于臣侈矣。且小人近市,朝夕得所求,小人之利也。敢烦里且小人近市,朝夕得所求,小人之利也。敢烦里旅!旅!”公笑曰:公笑曰:“子近市,识贵贱乎?子近市,识贵贱乎?”对曰:对曰:“既窃利之,敢不识乎!既窃利之,敢不识乎!”公曰:公曰:“何贵何贱?何贵何贱?”是时也,公繁于刑,有鬻踊者。故对曰:是时也

13、,公繁于刑,有鬻踊者。故对曰:“踊贵而踊贵而屡贱。屡贱。”公愀(公愀(qiaoqiao)然改容。公为是省于刑。)然改容。公为是省于刑。 晏子春秋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内篇杂下 2.2.知足常乐知足常乐胡九韶先生,明江西金溪人。家甚贫,课儿力耕,胡九韶先生,明江西金溪人。家甚贫,课儿力耕,仅给衣食。每日晡仅给衣食。每日晡(bu)(bu),焚香谢天一日清福。其妻笑之,焚香谢天一日清福。其妻笑之曰:曰:“齑粥三厨,何名清福?齑粥三厨,何名清福?”先生曰:先生曰:“幸生太平之幸生太平之世,无兵祸;又幸一家乐业,无饥寒;又幸榻无病人,世,无兵祸;又幸一家乐业,无饥寒;又幸榻无病人,狱无囚人,非清福而何?狱无囚

14、人,非清福而何?”“别人骑马我骑驴,仔细思量百不如。别人骑马我骑驴,仔细思量百不如。回头只一看,又有赤脚汉。回头只一看,又有赤脚汉。”“别人骑马我骑驴别人骑马我骑驴, , 细细想来我不如。细细想来我不如。回头看看推车汉回头看看推车汉, , 比上不足下有余。比上不足下有余。” 不足歌不足歌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俱已足,又思娇柔美貌妻,衣食两般俱已足,又思娇柔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 良田置得多广阔,出入又嫌少马骑,良田置得多广阔,出入又嫌少马骑, 槽头扣了骡和马,恐无官职被人欺,槽头扣了骡和马,恐

15、无官职被人欺, 七品县官还嫌小,又想朝中挂紫衣,七品县官还嫌小,又想朝中挂紫衣, 一品当朝为宰相,还想山河夺帝基,一品当朝为宰相,还想山河夺帝基, 心满意足为天子,又想长生不老期,心满意足为天子,又想长生不老期, 不足歌,不足歌,人生人生奈若何?不足歌,不足歌,人生人生奈若何? 若要世人心满足,除非南柯一梦西!若要世人心满足,除非南柯一梦西!七、勤俭七、勤俭 所谓勤俭,即勤劳与节俭。所谓勤俭,即勤劳与节俭。勤劳指的是人们对待劳动的态度和品质。作为道德勤劳指的是人们对待劳动的态度和品质。作为道德规范,它要求人们热爱劳动,对所从事的职业勤勤恳恳,规范,它要求人们热爱劳动,对所从事的职业勤勤恳恳,不

16、怠不惰,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和丰富自己的生活。勤劳不怠不惰,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和丰富自己的生活。勤劳不仅能致富、兴家、兴国,且能养身、养德。懒惰则会不仅能致富、兴家、兴国,且能养身、养德。懒惰则会无以立身,甚至于导致道德堕落。无以立身,甚至于导致道德堕落。所谓节俭,指的是人们对待个人生活欲望的态度,所谓节俭,指的是人们对待个人生活欲望的态度,它要求人们节制自己的生活欲望,约束自己的消费行为,它要求人们节制自己的生活欲望,约束自己的消费行为,俭约生活,节约财用。俭约生活,节约财用。 1. 1.名言名言三国时诸葛亮在三国时诸葛亮在诫子书诫子书中提出了中提出了“俭以俭以养德养德”的名言,他说:的名言,他说

17、:“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李商隐李商隐咏史咏史“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物力维艰。” 朱子治家格言朱子治家格言运动会之后运动会之后2.2.节俭不等于吝啬节俭不等于吝啬 “然则可俭而不可吝已。俭者,省约为礼之谓也;吝然则可俭而不可吝已。俭者,省约为礼之谓也;吝者,穷急不恤之谓也。者,穷急不恤之谓也。”颜氏家训颜氏家训治家治家夏洛克夏洛克,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喜

