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安康市2021届新高考第三次模拟生物试题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安康市2021届新高考第三次模拟生物试题含解析.pdf(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陕西省安康市 2021 届新高考第三次模拟生物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5 个小题,每小题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颤藻和水绵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具有复杂的生物膜系统B破坏核仁均会影响其蛋白质的合成C遗传信息的传递都遵循中心法则D都以细胞壁为边界将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答案】C【解析】【分析】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类别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大小较小(一般110um)较大(1100um)细胞核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细胞质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
2、细胞壁细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增殖方式二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可遗传变异来源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共性都含有细胞膜、核糖体,都含有DNA 和 RNA 两种核酸等【详解】AB、颤藻和水绵是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之间的比较,前者没有生物膜系统、核仁,A、B错误;C、所有生物的遗传信息的传递都遵循中心法则,这是生物界的共性之一,C正确;D、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而不是细胞壁,D 错误。故选 C。2如图表示将两个植株杂交得到,将 作进一步处理分别培育出不同品种的过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由 到 因是人工诱变育种过程,所以 可定向变异为B由
3、到 的育种过程中,遵循的主要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C若 的基因型为AaBbdd,则 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4 D由 到 的育种方式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答案】A【解析】【分析】单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是利用花药离体培养技术获得单倍体植株,再诱导其染色体加倍,从而获得所需要的纯系植株的育种方法。其原理是染色体变异。优点是可大大缩短育种时间。题意分析:由 为诱变育种过程;为多倍体育种过程;为杂交育种过程;为单倍体育种过程。【详解】A、由 到 因是人工诱变育种过程,人工诱变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所以 出现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然后通过人工选择从不定向的变异中选择符合要求的 品种,
4、A 错误;B、由 到 的育种过程为多倍体育种,遵循的主要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B 正确;C、若 的基因型为AaBbdd,则自然生长的 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dd,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可推知该植株自交产生的 植株中有9 种基因型,4 种表现型,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4,C正确;D、由 到 的育种方式为单倍体育种过程,其典型优点是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D 正确。故选 A。3下图中甲、乙、丙所示为组成生物体的相关化合物,乙为一个由、三条多肽链形成的蛋白质分子,共含 271 个氨基酸,图中每条虚线表示由两个巯基(SH)脱氢形成一个二硫键(SS)。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为组成乙的基本单位,且
5、乙中最多含有20 种甲B由不同的甲形成乙后,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减少了4832 C丙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且在乙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D如果甲中的R为 C3H5O2,那么由两分子甲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16 个 H【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图中甲为氨基酸的通式,乙为三条肽链构成的蛋白质分子,丙为核苷酸的结构通式。其中,氨基酸为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且氨基酸最多有20 种,A 项正确;甲形成乙的过程中脱去(2713)268 个水分子,同时还形成了4 个二硫键,脱去了8 个 H 原子,所以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26818 84832,B 项正确;题图中的乙和丙分别是蛋白质和核苷酸,由核苷酸组成的核酸由两
