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师说》教案(2020081719020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师说》教案(20200817190201).pdf(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11 页师说教案导标显示屏幕1学习理解韩愈阐明全新师道观念的斗争精神和“尊师重教”的观点;2学习借鉴本文事理结合论证和对比论证的议论文写作方法;3积累掌握“传”“师”“道”“受”“固”“从”“也”“则”“于”“乎”“所以”等词的用法;4背诵课文。导学点拨窗口【探海导航】韩愈的师说一文针对性很强,具有批判现实的精神。学习中,可先参照课文注解和有关背景资料,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和动机。然后,看注释,通读课文,了解全文的总体结构和主要观点,特别要重点理解第一段观点的新颖和第二段对比论证的有力。在此基础上,反复读熟课文直至背诵。背诵时要注意语气和语句的停顿、词语的连属、声调的抑扬等。如有
2、不正确,则说明在理解上有误差,应该及时纠正。词语方面重点要辨析传、师、道、惑、益、从、也、则、于、乎、所以等的意义和用法。可先做好后面的跟踪试题。初中学过韩愈的马说,是讲识别人才、爱护人才的,内容和本文有一定的联系。韩愈宣扬“尊师重教”,也以伯乐自许。学习中,可以回顾复习马说,增强对本文思想内容的理解。【思路结构】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说为李蟠而作,实际上是抨击当时那些自恃门第高贵,看不起别人,不肯从师学习,甚至对别人从师也进行嘲笑的士大夫阶层。为达使人信服的目的,文章必须既要有理论论据又要有事实论据地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因而作者先从老师的功能角度做演绎推理立论,然后,再以现实存在的不良风气和孔子从
3、师的言行作归纳推理加深论点。全文结构严谨,论证有力,是古代论说文的典范。结构图: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理论论据)演绎推理 (观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第 2 页 共 11 页士大夫耻学于师(反面现象)归纳推理(观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孔子从师的言行(正面实例)李蟠从师行古道(身边活例)呼应印证 (观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疑难指津】如何理解本文思想的进步性?韩愈在师说中的创新,在内容上至少有三点:一是突破了一般人对教师作用认识的局限,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受(授)业”,扩大到“传道”、“解惑”,明确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个对教师作用的全面而崭新的界定,在当时是个了不起的进步,
4、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二是针对上层“士大夫之族”的门第观念,明确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全新的从师之道的观念:从师即是学道,惟“道”是问,凡是闻道者无论贵贱长幼都可为师。这是石破天惊的新观念,开拓了为师者的广阔领域。三是在“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指导下,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客观事实出发,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崭新观点,说明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闪耀着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光辉。如何理解本文的行文气势?韩愈的论说文向以气势通畅著称。就本文而言其气势来自三个方面:崭新理论本身的说服力,加上严密逻辑的论证力和语言上奇偶骈散结合
5、的表现力,形成文章的夺人气势。首段思路是:“古之学者必有师”,师的作用是“传道受业解惑”,惑则必从师,从师即学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结句大有如截奔马之势;全段层层顶接,步步推进,逻辑严密,一气呵成,更是势不可当。次段紧承首段对师道的论述,连用三个层层深入的对比,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中流行的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批判的语气也一句比一句加重,由“其皆出于此乎”的疑问语气,发展到“吾未见其明也”的责备的语气,再到“其可怪也欤”的带有强烈感情的讽刺语气。这种语气上的层层递进,声势逼人。三段正面论述“圣人无常师”,以备受尊崇的圣人孔子的无可辩驳的言论和实践为例,说服力极强。且为一段“古之学者必
6、有师”、二段“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提供有力佐证,一石三鸟,精当无比。结尾又从行古道、嘉今人的角度点明写作目的,贯通古今,继往开来,更有高屋建瓴之势。全文文势硬转直接,陡直峭绝:开篇“古之学者必有师”突兀而起,有如横空出世,已见第 3 页 共 11 页出奇;中间三个对比,如三峰插天,兀然峭立,直起直落,了不相涉,更见其奇。营造这种雄直峭兀之势,最为韩愈所长。本文灵活多变的散句,于流畅中含顿挫,参入对偶与排比(本文中指句中词语的排比),又于灵活中见整齐。奇偶骈散交错运用,自然配合,错落有致,亦增势不少。【语言揣摩】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评析:劈头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的论
7、断,紧接着概括指出师的作用“传道受业解惑”做为全文立论的出发点和依据。然后句句顶接,推论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同时,一开头郑重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就隐然含有对“今之学者”不从师的批判意味,很自然地为第二段埋下了伏笔。本句翻译时要注意“者也”和“所以”在句式中的含义和作用。运用:(翻译)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交授学业、解答疑难的。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评析:这一句是在前文已用老师的职能作出了理论论证和用孔子言行作了事实论证之后,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地得出了进一步的结论。这个结论,是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深化,