18、剧,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威尼斯商人;阿巴贡阿巴贡,法国剧作家莫里哀喜剧,法国剧作家莫里哀喜剧悭吝人悭吝人;葛朗台葛朗台,法国作家巴尔扎克长篇小说法国作家巴尔扎克长篇小说欧也妮欧也妮葛朗台葛朗台;泼留泼留希金希金,俄国作家果戈里长篇小说,俄国作家果戈里长篇小说死魂灵死魂灵;严监生严监生,中国作家吴敬梓小说中国作家吴敬梓小说儒林外史儒林外史;堪称世界文学走廊;堪称世界文学走廊上吝啬鬼的典型。上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临终的二根手指。严监生临终的二根手指。八、爱物八、爱物 爱物,也称作惜物,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物爱物,也称作惜物,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这涉及到的是人对所居住的

19、环境的态之间的关系。这涉及到的是人对所居住的环境的态度问题。由于生态平衡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度问题。由于生态平衡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有爱物以维护生态平衡的道德要求。因此有爱物以维护生态平衡的道德要求。 爱物的道德规范要求人们要惜物,取物以时,取爱物的道德规范要求人们要惜物,取物以时,取之有度,而且还要求人们对物应当用之有节。之有度,而且还要求人们对物应当用之有节。在世界自然资源有限而又污染严重的今天,提倡在世界自然资源有限而又污染严重的今天,提倡爱物、惜物的道德品质犹如倡导勤俭的美德一样,爱物、惜物的道德品质犹如倡导勤俭的美德一样,对于现代化建设乃至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发展都具有对于现

20、代化建设乃至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重要的现实意义。古人对爱物的论述古人对爱物的论述 “山林虽广,草木虽美,禁发必有时;国虽充盈,山林虽广,草木虽美,禁发必有时;国虽充盈,金玉虽多,宫室必有度;江海虽广,池泽虽博,鱼金玉虽多,宫室必有度;江海虽广,池泽虽博,鱼鳖虽多,罔罟(鳖虽多,罔罟(gu)gu)必有正。必有正。” 管子管子八观八观主张对自然资源要主张对自然资源要“以时禁发以时禁发”。“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吕氏春秋吕氏春秋义赏义赏竭泽而鱼、焚林而猎,这些都属于短期

21、行为,不竭泽而鱼、焚林而猎,这些都属于短期行为,不遵循生物生长的规律,破坏食物链的有机循环,遵循生物生长的规律,破坏食物链的有机循环,“非长术也非长术也”。 孟子对取物以时有集中论述,他说:孟子对取物以时有集中论述,他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wu)(wu)池,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孟子孟子梁惠王上梁惠王上

22、孟子认为,国家征用民力,应不妨农民春耕、夏耘孟子认为,国家征用民力,应不妨农民春耕、夏耘和秋收,而待冬日闲暇时;不要用小眼的网捕鱼,则小和秋收,而待冬日闲暇时;不要用小眼的网捕鱼,则小鱼得生;采伐树木要选在草木凋零的时节,不妨害其生鱼得生;采伐树木要选在草木凋零的时节,不妨害其生长,这样就会有吃不尽的谷和鱼,有用不完的材木。百长,这样就会有吃不尽的谷和鱼,有用不完的材木。百姓们也将一生无所遗憾,如此便是行仁义、得民心的王姓们也将一生无所遗憾,如此便是行仁义、得民心的王道的开始。道的开始。第三节第三节 传统自身修养方法传统自身修养方法 在中国古代,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社会个体在中国古代,中国传统

23、文化非常重视社会个体的自身修养,形成了一套处身立命的基本道德规范,的自身修养,形成了一套处身立命的基本道德规范,包括自强、持节、知耻、廉洁、勇毅、节制、勤俭、包括自强、持节、知耻、廉洁、勇毅、节制、勤俭、爱物等爱物等8 8种基本道德规范。许多伦理思想家都曾探种基本道德规范。许多伦理思想家都曾探讨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有的甚至还亲身进行过讨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有的甚至还亲身进行过实验,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精神财富。这里主要介绍实验,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精神财富。这里主要介绍立志、为学、力行、改过、自省、慎独立志、为学、力行、改过、自省、慎独等六种自身等六种自身修养方法。修养方法。一、立志一、立志 所谓

