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京市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记承天寺夜游.pdf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83202587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4.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北京市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记承天寺夜游.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1年北京市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记承天寺夜游.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北京市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记承天寺夜游.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北京市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记承天寺夜游.pdf(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4 页2021 年北京市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记承天寺夜游宋 苏轼中考考点梳理一、重点词语1.古今异义(1)念无与为乐者古义:_,今义:纪念,思念;读出,小声说出(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_,今义:无事可做的人2.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相与步于中庭原意:脚步,句中意:_3.重点实词(1)解衣欲睡欲:_(2)欣然起行欣然:_行:_(3)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至:_(4)怀民亦未寝寝:_(5)相与步于中庭相与:_中庭:_(6)庭下如积水空明空明:_(7)盖竹柏影也盖:_(8)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_二、句子翻译1.念无与为乐者。翻译:_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翻译:_3.水中

2、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翻译:_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翻译:_第 2 页 共 4 页内容探究理解概括1.本文没有直接写友情,但可从字里行间看出。请你找出相关句子并作简要说明。2.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3.文章最后一句写“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你认为哪些语句与“闲”字有关?画面描述4.根据想象,描绘“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在你脑海中出现的景象。写作手法5.请写出文中描写景物的句子,并作简要分析。主旨情感6.结合文意,请简要分析作者夜游之“乐”表现在哪些方面。7.细读记承天寺夜游,体会

3、作者的心境。结合写作背景和你对苏轼生平、思想的认识,谈谈对“闲人”的理解。(统编课后“思考探究”)第 3 页 共 4 页参考答案中考考点梳理一、1.(1)考虑,想到(2)清闲的人2.散步3.(1)想要,打算(2)高兴的样子;走(到)(3)到(4)睡觉(5)共同,一起;院子里(6)形容水的澄澈(7)大概是(8)只是二、1.想到 没有人与我共同游乐。2.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院子里散步。3.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大概是 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4.只是 缺少 像 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内容探究1.示例:“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作者夜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此时张怀民“亦未寝”,二人心意相

4、通。随后一同在院子里散步赏月。这些都表明二人友情深厚。2.示例: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能觅,处处可见。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保持乐观的心态,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乐趣。3.示例:“月色入户”透露出其门庭冷落,“念无与为乐者”透露出其交友之稀,“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更是透露出其闲的状态。4.示例:月光静静映照,宛如一泓秋水般清澈而明净,水中仿佛有绿藻如丝,悠然漂浮,环顾四周,原来是亭亭竹子和苍翠古柏在月光下的影子,竹柏相互交错,迎着微风轻轻摇晃,那清辉白茫茫一片好似积水空潭般澄澈。5.示例一:月色入户。“入户”二字把月光拟人化,月光似乎懂得“我

5、”的寂寞之心,“入户”慰藉“我”,写得自然而生动。示例二: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运用比喻修辞,把皎洁的月光比作清澈的积水,把竹子和柏树的影子比作水草,以动衬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形象逼真地写出月光的皎洁明亮,营造出一个空明澄澈、清幽宁静的美妙境界。6.示例:作者虽遭贬谪,内心悲凉,但面对如此月色,醉在其中,乐从心生(景色之乐)。更有友人相伴,漫步的悠闲,使孤寂之情顿消,喜从心来(友情之乐)。如此“闲人”,尚能乐以忘忧,以豁达乐观的心胸来欣赏月下美景,更能突出其情趣的高雅(情趣之乐)。7.示例:记承天寺夜游中,“我”的心境是微妙而复杂的,漫步的悠闲,赏月的欣喜,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都包含其中。“闲人”既指二人的政治处境,即作为贬谪之人,无职无权,清闲无比,内心悲凉无可诉说;又指夜游时的心境,即空灵自在,悠游自如,故能欣赏到一派空明的景象。既含有自嘲、自慰之意 不能修齐治平,只好深夜闲游赏月;又颇有自许的意味 此等美景,如果不是我们两个富有雅趣之人欣赏,岂不浪费?这又表现出一种达观的生活态度。苏轼的思想兼受儒、道、佛三家的影响,所以第 4 页 共 4 页往往能在逆境中自解自适,将人生的挫折化为审美的机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