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研究_以珠三角城镇地区为例_谢建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动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研究_以珠三角城镇地区为例_谢建社.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调查与思考 流动农民工随迀子女教育问题研贫 以珠三角城镇地区为例 谢 建 社 牛 喜 霞 谢 宇 【摘要】流动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是农民工融入城镇的难点问题。作 者通过对珠三角城镇流动人口的调查发现,珠三角城镇流动农民工随迁子女 存在入学年龄大、就读民办学校比例高、转学率高、失学率高、犯罪率高和学习 成绩低、升学率低、城镇认同感低等现象。针对现行的高考制度和短缺的教育 资源,文章提出了教育公共资源与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合理匹配的模式和机 制等对策。 【关键词】城镇化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与对策 【作者】谢建社中山大学城市社会研究中心、广东省重点人文研究基 地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宄院,教授;牛喜霞山东
2、理工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 讲师;谢宇广州大学,硕士研宄生。 一、相关研宄及问题的提出 流动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目前中国有流动儿童 2 700多万,其中农民工随迁子女达到 1 400多万,每 8个城镇儿童中就有 1个是流动儿 童,在农民工聚集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大中城市,每 3个儿童中就有 1个是流动儿童 (李菲, 2010;车辉, 2009;柯进, 2010)。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不断推进, 城镇化进程不断加 速,流动农民工随迁子女数量持续增长。这些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的受教育情况如何? 城镇学校能否接纳他们?他们能否像本地孩子一样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和发展权?是
3、人们 普遍关注的问题。中国城镇化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让农民工能够跨越城镇的 “ 门 槛 ” ,让其随迁子女在流入地享有教育机会;在于以农民工市民化为内涵的深度城镇化(蔡 昉 , 2010)。这不仅关系到城镇化率的实现问题,同时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平正义的维护,社会 和谐稳定的保持及农民工子女尊严的保障。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 外来农民工融 入城市问题研宄 ” ( 06BSH024)和广州市社会科学规划 项目 “ 农民工子女流入地升学问题研宄 ” ( 10Y28)阶段性成果。 92 流动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研宄 回顾中国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的变迁历程,由 20世纪 80年代中后期的
4、 “ 管制 ” 取向, 到 20世纪 90年代的 “ 差别对待 ” ,再到 2000年以后的 “ 两为主 ” 原则,教育平等理念逐渐深 入人心。但随着农民工子女年龄的增长,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之后的高中阶段教育问题引 起了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段成荣 ( 2008)根据 2005年全国 1%抽样调查的数据推算, 中国目前至少有 264万农民工随迁子女需要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尚有 552万农民工随迁子 女陆续进入高中阶段,未来这一数据将更加庞大。袁连生 ( 2010)对北京市农民工子女的义 务教育状况的调查发现,在 “ 对下一阶段的期望 ” 中, 84.6%的学生希望初中毕业后继续读 书,其中希望
5、在北京继续读书的有 47.6%; 8.6%的人希望毕业后在北京工作;希望回老家种 地或工作的只有 1.5%。 然而,农民工随迁子女流入地教育却处于边缘化状态,农民工子女大多在教学条件差、 师资水平低的民办 学校就读,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由于教育财政 体制过度分权,使农民工子女学校得不到政府的有效支持(樊香兰、马丽, 2008) 制度是影 响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最根本因素,如 “ 依户籍地就近入学 ” 的义务教育入学政策, “ 地 方负责,分级办学 ” 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传统的公共教育资源配置路径(刘义程, 2004)。从 公共财政视野出发,认为公共财政资金投入不足,现
