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教学大纲.pdf

上传人:深夜****等你... 文档编号:84222454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667.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教学大纲.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教学大纲.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教学大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教学大纲.pdf(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教学大纲(供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用)前 言 本学科教学时数共计90学时,教学内容分为五大部分,分别是绪论5学时、血细胞形态学检验18学时、红细胞系统疾病及检验24学时、白细胞系统疾病及检验26学时、血栓和止血系统疾病及检验17学时。(具体学时分配见后附录)本学科教学内容按三级要求来划分,第一级为要求掌握内容是本章节教学重点,也是理论和实验重点范围;第二级为熟悉内容,其为选择性讲授和学生自修内容;第三级为了解内容,供学生自学和教师辅导学习范围。在本学科教学过程中,根据本学科进展定期修改教学计划内容。第一篇 绪论 第一章 血液学概述 一、目和要求:1.了解血液学研究范畴及其发展情况

2、,了解学习本门课程目。2.熟悉血液病和检验关系 二、教学内容:1.血液学概述、发展史及研究方法。2.血液学和临床关系 3.血液学和检验关系 第二篇 造血检验 第二章 检验基础理论 一、目和要求:1.熟悉造血器官解剖、生理,血细胞生理、血细胞起源和分化,了解血细胞命名。2.掌握造血微环境和造血调控 3.掌握血细胞发育演变规律 二、教学内容:1.造血器官、骨髓结构。2.骨髓造血微环境及造血调控。3.血细胞起源、分化、成熟演变规律。4.临床应用和评价。第三章 检验基本方法 一、目和要求:1.掌握骨髓正常血细胞形态学特点。2.掌握骨髓象分析内容和方法。3.掌握骨髓片报告正确填写。4.熟悉细胞化学染色原

3、理及临床意义 5.了解细胞化学染色方法 二、教学内容:1.骨髓正常血细胞形态学特征(粒系、红系、单核系、巨核系、淋巴系)。2.骨髓象分析和报告书写。3.各种细胞化学染色。三、实验教学:1.正常骨髓粒系、红系形态学检查。2.正常骨髓淋巴、单核细胞形态检查。3.正常骨髓象分析及骨髓报告书写 4.细胞化学染色(POX、PAS、NALP、NAE、铁染色)5.正常细胞形态学考试 第三篇 红细胞疾病及检验 第四章 贫血概述 一、目和要求:1.熟悉红细胞膜、血红蛋白结构和功能。2.掌握贫血病因、发病机制和分类。3.掌握红细胞增生和破坏规律,红细胞破坏后 转归和实验室检查联系,贫血诊断标准。4.掌握贫血实验室

4、诊断程序。二、教学内容:1.红细胞膜和血红蛋白结构和功能.2.贫血病因及分类。3.贫血一般临床表现。4.贫血实验室诊断程序。第五章 铁代谢障碍贫血和检验 一、目要求:1.熟悉铁代谢和血红蛋白代谢途径。2.掌握缺铁性贫血病因和临床表现。3.掌握铁在代谢中转归和实验室检查联系。4.掌握血清铁、未饱和铁、总铁结合力、铁蛋白及红细胞内原卟啉在诊断疾病中意义。5.熟悉铁粒幼细胞贫血病因及发病机制。6.掌握铁代谢障碍疾病血象、骨髓象特点及鉴别。二、教学内容:1.铁代谢和该病病因及发病机制。2.缺铁性贫血临床诊断。3.缺铁贫实验室检查:包括血象、生化检测、骨髓象和骨髓铁染色。4.治疗过程中实验室跟踪观察内容

5、和方法。5.铁粒幼细胞贫血和缺铁贫鉴别。三、实验内容:1.缺铁性贫血骨髓象和血象检查。2.骨髓细胞内、外铁染色观察 第六章 脱氧核糖核酸合成障碍性贫血 一、目和要求:1.了解巨幼细胞性贫血分类。2.熟悉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类巨幼性大细胞性贫血病因、发病机理及临床表现。3.掌握以上三种贫血实验室检查及鉴别。二、教学内容:1.巨幼细胞性贫血病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2.恶性贫血病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3.类巨幼性大细胞性贫血病因及实验室检查。三、实验内容:巨幼细胞性贫血血象和骨髓象检查。第七章 造血功能障碍性贫血 一、目和要求:1.熟悉再障病因和发病机理。2.掌握该病病理、临床表现和实

