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水共治2016年第70期(总第406期).pdf

上传人:深夜****等你... 文档编号:84210053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791.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水共治2016年第70期(总第406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五水共治2016年第70期(总第406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水共治2016年第70期(总第406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水共治2016年第70期(总第406期).pdf(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浙江省“五水共治”工作简报 第70期(总第406期)浙江省“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 2016年10月27日 各地治水综合专辑 铁腕治水 以水为酶 水旅融合丽水市全面打造生态保护与生态经济发展“双示范区”宁波市奉化区实施“3+3”立体治水模式巩固治水成效 平阳县创新三大机制打好环境治理攻坚战 缙云县以“植树治水”推进山区乡村原生态治理 龙泉市创新“媒体+督查”合作共赢模式助力“五水共治”铁腕治水 以水为酶 水旅融合 丽水市全面打造生态保护与生态经济发展“双示范区”丽水地处六江之源,被称为“中国生态第一市”。自“五水共治”开展以来,该市借水发力,把践行“两山”重要思想作为第一担当,坚持治

2、转同步,水岸同治,惠民富民,全面打造全国生态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双示范区”。全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12 年全省第一,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连续 8 年全省第一。一、铁腕治水促转型,走生态工业之路。铁腕治理重污染企业,促进工业转型。一是抓执法,整治污染逼转型。全力整治重污染企业,倒逼工业转型升级。今年 1 至 9 月,全市共检查企业 5632 家,立案 289 件,作出行政处罚 165 件,已处罚款 743.3 万 元;移送公安案件 26 件,刑事拘留 6 人,行政拘留 12 人,责令 停产 4 家,下达环境违法行为整改决定书 246 份。共整治阀门、竹木制品加工等“低小散”企业 2000 多

3、家,淘汰落后产能 200 多家。二是抓考核,完善制度推转型。出台负面清单管理,产业选择上坚持“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项目不要;不符合国家环保政策、污染难以治理的项目不要;落后工艺、技术、装备的项目不要;投资强度、经济密度、亩均税收达不到要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超 0.8 吨标准煤/万元的项目不要;使用有毒化学作为 原料的小化工项目不要”等“五不要”,提出限制发展类项目27 项、禁止类项目33 项,两年来,全市共挤出黑色工业产值200 多亿元。对政府实施生态工业考核办法,倒逼地方政府转变发展 观念和执政理念,减少无效GDP。对企业实施“以亩产论英雄”的评价机制,推进要素配臵差别化政策。目前已对

4、全市1100 多家规模企业的单位资源产出情况进行摸底测评。三是抓创新,培育新能引转型。实施重点企业技术改造,从源头解决企业污染问题。开发区对 39家企业实施刷卡排污,41 家企业接入在线监控平台,重点企业排放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得到有效监控。市委市政府出台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山区经济转型升级等政策,痛下决心清除黑色GDP。截至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 210 家、省级企业研究院15 家、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38 家。1-9月,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 24.8%。二、“以水为酶”促转化,走精品农业之路。以“水”为转化之“酶”,催生农产品转化为旅游地商品,走精品农

5、业之路。一是 把质量,提升农产品品质。深入推进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示范市创建,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和废弃物回收,减少农业产品污染,做好农产品生产环节源头把控。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大力实施农作物放心工程,开展科技助农“四季”服务。制定农产品准出、准入标准和条件,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和第三方检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二是树品牌,扩大农产品名气。整合区域农产品旅游地商品生产经营主体、品牌、产品、渠道等资源,全力打造“丽水山耕”品牌,推动母子品牌共创共建。目前全市合作使用“丽水山耕”品牌农产品已达83 个,销售收入2.4 亿元。同时将品牌推介与农事节庆活动紧密结合,开展农产品旅游商品设计大

6、赛、“十佳”农产品旅游商品评选、农产品旅游商品 推介会、旅游购物节等活动,提升农产品旅游商品市场影响力和产品竞争力。三是建体系,推进农产品转化。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培育壮大家庭农场,提升农业生产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设施化水平,建立完善的生产体系。按照“品牌化、便携化、创意化”要求,提升和拓展丽水农产品旅游商品品类、特色和内在附加值,建立完善的开发体系。完善网点布局,设立统一风格、统一标识的农产品旅游地商品购物点,借助网络物流营销平台和大型展会平台,建立完善的营销体系。截至目前,全市新培育农产品转化为旅游地商生产经营主体 149 家,新培育农产品旅游地商品累计204 个,新建农产品

