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2021届新高考第三次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pdf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83153423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497.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宜昌市2021届新高考第三次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湖北省宜昌市2021届新高考第三次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宜昌市2021届新高考第三次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宜昌市2021届新高考第三次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pdf(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湖北省宜昌市 2021届新高考第三次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5 个小题,每小题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甲是人类某遗传病的家系谱,致病基因用A 或 a 表示。分别提取家系中1、2和1的 DNA,经过酶切、电泳等步骤,结果见图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2的基因型是XAXa或 XAXAC酶切时需用到限制酶和DNA 连接酶D如果 2与一个正常男性随机婚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4【答案】B【解析】由题图分析可知该病是伴X 隐性遗传病,A 错误;由于该病是伴X 隐性遗传病,1、2正常,1患病,因此 1、2的基因型分别是XAXa和

2、 XAY,2的基因型可能是XAXa或 XAXA,各占 1/2,B 正确;酶切时不用 DNA 连接酶,C错误;2的基因型可能是XAXa或 XAXA,各占 1/2,正常男性的基因型是XAY,因此他们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XaY=1/21/41/8,D 错误。【考点定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2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是植物体的两个重要生理活动。请根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 1%NaHCO3溶液的作用是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CO2B若将 1%NaHCO3溶液换成等量的1%NaOH溶液,则叶绿体中C3会减少C若将 1%NaHCO3溶液换成等量的1%NaOH 溶液,则叶绿体中ATP会增多D若将 1%NaHCO3

3、溶液换成等量的清水,则植物的干重不变【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图中 1%NaHCO3溶液的作用是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CO2,A 项正确;BC、若将装置中的1%NaHCO3溶液换成等量的1%NaOH溶液,在开始的短暂时间内,CO2浓度降低,导致二氧化碳的固定减少,C3合成减少而消耗仍在继续,叶绿体中C3的含量下降,进而导致C3被还原的速率减慢,消耗的ATP减少,故叶绿体中ATP会增多,B、C项正确;D、若将 1%NaHCO3溶液换成等量的清水,开始一段时间内,玻璃钟罩内的CO2会逐渐下降最终趋于稳定,此时玻璃钟罩内的植物的地上部分呼吸作用速率等于光合作用速率,但植物的地下根部仍在进行呼

4、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所以整体上看,植物的干重会减小,D 项错误。故选 D。3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籽粒及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直链淀粉,遇碘呈蓝褐色,而糯性籽粒及花粉中所含的是支链淀粉,遇碳呈红褐色。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的观察结果,其中不能验证基因分离定律的是()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褐色B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褐色,一半呈红褐色C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 呈蓝褐色,1/4 呈红褐色D F1测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一半呈蓝褐色,一半呈红褐色【答案】A【解析】【分析】基因分离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5、等位基因的分离伴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配子中只存在等位基因中的其中一个.杂合子的测交和杂合子的配子种类能够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实质【详解】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褐色,后代表现型只有一种无法证明,A 符合题意;B、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褐色,一半呈红褐色,说明F1产生两种配子,比例为1:1,所以能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B 不符合题意;C、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 呈蓝褐色,1/4 呈红褐色,说明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能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C不符合题意;D、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褐色,一半呈红褐色,能验证

6、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4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有性生殖的个体可发生的变异有突变和基因重组B肺炎双球菌R 型转化为S型的过程属于基因重组C四倍体西瓜花药离体培养后可得到二倍体纯合子D T-DNA 插入到豌豆的淀粉支酶基因中,可引起该基因突变【答案】C【解析】【分析】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进而产生新基因;(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两种类型: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7、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此外,某些细菌(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在人为作用(基因工程)下也能产生基因重组。(3)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详解】A、有性生殖的个体可以发生的变异类型有突变和基因重组,A 正确;B、肺炎双球菌R 型转化为S型的过程属于基因重组,B正确;C、四倍体西瓜花药离体培养后得到的是单倍体,C错误;D、T-DNA 插入到豌豆的淀粉支酶基因中,可引起该基因突变,D 正确。故选 C。5弄清楚 DNA 的结构有助于解决:DNA