6、验室检查。3.掌握急性再障、慢性再障鉴别,特别是骨髓象鉴别以及不同部位骨髓穿刺结果区别。4.熟悉再障诊断标准,治疗效果实验室观察。5.了解其它几种造血功能障碍性疾病。二、教学内容:1.再障病因和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2.实验室检查、诊断标准。3.治疗过程中疗效实验室观察。4.和其它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疾病鉴别。三、实验内容:急、慢性再障血象、骨髓象检查。第八章 溶血性贫血 第一节 溶血性贫血概述 一、目和要求:1.熟悉溶血性贫血分类。2.掌握红细胞破坏、血红蛋白转归和实验室检查关系。3.掌握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鉴别。4.掌握溶血后代偿机制及溶血性贫血实验室检测程序。二、教学内容:1.溶血性贫血分类

7、。2.溶血病理生理、红细胞破坏后血红蛋白转归。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鉴别,溶血后代偿机制。3.溶血性贫血诊断程序,溶贫筛选试验,红细胞破坏检测试验,红细胞代偿增生检测试验。第二节 红细胞膜缺陷性溶血性贫血 一、目和要求:1.了解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性球细胞增多症、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病因和发病机制。2.熟悉以上三疾病临床表现。3.掌握红细胞膜缺陷实验室检查。4.掌握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和再障鉴别。二、教学内容:1.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2.遗传性椭圆性红细胞增多症。3.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三、实验内容:1.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8、2.球形、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骨髓象检查。3.Ham试验、热溶血试验。第三节 红细胞酶缺陷症 一、目和要求:1.了解G6PD缺陷引起溶血性贫血发病机制和临床分型。2.熟悉丙酮酸激酶缺陷溶贫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3.掌握G6PD缺陷溶贫和丙酮酸激酶缺陷溶贫实验诊断。二、教学内容:1.G6PD缺陷性溶血性贫血。2.丙酮酸激酶缺陷性溶血性贫血。3.酶缺陷症实验室检查。三、实验内容:1.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2.G6PD荧光斑点试验。3.丙酮酸激酶荧光点发及紫外分光法测定。4.自体溶血试验。5.变性珠蛋白小体试验。第四节 血红蛋白病概述 一、目和要求:1.熟悉血红蛋白结构。2.熟悉异常血红蛋白命名及表达方

9、式。3.掌握血红蛋白病诊断和鉴别诊断。二、教学内容:1.血红蛋白结构。2.异常血红蛋白命名表达方式。第五节 血红蛋白血病 一、目和要求:1.了解HbS、HbM,不稳定血红蛋白病,继发性血红蛋白病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2.掌握以上疾病特点和实验室检查。二、教学内容:1.HbS病 2.HbM病 3.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4.继发性血红蛋白病。三、实验内容:1.血红蛋白电泳,血红蛋白F测定。2.抗碱血红蛋白测定。3.异丙醇试验。4.变性珠蛋白小体测定。第六节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一、目和要求:1.了解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分类、病因和发病机制。2.熟悉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临床表现。3.掌握珠蛋白生成障碍性

10、贫血实验室检查及小细胞低色素贫血鉴别在诊断。二、教学内容:1.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2.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HbH病、Hb Barts、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特征)。第七节 自身免疫性溶贫 一、目和要求:1.熟悉自身免疫性溶贫发病机理。2.掌握自身抗体分类及不同抗体引起溶贫。3.不同自身免疫性溶贫实验室检查。二、教学内容:1.自身免疫性溶贫分类及发病机制。2.各种自身免疫性溶贫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三、实验内容:1.冷凝集素试验。2.Coombs试验。3.冷热溶血试验。第八节 其它其溶血性贫血 一、目和要求:1.了解运动和其它机械性损伤引起溶血性贫血。2.掌握微血管病性溶血血特点及实验室检查。