7、旅游地商品购物点11 个。三、“水旅融合”促发展,走美丽经济之路。融合丽水生态禀赋优势,带动乡村休闲旅游和农家乐、民宿发展,走美丽经济之路。一是治为本,催生美水风情。全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河道整治、垃圾回收处理等环境整治工程,恢复山区河道自然生态风情,治水育景、治水美村,形成独具特色的乡村风情。近年来,已相继形成了缙云笕川、莲都利山、庆元月山、景宁伏叶、松阳平田、青田伯温等一大批特色风情村。二是建为重,打造特色品牌。大力推进农家乐民宿项目建设,着力推动农旅一体化发展,通过打造精品农家乐项目、引进高端民宿项目、持续推进农家乐综合体创建和农家乐重点项目建设,目前全市农家乐民宿累计完成投资超过

8、20 亿元。充分发挥“九山半水半分田”自然地理条件和传统村落、传统民居资源丰富的优势,打造“丽水山居”乡村特色民宿区域品牌。挖掘乡村个性美,加强文化融入,挖掘农家元素,强化本地元素,形成了“隐居画乡、过云山居”等一大批特色精品民宿。三是整为要,强化融合发展。制定关于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民宿深化农家乐综合体创建的指导意见关于大 力发展农家乐民宿经济、促进乡村旅游业转型升级发展的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等规范性文件,从建设、招商、推广、经营、培训等各方面着手,将特色乡村文化、工商资本、农产品、互联网以及商人、农户、部门等各种资源融合,推动“产区变景区、产品变商品、民房变客房”一体化发展。目

9、前,全市农家乐民宿经营户(点)2800 多家,从业人员 3.7 万人。今年上半年,全市农家乐民宿共接待游客 900 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36%;实现营业总收入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丽水市治水办)宁波市奉化区实施“3+3”立体治水模式巩固治水成效 近年来,宁波市奉化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五水共治”决策部署,按照科学发展、优化环境、促进转型、惠及民生的战略部署,以源头治理为方向,以项目建设为龙头,以群众满意为导向,探索实施“源头防控+项目攻坚、常态督查+立体问责、市场运作+全民参与”立体治水模式,治出了绿水青山,治出了百姓的口碑。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蝉联“大禹鼎”。一、实施“

10、源头防控+项目攻坚”治理模式,提升治水质量。一是把紧规划审批源头关。新编制完成奉化区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强化自然生态红线区、生态功能保障区与水源保护区间的衔接,将辖区划分为 34 个环境功能区,其中自然生态红线区 5 个,面积 329.86 平方公里,新增 165.06 平方公里。严格执行建设项 目环境准入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共审批各类建设项目 355 件,否决不符合环保要求项目 231 只,其中涉水项目 185 只,从源头上排除了布局性、结构性水环境污染风险。二是打好面源污染防御战。加强种植业污染防治,2014 年以来,共推广测土配方施肥 42万亩次,推广病虫害统防统治 7.2 万亩,实现化肥

11、减量 399.6 吨、化学农药减量40.2 吨。开展畜牧业污染治理,全市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已全部关闭,累计关闭 512 家;限养区内养猪场通过整治提升及标准化改造,完成达标验收 127 家;建造标准化水禽场 2 家,完成污水生化处理设施项目10 个、标准化示范场创建项目 1 个。同时加大造纸、铸造等五大重污染行业整治和纳管改造力度,累计关停重污染企业65 家,改造提升171 家。三是做好项目建设阵地圈。坚持“定人员、定责任、定标准、定时限”,整合 建设资金,优化操作程序,实行按月倒排工期制,全力以赴做好“五水共治”项目建设。目前,城区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等 100 多个项目已完工,桐照栖凤标

12、准海塘等重点工程正在攻坚中;泉溪江、方桥、西河路等污水(排水)管网工程有序推进,新建污水管网 22.71 公里;完成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 260 个,到年底,全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覆盖率可达到90%以上;打好截污纳管、清淤疏浚等系列组合拳,累计清淤河道 123.8 公里,清理淤泥 150 万方。二、构筑“常态督查+立体问责”监督体系,保障治水成效。一是督查常态化。探索建立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公众监督和媒体监督相结合的多元监督体系,健全“逢十”常态督查机制。对市、镇(街道)两级重点河道进行全覆盖、精准化“体检”,图文并茂对河道保洁、畜禽关闭搬迁、企业污染整治、河道 清淤疏浚等情况进行