8、分子是怎样储存遗传信息的?又是怎样决定生物性状的?下列有关 DNA 分子结构及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A AT 碱基对与GC碱基对具有相同的形状和直径B同一 DNA 分子,单链中(AT)的比例与双链中的不同C可用 6 种不同颜色的物体代表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D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发现借助了对衍射图谱的分析【答案】B【解析】【分析】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 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 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其中 A与 T 之间含有2 个

9、氢键,G 和 C之间含有3 个氢键。【详解】A、由于 AT 碱基对与G C碱基对具有相同的形状和直径,故DNA 具有稳定直径的特点,A 正确;B、同一 DNA 分子,单链中(AT)的比例与双链中的是相同的,B 错误;C、脱氧核苷酸由1 分子磷酸、1 分子含氮碱基、1 分子脱氧核糖组成,由于含氮碱基是A、T、G、C四种,共 6 种小分子,因此可用6种不同颜色的物体代表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C正确;D、沃森和克里克依据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提供的DNA 衍射图谱及有关数据,推算出DNA 分子呈螺旋结构,D 正确。故选 B。6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能释放一种携带特殊“癌症蛋白”的“微泡”结构。当“微泡”与血

10、管上皮细胞融合时,“癌症蛋白”作为信号分子促进新生血管异常形成,并向肿瘤方向生长。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癌症蛋白”的形成需要核糖体、高尔基体参与B“癌症蛋白”作为膜蛋白成分参与新生血管的生长C“微泡”的活动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且消耗能量D“癌症蛋白”影响了血管上皮细胞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答案】B【解析】【分析】这是一道信息题,本题以“癌症蛋白”为背景综合考查了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等相关的生物学知识。【详解】分析题干可知,“癌症蛋白”的合成与运输和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类似,所以形成需要由内质网以及高尔基体进行加工,A 正确;“癌症蛋白”作为信号分子促进新生血管异常形成,并向肿瘤方

11、向生长,而不是作为膜蛋白成分参与新生血管的生长,B错误,“微泡”的活动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且消耗能量,C正确;根据题意可知,“癌症蛋白”是信息分子,由肿瘤细胞合成,作用于内皮细胞,响了血管上皮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使细胞向着肿瘤方向生长,D 正确;因此应选B。【点睛】遇到新题干时,首先应认真阅读题干,看看题干叙述了哪些内容,然后再结合所学知识对选项进行逐项判断,切忌产生烦躁的情绪,这样的题目往往起点高,落点低,考查的都是所学的基础知识。因此扎实的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7基因流指的是遗传物质在种间和种内群体间的传递和交换,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流发生的时间和发生的强度将会显著影响物种形成的

12、概率B种群间的基因流被地理隔离所阻断是形成新物种的唯一途径C不同物种间的基因流可以极大地丰富自然界生物多样化的程度D地理隔离阻止种内群体基因流可能导致生殖隔离逐渐形成【答案】B【解析】【分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基因流发生的时间和发生的强度将会显著影响物种形成的概率,A 正确;B、地理隔离不是形成新

13、物种的唯一途径,B 错误;C、不同物种间的基因流可以极大地丰富自然界生物多样化的程度,C正确;D、长期的地理隔离阻止种内群体基因流可能导致生殖隔离,D 正确。故选 B。8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可合成多肽链。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若要在体外合成同位素标记的多肽链,所需的材料组合是 同位素标记的tRNA 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 同位素标记的苯丙氨酸 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 除去了 DNA 和 mRNA 的细胞裂解液A BCD【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干信息可知,合成多肽链的过程即翻译过程。翻译过程以mRNA 为模板(mRNA 上的密码子决定了氨基酸的种类),以游离的氨基酸为原料,以tRNA