11、二、教学内容:1.运动性血红蛋白尿。2.损伤性心性溶血性贫血。3.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第九章 继发性贫血 一、目和要求:1.了解继发性贫血常见原因、发病机制。2.掌握感染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鉴别。3.了解肾脏性贫血、慢性肝脏疾病性贫血、.内分泌疾病和贫血实验室诊断。4.骨髓病性贫血特点及实验室检查。二、教学内容:1.感染性贫血 2.肾脏病和贫血 3.肝脏病和贫血 4.内分泌疾病和贫血 5.恶性肿瘤所致贫血 6.骨髓病性贫血 第三篇 白细胞疾病及检查 第十章 总 论 一、目和要求:1.掌握白细胞动力学。2.熟悉白细胞疾病分类。3.了解粒细胞疾病一般表现。4.熟悉粒细胞生理、病理变化。二、教学内容

12、:1.白细胞细胞动力学。2.粒细胞疾病分类。3.粒细胞疾病一般临床表现。第十一章 粒细胞减少症 一、目和要求:1.掌握粒细胞减少症定义。2.掌握粒细胞减少症病因和发病机制。3.掌握粒细胞减少症实验室检查。4.熟悉各型粒细胞减少症区别。5.了解引起粒细胞减少疾病。二、教学内容:1.粒细胞减少症病因和发病机理。2.粒细胞减少症临床表现。3.粒细胞减少症实验室检查。第十二章 粒细胞增多症 一、目和要求:1.掌握类白血病定义。2.熟悉类白血病病因和分类。3.掌握类白血病和白血病鉴别。4.了解其它白细胞增多症临床意义。二、教学内容:1.粒细胞增多症分类。2.粒细胞增多症一般临床表现。3.类白血病反应。4

1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第十三章 白血病总论 一、目和要求:1.掌握白血病定义。2.了解白血病流行病学情况。3.掌握白血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4.了解白血病研究现状。5.掌握白血病各种分类方法。二、教学内容:1.白血病定义及病因。2.白血病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3.白血病分类。第十四章 急性白血病 一、目和要求:1.掌握急性白血病临床特点及分类。2.掌握急性白血病实验室检查。3.熟悉各型急性白血病特点及各型之间相互鉴别。4.了解急性白血病治疗缓解标准。二、教学内容:1.急性白血病一般临床表现。2.急性白血病髓外造血和各系统症状。3.急性白血病实验室检查。4.各型急性白血病临床特点。5.各型

14、白血病实验室诊断及鉴别诊断。6.急性白血病治疗缓解标准。三、实验内容:1.ALLL1、L2、L3骨髓象分析。2.ANLL(M1、M3、M5)骨髓象分析。3.CML、MM阅片。4.未知急性白血病骨髓片分析。5.白血病多媒体课件教学。第十五章 慢性白血病 一、目和要求:1.熟悉慢性白血病分类。2.掌握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点。3.熟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分期。4.掌握慢粒急变标准。5.了解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特点及实验室诊断。二、教学内容:1.慢性白血病分类。2.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3.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慢性白血病和类白血病鉴别。三、实验内容:1.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及血片骨髓象分

15、析。2.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及血片骨髓象分析。第十六章 淋巴瘤 一、目和要求:1.掌握恶性淋巴瘤组织学分类。2.了解恶性淋巴瘤分类细胞基础。3.熟悉恶性淋巴瘤分期。4.掌握霍奇金病临床主要特点及实验室检查内容。5.掌握非霍奇金病临床和实验室特点。6.掌握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病鉴别。二、教学内容:1.恶性淋巴瘤概述。2.恶性淋巴瘤分类。3.霍奇金病。4.非霍奇金病。5.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病鉴别。三、实验内容:淋巴瘤检查电教。第十七章 浆细胞病 一、目和要求:1.熟悉浆细胞病分类。2.了解免疫球蛋白结构和分类。3.掌握多发性骨髓瘤主要临床症状。4.掌握多发性骨髓瘤实验室检查。5.了解多发性骨髓瘤诊