24、所谓“立志立志”,就是要确立宏大的、坚定的志向,就是要确立宏大的、坚定的志向,明确自身的责任和奋斗的目标。明确自身的责任和奋斗的目标。子曰: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论语语子罕子罕项羽说项羽说: :“彼可取而代之也彼可取而代之也! !”刘邦说刘邦说: :“嗟乎嗟乎! !夫乃真英雄也夫乃真英雄也, ,大丈夫当如此也。大丈夫当如此也。”刘秀说:刘秀说:“仕宦当作执金吾仕宦当作执金吾, ,娶妻当得阴丽华娶妻当得阴丽华! !”在道德领域内,立志是指培养追求道德境界的自信在道德领域内,立志是指培养追求道德境界的自信心以及成圣成贤的志向。修身的目的是为了造就完

25、美的心以及成圣成贤的志向。修身的目的是为了造就完美的人格,追求、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古人心目中的理想人格,追求、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古人心目中的理想人格便是他们所称道、景仰的君子、圣贤。修身即是按人格便是他们所称道、景仰的君子、圣贤。修身即是按君子、圣贤的标准塑造自己,实现自我完善。君子、圣贤的标准塑造自己,实现自我完善。 1. 1.立志乃是修身的起点立志乃是修身的起点 中国古代思想家都很重视中国古代思想家都很重视“志志”,把立志当作,把立志当作道德修养的第一步。道德修养的第一步。孔子弟子子夏说:孔子弟子子夏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仁在其中矣。”论语论

26、语子张子张) 意思是广博地学习而且志向坚定不移,诚恳意思是广博地学习而且志向坚定不移,诚恳地讨教而且联系实际思考,这样仁德就在其中了。地讨教而且联系实际思考,这样仁德就在其中了。 学问不广博则不能守约,志向不坚定则不能学问不广博则不能守约,志向不坚定则不能力行,坚定的志向对于道德修养非常重要。力行,坚定的志向对于道德修养非常重要。 2.2.“志志”主要是志于道、仁义、成圣成贤主要是志于道、仁义、成圣成贤 对道德人格的追求是不可或缺的,是使人真正成为对道德人格的追求是不可或缺的,是使人真正成为人的东西,而名利、权势等则是身外之物,可有可无的。人的东西,而名利、权势等则是身外之物,可有可无的。因此

27、,一个人不能因为自己身居贫贱之地便放弃对仁义因此,一个人不能因为自己身居贫贱之地便放弃对仁义之道的追求。之道的追求。儒家认为,凡人皆应立志,立志的方向不在美衣美儒家认为,凡人皆应立志,立志的方向不在美衣美食,而在于得食,而在于得“道道”。道,就是为人之道,亦即仁义之。道,就是为人之道,亦即仁义之道。道体现了人生的意义,其价值高于物质生活美衣美道。道体现了人生的意义,其价值高于物质生活美衣美食的满足,高于功名利禄,甚至也高于自己的生命。食的满足,高于功名利禄,甚至也高于自己的生命。“横渠四句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往圣继绝学,为万

28、世开太平。” 张载张载充分体现了儒家修齐治平的思想要旨、当仁不让的充分体现了儒家修齐治平的思想要旨、当仁不让的奉献精神和天人合一的终极关怀,已成北宋以来为广奉献精神和天人合一的终极关怀,已成北宋以来为广大儒家人物广泛认同的道德标准和人生理想。道德意大儒家人物广泛认同的道德标准和人生理想。道德意识和使命感特别强烈、特别富有社会责任历史责任感,识和使命感特别强烈、特别富有社会责任历史责任感,体现出来一种无与伦比的社会关怀、历史责任和道德体现出来一种无与伦比的社会关怀、历史责任和道德勇气。勇气。二、为学二、为学 大学大学说:说:“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29、;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正,心正而后身修。” 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物的认

30、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才能修养品性。1. 1.为学的要求为学的要求好学:勤奋、多问、复习好学:勤奋、多问、复习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论语论语述而述而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论语公冶长公冶长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论语论语学而学而博学博学“不阅四方上下,则不知何者为中;不鉴古今不阅四方上下,则不知何者为中;不鉴古今中外,则不知何者为宜;不穷飞潜动植,鬼神物怪,中外,则不知何者为宜

31、;不穷飞潜动植,鬼神物怪,则不知人道;不遍考诸子各教是非得失,则不知圣则不知人道;不遍考诸子各教是非得失,则不知圣教。盖物多连贯而成者,不博极群书,不能明一义;教。盖物多连贯而成者,不博极群书,不能明一义;不为普通学,不能事专门。不为普通学,不能事专门。” 康有为康有为孟子微孟子微卷六卷六学思并重学思并重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之。” 礼记礼记中庸中庸山东理工大学校训山东理工大学校训厚德厚德博学博学笃行笃行至善至善2.2.为学的目的:如何做人为学的目的:如何做人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