6、种-DNA 和 RNA,其中真核细胞中的DNA 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RNA 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核酸在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C项错误;将 C3H5O2替换氨基酸通式中的R 基,可数出一分子氨基酸中H 为 9 个,两分子氨基酸脱去一分子水,所以化合物中的H 为 16 个,D 项正确。4甲状腺对人体代谢和生长发育调节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状腺可分泌两种激素,分别是甲状腺激素与三碘甲腺原氨酸B甲状腺激素在促进生长发育方面的功能主要是促进肌肉的增生与骨骼成熟C当饮食中缺碘造成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时,甲状腺激素对腺垂体的负反馈作用消失D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经垂体
7、门脉运至垂体前叶,促进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甲状腺激素可以分为甲状腺素和三碘甲腺原氨酸,A 错误;B、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骨骼成熟,但不能促进肌肉增生,B错误;CD、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经垂体门脉运至垂体前叶,促进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甲状腺激素对腺垂体的负反馈调节不会因饮食中缺碘而消失,C错误、D 正确。故选 D。【点睛】掌握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及分泌特点是解题关键。5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菌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但有环状DNA 分子位于拟核区域B需氧生物的细胞都是以线粒体作为产能的“动力车间”
8、C大肠杆菌中的酶,在核糖体上合成,并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D蓝细菌是自养生物,因为其叶绿体可进行光合作用【答案】A【解析】【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有常见的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类别以及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区别,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详解】A、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但有环状DNA 分子位于拟核区域,A 正确;B、蓝藻也是需氧型生物,但是它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B错误;C、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C错误;D、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叶绿体,D 错误。故选 A。【点睛】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
9、,首先要求考生明确各选项涉及生物的类别,其次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能列表比较两者。6真核细胞中通常含有一个细胞核。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膜与细胞膜结构上的联系可以通过内质网来实现B有丝分裂中期,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的mRNA 减少CrRNA 和有关蛋白质在核仁中合成并组装成核糖体D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核包括核膜、染色质、核仁,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细胞核内的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详解】A、内质
10、网内可以与外层核膜相连,外可以与细胞膜相连,A 正确;B、在有丝分裂中期,核膜、核仁等已经解体消失,不存在核孔,B错误;C、rRNA 的合成与核仁有关,而蛋白质是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中合成的,C错误;D、细胞核是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D 错误。故选 A。7某基因型为Aa 的植物自交,其后代出现AA:Aa:aa=4:4:1,原因可能是()A有 50%的花粉死亡B隐性个体有50%死亡C含有隐性基因的花粉有50%死亡D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有50%死亡【答案】D【解析】【分析】某基因型为Aa 的植物自交,其后代基因型及其比例理论上为AA:Aa:aa=1:2:1,而实际上为
11、AA:Aa:aa=4:4:1,结合各选项提供的原因分析答题。【详解】A、若有 50%的花粉死亡,则产生的雌配子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1:1,雄配子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仍为A:a=1:1,因此后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Aa:aa=1:2:1,与实际比例不符,A 错误;B、若隐性个体有50%死亡,则后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Aa:aa=2:4:1,与实际比例不符,B 错误;C、若含有隐性基因的花粉有50%死亡,则产生的雌配子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1:1,雄配子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2:1,因此后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Aa:aa=2:3:1,与实际比例不符,C错误;D、若含有隐性基因