16、断标准,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二、教学内容:1.浆细胞细胞动力学。2.浆细胞病分类。3.多发性骨髓瘤。三、实验内容:多发性骨髓瘤骨髓象分析。第十八章 恶性组织细胞病 一、目和要求:1.熟悉组织细胞病分类。2.掌握恶组实验室检查特点。二、教学内容:1.组织细胞病概述。2.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诊断。三、实验内容:恶性组织细胞病检查电教。第十九章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一、目和要求:1.掌握MDS分型 2.熟悉MDS病态造血特点及实验室检查。3.了解MDS临床特点。二、教学内容:1.MDS定义及概述。2.MDS分型。3.MDS临床表现。4.MDS实验室检查。三、实验内容:1.MDS骨髓象分

17、析 2.MDS染色体培养、核型分析。第二十章 骨髓增生性疾病 一、目和要求:1.掌握骨髓增生性疾病分类。2.熟悉脾功能亢进血液学特点。3.熟悉骨髓纤维化血液学特点。二、教学内容:1.骨髓增生性疾病概述。2.脾功能亢进。3.骨髓纤维化临床表现及病理分期。4.骨髓纤维化和慢粒鉴别。第五篇 出血性疾病及检验 第二十一章 止血和凝血基础理论 一、目和要求:1.掌握血管壁和内皮细胞止血功能。2.掌握血小板止血功能。3.掌握血液凝固机制及各凝血因子特点。4.掌握体液和细胞抗凝机理。5.掌握纤溶系统组成特点及激活途径。6.掌握止血和凝血疾病诊断途径。7.熟悉止血和凝血疾病分类。二、教学内容:1.止血和凝血生

18、理。2.出血性疾病分类。3.出血性疾病诊断及实验室诊断程序。第二十二章 血管壁异常性疾病及检验 一、目和要求:1.熟悉血管异常出血性疾病一般临床特点。2.掌握实验室检查特点。二、教学内容:1.过敏性紫癜及检查。2.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及检查。第二十三章 血小板异常性疾病 一、目和要求:1.了解血小板减少和增多原因及发病机理。2.掌握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分型、临床表现及实验室鉴别。3.熟悉血小板功能异常性疾病。二、教学内容:1.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检查。2.其它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4.遗传性和获得性血小板功能异常性疾病。三、实验内容:1.ITP骨髓象分析。2.PAIgG检测

19、。3.血小板聚集试验。第二十四章 凝血因子异常性疾病 一、目和要求:1.掌握血友病甲、乙、丙病因及发病机理。2.掌握三种血友病诊断,特别是实验室诊断程序和实验室分型。3.掌握血友病和血管性假血友病鉴别。二、教学内容:1.血友病甲、乙、丙。2.血管性假血友病 3.血友病实验诊断途径。三、实验内容:1.内源性凝血途径:APTT、复钙时间测定。2.外源性凝血途径:PT、因子测定。3.纤维蛋白原定量测定。第二十五章 抗凝因子异常性疾病 一、目和要求:1.熟悉抗凝因子种类。2.掌握生理性抗凝蛋白检查。3.掌握病理性抗凝蛋白检查。二、教学内容:1.抗凝血因子异常分类。2.抗凝因子异常临床特点及检验。第二十

20、六章 纤溶异常疾病及检测 一、目和要求:1.熟悉纤溶异常分类。2.掌握原发、继发纤溶病因及发病机制。3.掌握原发、继发纤溶实验室检查。二、教学内容:1.原发性纤溶病因、机理、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2.继发性纤溶(DIC)病因、病理、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三、实验内容:1.优球蛋白溶解试验。2.血浆凝血酶测定。3.3P试验 4.FDP测定 5.可溶性纤维蛋白D-D测定。第二十七章 血液流变学检验 一、目和要求:1.熟悉血液流变学检查原理。2.掌握血栓前状态检验 二、教学内容:1.血液流变学概述。2.血栓前状态实验室诊断。三、实验内容:参观血液流变学检验。教学计划学时分配表 章 节 内

21、容 理论学时 实验学时 第一篇 第二篇 第三篇 第四篇 第五篇 血液学总论 正常细胞形态学检验 红细胞系统疾病检验 白细胞系统疾病检验 出血性疾病检验 5 4 12 12 9 14 12 14 8 总学时 90 42 48 教学用书: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谭齐贤 主编 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 参考书目:1.丛玉隆等主编,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技术和临床,第一版,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 2.丛玉隆等主编,贫血、血栓及遗传学检验技术和临床,第一版,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 3.阮长更等血液病实验室检查.第一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4.A.V.Ho