6、行公共财政制度不完善是农民工子女 义务教育问题的重要原因(孙钥、吴开俊 , 2008)。 解决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问题,从根本上讲,就是要改革 现有教育体制,包括义务教育 财政制度、入学制度和公共教育资源配置模式(刘义程, 2004)。为此,有学者提出了改善农 民工子女教育不公平现状的社区教育协调模式 ( 张旭亮、张海霞, 2006)。中央教科所教育发 展研究部课题组 ( 2007)认为,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以常住 人口为服务对象的社区管理模式;将农民工及其子女纳入社区管理体制,使社区成为 “ 流动 儿童 ” 融入城镇生活的重要载体;建立全国联网的电子学籍管理系统,完善
7、农民工子女就学 信息的全面管理。 综观以上关于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 ,在内容上基本囊括了农民工随迁子女 教育问题的各个方面。但从研究层次上来看,现有研究大多从宏观层次出发,很少有针对农 民工特别集中地区的个案研宄,本文试图以珠三角城镇为例,研究珠三角地区农民工随迁 子女的教育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可操作性对策。 2008年 8月至 2010年 6月,我们先后多次到江西、湖南、河南、安徽、福建等农村进行 访谈 ,在珠三角地区的广州、东莞、深圳、佛山、中山等城镇企业工会、社区进行问卷调查。珠 三角地区调查基本情况如下。 (一)抽样和资料的收集 调查采用的是非随机抽样法中的立意抽样法,即根据研究人
8、员的便利与可接近性,有 93 中国人口科学 2011年第 1期 意地从中抽取流动农民工就其子女教育等问题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 3 500份,获得有效问 卷 3 469份,有效率达 99.12%。其中,普通流动农民工 2 261人次,占总问卷人次的 65.5%, 获罪流动农民工 1 208人次,占总问卷人次的 34.5%。按城市划分,广州 1 546人次,占 44.6%; 东莞 378人次,占 10.9%;深圳 286人次,占 8.2%;珠海 154人次,占 4.4%;佛山 801人次, 占 23.1%;中山 135人次,占3.9%;惠州 62人次,占 1.8%;江门 58人次,占 1.7%;肇
9、庆 49 人次,占 1.4%。 (二)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基于研究的需要,此处先以珠三角普通流动农民工调查所得到的 2 261份有效问卷作 为重点分析样本 (文中没有特别说明的数据均来源于此),调查样本基本情况如表 1所示。 从性别来看,被调查者的男女比例基本平衡,其中男性占 49.8 %;女性占 50.2/ 从年 龄结构看,新生代农民工占 83.8%,与珠三角城镇实际相吻合。从文化程度看,被调查者初 中以上文化程度达 88.8%,充分显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学历特征。从职业方面看,珠三角城镇 表 1 调查样本概况 ( n=2261) 94 流动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研宄 农民工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和服
10、务业,所占比例为 62.4%,这与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相 适应。农民工月均收入在 1 200元以下的占 53.2%,月均收入在 1 200元以上的占 46.8%, 这正是当前珠三角农民工收入的真实体现。在被调查者中有随迁子女 937人,其中 806人 的子女分别进入公办或民办学校就读。 三、珠三角地区农民工随迁适龄子女的受教育状况 (一)教育资源短缺难以满足日益增加的农民工随迁子女受教育需求 据广州市教育局统计,广州市流动农民工随迁适龄儿童 2002年达 12万人, 2007年达 32万多人, 2009年达到 48万人(伍仞 , 2010)。可见,农民工随迁适龄儿童增长速度之快。我 们的调查
11、再次证实了流动农民工随迁子女比例较高,达到 41.4%,其中随迁适龄入学子女 比例局达 86.0%。 1. 农民工随迁子女大多就读于民办学校 从广州流动农民工随迁子女就读的学校来看,在民办学校就读的有 30万人,公办学校 就读的仅有 18万人 ( 伍仞, 2010)。我们的调查显示,农民工子女就读学校类型以民办学校 为主,比例高达 72.15%。由于珠三角地区特殊的人口结构(农民工与当地居民比例)决定, 其适龄子女就学问题复杂,既有制度和机制因素,又有经济和时空条件所限。 2. 农民工随迁子女择校策略及其影响 农民工随迁子女选择民办学校就读是迫于无奈。流入地择校策略受到家庭经济、家长 文化、父
12、母流动性、学校环境、教育歧视、居住地等家庭社会经济特征的显著影响。第一,择 校更加看重收费情况。调查显示,有 51.3%的家长根据学校费用而择校,有 11.7%的农民工 不能承担择校的教育费用,有 53.3%的流动农民工随迁适龄子女因为负担不起高学费而失 学 。农民工子女要在流入地上学必须缴纳一定的费用,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缴纳 “ 插班费 ” 、 “ 赞助费 ” 、 “ 借读费 ” 。受访的农民工超过 85%的人为子女教育缴纳了一定数额的借读费或 赞助费,缴纳的金额从 200元到12 000元不等。而受访农民工的月平均工资在 1 200元以 下的占到 53.2%, 1 200元以上的仅占 46.