14、 作为转运氨基酸的运载体,以核糖体为合成车间,在有关酶、能量(ATP供能)及其他适宜条件(温度、pH)作用下合成多肽链。【详解】翻译的原料是氨基酸,要想让多肽链带上放射性标记,应该用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苯丙氨酸)作为原料,而 tRNA 作为转运氨基酸的运载体不需要进行标记,错误、正确;合成蛋白质需要模板,由题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因此可以用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作模板,同时要除去细胞中原有DNA和 mRNA 的干扰,、正确;除去了DNA 和 mRNA 的细胞裂解液模拟了细胞中的真实环境,其中含有核糖体、tRNA、催化多肽链合成的酶等,因此不需要再加入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故 错误。综上

15、所述,ABD 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9人们利用某些微生物制作食品时,需要分析微生物的特点,控制微生物的发酵条件。下列与此有关的各项内容都正确的是()A B C D 食品果酒果醋腐乳泡菜主要微生物酵母菌醋酸菌毛霉醋酸菌制作装置或操作步骤A A BB CC D D【答案】B【解析】该装置中液体太满,发酵液会从导管溢出发酵瓶中不需要插入温度计,A 错误;醋酸菌是好氧菌,通入氧气有利于醋酸菌发酵,B正确;腐乳制作过程先让毛霉生长,后加盐腌制,否则盐会抑制毛霉生长,C错误;制作泡菜的原理是乳酸菌发酵,而不是醋酸菌,D 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在利用酵母菌发酵时最好是先通入足够的无菌空

16、气在有氧环境下一段时间使其繁殖,再隔绝氧气进行发酵,这样才可以提高产量。10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及结果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编号实验操作及结果结论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时,未观察到线粒体人口腔上皮细胞不含线粒体一定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90水浴加热下,产生气泡的速率大于常温下加热可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某生物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直接观察,未产生砖红色沉淀该生物组织不含还原糖利用 PCR技术扩增某目的基因,扩增产物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后加热变蓝扩增产物含有该目的基因A BCD【答案】B【解析】【分析】1、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

17、。2、检测还原糖时需要使用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进行,颜色由浅蓝色变成棕色,最终变为砖红色沉淀。3、鉴定 DNA 时可以使用二苯胺,水浴加热后呈现蓝色。【详解】口腔上皮细胞用健那绿染料染色后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看见线粒体在细胞内的分布情况(呈蓝绿色),错误;过氧化氢热稳定性较差,水浴加热后,可提高其分解的速率,产生气泡速度明显大于常温下,正确;斐林试剂在使用时,需要水浴加热,因此某生物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直接观察,未产生砖红色沉淀,不能确定其是否含有还原糖,错误;二苯胺试剂与DNA(基因)在加热条件下成蓝色,因此PCR产物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加热后变蓝说明有 DNA(基因)产生,但不一定

18、是目的基因,错误。故选 B。112019 年,澳大利亚的山火肆虐,过火面积大,对人类和森林生态系统带来危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火地区上的所有植物构成一个群落B过火地区的群落演替过程中优势物种被替代主要是植物之间竞争的结果C森林能提供木材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火灾过后的森林发生的演替类型是初生演替【答案】B【解析】【分析】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详解】A、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

19、所有生物称为群落,过火地区上的所有植物不能构成一个群落,A 错误;B、演替过程中优势物种被替代主要是植物之间竞争的结果,B正确;C、森林提供木材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错误;D、火灾后的森林因为保留土壤条件,或者保留了植物种子和其他繁殖体,所以是次生演替,D 错误。故选 B。12下列现象与细胞凋亡无关的是()A单性植物花器官的退化B花生子叶切片时细胞的死亡C胚胎发育过程神经元的减少D健康成人体内肠组织中细胞的死亡【答案】B【解析】【分析】1.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叫细胞凋亡。由于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所以常常被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2.在成熟的生物体