22、ffbramel.et.al,Essential hematology,second edition 5.张之楠,李蓉生主编,红细胞疾病基础和临床,第一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 6.李家增,王鸿利,韩忠朝.血液实验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 临床检验基础教学大纲(供医学检验专业用)前 言 临床检验是一门高度综合性应用科学,是临床医学和实验室医学桥梁学科,也是前期课程延伸,为检验专业五年制本科生必修课之一。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学和电子技术等学科发展,临床检验又引进了大量先进技术,使临床检验工作在分析检测速度和进度上有了很大得提高,检测方法

23、学有了很大发展。本门课程通过对临床诊断应用较为广泛各种标本检测,使学生对临床检验工作有了较深刻了解,掌握各种实验室理论和操作技能,养成良好实验室工作作风,为毕业后能从事临床检验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奠定基础。临床基础检验学涉及面广,内容多,授课必须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详略得当,难点讲透,以确保学有所获。因此教学中尽可能配合挂图,实物,模型,幻灯片,投影片和录象片等手段,以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本门课程共分五部分:(一)血液常规检验(二)尿液检验(三)消化道排泄物和分泌物检验(四)其他体腔液检验。总学时 72学时,理论42学时,实验28学时。绪 论 一、目和要求:掌握临床检验学课程特点和要求。二、

24、教学内容:1.临床检验任务。2.临床检验工作范围。3.学好临床检验学重要性。4.学习临床基础检验课程要求。第一篇 血液常规检验 第一章 血液检验基础 一、目和要求:了解血液生成过程,血液标本采集方法及抗凝剂选择。二、教学内容:1.血液生成。2.血液组成及理化性质。3.血液功能。4.毛细血管采血、静脉采血方法及真空采血法。5.抗凝集选择。三、实验内容:1.学会末梢血取血方法。2.掌握血细胞计数池结构及不同血细胞计数范围。第二章 红细胞检验 一、目和要求:1.掌握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测定方法及临床意义。2.了解血片中红细胞形态及其临床意义。3.掌握网织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比积测定,红细胞沉降测定方法

25、及临床意义。4.熟悉红细胞平均指数计算及临床意义。二、教学内容:1.红细胞生理概述。2.红细胞计数方法及临床意义。3.血红蛋白测定方法及临床意义。4.红细胞比积测定及临床意义。5.血片中红细胞形态变化及临床意义。6.网织红细胞计数和点彩红细胞计数及临床意义。7.红细胞沉降率测定及临床意义。三、实验内容:1.红细胞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法)。2.血红蛋白测定。(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3.血片中异常形态观察。4.网织红细胞直接计数。5.红细胞沉降率测定。第三章 白细胞检验 一、目和要求:1.掌握白细胞计数方法及临床意义。2.掌握白细胞分类计数及临床意义。3.掌握血片中异常白细胞形态及临床意义。4.了解

26、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方法及临床意义。5.熟悉红斑狼疮细胞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二、教学内容:1.白细胞生理概述。2.白细胞计数方法和电子血细胞计数法及临床意义。3.白细胞分类计数方法及血片中白细胞形态。4.血片中各种异常白细胞形态及临床意义。5.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及临床意义。6.红斑狼疮细胞检验及临床意义。三、实验内容:1.白细胞直接计数(显微镜法)。2.外周血涂片制备和染色。3.白细胞形态分类计数。4.红斑狼疮细胞及异常白细胞形态观察。第四章 血液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 一、目和要求:1.了解血液分析仪种类和原理。2.掌握检测参数和细胞直方图分析。3.掌握血细胞分析仪临床应用。二、教学内容:1.