13、8%。因此,高额的学费足以让低收入的农民工望 “ 校 ” 兴叹。第二,择校要看有没有教育歧视。农民工子女受到的社会歧视主要来自教育的歧 视。农民工子女在城镇就读,常常被另眼相看。调查发现, 65.6%的农民工子女 有遭受歧视的 经历,城镇居民大多不愿意自己的子女与农民工子女一起读书,农民工子女也难以与城镇 居民子女交往。当我们问及子女上学费用与当地人是否相同时, 806名随迁适龄子女父母 中,只有 27人回答与本地人入学费用相同,占 1.2%;其余 779人回答与本地人入学费不相 同,占 98.8%。我们还发现,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在儿童时期,深受社会排斥,64.5%的孩子出现 了自卑、自闭、压抑
14、、受不了批评等心理特征。其中, “ 性格内向 ” 的占 22.15%,“ 精神压抑 ” 的占 16.85%, “ 自卑和自闭 ” 的占 14.34%, “ 不愿听批 评 ” 的占 11.16%。而 “ 性格开朗 ” 的( 15.25%)和 “ 自信、自尊 ” 的( 14.02%)共计为 29.27%。还有 6.23%的人选择 “ 说不清 ” 。第三,择校受约于 95 中国人口科学 2011年第 1期 父母流动性大小。农民工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流动性与工作不稳定性,家长的流动性大,加上 工作不稳定,造成其子女频繁择校。被访中农民工流动性较大的占 18.6%,他们居住不固 定,只得就近选择相对自由和散
15、漫的民办学校。 3.珠三角地区公共教育资源难以有效配置 公共教育资源紧缺的关键在于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乡的 人口布局也被重新调整,但是教育资源没有进行重新分配,从而使之与人口布局无法统一。 特别是农民工聚居城乡结合部,这里的教育资源本来就处于劣势,又要承受众多农民工子 女的教育任务。农民工子女既没有享受到流出地的教育资源,又难以享受到流入地的教育 资源。第一,流出地教育资源没有随着农民工子女的转移而转移。流动儿童的入学需求与流 入地学校利益间有潜在冲突。由政府全额拨款的非营利性公办学校,其自身没有额外的经 费来承担流动儿童的就学成本,所以没有接收流动儿童的积极性。第二,
16、流入地教育资源难 以合理配置。由于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城镇化进程加速,对土地资源的需求持续上 升,土地资源紧张,土地供需矛盾突出。广州市48万农民工随迁适龄儿童,都要进入公立学 校,以每所学校 1 人计算,广州必须新建 480所学校。以矛盾最为突出的东莞市为例,按 近年来每年新增 5万农民工适龄儿童计算,每年需新建 1 000人规模的学校 50所。按建设 标准每所学校占地 2公顷计算,全市每年需提供建校土地 10公顷,这显然是难以实现的。 于是,在地方政府支持下兴办起民办学校 240多所, 2010年政府为新东莞人子女提供 13 020个公办学位,即使这样努力,也难以满足全部的农民工子女就
17、学要求。第二,流入地 农民工子女教育经费压力巨大。在现行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下,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经费完全 由流入地政府承担,流出地政府没有专项经费转移支付,国家财政也没有对农民工子女教 育经费的支持。按珠二角地区 2007年度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子女比 2003年增加 97.67万 名学生的速度规模测算,年均增长 24.42万名学生。而按目前每增加 1个学位约投资 1.75 万元测算,珠三角地区每年要投入 42.73亿元,加上新增设备、教师工资和公用经费的投 入,数额巨大。 (二)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日显突出 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呈现入学年龄大、就读民办学校比例高、转学率高、失学率高和犯 罪率高
18、,学习成绩低、升学率低、城镇认同感低等特征。 1.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年龄大、转学率高和失学率高 农民工流动性强。调查发现, 81.9 %的流动农民工都转换过工作,仅有 18.1 %的人没有 转换过工作,其中有 44.3%的人 1年转换工作次数高达 3次。相关调查也显示,流动农民工 父母所带来的转学儿童达 35.5%,其中流动农民工母亲所带来 的转学儿童达 27.5%。流动的 农民工带来流动的儿童、借读儿童和转学儿童,这些儿童跟随父母从一个城镇流向另一个 城镇,有的在流动过程中成为失学儿童。在这些失学儿童中,大部分经过一段时间后都会重 新去上学,但转学、复学致使他们的入学年龄往往要比同年级当地学