20、中,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详解】A、单性植物中花器官的退化属于细胞凋亡,完成正常发育,A 不符合题意;B、花生子叶切片时细胞的死亡属于非正常死亡,为细胞的坏死,B符合题意;C、胚胎发育过程神经元的减少,属于细胞凋亡,保证胚胎的正常发育,C 不符合题意;D、健康成人体内肠组织中细胞的死亡为细胞凋亡,实现细胞的自然更新,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13下列有关细胞的成分。结构或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丝分裂中期,细胞核的体积变大B所有细胞内核糖体的形成均与核仁有关C真核细胞在生长过程中都会出现核DNA 加倍现象D核糖体和线粒体均参与了唾液淀粉酶的合成

21、【答案】D【解析】【分析】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详解】A、有丝分裂中期不存在核膜和核仁,不存在细胞核结构,A 错误;B、原核细胞有核糖体,但没有核仁,其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无关,B 错误;C、不增殖的真核细胞在生长过程中,核DNA 含量不变,C错误;D、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线粒体能为蛋白质的合成提供能量,D 正确。故选 D。14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4 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20

22、0 只蝌蚪(甲、乙、丙各400 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种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池塘编号捕食者数量/只蝌蚪存活率/%甲乙丙1 0 87 7 40 2 2 58 30 25 3 4 42 32 11 4 8 20 37 10 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B蝌蚪的种间竞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C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乙消失D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答案】D【解析】【分析】四个池塘实验对照比较,随着捕食者数量的增加,甲、丙种群数量越来越少,可见甲、丙是捕食者的主要食物来源;同时甲、乙、丙相对数量发生变化,说明捕食者数量会影响甲、乙、丙之间的

23、竞争关系。【详解】从放入捕食者后蝌蚪的存活率可知,甲、丙两种蝌蚪随捕食者种类增加,存活率下降,而乙蝌蚪存活率增加,说明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A 不符合题意;由表格提供的数据可以直接看出,随着放入捕食者数目的增多,甲和丙的存活率减少,乙的存活率增加,说明蝌蚪的种间竞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B 不符合题意;从池塘1的结果可知,三种蝌蚪竞争的结果是乙的存活率很低,甲和丙的存活率很高,此条件下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乙消失,C不符合题意;因为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所以随捕食者数量增加,甲和丙数量减少,与乙的竞争减弱,乙可获得的资源增多,D 符合题意。故选 D。15枯草杆菌野生型与某一突变型的差异见下表,下列

24、叙述正确的是枯草杆菌核糖体 S12蛋白第 5558 位的氨基酸序列链霉素与核糖体的结合在含链霉素培养基中的存活率(%)野生型PKKP能0 突变型PRKP不能100 注:P脯氨酸;K赖氨酸;R精氨酸A S12蛋白结构改变使突变型具有链霉素抗性B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转录功能C突变型的产生是由于碱基对的缺失所致D链霉素可以诱发枯草杆菌产生相应的抗性突变【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图表可知:突变型和野生型的区别在于核糖体S12 蛋白第 56 位的氨基酸由赖氨酸变成了精氨酸,导致链霉素无法与核糖体结合,突变型的存活率达到了100%,故突变型枯草杆菌具有了抗链霉素的特性。【详解】A、由分析可知:

25、S12蛋白结构改变使的链霉素不能与核糖体结合,故突变型具有链霉素抗性,A 正确;B、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翻译功能,B错误;C、突变型的产生是单个氨基酸的改变,故可知该突变性状的产生碱基对的替换所致,C错误;D、链霉素对枯草杆菌产生的抗性突变进行了选择,D 错误。故选 A。16甲丁表示细胞中不同的变异类型,甲中英文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丁的变异类型都会引起染色体上基因数量的变化B甲丁的变异类型都可能出现在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分裂过程中C若乙为精原细胞,则它一定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D图中所示的变异类型中甲、乙、丁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检验【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