12、的配子有50%死亡,则产生的雌配子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2:1,雄配子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2:1,因此后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Aa:aa=4:4:1,与实际比例相符,D 正确。故选 D。8先天性夜盲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调查发现部分家庭中,父母正常但有患该病的孩子;另外,自然人群中正常男性个体不携带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不考虑突变,下列关于夜盲症的叙述,错误的是()A先天性夜盲症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B女性携带者与男性患者婚配,生一正常女孩的概率为12 C因长期缺乏维生素A 而患的夜盲症属于代谢紊乱引起的疾病D可运用基因诊断的检测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有该遗传病【答案】B【解
13、析】【分析】分析题意:“父母正常的家庭中有患该病的孩子”,由此可以确定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又由于“自然人群中正常男性个体不携带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因此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遗传病为伴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 正确;B、女性携带者与男性患者婚配,生一个正常女孩儿的概率为1/21/2=1/4,B错误;C、长期缺乏维生素A 而患的夜盲症属于代谢紊乱引起的疾病,C正确;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病为单基因遗传病,运用基因诊断技术可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该遗传病,D 正确。故选 B。9下列关于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艾弗里的实验中,在培养R 型细菌的培养基中添加S型
14、细菌的DNA 后长出 S型细菌B摩尔根等人采用类比推理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C科学家运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证明了DNA 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D沃森和克里克通过模型构建,发现了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的知识点是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DNA 的半保留复制实验,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建构,先回忆相关知识点,然后分析选项进行判断。【详解】A、S型菌的 DNA 属于转化因子,能将R 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A 正确;B、摩尔根等人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错误;C、科学家运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证明了DNA 的复制方式是半保
15、留复制,C正确;D、沃森和克里克通过物理模型构建,发现了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D 正确。故选 B。10科研人员从肿瘤细胞中发现了蛋白S,为了研究其功能做了如下实验:将DNA 模板和 RNA 聚合酶混合一段时间后加入原料,其中鸟嘌呤核糖核苷酸用32P标记,一起温育一段时间后加入肝素(可以与RNA聚合酶结合),然后再加入蛋白S,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对照组应加入不含蛋白S的缓冲液B曲线反映的是模板DNA 的复制过程C加入肝素后没有新的mRNA 合成D蛋白 S能解除肝素抑制转录的作用【答案】B【解析】根据对照实验的基本原则,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实验组加入了蛋白质S即含有蛋白质S
16、的缓冲液,对照组应加入不含有蛋白质S的缓冲液,A 正确;据题意“将 DNA 模板和 RNA 聚合酶混合一段时间后加入原料,其中鸟嘌呤核糖核苷酸用32P标记”,结合题图开始一段时间内(1 分钟之前)产物放射性增加,说明曲线反映的是模板DNA 的转录过程。加入肝素后,产物中含32P 的放射性强度不再增加,说明肝素能抑制转录过程,因此没有新的mRNA 的合成,B 错误,C正确;据图可知,加入肝素一段时间后再加入蛋白质 S,产物放射性很高;未加入蛋白质S,产物反射性几乎不发生变化,说明蛋白质S能解除肝素抑制转录的作用,D 正确。11利用大肠杆菌探究DNA 的复制方式,实验的培养条件与方法是:(1)在含
17、15N 的培养基中培养若干代,使 DNA 均被15N 标记,离心结果如图的甲;(2)转至14N 的培养基培养,每20 分钟繁殖一代;(3)取出每代大肠杆菌的DNA 样本,离心。如图的乙、丙、丁是某学生画的结果示意图。下列有关推论正确的是()A乙是转入14N 培养基中繁殖一代的结果B丙是转入14N 培养基中繁殖两代的结果C出现丁的结果需要40 分钟D转入14N 培养基中繁殖三代后含有14N 的 DNA 占 3/4【答案】C【解析】【分析】甲中 DNA 双链均为15N;乙种 DNA 一半为杂合链,一半双链均为15N;丙中 DNA 均为杂合链;丁中DNA一半为杂合链,一半双链均为14N。【详解】A、
18、15N 标记的 DNA 转至14N 的培养基培养,繁殖一代的产生的两个DNA 分子都是一条链含14N,另一条链含15N,与丙符合,A 错误;B、15N 标记的 DNA 转至14N 的培养基培养,繁殖两代会产生4 个 DNA 分子,其中 2 个 DNA 分子是杂合链,2 个 DNA 双链均含14N,与丁符合,B 错误;B、由上分析可知,丁是分裂两代的结果,每20 分钟繁殖一代,故出现丁的结果需要40 分钟,C正确;D、转入14N 培养基中繁殖三代后所有的DNA 均含14N,D 错误。故选 C。12下列有关生物学知识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生物膜系统包括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也包括视网膜、口腔粘膜等