19、生大。调查显示, 13 14岁上小学的农民工子女占其同龄人总数的 50%, 16 17岁上初中的高达 60%。入学年龄 96 流动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研宄 大是其后来綴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2. 农民工随迁子女犯罪率高 农民工的流动性导致其随迁子女错过许多良好的受教育时机,转学、失学或綴学现象 越来越严重,从而使农民工子女犯罪率也越来越高。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给出了一个惊人 的数据, 2008年,非广州籍的未成年人犯罪已经占到广州市未成年人犯罪的 93.1%,且农民 工子女占绝大多数(林洁 , 2009)。我们就珠三角地区三大监狱中 1 208名新生代农民工罪犯 的文化程度、生理、心理、社会原因
20、的调查分析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罪犯中初中及以下文化 程度的占到了 82.5%。导致农民工子女犯罪高发的主要原因与其成长的 环境、受教育程度、 家庭生活背景息息相关。在调查的 1 208名罪犯中 , 85.28%的人因受歧视和家庭经济困难 而綴学, 35.83%的人因教育环境 “ 有逃学并夜不归宿的经历 ” , 24.32%的人因父母工作的频 繁流动 “ 有流浪的经历 ” ( 谢建社, 2010)。 3. 农民工随迁子女学习成绩低、升学率低 由于农民工子女的流动性、借读性等条件制约,其学习成绩受到严重影响 。一 些农民 工随迁子女因父母的流动而流动,由于语言沟通能力不足,在学习互动中表现不佳,导致
21、 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成绩低于城镇居民子女。据调查, 53.9%的农民 工子女认为自己成绩 在中等以下 ( 徐丽敏,2009)。农民工的文化程度、城镇打工时间的长短和职业的稳定性均对 其子女教育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的调查显示,由于流动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完成义务教育 后必须回到户籍所在地参加升学考试,有 80%的随迁子女就此綴学,继承父业,成为世袭 民工,而仅有 20%的孩子能回到户籍所在地参加高中阶段的学习。 4. 农民工随迁子女城镇认同感低 流动农民工随迁子女由于受教育状况的影响,甚至受到城市社会的排斥,从而缺少对 城市社会的认同感,他们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困惑,对于所在城市具有一定程度 的陌生感
22、。 由于他们对城市社会的认同感低,故而产生扭曲的社会心理。调查显示,有 54.8%的农民工 随迁子女不想在城镇读书 , 49.9%的农民工随迁子女认为与城镇居民子女有差距, 46.3% 的农民工随迁子女认为难以适应城镇教育环境,于是有 81.1%的农民工随迁子女学习产 生了压力 ,,可见,农民工子女的城镇认同感亟待加强。 四、对策与思考 (一)建构与城镇化相匹配的农民工随迁子女流入地教育制度 制度建构是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流入地教育问题的根本保障。第一,深化教育管理制 度改革。这里涉及高等教育、中等教育、义务教育、学前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完善问题,特别是 高考体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教育部已开
23、始探讨异地高考机制问题,有望早日解 决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第二,创新公共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制度。改变公共教育资源的 传统配置路径,通过引入基于农民工子女平等受教育权利的非竞争性配置环节,使学校由 原来从政府手中对公共教育资源进行直接竞争转变为通过吸引农民工子女实现的间接竞 97 中国人口科学 2011年第 1期 争。第三,建立与完善教育监督管理制度。第四,健全教育投资制度,建立和完善教育公共财 政保障体制。国家教育投入与农民工流出地和流入地政府教育投入要有一定比例,确保教 育资源充分配置。关键在于地方财政与中央财政比例制度,透明的可监测的教育经费转移 支付制度及教育经费单独预算制度。第五,探
24、索科学的异地高考制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 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 2010 2020)要求,研究制定流动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 当地参加教育考试的办法。流动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和参加升学考 试是 2010年教育部提出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重点内容之一。以切实推进教育公平,保 障公民平等受教育权,避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为参加高考、不得不与父母分离、回到老家就 读高中,成为 “ 留守学生 ” 。 (二)形成一套与城镇化相匹配的农民工随迁子女流入地教育模式和机制 1. 建构一套与城镇化相匹配的农民工随迁子女流入地教育模式 为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流入地教育问题,有必要建构一个与城镇化