32、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荀子荀子劝学劝学不要用今天的用法去误解这里的不要用今天的用法去误解这里的“为己为己”和和“为为人人”。孔子认为古人和时人的学习目的不同,古人。孔子认为古人和时人的学习目的不同,古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修养自己的品德,即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修养自己的品德,即“为己为己”,而当时的人学习的目的则是为了装饰自己,向别人而当时的人学习的目的则是为了装饰自己,向别人炫耀,即炫耀,即“为人为人”。 “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明义理,以修其身,

33、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辞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览、为辞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 朱熹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白鹿洞书院揭示这就是说,人们之所以求学,就是学如何为人而这就是说,人们之所以求学,就是学如何为人而已,没有其他的目的。以往圣贤之所以教人,无非已,没有其他的目的。以往圣贤之所以教人,无非是让人们探求明白做人的道理,进行自我修身,然是让人们探求明白做人的道理,进行自我修身,然后推以及人。并不只是教人们广闻博记,写漂亮文后推以及人。并不只是教人们广闻博记,写漂亮文章,以便去沽名钓誉,追求利禄。章,以便去沽名钓誉,追求利禄。 董遇与董遇与“三余三余”董遇,字季直,性质纳而好学。

34、董遇,字季直,性质纳而好学。.人有从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必当先读百遍。”言读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从学者云:书百遍而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苦渴无日。”遇言:遇言:“当以三余。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欧阳修与欧阳修与“三上三上” “马上、枕上、厕上马上、枕上、厕上” 3.3.为学要抓紧一切机会为学要抓紧一切机会齐白石与齐白石与“不教一日闲过也不教一日闲过也”“昨日大风雨昨日大风雨, ,心心绪不宁绪不宁, ,不曾作不曾作画画, ,今朝制

35、此充今朝制此充之之, ,不教一日闲不教一日闲过也。过也。” 三、力行三、力行 力行是要求人们在道德修养过程中高度重视道德力行是要求人们在道德修养过程中高度重视道德实践,克服知而不行,言行脱节,侈谈仁义,躬行实践,克服知而不行,言行脱节,侈谈仁义,躬行不力的恶习,在实践中培养和提高道德修养。不力的恶习,在实践中培养和提高道德修养。 道德认识对于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固然十分重要,道德认识对于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固然十分重要,但若只停留于道德认识而不付诸道德实践,只知什但若只停留于道德认识而不付诸道德实践,只知什么是善恶而不在行动上切实地为善去恶,那就没有么是善恶而不在行动上切实地为善去恶,那就没有道德

36、意义。道德意义。 1. 1.知行关系知行关系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程朱的程朱的“知先行后知先行后”说,说,王守仁的王守仁的“知行合一知行合一”说,说,王夫之的王夫之的“行先知后行先知后”说。说。先哲对于知行的先后,见解虽有分歧,但是对于行先哲对于知行的先后,见解虽有分歧,但是对于行的重要性,认识却是一致的。王夫之的行先知后说重行,的重要性,认识却是一致的。王夫之的行先知后说重行,程朱和王守仁的知行观同样重行。程朱和王守仁的知行观同样重行。清朝钱咏的清朝钱咏的履园从话履园从话中曰中曰:读万卷书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二者皆不可废。二者皆不可废。 冬夜读书示子聿冬夜读书示

37、子聿 陆游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绝知此事要躬行。2. 2. 重言更重其行重言更重其行宰予昼寝。子曰: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论语论语公冶长公冶长“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38、行之,明也。明之为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圣人。” 荀子荀子儒效儒效朱熹说:朱熹说:“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要,未若行之之实。” 朱子语类朱子语类卷十三卷十三 四、改过四、改过 由于人们的成长进步要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由由于人们的成长进步要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由于社会实践不断向人们提出新问题,以及社会环境于社会实践不断向人们提出新问题,以及社会环境的复杂性,任何人在一生中都不可能不犯错误、没的复杂性,任何人在一生中都不可能不犯错误、没有过失。有过失。“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39、。” 左传左传宣公二年宣公二年“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王阳明全集王阳明全集1. 1.不不“文过文过”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论语卫灵公卫灵公)“小人之过也必文。小人之过也必文。”“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论语子张子张) 文过饰非是小人行径,君子的过失好比日食文过饰非是小人行径,君子的过失好比日食和月食,发生的时候人们都能看见,改过以后人和月食,发生的时候人们都能看见,改过以后人人都会敬仰,人们应该勇于改正错误。人都会敬仰,人们应该勇