8、也是对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进一步批判。说明了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这一句由“是故”引出,用“如是而已”结尾,化繁为简,既显见解的深辟透彻,又有一种高瞻远瞩的气势。运用:(翻译)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先有后,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名题讲析】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然后完成如下问题(1990 年全国高考试题第二题)田单将攻狄,往见鲁仲子。仲子曰:“将军攻狄,不能下也。”田单曰:“臣以五里之城,七里之郭,破亡余卒,破万乘之燕,复齐墟。攻狄而不下,何也?”上车弗谢而去,遂攻狄。三月而不克之也。田单乃惧,问鲁仲子曰:“先生谓单不能下狄,请闻其说。
9、”鲁仲子曰:“将军之在即墨,坐而织蒉,立则丈插,为士卒倡曰:可往矣!宗庙亡矣,魂魄丧矣,归于何党矣!当此之时,将军有死之心,而士卒无生之气。闻若言,莫不挥泣奋臂而欲战。此所以破燕也。当今将军东有夜邑之奉,西有淄上之娱,黄金横带,而驰乎淄、渑之间,有生之乐,无死之心,所以不胜者也。”田单曰:“单第 4 页 共 11 页有心,先生志之矣。”明日乃厉气循城,立于矢石之所,乃援桴鼓之,狄人乃下。战国策齐策六 注 田单:战国时齐人,以功封安平君。蒉:草编的筐子.丈插:即“杖锸”,拄着铁锹。夜邑:地名.淄上:地名。3以下例句中的“所以”,和“此所以破燕也”中的“所以”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师者,所以传道受
10、业解惑也君、相之所以为民计者,亦不过前此数法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此世所以不传也天地之所以养人者,原不过此数也。,此吾所以为治平之民虑也。;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幽A B C D解析:“所以”是复音虚词,师说一课出现较多,应在本课积累掌握其用法。常见用法有二:一表“原因”,二表“根据、依靠、凭借”。题干“所以”表原因,选项中属“根据、依靠、凭借”,表“原因”,因此取 B。4.“明日乃厉气循城”一句的正确意思是A第二天就激励士气,巡视城中。B第二天就激励士气,沿城墙巡视。C 第二天就振作精神,巡视城中。D 第二天就振作精神,沿城墙巡视。解
11、析:按文句意思,是田单振作起精神不是激励士气,且攻狄城是在城外进攻,所以 B项不妥,AC二项也不妥。答案:D 5鲁仲子在战前预言:“将军攻狄,不能下也。”从原文本意来看,他这样说的主要依据是(3 分)A先前田单织蒉杖锸,贫困窘迫;而今黄金横带,四处游乐,已经丧失斗志。B过去田单城廓狭小,背水一战;如今东有夜邑,南有淄上,因而尾大不掉。C 眼下情况已和破燕时不同。现在情况是田单享有厚俸,溺于欢娱,只有士卒奋第 5 页 共 11 页臂欲战,当时情况完全相反。D 目前情况已和破燕时不同。当时情况是田单有死之心,因而士卒无生之气,现在情况完全相反。解析:本题考对整体文意的理解,要注意分析理解鲁仲子所讲
12、的那一长段话。攻城,关键在将帅和士兵能上下一心,有高昂的士气和必胜的决心。A项的因物质生活改变而“丧失斗志”,B项的因国土势力改变而“尾大不掉”,C项的将帅无心作战,“只有士卒奋臂欲藏”,这三项虽然都属作战胜负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关键,所以都不可取。答案为 D。【风景剪辑】剪辑 1 剪辑 2 唐宋八大家系由明代朱右、唐顺之、茅坤等人提出。元末明初朱右“尝选韩柳欧阳曾王三苏为八先生文集”。明史茅坤传说:“坤善古文,最心折唐顺之。顺之喜唐、宋诸大家文,著文编,唐、宋人自韩、柳、欧、三苏、曾、王八家外无所取,故坤选八大家文钞。其书盛行海内,乡里小生无不知茅鹿门(茅坤别号鹿门)者。”明代还形成了以唐顺之
13、、茅坤、归有光为代表的“唐宋派”作家群。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倍受宋人推崇。欧阳修书旧本韩文后称:“道固有行于远而止于近,有忽于往而贵于今者,非惟世俗好恶之使然,亦其理有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则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第 6 页 共 11 页当然者。而孔、孟惶惶于一时,而师法于千万世。韩氏之文,没而不见者二百年,而后大施于今。此又非特好恶之所上下,盖其久而愈明,不可磨
14、灭,虽蔽于暂而终耀于无穷者,其道当然也。”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称:“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历唐贞观、开元之盛,而不能救。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苏洵与欧阳执事书称:“韩子之文,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鱼鼋蛟丸,万怪惶惑,而抑遏蔽掩,不使自露;而人望见其渊然之光,苍然之色,亦自畏避,不敢迫视。”王安石在上人书中称:“自孔子之死久,韩子作,望圣人于百千年中,卓然也。”能力演练题库【跟踪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在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15、: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年十七,好古文 A 全不相同 B和现在的用法相同 C 全都相同 D和现在的用法相同2.下列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圣人无常师C 吾从而师之 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乃大惊,问所从来余嘉其能行古道3.下列各句中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三人行,则必有我师C.而耻学于师 D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第 7 页 共 11 页不拘于时,学于余庸知其年之先后生
16、于吾乎?4.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和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传:chuan,流传 B 作师说以贻之贻:dai,赠送 C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读:dou,句中的停顿D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谀:ru,阿谀,奉承二、填空题5.韩愈,字 _,世称 _,卒谥“_”,作品集有 _。他是唐代“_”的倡导者,后人称之为“文起八代之衰”,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其余七家为 _、_、_、_、_、_、_。6.用课文原文回答下列问题:老师的职能是什么?_;择师的标准是什么?_;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得出了什么结论?_,_,_,_。【提高试题】三、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7-10 题。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