26、甲图表示染色体中DNA 的片段的重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乙图表示染色体数目变异,图丙表示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图丁表示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易位,为染色体结构变异。【详解】A、图甲、丁的变异会引起染色体上基因数量的变化,图乙、丙的变异不会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量的变化,A 错误;B、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活动旺盛,而图丙所示的变异类型不可能发生在有丝分裂的过程中,B 错误;C、若乙为精原细胞,则其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正常的配子和异常的配子,C错误;D、图甲、乙、丁表示的均为染色体结构或数量变异,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而丙图表示的基因重组无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被观

27、察到,D 正确;故选 D。17原发性甲减是甲状腺病变导致的甲状腺功能减退,主要病因是甲状腺不发育或者发育不全、甲状腺激素合成酶缺陷等。原发性甲减患者不可能出现()A甲状腺激素含量偏低B促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增加D易疲劳、动作缓慢、智力减退【答案】B【解析】【分析】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TRH运输到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促甲状腺激素(TSH)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可见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也存在着反

28、馈调节机制。【详解】A、据题干信息可知:甲减的原因有甲状腺不发育或者发育不全、甲状腺激素合成酶缺陷等。故甲减患者可能出现甲状腺激素含量偏低的现象,A 正确;BC、因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偏低,通过负反馈调节,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增多,B 错误、C正确;D、甲状腺激素的功能有提高细胞代谢速率,增加机体产热及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等,甲减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不足,故患者可能出现易疲劳、动作缓慢、智力减退等现象,D 正确。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甲状腺激素调节相关知识,理解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机制和反馈调节机制是解题的关键。18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用黑藻叶为材料观察细胞的叶绿体B可以

29、用菠菜叶的下表皮细胞为材料观察叶绿体C可以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为材料在高倍镜下观察细胞膜的亮-暗-亮三层结构D可以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为材料观察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答案】A【解析】【分析】叶绿体为绿色,主要存在于叶肉细胞中,可用高倍显微镜直接观察。细胞膜暗亮暗三层结构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甲基绿使DNA 呈现绿色,吡罗红使 RNA 呈现红色。【详解】A、黑藻叶片小而薄,并且细胞呈单层分布,叶绿体大而清晰,可直接制作装片观察,A 正确;B、菠菜下表皮带有少量叶肉才可以观察叶绿体,因为表皮细胞一般不含叶绿体;B错误

30、;C、细胞膜结构的暗亮暗三层结构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可看到,C错误;D、“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需要染色,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为紫色会干扰实验结果,D 错误。故选 A。【点睛】答题的关键在于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材料和工具。19近些年,研究人员在细胞减数分裂研究中有一些新发现,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示过程表示卵细胞的形成,细胞 表示初级卵母细胞B常规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都发生在M 后期C逆反减数分裂中M后期姐妹染色体分开,M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D常规和逆反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的染色体和核DNA 数目都会减半【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

31、图可知:1.常规减数分裂过程:M时同源染色体分离,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M时,姐妹染色单体分开。2.逆反减数分裂过程:M时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同源染色体未分离;M时,同源染色体分离。【详解】A、由题图可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质的分配是不均等的,因此是卵细胞形成的过程,A 正确;B、常规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M 后期,B 错误;C、逆反减数分裂过程:M 时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同源染色体未分离,M时,同源染色体分离,C正确;D、常规和逆反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的染色体和核DNA 数目都会减半,D 正确。故选 B。【点睛】本题以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图解,结合“逆反减数分裂

32、”图,考查了减数分裂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准确获取图示信息,识别其中各细胞的名称;明确一个卵原细胞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20下列有关生物工程技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恢复矿区生态环境的关键在于转基因“工程菌”对土壤污染物的分解B应杜绝进行存在生命科学伦理问题的“设计试管婴儿”的研究C世界各国都应该禁止在任何情况下生产、储存和发展生物武器D生物工程技术应用在植物体上就不会带来生命伦理和安全问题【答案】C【解析】【分析】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食物安全(滞后效应、过敏源、营养成分改变)、生物安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环境安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2、设计试管婴儿:是指体外受精形成的胚