19、 染色体结构变异一定发生了片段断裂 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授粉的番茄雌蕊柱头,得到无子番茄果实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受精卵染色体数目多一倍 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由于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K+浓度高于膜内 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不再复制,但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会一分为二 位于常染色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基因控制同一种性状A两项B三项C四项D五项【答案】B【解析】【分析】1、生物膜系统主要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组成。2、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倒位、易位。3、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授粉的番茄雌蕊柱头,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属于不可遗传变异。【详解】生物膜系
20、统主要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不包括视网膜、口腔粘膜等,错误;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倒位、易位,都发生了片段断裂,正确;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授粉的番茄雌蕊柱头,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得到无子番茄果实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受精卵染色体数目相同,错误;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由于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但膜内K+浓度仍高于膜外,错误;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不再复制,但在后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会一分为二,正确;位于常染色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基因属于相同基因或等位基因,控制同一种性状,正确。综上 共三项正确,B 正确,ACD错误,故选 B。13RNA 聚合酶运行
21、过快会导致与DNA 聚合酶相“撞车”而使 DNA 折断,引发细胞癌变。研究发现,一种特殊酶类RECQL5 可与 RNA 聚合酶结合减缓其运行速度,扮演“刹车”的角色,从而抑制癌症发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RECQL5 与 RNA聚合酶结合会导致翻译过程减缓B若浆细胞不能合成RECQL5,其细胞核内也不会发生“撞车”现象CDNA 聚合酶与RNA聚合酶均可通过碱基互补配对而与DNA 结合D DNA 聚合酶与RNA 聚合酶均可催化氢键的断裂和磷酸二酯键的形成【答案】B【解析】【分析】1、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1)遗传信息可以从DNA 流向 DNA,即 DNA 的复制;(2)遗传信息可以从DNA
22、 流向 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后来中心法则又补充了遗传信息从RNA 流向 RNA 以及从 RNA 流向 DNA 两条途径。2、基因表达包括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其中转录是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需要条件是:模板(DNA 的一条链)、原料(核糖核苷酸)、酶(解旋酶和RNA 聚合酶)和能量;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需要条件是:模板(mRNA)、原料(氨基酸)、酶、能量和tRNA。【详解】A、RECQL5 与 RNA聚合酶结合会导致转录过程减缓,A错误;B、浆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进行分裂,因此不会进行DNA 复制,其细胞核内不会发
23、生“撞车”现象,B 正确;C、DNA 聚合酶与RNA聚合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不存在碱基,C错误;D、DNA 聚合酶不会催化氢键的断裂,D 错误。故选 B。14图 1、图 2 为激素发挥调节作用的两种方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结构 d 为受体,激素与受体d 一结合,激素b 即被灭活B胰高血糖素的调节方式如图1 所示,其受体位于细胞膜上C表明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以及信息交流的功能D性激素的调节方式如图2 所示,其受体位于细胞内部【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1 激素 a 和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从而发挥作用,调节细胞的代谢;图2 激素 b 的受体位于细胞膜内,激素b 通过细胞膜