17、受业解惑也。人非生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为惑,终不解。生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也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18、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1.给文中空缺的八处选填恰当虚词(则、其、于、也、而、之、第 8 页 共 11 页焉、乎、矣、以、哉、所、且、者、即、夫)。2.下列两组加点词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组是: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圣人之所以为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与的“惑”相同,与的“所以”不同 B与的“惑”相同,与的“所以”亦相同 C与的“惑”不相同,与的“所以”也不同 D与的“惑”不相同,与的“所以”相同3.从句
19、式特征看,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相同的一项:A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 不拘于时,学于余D圣人无常师4.下面对这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B 作者认为那些童子竹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只是“小学”而已。C 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D 作者对于士大夫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还比不上他们,经予了强烈的责备和讽刺。四阅读下面一文,完成11-14 题:送李愿归盘谷序(节选)韩愈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
20、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经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喜有赏,怒有刑。才峻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起居无时,惟适之安。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第 9 页 共 11 页孰若无忧于其心。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
21、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处污秽而不羞,触刑辟而诛戮,侥幸于万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1.对下面加点的两组虚词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 我则行之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 A与的“则”相同,与的“于”不同。B与的“则”不相同,与的“于”相同。C与的“则”相同,与的“于”也相同。D与的“则”不相同,与的“于”也不同。2.文中下列四句的理解不当的一项是:A“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是指在朝庭做官,掌管人事大权,直接辅助皇帝的人。B“才峻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
22、烦”意为团结人才,效法古人,德行高尚,能接受批评意见而不烦恼。C“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当面受到称赞,还不如背后无人毁谤。D“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想进去而又迟疑不前,想要说话而又不敢讲。3.对文中的“大丈夫”“我”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大丈夫”是指那种“奔走于形势之途”为求一官半职而趋炎附势、投机钻营的人。B“大丈夫”是指那种“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且美女如云的游手好闲之徒。C“我”是“穷居而野处”的山林隐士。D“我”是“处污秽而不羞”“出污泥而不染”的清廉之士。4.对本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第一段写的是达官贵人,他们深得皇帝宠幸,在朝可发号施令,出外则前呼后拥,居家
23、有美女投怀。B第二段写的是山林隐士,他们没有生活规律,自由自在,不闻世事。C 第三段写的是为求发达而攀附权贵,不知廉耻的势利小人。D 李愿通过对三种人的比较,表明自己怀才不遇,生不逢时,退而归隐的心情。第 10 页 共 11 页【创新试题】五阅读三段关于文章创作的短文,完成15-16 题。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韩愈答李翊书)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又曰:“辞达而已矣。”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迭。辞至于
24、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苏轼答谢民师书)且所谓文者,务为有补於世而已矣;所谓辞者,犹器之有刻镂绘画也。诚使巧且华,不必适用;诚使适用,亦不必巧且华。要之以适用为本,以刻镂绘画为之容而已。不适用,非所以为器也,不为之容,其亦若是乎?否也。然容亦未可已也,勿先之其可也。(王安石上人书)1.翻译文中划线的三句话:_。_。_。2.根据文意,回答下列问题:韩、苏、王三人对于文章写作的观点有何共同之处?_ _。人对观点的表述和论证有何相似之处?_。【参考答案】1.A 2.B3.B 4.C 5.退之、韩昌黎、文、昌黎先生集、古文运动。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6.略7.而、者、其、也、矣、乎、夫、所8.C9.A10.B11.D12.B 13.B 14.D 15.只要水势大,那么凡属能够浮起来的物体,无论大少都会浮起来。只要求语言能表达意思,就怀疑会导致不要文采,这种怀疑是不对的。然而,外在的装饰也不能轻视,只是不要把它摆在首要位置就可以了。16.均强调文章内容决定形式、重于形式,即意在辞先;并讲求文章的实用性。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和论证手法。第 11 页 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