33、胎在植入母体孕育前,根据人们的需要,将胚胎的一个细胞取出,进行某些基因检测。当检测结果符合人们需要是,再把胚胎植入母体孕育。3、生物武器的特点:单位面积效应大;有特定的伤害对象;具有传染性;危害时间久;不易被发现和鉴定;使用者本身易受伤害;生物武器造价低,技术难度不大,隐秘性强,可以在任何地方研制和生产。【详解】A、矿区废弃地的土壤条件极其恶劣,可使用人工制造表土等方法缓解矿区的生态环境,最根本在于能够利用生态系统中分解者即土壤中微生物将矿区有害物质分解,A 错误;B、设计试管婴儿在胚胎移植前进行遗传病基因检测,目的是为提供骨髓造血干细胞,救治病人,是合乎道德规范的,不应该杜绝,B 错误;C、

34、生物武器的特点是传染性强、传染面广、难以防治,因此世界各国都应该禁止在任何情况下生产、储存和发展生物武器,C正确;D、生物工程技术应用在植物体上就也会带来生命伦理和安全问题,D 错误。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要求考生识记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问题;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识记生物武器的相关知识,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1下列关于正常人体内生理活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神经元在产生兴奋时有Na+流入细胞,在静息时则不发生Na+的运输B当抑制性的神经递质结合在突触后膜上时,其膜电位仍表现为外正内负,但膜内外电位差值比静息状态时更大C兴奋在神经

35、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反D兴奋性神经递质经突触前膜释放后可以引发一次新的神经冲动,也可以使肌肉收缩或某些腺体分泌【答案】A【解析】【分析】抑制性递质的作用机理:同样是突触前神经元轴突末梢兴奋,但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的是抑制性递质。此递质与突触后膜特异性受体结合,使离子通道开放,提高膜对钾离子、氯离子,尤其是氯离子的通透性,使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增大。【详解】A、神经元在产生兴奋时有Na+流入细胞,在静息时需要钠钾-泵将 Na+运出,K+转入,A 错误;B、当抑制性的神经递质结合在突触后膜上时,会使阴离子进入突触后膜,因此,其膜电位仍表现为外正内负,但膜内外电位差值比静息状态时更大,B 正

36、确;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反,而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相同,C正确;D、兴奋性神经递质经突触前膜释放后,其作用的具体表现为可以引发一次新的神经冲动,也可以使肌肉收缩或某些腺体分泌,D 正确。故选 A。22肿瘤细胞能释放一种叫“微泡”的结构,当“微泡”与血管上皮细胞融合时,其携带的“癌症蛋白”能促进新生血管异常产生,并使其向着肿瘤方向生长。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与正常细胞相比,肿瘤细胞内多个基因发生了突变B与正常细胞相比,肿瘤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增多C异常新生血管向着肿瘤方向生长后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会缩短D异常新生血管形成后能为癌细胞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

37、答案】B【解析】【分析】1、癌细胞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2、癌细胞的主要特征:细胞形态发生显著改变;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获得无限增值的能力。【详解】A、肿瘤细胞发生了多个基因的突变,细胞出现无限增殖,A 正确;B、与正常细胞相比,肿瘤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B 错误;C、异常新生血管向着肿瘤方向生长后,上皮细胞会无限增殖,细胞周期会缩短,C正确;D、癌细胞代谢旺盛,异常新生血管形成后能为癌细胞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D 正确。故选 B。23某课外小组用传感器测定了不同条件下250ml 有鱼和无鱼池塘水的溶解氧变化,获得如下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编号1 2 3 4 5