24、,进入细胞和受体结合,从而发挥作用。【详解】A、结构 d 为受体,激素与受体d 结合发挥作用后,激素b 才被灭活,A 错误;B、胰高血糖素为生物大分子,不能直接穿越细胞膜,其受体位于细胞膜上,其调节方式如图1 所示,B正确;C、激素 a 不能进入细胞,激素b 能进入细胞,激素a 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而传递信息,激素b 与细胞内受体结合而传递信息,表明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以及信息交流的功能,C正确;D、性激素属于小分子固醇类物质,其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并与细胞内相应的受体结合,因此性激素的调节方式如图2 所示,D正确。故选 A。【点睛】本题结合模式图,考查动物激素的调节,要求考生识记动
25、物体内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的种类和功能,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5下图是甲、乙、丙三个神经元(部分)构成的突触结构。神经元兴奋时,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触发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神经递质。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引起甲神经元膜上Ca2+通道打开的原因是膜电位变化B若适度增加细胞外液Na+浓度,甲神经元兴奋时,乙神经元膜电位变化幅度增大C若图中乙神经元兴奋,会引起丙神经元抑制D若对甲神经元施加钙离子通道阻断剂,会引起乙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答案】D【解析】【分析】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根据突触小泡的移动方向可以判断兴奋的传递方向是甲乙丙,根据
26、分析回答。【详解】A、图示当兴奋传导到甲神经元时,甲神经元上膜电位发生变化,引起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A 正确;B、适度增加细胞外液Na+浓度,膜内外电位差增加,动作电位幅度会增大,甲神经元释放的乙酰胆碱增加,导致乙神经元膜电位变化幅度增大,B 正确;C、若乙神经元兴奋,释放5-羟色胺,抑制丙神经元,C 正确;D、若甲神经元上的Ca2+通道被阻断,乙酰胆碱不能正常释放,不会引起乙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D 错误。故选 D。【点睛】本题考查突触的结构和兴奋的传递,意在考查考生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同时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识图和图文转化的能力。16某二倍体植物的一个花粉母细胞减数
27、分裂过程中几个特定时期的显微照片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中细胞正在发生DNA 的复制,此前有RNA 聚合酶、DNA 解旋酶等物质的合成B 中的细胞正在发生基因重组,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连着两极发出的纺锤丝C 中每个细胞含一个染色体组,姐妹染色单体上的遗传信息可能有差异D 中每个细胞的DNA 含量相同,都含有发育成一个完整个体的全套基因【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散乱分布,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且部分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中染色体解螺旋形成染色质,产生两个子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中
28、产生了四个子细胞核,且出现了核膜,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而DNA 的复制发生在间期,A 错误;B、中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别移向了细胞的两极,此时已经完成了基因重组,B 错误;C、中的每个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只有一个染色体组;由于 前期的细胞中发生过交叉互换,所以该时期的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上的遗传信息可能有差异,C正确;D、中每个细胞的核DNA 含量相同,但是细胞质DNA 含量不一定相同,D 错误。故选 C。【点睛】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
29、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17 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肽酰转移酶催化核糖体上一个氨基酸的氨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间形成肽键。该酶对核糖核酸酶敏感,但对蛋白酶不敏感。下列关于肽酰转移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肽酰转移酶在核糖体上合成B肽酰转移酶在核糖体中起作用C肽酰转移酶催化氨基酸脱水
30、缩合D肽酰转移酶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肽酰转移酶对于核糖核酸酶敏感,但对蛋白酶不敏感,说明该酶的化学本质是RNA,在细胞核合成,A 错误;B、该酶催化蛋白质的合成,而蛋白质的合成发生在核糖体,B正确;C、蛋白质合成的过程是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C正确;D、酶的催化作用的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D 正确。故选 A。18生物钟又称生理钟,它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研究发现,人体除了人脑主生物钟外,还存在肝脏、胰腺等局部生物钟,如肝脏生物钟能影响肝糖原的分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下丘脑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该结构还具有分泌功能B活跃在人脑