13、通报,并针对性提出整改意见。截至目前,累计开展督查行动 90 次,检查河道4000 条/次。二是问责立体化。建立由市治水办、纪委、检察院、法制办等单位组成的行政执法问责中心,对“河长制”履行不到位、多次通报未整改落实、“五水共治”推进不力的进行“约谈”,敲警钟、亮红灯。累计约谈29 人,问责党员干部14名,整改了一批监管不到位、内部管理脱节及个别工作人员玩忽职守等问题。三是执法精细化。始终保持对环境违法行为“严管、严控、严防”高压态势,主动作为、主动出击,对涉危、涉重、环境敏感企业和群众投诉、媒体反映的问题,进行精准监管。完善环保、公安、镇(街道)等多部门联动工作制,严惩违法排污行为,实现刑事

14、侦查和行政处罚的无缝对接。截止目前,累计立案查处企业237 家次,处罚金额1000 万元,取缔非法加工点 166 家;移交公安案件 24 起,行政拘留 15 人,刑事拘留 21 人。三、建立“市场运作+全民参与”长效机制,巩固治水成果。一是创新“双河长”工作机制。在全流域 349 条河道配齐河长、警长、段长的基础上,创新“双河长”制度,安排82 个机关党支部结对,协助“河长”共同管理;镇(街道)级及重要穿村河道实行由联村干部为第一责任人、村书记为第二责任人的“双河长”制,切实增强河道管理合力。同时,建立健全河长责任考核制度,将“一河一策”、分级治理、联动治水、河长日志等工作纳入领导 干部考核。

15、二是推行市场化运行机制。采取购买“第三方”服务等方式,引入治理、保洁、环境监测等专业公司、机构,建立市场化治理、保洁、监测机制,使企业污染治理从“谁污染、谁治理”转变为“谁污染、谁付费、第三方治理”。城区县江、大成河 等河道通过市江河保洁中心建立专业保洁队伍,各镇(街道)与捷达、蓝天等物业公司和非专业公司签订河道保洁协议。同时委托第三方水质检测机构,对36 条市级河道开展每月一测、22条“垃圾河、黑臭河”每季一测的水质监测工作,为河道水质常态化监测提供重要保障。三是健全全民化参与机制。组建“五水共治”志愿者联盟,建立小草、水晶、蓝天、水滴以及“巾帼”治水志愿服务队,新老奉化人共同参加治水,实现

16、“清三河”由“政府主导”到“社会参与”治水机制的转变和创新。先后有2300 人次开展巡查污染源、监测水质、清扫河堤沿岸垃圾等志愿服务专项行动 126 次。建立环境违法举报奖励机制,出台举报奖励办法,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环境监督积极性。截至目前,累计收到群众环境举报2402 起,发放奖励款41.4 万元。(宁波市奉化区治水办)平阳县创新三大机制打好环境治理攻坚战 平阳县以“五水共治”为契机,坚持“生态立县、环境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完善管理机制,坚决打好环境治理攻坚战,全县环境违法行为得到遏制,环境质量实现好转。鳌江省控江屿断面氨氮浓度从最高值 2006 年的 49.2mg/L 降到 2

17、016 年 1-10 月的均值 0.890mg/L,从劣于类提升到类水要求。一、创新监管模式,合力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一是强化监管平台建设。创新监管模式,以刷卡排污系统为平台,与县环保系统监控平台联网,24小时远程控制安装在企业端的排污电磁阀门,对企业排放的废水进行 24 小时监控。同时,不断完善监督巡查机制,实行24 小时不间断巡查监管,并组织执法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环境整治行动杜绝偷排偷放,做到专业化、规范化以及全方位、全天候、全覆盖监管。目前,该县已有19 家企业安装刷卡排污系统。二是提高监管执法能力。针对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开展“绿箭”执法专项行动、违法建设项目清理行动和“百日执法专项斩