25、相匹配的教育模式 (见图 1)。 公办教育的不足要求民办教育弥补。就 目前而言,中国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 育的基本政策是 “ 两为主 ” ,但事实上,农民 工随迁子女进入公办学校依然困难重重。首 先,公立学校的学校布点、作息时间等无法与 农民工子女入学需求 “ 接轨 ” 。城市流动人口 往往聚集在城乡结合部,在 “ 就近入学 ” 原则 下,生源的 “ 贫富不均 ” 往往让部分公办学校 “ 人满为患 ” ,难以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的实 际问题。因此,探索农民工子女教育模式刻不 容缓。 2. 构建与城镇化相匹配的农民工随迁子女流入地教育机制 农民工随迁子女流入地教育可以采取政府建立专项经费、企业
26、资助、个人分担、社会捐赠 的方式解决经费问题。同时,整合各种 有效社会教育资源,健全社会系统化的教育经费保 障机制。建立一个以政府为主导、以教育部门为基础、以乡镇和社区为纽带、农民工子女积 极参与的社会支持系统。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教育机制(见图 2)。 其一,建立和完善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运行机制。第一,建立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 的分担机制;第二,实行 “ 义务教育登记卡 ” 制度,由流出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给每个流出的学 生在户籍所在地注册学籍,为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建立义务教育登记卡,当农民工流动时,这 种卡也连同流动人口 “ 五证 ” ( 身份证、暂住证、务工证、健 康证、
27、计划生育证 ) 一起经有关部 门检查登记,作为农民工子女随时入学的依据,保障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利,同时也对农 图 1建构与城镇化相匹配的农民工随迁 子女流入地教育模式 98 流动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研宄 民工子女就读、转学情况实施监控;第三,明 确农民工输出地与输入地子女教育的责任。 其二,建立和完善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 发展机制。让所有孩子享受教育是国家中长 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2020年 ) 规定各级政府应履行的神圣责任。流入地政 府要切实将保障农民工子女教育纳入地方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教育行政部门 要切实将农民工子女教育发展纳入当地教育发展总体规划之中。要制
28、定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 近期和中期发展的目标和措施,把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从自发发展纳入到有序发展的轨道。 其三,建立和完善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认同机制。社会心理学家埃里克森 ( E.Erik Hamburger Erikson)认为,人在成长的每个阶段都会遇到某种心理问题,都要对周围环境所 提出的特定社会要求做出反应,农民工随迁子女来到陌生的城镇,面对新的教育环境更是 如此。如果农民工子女的城镇教育认同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将会出现 “ 认同危机 ” ,给他们 的社会化留下隐患,给城镇化留下障碍。根据这个理论,若农民工子女在童年时的认同被忽 视, 他们将会产生认识偏见、曲线成长和孤僻性格甚至出现偏激
29、行为。我们调查发现,不少 农民工子女感觉到了自己与城市学子的差别,并感受到这种差别在城市壁垒前难以逾越, 其中有 64.5%的农民工子女开始出现了自卑、自闭、压抑、敏感、脆弱、受不了批评等心理特 征。如果不对他们进行真正有效的教育,将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建立和完善农民工随迁子 女教育认同机制,让农民工子女真正地融入城镇生活,非常必要。 其四,建立和完善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保障机制。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保障机制主要 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保障农民工子女合法的受教育权 益,公平地享有教育资源。二是保障 农民工子女教育经费。调查发现,珠三角地区农民工随迁子女 70%就读于民办学校,政府提 供有限的补助,尽