38、条件26光照26黑暗26光照10光照10黑暗材料池水池水池水+鱼池水池水+鱼2 小时后的溶解氧变化(g)0.378-0.065-0.758-0.03-0.215 A 1 号瓶池水中藻类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0.378 gB4 号瓶池水中藻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26条件下鱼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为1.136 gD池水中藻类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26【答案】C【解析】【分析】26黑暗和 10黑暗溶氧量的变化表示呼吸消耗量;26光照和 10光照下氧气的变化量表示氧气的释放量。【详解】1 号瓶池水中藻类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0.378 g+0.065 g=0.443 g,A 错误;4 号瓶有光照,池水中藻类

39、可以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26条件下鱼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为0.378g+0.758g=1.136 g,C正确;题目中只有10 度和 26 度,无法确定池水中藻类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D 错误。故选C。24比较 B 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防卫特性,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两种淋巴细胞都来源于淋巴干细胞B两种淋巴细胞都能被一定的物质刺激而增强活性C寄生型病毒感染时,一般只有T 淋巴细胞会被活化而参与病毒的消灭D被病毒感染后,可用人工标记的抗体检测感染病毒种类【答案】C【解析】【分析】B 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两种淋巴细胞都来源于淋巴干细胞;两种淋巴细胞都需在一定的物质刺激下才会活化增强活性;病毒感

40、染后的清除过程不仅需要细胞免疫,还需要体液免疫的协助。【详解】A、两种淋巴细胞都来源于淋巴干细胞,A 正确B、两种淋巴细胞都需在一定的物质刺激下才会活化增强活性,B 正确;C、病毒感染后的清除过程不仅需要细胞免疫,还需要体液免疫的协助,C 错误;D、抗原和抗体会特异性结合,所以被某种未知病毒感染后,可以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组织内的抗原进行检测,判断病毒种类,D 正确。故选 C。【点睛】熟记特异性免疫过程,梳理两种淋巴细胞的功能特性,结合题目时行比较。25小明同学的手不小心碰到滚烫热水,他会立即缩回手(反应 1)并马上用冷水冲洗(反应 2)。下列有关反应 1 和反应 2 的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

41、 1 与眼睛受到意外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都属于非条件反射B在反应1 和反应 2 中,都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C反应 1 中,兴奋在小明的神经纤维上发生双向传导D反应 1 和反应 2 都与人体的高级中枢大脑皮层有关【答案】B【解析】【分析】反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和动物体对体内外的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反射活动要通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题干中反应1 属于非条件反射,而反应2 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属于条件反射。【详解】A、反应 1 手碰滚烫的热水,立即缩回手属于非条件反射,而眼睛受到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不属于反射

42、,A 错误;B、在反应 1 和反应 2 的反射弧中,体内都会发生兴奋的传导与传递,因此都会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B正确;C、在反应1 的反射弧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发生的是单向传导,C错误;D、反应 1 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与大脑皮层无关,反应2 与大脑皮层有关,D 错误。故选 B。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 个小题,共50 分)26自然生态系统类型众多,比如草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等。请回答:(1)草原生态系统中,当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这体现了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是 _。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中一部分用于生长发育繁殖,其余能量去向是_

43、。(2)当森林遭受持续的干旱气候时,树林往往扩展根系的分布空间,以保证获得足够的水分,维持生态系统正常的功能,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这反映了_。(3)下图是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净化作用示意图。在该河流AB 段上,溶解氧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会严重影响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请提出提高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_(答两点即可)。【答案】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以粪便的形式流向分解者生态系统本身对外界干扰具有一定的抗性(或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或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藻类数量减少,产生氧气减少;需氧

44、型细菌大量繁殖,溶解氧随着有机物被细菌分解而大量消耗严格管控污水排放、适当增加植物的种类和数量、适当增加分解者的种类和数量【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1)有利于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2)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3)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2、某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能量的去向:自身呼吸消耗;被分解者利用;流向下一个营养级。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原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详解】(1)“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这体现了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