18、污”行动三大环保专项行动。今年以来,共出动执法人员4552 人次,检查企业1964 家次,做出行政处罚244 件,处罚金额808.7 万元,取缔非法窝点102 个,联合公安部门办理案件11 起,行政拘留 6 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14 人。三是树立监管服务双轮驱动理念。贯彻实施县委工业强县、服务业兴县“两大战略”,坚 持刚性执法与柔性服务并重,加大合力扶工力度,实行领导带队,主动上门服务,深入了解企业碰到的困难和问题,并专门召开问题分析会进行研究解决,赢得了企业好评。二、创新管理机制,扎实推动生态创建工作。一是创新排污权管理制度。为盘活闲臵排污权指标和二级排污权市场,保证重大项目落地所需的排污权

19、指标,创新排污权管理制度,出台平阳县排污权管理实施办法,在全市率先开展排污权收储、排污权 租赁和企业间排污权交易。二是深化环评审批改革。对环境影响登记表项目和排污总量不增加的工业企业“零土地”技改项目,取消审批,实行备案制。在县滨海新区开展“规划环评+环境标准”改革试点,设定环境注入条件,实施环评承诺备案制。此外,对部分污染因子基本不变、污染物排放总量不增加的技改项目,简化环评内容及审批要求。三是推出公众参与机制。制订2016 年省级生态县创建群众知晓率满意度宣传工作方案,发动社区、村居、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力量,以公众认知度为切入点,努力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三、创新服务方式,切实加强环

20、境宣教活动。一是创新点单执法服务。邀请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环保志愿者、新闻媒体等代表一起参与现场执法检查和监督,让环境执法在阳光下运行。今年6 月,结合双随机抽查,开展“你点单、我执法”活动,活动邀请8 位社区河长、8 名环保志愿者参与,共检查企业 24 家,发现问题3 处。二是创新生态环保宣传活动。通过举办“65 世界环境日趣味定向越野赛”大型环保公益主题活动,开展环境日主题文艺晚会,举办各乡镇环保图片展,举行垃圾焚烧发电厂公众开放日等系列生态环保宣传活动,引导公众树立低碳环保林念,让更多人了解并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中来。三是借力媒体推动环境宣传。以县级电视、报纸、广播、户外视频等主流媒体为依

21、托,大力宣传环保知识,定期报道环保工作动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县电视台每 3 天播放环保新闻,手机每两周发信息,微信每天发布环保执法动态。今年以来,已印发环保环保宣传手册 2 万份。(平阳县治水办)缙云县以“植树治水”推进山区乡村原生态治理 缙云县立足山区特色,以“植树治水”为主抓手,以原生态恢复为路径,保护古村古韵,整体推进乡村原生态治理。两年多来,全县参加义务植树达44.8 万人次,植树 160 余万株,特别是 好溪、新建溪流域等重点流域沿线植树 58 万棵,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 73.9%,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平均浓度 2330 个/cm3。桃花岭村、长兰村、笕川村等美丽乡村脱颖

22、而出,成为缙云对外展示的乡村金名片。一、示范创建引领,呵护水质清澈清纯。以五水共治”为契 机加快建设“森林缙云”,努力打造“绿水青山、山水辉映”的生 态宜居森林王国、天然氧吧、养生福地。一是建好每一条示范河道。新建好溪、新建溪、盘溪和永安溪沿线绿化示范河段 23 处,绿化河道 30 多公里;建成仙都街道乌桕林、竹柳林等片林、经济 林、树圃900 多亩,让每一条河流都有“绿色卫士”、每一条河道 都成景观,让每一寸土地都布满绿色、每一个视角都成景点。二是建好每一片示范林。相继建成“银杏养生林”“樱花林”“茶花园”“珍贵树种林”“党员先锋林”“兄弟林”“姐妹林”“学子林”等主题绿化林9 个;在六边主

23、要区域、重要地段实施林相改造2316 亩;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和中幼林抚育 8.5 万亩,增扩公益林 3.5万亩,较好地改善了流域沿线周边的林相结构和景观效果。三是创好每一个森林村庄。在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省级森林城镇(五云街道)的基础上,开展了 22 个省级森林村庄、市县级绿化示范村创建工作,同时从今年开始在新建镇、舒洪镇创建省级森林城镇。二、由点及面铺开,全面建设美丽乡村。一是点上绿化美化。编印缙云县绿化推荐树种名录并下发到各个乡镇、街道、部门和群众手中。派出100 多名林业技术人员深入 30 多个村庄,盘 溪等 20 多段流域以及迎宾大道、岩西公路等处实地调研,推荐相应的乡土、经济、彩色