30、管国家要求取消借读费,但一些学校变换收费方式,美其名为 “ 社会捐赠 ” 费。调查发现 , 85.6%的农民工为其子女缴纳一定数量的借读费 , 23.5%的农民工为其子女 缴纳数额不低的 “ 社会捐赠 ” 费, 11.7%的农民工难以承受子女的教育费用。为此,中央应设 立农民工子女教育专项资金,以流入地农民工子女的规模为依据,逐年核拨,分担流入地政 府财政压力(杜两省、彭竞, 2010)。实施 “ 钱随人走 ” 的 “ 教育券 ” 制度,可以缓解农民工子女 学籍管理和财政拨付中的困难; “ 教育券 ” 的经费来源可采用中央财政拨一点、流出地政府 补一点、流入地政府捐一点和个人出一点“ 四个一点
31、 ” 的办法来解决。 其五,建立和完善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法律机制和服务机制。国务院办公厅于 2003年 9月转发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新修订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也于 2006年 9月 1日正式实施,这些都表明中央对农民 工子女受教育问题的重视,但由于缺乏具体的操作性,且各个地方法规不 统一、内容极其散 图 2珠三角地区农民工随迁子女流入地 教育机制建构 99 中国人口科学 2011年第 1期 乱、彼此不协调,形成不了完整的体系、缺乏执行力。因此,建议进一步完善关于农民工子女 教育的法律法规,通过立法支持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的实现。珠三角地区通过先行
32、先试的 探索,明确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地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其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阶 段和义务教育后的教育问题,为农民工子女教育机制建构提供经验。 教育服务说到底就是维护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权利,让农民工子女平等享有当地的教 育资源。因此,农民工流入地政府要严格执行教育 “ 一费制 ” ( 吴开俊、刘力强, 2009), 禁止对 农民工子女入学乱收费,甚至采取 “ 减、 免、扶 ” 等措施,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筹措资金,支 持和帮助贫困农民工子女完成学业。珠三角地区政府尝试通过 “ 积分制 ” 方式,让有突出贡 献的农民工有机会让其子女优先进入当地学校就读。同时,政府鼓励发展民办教育,服务于
33、 农民工子女教育。 参考文献: 1. 蔡昉 ( 2010):城市化与农民工的贡献 后危机时期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思考,中国人口科学,第 1期。 2. 段成荣 ( 2008):我国流动儿童最新状况 基于 2005年全国 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人口学 刊,第 6期。 3. 袁连生 (2010):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负担政策的理论、实践与改革,教育与经济,第 1期。 4. 樊香兰、马丽 (2008):切实关注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中国农业教育,第 4期。 5. 刘义程 (2004):对流动农民工子女受义务教育问题的制度性分析,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第 2期。 6. 孙钥、吴开俊 (2008)
34、:公共财政视角下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及原因分析,中国市场。 7. 张旭亮、张海霞 (2006):基于社区教育的中国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探析,青年研宄,第 5期。 8. 中央教科所教育发展研宄部课题组 ( 2007):中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研宄,华中师范大 学学报,第 2期。 9. 谢建社 (2010):融城与逆城 :新生代农民工两难选择 基于 GGF监狱调查,广州大学学报,第 2期。 10. 杜两省、彭竞 (2010):教育回报率的城市差异研宄,中国人口科学,第 5期。 11. 吴开俊、刘力强 (2009):珠三角地区非户籍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问题探讨,教育发展研宄,第2期。 12.