45、是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中,一部分没有被同化以粪便的形式流向分解者;一部分用于生长发育繁殖;还有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2)当森林遭受持续的干旱气候时,树林往往扩展根系的分布空间,以保证获得足够的水分,反映了生态系统本身对外界干扰具有一定的抗性或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或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3)在河流 AB 段,由于藻类数量减少,产生氧气减少;需氧型细菌大量繁殖,溶解氧随着有机物被细菌分解而大量消耗,所以溶解氧大量减少;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严格管控污水排放、适当增加植物的种类和数量、适当增加分解者的种类和数量。【点睛】本题

46、综合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的知识,考生需要识记信息传递的功能,能量流动的过程,在分析(3)时需要结合图解从溶氧的来源和去路进行分析。27如图是某地净化生活污水的生态处理技术示意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全封闭预处理系统中微生物的主要功能是_,所选择微生物的呼吸方式主要是_呼吸。(2)研究发现人工湿地中芦苇与绿藻等分布在不同的水层,体现了群落的_结构;为保证该地生态净化功能正常进行,需严格控制每日的生活污水处理量,原因是_。(3)请完成下图中该人工湿地的部分碳循环图解:_【答案】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无氧垂直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净化能力)有一定的限度【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

47、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且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2)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3)生态工程的特点: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3)生态经济:通过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4)生态工程遵循的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详解】(1)由题干信息分析可知,全封闭预处理系统中微

48、生物的主要功能是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所选择的主要是进行无氧呼吸的微生物。(2)芦苇与绿藻等分布在不同的水层,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故需严格控制每日的生活污水处理量,才能保证该地生态净化功能的正常进行。(3)该人工湿地的部分碳循环图解如下图:注意生产者浮游植物与大气二氧化碳库之间为双向箭头。【点睛】易错点:在生态系统中,植物的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群落中的光照强度总是随着高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不同植物适于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生长,这是生物群落垂直结构的原因。28薰衣草精油化学性质稳定,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其提取的基本流程为:薰衣草花瓣浸泡 旋蒸提取 油

49、水混合物 精油粗产品 除水、过滤、精制薰衣草精油。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此流程采取的方法称之为_法,为促进油水混合物中油和水分离,需向其中加入_,为了除去分离出的油层中的水分,一般加入_溶液,根据薰衣草精油的化学性质,推测其提取还可以采用 _法。(2)蒸馏时间的长短会影响薰衣草精油的品质,如果要提高品质,需_(填“延长”或“缩短”)蒸馏时间。蒸馏温度的高低也会影响薰衣草精油的品质,为探究蒸馏温度对薰衣草精油出油率的影响,应设置多组实验。每组实验至少重复3 次,目的是 _。(3)此流程不适合胡萝卜素的提取,原因是_。【答案】水蒸气蒸馏NaCl 无水 Na2SO4萃取延长减小实验偶然误差水蒸气

50、蒸馏法适用于蒸馏挥发性物质,而胡萝卜素为非挥发性物质,不能随水蒸气蒸馏出来【解析】【分析】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蒸馏法、压榨法和萃取等。(1)蒸馏法:芳香油具有挥发性。把含有芳香油的花、叶等放入水中加热,水蒸气能将挥发性较强的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油水混合物;冷却后,油水混合物又会重新分成油层和水层,除去水层便得到芳香油,这种提取方法叫蒸馏法。根据蒸馏过程中原料放置的位置的标准,将水蒸气蒸馏法划分为水中蒸馏、水上蒸馏和水气蒸馏。(2)萃取法:这种方法需要将新鲜的香花等植物材料浸泡在乙醚、石油醚等低沸点的有机溶剂中,使芳香油充分溶解,然后蒸去低沸点的溶剂,剩下的就是芳香油。(3)压榨法:在橘子、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