24、和珍贵树种。对要实施的绿化项目,委托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专家进行规划设计,与村庄美丽相协调,如在新建溪笕川村段,种植胸径约 11-16 公分的大规格银杏 100 余株,补植了株型优美的樟树、垂柳等树种,通过乔灌木的合理搭配和科学种植,进一步提升了村庄品味及河道生态景观效果。二是面上整体推进。大力开展“保护母亲河美丽 中国梦”、“美化乡村行动”、珍贵树种苗木“进千家、入百村”等“植树治水”专 项行动,激发全县人民植树热情。每年上班第一天全县开展植树活动,四套班子领导带头参加植树,今年全县参加义务植树达21.3 万人次,植树 88.6 余万株。三、护林护水公约,确保源头一江清水。一是建机制依法护林

25、。2013 年 7 月,该县在全市率先启动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制定出台了饮用水源保护管理办法,特别强化对湿地、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的树木保护。制定系列政策推进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竹林道路建设等项目建设。加强对重点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和管理,出台管护工作实施方案,成立管护队伍 22 支,护林员 242人。二是村规民约共护林。针对村民环保意识差、违反规定处理难等现实问题,各村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等形式,将保护树林、森林防火等内容写入村规民约并上墙公示,逐步把“植树治水”变为村民的自觉行动。如岭口、仁岸等村注重发挥村两委、党员老人班的监督作用,对违反规定乱毁坏树木的行为人予以 20-200元罚款。四、兴林

26、护水富民,激发致富增收活力。一是培育后发优势。将水文章与森林文章结合起来,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协同发展。全县预计实现林业行业总产值 50.21 亿元,增长 5.3%,完成林权抵押贷款 5.9024 亿元,林地流转 1.3786 万亩。加快推进林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促进农民致富增收,今年以来,在山上或城乡共种植银杏、花梨木、红豆杉、浙江楠、木荷等珍贵树种容器苗38.62 万株,县林场与有关单位合作,建设500 亩珍稀树种花梨木繁殖、大径材生产示范基地和山核桃引进技术试验基地,已种植花梨木苗木 7500株,山核桃苗木 1 万多株。二是培育乡村旅游。依托水环境、森林环境和古朴的村庄环境,将村庄原有的古民

27、居、古文物进行修缮保护,把土的东西利用起来,做成城里没有的洋气;把自然的东西利用起来,做成城里没有的仙气;把古老的东西利用起来,做成城里没有的贵气,使农村“一角一落都美丽,一田一林皆风景”,打造缙云特色慢生活度假区,成立首个慢生活休闲体验区仙都下洋慢生活休闲体验区。目前,该县成为全市 唯一的“两美浙江特色体验地”。(缙云县治水办)龙泉市创新“媒体+督查”合作共赢模式助力“五水共治”龙泉市通过构建立体督查格局、媒体暗访揭短亮丑、主动挖掘特色亮点工作,聚焦治水一盘棋,联动创新“媒体+督查”合作共赢模式,有效推动治水进程、巩固治水成果。一、多措并举,构建立体督查格局。一是组织拉网式“面”上普查。今年

28、以来,该市坚持有隐患必查、有查必交办、有交办必跟督的原则,针对排摸出来的隐患问题,分35 个批次交办给各 责任主体,并监督其整改落实,截至目前,已完成整改问题 131 个,正在整改落实62 个。建立副处级以上领导和各乡镇(街道)、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参与的易信、微信工作群,以微平台交办和每周督查通报制强化督查考核保障,每天实名实岗、实景实像同步交办任务、督查督办、报告进展。二是进行分系统“线”上督查。实行“黑臭河”河长领衔制度,由 6 位市级河长牵头抓总、11 位“黑臭河”市级河长具体负责,加强河长巡查,截至 9 月底,县级河长巡查 396 次,乡镇级巡查4023 次,村级河长巡查15984 次。