31、中的主生物钟基因也存在于肝脏、胰腺等组织细胞中C糖尿病的发生一定与维持血糖平衡的肝脏生物钟失调有关D若小鼠肝脏生物钟基因被敲除,小鼠可能会出现低血糖【答案】C【解析】【分析】1、下丘脑的部分细胞称为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下丘脑又是植物性神经功能十分重要的中枢。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感受;传导;分泌;调节。2、血糖浓度就会升高或降低。当人体内血糖浓度高时,就会刺激胰岛B 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加快组织细胞对血糖的吸收分解,加快血糖在肝脏、骨骼肌中合成糖原,促进血糖转化为脂肪和氨基酸,同时抑制肝糖原的分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
32、人体内血糖浓度降低时,就会刺激胰岛A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加速体内非糖物质的转化,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详解】A、下丘脑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该结构还具有分泌功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 正确;B、细胞分化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没有使基因丢失,所以活跃在人脑中的主生物钟基因也存在于肝脏、胰腺等组织细胞中,B 正确;C、糖尿病的发生可能与维持血糖平衡的肝脏生物钟失调有关,也可能与胰岛素有关,C错误;D、若小鼠肝脏生物钟基因被敲除,将会影响肝糖原的分解,导致小鼠可能会出现低血糖,D 正确。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血糖调节和下丘脑的功能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下丘脑的功能,理解
33、血糖调节的过程,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各小题。激素调节的三个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19下列用洋葱作为实验材料的相关实验中,叙述正确的是()A制作有丝分裂装片漂洗的目的是洗去解离液B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吸水能力逐渐下降C用紫色鳞片叶的外表皮可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D将根尖制成装片再进行低温处理可使染色体数目加倍【答案】A【解析】【分析】植物细胞的吸水能力与细胞液的浓度呈正相关,细胞液的浓度增大,细胞的吸水能力增强。叶绿体分布在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细胞中,如叶肉细胞,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分布有光合色素。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没有光合色素。【详解】A、制作有丝分裂装片时漂洗的
34、目的是洗去解离液,防止解离过度,A 正确;B、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由于失水导致细胞液浓度增大,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增大,B 错误;C、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不含叶绿体,不能用于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C错误;D、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时,应先在低温条件下培养根尖,再制片观察,D 错误。故选 A。20下列有关生物工程技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恢复矿区生态环境的关键在于转基因“工程菌”对土壤污染物的分解B应杜绝进行存在生命科学伦理问题的“设计试管婴儿”的研究C世界各国都应该禁止在任何情况下生产、储存和发展生物武器D生物工程技术应用在植物体上就不会带来生命伦理和安全问题【答案】C【解析】【分析】1
35、、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食物安全(滞后效应、过敏源、营养成分改变)、生物安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环境安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2、设计试管婴儿:是指体外受精形成的胚胎在植入母体孕育前,根据人们的需要,将胚胎的一个细胞取出,进行某些基因检测。当检测结果符合人们需要是,再把胚胎植入母体孕育。3、生物武器的特点:单位面积效应大;有特定的伤害对象;具有传染性;危害时间久;不易被发现和鉴定;使用者本身易受伤害;生物武器造价低,技术难度不大,隐秘性强,可以在任何地方研制和生产。【详解】A、矿区废弃地的土壤条件极其恶劣,可使用人工制造表土等方法缓解矿区的生态环境,最根本在于能够利用生态系统中分解
36、者即土壤中微生物将矿区有害物质分解,A 错误;B、设计试管婴儿在胚胎移植前进行遗传病基因检测,目的是为提供骨髓造血干细胞,救治病人,是合乎道德规范的,不应该杜绝,B 错误;C、生物武器的特点是传染性强、传染面广、难以防治,因此世界各国都应该禁止在任何情况下生产、储存和发展生物武器,C正确;D、生物工程技术应用在植物体上就也会带来生命伦理和安全问题,D 错误。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要求考生识记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问题;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识记生物武器的相关知识,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1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羧酸酯酶(CarE)制剂,用于