40、于改正错误。2.2.闻过则喜闻过则喜人对自身的认识通常有其局限,而他人局外旁观人对自身的认识通常有其局限,而他人局外旁观往往更能清楚、准确地看出问题。对于他人的正确往往更能清楚、准确地看出问题。对于他人的正确批评,不仅不应辩解、拒绝,还应抱批评,不仅不应辩解、拒绝,还应抱“闻过则喜闻过则喜”的积极态度。的积极态度。孟子曾说:孟子曾说:“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喜;禹闻善言,则拜。”(孟子孟子公孙丑上公孙丑上)就就是说,古代的圣贤都乐于听取他人的批评,并对批是说,古代的圣贤都乐于听取他人的批评,并对批评者表示感谢。评者表示感谢。扁鹊过齐,齐桓侯客之。入朝见,曰

41、:扁鹊过齐,齐桓侯客之。入朝见,曰:“君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桓侯曰:桓侯曰:“寡人无寡人无疾。疾。”扁鹊出,桓侯谓左右曰:扁鹊出,桓侯谓左右曰:“医之好利也,医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为功。欲以不疾者为功。”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血脉,不治恐深。君有疾在血脉,不治恐深。”桓侯曰:桓侯曰:“寡人寡人无疾。无疾。”扁鹊出,桓侯不悦。扁鹊出,桓侯不悦。后五日,扁鹊复见,后五日,扁鹊复见,曰;曰;“君有疾在肠胃间,不治将深。君有疾在肠胃间,不治将深。”桓侯不应。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不悦。扁鹊出,桓侯不悦。后五日,扁鹊复见,望见桓后五日,扁鹊复见

42、,望见桓侯而退走。侯而退走。齐桓侯讳疾忌医齐桓侯讳疾忌医 桓侯使人问其故。扁鹊曰:桓侯使人问其故。扁鹊曰:“疾之居腠理也,疾之居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其在肠胃,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其在肠胃,酒醪(酒醪(lao)lao)之所及也;其在骨髓,虽司命无柰之何。之所及也;其在骨髓,虽司命无柰之何。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后五日,桓侯体病,后五日,桓侯体病,使人召扁鹊,扁鹊已逃去。桓侯遂死。使人召扁鹊,扁鹊已逃去。桓侯遂死。3.知过即改 “今有人日攮今有人日攮( (偷偷) )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是非君子之道

43、。道。曰:曰:请损之,月攮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请损之,月攮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如知其非义,斯速己矣,何待来年知其非义,斯速己矣,何待来年? ?”(孟子孟子滕文公下滕文公下)这则寓言所要说明的便是知过即改,不留尾巴。这则寓言所要说明的便是知过即改,不留尾巴。 负荆请罪负荆请罪“迁善如风之迁善如风之迅,改过如迅,改过如雷之烈。雷之烈。”朱熹朱熹周处自新周处自新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三横”,而处尤剧。,而处尤剧。 清河曰:清河曰:“

44、古人贵朝闻夕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不彰邪?”处遂改励,终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为忠臣孝子。戴渊弃剑戴渊弃剑戴渊少时游侠,不治行检,尝在江淮间攻掠商旅。戴渊少时游侠,不治行检,尝在江淮间攻掠商旅。陆机赴假还洛,辎重甚盛,渊使少年掠劫。渊在岸陆机赴假还洛,辎重甚盛,渊使少年掠劫。渊在岸上,据胡床指麾左右,皆得其宜。渊既神姿峰颖,上,据胡床指麾左右,皆得其宜。渊既神姿峰颖,虽处鄙事,神气犹异。机于船屋上遥谓之曰:虽处鄙事,神气犹异。机于船屋上遥谓之曰:“卿卿才如此,亦复作劫邪才如此,亦复作劫邪? ?”渊便泣涕,投

