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600.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600.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浅谈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江西省吉安县横江中心小学 唐玉爱 语文教学大部分时间都用于阅读教学。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处于重要地位。下面就语文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年级阅读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做法。新课标下中年级阅读教学与传统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比较,它主要突出三方面的特点:一、淡化段落教学,强化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整体把握 中年级阅读教学,整体理念发生了变化,新课标第二学段:即中年级阅读目标,没有分段,没有概括段落大意等有关段落教学要求,而是提出了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要求。也就是说,现在中年级阅读教学,要打破原来侧重字、词、句、段、篇的阅读教学顺序,不再以字、词、句、段、篇作为阅
2、读能力发展的外在标志。也就意味着我们中年级阅读教学手段也要变,要变得多种多样。不一定每篇文章都必须进行分段,概括段落大意。而是通过诵读、表演、复述、对文本对话等活动来实现初步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情感的目标。二、重视复述,鼓励学生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新课标要求是:“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于作品中人物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复述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提高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体现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是促使学生更为深入理解课文的重要途径。复述不仅仅是简单对课文的重复、再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包含着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认识,以
3、及阅读过程中所获得的情感态度等。三、在强调朗读和默读的同时,增加了略读的要求。除了朗读和默读,新课标在中年级阅读教学中增加了略读教学:“学生略读,略知文章大意。”这要求我们在教学时,要努力开发课外资源,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加知识面,拓展学生的视野。新课标 为我们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我们语文教学的思路和行为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体表现以下三个方面。一、转换教学角色 教学时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让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中主动参与,主动实践,积极思考,大担探索,勇于创新。在新课程下,老师的角色:一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二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课程的建设者,三是教学行为的研究者。教
4、师不再是教学的霸主。二、改变学习方式 教的方式决定着学的方式。由于传统的语文教学主要是老师讲问为主,因而学生的学就是要听、记、答、练、背 等,体现出极强的被动接受特征,这样极大地限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压抑了学生生命的灵性、掩没了人文性的语文活性、魅力与美。因此新课程语文大力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三、更新教学手段 语文教学从以前的一张嘴,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到如今的信息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我们的语文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给语文教学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中年级语文教学怎样体现现代化教育思想,怎么把新课标的要求落到实处,其重要的一环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我的具体做法是:
5、一、激发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并能自觉的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得到教益。二、传授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阅读方法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手段之一,学习方法得当可以事半功倍,很快掌握知识。阅读的方法很多,从不同角度来分析有不同的方法。从纵的角度来看,制定计划、课前预习、课前学习、课后复习、完成作业的环节都有具体的方法。比如预习的方法就有浏览式、批划式、笔记式等。从横的角度来看,学习听说读写等各方面也有具体的方法。比如读,有精读、泛读、默读、朗读、细读、略读等。从中年级开始教师要逐步传授学生读书的方法。三、养成阅读习惯,培养学生自主
6、学习 阅读习惯一段包括:认真读书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一边读一边圈、点、画、记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课后阅读的习惯等,这些习惯一旦开成,有利于提高学习效力。总之,我们教师要随时随地教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构建,自主运用,把学习的金钥匙交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一切都好办了。中年级语文课堂教学可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布置预习 我布置学生预习不仅有读生字,解词语,读通课文的一般要求,而且有特殊的要求:你读懂了哪些地方,你喜欢哪些句子,为什么喜欢。你喜欢文章中的哪些人物,为什么喜欢。你不喜欢谁,为什么呢?文章中的哪件事你印象深刻,有什么感受和启发。你还有哪些
7、不懂的地方,要老师和同学帮助解决等等。学生不待老师教,就已经对文本产生心灵的碰撞。第二步、指导阅读 学生在预习中触及了文本,现在该是冒火花的时候了,我采取的方法是:、学生畅谈读书感受:我读懂了什么,我喜欢文中这些句子,我的感觉怎样。我喜欢作品中的谁,我受到了哪些教育和启发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对有些分同岐,大家讨论、争论,有时候面红耳赤,找材料证明,请老师评论。大家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知识点,小到一个字、一个词,大到一个人物形象,一种表达方法,对文本进行了精税的评析。哪怕是支离破碎,学生也受益非浅。、质疑问难:第一个环节下来,“我”还有哪个词,哪句话,哪个地方不懂,提出来让
8、大家讨论,帮助解决。、教师重点导读。上两个环节中,有关课文的重点、难点,学生还没有提及到或没有解决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重点突破。如画杨桃树中(老师的神情为什么变得严肃了呢?)可贵的沉默(这“极为珍贵的东西”会是什么呢)、欣赏。每篇都有自己的特色,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去欣赏,去记忆。比如有的课文人物描写很出色,有的文章细节描写特佳,有的层次清楚,段落分明,结构严紧,有的点题点名中心中年级学生还要引导他们学习和体会作者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方法,引导他们在写作中运用,这也是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阅读教学提出的要求。如三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中的反义词的巧用。赵州桥 的过渡语。富饶的西沙群
9、岛 中围绕一句话写具体。美丽的小兴安岭中关于枝条的描写。三年级下册燕子(为什么要用“五线谱”去打比方呢?)荷花(“冒”用得真好)第三步、作业 我的作业不一定是练习册,每课一练,更不是去买一些作业来给学生应酬。每课书,我给学生布置三种作业:1、用小字本抄写新字词:2、用笔记本写词语解释,有些词语要求写细致,写出本义和含义。3、优美词句摘抄。每课书要求学生把最喜欢的词语、句子抄写下来,积累成资料。这是为学习别人的语言,为写作打基础。因为学生抄的都是些好词语、好句式、好句型、好的表达方法。其中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写作方法。4、结合课文特点,布置拓展性作业,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不是特殊的文章,或
10、有其它的切入点,其它的要求,我都采用三步教学法。在理解词语,理解句子含义,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中心方面我也有一些招数。如:一,点面法。许多被写景状物的文章,作者都是通过对某处景物的描写,表达自己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如我爱故乡的杨梅,作者通过描写家乡的杨梅来表达我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二,多角度思维法。如“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这句话即形象地描写了燕子停在电线杆上的样子,又表达了作者喜爱燕子,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五线谱”“音符”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带来了美。
11、三,以小见大法。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小故事大道理。如亡羊补牢告诉我们,做错了事改正过来还是好的。南辕北辙告诉我们行动要以目的一致。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告诉我们要爱护大自然。四,一滴水看大海。比如我们要从一面五星红旗中的“我”,看到所有海外赤子的爱国之心。又如卖木雕的少年中,不仅表现了“少年”对“我”的情感,而且表现了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情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和自豪。“少年”和“我”是“一滴水”,非洲人民和中国人民是“海”。五,透过现像看本质。如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中,“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这句话表面写这个村庄的人滥砍树木,实质上作者是指责那里的人们破坏森林、破坏大自然的行为,表达自己内心的憎恨。从上下内容来看,也为村庄被冲毁埋下伏笔,间接告诉人们不要破坏大自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给我们提了出新的要求,我们要不断开拓,勇于创新,探索出一条自己的行之有效的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