27、仪器种类和原理。2.检测参数和细胞直方图分析。3.临床应用和评价。三、实验内容:血液分析仪多媒体教学 第五章 止血和凝血检验 一、目和要求:1.掌握正常出血、凝血过程及各凝血因子作用。2.熟悉抗凝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机制。3.了解各种出血、凝血试验检查临床意义。二、教学内容:1.正常止血过程。2.正常凝血过程。3.抗凝系统和纤溶系统。4.血小板计数方法及临床意义。5.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及血块回缩检查及临床意义。三、实验内容:1.血小板直接计数。2.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测定。3.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凝血活酶时间测定 第二篇 尿液检验 第六章 尿液检验 一、目要求:1.掌握尿液生成机理,标本采集及防腐剂

28、应用。2.掌握尿液理学、化学检验方法及临床意义。3.熟悉显微镜下尿沉渣检查。4.了解肾功能有关检测方法。二、教学内容:1.尿液生成及标本采集。2.尿液各种理学检验方法及临床意义。3.尿液化学检验方法及临床意义。4.尿液化学成分自动化分析仪。5.尿沉渣镜检,各种细胞、管型、结晶形态及临床意义。6.Aiddis细胞计数及临床意义。7.肾功能检测方法。三、实验内容:1.尿液各种理学检验(色、味、比重、透明度)。2.尿液各种化学检验(蛋白、糖、酮体、胆红素、尿胆原)3.显微镜下观察各种尿沉淀物形态。(细胞、管型、结晶)4.尿液自动化分析仪检测方法。第三篇 排泄物及分泌物检验 第七章 粪便检验 一、目和

29、要求:1.掌握粪便检验内容。2.掌握各种消化道疾病粪便检验鉴别。二、教学内容:1.粪便理学、化学检验方法。2.粪便镜检及临床意义。3.几种消化道疾病粪便检验鉴别诊断。第八章 胃液和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 一、目和要求:1.掌握胃液成分及胃液分析。2.胃液检验内容。3.十二指肠引流液各标本特征。二、教学内容:1.胃液成分及分析方法。2.胃液理化检验及显微镜检查。3.十二指肠引流液采集及各标本特征。第九章 生殖道分泌物检验 一、目和要求:1.掌握精液检验临床意义。2.熟悉精液检查内容。3.了解前列腺液检验内容和临床意义。4.了解阴道分泌物清洁度和显微镜检查。二、教学内容:1.精液检验内容和临床意义。2

30、.前列腺液检验内容和临床意义。3.阴道分泌物检验内容及临床意义。第四篇 体腔液检验 第十章 脑脊液检验 一、目和要求:1.了解脑脊液形成过程,功能及成分。2.掌握脑脊液理学检验方法及临床意义。3.掌握脑脊液化学检验方法及临床意义。4.掌握脑脊液显微镜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5.熟悉几种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脊液鉴别诊断。二、教学内容:1.脑脊液形成,成分及功能。2.脑脊液理学检验方法。3.脑脊液化学检验方法。4.脑脊液显微镜检查,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5.几种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脊液鉴别。第十一章 浆膜腔积液检验 一、目和要求:1.熟悉浆膜腔积液形成机制及特征。2.掌握浆膜腔积液理学和化学检验方法

31、。3.掌握浆膜腔积液显微镜检查,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4.掌握常见浆膜腔积液鉴别。二、教学内容:1.掌握浆膜腔积液形成机制及特征。2.浆膜腔积液理学检验,量、颜色、浑浊度、比密、凝块检验及临床 意义。3.浆膜腔积液化学检验,蛋白、葡萄糖检验及临床意义。4.浆膜腔积液显微镜检查方法,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及临床意义。5.几种常见渗透液鉴别,渗透液和漏出液鉴别。教学计划学时分配表 章 节 内 容 理论学时 实验学时 第一篇 第二篇 第三篇 第四篇 血常规检验 出凝血检验 尿液检验 其他体液检验 12 8 12 12 12 8 8 总学时 44 28 教学用书:临床检验基础 熊立凡 主编 第三版,北京:人

32、民卫生出版社 2003 参考书籍:1 王鸿利主编,血液学和血液血检验,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年 2.孙尚武、王鸿利主编,临床实验诊断学 第一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年 3.刘达庄主编,免疫血液学 第一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年 4.丛玉隆,王淑娟今日临床检验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 5李家增,王鸿利,韩忠朝.血液实验血.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 6.寇丽筠主编.临床基础检验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年 6.朱立华主编.临床基础检验学实验指导.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年 8丛玉隆等主编.血细胞分析技术和临床,第一版,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