37、降解某种农药的残留,基本流程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 的反应体系中需要加入逆转录酶和核糖核苷酸B过程 需使用限制酶和DNA 聚合酶,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C过程 需要使用NaCl 溶液制备感受态的大肠杆菌细胞D过程 可利用DNA 分子杂交技术鉴定CarE 基因是否成功导入受体细胞【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图解:图中过程 表示利用mRNA 通过反转录法合成相应的DNA;过程 表示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基因工程核心步骤);过程 表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过程 表示通过筛选获得工程菌。【详解】A、过程 表示通过反转录法合成目的基因,该过程需要逆转录酶和脱氧核糖核苷酸,A 错误;B、过程 需使
38、用限制酶和DNA 连接酶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B 错误;C、过程 常用 Ca2+处理大肠杆菌使其成为易于吸收DNA 的感受态细胞,C错误;D、过程 可利用 DNA 分子杂交技术鉴定CarE基因是否成功导入受体细胞,D 正确。故选 D。22某研究小组以健康的橄榄幼苗为实验材料,移栽前用外源生长素吲哚丁酸(IBA)对橄榄幼苗根系进行浸泡处理,所使用的生长素浸泡液浓度分别为100mol/L、300mol/L、500mol/L,每组处理时间分别为 1h、3h、5h、CK组培养液未加生长素,栽培45d 后取样测定橄榄幼苗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
39、的自变量有生长素溶液的浓度及处理时间BCK组没有用生长素处理,幼苗因缺乏生长素不生长C实验结果表明幼苗地上部与根系对生长素反应不同D根据上述指标无法确定橄榄幼苗移栽的最佳处理方法【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对植株地上部来说,浓度为100 mol/L和 300 mol/L的 IBA 处理,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地上部鲜重呈先升后降趋势,而浓度为500 mol/L的 IBA 处理,随处理时间延长而呈下降趋势。对地下部根系来说,浓度为100 mol/L和 300 mol/L的 IBA 处理,地下部鲜重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大。【详解】A、据图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有生长素溶液的浓度及处理时间,A 正
40、确;B、CK组没有用外源生长素处理,但幼苗自身可以产生生长素,促进其地上部和根系生长,B错误;C、由图可知,对植株地上部来说,浓度为100 mol/L和 300 mol/L的 IBA 处理,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地上部鲜重呈先升后降趋势,而浓度为500 mol/L的 IBA 处理,随处理时间延长而呈下降趋势。对地下部根系来说,浓度为100 mol/L和 300 mol/L的 IBA 处理,地下部鲜重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大,说明橄榄幼苗地上部与根系对外源生长素反应不同,C正确;D、橄榄幼苗生长的各个指标对不同外源生长素的浓度和处理时间存在不同反应,不同组合处理的幼苗生长效果无法通过单一或少数指标全
41、面反映,D 正确。故选 B。23由于地壳运动、海陆变迁,某种鸟的两个种群被海峡分隔,互不往来。随着时间推移,两地的种群发生了明显的分化,逐渐形成两个新的鸟类物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不是个体B这两个新的鸟类物种间相互交配,不能产生可育后代C新物种的形成意味着生物能够以新的方式利用环境条件D这两个鸟类新物种的产生,实质是基因型频率的定向改变【答案】D【解析】【分析】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1)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量变阶段,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质变时期,只有地理隔离而不形成生殖隔离,能产生亚种,但绝不可能产生新物种。(2)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关键,是物种形成的最后阶段
42、,是物种间的真正界限。生殖隔离有三种情况:不能杂交;杂交不活;活而不育。【详解】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A 正确;B、根据题干:随着时间推移,两地的种群发生了明显的分化,逐渐形成两个新的鸟类物种,这两个新的鸟类物种的产生,实质产生了生殖隔离,即使相互交配,也不能产生可育后代,B 正确;C、这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形成明显的差异,新物种的形成意味着生物能够以新的方式利用环境条件,C正确;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这两个鸟类新物种的产生,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不是基因型频率,D 错误。故选 D。24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进行的。人体内的绝大
43、多数细胞并不与外环境直接接触,而是浸浴和生存在内环境之中。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体液中含有许多离子和化合物,约23 的体液属于内环境B组织液、血浆、淋巴均可相互转化,以维持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C组织液渗透压增大或血浆渗透压减小都可能造成组织水肿D代谢的主要场所是内环境,受内环境的pH、温度等影响【答案】C【解析】【分析】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内环境中血糖含量、温度、pH 等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A、体液中含有许多离子和化合物,约1/3 的体液属于内环境