29、坚持“点上核查、条块结合、面上推动”督查原则,对“黑臭河”治理工作开展“销图式”推进,坚持整治“一口一策”,发现一个标注一个、推进一段标注一段、完成一个销去一个,截至目前,该市共排摸出问题隐患199 个,完成191个。三是开展解剖式“点”上抽查。在原监测指标基础上增加氨氮、总磷等监测指标,在原乡镇(街道)23个交接断面每月监测基础上,对 11 条“黑臭河”水质开展每月监测,根据需要随时增加监测点或监测断面,实时通报并向社会公开。对水体水质进行全面监控,以监测督查为抓手,“点”上抽查,追责不严不实。同时通畅网信投诉渠道,建立网信投诉办理机制,做到有投诉必核查,核查属实必督办,督办结果必反馈的“三

30、必”机制,截至目前,该市共接到有关“五水共治”投诉举报电话58 件,全部受理并完成。二、借势借力,媒体暗访揭短亮丑。一是自曝家丑不怕丑,跟踪督查抓整改。运用媒体抓督查,建立与新闻媒体沟通协调互动机制,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分批分组多轮次明察暗访,检查“河长制”工作落实、河道日常保洁、“清三河”等情况。开设龙泉聚焦电视新闻栏目,每周一期,曝光治水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第一时间跟踪整改进度,月底点评通报曝光点整改情况,通报结果列入单位年终综合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对整改不力的部门单位,实施追效问责机制。节目开通以来,19 个“老大难”问题整改到位。持续开展“河长制”专项督查,曝光 6 期“河长制”督查问题。

31、二是专项执法动真格,铁腕整治不手软。与电视台、报社等媒体联动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形成高压线执法常态。突击性错时执法,攻其不备严打违法;地毯式全线执法,连片整治严治违法;日常化严密执法,高效巡查严防违法。截至目前,环境执法立案查处 25 起,移送公安案件5 起,行政拘留1 人,移送刑事案件 3 起,刑事拘留 6人。三是通报排名晒成绩,约谈追责抓落实。把治水作为工作业绩、干部作风比拼的主战场、大擂台,每月通报、季现场会、年度考核,以实绩论英雄。对项目推进不力,存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相互推诿扯皮、工作效能低下的,由市纪委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约谈,并视情节轻重进行问责。市纪委开展治水专项行动重点督查

32、治水项目,督促整改突出问题。组织部门实施部门、乡镇(街道)和干部实绩评星工作,将“五水共治”工作列入实绩评星主要内容,通过“年初确定目标、每日实时记录、每季评比评星、年度综合考核”的方式,推动“五水共治”工作。今年共安排“五水共治”建设项目71 个,计划投资 5.8 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 4.95 亿元。三、主动出击,挖掘特色亮点工作。一是宣传内容更加突出。挖掘治水特色,展现治水成果,及时发现典型、培养典型、总结典型、推广典型,达到试点带动一片、示范引领一方功效。发动社会力量,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开辟“水环境保护”“依法治水”“科技治水”“全民治

33、水”“水美乡村”五大宣传专题,以龙泉剑瓷文化为治水底蕴,刷亮生态底色为特色,为“龙泉健康水”造势,重点突出“水美乡村”特色,充分展现全民投身“五水共治”、保护水生态环境的实践样板。二是宣传形式丰富多彩。紧紧抓住对内宣传和对外宣传两条线,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媒介,全方位运筹策划,开展理论探讨、加强经验交流、促进信息传播、展示龙泉治水风貌。宣传形式上做到生动活泼、直观明了、图文并茂,同时不断创新宣传载体、及时更新信息。通过“百名记者巡百河”系列宣传活动、“五水共治”主题摄影比赛、“五水共治”主题征文比赛,结合全市“最美系列”评选,开展最美河长、最美河道、治水美村评选等一系列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宣传活动,使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五水共治”工作的重要性。三是宣传格局更上一层。构建电视、网站、微博、微信全媒体格局,努力探索传统媒体、新媒体、电视宣传有机融合、互联互动,取得一定成效。协助省委宣传部组织开展“五水共治”主题采风创作活动,讲述治水典型事例和感人事迹,生动展示该市“五水共治”的成就与变化。组织全国“健康饮水与水源治理保护专项论坛”现场会,继续开启全国水源地的万里巡访公益活动。邀请中新社、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报道该市治水成效。(龙泉市治水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