35、 李菲 ( 2010):流动儿童逾 2700万,新华每日电讯, 11月 21日。 13. 车辉 (2009):农民工随迀子女就读难凸现,工人日报, 12月 3日。 14. 柯进 (2010):流动人口子女如何融入城市 ?,中国教育报, 12月 13日。 15. 伍仞 ( 2010):四成外来工子女读公校,广州日报, 9月 27日。 16. 林洁 (2009):广州未成年人犯罪外来工子女占多数,羊城晚报, 4月 28日。 17. 徐丽敏 (2009):城市公办学校中农民工随迀子女教育融入的问题与对策,教育理论与实践,第 9期。 (责任编辑 :朱犁) 100 中国人口科学 2011年第 1期 su
36、its show(l) the own- wage elasticity and work hour own- wage elasticity of female labor participation are 0.151 and 0.175 respectively, and cross- wage elasticity are - 0.009 and - 0.015 respectively, (2) the own- wage elasticity and work hour own- wage elasticity of male labor participation are 0.0
37、34 and - 0.024 respectively, and cross- wage elasticity are - 0.115 and - 0.134 respectively, (3) with income increasing, for both female and male and both labor participation and work hour, own- elasticity and cross- elasticity are all decreasing. Therefore, design and implement of public policies
38、aimed at increasing wage will promote labor supply of urban residents, especially of low- income population. The Impact of Population Aging on Urban Households Consumption Behavior in China Wang Yupeng *64* Based on the inter- temporal optimizing model, with the average consunption propensity as the
39、 evaluation index of household con- sunption behavior,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factor of population age structure, builds a theory and econometrics model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pulation aging and the average consunption propensity, and conducts an enpirical research on urban househol
40、ds using panel data from Chinese provinces in the period of 2001 to 2008. It concludes that the factor of population aging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Chinese urban households consurrption behavior. The higher the old dependency ratio, the higher the average consurrption propensity. The youth depend
41、ency ratio h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average propensity of urban household consumption. The possible cause is that the elasticity of total expenditure on minor support is small. In addition, the consunption habit is one of significant causes iich make the urban household consunption propensit
42、y declining in recent years. The Income Paradox* in the Course of Migrant Workers Integrating into Cities: The Case of Wuhan City Meng Yingying Deng Dasong *74*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come levels and urban integ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The enpirical result shows that th
43、ere is an income paradox with integ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the income level has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the integration in the initial and mid- level of integration, but further increase of income levels cannot bring about marked improvement in the degree of integration in the late of inte
44、gration. We find that the income inflection point has existed in the fitted curve of the sample data. JVfeanwhile, the level of inflection point is far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wage level of urban workers but close to the levels of capita income with the higher income urban households by the combined
45、 influence of social corrparison psychology and income condensation psychology. Effects of Brain Drain on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 in Labor Emigrating Regions Ruan Rongping Liu Li Zheng Fengtian * 83 *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rain drain and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 in labor
46、emigrating religion theoretically. It concludes that there are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of brain drain on human capital, and the strength of them depends on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regional inequality and labor force liquidity. Based on the data about immigration in China, the e
47、叩 irical resuk pooled OLS and random effects models show that the main effects of brain drain on human capital stock in emigrating region are negative, and these effects will get weaker with the growth of economy and labor force liquidity in labor emigrating region. However, given the existing level
48、 of economy development, regional inequality and labor force liquidity in China, Brain drain reduces the human capital in labor emigrating region generally. Investigation on the Educational Problems of the Along-with Offspring of Rural Migrant Workers in Cities Xie Jianshe Niu Xixia Xie Yu *92* The educational problems of the along- with oflfepring of floating rural migrant workers in cities are so difficult that the workers cant keep pace with the 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