44、,A 错误;B、只有组织液和血浆可相互转化,淋巴中的物质只能进入血浆,B错误;C、组织液渗透压增大或血浆渗透压减小都可能引起组织液增多,造成组织水肿,C正确;D、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受内环境的pH、温度等影响,D 错误。故选 C。25用标志重捕法测定某地区某动物的种群密度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若标记物会引起部分动物运动能力受限而饿死,则测定结果会偏大B若标记后的个体在第二次捕捉时更容易被发现,则测定结果会偏大C若标记后的部分个体从该地区迁出到其他地方,则测定结果会偏大D若被标记个体会产生记忆导致第二次不易捕捉,则测定结果会偏大【答案】B【解析】【分析】1、标志重捕法是在被调查种群的生
45、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定期限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的个体占总捕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2、设该地段种群中个体数为N,其中标志总数为M,重捕总数为n,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为m,则 N:M=n:m。【详解】A、根据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重捕总数 标记总数 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若若标记物会引起部分动物运动能力受限而饿死,则测定结果会偏大,A 正确;B、根据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重捕总数 标记总数 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若标记后的个体在第二次捕捉时更容易被发现,则测定结果会偏小,B 错误;C、根据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重捕总数 标记总
46、数 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若标记后的部分个体从该地区迁出到其他地方,则测定结果会偏大,C正确;D、根据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重捕总数 标记总数 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若被标记个体会产生记忆导致第二次不易捕捉,则测定结果会偏大,D 正确。故选 B。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 个小题,共50 分)26回答下列I、II 两小题。I抗虫的转基因植物,含有Bt 蛋白,也叫毒蛋白,Bt 蛋白本身其实没有任何毒性,但是鳞翅目幼虫的肠道壁上有一种特别的蛋白,喜欢与Bt 蛋白结合,引起肠道壁穿孔,导致幼虫死亡。注:Cef,Carb 抑菌类抗生素(1)抗虫植物的抗虫效果与Bt 蛋白的表达量直接相关,用_ 作为抗
47、原,通过制备_ 作为特异探针,对Bt 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将Bt 蛋白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_ 和 _ 等。(2)在农杆菌转化过程中,防止农杆菌过度生长是转基因成败的重要环节。因此植物材料和农杆菌共同培养结束后,转化组织需要_ 处理,据图分析,选择抗生素的_ 很关键。光电比色法可用于细菌细胞密度的吸光值的测定,OD600指的是某种溶液在600nm 波长处的吸光值。吸光值与溶液中吸光物质的浓度呈正比,通常用于细菌细胞密度(OD600)测量;在测量过程中要保持溶液中的细菌处于 _状态。如图可知,_(填 Cef或 Carb)在低浓度条件下对农杆菌有更好的抑制效果。II回答与泡菜制作有关的问题:(1)
48、泡菜发酵过程中的主要菌种是_,在 _ 条件下,微生物将蔬菜中的糖和其他营养物质发酵成有机酸、_ 和_ 等。(2)在泡菜制作过程中_,_ 两部操作主要是为了减少杂菌,还可以采用 _,_ 两种方法缩短腌制时间。【答案】Bt 蛋白单克隆抗体农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脱菌种类和浓度悬浮Carb 假丝酵母和乳酸菌无氧醇类物质亚硝酸(HNO2)热水洗坛壁两次加白酒入坛前用开水浸泡一下蔬菜加入腌制过的泡菜汁【解析】【分析】1.光电比色法是通过测量菌悬液的光密度(OD600)值来估算细菌数,吸光值与溶液中吸光物质的浓度呈正比。据图可知,浓度为300mg/L 时两种抗生素都可以完全抑制农杆菌的生长,所以头孢霉素(Ce
49、f)和羧苄青霉素(Carb)对农杆菌都有很好的抑制效果。2.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有四步: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3.制作泡菜的实验原理:(1)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将糖分解为乳酸。(2)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会引起亚硝酸盐的含量的变化。温度过高,食盐用量不足10%、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一般在腌制10 天后,亚硝酸盐的含量开始下降。(3)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目测比较,估
50、算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详解】I(1)抗虫植物的抗虫效果与Bt 蛋白的表达量直接相关,可用Bt 蛋白作为抗原,通过制备单克隆抗体作为特异探针,利用抗原-抗体杂交方法对Bt 蛋白表达量进行检测。将 Bt 蛋白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和基因枪法等。(2)在农杆菌转化过程中,防止农杆菌过度生长是转基因成败的重要环节。因此植物材料和农杆菌共同培养结束后,转化组织需要脱菌处理,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和使用的抗生素浓度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光比色法可用于细菌细胞密度的测定,在测量过程中要保持溶液中的细菌处于悬浮状态。分析图示可知,Cef(头孢霉素)和Carb(羧苄霉素)两种抗生素对农杆菌有很好的抑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