45、剑归机,辞厉渊便泣涕,投剑归机,辞厉非常。机弥重之,定交,作笔荐焉。过江,仕至征非常。机弥重之,定交,作笔荐焉。过江,仕至征西将军。西将军。 世说新语世说新语自新自新 4.4.“不贰过不贰过” 所谓不贰过,就是不重犯同样的过错,做到所谓不贰过,就是不重犯同样的过错,做到“过过于前者不复于后于前者不复于后”(四书章句集注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论语集注卷卷三)。三)。要想做到要想做到“不贰过不贰过”,从感情上说,应对已犯过,从感情上说,应对已犯过错深恶痛绝,深以为耻;从认识上说,则应深悟前错深恶痛绝,深以为耻;从认识上说,则应深悟前过之非,切实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以前事之失作过之非,切实吸取其中的经

46、验教训,以前事之失作后事之师,作到惩前毖后。后事之师,作到惩前毖后。总之,对于改过,古人主张:总之,对于改过,古人主张:“闻过则喜,知过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不讳,改过不惮。” (陆九渊集陆九渊集卷六卷六与傅全与傅全美美)这段话虽然简短,但它颇为全面地指明了人们对这段话虽然简短,但它颇为全面地指明了人们对于过失所应取的正确态度,至今仍可作人们的座右于过失所应取的正确态度,至今仍可作人们的座右铭。铭。 五、自省五、自省 自省即是自觉开展思想斗争,主动找出自己的不自省即是自觉开展思想斗争,主动找出自己的不足,认识自己的过失,通过自觉的足,认识自己的过失,通过自觉的“省察省察”,使自,使自己

47、日趋完善。己日趋完善。 一个人能否实现自我完善全靠自己,别人是帮不一个人能否实现自我完善全靠自己,别人是帮不上多少忙的,这便是所谓上多少忙的,这便是所谓“君子求诸己君子求诸己”(论论语语卫灵公卫灵公)。因此,自己的缺失应自己去自觉发)。因此,自己的缺失应自己去自觉发现、自觉认识,进而靠自己的努力去克服。即由自现、自觉认识,进而靠自己的努力去克服。即由自省而自修、自克,进而自强、自振。省而自修、自克,进而自强、自振。 1.自省乃是修身的常课、基本功,应常抓不懈,不可间断。曾参:曾参:“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而不信乎?传不习

48、乎? ?”( (论语论语学而学而) )这里的这里的“三三”并非实指三次,而是多次的意思。所并非实指三次,而是多次的意思。所谓谓“三省三省”,即是每天多次自我反省。下面所列举的三,即是每天多次自我反省。下面所列举的三件事,乃是巧合,并非每天总反省这三件事。件事,乃是巧合,并非每天总反省这三件事。后来,古人又有所谓后来,古人又有所谓“夜省夜省”说,即夜来无事,则说,即夜来无事,则将日间所为一一反省。这些都是要求人们将自省作为修将日间所为一一反省。这些都是要求人们将自省作为修身的常课。身的常课。 投豆法投豆法赵康靖公概赵康靖公概, ,尝置瓶豆于几案间尝置瓶豆于几案间, ,每一念起每一念起, ,必随必

49、随善恶善恶, ,以豆别之。善则投一黄豆于瓶以豆别之。善则投一黄豆于瓶, ,恶则投一黑豆恶则投一黑豆于瓶。初则黑豆绝多于瓶。初则黑豆绝多, ,既而渐少。久则善恶二念俱忘既而渐少。久则善恶二念俱忘, ,瓶豆二物瓶豆二物, ,亦弃而不用。累官枢密使、参知政事,以亦弃而不用。累官枢密使、参知政事,以太子少师致仕。太子少师致仕。 明代徐溥就用此法克制私念:有善念,说善话,明代徐溥就用此法克制私念:有善念,说善话,行善事,就在黄豆瓶中投黄豆;有恶念,说粗话,行善事,就在黄豆瓶中投黄豆;有恶念,说粗话,行恶事,就在黑豆瓶中投黑豆。日积月累行善,黄行恶事,就在黑豆瓶中投黑豆。日积月累行善,黄豆最后到底比黑豆多

50、了。他最后官到华盖殿大学士,豆最后到底比黑豆多了。他最后官到华盖殿大学士,仍然坚持积善除恶,修身养性。仍然坚持积善除恶,修身养性。 2.2.自省要求以他人、他事为鉴,对照检查自省要求以他人、他事为鉴,对照检查自己,引以为戒。自己,引以为戒。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论语里仁)里仁)“任贤齐任贤齐”名字的由来。名字的由来。“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省也。” 荀子荀子修身修身 3.3.自省必须有虚心的态度自省必须有虚心的态度“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礼记礼记学记学记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其他杂项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